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纺织厂花-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小曼很合适。”叶美贤悠悠的道,“而且,我不怕丑话说在前头,换个别人,还不见得能让我心悦诚服。”
  何小曼张口结舌:“叶师傅,你……你不能开玩笑啊!”


第71章 火线上任
  丁砚走过来; 笑道:“小曼,该先听听周厂长的理由。相信我; 大家绝不会在这么严肃的事情上开玩笑。”
  这事情的走向实在让人出乎意料,何小曼不知该怎么接应,只得讷讷地望望这个,又望望那个; 低声道:“那我先听听厂长怎么说。”
  周晓芬却并没有直接说理由; 反而笑得意味深长,道:“上次跟你说过; 让你做点功课,了解一下厂里的基本情况,你就先给大家说说; 我们都听听; 心里也有个数。”
  到底是当领导的; 喜欢以静制动。先放个卫星震住你; 再把皮球踢给你。
  还好,何小曼做事一贯认真。这些功课她是做足了的。于是从崇光棉织厂的创办开始; 娓娓叙述前世今生,将厂里的历史、现状、人员、设备、生产能力、产品覆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简洁有力地叙述了一遍。
  何小曼口齿伶俐; 条理清晰; 又极为分得清主次,知道怎样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抓人; 十来分钟说完; 邱勤业的眼睛更亮了。
  “周厂长没看错人啊。就是让现在这些车间主任来讲; 也未必能讲得这么头头是道。”邱勤业频频点头。
  “可是……我一点没有管理经验……”消息来得太突然,何小曼还是有些担心。
  周晓芬笑道:“谁天生就会管理的?你业务上手快,学习能力强,而且……遇事冷静,脑子灵活,是块管理的材料。放心吧,有你叶师傅帮衬呢。而且这段时间是非常时期,我会亲自坐镇带你,这下没问题了吧。”
  这是铁了心要打造一个年轻主任啊,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
  虽然事情发展得如此之快,是何小曼进厂之初远远没有预料到的,但是,眼见着自己的舞台越来越大,何小曼的心里也踌躇满志起来,红着脸,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周晓芬有三分得意:“十六岁的车间主任,全市也是绝无仅有。何小曼,好好表现,这回不光有外宾,还有陪同的市领导和局领导,让他们看看我们崇光棉织厂不仅有人才,还有破格用人才的魄力和决心。”
  “哈哈!”邱勤业大笑起来,指着周晓芬道,“这想法好。何小曼这个车间主任,咱们得好好打造,绝对是一个亮点,一张王牌。咱们要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也看看,不是只有国棉一厂、国棉二厂才拿得出手。虽然咱们崇光棉织厂只是个区属集体企业,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规模小,政策没有优惠,依然能有今天的生产力,这才是我们崇光厂上下一心、勇于革新所创下的局面。”
  周晓芬嘿嘿一笑:“政策优惠还是要的。那是助力,能让我们崇光厂飞得更高。不过,能不能争来优惠,就要看后天的表现了。企业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名牌,还有人才名牌。全方位争取提升影响力,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何小曼佩服。怪不得人家能当厂长,这思路,这创新意识,一点都不输给从三十年后来的自己啊。
  这崇光棉织厂,自己真是来对了!
  临走的时候,邱勤业倒想到一个事,喊住周晓芬:“何小曼的身份,的确是个问题。好在现在还只是代理主任。回头等接待结束了,把何小曼的转正手续办了,往后就更名正言顺。”
  何小曼却笑道:“上回邱厂长特批我六月份可以参加厂里的文化考试,我已经很感激了。我希望可以踏踏实实、名正言顺地为咱们崇光棉织厂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不如等文化考试结束,看我的成绩再决定是否转正,这样我自己也可以更心安。”
  邱勤业非常赞赏,重重地点头:“好!就喜欢这样有能力、有想法、而且还特别自信的年轻人。”
  火线任命何小曼为织布车间代理主任的消息,当天晚上就宣布了下去,所有人都吃惊不小,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直到看到车间调度在给何小曼讲要务,副厂长周晓芬直接坐镇车间,虎着脸陪何小曼巡视车间,众人才从梦中惊醒……
  何小曼真的当主任了哦!
  因为有外宾要来参观,行政上很多人都在加班,老姚也是其中之一。听说何小曼当了主任,老姚震惊得立刻就滚上自行车,滚回珍珠弄。
  “何老师、何家姆妈,大新闻,小曼出了大新闻啊!”
  正在组装电视的何立华一惊,扔下电烙铁就冲到客堂间:“什么情况,小曼出什么事了?”
  老姚还搞不太清今天厂里出的投毒案,怕讲错了让何家夫妇担心,索性略过,高声道:“你家小曼当车间主任啦!”
  纺织厂出来的人,那嗓门真是……不管男女都很惊天动地啊,这一声吼,顿时弄堂里家家户户探出好些脑袋来。包括隔壁凌家,和弄堂口的林家。
  王秀珍首先就懵了:“怎么可能,老姚你是不是喝多了?”
  老姚还站在门口,大笑道:“怎么可能!你看我像不像喝多的样子?你家小曼太厉害了,帮厂里破了个案子,刚刚厂部研究决定,让你家小曼当织布车间代理主任,立即上任。所以啊,今天她肯定会很晚回来,你们就等着开开心心为她庆祝吧!”
  林清和林洁最不服气。林清最近因为缺勤太多,差点被处分,还是林科长出面去元件二厂打招呼,又给元件二厂批了点供应上的条子,这才把林清的工作给保住。
  而林洁就更惨了点。本来工作也敲定了,老子在电子局,想弄到行业内最好的无线电总厂去,哪知道无线电总厂刚刚换了新厂长,年轻人,性子比较硬,一脸刚正不阿的样子。而且无线电总厂是电子局的龙头企业,就是局里也要看他们几分脸色,这下林洁的工作就有点悬了。而她又不肯屈就当临时工,觉得丢人,正式工一时又弄不进去,于是一直待业着。就盼望着哪天老子一发力,能把她弄进去才好。
  二人本来知道何小曼是临时工,背后不知道嘲笑了多少回,明里暗里遇见王秀珍,也总是冷嘲热讽,这回如何肯信。
  “姚伯伯你肯定喝多了。何小曼就一个临时工,你就吹吧,哪有临时工当车间主任的,你们厂就这么不讲究?”林清嗤之以鼻。
  老姚虽不参与女人间的明争暗斗,但是干了多年劳资,处理过不少纠纷,林家这点小心思如何看不懂。
  笑道:“既然提了她当车间主任,自然是早晚要转正了。这怎么叫不讲究,这叫‘不拘一格用人才’!”
  这是邱勤业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天终于被老姚给用上了:“现在各个厂都在大刀阔斧地改革,不怕没机会,就怕不努力。我们崇光厂的创新力度,那可是区里都有名的!”
  林洁年纪小,不敢回嘴,轻轻哼了一声,低声道:“改什么革,我爸说了,都是装样子,说空话。”
  “说空话回家说去,让你们林科长好好给你们上上课,陈腐得发臭,臭自己家就好了,别来臭了一弄堂!”何玉华从屋里冲出来,一顿抢白,把林家姐妹骂得缩回了脑袋。
  何立华把老姚拉到一边,问了问情况,这才回到家里,扶了扶眼镜,正色对王秀珍和何玉华道:“看来这事的确是真的。这是好事,以小曼的能力我相信她可以胜任,我们全家都要给她支持,知不知道?”
  众人重重点头。何立华又道:“我刚刚听着林家大妞二妞那些话,没出来反驳,但不代表我赞同。最近我一直在看着身边的变化,各种新政策和新动向层出不穷。刚刚玉华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别看老林还当着那个科长,但他们一家子的观念真的很陈腐。从我们小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环境在悄然变化了,我们不要再和林家这种人家论口舌。他们……早晚会被淘汰。”
  “嗯,一家子沉浸在老林那个‘科长’位置上,不思进取,哪天老林一退下来,我看她们拿什么立足。”王秀珍最近当了法人,又跑了不少手续,见了不少人,见识也陡然增长了不少。
  何玉华笑道:“嫂子的眼睛比以前亮多了啊。跟你说吧,林清也不是现在才自由散漫,为什么厂里以前不处理,现在倒正经起来了?还不是局里一直在传老林要退。这条子,批一次是一次了。林家啊,要退出历史舞台喽。抱着她家的大电视机哭去吧!”
  何立华听出了点眉目:“咦,玉华你什么时候也关心这些了,是不是王欣跟你说的?”
  何玉华脸色顿时得意起来:“不止小曼有好事啊,我家王欣也有的喽。他可能要借调到局里去了。”
  “真的!”何立华惊喜万分。早就看出来王欣有前途,却没想到,好事接踵而来啊!


第72章 万事俱备
  何小曼回到家中已是深夜; 可一家人都没睡。远远地听到弄堂口有脚步声,王秀珍就已经打开门探出了脑袋; 一看真的是何小曼,立刻就冲出去,拉着她两只手喜滋滋进了屋。
  见家里人兴奋成这样,个个满脸红光; 何小曼就知道一定是姚伯伯回来发过喜讯了; 便开开心心把事说了,不约而同地; 她也略过了自己被投毒那一段,为的是不让家里人担心。
  高兴之余,王秀珍也有不解:“你当了这个临时代理主任; 那余杏娣呢?”
  “她和耿副主任都出了点事; 被请到公安局去了; 不然怎么会这么火急火燎地让我来代理。”
  “公安局!”王秀珍吓呆了。
  这年头跟公安挂上关系; 老百姓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吃官司”,那是相当严重的。
  “我就知道余杏娣这个人早晚出事; 手脚不干净,厂里好多人都知道; 不过是上头关系打点得好。邱厂长年轻气盛; 早晚动她。”
  见亲妈往这个套路上想,何小曼倒也不拒绝; 笑道:“管她呢; 反正她们都去配合调查了; 厂部让我出来,我就当锻炼,横竖一个临时工,我光脚又不用怕的。”
  何立华叹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也就我们小曼,不知天高地厚,说上就上了,倒也干脆。”
  “既然机会来了,就别瞻前顾后,谁让我年轻?”
  何小曼笑呵呵的样子,让何立华看了真羡慕。世界早晚是属于年轻人的,这话真没错啊。
  既然当了代理主任,何小曼就跟着白班的作息走了,不用再倒三班。不过,因为初上任,又有重要任务,第二天她一大早,就着早班的时候就到了单位,事事亲力亲为,很是努力。
  “何主任来得好早啊!”晚班下班的工人们见着她,称呼立刻就改了。
  虽然还有些不适应,但何小曼也没谦虚,微笑着也跟她们打招呼:“早上好啊。”
  见她还是跟往常一样落落大方,先前还有些拘谨的工人们倒也放松了心情,当然也有不服的,目前也尚在心里憋着,头两天是使不出来什么大招的。
  洗水杯的时候,水槽前站满了人。何小曼没跟她们挤,她的崇光款搪瓷水缸被带到公安局去当物证了,她从家里带了一个旧水缸过来,也是崇光款,是王秀珍以前用过的。
  有人一见她也来洗杯子,赶紧就要让,何小曼却摆手:“不用,你们先洗,我等等。”她是断断不要摆这个谱的,岗位不同,没必要居高临下。
  才说完,突然身后一阵嘈杂,而正在水槽前的女工们也纷纷回头,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何小曼转头一望,竟然看到了余杏娣!
  也不过是一夜的功夫,她好像瞬间老了十岁。脸色并非苍白而是蜡黄,原本凸出的大眼珠子,竟然显露出抠陷的光景。
  望见何小曼,她原本失神的眼睛顿时露出凶光,恶狠狠地看了过来。
  没人上去跟她打招呼,人未走,茶就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就是现实。
  和她一起过来的保卫科长道:“走吧,看看什么东西需要收拾。”
  又喊何小曼:“小曼,你也一起过来,看看有哪些需要跟余主任交接的。”
  余杏娣立刻瞪大眼睛:“我为什么要跟她交接?”
  “小曼现在是代理主任,当然是跟她交接了。”周晓芬出现在现场,她一大早又过来坐镇,这个副厂长当得也是尽心尽力。又喊了当值调度,以及早班的几位老资历师傅,一起去办公室。
  昨天的事本来只有中班的人知道,爆炸新闻立刻传给了晚班的人。但是,这年头毕竟通讯很不方便,一个街口才有一两部公用电话,谁也不会无聊到为了这事大半夜给人家打公用电话。
  所以,早班大部分人还不知道呢,一听何小曼当了代理主任,而且余杏娣这么落里落拓地过来,好像真的出了什么大事,不由都围到车间办公室门口看。
  好在保卫科还是很给力,两个科员出来,把人都往外赶了赶,让她们不要都挤在门口,真是难看死了。
  余杏娣还在大声嚷嚷:“就算我和耿永兰不在,也轮不到她!车间里这么多老职工,还有几个熟手调度,谁不能顶上?别的车间呢,别的车间没人了吗,要这个小贱人来接我的位置!”
  一时,众人都紧张地看着何小曼。之前她撕耿永兰,是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的,是半点儿气都受不得的性子,被余杏娣这样指着鼻子骂,还不定要怎样反击呢。
  哪知道她竟然脸色冷冷的,看上去不喜不怒,十分平静。
  “啪!”周晓芬一拍桌子,大吼道,“闹什么!事情到这个地步,你还有理了?何小曼当代理主任是厂部的研究决定,别忘了你现在已经不是中层干部,老实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别的不用你操心!”
  这一拍桌子,把余杏娣也给镇住了,气焰顿时下去了一半。
  其实从见到余杏娣的那一刻起,何小曼就猜到,大概真凶应该是耿永兰了,不然余杏娣是不会有机会出来的。不过,显然余杏娣也有问题,所以才会被看守着过来收拾东西。
  便平静地问:“我只想知道,到底是谁往我杯子里放的试剂。”
  “当然是耿永兰!”余杏娣大吼道,“关我什么事,把我拖下水!”
  周晓芬皱眉:“好了,你的问题也不小。你和耿永兰这些日子快把织布车间掏了个大窟窿。别以为你是不走运,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躲得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
  保卫科长走到何小曼身边,低声道:“公安局查清楚了,两个水杯上都是耿永兰的指纹,她也供认不讳。不过,证据没出来前,她一直嘶咬余杏娣,撕出来不少我们不知道的事儿,所以,厂里把余杏娣也免职了,后续会严肃处理。”
  原来是这样,真是撕得漂亮。
  再紧密的利益联盟,也有利益失衡、鸡飞狗跳的一天啊!
  何小曼长舒一口气,突然明白了耿永兰的用意。
  她故意用余杏娣领用的试剂下手,只怕是早就留了后手。如果查不出来,那她就阻止了何小曼在外宾接待任务上的露脸;如果查出来,那试剂却是余杏娣领用的,凭着何小曼和余杏娣的恩怨,她一定会把余杏娣拉下马。
  呵呵,如果余杏娣下马,那耿永兰就是当仁不让的织布车间主任。
  好一招一石二鸟。
  只可惜,碰上的是何小曼,来了个结结实实的连锅端。
  耿永兰因为投毒被关进了看守所,等待进一步审理。而余杏娣因为私吞公共财物被停职,也要等待进一步处理。
  何小曼的这招“引蛇出洞”,没想到引出了两条毒蛇。真正惊心动魄。
  崇光棉织厂极为迅速地处置了意外事件,接待工作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终于在外宾前来参观的前一夜准备就绪。
  筹备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一大早,崇光棉织厂门口挂着两只鲜红的大灯笼,整个厂区彩旗飘扬,欢迎横幅挂在彩旗阵列之间,中英文对照,格外跳跃突出。
  在横幅上写英文是何小曼的提议,这样可以让外宾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虽然是东欧国家的外宾,但何小曼知道,能出来走世界的这些外宾,英语水平都还是可以的。
  今天何小曼是打扮了,但不算精心打扮。她如往常一样将长辫子盘在脑后,戴着纺织工人帽,身穿浅紫色衬衫和黑色长裤,白色围单一如往常那样勾勒出曼妙的身材。
  周晓芬却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套裙,打扮得很像酒店的大堂经理。
  一看何小曼,她笑道:“今天你可是要作为车间主任陪同参观介绍的,不穿漂亮点?”
  何小曼浅笑着:“车间主任也是纺织女工,我这身就是最好的‘工作服‘。”
  周晓芬叹道:“果然是年轻就可以任性。你就是穿着工作服也是这么好看,这么有气质。我就不行喽……”
  “周厂长也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是区里有名的美女厂长。”马屁,何小曼也是很会拍的,而且她说的也是实情,周晓芬在区里的一众大大小小厂长中,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是很突出的。
  “哈哈。”马屁果然使人愉悦,周晓芬哈哈大笑,“我要年轻十五岁,才不跟你谦虚。”
  邱勤业从三楼的厂长室走出来,在走廊上看到下面说话的两大美女干部,大声道:“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再检查一遍?”
  周晓芬抬头:“厂长放心,我和何主任刚刚又巡视了一遍,所有车间都严阵以待,尤其织布车间,状态非常好。”
  “好的,电话过来了,外宾的车队已经从无线电总厂出发,大约二十分钟后抵达。可以让礼仪们去列队了!”


第73章 大放异彩
  厂门口;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从厂里挑出来的十六位纺织女工穿着崭新的工作服; 分列厂门两边,手捧鲜花,笑语盈盈。
  警车开道,后面是两辆高级小轿车; 再随后则是一辆面包车; 车队缓缓驶来,在厂门口稳稳地停下。
  外宾是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 男的高鼻深眼,女的一头金发,大概是见多了这样热烈欢迎的场景; 神情泰然。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陪同人员; 以及纺工局的相关领导也纷纷从面包车上下来。
  以邱勤业为首的崇光厂领导团队立刻迎了上去; 跟外宾亲切握手。
  外事办主任高萍和邱勤业因为接待事宜已经对接过几次; 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很热情地握了手; 相互暗暗打量。
  邱勤业知道高萍是丁副市长的夫人,几次接触也很佩服她的能力; 倒没想到看上去挺年轻; 看上去和周晓芬差不多,只是比周晓芬更加沉稳老练。
  而高萍是陪同不知道多少外宾在市里各大国营企业参观过的; 这回第一次来崇光棉织厂; 听说邱厂长是少壮派; 也是个有干劲有想法的领导,高萍光从那中英文的双语横幅就看出来了。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接待的企业打出双语横幅呢。
  这次参观,高萍亲自担任翻译,立即给双方作了介绍,邱勤业虽然听不太懂,但看着高萍的手势也能明白大半,适时点头或者微笑,也很有礼有节了。
  相互介绍完毕,众人沿着厂区主干道纵深入内。外宾、高萍、纺工局局长、邱勤业等几个人走在前,其余人跟随在后。一边走,邱勤业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厂区分布,高萍则实时翻译。
  走过行政区,只穿过一条十字干道,便进入了生产区。周晓芬带着何小曼以及其他车间的部分工人们已经夹道欢迎。
  邱勤业挥手叫来何小曼,跟高萍道:“后面生产车间由我们织布车间主任何小曼来带领,并给大家介绍。”
  高萍嘴上向两位外宾翻译着,心里却嘀咕。这种外事活动的机会,一般厂领导们都是抢着露脸的,哪有叫个车间主任来讲解的道理。
  心里想着,脸上却没有露半点痕迹,一边说着“欢迎欢迎”,一边眼神就溜过去打量。
  这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车间主任?明明是个女学生啊!最多十八,绝不会超过二十。
  崇光棉织厂这是开什么玩笑,就算人家长得漂亮,也不能这么随便,外事活动不光看长相,更重要是业务和谈吐啊!
  “高主任好!”何小曼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位市里的女领导。去年的这个时候,何小曼得了全市英语作文竞赛的一等奖,正是高萍颁的奖。
  高萍点点头,对何小曼的落落大方倒也颇有好感。只是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这年轻的少女主任看上去似曾相识,倒像在哪里见过。
  转念之间,何小曼已经用纯熟的英语跟二位外宾介绍起厂里的情况。
  不由的,高萍被吸引了过去。
  何小曼的英语水平远远高于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水平。高萍仔细聆听着,发现她不仅仪态大方、声音甜美,口齿清晰,最重要的是,她发音非常准确,准确到高萍这个经常出国、经常与外宾接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口音的纯正。
  她在给两位外宾介绍崇光棉织厂的诞生,生动有趣不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竟然可以完美地避过历史承袭中,某些企业难以言说的改革,而将崇光棉织厂的发展说得一波三折,却又简单扼要。
  这是能力!
  不仅仅是外语能力,更是超强的演说能力。
  短短的厂史说完,男外宾克里斯蒂安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女外宾西蒙娜则赞叹地鼓着掌,并向陪伴了他们两天的高萍挑眉,说,您真是带我们来了一个精彩的地方!
  这话,只有高萍与何小曼听懂了。
  何小曼并未骄傲,依旧那些明朗地笑着。那似曾相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让高萍不由疑惑起来。
  趁着众人前往织布车间的当口,高萍故意落后了一步,低声问邱勤业:“没想到崇光厂卧虎藏龙,是不是特意找的人才?”
  邱勤业笑道:“这么短的准备时间,我哪里去找业务又好、外语又好的人才啊。她就是我们厂的职工,是织布车间的车间主任。”
  高萍不着痕迹地问:“哦,叫什么名字来的?”
  “何小曼。人可何,陆小曼的小曼。”
  高萍点点头,笑道:“人如其名。你们崇光厂的接待很有新意,你看看领导们,反应都很好啊。”
  见众人的目光果然都被何小曼吸引了去,邱勤业颇为得意,却又不敢掉以轻心,道:“我这颗心可不敢放下,总要把接待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才算对得起局里的信任。”
  高萍却已经无心听他的表态。她已经想起了何小曼是谁。
  这个鹤立鸡群的出众姑娘,正是去年全市英语作文竞赛冠军,更是自己儿子救过的车祸受害者!
  她记得,因为老丁不让儿子去举报向家的车子撞人,儿子丁砚还跟父母起了生分,别扭了好长时间。一直到自己出马给这个何小曼将科技学校的名额安排好,丁砚的脸色才算和缓过来。
  世界真小啊,却没想到,竟然在崇光棉织厂遇见了何小曼。
  而跟一年前上台领奖的那个质朴女学生相比,如今眼前的何小曼已经长成了高挑出尘的气质美女,漂亮得有些不像话,甚至,各方面都显出远超年龄的成熟,出众得也很是不像话。
  高萍终于松了口气,那积压在心头许久的……算不上阴影的阴影,终于可以飘散了。
  她对何小曼并没有什么愧疚,她只在意儿子的感受。她会告诉儿子,何小曼现在非常好,短短一年就当上了车间主任,现在是纺织厂最引人瞩目的新星。
  嗯,儿子一定会高兴。
  他的心结一定会就此解开。毕竟,何小曼没有被埋没,她是金子,熠熠生辉。
  “高主任,想什么呢?”
  旁边,纺工局局长瞿逸兴看到高萍脸上一阵阴睛不定,随后又是阳光灿烂,也觉得纳闷。
  这可正接待外宾呢,高主任怎么也有走神的时候,于是开玩笑地提醒她。
  高萍被惊醒,但哪里会露出痕迹。顺着他的话笑道:“在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小何主任,后生可畏啊。”
  原来是说这个,瞿逸兴倒也意外:“我也不知道邱勤业还留了这么一手,怪不得在局里敢跟我拍胸脯,这是早有准备啊。”
  高萍望了望何小曼,想到丁砚的耿耿于怀,不介意大度地“再送何小曼一程”,便笑道:“这小何主任我以前就见过,去年读初三,就拿了全市英语竞赛第一。没想到这样的人才被崇光棉织厂给网罗来了。”
  原来是这样,一个女学生就能给阅人无数的外事办主任高萍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看来真的不是一般人了。
  瞿逸兴颇有些意气风发:“说明我们纺织行业前途无量,这些优秀小青年都前赴后继,要成为优秀的纺织青年啊!”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到了织布车间大门外。
  何小曼正风趣地用英语说:“各位已经听到车间里隆隆的机器声,这就是纺织厂最精彩最震撼的生产过程,呆会儿进去,我将无法再为您讲解,该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兴奋起来了。”
  克里斯蒂安和西蒙娜已经率先大笑起来。
  其余陪同人员不好意思表现得自己听不懂,好在高萍的翻译又快又准确,用中文将何小曼的这段话复核了一遍,众人哈哈大笑,终于后浪推前浪地将气氛推到了高潮。
  丁砚本来是打算去欣赏何小曼的风采的。但临时接到了学校里打来的电话,耽搁了不少时间,等他再出来的时候,一行贵宾已经进了织布车间。
  因为车间里无法进行讲解,瞿逸兴和高萍又一次以主人之姿陪同在旁边。
  丁砚跑进车间的时候,何小曼正端端正正地将双手交叠,远远地跟在参观队伍的末尾,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走过去,拍了拍何小曼的肩。一见是丁砚来了,何小曼忘记了保持仪态,捂嘴开心地笑了起来。
  见贵宾们正在饶有兴致地观看生产过程,何小曼和丁砚索性甩开大部队,来到了车间门外。
  这里才是说话的好地方。
  “表现得怎么样?”丁砚迫不及待地问。
  何小曼挑眉:“当然很棒了。那位女外宾还说自己来了个精彩的好地方。”
  “真棒,没辜负你这两天的准备。”
  何小曼被他夸得倒有些不好意思,脸色绯红道:“也要谢谢你,指点了我好多呢。”
  “那也是你聪明。”
  二人正开心地进行相互吹捧,只听身后一声惊呼——
  “小砚,你怎么在这里?”
  丁砚一惊,转身,脱口而出:“妈,怎么是你!”


第74章 隔阂
  纺织厂的织布车间的确声音太吵了; 纵然是两位外宾见多识广,纵然是何小曼早就给了提示; 也没敌得过机器喧嚣的“热情”。
  他们饶有兴趣地走了一圈,仔细地在叶美贤身边驻足观看她如何处理断头停机之后,西蒙娜终于被吵到脑壳发涨,于是一行人提前出了车间。
  高萍正关心地和西蒙娜说着话; 一转眼; 就看到了车间门外的丁砚。
  这震惊,简直非同小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