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6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阅读《政史》第二卷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万界有那么多不同的政治体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体和官僚机构完全相同。
万界政体和政治制度的分类非常之多。
比如,一个名为雅迪的异族国度中,就有贤者柏拉图考察各界,把各界看到的政体分为贵族政体、勋阀政体、寡头政体、民本政体和僭主政体。
而后来,这位贤者重新定义,将政体重新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一人政体、少数人政体与多数人政体。
其中,一人政体包括君主政体与僭主政体。
少数人的政体包括贵族政体与寡头政体。
多数人的政体包括民本政体与暴民政体。
这位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一样,都视多数人的政体为落后政体,他们都有和儒家中庸思想中极为相似的“中道”思想,认为无论是一人政体还是多数人的政体,都会给族群带来灾难,贵族与寡头等少数人的政体才能长治久安。
除此之外,《政史》中还有许多新颖的分类。
若是按照国家粗分,可分为共和国、君主国、联盟国、合众国、群众国、酋长国等等。
除了政体和国家类型,《政史》一书中,还举出一些政府的运作模式或国家首领的担任方式,除了禅让和世袭,还有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等方式。
众人这才知道,圣元大陆现在属于君主专制。而且书中指出,由于有内阁的存在,所以圣元大陆有明显向内阁制过渡的趋势。
这一段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却被无数读书人反复阅读,更是惊动各国皇室。
看完全书,所有人都意犹未尽。
因为,这本书不存在任何深刻的东西,只是把方运所知道的政体国家模式一一列举出来,只不过相当于一本说明介绍性的读物,怪不得没有引发多大的异象。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许多儒家与杂家弟子被这本书的多种制度所惊艳,开始考虑那些制度是否适用于圣元大陆。
由于此书的政体与圣元大陆差别极大,许多人都只在秘密文会或好友传书中讨论,不会在论榜之上参与这些话题。
一些大儒,甚至在暗中展开推演,想要凭借这本书的内容接触新的圣道。
很快,出现反对的声音。
一方面来自一些儒家,尤其是坚持君权至上的儒家弟子,认为这些都是方运自己编造的,历代众圣巡游万界、周游诸天,都没有发现这些,为何偏偏只有方运发现。他们认为,方运这是在祸乱人族,妄图利用这种混乱的制度来影响圣元大陆。
一些中立的读书人也站出来表示,如果真的胡乱改变国家政体,自然会引发巨大的动荡,甚至可能会让人族遭遇灭顶之灾。但是,他们也表示,至少目前为止,方运还没有让景国陷入动荡之中。
还有一些读书人认为,只要能让人族未来更好,改变过程是平稳过渡,不会被外部势力干涉导致亡国灭种,那么人族慢慢改良是最好的选择。
一些读书人甚至笑着调侃,说把景国当试验田,改得不好,其他各国记住教训,若改得好,其他国家再去学习。
另一种反对的声音,来自杂家。
许多杂家读书人认为,方运这是在插手杂家圣道,杂家读书人应该联手起来,逼方运离开朝廷,阻止他弄权。否则的话,若让他继续为祸,杂家圣道极可能会被污染。
不过,还有一些读书人认为,杂家圣道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人族不断扩展,若是方运真能让杂家圣道扩展,那这就意味着方运走对的了方向,杂家众人跟着新方向走就对了,不能当那种抱残守缺的蠢货。
这本书第一时间送交玄庭书行印刷,而且是文言与白话文同时贩售。
几乎在第二天,景国各地以及许多国家的主要城市,开始贩售这本《政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本书只是当增长见闻的知识类书籍,没有多少人看完后冒出改变国家的念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圣元大陆最强大的圣院本身就代表读书人,各国皇室的地位远远不如圣院,没有读书人会觉得皇室能真把自己怎么样,也就不存在反抗。
就在《政史》发售的当天,方运所居住的泉园之中,突然神光冲天,瑞气万条,一道彩虹自圣院而起,跨越不知多少万里,直达泉园,卷走一部书,之后留下淡淡的虹影,高悬天空,犹如接天之桥。
彩虹接引再现。
没人知道方运又写了什么,但并不妨碍他们在论榜上祝贺方运。
许多读书人也传书给方运,祝贺之后,打听方运的新书。
仅仅一刻钟后,圣院医殿宣布,方运著作《瘟疫论》获得医殿的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会安排全圣元大陆的医家人学习。
在医殿宣布此事几十息后,圣院之中,竟然又出现一道彩虹之桥,落在方运所居住的泉园之中。
之前的那条虹桥还没有完全消散,就见天空出现一亮一暗两道并列的彩虹。
……
在本书中,“本”偶尔是通假字,通主,比如民本。
第2430章 十虹横天!
在第二条虹桥抵达方运住所之时,硕大的悬天之壶浮现在圣元大陆的上空,医家圣道开始加速拓展。
随后,医殿再度发布消息,方运的《医学史》向前梳理完备人族医道,向后给出扎实严谨的推演,乃是不可多得的著作,列为医家子弟必读之书。
接着医殿竟然抢先宣布,将要在景国与方运合作,尝试建立医学类专科学院,医殿已经选址完毕,即将动工建设,不久之后,将会公布细节。
这个消息引得工殿阁老们不满,因为按照之前与方运商定好的,工家先宣布专科学院之事,当时医家不想当出头鸟,想让工家背黑锅吸引火力,没想到医家人意识到这对医家是革命性的大好事,竟然突然改变原定计划,抢了工殿的风头。
双虹悬天震惊了各地的读书人,除了那些正在处理要务的,或拿起官印,或靠近圣庙,去论榜上探究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还没等他们看完论榜前面的消息,第三条长虹再度从圣院飞出,划破天际,落在方运住所。
三虹同天。
随后,众人发现,在方运住所的上空,除了悬天之壶,竟然还出现代表工家的圣道力量的圣物。
量天之尺。
这一刻,无论是审案的县令、开会的知府、视察的州牧,还是六部的尚书、内阁的相爷,圣元大陆各地所有读书人再也按捺不住,全部停下手头的事,开始查看论榜,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刻,圣元大陆都有女子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匆匆穿上衣服或手持官印或往圣庙赶的夫君、情郎、恩客,在问清缘由后,突然恨上那个叫方运的人。
一遇方运误终生!
这第三条长虹,最后回到圣院工殿之中。
工殿随对外宣布,方运《工学史》的完成,乃是工家的幸事,也是人族的幸事。
在声明最后,工殿还酸溜溜地指出,建造专科学院之事,是工家最先与方虚圣敲定并契约,工家不仅已经在象州选好地基,昨日已经开始破土动工,工家大儒已经亲自前往,不出三日便会建造一座规模极大的工家学院。
不过,两殿暂时都没有透露封方运为自家夫子的消息。
许多人通过官印第一时间看到《工学史》与《医学史》的内容,分外诧异。
因为,这两部书的文字虽然也很客观,但出现大量新的专有名词,而且有明确的指导性内容,说是为工家与医家指路不为过。
这和《政史》完全不同,这就让许多读书人猜测,方运极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书写一部拓展与政治有关的书籍。
众人只是大体看了看《工学史》,没等正常阅读完毕,又一道彩虹从圣院出现,落在方运住所。
同时,升起兵家圣物,而且一次圣气两件,一件是军魂号角,一件是万胜虎符。
这下,全圣元大陆的人都有些蒙了。
因为百家圣物不只是普通的物件,一旦出现,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人族有大危机,众圣意志空前凝聚,激发这些圣物。当年方运遭遇月树神罚,便出现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便是出现能大大拓展相关圣道的书籍或力量,圣物出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吸收并加强人族的圣道力量!
这一次很显然是后者。
各地书院文院不得不全部停课,因为老师已经管不了学生们,干脆都搬着椅子凳子走出教室,老师学生一起抬头望天,欣赏四道浓淡不一的彩虹,以及那些极为罕见的圣道宝物。
庆国国君第一时间发布急诏,让所有在京七品及以上的官员参与临时朝会。
随后,圣院战殿宣布,方运新作《兵学史》,引动军魂号角与万胜虎符,拓展兵家圣道,居功至伟。
连方运自己都没想到,战殿竟然宣布,在象州与密州建立兵家专科学院,大批量培养兵家人才。
就在兵家读书人难掩兴奋的时候,第五条彩虹之桥落下。
圣道枷锁与圣道法典悬浮高空,这是第五件和第六件百家圣物。
人族各地的人欢呼雀跃。
老人因为人族力量增强而高兴。
读书人因为自己可以获得更强大的力量而高兴。
孩子们因为看到如此奇特的异象而高兴。
很快,刑殿宣布,《法学史》的出现,未人族律法的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多读书人没有在意刑殿对《法学史》的评价,但那些法家读书人和文位高的读书人却极度惊讶。
因为,刑殿这个评价意味着,他们不仅认同《法学史》,而且还会马上直接根据《法学史》的内容进行变革,最关键的是,新的改进,将完全以《法学史》为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法学史》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完全不逊于任何一部法家的半圣经典!
许多人立刻利用官印从圣院之中寻找《法学史》观看,越看越心惊。
很快,第六道圣院虹光出现。
农家圣道之物神农宝锄高悬天空。
几乎全圣元大陆的人都仰天看着,张大嘴巴,无法相信彩虹接引竟然能一天之内连续出现六道。
不多时,农殿宣布《农学史》为人族未来的农学指明了方向。
又过了一刻钟,没有新的虹光接引出现,最初的第一道彩虹变得极淡,最多一刻钟就会完全消散,这意味着,一刻钟之后,方运就算再获得彩虹接引,彩虹同时显现的数量也不会增加。
圣元大陆的人没等到第七条彩虹,有些遗憾,也有些不满。
随后,一些儒家和其他各家子弟纷纷在论榜上抱怨。
尤其是儒家弟子,抱怨方运明明是正统的儒家弟子,却不断增强其他各家圣道,对儒家圣道不闻不问。
于是,一些嫉妒方运并且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反对方运的人,开始在论榜之上大放厥词,认为方运有脱离儒家之嫌,这是在改变人族格局,故意挑起人族内部圣道之争。
眼看论榜上就要再次因方运发生争执,人族历史上旷古绝今的一幕出现了。
四道彩虹同时从圣院出现,犹如铺就七彩斑斓的神之天路,直抵方运住宅。
第一道彩虹虽淡,但没有完全消散。
十虹横天!
这一刻,在圣元大陆上,无论是坐在树下闲谈的老头,还是教室外的师生,无论是一边做家务一边望天的女子,还是坐在太师椅手持官员看论榜的读书人,全都如同被针扎一样,猛地站起。
四海八荒为之震动。
三蛮之地,无数蛮族遥望天空。
四海之上,海水沸腾,亿万水族跃出海面。
万龙出海!
第2431章 偷鸡不成
《论语新注》《孟子新注》《大学新注》与《中庸新注》四本书的原本,都被彩虹接引入圣院之中。
圣院的东圣阁也发布公告,称方运自编四部书的新注疏,合成《四书新注》,分文言与白话两版,乃是人族第一套纯白话经典注解,各国可自行选择是否将其加入本国书院供学子阅读。
庆国,皇宫。
庆君推翻龙案,如同撒泼一样在金銮殿上大骂,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百官都知道他在骂谁。
武国,皇宫。
武君一边抓着玉玺浏览论榜,一边命令百官道:“你们少跟朕废话,这些书,一定要让武国人阅读,朕每年可以拨款专买方运的书。以后景国做什么,只要有不错的苗头,都跟着学。未来几个月经筵上,只讲方运的这些书。嗯……当然,要是削弱君权的事,再缓缓。你们实在想造反,给朕个面子,等朕活得差不多了,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孔城。
全城百姓仰着头,如同嗷嗷待哺的乳燕,望着圣院上空的十道彩虹。
各大国世家豪门在孔城都有别院,现在孔城已经乱作一团,众多马车穿行,向不同的地方聚集。
景国,京城,辅相阁。
这些日子,方运连日称病不出,景国暗流涌动。
以礼部侍郎盛博源为首的官僚,已经在暗中商议如何逼方运辞官。经过多日的努力,他们找到了几种方法,并且可以应对意外。
在《政史》发布的当天,盛博源便意识到方运极可能还想兴风作浪,于是作出决断。
在彩虹接引之前,盛博源已经带着支持皇室的官员,以商讨政务为由,前往辅相杨旭文的辅相阁,让不相干的官员离开,他们一行人与辅相及其心腹坐在正厅之中。
足足有十五位官员,品级最低的也是正四品,他们若联手,足以影响整个景国。
盛博源苦口婆心劝说,用尽手段,甚至使用了利诱以及少许威胁,终于说动杨旭文。
最终,杨旭文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出头弹劾方运,但若是证据确凿,只要盛博源能在朝堂之上驳倒方运,那他必然最后出手附议参奏。
双方刚刚商定,一道彩虹贯长空。
他们急忙出了正堂,仰头看着,看着一道又一道彩虹,直至十虹横天。
辅相杨旭文面色阴晴不定,最终狠狠一跺脚,怒道:“盛博源,害煞老夫!今日所言,尽数作罢!”说完,他快步向外跑去。
盛博源愣了一下,忙喊道:“杨相,您这是去哪里?”
“买羔羊去!”杨旭文扔下一句话便离开。
盛博源眼中闪过一抹慌色,随后故作镇定,道:“你们先各回官衙,老夫去见太后。”
那十余官员看着辅相和尚书都离开,或茫然或慌张。
一人道:“我们……当如何?”
“连辅相大人都要买羔羊去祝贺方运,我们又能如何?”
“哼,方运当真好运气,竟然在这种时候做出如此惊天之举,今日,怕是万界注目。”
“这不是运气,是此人处心积虑,早就著出此书,但故意不全部写完。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怕在左相的位子上做出错事受罚,所以保留这些书籍。这次尊礼复古搞砸了,干脆写完这些书籍,震惊天下,这样我们就不好弹劾他。否则的话,全天下的百姓和读书人都会对我们口诛笔伐,太后和景君可承担不了如此大的压力。”
“哼,景国政事,岂容他人干涉?更何况,来之前我便知晓,监察院众御史弹劾方运的奏章已经正式拟好,现在恐怕已经送往宫中。方运即便立下如此大功,也未必能毫发无伤。”
“不过……我们应当如何?”
“什么应当如何?”
“连辅相大人都送了羊羔,我等若是不送羊羔或是白鹅,似乎有些违礼。毕竟十虹横天,方运除了左相之名,还有景国虚圣的身份。”
“这……不错,为了避免监察院抓我们的小辫子参奏我们违礼,去买羔羊白鹅派人送到泉园吧。”
监察院。
由于刚刚开完御史例会,所有的御史正站在院子之中,望着天上的十虹发呆。
过了一会儿,一人低声问道:“我们的奏章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这个时候,怕是已经送入皇宫之中,到了太后和君上的面前。”
“那可未必,那些太监一向懒惰,未必会立刻送……咦……”
所有御史看到,监察院掌院御史何鸣祥,竟然手持官印,脚踏平步青云腾空而起,从半空直线飞往皇宫。
“啊?何大人疯了吗?京城之内,没有重大事务,不可在高空飞行啊!至少要大儒才能免于处罚,而且事后也必须解释清楚,若是无缘无故在京城上空飞行,必然会被重罚!”
“何大人只是大学士,为何甘冒如此风险?”
“那个方向,似乎是皇宫……”
庭院无比寂静,几息后,御史们脸上浮现或尴尬或惭愧之色。
“唉,掌院大人说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他当时在朝堂之上参奏方相,是忠于职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的话,他第二天就可以写好奏章,何必拖到今天。”
“都怪那盛博源,用尽手段,连辅相也给了大人一封传书,暗示大人尽早把弹劾方运的奏章送到太后面前。”
“你们说,若是掌院大人没收回奏章会如何?”
“唉,十虹横天,震动万界,我们若是在这种时候参奏,会被天下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
“至少我们以后别想进圣院了,圣院最见不得有功之臣被排挤。不出意外,掌院大人会辞官。”
“唉,希望大人能及时取回奏章吧。”
“就算及时取回,也会因在京城上空胡乱飞行被罚。”
“这个无妨,只要我们想想办法,最多是考评降等,罚俸一两年,不会断了大人的前程。毕竟,大人是为了我们才冒险,我们不能不出力。”
“此事,还是要看方虚圣的态度啊。他虽然多日不去左相阁,但左相阁那帮废……咳咳,同僚们依旧兢兢业业,没有因方相不在就阳奉阴违,实乃我辈楷模。所以……我们去买那白鹅野鸡吧。”
“你们先去,帮我与大人的那份买了,我前去皇宫迎迎大人。”
“走,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2432章 京城鹅贵
论榜之上,本来都在讨论此次十虹横天以及方运的著作,但过了一阵,一些之前抨击指责方运的文章被他人翻了上来,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
之前一直为方运辩解的读书人顿觉扬眉吐气,开始在那些文章下面反击。
“说方虚圣背叛儒家的那个庆国人你出来,我也不为难你,认个错,不然别逼老子骂完你骂你祖宗,骂完你祖宗骂全庆国。反正老子每年至少会被论榜封禁半年,也不差这一次!”
“方虚圣如此大才,殚精竭虑为人族百家著书,竟然还有人冤枉污蔑他,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
“那个嘲笑方虚圣是提羊左相的,现在方虚圣十虹罩身,你再编个外号吧。”
“虽然功是功,过是过,但也要看是什么功,什么过。跟方虚圣立下的大功比起来,方虚圣的过,真的微不足道。大家可以说,可以指出来,但若是辱骂攻击,甚至栽赃污蔑,那便是全然不顾方虚圣对人族之大功,连畜生都不如。”
“庆国的读书人别做缩头乌龟,出来再论方虚圣!”
论榜上闹哄哄的,但是,京城比论榜还乱。
因为,方运立下如此大功,十虹横天,是完全不下于诗祖虚圣的功绩,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天下皆知,若不去祝贺,那便是违礼。
所以,无论景国官员是否支持方运,这时候都不敢装作不知,有的让下人前去送礼,而品级较低的,大都自己前去送礼,这是对虚圣和大功者的基本尊敬。
若是以前,他们随便选一些礼品都行,但在尊礼复古之后,所有官员都不敢乱送礼物,只能根据身份买羔羊、白鹅或野鸡。
京城的高官再多也有限,所以高官买羔羊十分顺利。
但是,那些品级不上不下的官员,要买白鹅。
京城非常大,有多处市集,白鹅的数量足以供应给那些官员。但是,送礼的不只有官员,还有没有官身的读书人。
方运没有明确规定非官身的读书人应该送什么,所以,举人、进士和翰林,几乎都选择送白鹅,因为那是方运宣布的礼法,若是送别的,岂不等于反对方运?
自从文曲星不断异变以来,景国的读书人的数量猛增,京城是全国中心,来这里的读书人随之猛增。
所以,不到半个小时,京城的白鹅都被买空了。
白鹅少,但野鸡更少!
偏偏底层官吏与秀才童生按照礼法,只能送野鸡。
一时半会儿无论如何也无法买到那么多野鸡,就算京城周边也没有那么多,于是,聪明的读书人们想起狗尾续貂的故事,从野鸡身上取一些毛,放在家鸡身上,算是勉强没有失礼。
京城的活野鸡死野鸡的所有毛加一起也不够用,但是,野鸡毛鲜亮,能被制作成工艺品,所以京城并不缺野鸡毛。
但是,京城缺家鸡!
于是,无奈的读书人们从四面八方离开京城,前往京城附近的农庄开始收购白鹅与野鸡。
一开始,不知情的商人以为是纯粹要买的人多,故意涨价,但得知是为方运送礼的,没人再敢涨价,有的商人立刻按照平常的市价贩卖,更有人竟然不卖,而是送,将手里的所有家禽全部送光,只给自己留一只,笑呵呵地拎着去泉园。
很快,京城鹅贵、鸡尾续雉等调笑之词在京城流传,最后传到论榜。
众多读书人笑谈此事,但内心对方运充满了尊敬,因为普天之下,也只有方运能让如此多的人去送礼。
那些官员可能是怕被参奏违礼,但是那些没有官身的读书人不在意,他们若是不送,没人会指责他们。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送。
为方运。
为方运振兴景国。
为方运壮我人族!
狗尾续貂不是什么好词,但鸡尾续雉却没有人故意曲解,因为论榜上之前反对方运的人,都已经被无数读书人嘲讽,他们若再冒头说一句方运的不好,必然会有读书人敢呼朋唤友找他们对质。
很快,方运得知此事,神念飞到高空。
就见数十万的人或奔跑,或行走,或乘坐马车,向京城的四面八方涌去,去京城外买家禽。
从高空看去,如同蚂蚁迁徙。
一开始只是读书人买羔羊、白鹅和野鸡家鸡,后来普通京城人得知后,竟然主动询问,得知自己应该送鸭后,开始去买鸭。
所以,当方运观看的时候,要买礼物的人又多了数十倍,所以才出现这般盛况。
不过,京城的人流不只是向外涌动,还向泉园涌动。
方运看到,数不清的人或抱着羔羊、或拎着白鹅、或提着鸡鸭,前往泉园。
泉园附近十余条街全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就见一个个官员抱着白鹅鸡鸭疏导人群。
方运看到这一幕,心中暖流阵阵,面带微笑。
无论之前自己做得事何等不被人理解,看到这一幕,心中所有的不快也都消散。
这才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官僚的心,永远背向百姓。
随后,许多官员撑不住了,不是因为人流,是因为泉园附近都会被羊鹅鸡鸭以及各种污秽物填满。
毕竟,那些禽畜没见过如此大的世面,大都被吓得失禁,不知死了多少。
于是,官员们纷纷传书给方运,请方运解决这事。
方运无奈,只好舌绽春雷,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场面,表示若是众人不收手,自己的泉园要变成粪园,所以请大家千万别在买鸡鸭相送,若是真想送,那便在心中说一个谢字足以。
数息后,就见京城内外,传来一片又一片的响声。
有苍老的声音,有清脆的声音,有浑厚的声音,有尖锐的声音,有稚嫩的声音……
“多谢方虚圣!多谢方虚圣!多谢方虚圣……”
此起彼伏,如海啸般连成一片,无休无止。
声音不齐,心是齐的。
置放于方运家中寿玉王座,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若是半圣亲至,便会发现,点点光芒如萤火虫一样从虚空出现,投入寿玉王座之中。
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只不过现在更加激烈。
这件在十寒古地得到的宝物,在吸取民心,在吸收国运,反哺方运。
第2433章 方运请罪
京城外的人陆续回返,但还有一些官吏怕被参奏违礼,仍然继续去买鹅鸡。
泉园之外,所有官吏已经行动起来,严令赠送之人全部带回,不得送往泉园。
这样,泉园外的人才陆续散去。
但是,许多禽畜已经进入泉园,怎么也无法退走。
方运命令下人去联系京城的衙门,负责将今日收到的所有禽畜分给负责打扫京城的清道人,任何人不得挪用或收走,否则京兆尹的帽子别要了。
京兆尹乃是与州牧等同的三品大员,权位甚重,但得知此事,亲自前去慰问那些清道人,保证不出任何差池。
夜幕降临,闹哄哄的京城安静下来。
炊烟袅袅,满京城飘着鸡鸭鹅的肉香。
方运吃完晚饭,独自坐在书案前,提笔许久,也没写一个字。
最终,他在面前的白纸上写上三个大字。
政治学。
但是,方运没有继续写下去,而是收起笔,闭目琢磨。
一夜过去,朝会再开,方运依旧坐在武侯车上,与众官一同在皇宫外等候。
和上一次上朝相比,官员们非常热情,纷纷请教方运那些书中的问题,似乎完全忘记方运曾经做过什么。
辅相杨旭文和往常一样,笑呵呵与方运打招呼。
礼部尚书盛博源则远远站着,冷眼旁观。
监察院的御史大都是要面子的清流,都站在较远的地方,偶尔露出尴尬之色。
还好昨日掌院何鸣祥动作快,抢先从太监手里取回厚厚的奏章,否则的话,今天这些御史根本不敢看方运。
时辰一到,众人入宫,进入金銮殿,文武分列。
礼毕,所有人看着方运。
方运的武侯车缓缓移动,让方运面朝龙椅上的景君与太后。
方运从天地贝中拿出一封奏章,双手一送,道:“微臣方运,特来请罪。”
在这一刻,几乎所有官员都轻轻松了口气,同时呼气的人太多,以致于形成了人人都能听到的异响。
许多人会心一笑,看来大家都是一个心思,若是方运继续闹下去,景国极可能会出大乱子,方运既然上疏请罪,那至少意味着双方都会各退一步,争斗不会太激烈。
但是,一些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员在松了口气之后,望向方运的双眼却变得格外明亮。
他们好像在期待什么。
盛博源不仅没有笑,反而眉头紧皱。他看了看几个反对方运的高官,表情几乎都与他相似。
他们不怕方运硬撑,最怕方运请罪。
因为,一旦方运请罪,要么意味着方运暂时服软,接下来必然会有更猛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