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日密语(五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骨听到齐林的呼声,不禁立即转头盯住齐林,心头同时生出一丝疑惑,沉吟片刻之后,说道:“齐兄莫非也知道圣颅之事?”
齐林刚才纯属条件反射,想这万里迢迢的从南极洲穿越到大明朝,本来以为是庞博的穿越仪出错的随意为之,谁知道竟然听到了“圣颅”二字,心中怎么又能不激动呢?只是,这样一来,自己的身份便不免被人怀疑,即便被当做当朝皇帝老儿的卧底也是情有可原。
齐林后背上一行冷汗不由暗暗滚下,好在齐林随机应变之功却也非凡,脑中突然响起曾经在一本树上看到的中国历代悬案,其中一条便是建文帝可能并未自焚,而是携带一件传世宝物远赴海外,这也是永乐帝朱棣屡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而身在此时,已然实实在在的得知了建文帝尚在人世的消息,于是齐林决定编个故事,当即说道:“小弟数年前远赴海外,便是遵从先师遗愿,去往西洋遍寻建文皇帝的行踪,并在必要时护卫陛下安全,保证华夏圣颅不至于流落海外。只是,数年苦寻无果,归来时却已物是人非,唉!”
铁骨听着齐林娓娓叙来,心中疑虑慢慢打消,甚至有一种莫逆亲近之感由衷生出,当即问道:“不敢请教尊师名讳?想必也是一位曾经极为显赫的人物!”
齐林的小脑筋里早就在想这个问题。如果随便胡诌一个自己知道的明代人物,或者年代不符,从而穿帮,或者眼前这些活生生的大明人又认识。下场肯定更惨。于是齐林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说道:“小弟出发前,先师已有交代,无论此行成败与否,绝不可透露任何一点消息。加之此次回来,先师已然仙逝,想必定是当朝鹰犬所害,因此。请恕小弟无法告知。”
齐林的胡诌的效果出奇的好,本来这些人只是对齐林拔刀相助心存感激,但听完这个故事过后,却不禁引为同道中人。而且古代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的绅士精神,比之那些所谓的西方贵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铁骨等人不再追问,而是笑呵呵的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没想到我等与齐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冥冥中的天意注定,幸哉。幸哉!”
齐林一边在心里鄙视自己的无耻,一边脸上强作笑颜。口中也是连称幸运。齐林身世之说就这样不着痕迹得被掀了过去,而且更是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齐林也只能真的暗叹侥幸了!
铁骨随之不再避讳齐林,一边让齐林更衣,一边接着询问陈若巧关于胡人的进一步消息。只是,陈若巧也只弄清楚了这些,再无更多。
铁骨思索半晌过后,说道:“尔等暂且先用饭,我去去便回!”
说完,铁骨便轻轻开启窗扇,四顾无人之后,只见铁骨将手轻轻搭上窗沿,然后身体便嗖的一下翻上房顶,不见了!
齐林看着铁骨迅疾无比的身手,一面暗自敬佩,一面心中再呼惊险,如果刚才无法自圆其说,估计自己早已没有小命留在桌子上吃饭了。
李若荣对于铁骨的身手早已司空见惯,此时不以为意,出门招呼小二上饭。
不多时,满满一桌子佳肴美味已然摆的满满当当,齐林好几个月没正经吃过一顿热饭了,此时看着这些明朝菜肴,色香味俱全,口水几乎再也无法忍住,眼见李若荣示意开饭之后,齐林便老大不客气的猛吃起来!
一桌人虽然此时落魄,但原本却不是皇宫里的当红太监,便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即便如三个小沙弥,平日里也少不了可口的素鸡素鱼,像齐林这种吃相的还真不多见,一时之间,一桌人均是忘记了下箸,只是看着齐林的风卷残云。
齐林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无比尴尬的抬头笑笑,说道:“对不住各位,流落海外多年,老家的美味已经许久没有吃到了,莫见怪,莫见怪!”
李若荣也感到了自己的失态,当即说道:“齐兄好不直爽,来,我等也不要这些繁文缛节,且吃个痛快再说!”说着,便当先卷起袖子,端起饭碗,大口吃了起来。
而坐在一边的邓若智则是如遇知己,一边往嘴里拨饭,一边口中高呼着小二上酒,最好的高粱酒!
齐林自是来者不拒,距离上次有酒喝的时间已经好几个月了,嘴里早已淡出个鸟来,此时毫不推辞,举杯必干,引得四大护卫连呼痛快!只是老太监王钺和三个小沙弥有些受不了,只得快速吃完,回房休息去了。
这明代的高粱酒虽然度数不够高,但比之现代的白酒更加香醇,且回味悠长、后劲十足,齐林喝过六七碗后,便觉有些微晕,想要推辞,却看到四大护卫正在兴头,齐林一面不想搅了大家的兴致,一面却生怕酒后漏嘴,正在踌躇之时,铁骨回来了!
五人立即打住,等待着铁骨分说探查结果。铁骨先是沉默思索了片刻,随后才说道:“陛下估计有难,刚才那两个胡人分明说道,锦衣卫已然得知陛下行踪,此时正有数千人马追去!”
邓若智闻此,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说道:“那咱们还等什么?现在就走,前去救驾!”
“邓贤弟先坐下,数千人马之下,我等几人只是扬汤止沸罢了,且思虑一个万全之策,再走不迟。”铁骨说道。
陈若巧感觉有点想不通,当即问道:“但那两个胡人又是何人?为何他们知道这件事?”
铁骨说道:“这两个胡人的来头更是蹊跷,竟然是魔教中人,而消息的来源似乎是来自光明顶总舵。”
“光明顶?我靠,还真有阳顶天、张无忌和光明左右使以及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啊?不会吧?难道我是在做梦看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齐林这一惊并不比听到圣颅二字的时候小,好在早已汲取了教训,只是在肚里自言自语罢了。
其他五人自是不知道齐林的心思,此时李若荣说道:“确实蹊跷,从太祖皇帝登临大位以后,明教已然被禁止,各地分舵院庙也已悉数拆除,教众则勒令返乡耕种,终身不得重入,更有严令禁止民众不得信奉明教。想这数十年没有明教的消息了,就连称呼也已改为‘魔教’二字,为何又突然冒出了这许多人,况且还有胡人出现在此处,难道是来自波斯总坛?”
“我也是这般想,太祖皇帝虽然出身明教,但登位前后,太祖皇帝已然悟透明教真意,其传教救苦只是幌子,而搜寻一枚遗失的本族圣颅才是真实目的,只是多年搜寻未果罢了。但自波斯明教总坛迎回张无忌教主的侍女小昭之后,波斯总坛便与中土明教彻底决裂,随之波斯总坛开始笼络中土教民为己所用,转而觊觎我华夏圣颅,每每使尽手段、巧取豪夺,已不再是单纯的教会,这也是太祖皇帝严禁明教的真实原因。”铁骨缓缓说道。
“我华夏圣颅岂能沦落胡人之手!既然这些波斯胡人就在隔壁,索性让咱老邓过去,一个个拍死!”邓若智听得血脉贲张,站起身来便要去拼命。
“坐下!”铁骨声音不大,但却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邓若智怒气顿消,重新坐回了凳子上。
“切莫自乱阵脚,此时真相未明,我等可分两路,李贤弟且护送王公公和三个小沙弥回归东光明顶安顿,明日一早出发。若智、若间、若巧随我跟踪这几个胡人,伺机救驾!”
铁骨话声刚落,四大护卫已然笔直站起,微一抱拳,再无话说。
齐林刚才一直把这些话当成小说听,不由入神,及至四人站起,方才明白过来,于是赶忙问道:“铁兄,那我呢?”
“我等此行需要见机周旋,恐怕凶险异常,齐兄既然原本不是陛下臣子,犯不上跟着逢险遭罪,你就跟李贤弟一同回归东光明顶吧!”铁骨和气的说道。
“东光明顶?难道有两个光明顶?”齐林有些不解。
“确有两个,西光明顶偏居昆仑腹地,一直是中土明教总坛,而这东光明顶则是太祖皇帝留给陛下的隐身之处,恰处临安以西的大山之中,甚是安全!”铁骨豪不避讳得答道。
“我这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最喜欢凑热闹,如果几位不嫌弃,我跟着一起去救驾如何?保证不给你们添麻烦。”齐林心中盘算清楚,立即说道。
“也好,那就偏劳齐兄援手了!好在,胡人口中提到峨眉派似乎也已得到消息,以陛下与峨眉派的交情,估计她们不会坐视不管,加之陛下身边高手众多,因此我们并非孤军奋战!”铁骨说完,微觉心宽。
“峨眉派?我的妈呀!赚着了,免费真人武侠体验游!哈哈!”齐林心中高喊一声,顿觉雀跃不已。
一夜无话。
及至晨曦再现,四人上马,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声随即回响在空旷的小镇大街上……。。)
一三二章 胡人闯关逃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一路走来,齐林算是领教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再加上铁骨所选之路,尽皆崖边小径、江畔荒道,一侧才是刀削斧砍般的怪石悬崖,另一侧则是滔滔滚流的深壑江水,实在是险到了极处。
齐林虽然出自空降部队,没有恐高症的困扰,但此时身体并非悬浮空空荡荡的天际,而是寄托于疾速奔跑的快马背上,稍有闪失,便会马坠人亡在这无名河谷,因此一路上,齐林腿股紧张,手心出汗,虽然也算一番难得的际遇,但却难言轻松愉快。
齐林偶一抬头擦拭汗水之时,却发现不但前方骑在马背上的铁骨潇洒悠然,就连那个黑壮汉子邓若智也能好整以暇的拈花折柳,神情好不惬意,直看得齐林心生敬佩,自叹弗如!
好在,从锦衣卫手中抢到的这几匹骏马,均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大阵仗,不但温驯听话,而且经验丰富,奔跑在这险峻的山路上,竟然毫无差池!
行至中午,骄阳似火,脚下的地势已然平坦了许多,除了偶尔几座苍翠的山头依然绿意盎然之外,大部分的山头河谷已是红褐一片,间或还有未熄的轻烟袅袅飘浮,似乎是有人刻意纵火为之。
中午打尖的时候,齐林不由问起此处植被尽皆焚毁的缘故,铁骨口称此处已至大凉山地区,世代生活在此的彝族民众风俗便是刀耕火种,烧掉一片山林。以草灰树骸为肥料,然后种上几季粮食,待到土地贫瘠不堪重负之时,便随之遗弃。再而焚烧新林,因此大凉山多有裸露的红褐色山峦,不足为奇。
齐林听完之后,心中疑惑顿解。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五人上马,继续向北疾驰,此时齐林才回味过“大凉山”三个字的含义,不由突然让齐林记起了洄游者出发前的情景。
“西昌不就是大凉山的州府所在吗?真是造化弄人!竟然又回来了。只是提前了几百年罢了,当然此时的这里不会有卫星发射基地,也看不到自己停驻在招待所前的勇士越野车,更无法与史老易萌等人重新谋面!”
齐林想到此处。心头不知是喜是悲,但心头着实挂念史老几人是否已安然返回,不免有些走神,因此瘦竹竿高若简的示警也就没有听到。
铁骨见齐林毫无反应,兀自策马前行。不由在齐林跟上之时,一把将齐林所乘马匹的辔头拉住,接着说道:“齐兄,且住片刻。高贤弟前方哨探刚回,那伙波斯胡人已然停步。我等先稍待片刻,以免暴露行踪。”
齐林闻言猛醒。随之下马,跟着铁骨躲到一个小山包的后面,等待高若简的消息。
不多时,山包顶上,高若简已然向着下面的四人招起手来,四人立即攀上山包,及至抬眼望去,只见前方有两伙人马摆开阵仗。居中一簇,尽皆蒙面,各自手持弯刀,人数约莫五六十个。
外围一圈足有两百多人,均是衣甲鲜明,分明正是锦衣卫人马!而地上密密麻麻躺着几十具尸体,锦衣卫官兵居多,由此看来,这伙蒙面胡人身手着实了得。但锦衣卫此时仗着人数优势,暂时形成包围态势。
齐林看到,锦衣卫中一个头领打扮的军官,赫然就是那个千户孙悟德,此时孙悟德正在强打精神,口中说出一番话来:“妈的,尔等虬须凹眼,看似是些不知教化的胡子?竟也敢撩拨老爷,你可知道,与朝廷作对,可是诛九族的逆反大罪!”
话音刚落,蒙面胡人丛中却有一个汉人声音响起:“千总大人,我等只是经商路过,也没有违反朝廷纲纪,为何不让我等通过?”
孙悟德在狮子山眼睁睁看着老太监王钺在眼皮底下被人救走,心中正有一股无名闷火,随后孙悟德接到上峰指令,前往眉山参与围剿建文帝余孽,不想在路上休息时恰好看到这一支队伍打马经过,因见蒙面,不免心中生疑,于是拦住盘问。
不想这伙蒙面之人不但不置一词,而且还要强行闯关,当下动起手来,折损了几十个弟兄,好在人数占优,好歹算是围住了。
孙悟德猛然听到有汉人说话,怒火更炽,当即说道:“经商?有蒙面经商之人吗?你们又是哪一处的商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今天要是说不清楚,便以反贼一概论处,格杀勿论!”
这时,蒙面人丛中突然响起一句胡语:“别跟他们废话,事不宜迟,冲杀出去!”说完,一个蒙面人突然催动胯下马匹,挥舞着弯刀,冲向拦在去路上的孙悟德!
孙悟德大怒,当即发出号令,这两伙人马随之再次混战到一处!
伏在山包上的陈若巧却听出点什么,转头向铁骨说道:“刚才说话的胡人,分明就是昨夜与我等住在同一客栈的胡人,怎么办?”
铁骨不愿趟这趟浑水,但继续北行却只有这一条小路,思忖片刻之后才说道:“两不相助,且看他们胜负如何,我等伺机闯关!”
要说这孙悟德手底下确实有两下子,此时与那名说话的波斯胡人战在一起,竟然丝毫不落下风,手中一把绣春刀也是使得极为严谨,劈、刺、撩、扫、削,有模有样,虽然无法速胜,但也不至脆败。
但铁骨却发现那名胡人并未使出真本领,此时可能不想暴露真身,才刻意施展一些生疏的中原招式,一时之间,倒也无法奈何孙悟德。
而锦衣卫仗着人多,基本都是两三人对付一名蒙面人,虽然这些蒙面人个个骁勇,但似乎也是因为刻意隐藏身份的缘故,个个束手束脚。如此以来。自然架不住锦衣卫人多手杂,不多时便有几人被砍翻在地。
这时,一名锦衣卫揭开一具地上死尸的面罩,接着便大喊道:“千户大人。他们果然就是胡人!”
孙悟德还未来得及说点什么,对面的蒙面胡人却似乎被这句话激怒了,索性不再顾忌泄露身份,手中刀法突然变得诡异凌厉起来。
铁骨早有预料,于是凝神细看,试图发现这个胡人的武功渊源。只见此时胡人的刀法,招招均与中原刀法迥异,一刀虚空砍来。实则将要接触到孙悟德刀刃之时,便转而沿着滑下,及至孙悟德撤刀横格,蒙面胡人手中的刀刃却突然向下反撩裆部。孙悟德撤身闪避之时,刀势已然变为千钧横扫,孙悟德立即收身,胡人手中刀已然化作钩镰,向着孙悟德的胯下马头割下……在一旁观战的齐林看来。刀刃来路简直匪夷所思到了极致!
铁骨虽然平静依然,但心中却是大为惊讶,这个蒙面胡人的手肘关节似乎绝无极限,每一招几乎都非正常人所能为。加之胡人臂力十分强劲,孙悟德虽然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在马上拼命闪避格挡,但仍旧逃不脱胡人刀影随身揉进。
几招过后。胡人刺向孙悟德肚腹的刀锋突然反转向上,直指咽喉要害而来,孙悟德慌忙间向后再退三寸,却突感臀下空空,噗通一声从马背上掉落了下来!如此一来,胡人的必杀一招也被无意中避过,虽然屁股摔得生疼,但孙悟德仍旧大呼侥幸。
蒙面胡人看似不愿纠缠,并未再行扑击,而是口中高呼一声,随即,包围圈中的胡人立即猛挥弯刀,各自施展本来身手,暂时将一众锦衣卫逼退几步,随之便一齐高呼着号子,随同首领纵马突击,生生将锦衣卫的包围圈扯出一道口子,接着扬蹄绝尘而去!
躲在山包后面的铁骨不禁看得暗暗心惊,如若不是这伙胡人刻意隐藏身手,漫说眼前的一两百锦衣卫,便是再多一倍,也绝对抵敌不住。而且那个为首的胡人招式更是怪异绝伦,隐隐看去,竟似有一点乾坤大挪移的影子,铁骨自忖即便自己出手,也无取胜把握。
只是,胡人已然远远遁去。铁骨自然不愿丢掉行踪,于是招呼四人一同上马,趁着锦衣卫还未回过神来之际,便一溜烟的冲了过去。
孙悟德此时刚刚从地上爬起身来,眼看着后续冲来的五人之中,竟有四个是狮子山逃过自己围捕的建文余孽,当即高呼还能动弹的锦衣卫重新上马,随后迤逦追来!
蹄声踏踏,前方胡人自是舍命奔逃,随后的齐林四人也是尽力追赶,而后面的孙悟德经过刚才一战,已是接连两番受挫,不由心有余悸,但又不愿背上放走反贼的罪名,只得假意呼喊,速度却并不加快,慢慢落在了后面。
日头渐西,黄昏已至时分,铁骨看到前方的胡人冲入一个小镇之后,便再没有出来,看似这群胡人要在镇子里过夜了。
铁骨不敢托大,先派陈若巧入镇侦查,及至确定胡人居处,方才慢慢驱马入镇。
这个小镇名为龚嘴,距离峨眉山已不足二十里路,因为两条商旅大道交汇于此,兼有一个水运码头,所以比起昨夜经过的小镇大了许多,光是客栈便有七八家,另外还有几十家酒肆和杂货店、成衣店,以及一家名曰春花楼的妓院。
根据陈若巧指点,铁骨选择了一家临近胡人的客栈安顿下来。
铁骨匆匆吃过两碗饭后,便借着夜色再次跃上房顶,向着胡人居住的客栈悄悄摸去。齐林则与其他三人继续饮酒,闲聊一些生平经历和琐碎杂事。
但,半个时辰不到,极为密集的马蹄声突然从不同方向传来,接着越来越近,片刻之后,已然进入到小镇之中。
接着窗扇突然推开,铁骨随之跃了进来,神情惊恐,口中说一句:“大事不好!”
平静立止,小镇在这个夜晚突然炸锅了!。。)
一三三章 鸡飞狗儿跳
陈若巧,不等铁骨说完,便立即吹熄灯烛,随后将沿街的窗户推开一条细缝,定睛向外看去。
只见原本空荡荡的大街上,此时已是人流攒动、灯火通明,千百只火把从大街两端迤逦而来,不多时便合在一处,将不远处的一座客栈团团围住。
见到火把汇合之处并不在自己所住的客栈门前,自是与己无关,屋内的五人不禁慢慢放下心来,但不等片刻,铁骨已然惊呼道:“不好!这伙锦衣卫足有上千人之多,莫不是为追捕陛下而来?那陛下岂不是也是暂住在这个小镇之中?”
三大护卫听闻,心中立刻变得如火如焚,如若真是如此,想这小镇居于群山环抱之中,通往外面的道路只有两条,陛下一行不免插翅难逃。
想到此处,性如烈火的邓若智再也按捺不住,不由从腰间抽出两面短柄斧头,满脸怒色顿生,髭髯须发尽张,映衬着黑黝黝的面庞,恰如李逵再世,此刻正要冲出门去!
铁骨口中轻喝一声:“不可,尚不能断定是否攸关陛下,且再忍耐片刻,如若锦衣卫真个对陛下不利,我等一起冲杀过去,好歹要救陛下脱身!”
邓若智口中重重叹息一声:“忍忍忍,到底要忍到何时去?陛下好没有主张,忍没了大明江山不说,难道今天还要忍丢了脑袋不成?”
齐林自然知道邓若智指的便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期间,建文帝优柔寡断的例子,不过自己是个外人,暂时不方便说什么。但铁骨却已是厉声怒斥道:“陛下仁德胸怀岂是我等可以测度,须知小不忍则乱……”
还不等铁骨说完,只见不远处的一家客栈房顶处突然窜出三道金黄色的火焰,火焰直冲云霄,及至高空,便轰的一声爆裂开来,犹如三枚礼炮。
“遇险号炮。不好,果然是陛下!快,我等前去护驾!”铁骨话声未落。已然推开窗扇,纵身跳到了大街之上。邓若智和陈若巧也是毫不迟疑,跟着先后跳出,瘦竹竿高若简则是身似一条爬檐壁虎。双手在窗沿上一搭,身体便轻飘飘的反而折上,随之攀上房顶,沿着屋脊潜行而去!
这下可苦了齐林,要说这对敌的双方。一方是篡位的叔,一方是落难的侄,一个是文才武略冠绝历史的永乐大帝,一个又是仁慈敦厚口碑极佳的建文先帝,自己到底应该帮谁才是?而且看这极大的阵仗,自己即便前去援手,也不过是飞蛾扑火之举!
但丢下朋友自己开溜,绝对不是齐林的性格。略想片刻之后。齐林便一咬牙。学着瘦竹竿的方式,扒住窗沿,两手用力,勉强翻上了客栈屋顶。
站在高处,整个小镇的轮廓已然隐隐入目,再映着几乎已能照成白昼的火把光亮。那座被包围的两层客栈更是清晰可见。
齐林沿着房顶悄悄潜行,好在小镇地面局促。房屋建的也是极为密集,两座房屋之间的距离最多不过两三米。齐林疾跑跳跃,不一时便来到与包围圈相近的一处房顶,皆着挑高的房檐隐住身形,随之探出头向下张望。
只见这座客栈大门紧闭,窗扇也都关得严严实实,只在客栈的房顶上,隐隐蹲伏这几个人影,看似便是建文帝的守卫。
而包围住客栈的锦衣卫,不但人数众多,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也是让齐林大开眼界,不但各类冷兵器泾渭分明,强弓硬弩各依其列,更在二十几匹马上架设有几尊类似肩扛导弹的东西,令齐林颇感新奇吃惊。只见这种武器呈圆筒形,直径约有十五公分,长达两尺,昂起的炮筒下方设有两只弯曲的铁爪稳稳安放在马鞍上,形状极像一直蹲伏的老虎。炮筒后方设有一个长长的引信,旁边站着一个手举火把的锦衣卫,似乎便是操控手。
“看起来这应该就是雏形大炮,没想到早在明朝便有这种威力巨大的火器,看来古人的科技水平还真不能小觑!”齐林心中暗暗想到。
这时,又一队人马沿着中间的街道疾驰而来。及至到达包围圈外围,为首的军官立即滚鞍下马,随即拨开人群,冲入包围圈内层,接着便跪倒在地,磕头捣蒜,竟似在请罪,这人便是来迟的孙悟德!
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首领微微转头,待听完孙悟德汇报之后,便是一顿声色俱厉的怒斥,直训得孙悟德将脑袋几乎埋到裤裆之中。好在大敌当前,锦衣卫首领网开一面,责令孙悟德戴罪立功。
随之,锦衣卫首领对着客栈又是威胁又是劝降的大喊了几声,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首领大怒,不由手臂一挥,二十几尊虎蹲炮陆续响起,将客栈的墙壁轰出几十个大洞。
接着冲锋号令传出,孙悟德立即收起奴才嘴脸,向着自己带来的人马一招手,便向着客栈大门猛冲过去!
谁知,冲锋的锦衣卫刚刚冲到半途,便似乎被铁钉钉住了脚掌,身体陡然倒下,口中惨叫呻吟交杂传出。
齐林心中大奇,定睛望去,却原来这伙锦衣卫的脚掌上,已不知何时均被扎入一根筷子粗细的光滑铁刺。
“峨眉刺!想来峨眉派的朋友也来这趟浑水喽?怡风师太,你可要掂量清楚,这可是皇族家事,轮不到江湖英雄插手的!”锦衣卫首领看清之后,便不阴不阳的说出一番话来。
“纪指挥使,老尼只为开解这段皇族恩怨而来,还未来到,便劳您挂心了!”一个极为悠劲的声音从远处隔空传来。
齐林颇感纳闷,因为听起来,发声之人似乎距离极远,又好像就在身边,难道是传说中的隔空传音?
片刻之后,三个飘行而来的人影证实了齐林的猜测。只见空旷的大街上,三个朦胧的身影来势奇快,几乎足不沾尘、衣不御风,开始还在百米开外,眨眼间已然款步走到了纪纲马前。
来者是三个尼姑,当先一个似乎已有五六十岁年纪,鬓发稍白。面色红润,身体看似单薄,此刻却衣袍鼓鼓。一看便知内力了得,发声之人应该就是此人。
而老尼姑身后则是两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尼姑,一个生的唇红齿白、身材玲珑,犹如削发仙姑下凡间。更胜闺阁佳人出门来;而另一个长相却着实不敢恭维,五短身材,漆黑脸庞,两抹扫帚眉对开,一张吞天口横亘。嘴唇地包天,更有两颗龅牙露外边。
齐林看着暗暗好笑,心道这老尼姑便是那怡风师太了,倒也有些道风仙骨,只是这两个徒弟均属极品,凑在一起,一个可使登徒子浴火焚身,另一个能令采花贼如坠冰窟。可见老尼姑品位不同凡人!
怡风师太单掌虚立。口中打个问讯过后。便对纪纲说道:“贫尼听说这龚嘴镇上有些热闹可看,便来瞧瞧,不想人还未到,纪大指挥使已然惦记上了,可知何事干系我峨眉一派?”
纪纲愕然,心想这峨眉刺分明便是峨眉派的独门兵器。而这老尼姑却是刚刚来到,看似刚才之事并不是峨眉派所为。想到此处。纪纲哈哈一笑,随之翻身下马。向着怡风师太拱拱手,说道:“怡风师太风华更胜往昔,可敬可佩!只是,我这几个手下都着了峨眉刺钉立在地,不知师太作何感想?”
怡风师太抬眼望去,便看到还有几个锦衣卫没有将峨眉刺拔出,当即脸色一变,向着身后的美尼姑问道:“颖慧,可有姊妹先行来到此处?”
美尼姑尚未开口,那个丑尼姑已经开口答道:“回禀师父,不得师父号令,峨眉派无人敢擅自离山,一众师姊师妹尚跟在后面远处,此时未曾到达。”声音粗哑,犹如破锣一般。
怡风师太宽下心来,接着便走到一个锦衣卫身前,不见如何下蹲,只是稍稍弯腰,手掌从锦衣卫的脚面拂过,那枚两头尖尖的峨眉刺已然取在手中。师太凝神看去,片刻之后,已然说道:“纪大指挥使,且来细看,这柄峨眉刺虽然尺寸与我派相同,但却没有峨眉派的一个‘忘’字,可知并不是我峨眉派所为了。”
纪纲出身江湖,自然知道峨眉派的诸般兵器,均刻有“忘”字,取自峨眉创派祖师郭襄的一首诗:清风轻拂清心思,忘情望月忘凡尘。意为清心寡欲,忘却人间烦忧。
想通这一关节,纪纲登时心中雪明,说道:“纪某鲁莽,师太海涵!”接着转过身来,朗声说道:“哪一派的朋友,请出来说话,这般不明不白的栽赃于人,却是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无人应答!
不过这也在纪纲意料之内,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