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祯禧提着灯笼,眼看着她又翻过去了,到了墙头上的时候,那祯禧只觉得她要翻过地狱去,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姨娘,您得熬着,熬着才有机会。”
  小绿腰骑坐在墙头上,看着北平城是一座黑暗的城,城南这里少有通宵达旦的大户人家,“您去睡吧。”
  翻下来墙头就走了,那祯禧从此,再也没见她到那家来了,只是偶尔遇到的时候,她见她脸上都是纸糊一样的笑,站在金老爷的身边,好似是一个傀儡一样的。
  这么一站就是好多年,一直到那一个春天,北海的花都开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都是小闪片了,就是这样一个清风和煦的晨光里。
  末代帝王,被赶出来了紫禁城,这一年,那祯禧十五岁。
  那老爷子在院子里,叩首东向,长跪不起,皇帝带着人去了天津卫,这没了皇帝的紫禁城,就不是以前的紫禁城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没了首领的旗人,就好似是一颗珍珠没了光泽,鲜花没了根儿,刹那间就能黯淡无光,变得垂垂可危了。
  那四爷的心里面除了心里面悲痛之外,再没有其余的多余感情了,于他自己来说,成为一个旗人是这辈子最优秀的事情,最光荣的事情。
  多亏投胎好,成了旗人,投胎成为旗人大概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努力、最正确的一个事情了。
  可是皇帝跑了,四爷头触着地,带着哭腔,“庚子年的时候,八国联军来了,小皇帝一气儿跑到山西去了。”
  “现如今,倒是自己人撵走的,到了天津卫,这是什么世道啊?”
  他心疼主子啊,那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它是带着保守的,对着皇帝的忠贞是不二的,只是一直没有启用罢了,旗人的皇帝的感情,大概也是很佛系的。
  论起来忠贞,大家都能做到面子上,跪拜叩首、早晚问安、希望他好,这些都是,毕竟是一条船上的不是。皇帝好大家才是真的好,庇佑着大家呢。
  只是皇帝要是没了,大家也觉得勉强可以接受,这是个日子总要过下去的世道,谁不是苦中作乐呢。
  二舅妈长歌当哭,嚷嚷着就进来了院子,“咱们要怎么办?主子老爷撇下来我们这一群可怜虫,我们的日子以后要怎么办?”
  那祯禧低着头,大姑娘了,带着一点小巧的下巴,后面是一根油光水亮的大辫子,带着一些细细的刘海,隐约能看到比一般人更为光洁饱满的额头。
  穿着一身茜红色的长衣长裤,光是站在四合院子里,浅笑着不动,就是很让人着迷的一种风景了。
  身材依然是圆润可见的了,身上藏肉,可是有的人,你就不能说她胖,只能说她是圆润可人,让你看了,只忍不住想着捏捏她的肉。


第44章 二更
  四太太只知道拿着手帕子抹眼泪,这谁知道要怎么办?皇帝被撵走了,她也没经历过啊,老祖宗也没告诉过这样的规矩啊。
  “她二舅妈,依我看,咱们不能离开,还是在北平好呢。”
  二舅妈艺高人胆大,一片忠心向君王,要到天津卫追随旧主去,不要留在北平了。
  想着人多势众,要拉着这边的四爷一家子走。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四太太当然是不肯了,她两个女儿嫁在这里,那祯禧还要上学,再不肯离开这里的了,去哪里讨生活,都没有北平容易的。
  二舅妈眼睛瞪大了,好似是钟旭的两只眼,说到旧主的时候,好似是看个金山,“北平好?只要饿死个人了,先前我那邻居对着我们一家子毕恭毕敬的,现如今皇帝跑了,对着我脸色都变了。”
  这是坏处之一,旗人不是荣誉称号了,这么多年到处欺压汉人回族人,似乎遭到报应的时候来了,从神坛上掉下来,跟普通人一样的时候,似乎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欺负,二舅妈就是这么想的。
  四太太对人再随和不过的了,因此一开始为着家里穷,对着汉族回族的都是一样的,人穷志短,她每个月总要去山东馒头店里去赊欠面粉吧。
  然后到回族的红案上,去赊欠一点牛羊肉,回来给老少爷们补一补的吧,觉得好似大家生活都一样的,甚至那家更穷困一点,实在是没觉得旗人有什么好处了。
  二舅妈不听她的反驳,只压低了声音,“您不知道,皇帝出宫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出来呢,金银无数,不然为什么乐意退位了?”
  二舅妈说的好似是钱给到了,是个皇帝都乐意退位一样的。
  “我们去了,看我们一片忠心,不得给钱给银子,要是不留下我们来,也要给我们许多赏赐才对。”
  四太太吸了一口凉气,去坑旧主子,算计小皇帝,她只吓得摆手,“不能够,她二舅妈,您也不要去,这事儿,不能这么干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干巴巴的说这几句,只扫了二舅妈的兴致,觉得没什么共同语言了,含糊了几句话就走了。
  出了院子瞧着那祯禧在浇花,她是自打那祯禧出生,就看着她不顺眼的,不是个吉利的孩子,现在瞧着跟水仙花一样的,好似是菩萨下面的下凡女童,更不顺眼了。
  神佛的孩子在跟前,她做了坏事岂不是都能被看到,因此看那祯禧更不顺眼了,哼一声就走了。
  那祯禧赶紧放下来花洒,“奶奶,二舅妈来是做什么的。”
  “没什么大事儿,见你爸爸没了工作,来跟我商量的。”
  是的,皇帝一走,四爷这个吃衙门里面饭的人,就再也没有工作了,新政府上任了,各个部门单位都在裁员,换掉旧的人,才能补充上人家自己的人不是,所以四爷没有背景的,还是个旗人,就这样成了无业游民了。
  那祯禧瞧着四太太稍微一动,眉头就是自然而然皱起来的,生活给这个女人的压力,总是太大了。
  “奶奶,您别着急,爸爸总能找到事儿做的,现如今政府这么乱,咱们想一想,不去也罢了,今儿是这个政府,明儿是那个政府了。”
  四太太拉着她的手,细细嫩嫩的,跟食指中指上面关节处的茧子极为不相称,这是多年习字留下来的老茧,四太太不免心疼她。
  平日里四姐儿只说是读书轻松,可是她自来是知道的,读书向来是最辛苦的一个事情,三姐儿自打入了学,成绩从来是数一数二拔尖的,学校里面的容易多的数不清。
  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没有一个不夸她而说她不好的,“袖子短了些,等着明儿再去给你做一身新衣裳去。”
  那祯禧摆摆手,“奶奶,我如今长得快,您给我补上一截儿就是了,何苦做了新衣裳来,等着明年穿又小了。”
  四太太不说话,她再怎么难过,不想亏了女儿,老大老二出嫁了,眼看着老三也到了年纪,她未免疼的更厉害了些,要是三个女儿都结婚了,那她多难过,身边一个孩子都不伺候在她跟前了。
  “三姐儿是大姑娘了,不能老穿着拆补的衣裳,多穿新鲜的才好,女孩子花儿一般的年纪,一眨眼就没了。”
  那祯禧只笑着不说话,“奶奶,您不要辛苦了,我这里有钱,表哥先前给的钱,还没用呢。”
  “不用,你留起来,到时候到了婆家里面去,你开头万事难,总不至于买个花头绳都要问着婆婆要钱的,我们养的起你。”
  女儿年纪越大,两家实力悬殊就成了四太太的心头大患,冯家愈发的煊赫了,生意都做到北平来,乱世什么生意都不好做,除了卖药材跟棺材板儿的铺子,其余的生意都零零星星的。
  只是冯二爷当年来京一次,要做的是古玩,他瞄准了机会发力,竟然还真的做起来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年头不好,宫廷里面的好东西或者是王公贵族的私藏,再有就是一般富贵人家的好东西,再不济了就是像那家这样的旗人家,都要靠着典当来过日子。
  因此收藏好似是成了个冷门的一样,大家都不热衷了,总得先要吃饱饭不是,你弄一堆古董在这里,一个炸弹下来,谁能赔给您啊?
  俗话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但是冯二爷好似是不受这个约束一样的,他自己会时空扭转大发,专门去乱的地方收了古董来,然后到上海广州那些地方去倒卖,其中利润不可言说。
  眼看着皇帝退位跑到了天津卫,就连二舅妈这样的夫人都知道肯定是带走了不少好东西,明面上是几车东西,可是当皇帝的要退位,他难道没有一点准备吗?
  早就准备好了,先前的时候,洋人把持政权,皇帝早就料到有今日了,多次转移财产。
  人既然到了天津卫,那肯定是要吃饭穿衣服的,开销多了,总得要当东西。大批的金银珠宝就要到市面上流通,能当银子用的啊。
  而且皇宫里面的原来的宫女太监的,肯定要比一帮兵痞子懂行情,偷拿出来窝藏的东西,不计其数,这些人,可是掐着主子库房钥匙的能人。
  他心里面早就有打算了,北上一趟,这个年纪的人了,已经是跟成熟的果子一样,什么也不做,只要站在那里,就吸引人的目光了,尤其是单身的。
  都说是有未婚妻,指腹为婚青梅竹马的那种,在这样开放的大上海,没几个人相信冯二爷会喜欢这样的妻子,有可能会结婚,但是喜欢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45章 可怜的二舅妈
  香饽饽有自己的心事,去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人,年纪大了,外面世道乱的不行,看了人心里不舒服。
  “什么时候北上?”
  瞧着英武神俊的儿子,心里满意的很,生意上面的事情,从来不需要人操心的,这一个方面,比他父亲强得多,冯老爷自愧不如。
  冯老爷是个守成的人,能守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哥快回来了,我等着大哥回来了再去。”
  冯家大爷早年留学去了,先是去了日本,后来又旅学欧美,现如今要回来了。
  他是早年就送出去的,人一直在国外,打算是好好培养了当顶梁柱的,这是长子,要继承家业的。
  所以冯二爷能力再好,头上有个大哥,说句不好听的话儿,兄弟是仇人的。
  冯二爷只想着自己挣,一开始就是看上了古玩行当,家里的事儿,只等着大哥回来交接的。
  老太太一想到大儿子,不由得微微笑,出国十年了,不曾回来过一次,十六岁出去,如今二十六岁了,有看一眼老二,想着大儿子一样的英明神武。
  “也好,你大哥走的时候,你还不高兴了很久。”
  “是不高兴,大哥能走,我不能走。”
  老太太见他顽劣,只瞪着他,“两个儿子都要走,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当年冯二爷也是要出国的,只是大哥事事为先,两个儿子,总得留下来一个的,去长见识,长子得去。
  “还有一个事情要母亲帮我。”
  冯二爷不计较这些,只脸上竟然挂起来了笑,起身对着老太太行礼,如此的客气周到,老太太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稀奇了,竟然有要我帮忙的时候?”
  “禧姐儿如今——”
  刚起一个头,老太太扶着靠背椅的手就撑起来头,头疼的很,不是很想继续这个话题了,不由得打断,“老二,禧姐儿的事情,你要好好想一想才行。”
  “如今她生日还没过,还是个小丫头,现如今有了新的婚姻法,对女子结婚年龄也是有要求的。”
  “再一个,老爷子亲自养大的,她母亲膝下只有她一个姑娘在身边,你要接了来,这要老爷子如何不舍,要四太太如何舍得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是真的头疼,一听到儿子提起来禧姐儿,她就知道是为了这个事情,儿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
  要去接来禧姐儿,她当然是觉得好,在自己身边陪着说话,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儿子身边也有人了,养几年就结婚了。
  只是那家太难看了,长辈父母都在,你要接了老养,不好听的人都要说是童养媳,没有这样的道理,一想到那家老爷子的脸色,她都不敢开口说这样的话,瞧不起人还是怎么回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此再次申明,“要说你去说,我是不去给你当这个鸡毛掸子的,让你岳父大人给你一顿骂才好呢。”
  不由得幸灾乐祸,儿子是真敢想,你想接,也要看看人家给不给你,要是给,她高兴,多了一个乖巧的闺女,要是不给,那就算了。
  老太太心里也是想着占便宜,就是不好意思开口而已,因此鼓动着儿子去。
  冯二爷无可奉告,板着脸就走了。
  自己也不等着大哥回来了,第二天就收拾了行李,北上了,先去了天津卫。
  结果刚下火车,二舅妈就在亿万人群当中看到了他,一溜烟的奔过去了,“侄儿女婿。”
  “侄儿女婿,刚巧怎么就到了这里来?”
  冯二爷好一会才回神想起来,“喔,是佟二太太,您这是走亲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二舅妈走个棒槌的亲戚,她哪里是来走亲戚的,依着她的性子,是绝不会离开北平的,要来,只是为了生计。
  是的,二舅妈是一个人偷摸跑出来的,佟二爷不肯来,那家也不来,她自己一个人鼓足了勇气来了天津卫,美曰其名是给皇帝尽忠的,来叩谢旧主的。
  只见她面色悲戚,嘴角耷拉着,眼皮也耷拉下来了,顺便看了一眼这个侄儿女婿的新皮鞋,这才开始自己的表演,“您也听说了吧,咱们大清啊,没了。”
  语气之低沉,只听得冯二爷眼皮子跳,只怕她下一秒几抱着人哭。
  “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是也心里有着家国的,皇帝退位,是旧主子,我得来拜见一下。”
  决计是不肯提自己是为了钱,但凡是旗人来叩头的,皇帝都是拿着钱给,觉得忠心耿耿,是一群好奴才。
  为了维护生育也好,是真的感动了也好,反正都给钱。
  冯二爷能信了她的鬼话,叩谢旧主可以,只是佟家二太太不是这样的人,像模像样的问了一句,“那您这是回程?”
  叩谢完了当然是要回北平了,他想到北平,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禧姐儿,亭亭玉立。
  心里面走了神,二舅妈看不出来,滔滔不绝的说,但是决计不肯提一句自己迷了路,从北平下了火车就不知道去哪里了,天津卫这么大,她上哪儿去找皇帝了,不得不求助冯二爷。
  冯二爷心里面笑的腰疼,面子上崩住了。
  心想要是禧姐儿听到了,只怕是要微微笑的,这孩子向来是厚道的,你说的不对,她也只管着笑,绝对不与人脸红脖子粗的。
  想起来禧姐儿,不免对着二舅妈极为厚道了,热心的招待了二舅妈一顿饭。
  二舅妈身上的钱,只够来的火车票,她以为自己下了火车就能看到皇帝的,这毕竟是个大人物,就跟去了北平找紫禁城,人人都知道的事儿。
  谁知道,皇帝的行踪没人知道,她打听了,人家说什么的也有,再也不是万众瞩目的时候了。
  冯二爷倒是清楚的很,皇帝现在低调的很,自去过自己的自在日子,关上门园子里游玩,又喜欢到处打猎,钱那么多,什么潇洒日子没有呢。
  只是日本人找他,想着谈合作,其余的美国人英国人也在来往,皇帝虽然不当了,但是大清的遗老逊少还在,留着辫子的大有人在呢。


第46章 二爷从军记
  家里头佟二爷就找疯了,去佟家大爷那里,那里敢让大哥知道呢,他病怏怏的,什么事情都是受累。
  恰好大嫂在煎药,佟家二爷看着那纸包里面的都是渣滓了,人参都没有一根好须子。
  “大嫂,这药吃了不行啊?怎么就买了这样的药来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大嫂看了一眼屋子里,怕给大哥听到了,“他二叔,等着明儿,这样的药渣子都没有了。”
  大嫂打从嫁进来,过得就是苦日子,佟大爷得的病,就是让人伺候的病,好生养着的富贵病,有钱了多活几年,没钱了就只能是耗死了。
  打从庚子年开始,家里就没个进项了,又到了现如今,去药铺子里面赊欠都不肯了,旗人都成了老赖,谁都不想赊欠个没底洞。
  佟二爷虎目含泪,自己掏了腰包,也没几个钱,塞到大嫂手里就走了。
  佟家鼎盛的时候,半朝为官,何曾这样落魄呢。
  大嫂端着药进屋子,大哥咳嗽的不像是样子,“老二来是为着什么事儿?”
  “没事,就是来看看。”
  大哥终年不见阳光,瘦的一把骨头像是枯木头一样的,屋子里面终年不流通的各种味道,只让人闷得像是三伏天。
  青色的眼睛里面都是血丝,暗红色的,深深的埋在眼眶里面,“又拿了二弟的吧。”
  大嫂低着头,坐在床边低低的答应,“下个月的钱粮下来了,我去给二弟找补回去。”
  大哥就不说话了,他人事不知道一点,还以为大清在呢,还以为旗人还有饷银呢。
  大嫂什么都不敢跟她说,自己午饭也没得吃,想着要买药,二弟虽然是时时接济,但是也不能连累她一辈子啊,可是她一辈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没个赚钱的生意经。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己扶着门槛,邻居家里老太太看着她哭,不由得劝,“又犯了为难不是?”
  大嫂赶紧擦擦眼泪,“老太太,您吃了啊?”
  “吃过了,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也是怪不容易的,伺候这么多年了,先前有钱还好,现如今没个进项,你说说这等着吃药的人,在穷苦人家里头,不如是早早的去了。”
  说了观察着大嫂的神色,看她木愣愣的,不好说的太过于直白了,端着盆子就走了,去洗衣服去了。
  大嫂手指头抠着门,打碎牙齿了肚子里面吞,她怎么能呢?
  老太太的意思她明白,再明白不过了,丈夫能活过今天,可是要是没了药,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儿。
  总归是要走的,不过是多早晚的事儿,不过是带累活人的事儿。可是她愿意让他带累啊,她乐意伺候啊,哪怕没个人样子,她都愿意把他当成个伟男子一样的敬重。
  从没嫌弃过一声的,大哥说话大嫂从没有违背过的。
  她自己鼓足了劲儿,不知道什么叫新社会了,只是想着自己也应该去找个活计干干,可是什么也不会,但是兴许能去给人家当老妈子,去缝缝补补的,她会绣花,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
  枯坐了半下午,等着晚上人少的时候,才敢出门去,白日里从不敢出门的。
  大嫂的到来,给四太太的心里头,又添了几道愁绪,是了,大哥是个药罐子,往里面扔进去永远都不会有回报的钱。
  “我寻思着,想着找个活计干,可是小姑您瞧瞧,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能干的呢?”
  四太太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她也没有凭着自己的本事去赚过一分钱,想着三姨娘说的绣花能卖钱,喊了她来商量。
  三姨娘是吃过大苦头的人,“给人家洗衣服,还有做鞋垫,怎么也有几个钱,就是费眼睛。大太太,您会绣花,这个也有人收呢。”
  商量了好一会,大嫂好似是黑夜里面的人,看见了一些光亮。
  她第二日起来,给大哥端了饭进去,煮好了药放到瓦罐里面,“我以后出去,到四太太那里帮忙去了,禧姐儿大了,一些被褥要准备起来了。”
  大哥没有不答应的,“呀,一转眼禧姐儿这么大了,要嫁人了,你去帮忙吧。”
  大嫂就挎着篮子走了,她是去找了个活计,给人家绣被褥的,女孩子出嫁了,都要绣被面。
  却说那佟二爷急的着急上火的,亲戚里面都问遍了,也没见到人,浑浑噩噩的走到茶馆里面去。
  掌柜的见他神魂落魄,“您得去衙门啊?”
  “衙门?进去了不死也得拔下来一层皮。”
  佟二爷早就看透了衙门的黑暗,无论你是报案的还是被抓起来的,要想着使唤那一帮子肥老鼠,没有钱根本不行。
  “那这可如何是好?先前的时候,她有没有说过什么话儿呢?家里头的物件有没有少的?”
  “这她每日里的衣裳银钱,我怎么数的清楚,大体上跟以前一样的,再有话儿,她每日里那许多的话儿,我也记不清了。”
  他着急,是想着人不能是走丢了,只能是让人家拐跑了或者是遇害了,心里面越想越担心的。
  压根就不知道她是跑到天津卫去了,压根不知道二舅妈如此见钱眼开。
  黄掌柜的见他挫败,拉着他去了小酒馆,这城里面喝酒的地方,都有大酒缸,上面是放着木头盖子,当桌子用的。
  一大碗的酒,再有门口有卖冷菜的,要上一碟子,就站在酒缸面前喝,别有一番草莽滋味的。
  烈酒入口,佟二爷不由得心里面憋着劲儿,大哥的病没有钱吃药,太太又不知道去了哪里,四爷那里也没个活计干。
  不由得入了迷障一样的,层层叠叠的看不清楚,土碗在地上啪啦一下摔碎了,砸在黄掌柜的脚上,“咱们作大丈夫的,不能这么干。”
  “先前大清的时候不用咱们,现如今家不成家,国不是国,我堂堂七尺男儿,苟活着算什么男人。”
  恰逢小酒馆外面,也不知道是哪一支部队要开拨,只吆喝着前线打起来了,保卫家园去。
  佟二爷身正气清,看着部队开拨气势如虹,觉得男儿当如此,就此对着黄掌柜的一躬身。
  “劳驾您了,我一辈子没什么用的上的地方,到头来还得麻烦您。若是她能回来了,您帮我多照料一下,若是不回来了,您也崩找了。帮我跟我妹妹带句话,大哥有劳她照料了。”
  “若是我命大,自该是荣归故里。”
  竟然是二话不说参了军,撇下家业不管了,四太太知道的时候,哭的断了气。
  “他怎么,这么狠的心啊?”
  “不为着我们兄弟姐妹,不为着大哥,不为着列祖列宗,可是总得为着孩子想一想啊?”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一个人倒是痛快,前线杀敌去了,无牵无挂的,倒是牵扯着我们的心,白白的为着他牵挂。”


第47章 我对你用情极深
  她怔怔的看着桌子上的算盘,一辈子不识字,只认得算盘。
  一个老爷们,土生土长的北平人,现如今出去颠簸流离,想一想就是吃不尽的苦头。
  “三姐儿,快去,找富贵去。”
  那祯禧下了学,就奔着去找富贵了,富贵现如今是个泥瓦匠,跟着福记掌柜的到处找活儿干去。
  福记掌柜的内掌柜一听是急事儿,那祯禧乖觉,只说一句,“我二舅生了急病,眼看着要不行。”
  内掌柜的才去放人,不然的话,学手艺的至少是三年零一节,福记有规矩,学艺的时候,要是想着回家,那准不是好事,家里父母双亲要是不行了,回家才能摔盆子,要不然,决不允许你家去的。
  那祯禧又不想说二舅参军的事儿,便只能这么说,去了工地上的时候,富贵在高处趴着描彩呢。
  那祯禧不敢高声,生怕他掉下来,等着他下来了梯子,才敢拉到一边去,“二哥,我跟您说个事儿?”
  富贵拍打拍打身上的泥灰,都是从小工干起来的,挖沙担土的,什么活儿都要干,后来才有个精细活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能干,当初佟二爷眼看着家里不行,就这样旗人家里还不去找活儿干,泥瓦匠更是属于下九流的行当,送着富贵来,不知道多少人耻笑。
  可是佟二爷硬气啊,我就是开除了旗籍,也得这么干,泥瓦匠你就是到了哪朝哪代也是凭着本事吃饭,踏实。
  富贵自己也愿意,所以就送着来了,现如今都快出师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是个和气人,打小就是个厚道妥帖的人,那祯禧依然记得刚出生的时候,他抱着她一边烧火,暖融融的还夸她好看,她都记着呢。
  “三姐儿,家里有什么事儿,跟我说一说。”
  那祯禧不忍心,眼巴巴的看着他,“二舅妈找不到了,二舅今儿下午去参了军,跟着哪一支部队走的,也没打听出来。”
  富贵弯着腰拍打着裤腿,脸上的笑就跟花儿被掐断了根茎,瞬间被漂白到黑白。
  黄昏下拉长的阴影,都渐次第的投射到他的鼻梁上、额头上,那祯额禧不忍心再看这像一样的二哥,他是多么喜庆多么和气的一个人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家里的长辈都喜欢她,四太太最是喜欢他了,对着儿子的感情都用到了富贵的身上。
  那祯禧拉着他回家,“我跟人说二舅重病快不行了,二哥,你记着等着再回来的时候,就说二舅去了吧。”
  去打仗去了,北平的洋人多,为了少惹麻烦,不如就此说是人没了。
  富贵没吭声,只是高一脚浅一脚回家的时候,他看着家里的小院子,原以为没有人,推开门的时候,二舅妈生龙活虎的在院子里掐着腰。
  “你爸爸,整日里就不见个人影,我都回来一下午了,家里什么也无,定不知道是去哪里消遣去了,一点儿也不顾我们娘儿俩的死活。”
  她虽然嘴上是抱怨着,可是她的眼里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与得意,这一次虽然皇帝没找到,皇帝据说是去打猎去了。
  可是运气好,遇到了侄儿女婿,给了她不少的银钱当盘缠,好声好气的给送上了火车。
  手里有了钱,二舅妈就有了底气一样的,很是生龙活虎的,而且声势浩大,好像以此就能掩盖自己不告而别的罪过一样。
  她是个小妇人,极为难缠的妇人,但是对着儿子这时候抑制不住的全炫耀出来了,“好家伙,我一辈子没出过城,哪里知道天津卫是什么地儿啊?”
  “不过是按着老祖宗的规矩来罢了,咱们出门就打听着好了,去了火车站,直接就去了天津卫,可巧了遇到了冯家二爷,他见我是禧姐儿二舅妈,极为热情的招待我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好似才看到了那祯禧,并且极为客气的喊了一句禧姐儿,平日里当着人的时候是喊那丫头,背着人的时候喊死丫头。
  但是刚沾了她的光,而且看着冯二爷的阔绰,她渐渐的也有点感觉了,这死丫头好像是命真的还不错,婆家是个好人家,能对着二舅妈都如此妥帖的冯二爷,对着禧姐儿当然是再镜中不过的人了。
  不过,这不能影响二舅妈吹牛,她自以为是去了一趟天津卫,就跟人家环游了世界一般,对着自己儿子没出过城的人,“我多早晚有空儿了,再去一趟,一定去见见皇帝去,叩首了还有钱呢。”
  反正已经熟悉路线了,反正也知道他府邸在哪里了,她前期成本这么大,后期是一定要去了。
  富贵攥紧了拳头,“奶奶,您是去了天津卫,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