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盈芳笑眯眯地反问舒老太。
  舒老太眼角的青筋跳了跳:“瞎说什么呢!俺们家哪有什么菜啊,就地里那点收成,过年都不够。行了行了,俺又不是来讨你吃的,托你问的事情问了没啊?”
  舒彩云卷着家里的钱和票以及户口本离家出走,仅有的存款被席卷一空,舒老太难受得连日睡不好、吃不好,天天念叨着要把人逮回来狠揍一顿不可。可穷乡僻壤的,认识的人脉有限,要打听外头的事,只能托付外头的人。这不想到了向刚,想他人在部队,又外出打拼这么多年,认识的人怎么都比自家广泛吧,于是再三叮咛大孙囡,要在向刚回来时,托他问问这个事。
  盈芳一拍额,把这事儿给忘了!
  “你、你!”舒老太气得脸都青了,“托你这么个小事儿都能忘,还说多孝顺……”
  盈芳翻了个白眼:“行了,我这就回家去写信。但奶啊,你也别抱太大希望。外头的世界那么大,万一彩云揣着家当溜南方或是北方去了,并不在省城。师兄跑了几个车站都说没消息,刚子哥也不一定能打听到……”
  “你们不是个个都夸他有本事吗?有本事的人连这点小忙都帮不了?那算什么有本事!”舒老太吊着三角眼,冷眼睨着盈芳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盈芳气笑了。这老太婆真的好讨厌。
  可谁让她是养父的亲娘呢,叹了口气,回到家向刚写了一封信。
  舒彩云离家出走的事,上封信里就和他说过了,这次是托他留心一下省城那边有没有舒彩云的消息。
  想到之前书记领着舒建强去县城打听过好几回,都说没见过这么个小姑娘。舒家便将希望寄托在了省城,可省城没熟人啊,这时候就拿盈芳当孙女、侄女了,哭丧着脸跑来求她帮忙。
  “忙是可以帮,但别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师兄他们头上。别到时候找不到人,反过来怨我们。”盈芳丑话说在前头。
  眼见着舒老太又要跳脚咒骂,舒建强忙点头:“愿意留心就成,别的俺们也没要求。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你……”
  有这句话就行!盈芳也是害怕舒老太回头翻脸不认人,找不到人非要她承担责任,她上哪儿变个舒彩云出来啊。哦,要变的不见得是舒彩云,而是老舒家那本户口簿以及卷走的钱和票才对。
  当即给师兄去了一封信。
  可省城辣么大,就算舒彩云真的到过那边,一时半会哪寻摸得到啊。
  舒老太等等等不及,听说向刚冬月底要回来领证,又跑来让找向刚帮忙。说什么他是部队的,人脉广,一定有办法。
  盈芳想想也答应了。哪知向刚从回来到走,一共没两天,中间还发生了这么多事,哪还记得这个事。
  只好追封信过去交代。
  写完搁下笔,抬眼看窗外,湛蓝的天际白云悠悠。这么好的天气,闷在家里岂不太可惜了。再往后这么晴朗又暖和的日子少见了吧,都腊月了,大雪封山不远了。
  “小金!走!上山撸核桃去!”
  早就惦记那几株核桃树、板栗树了。无奈不是忙忙忙,就是雨雨雨,一晃都这个月份了,不知还能捡到几颗。
  小金听到招呼,轻盈地跃上盈芳肩头,吐了吐蛇信。
  老金汪汪两声,跟过来,蹭蹭盈芳的脚背,表示也想跟。
  “老金乖啊,在家好好看门,回来给你捎好吃的。”盈芳摸摸大狗头。
  小金漫不经心地瞟了老金一眼,小样!你的职责就是看家护院。
  老金甩甩尾巴,眼瞳疑惑地目送挎上背篓、走出家门的主人……以及挂在主人肩上的那条竹叶青。搞不懂区区一条蛇,为何会让身为犬王者的它感到心悸。莫非这真是一条成精的蛇?
  甩甩狗头,搞不懂就不搞了,男女主人都让它看家,那就看家呗。正好养养未曾痊愈的后爪。
  老金趴在狗屋前,眯着眼晒起太阳。
  不一会儿嗅到一股陌生人的味道,倏地站了起来,凶悍的大眼,四下一扫,很快就瞄准了目标。
  “汪汪——”
  “妈呀!好大的狗啊!”许丹打了个哆嗦,转身就逃。
  她本来也没想进门,谁知道吓人的毒蛇还在不在舒家做窟。可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喊。毕竟是从知青站偷跑出来的,想找舒盈芳帮忙去书记、社长那说几句好话,好把她调回卫生院。岂料刚在院门口站定,来回兜了不到两步,就被突然冒出来的大狗吓了回去。
  “嘤嘤嘤……”逃出几十米后,她躲进一条小弄堂捂着脸哭。
  真的要嫁给一个二婚头的老男人吗?她不甘心啊!


第21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
  可不甘心有什么用!继续在雁栖公社待下去,很快就和村里那些黄脸婆看齐了。卫生院里清闲的活丢了,以后得和其他村妇一样去地里刨食了。一想到那样的生活,想到即将失去的娇嫩肌肤,许丹就受不住。
  跌跌撞撞地回到知青站,拿出纸笔,往家写了封信——答应嫁给家人相中的男人,但三转一响的彩礼一件不能缺、娘家该备的嫁妆也不能少。
  许丹握笔的手紧了紧。工作上暂时输给舒盈芳不打紧,一辈子一次的终身大事,怎甘心落于人后?!
  此刻已到山脚的清苓,揉了揉忽然发痒的鼻子,指着那株核桃树说:“村民们啥时候来打核桃的?咋一点都没听说。”
  原本枝繁叶茂的核桃树,此刻光秃秃的,不仅找不到一颗核桃,连叶子都掉光、化作春泥更护树了。
  小金翻了个白眼。山脚就这一棵核桃树,谁家不死死盯着呀。表皮还没开裂呢,熊孩子们就守在树下虎视眈眈地盼着了。
  好在山上的核桃树没人抢,小斑三兄弟赶在冬眠前,率着闲来无事的一众蛇小弟将核桃还有板栗撞下来,撞不下来的连枝折下,分批运进山洞。这丫头看到堆成小山的核桃和板栗,想必会兴奋地说不出话吧。
  小金眼露戏谑之色,轻盈一跃,借核桃树光秃秃的枝条之力,箭一般地窜上半山腰。
  盈芳跟在它后头,气喘吁吁地紧赶慢赶,终于来到此前做记号的小山谷,山谷里气温要比外头高些,举目望去,能看到不少绿色植物。
  然而遗憾的是,核桃、板栗树一如外面——光秃得只剩枝条了。就地上还能零星捡到几颗,却也没法吃,因为掉落的一面压着地,坏的坏、烂的烂,找不出几颗能吃的。
  盈芳失望地仰天长叹。
  好可惜啊!没人觊觎,居然也落得凋零的下场。
  说好过年炒栗子,剥核桃仁做冻米糖的,全泡汤了!啊啊啊!
  不过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核桃树上长出的嫩苗,经鉴定是冬青,具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的功效。
  盈芳挖了几株到背篓,掂了掂,分量还是太轻啊,没啥成就感。
  小金咻地从枝条上落回她肩膀,蛇信子一吐一纳,示意盈芳回去。
  大冬天的,山谷里除了个别几株生命力顽强的花草,几乎寻不出能吃的东西,不回去吹冷风啊。盈芳碎碎念地吐槽了一路。
  快抵达山洞时,在半干涸的溪流旁发现了一丛绽放着洁白花朵的水仙,想想冬天没什么花草可以点缀闺房,干脆把这丛水仙花球茎挖了出来,装进背篓。
  没想到,这只是幸福的开端。
  当她来到山洞,看到洞里挨着墙角堆放的带壳连枝的核桃、板栗,惊喜地圆睁杏眸、捂住嘴。
  “小金!这是怎么回事儿?莫非你的威压还能让核桃、板栗自个蹦到这里来不成?还是说,是别人摘下来藏在这儿的?”
  见她东猜西猜就是没猜到点子上,小金翻了个白眼,游到墙角,用细长的蛇信,卷出一朵黄白相间的灵芝草,抛到盈芳跟前。
  “你说是小斑它们摘的?”盈芳一看灵芝草,不由想到进入冬眠期的蛇小弟,欣喜地手舞足蹈,“真是小斑它们摘了送给我的?不是别人的?”啊啊啊!幸福来得太突然!
  兴奋地转了几个圈,冷静下来开始着手处理这堆山货。
  得尽快把它们运下山才行,要不然等下雪了更麻烦。
  剥壳不着急,运回家后慢慢剥就是了。何况这些壳晒干了还能当柴烧。
  盈芳边琢磨边找出留在山洞里的两只旧麻袋,再加上背篓里带来的大麻袋,以背篓为工具,一篓接一篓往麻袋里装。带壳的装起来比较占体积,装满三袋还有的多。
  看看天色,日头快下山了,山风刺骨。
  吸吸鼻子,决定先拖一袋回去。剩下两袋让小金晚上来驮一趟。明儿要是天好,带着麻袋把剩下的运回去。要是下雪就算了。反正带回去的那些够她过个丰盛大年了。
  “可是答应老金给它带好吃的,还没下落咧。”盈芳四下转了一圈,陷阱几天不来,又跟个废坑没两样了,哪有什么中套的山鸡、野兔。总不能摘几个干瘪的野果回去交差吧?关键是,老金它吃素吗?
  小金二话没有,钻入枯草堆,没一会儿,尾巴稍托着一只体态丰盈、呼噜呼噜睡得正香的猪獾回来了。
  盈芳狠狠地抽了一下嘴。说是猪獾,长得和没成年的小狗差不多,瞅着像同类,老金下的去嘴?
  算了,还是先去师傅家,把獾杀了,捡些带肉的骨头犒赏它吧。
  盈芳找来几根结实的枯草,搓成简易麻绳,拴住猪獾的四肢,未免它醒了嗷嗷叫,很想往它嘴里塞团枯草。
  小金鄙夷地瞥她一眼,尾巴稍轻飘飘一甩,直接把猪獾打晕了。
  盈芳:“……”得!啥话也不说了,把猪獾往背篓里一塞,下山咯!
  没到山脚前,麻袋是小金扛的。轻装上阵的盈芳,沿途折了几支暗香扑鼻的腊梅,除了装点闺房、晒成花茶,还能捣鼓成香包、给衣服添香呢。
  快到山脚,才从小金尾巴尖上接过麻袋,费劲地拖下山。
  时值傍晚,家庭主妇们在家忙着做晚饭,汉子们地里没活,早早地躲回家,烤火喝小酒。谁会大冷天的这个点还在外头晃悠。
  哦,倒也不是完全没人。
  林大柱肩挑两捆柴,热力四射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盈芳没想到会和他碰个正着。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你、你、你是盈芳!”林大柱憨憨地笑着,说话慢慢吞吞的,还有点含糊不清,“我、我媳妇说、说了,你、你送她鸡蛋。”
  看,其实这人也不是很傻。
  盈芳笑容和善地打了个招呼:“大柱哥出来担柴啊?天快黑了,快点回家吧。”
  “哎!”林大柱这回很干脆地应了,笑眯眯地走在盈芳前头,往家走。


第214章 蠢萌的军犬王
  蒋美华嫁去林家有几天了,林家为了省钱,又或许不满意女方寒碜的嫁妆,结婚那天既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宴请亲朋;女方那边,不知是蒋美华没说所以不知情还是知道了却不肯原谅,总之没人来观礼。
  搞得本该热热闹闹的婚礼现场一派冷清。
  除了结婚当天新娘子穿得比平时体面、并且被身强力壮的新郎一路抱回婆家,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场婚礼。就连盈芳和向刚扯证小请都比这热闹许多。
  目送林大柱大步远去,盈芳无奈地叹了口气。命运弄人,想必就是这样的吧?
  话说回来,林大柱除了傻气了点,别的方面还是挺不错的。但愿蒋美华别再执迷不悟,放下心高气傲、珍惜眼前人。
  到了张家,二老被她拖来的一麻袋核桃、板栗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满心欢喜。再看到背篓里胖乎乎、软绵绵的猪獾,翘起来的嘴角压都压不下去。
  社员们望穿秋水地等着生产队分肉,这丫头倒好,上山一趟,肉和山货都有了。
  “核桃、板栗倒是好藏,这獾你打算咋办?”张奶奶有点下不去手,可养着吧,哪有人家里养獾的,被有心人瞧见,又该不太平了。
  盈芳洗了碗、收拾干净灶房,用嘴里的热气哈着冷冰冰的手说:“师娘,我打算宰了给老金加餐。当然,肉多的话,咱们自己也吃。”
  听是这么回事,张奶奶便不再纠结:“也是,狗不沾荤腥会没力气。那我就宰了。”
  张有康捋高棉衣的袖子说:“我来吧。这东西全身上下都是宝,皮毛能做衣裳,毛能做刷子、毛笔,油能治烫伤、痔疮、胃溃疡……好多用途,你们女人家一到冬天,不是手指头皲裂,就是嘴唇起皮,抹点獾油就能改善……肉的营养也好,年轻时跟着山里猎户捕到过一次,那香味、那嚼劲,啧!可惜现在老咯,牙齿使不上劲,你们年轻的多吃点。还有猪血,那也是好东西,老婆子你去煮点花椒水,搁点盐,放凉了一会儿我有用。”
  至于什么用,见过杀猪勇操刀杀猪放血的盈芳和张奶奶,不问也知道。于是,两人一个烧火、一个煮水,配合默契。除了凝固獾血,褪毛也要热水。
  幸亏是晚上,白天的话,烟囱上方烟雾缭绕,左邻右舍该起疑张家又在捣鼓什么好东西了。
  忙了小半宿,成年不久的肥猪獾,成了老张大夫的刀下亡魂。皮被整张剥下、针毛也被取下、血凝了一盆,肉和骨头分了家。
  盈芳带走了大部分骨头,以及一小块肉,都是给老金的。
  余下的肉,腌了一部分,冻了一部分。这天气虽说没下雪,但河里的水结了一层薄冰,可见气温已经很低了,鲜肉装在篮子里挂在屋后檐角,冷空气里冻着,吃上三五天不成问题。
  老金吃到带血的骨头,兴奋地甩起尾巴。迎向盈芳的眼神,比在部队时看到投食的军籍饲养员都崇敬。
  盈芳好笑地摸摸它的头:“你要感谢的是小金,没有它,咱们都吃不到这肉。”
  老金本就聪敏,又在部队驯养了那么多年,极通人性,闻言,朝着小金盘踞的方向汪汪吠了两声。
  “哈哈!你已经认识小金啦!真聪明!”盈芳竖起大拇指夸赞。
  老金的尾巴摇得越发起劲了。
  小金在黑夜里翻了个白眼。这蠢狗,给点肉就撒欢,还说是军犬之王,怎么看怎么蠢萌……
  老金要是知道金大王的心理活动,指定汪汪抗议。没退役前它真是军犬之王,至于有点肉就摇头摆尾,咳,这不看对象的么。要是主人以外的人投食,抵死不从!
  盈芳见老金吃得差不多了,转身进屋。
  入了夜,加上西北风呼呼刮,屋里屋外的温差还是挺大的。今儿有点兴奋过度,一时睡不着,干脆等小金驮着两个麻袋回来后,点着油灯,在堂屋剥起了核桃壳、板栗壳。
  剥掉的壳暂时堆在墙角,赶明天好推到院子里晒。晒干后堆在柴房,生炉子、烧火都不错。
  剥出来的核桃、板栗,分成两堆。
  核桃也需要晒干,否则容易发霉。板栗则不能晒,而是需要阴晾,一两天后浸到冷水桶。水要没过板栗,这样浸泡一个礼拜后捞出,装在竹篮里、挂到通风处自然风干,能让板栗新鲜地保存到来年开春。这法子是师娘告诉她的。
  若是数量不多,炒炒、煮煮吃了也就吃了,可这里少说有百八十斤呢,所以得想个存储法子,最起码能放到过年,让向刚也能尝尝炒栗子、核桃仁的美味。
  幸好第二天仍旧放晴,直到晚上才变天。清苓下工后赶紧又跑了趟山上,除了把剩下的山货扛下来,还逮到两只出来溜达的野鸡、摘了一背篓金黄灿灿、酸甜可口的冬杏。大丰收啊!
  前次挖来的水仙,被她小心翼翼地分装到三个缺口的大海碗里,师傅家、向刚家、自己家,一家一盆,摆在窗前的香桌上。
  腊梅则把那些盛放的花瓣摘下来,模样好的,晒干后泡花茶;模样次的,做成香包,塞衣箱或是挂床脚熏香。含苞待放的仍留在枝上,插在细颈酒瓶里。
  闺房被妆点得甚是美丽,心情也随之愉悦。
  进入农闲,卫生院里几乎没啥事,除了偶尔来几个社员坐坐、唠唠嗑,大部分时候,都很闲。
  许丹调走后,盈芳霎时感觉轻松许多,不需时时防备、处处戒备。
  每天上工,干完日常活计,还能泡杯花草茶,坐在师傅旁边,捧着医书讨教。
  公社干部们忙着统计核算。生产队队长开始组织各自队伍里的骨干,开始往供销社运鸡鸭猪羊。完成上交任务,余下的就是社员们分配了。想到马上就要分钱、分肉,大伙儿脸上堆满笑,走路都带风。
  分了钱就能买年货。雁栖公社的代销点,这段时间门庭若市。供销社有的代销点几乎都有,既能买到称心商品,又省却了来回两趟渡轮票,何乐而不为。


第215章 不见得有多好
  冯美芹忙得都没时间找盈芳唠闲嗑。好不容易逮着中午的空闲,跑来卫生院遛弯。
  “盈芳,天放晴了咱们上县城公园玩儿吧。供销社派人在那儿炸米炮呢,咱们也去排队炸点。我娘过几天要去外婆家熬麦芽,回来垒米炮糖。你要垒吗?垒的话我让娘多熬些回来。”
  “好啊。”盈芳点头道。
  脑海里浮现喷香酥脆的米炮糖、小米酥、芝麻饼、绿豆糕、花生糖……麦芽糖能做很多甜点呢。
  “那劳烦婶子帮我捎点回来。回头我拿好东西上你们家换去。”这话是贴着冯美芹的耳朵偷偷说的。
  冯美芹被勾起好奇心:“什么好东西?”
  “到时你就知道了。”盈芳抿唇笑着卖了个关子。
  “那我可等着了啊。”冯美芹咧嘴笑着又唠了几句。见午休时间快到了,风风火火地赶回代销点上工。
  刘继红路过公社,看到廊下笑容明媚的盈芳,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当初刚下乡那会儿,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洒脱自信、恣意飞扬。如今呢?形容憔悴、苟且偷生。短短两年,怎么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转念想到没有凤冠霞帔、没有彩礼嫁妆、被逼无奈般地嫁给本社最傻的农夫没有之一的蒋美华,又想到此刻被禁足被调离卫生院、后续还不定给什么处分的许丹,又觉得自己也不算是混的最惨的。
  刘继红自我安慰了一番,朝盈芳方向冷哼一声,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了。
  盈芳见状,一头雾水。想半天没想明白,耸耸肩,回卫生院继续向师傅讨教疑难杂症,顺便学习艾灸之术。
  师徒俩一个教、一个学,氛围正好,书记夹带着初落的雪子和冷意从县城回来了。顺便带回文工团对杜亚芳的一个处分通知——是柳团长拨电话到县委、再经县委转达的。
  这个事,也让县委干部对向荣新以及整个雁栖公社高看了几眼。接待向荣新时,那态度,可以用和煦如春天来形容;级别低的,更是热情如火似盛夏。与以前那平淡的待人方式截然不同。
  向荣新一回来,就钻进卫生院找师徒俩吐槽:“你们说,这叫什么事啊!以前找他们说个正经事吧,一个个不是搪塞就是敷衍,态度不要太冷淡;如今不过是唠几句闲嗑,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热情地像是在招待他们丈母娘……”
  “噗嗤……”盈芳听乐了,“要招待也是丈人啊,怎么是丈母娘呢。”
  书记摆摆手:“咱不纠结这些细节。总之啊,我算是看明白了,县委那些人,个个都是捧高踩低的能手……不说这些,刚子首长来电话,是来告诉我们,那个和许丹打架的女兵,回到文工团后,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并降一级的严厉处分。据首长的意思,这还是看在杜亚芳的祖父曾为国立过功劳的份上从轻发落的,要不然直接开除……那咱们这儿势必也要上纲上线。”
  这就意味着许丹要遭殃了。
  原本只想关她几天禁闭的,结果听说杜亚芳回到文工团,又是受警告处分、又是降级处理,显然,这次事件,在上头那些大佬们眼里,非常严重。不慎重对待还真不行。
  于是,被禁足在知青站的许丹,于当天晚饭前被转移到了漏风又湿冷的牛棚。
  许丹怎么都想不到,公社竟然这么狠!
  不过就是两个女人打个架的小事,居然发展到关牛棚。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批斗啊!
  她的精神都要崩溃了。
  另两个知青笑了。
  曾尝过牛棚滋味的刘继红,看着一路嚎啕被拖往牛棚的许丹冷笑:“许丹啊许丹,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蒋美华躺在林大柱给她铺的温暖床铺上,抚着平扁的小腹,神色晦暗莫名:当初你和刘继红害我小产,刘继红对我拳打脚踢时你冷眼旁观。如今,你该感谢我没有落井下石……
  继刘继红之后,这是第二位知青被关进牛棚。一时间掀起千堆浪。
  说什么的都有。中心思想倒是很清楚,表达的无非是:知青不见得有多好。从分派到雁栖公社的四名知青来看,都是孬货。
  这下,已嫁人的蒋美华无比庆幸自个嫁人了;刘继红的终身大事成了老大难。许丹倒是听说家里给安排了对象,还是城里的工人。
  无奈以许丹现在这情况,结婚势必得推后。好在男方据说挺通情达理的,不仅没有退婚,还很贴心地给她送来一些御寒物资。这些八卦成了农闲时最好的谈资,几乎天天都有人提及。
  盈芳权当看热闹。
  和冯美芹约了礼拜天去县城公园排队炸米炮。
  “芳芳姐!芳芳姐!我们能和你们一起去吗?”二狗子听说后,跑来问。
  半大孩子独自去县城,家里大人总归不放心,可带着他们去吧,炸米炮已经费粮又费钱了,实在舍不得再掏钱买船票。
  盈芳一听就明白二狗子的意思了,头一点:“成啊!咱们赶早班船去,炸了米炮再到公园玩一圈,赶末班船回来。你们要是想去,礼拜天那天早上六点一刻在公社门口等我,我和你美芹姐带你们一块儿去!”
  “哟吼!太好了!”二狗子激动地连“谢谢”都忘了说,忙着去通知小伙伴,撒丫子跑出几十米,挠着头又折回来,“谢谢芳芳姐!”
  盈芳被逗笑了,扬声喊:“顺便问问苍竹要不要去。”
  “好嘞!”二狗子蹦跳着跑远了。
  冯美芹抽了一下嘴:“不是吧盈芳,真要把这帮小子全带上啊?你不知道他们有多皮实,到时管不住咋办啊?”
  “不会的。狗子调皮归调皮,还算懂事。再说,不就是逛公园、炸个米炮吗?又不去别的地儿,不碍事的。快过年了,让孩子们乐呵乐呵吧。还是说,你打算帮他们炸点米炮回来?”
  “别!”冯美芹忙不迭摆手,“那还是一块儿去吧。帮他们炸?那得背几个蛇皮袋啊?”一想到浑身上下挂满胖乎乎的米炮袋,冯美芹打了个哆嗦,那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第216章 床单去哪儿了?
  盈芳也联想到了那个画面,笑得牙豁子都露出来了。
  “不过,说到去县城,我还得去趟照相馆呢。”她和向刚的结婚照差不多能拿了,顺便绕趟邮局给他寄一张去。
  “照相馆啊。”冯美芹一脸欣羡地说,“我能跟你一块儿去不?”
  “不能。你负责看二狗子他们。炸米炮排队,人指定不少,别和城里孩子闹出矛盾。”
  “我就知道!”冯美芹噘噘嘴,嘟囔道,“身后跟着几个小屁孩,肯定玩不痛快。”
  “吃痛快咋样?”盈芳笑眯眯地提议,“中午我带你们去菜场隔壁新开的饭店吃桃花面,我请客!”
  冯美芹眼睛一亮:“说话算话?”
  盈芳笑出了声:“当然算话!”
  “那行!二狗子他们我来看,你只管忙你的。中午等着你请客!”有的吃就很开心的美芹姑娘,原地转了一个圈圈,奔回家准备明儿要炸的大米、玉米、年糕片去了,兴奋劲半点不输二狗子。
  盈芳笑着摇摇头,伸了个懒腰,打算也回家收拾一番去。
  横竖要去邮局,顺道给李四婶捎点核桃、板栗。
  这半年来,多亏李四婶这个大客户,让她赚了不少钱和票。年终了合该送点什么回馈回馈,来年好继续合作。
  回家之前,顺道拐了趟向家。
  向刚走后,晴了不到两天就转阴了,还稀稀落落地下了两天雪子,晴天那会儿她惦记着山上的核桃,以至于忘了把向家两个屋的被褥拿出来晒晒。今儿倒是又开起太阳,盈芳脚步轻松地来晒被子了。
  这一晒糊涂了。
  东屋那张临时搭的木板床咋少了床单?她明明记得铺上去的,虽不是新床单,但没打过补丁,洗得也很干净,咋会没有了呢?到哪儿去了?
  她在屋里找了一圈,连床底下都检查了,还是没有!纳闷地直挠头,莫非自己记岔了?当时忘了铺?
  于是跑回向刚那屋,打开他爹娘结婚留下的大衣柜。
  他不在,衣柜里几乎是空的,正好用来放床单、被夹里。如果东屋那木板床忘了铺床单,那么那条蓝灰色的咔叽布床单,应该还在这儿。
  可是没有!她翻了三遍,都没找到。其他的都在,唯独缺了那条床单。
  真是见了鬼了!
  盈芳对着敞开的大衣柜门发怔。
  脑子里不停地思考,那条铺在客房床上的床单到底去哪里了?难道是被人顺手牵羊偷走的?
  想到被向刚拿去自家院门使用的铁锁,盈芳能想到的也就这个原因。当即拍板:明儿去县城,买把新锁回来,重新把向家院子锁起来。
  要买锁,原先准备的钱就不够了。
  盈芳回到家,拉开抽屉整理票据,眼角瞄到角落那支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碧玉簪,捏着钱票的手一顿,想到了那位萍水相逢的老大爷,他家的状况似乎不大好。
  想了想,起身到仓房装了一袋大米,估摸着有十来斤。背篓口子小,干脆换成了竹筐,这样去壳的核桃、板栗都能装上一些。
  最上头是一包炸米炮用的大米、小米、玉米粒。
  美芹家还晒了斤把年糕片,炸成米炮据说很好吃。一口一大片,酥酥脆脆的,光是想想就流口水。可惜去年磨年糕那会儿她还没来,原主那弱懦的性子,哪是舒老太的对手,连过年都没吃上年糕,哪来多的切片晒干。今年倒是可以多磨点,浸在水缸里,勤换水的话,能吃到清明光景。
  没有年糕米炮吃,大米、小米多炸点。反正她不缺粮食。不是托美芹娘捎了几斤麦芽糖吗?回头多垒些糖裹。那可比年糕米炮更美味。
  至于分量沉不沉的,有小金在呢,她丝毫不担心。
  第二天早上,她背着竹筐来到公社门口,只见二狗子他们已经在了,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个个小脸红扑扑,不知是兴奋的还是被冷风吹的。
  看到盈芳,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芳芳姐,这是我娘让我带给你的馒头。”
  “芳芳姐,这是我姐贴的白饼子。”
  “芳芳姐,……”
  二狗子为首的孩子们,纷纷递上自家带来的吃食。盈芳心里清楚,多半是他们自己省下的口粮,微笑着道:“我吃过了,你们吃吧,冷了发硬就不好吃了。想吃就吃,别省着,中午饭有芳芳姐呢,一定不让你们饿着肚子回来。”
  “芳姨,这给你。”瘦瘦小小的李苍竹,背着个小一号的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