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了一会儿槽,心情平和不少。一看时间八点了,抓紧时间去邮局。
  邮局结实的铁栅栏里噼里啪啦打算盘核账的正是以前和盈芳有过几次交易的李四婶。
  看到盈芳,李四婶意外又开心:
  “哎呀大妹子好久没看到你了!这是你的娃吗?”
  “啥?三个都是?哎哟喂大妹子你真牛诶!一生生仨,还子女双全……”
  “话说这么久没见你来邮局,一直都在家带娃呢?婶子怪想你的咧!”
  其实是想念盈芳的野鸡蛋和时不时的山鸡、野兔肉了。
  盈芳笑着答:“是很久没见了,四婶儿还是这么年轻有干劲。”
  李四婶被哄得心花怒放,麻利地给她称重、开票、打包最后还主动抹掉两分钱零头。
  “大妹子,不知你家现在有没有多余的鸡蛋……”
  临了,李四婶到底没忍住,拉过盈芳到一旁咬耳朵。
  盈芳从包袱里拿出一小刀咸肉和两枚咸鸭蛋,含着歉意说:“婶子,这趟来您也看到了,我抱着、背着邮寄的东西,实在腾不出手拿太多,这咸肉是野猪肉腌的,鸭蛋是我家养的,您带回家尝个鲜。下回我让我爹给您捎些新鲜的肉蛋来。”
  李四婶喜不自胜,
  “那感情好!咱们仍旧照上回那样?这回我攒了好些鱼票、工业券,放心,有限期到年底呢,够你慢慢花。”
  “好嘞!谢谢婶子!”盈芳道过谢,心里有了底。
  她爹和小李明后天进山,别的野味不见得能打到,但有小金在,山鸡、野兔肯定会给他们“送”一些的,再添些鸡蛋给李四婶送来,换些鱼票给家里称些江鲜回去。
  六月,是江里黄蚬最鲜美的时节。做法也简单,搁点葱姜蒜清蒸,或是剥肉炒蛋,或是和小白菜煮汤,简简单单一道菜,却鲜得人想要一吃再吃。
  盈芳前年才穿来,恰恰错过黄蚬上市的时节;去年这个时候在省城随军,那边的菜场,运气好倒是能遇上海里的蛤蜊,却见不到黄蚬这类江贝。
  今年要是有幸弄到鱼票,她打算称上两斤黄蚬,让家人都尝尝雁栖江的特色美味。
  邮局出来,日头已经升高了,盈芳打消了走着去火车站的念头,而是领着娘亲和福嫂去了收购站。
  收购站的老会计是个和善的,盈芳偷偷塞了包菌菇干给他,说是来称点旧报纸、找些旧家什,可临时有事要出去一趟,抱着娃不方便,想让娘亲和福嫂带着三胞胎在收购站等她,她一会儿就来。
  老会计二话不说答应了,让伙计从隔壁屋搬来一张长条桌,让姜心柔她们把三个孩子放桌上睡,这样她们还能甩甩胳膊松快松快。


第587章 国货痱子粉
  盈芳拎了个背篓,去了趟火车站。
  站长不在,说是去开会了,她就把事先准备的菜干、咸蛋、两串粽子都放在陆大姐这儿,一份托她转交站长。
  陆大姐听盈芳说以后就留在老家了,高兴坏了:“那你以后多攒点鸡蛋,我拿工业券和你换。”
  在火车站上班,票票券券的一般都不缺,缺的是农副产品。
  “只要鸡蛋?山鸡、野兔不要?”盈芳笑着问。
  陆大姐白了她一眼:“你说呢?有好东西就拿来,我一个人吃不下,这不还有站长么。前阵子还听他念叨,说他老同学上班的医院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弄到几头野猪,宰了给在编职工当福利,可把他羡慕的……话说回来,谁不羡慕啊?”
  盈芳抽了一下嘴,那野猪十有八九就是向刚他们运去的。
  “大姐,野猪咱们那片山上有倒是有,可猎到的机会少。而且你也知道,这种大肉一般都村民内部消化,很少会拿出来卖。不过你说的我记下了,下回有要卖的,我给送火车站来。”
  “好好好。反正有好东西往咱们这儿送就对了。”陆大姐猛点头。
  盈芳惦记着家人,没怎么多待,稍微说了几句就告辞走了。
  陆大姐不容她分说,愣是往背篓里装了一包红糖、半包茶叶。说是补她的满月礼。
  “下回带着娃一起来啊。”
  “好。”
  回到收购站,三胞胎已经醒了,坐在桌子上咯咯笑。
  老会计也从柜台走了出来,站在桌旁,捋着胡子逗他们。
  “妈,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姜心柔拉过闺女,小声问,“旧报纸真要买啊?”
  想到这么脏的报纸买回去是上茅厕用的,就忍不住浑身起鸡皮疙瘩。
  “要不别买了,家里皱纸不是还够用么?回头我让周珍再寄些票过来,再不济让她在海城买好了寄过来。这旧报纸不知道经了多少人手了,你看连个蛇皮袋都不垫一下,就这么摞在发黑的泥地上,不晓得有多脏,买回去也不敢用,别买了……”
  她确实听说很多穷地方买不起卫生皱纸,是把旧书页、旧报纸揉皱了当卫生纸的。可听说是一码事,让她用是另一码事,过不了心里这一关啊。宁可少吃肉也不想没厕纸。
  “乖囡,以后妈少吃肉、少用雪花膏……不,不买雪花膏了,攒着票买皱纸,这旧报纸……要不还是算了?”
  盈芳听得心酸又想笑,忙说:“妈,你不是嫌灶间烟灰大、白墙成黑墙了么?旧报纸买回去糊墙,黑了再换,这样墙壁不就干净了?”
  一听是这个用途,姜心柔松了口气:“那行,多称点,我来背。糊墙糊窗倒确实蛮好的。”
  娘俩利索地挑了一摞相对比较干净的报纸,一称刚好十斤,也没讨价还价,付了钱分三份塞进背篓。
  此外,姜心柔挑了把起子、一包有几颗生锈但大部分还能用的螺丝钉;盈芳倒是有心想去那几个小黑屋瞧瞧,没准还能再捡些漏,可惜老会计说,上头三令五申,不许外人进那个屋,而且年前锁上之后就没再打开过,他手里也没钥匙。只得遗憾作罢。
  收购站出来,三人直奔供销社。
  姜心柔提议买罐痱子粉,天热了,洗完澡给三胞胎搽搽。尤其是脖子这儿,最容易长痱子。大人长了还能忍忍,小孩子懂啥呀,觉得痒就抓,抓破了又疼,多遭罪。
  听说红灯牌的痱子粉很好用,来了那就带罐回去。
  三人抱着三娃来到日用柜台。
  倒是真有姜心柔说的红灯牌痱子粉,不过就剩最后一罐了,这还是因为价格贵、且还要工业券才没被买走,像别的牌子早脱销了。
  盈芳看了看铁罐上标注的成分,有觉得还算靠谱,便让营业员拿出来看看,顺口问:“同志,这个怎么卖的?”
  “为人民服务!六毛钱,一张工业券。”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给我拿一罐。”盈芳拿出荷包。
  “这罐是我要的!”一个矮胖的女人尖着嗓子挤进柜台,不悦地瞪了盈芳一眼,抬着下巴冲营业员嚷道,“一刻钟前我不是才来过嘛,让你帮我留着,我回去拿个票,这么会儿工夫你就要卖给别人了?程红珍,你是故意和我斗是吧?看我回去不告诉你哥!”
  营业员气得面红耳赤:“你有说让我帮你留着吗?你说没票就转身走了,我还以为你嫌贵不要了。”
  “是嫌贵啊,可小宝长了痱子,不搽发的更厉害。你做姑姑的,买罐痱子粉送侄子怎么了?有你这么小气的么。”
  营业员气得胸脯上下起伏:“我一个看柜台的,上班哪会带工业券,你说没票就封着脸走了,一句话都没留。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哪晓得你是回家拿票……”
  “那现在晓得了?赶紧开票给我痱子粉。”女人不耐烦地打断道。
  她当然不是回家拿票,票一直都在她身上,她只是在门口转了转,盼着小姑子能掏腰包买下这罐痱子粉。当姑姑的送侄子一罐痱子粉难道过分吗?
  没想到这死丫头这么不开窍,她要再沉着气不出来,最后一罐痱子粉也要被别人买走了。
  觉得自己白出了工业券和六毛钱,尖着嗓子道:“你哥一天见不到人,你侄子还在家哭闹,你能不能手脚快点,我得赶紧回去哄。真是欠你们程家的!”
  营业员听着女人咄咄逼人的斥责,抿了抿唇,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歉意地看了盈芳一眼,然后飞快地开票,抬手一拉,夹有票钱的竹夹子顺着铁丝一下滑到会计那儿,会计收了钱、盖了章又滑了回来。
  最后一罐痱子粉到了那女人手里。
  对方趾高气扬地睨了盈芳一眼,视线扫过她肩上的竹背篓,骂了句:“乡巴佬买什么痱子粉。”
  “乡巴佬怎么就不能买痱子粉了?”盈芳秀眉一扬,“这位同志似乎对咱们贫下中农很有看法啊?要不咱们上县革委好好说道说道?”
  “啊啊!”胖闺女在她怀里手舞足蹈,小肉手攥着拳,随着嘴里的咿呀挥来挥去,像是在给盈芳加油鼓劲。
  暖暖丫头一热场,大宝贝也咿咿呀呀地兴奋起来。
  小宝贝被福嫂抱着站在盈芳边上,小胳膊一挥,“啪”,那女人的侧脸被小宝贝打了一下。
  虽说是六个月不到的小娃儿,要说力道,真心没多少。但禁不住是巴掌啊,即便是不懂事的娃儿打的,也让人没脸不是?
  可女人不仅没动怒,反而吓得脸色刷白。
  开玩笑!全国都在热火朝天地推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正是因为元首大人觉得很有必要让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谁敢瞧不起贫下中农?那不活腻了么!
  脑海里登时浮现某些个恐怖场景,顿时两股战战,连落荒而逃的勇气都没有。
  营业员看着这样的嫂子,心里好不痛快。敢情是个窝里横,被外人一怼,还不是立马认怂。以前怎么就会被她给唬住呢!
  只是想到这个女人到底是大哥迎进门的媳妇、自己的嫂子,她倒霉,自己一家也跟着落不得好。顿时歇了看热闹的心思,诚恳地对盈芳说:
  “同志,你说得对!农民怎么了?没有农民,咱连饭都吃不上。痱子粉的事儿是我们不对。要不这样,这罐你先拿去用,我嫂子不急的,等进到货了再卖给她。另外我再赔你一块蚊帐布,这是昨天下午才到的新货,比普通蚊帐透气得多,今早上一放出来就被抢购一光,我这还是凭内部票优先买到的,送给你当赔礼,你看能不能原谅咱们?”
  盈芳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见状笑笑:“蚊帐布就算了,痱子粉给我吧,她言语冒犯了我,我儿子打了她,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她把六毛钱和一张工业券轻轻放在柜台上。
  痱子粉罐头上标注的成分她已经记住了,原本琢磨着买不到就回去试着捣鼓,看能不能配出适合婴儿用的痱子粉来。没想到这女人抢到了痱子粉还这么得理不饶人,那就有理讲理,谁还非得让着谁不行?
  营业员的心情瞬间阴转晴,一开始还以为蚊帐布要保不住了呢。
  矮胖的女人则像吞了大便,脸色五彩纷呈。
  到底是害怕被追究,心里在不情愿,也憋着一肚子火气悻悻地让出了痱子粉。
  坐上渡轮,姜心柔还在笑:
  “乖囡,你做得对!就该这样狠狠怼!那种人,给她点颜色就开染坊。其实就一窝里横。那营业员是她小姑子吧?看来平时没少受她的气,遇事宁愿向着外人。
  对了,她说什么轻薄透气的蚊帐布?是不是就周珍说的那种新材料做的?既然小县城都有得卖,那海城肯定不缺货,没准已经在寄来的路上了。
  回头收到了就给咱们宝贝蛋们装上。有了蚊帐,夜里没蚊子干扰咱们宝贝蛋睡觉咯。”
  说完,姜心柔逗趣地亲了一口怀里的大宝贝:“说起来,刚刚咱们仨宝贝还给妈妈加油呐喊了呢,真是懂事的乖宝宝!姥姥稀罕极了!”


第588章 美好生活总相似
  “啊啊!”
  盈芳怀里的闺女不乐意了,撅起粉嘟嘟的小嘴,姥姥亲了大宝贝不亲她。
  别说半岁不到,个个都是鬼灵精。
  “哈哈!”姜心柔开怀大笑,凑过去亲了外孙女一口。小丫头立马乐了,口水糊了姥姥一脸。
  姜心柔侧过头又亲了亲福嫂怀里的小宝贝:“咱晏晏宝贝还知道给妈妈出气了,真是勇敢的小家伙!以后长大了准和你爹一样,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被点名的晏晏小盆友,悠悠吹了个泡泡。
  大伙儿不禁都笑了。
  盈芳也挨个亲了他们一口。
  抬眼看船外,蓝天白云悠悠、江面波光粼粼,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漾开水花氤氲。
  不禁忆起和向刚第一次坐船上县城那会儿——美好的生活总相似。
  到家听说新来的女知青,差点把知青站烧了。
  “说是不会用大灶,火苗一下窜上来,把她们吓坏了,扔下拨火棍就跑,等附近田里干活的社员拎着水桶去救火,整间灶房都烧塌了。亏得连着堂屋的墙是石头砌的,要不然啊,那几间屋子怕是都保不住。”
  向二婶听说盈芳一家从县城回来了,收了工跑来唠八卦。
  “啊?灶房都烧了?那接下来吃饭咋办?”姜心柔咂舌。这帮知青哟,果真如书记说的,都是小祖宗。
  “还能咋办,重新给他们砌灶台呗。真是添忙加乱!地里的活都干不完,还要腾出时间给知青砌灶房,这都什么事啊……”向二婶没好气地嘀咕。
  姜心柔示意她小点声:“抱怨的话不要说了,来来来,帮忙搭把手。”
  给三个娃擦了澡、换了干净衣裳,放到床上,让盈芳喂奶。姜心柔和福嫂一个搓衣裳、一个做饭忙活去了。
  饭点早过了,家里男人一个都不在家,怕是去山上开菜地兼蹭饭了。
  仨女人便简单做了点——一人一碗干捞面,一碟开胃酸笋和萝卜干,再加一碗虾皮紫菜汤。
  虾皮、紫菜还是年前去海边村寨换的,因是干货,保存的也好,天热了吃正好开胃。
  姜心柔知道向二婶吃过了,但还是给她盛了碗紫菜汤,让她当水喝。
  “她二婶,一会儿走的时候带点紫菜、虾皮回去,海带你要吃得惯也只管拿。干货耐用,别看煮开这么多,其实就放了一小撮。家里还有好多呢。”
  “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东西咱们这儿想买都买不到。也就海边人家才有吧。”向二婶喝了一口紫菜汤,真心觉得不错,叹了口气,“要是咱们代销点有得卖就好了。夏天泡汤喝,比干菜汤还要消暑。”
  那是您吃腻了干菜汤,但凡没吃过的新鲜东西,都会觉得美味。
  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海带,还是紫菜、虾皮,还真挺适合夏季吃。天热出汗多,喝点含盐分的,自然不容易中暑。
  由此,盈芳想到临行前双英嫂子交代,说回头想吃什么海货,去信和她说。她嫂子娘家不缺海货却缺粮,拿粮和他们换,一准答应。新鲜的不好邮,干货还不方便么?
  心下当即有了主意。
  等向二婶八卦完知青站的事告辞回家,盈芳和她娘商量:“妈,咱们要不要托双英嫂子换些海货?海边缺粮,咱们这儿缺海货,新鲜的不方便带,紫菜、虾皮这类轻便的干货通过邮局还是挺方便的。不说别人,刚子哥他们在山上,也能多几种菜肴。天热没胃口,整道凉拌海带或是虾皮紫菜汤不挺好的?”
  姜心柔坐在床沿叠尿布,闻言,想了想说道:“我看行。粮食邮寄麻烦,就寄粮票,我和你爸还有老爷子的都是全国粮票,搁哪儿都能兑,你先问问李双英,拿粮票换敢干海货行么,行的话合计个兑换章程出来,别像年前那会儿有啥兑啥,那样太混乱。”
  “行。”盈芳从抽屉里拿出亲爹送的钢笔和信纸,坐在写字台前一边酝酿一边写。没写几行,听到隔壁院子传来动静。
  “听声音像是你爷爷和夏老回来了,你写吧,我去瞧瞧。别全神贯注的,分点心神看着娃。”
  “知道了妈。”
  姜心柔把叠好的尿布整齐地码到床尾,掸掸裤腿走出东屋。
  确实是两位老爷子从山上回来了。
  不过没什么事儿,无非是在山上聊着聊着、聊到油炸面粉裹小泥鳅,夏老被说馋了,愣是催着萧老一块儿下来抓泥鳅。
  姜心柔哭笑不得:“泥鳅滑不溜秋的,哪是那么好抓的。平时托阿九几个小后生收工后手脚勤快抓些回来,今天恐怕不行,刚听小向二婶说,知青站着火,烧塌了灶房,加上男知青的落脚处还在建,这不召集社员们收工后去砌房呢。”
  夏老好不失望:“这么说这次吃不到炸泥鳅了?”
  “急啥!”萧老慢条斯理地说,“走!带上网兜、水桶,我带你去个地方。”
  “干啥?捞鱼啊?”
  “公社的河道不是不允许人钓鱼吗?更别说拿网兜捞了。”
  “谁说在村里,咱去山上。”老爷子嘿嘿笑道。
  孙女婿曾偷偷告诉他一个抓鱼的好去处,前阵子忙这忙那的,一时给忘了,这不才想起来。
  “爸那你们小心点!栅栏围着的地儿别乱闯。”
  两位老爷子抓鱼的激情高涨,哪里拦得住,叮嘱几句就由他们去了。反正有夏老的警卫员跟着,安全倒是不怎么担心。
  两位老人带齐装备正要走,却见向荣新匆匆跑来,满头大汗地喊住他们:
  “两位首长都在啊?那可太好了!劳烦两位帮我想想法子,咱不是在祠堂附近砌知青站么,挖地基的时候,爬出来一头大老龟,背拱得有半尺高,一部分人坚持放生,说这么大的龟八成是灵龟;一部分人要求炖了吃,说建国后不许成精,菩萨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放生就是违背元首倡导的精神,两位觉得咱们该怎么做才好?”
  向荣新确实没辙了,再不问老首长们讨个主意,那边挖地基的社员要打起来了。
  他干脆把包袱丢给了两位老爷子。
  俩老爷子对视一眼:“走!看看去!”
  新的知青站选址在新祠堂旁边,几丈开外就是淌过村中心的小河,位置还是蛮不错的,不然当初新祠堂也不会选在这儿。
  参与挖地基、砌墙的社员们围在岸边,撑着锄头、铁锹叽里呱啦争论。
  “依我说,这么大的龟,起码得有个百来年了吧?咱们村年纪最大的都没这乌龟老,你们真敢吃?”
  “有啥不敢的?前年沿江公社放水库分鱼,逮到一只大老鳖,我看不比这小,不照样炖了吃了?王八能吃,乌龟咋不能吃了?”
  “就是就是!这么大一只龟,少说有个五六十斤吧,只要没毒,谁那么蠢放着白得的肉不吃偏要放生?往日抓到黄鳝泥鳅咋不见你们放生?”
  “……”
  走到河岸边的两位老爷子正好听到这一句,抽了一下嘴。
  这话没毛病!
  只要是肉,只要没毒,怎么就不能吃了?
  可看到这么大一头龟,任谁都会吓一跳。六十斤怕是都说少了,萧老爷子估摸着七十斤都不定打得住。
  大老龟因为被三四个铁锹拦住了四面去路,索性缩起脖子、脑袋,当成了一块拦路石头。
  有人快手快脚地拿来蛇皮袋和杆秤,把大老龟装进蛇皮袋里,拿杆秤一称。
  “好家伙!八十三斤了都!”
  “龟壳占一半了吧?”
  “那也有四十斤肉,炖汤的话,每家分一碗总有的。”
  “……”
  还在惦记乌龟肉呢。


第589章 小坏蛋,你们赢了
  夏老沉吟着道:“同志们,这么大的乌龟,别说咱们公社,整个华夏都找不出几只。如今省城动物园正在扩建,据说会添个乌龟池。你们要信得过我,由我负责送它去动物园,回头动物园肯定会拨一笔奖励金下来,不管拨下来多少都算你们的。要是没有,我来掏这笔钱,总之保证大伙儿吃到四十斤肉。”
  “这提议好!”向荣新顺势接道,“动物园不都会竖牌子标明动物的出处吗?比如川省大熊猫、东北大老虎……这大老龟要是送去动物园,标明是咱们近山坳大队发现的,咱们雁栖公社岂不是在全国扬名了?”
  “那元首是不是也会知道?”
  “那当然!所以啊,别的公社盼都盼不来的好事儿被咱们遇上了,你们还一个劲想要炖着吃?”
  “不吃了不吃了!就送动物园吧!”
  大伙儿激动地手舞足蹈。
  一头大老龟换来元首的关注,这么好的买卖,谁不乐意?
  再者,夏老先生不是说了吗?回头动物园会给他们拨奖励,不论多少都归他们大队。就算不拨,夏老先生也会掏钱请他们吃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把乌龟送动物园,他们大队既扬了名又有肉吃,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年轻力壮的社员,主动扛起蛇皮袋,帮忙把大老龟送到向家。
  夏老让警卫员把大老龟从蛇皮袋抱出来,放进了一口浅水缸,适当放了点水。
  盈芳一家围着大老龟看了阵稀奇。
  三胞胎看到乌龟,不仅不害怕,还兴奋地想要扑上去。不会说话也阻止不了他们沟通,嗯嗯啊啊手舞足蹈。
  大老龟起先一直缩着脖子,大概是感受到盈芳一家表达出来的善意,渐渐的,脑袋从龟壳底下钻出了一点,两颗绿豆小眼睛谨慎而又好奇地打量所处环境。
  迎面就是大宝贝兴奋到流口水的小胖脸。
  往左挪几寸,是眨着乌溜溜的眼珠观察它的小宝贝。
  往右挪几寸,是挥舞着肉乎乎的小胳膊啊啊地想要上前摸一摸乌龟的二宝贝。
  大老龟脑袋一缩,被三个热情的小家伙重又吓回了龟壳。
  蓦地,它感受一股压力,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素来谨慎的大老龟,小心翼翼地四顾之后,决定装死。
  小金盘在房梁上,居高临下瞅着一动不动的大老龟,小眼睛闪过一抹困惑。
  晚饭时,向刚也回来了。
  山上的电线桩子终于都竖好了,电线也拉进了各间屋子。
  老师傅派徒弟跑了趟水电站,定妥今晚六点通电。
  公社大喇叭连播三遍大喜讯,社员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六点一到,准时通电。
  原本昏暗的只有零星几点微弱的油灯光的雁栖公社,家家户户通上了电。
  早在第一天竖电线桩子时,社员们就跑代销点、供销社买到了灯泡。
  电输送到家,灯泡唰地点亮,大伙儿齐声欢呼。
  “通电咯!”
  “通电咯!”
  社长一高兴,提着破铜锣,边敲边饶了村庄一圈。
  身后缀着一串小萝卜头,蹦啊跳地一边拍手一边欢呼。
  今晚的雁栖公社,简直比过节都热闹。
  盈芳家在亮堂堂的白炽灯下,吃了一顿饱足的团圆饭。
  饭后,两位老爷子到隔壁喝茶下棋去了。
  有了电灯,晚上下棋也是种乐趣。
  萧三爷和小李准备明儿上山的事宜。
  姜心柔和福嫂在灶房刷锅、洗碗兼唠嗑。
  盈芳小俩口在房里逗三胞胎玩。
  没人注意到——浅水缸里的大老龟,慢悠悠地探出头,东瞧瞧西看看,一有动静又迅速缩回乌龟壳。
  反复几次之后,似乎是确定四周很安全,总算不再缩回去了,脖子也伸长了,昂着脑袋一寸一寸地挪到水缸的一角,伸出前爪攀住缸沿,居然还真的被它翻出了水缸。顺着缸沿滑到地上,咻咻地朝着堂屋门爬去,翻过门槛、爬出院子,没一会儿隐没在了黑漆漆的夜幕里。
  小金居高临下地欣赏完一幕大老龟的越狱之行,懒洋洋地吐了吐蛇信。心说行啊,这老家伙看着死样怪气的,偷溜起来还挺迅速。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它蛇身一窜,轻盈地跃出向家大门,循着大老龟的气味悠悠往雁栖山方向游去。
  等大伙儿发现大老龟不见时,已是两个小时之后了。
  最先发现的是福嫂。生怕大老龟饿着,收拾干净灶房后,特地切了颗水灵灵的白菜梗,结果来到水缸前一看,乌龟不见了!
  “啥?不见了?搁水缸里都能爬出去?成精了啊!”萧三爷龇牙。
  “呸呸呸!胡说什么哪!”姜心柔瞪了丈夫一眼,成精之类的话能随便说吗?
  “肯定是抓着缸沿翻出去的。是咱们失误,看它缩着脑袋躲龟壳里一动不动,还以为不会乱爬,哪晓得人走开后,它这么活络。”
  “不是说乌龟爬得慢吗?我琢磨着应该还在附近,大伙儿分头找找。”
  大伙儿打着手电、提着油灯,沿着墙角找了一圈,院门到桥头老榆树那一段也仔细看过了,都没有。
  “啧!”夏老无奈又好笑:“我是真想把它送动物园去,好让更多人看到这么罕见的乌龟。想不到被它跑了。”
  “还不能被社员知道。”萧老爷子看他一眼,“要不然以为你是故意放它生,一个个地来堵咱家门讨你要说法了咋整?”
  “哈!”夏老干笑,“那我明儿起早走吧!别人要问起,就说我把乌龟带省城去了,过阵子再回来请他们吃肉啊。”
  “是该攒点肉票,别漏了还有我们家。”
  “你们家还缺肉?”
  “那可不!鲜猪肉哪家不缺?”
  “……”
  次日一早,趁大伙儿还在家扒拉早饭的当口,夏老带着警卫员悄悄出了向家院,穿过寂静无人的田畈,搭首班船离开了雁栖公社。
  萧三爷、小李还有自告奋勇跟着想猎点野味的向二叔,结伴去山上打猎了。
  向刚也回了群英寨,继续领着队员们挥汗如雨地训练。
  夏老这次来,除了给他们送卡车,还带来一则消息,说是一个月后,省军区将会选拔一百人组成一支精英团奔赴南境,入选成员直接晋升一级,立功另当别论。
  群英寨上下跃跃欲试。
  倒不全是为晋升,更多的是荣誉,那种终于能为国家做点什么的使命感。
  这么一来,怕又是封闭式的一个月。
  难怪昨晚缠着她索要到天明。
  盈芳揉着酸软的腰肢,从床上坐起。
  明明九点不到就上床了,睡到天光大亮方起,却依然哈欠连天。
  小床上,暖暖丫头也醒了,看看左边大宝贝还在睡,右边小宝贝也闭着眼。
  小丫头挥挥胳膊,蹬蹬腿,倏地翻了个身,昂起头,正对大床,冲着盈芳咧嘴笑:“爸!”
  盈芳呆滞片刻,随即惊喜地扑到小床前:“暖暖,你会喊爸了?再喊一声妈听听?”
  “爸!”小丫头嘎嘣脆地又蹦出一个单音节词。
  “好闺女!真厉害!来,现在喊妈妈,跟着妈妈喊,妈——妈——”
  “爸!”
  “我知道你会喊爸了,现在咱学喊妈。”
  “爸!”
  盈芳:“……”
  臭丫头!你爹才抱你几回,平日里给你把屎把尿的是老娘好伐!
  “爸爸爸爸爸——”
  “……”好吧!你赢了!
  “咯咯咯——”小丫头见盈芳故意虎着脸,以为和她玩呢,兴奋地仰头笑,不时地爆出一串“爸爸爸爸”。
  盈芳彻底没脾气了:“好吧好吧,你爱叫啥叫啥。”
  小丫头咯咯笑着在床上翻来翻去,不小心压到了旁边的大宝贝,大宝贝被吵醒,盈芳想着坏了,这下八成要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