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止火族与古妖在行动,万界各族都在陆续为葬圣谷做准备。
妖界的声势尤为盛大。
在妖蛮的心中,葬圣谷本应该是妖界的私产,但在无尽的岁月中,妖界为了拉拢各族,也曾经受过胁迫,或做出交换,给出外族众多的葬圣谷名额和进入之法。
众圣树一处由无尽树枝交织而成的广场上,站立着两千一百二十一头大妖王或大蛮王,各族皆有,甚至出现十余头周身笼罩在黑色神雾中的祖神一族。
在这些诸王的对面,则站立着整整十四头皇者,若是方运在这里,定然会认出其中两头。
一头是曾经在血芒界交手的妖皇古虚,一头是曾在宁安城外见过面但未交手的祖神一族的皇者狼驰。
它们,在为进入葬圣谷做最后的准备。
在广场的四周,站立着数不清的妖蛮诸王与诸皇,它们或羡慕或冷漠,并非每一头妖蛮都有资格进入葬圣谷,也并非每一头都愿意进葬圣谷。
像那全身被金色铠甲包裹的妖皇,不需要进葬圣谷便可封圣,甚至按照众人以前的推测,这位妖皇殿下在多年前就可以封圣,但他为了葬圣谷,一直压制自己力量,所图甚大。
诸王与诸皇皆站立,唯有妖皇坐在王座之上,仿佛执掌此地。
妖皇身侧的毒蛟皇轻咳一声,用阴冷的目光扫视诸王,许多境界低于大可汗的诸王身体不由轻轻一颤,寒冰与剧毒是毒蛟最擅长的力量,许多妖蛮若与毒蛟战斗,往往还未等近身就被杀死。
毒蛟皇缓缓道:“诛方卫出列!”
就见整整一百头大妖王走到诸王的最前方,其中甚至有三头祖神一族的大妖王。
毒蛟皇用墨绿的眸子扫视一百大妖王,缓缓道:“人族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不信方运会蠢到在成大儒之前进入葬圣谷,但或许他会在近日有所突破,然后进入,获取人族众圣的传承与宝物。所以,你们,与我,与狼驰,还有几个不便透露姓名的异族皇者,一旦进入葬圣谷,将不惜一切代价前往‘圣壁峡谷’,阻止方运进入其中。只要方运无法进入人族的‘血墓陵园’,我们回到妖界,便会众圣的奖励!毕竟,诸位心中明白,除非获得传说中的神赐之物,否则我们在其中能获得并带走宝物远远比不上众圣的奖励!”
那一百头大妖王双目放光,这一次阻止方运的好处太多,妖蛮众圣都已经赐下奖励,甚至包括去祖痕之地修炼,到时候必成皇者,庇佑部落,在众圣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就在此时,妖皇轻轻抬高下巴,依旧没有看诸王,依旧在望着极远的高空,浑厚的声音从他的面甲之中传出,声如钟鼓。
“诛杀方运者,本皇保你一条封圣路!”
大广场顿时沸腾起来,妖蛮们议论纷纷。
“本代妖皇果然厉害,连普通半圣都不敢说给诸王一条必然封圣之路。”
“他既然说出,必然能做到,看来传言不错,这位妖皇掌握万界许多秘密,怪不得连半圣都有求于他。”
“听说方运在血芒界斩了他一命,都说是谣言,可他竟然给出如此丰厚的奖励,我有点相信了。”
“敢说保一条封圣之路,只有大圣才能做到,而且需要消耗不知多少神物宝物,至少可以看出一点,妖皇与方运的仇恨极深。”
数息之后,妖皇又说了四个字。
“无论何族!”
妖蛮的议论声更大了。
“这么一来,万界各族甚至人族都想杀方运啊!”
“那么,本王此番进葬圣谷的目标要改一改,主要目的不再是寻找众圣传承与宝物,而是杀方运!”
“话虽如此,可葬圣谷和各界不一样,你若没有足够的圣气,没有足够的骸骨,没有足够的圣念,想杀方运也不容易。”
“只要方运不进人族的血墓陵园,他所能获得的圣气等物再多也有限,岂会是我们的对手?”
“对,他在宁安城不过是借景国的国运与圣庙才气才能杀死诸王,否则的话,狼原只用一只爪子就能轻易杀死他!”
此刻的葬圣谷,犹如万界最明亮的火焰,吸引着各地各族的目光。
景国的金銮殿中,一片寂静。
柳山的离开,仿佛抽走了大殿中的声音。
方运坐于太师椅上,扫视左相党人,神态淡然,目光微冷。
“回家写一篇请罪疏,明日递交内阁。愿意从军或前往两界山等地,既往不咎,否则,罪加一等。你们在景国的日子不多了,这几天就和家人团聚吧。”
方运的声音极冷,以致于每一个左相党人都感觉自己的文胆被冻住。
方运这是要彻底清洗柳山的力量,赶尽杀绝!
景国历史上,还从来未出现如此狠辣果决的宣言,这不是撕破面皮,这是在打柳山以及左相党人的脸,甚至在打宗家的脸。
左相党人眼中充满悲哀,在这种时候,不要说反击,连商量甚至改弦更张背叛柳山投靠方运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从今天开始,对柳山势力的大清洗便会轰轰烈烈展开,不留一丝痕迹。
“下官……告退!”
一人离开,其余左相党人便陆续离开。
方运扫视文武百官。
除大儒之外,尽皆垂首,如见君王。
“三法司及兵部众官出列。”方运道。
朝堂之上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所有官员全部出列,手持笏板,向方运弯腰低头,毕恭毕敬。
“传我口谕,柳山结党营私,为祸景国,即日起,清查柳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遵命!”所有官员如臣子回应。
“去吧。”
方运声音平淡,但四个衙门的所有人匆匆向外走,脚步凌乱,如临大敌。
剩余之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神色各异。
以臣之身,行君之权。
所有人都想到一个人,两个词语。
赵高,指鹿为马,引蛇出洞。
百官沉默,太后沉默,景君沉默。
第2057章 方运辞官
哪怕是号称百官之中脊梁最硬的御史们,此刻也无一人站出来指责方运。
方运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权倾朝野的柳山逐出朝堂,做到满朝文武都做不到的事,何人敢反对方运?
金銮殿中,太师椅上的方运格外醒目。
方运微微一点头,道:“今日起,本王卸任景国所有官职。”
百官俱惊,景君愕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方运在斗倒柳山最巅峰的时候,急流勇退。
许多人面色变幻,心中思索。
在景国,方运除了官职,还有王爵之位和封地,还有太师等一系列加衔,即便卸任两州总督等实权官职,也不会影响方运的威望。但是,没了实权官职,那方运以后在景国说话做事会陷入两个极端,在一些事上一句话也不能说避免干涉朝政,而在另一些事上可以随意开口,不用顾忌百官和皇室的感受。
关键之处是,谁也不清楚方运是否还在引蛇出洞。
这时候,幕帘之后传来太后的声音。
“请方虚圣三思,您乃中流砥柱,如山之昆仑,堪称天柱,景国失之,大厦将倾。”
那年少的景君立刻站起来,满面愁苦,道:“恩师,您难道要弃学生而走吗?”
一些官员目光闪动,一时间也不知道太后和景君是真心挽留,还是假意。
柳山丁忧,不用方运开口,皇室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击左相党,之后,真正能与皇室对抗的势力,只有一个派系,那便是被众人私底下称之为济王党的新派系,又称宁安党。
除却宁安党,朝堂之中虽然派系林立,但大都比较松散,像军方,实际有大大小小十余种势力,而文官和文院系也不少,不过在之前统称保皇党。
可现在所谓的保皇党已经不存在,各派系绝对无力对抗皇室。
唯有宁安党例外。
此刻的宁安党,论官员遍布之广的确远不如当年的左相党,但论未来趋势与真正的力量,还在左相党之上。如果方运想要强行接掌左相之位,那必将成为力压皇室的权臣。
所有官员都清楚,随着左相党烟消云散,方运必然会成为皇室提防的对象。
半圣或许不会夺一国之权,但大儒却不一样,历代许多夺国者都是大儒,万一方运觊觎君权,最多经营五年,便可轻松到手。
除了太后与景君开口,文武百官竟然无一人开口,因为即便是在场的大儒们,也不清楚方运与皇室双方到底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柳山离开,皇室不愿意见到任何一个权臣,可方运若辞官,对景国极为不利。
金銮殿的气氛空前诡异,方运微微一笑,仿佛早就聊到这种情况,起身离座,缓缓向外走去。
但是,太后失声道:“方虚圣,切勿离开!”
那景君呆了一息,竟然提起黄袍,噔噔噔快步从台阶上跑下来,最后用双手抓着方运的衣袖,用力向后拽。
“恩师,请您万万不要丢弃学生。”景君带着哭腔哀求,眼圈微红。
许多读书人被这一幕感动,孩子虽小,但也是一国之君,能如此哀求,可见何等诚意。
姜河川轻叹一声,道:“方运,留下吧,现如今的景国,不能没有你。”
“方虚圣,您这是唱的哪一出?柳山离开是大好事,历经蛮族之战,景国百废待兴,最需要的便是您。您在宁安与象州的功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您若能执掌朝政,景国必然蒸蒸日上。咱是粗人,不藏着掖着,要不您定个时间,五年后辞官,如何?”
周君虎一席话让一些官员哭笑不得,这话哪像是朝堂上该说的。
陈知虚道:“方虚圣,您似乎忘了,柳山丁忧之后,或可卷土重来!”
方运停下脚步,景君轻轻松了口气。
官员们在心里琢磨,暗道这位大元帅果然不一般,虽然不参与政斗,也很少上朝,可这一番话乃是真知灼见,直击方运最担心之处。
“如若柳山还能归来任职,诸位会不会太无能了?”方运毫不客气反问。
众多官员苦笑,曹德安无奈道:“他毕竟是柳山,除了您,这全景国谁能压住他?压不住。丁忧之后,他极可能晋升大儒,万一卷土重来,景国危急。”
赛志学道:“之前景国大儒稀少,所以只允许大学士担任左相、右相和辅相,只有文相由大儒担任。但现在文曲赐福人族,大儒与大学士数量暴增,我景国也会和那些大国一样,大儒执相位,大学士掌管六部九卿以及各州。柳山一旦回返,若凭执道者之身重争左相之位,我们应当如何?”
方运道:“再简单不过,直接让他带景国之兵前往两界山!”
“您敢,我们不敢啊!”
众多官员轻轻点头,没人敢小瞧柳山,当年柳山势力并不显赫,也没有显露执道者身份,完全凭着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左相之位并自建一党。一旦柳山成为大儒,携执道者之威,即便被朝廷委任闲职,一旦景国陷入危机,也可能拉拢现在朝堂上的官员,最后壮大。
姜河川道:“不仅柳山是隐患,蛮族同样危险。没有您,我们,不知能撑多久。”
金銮殿出奇地沉默。
几乎每个官员都从姜河川的语气中品出异样。
其实,在陈观海化身被狼戮化身击败后,所有人都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姜河川虽然不提陈观海,但字字涉及陈观海。一旦陈观海圣陨,景国无半圣,那么蛮族会再次南下,景国皇室最多坚持一年便会彻底退位。
若是有方运这个虚圣在,大可以拖几年,或许能拖到方运或其他人封圣。
方运淡然一笑,道:“本王虽不在景国任职,但依旧是景国人,依旧是景国的济王,依旧有太师的虚衔。蛮族南下,本王岂会置之不理?”
大元帅陈知虚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如这样,我卸任大元帅之职,由您担任,持笔从戎,如何?”
“妙!”曹德安笑着点头。
“不错!”
众官纷纷支持陈知虚。
按理说,权臣掌军最让人忌惮,可景国军方的将军有许多是半圣世家子弟或姻亲,即便方运担任大元帅,也没有夺权的可能,反倒是担任左相更让人担心。
推一本朋友的小说《美食大帝》
在强者如云的大玄幻世界,有这么一家小店,以黑店为名,所烹饪的菜肴极少,可每一道菜肴的价格却非常惊人,即便如此,却依旧使得无数强者趋之若鹫。
一道食材,只做一种料理,至于怎么做,完全要看店主的心情,而他,则是被无数的强者称之为美食大帝。
第2058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恩师允文允武,宁安城之战更是威震天下,得兵家文台,这大元帅之位最适合您不过。”景君仰头望着方运,用少许哀求的语气说着。
“唉……本王,”方运沉数息刻道,“之所以辞官,是为冲击大儒,也一定全力冲击半圣之位。更何况,我要去葬圣谷,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都无心朝政。”
“您真要去葬圣谷?”赛志学无比惊诧。
在场的许多官员也很诧异,还有一些文位较低的人虽然对葬圣谷所知不多,但近日论榜上也有相关的消息,知道那里极为凶险。
圣墟、登龙台、进士猎场等等所有地方都危险,但历代葬圣谷,出现过全军覆没,而且不止一次。
毕竟,传说中葬圣谷是埋葬众圣之地,里面的众圣力量和活着的时候不一样,曾经有一次葬圣谷开启仅仅一天后,各族全灭!
后来万界众圣用尽一切手段才推演出来,是有一头皇者惊醒了一具完整的圣骸,这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这具圣骸被极凶之念操控,刚一苏醒便视所有活物为敌,大杀四方。
若是各族在里面停留很久,获得足够的圣气和圣骸,还有机会联手抗衡那具凶念圣骸,但他们进入的时间太短,所获的圣气都不足以从海贝中取出宝物,单凭自身根本无法战胜那么恐怖的力量。
多年后葬圣谷再次开启,万界各族竟然没有多少诸王皇者愿意去,而当时妖界还有一尊祖神在,逼得那位祖神损耗极大的力量才让那具沾染极凶之念的圣骸陷入长眠,同时妖界也牺牲了众多大妖王与皇者,损失极大。
不过,也有幸运的时候,万一遇到葬圣谷的宝物喷发,又称神赐,许多人会带着大量宝物离开,孔家一位大儒就曾遇到过一次神赐,并安然回返,在之后的百年里,孔家大学士与大儒的数量直接翻倍!
葬圣谷历史上曾经形成过四次神赐,每一次神赐之后的百年内,必然会让万界发生极大的改变。
妖蛮与古妖的末日之战,就是在第一次神赐之后百年发生,所有人都说妖蛮在第一次神赐中获得无尽的好处,成为战胜古妖的决定性力量。
但无论葬圣谷有多大的好处,每一个景国读书人都不愿意方运进入。
毕竟,方运在葬圣谷得到的好处未必能帮到景国,但方运若在葬圣谷陨落,则景国将跌入无尽深渊,万劫不复。
“方虚圣,您再想想吧。”
“您有什么要求,我们满朝文武一定尽力满足!”
所有人纷纷请求,但方运却不为所动。
方运衣袖一动,景君的手滑开。
方运再度向前行走。
少年景君看着方运的背影,想要再次挽留,却发现不知为何,自己无法迈动脚步。
“方虚圣!”
“济王!”
“您不能走啊……”
许多官员痛心疾首,仿佛方运一旦离开金銮殿,则景国崩毁。
但是,方运未曾回头。
众官不再挽留,只是呆呆地望着方运,或绝望,或悲痛,或灰心,或伤感……
方运出了金銮殿大门,一边诵诗一边继续前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圣道半缘君。”
众人原本就被方运的离开引动情绪,听完这首诗,竟然难以自已。
姜河川苦笑道:“方虚圣去意已决,那我等便鉴诗送行吧。”
众人无奈点头,在送行的时候,一些远游的读书人写完诗词后因为太伤感会马上离开,留下送行的人品鉴,便是鉴诗送行。
“这首诗,像是情诗,看似是为情人而作,但用在此时,却又不像。”
“前两句从字面上很好理解,曾经见过最广阔的海洋,所以再难被那些普通的河流湖泊吸引;普通的云朵太过平凡,只有传说中巫山神女行云布雨时的云朵,才叫真正的云。但是,联系后两句话,就很难确定这是方虚圣在为杨玉环所写,还是为辞官所作。”
“后两句字面上的意思也不难,即便身在万花盛开之中,也懒得多看一眼。之所以这样,一半是因为心中有圣道,另一半除‘君’之外心中难容其他。这君,不知道是指杨玉环,还是指皇权,或者是官位。”
“这首诗,情深隽永,乍一看懂了,可细细品读,又似是别有意趣。”
“不过,我更倾向于最原始的诗意,是方虚圣历经磨难,发现自己亏欠方夫人良多,这次辞官,一半是为了圣道,一半是为了她。”
“不错,这首诗意境极美,沧海水,巫山云,又有花,美而不艳,隐而不晦,更像是情诗。此诗的写法,与花街柳巷的艳丽浮夸之诗词不同,又与《诗经》的思无邪情诗有异,怕是能引领一种新风潮。”
“我倒是觉得,这首诗中隐隐透着一种遗憾,第一句叹无水,第二句叹无云,第三句叹无花,第四句,我看未必如字面上解释的那样一半为了圣道一半为了君,更像是隐含疑问叹息,只是所叹何事,恕在下愚钝,难以探究。”
“不,这首诗既然在此时所作,绝非情诗。那沧海之水,为何不是观海先生与狼戮化身交战之景?那巫山之云,为何不是那日中秋文会,所见孔家家主圣云?所谓花丛,为何不是满朝文武百官?”
“妙妙妙!如此一来,那圣道不用解释,那君,或许是方虚圣心中之‘我’。”
“妙极!那‘半缘君’,与陶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意境极为相似。方虚圣为何辞官?为圣道,也为那颗隐世之心。”
“的确,跟孔家家主比,跟陈圣比,我们的确难以为水为云,不值得方虚圣留恋。”
“这,大概便是虚圣胸怀,国士之志!”
“唉……细细想来,这首诗不仅仅是方虚圣在写自己,也是在写我们每一个人。”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平静,许多人细细回味这首诗,慢慢地,叹息声陆续响起。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姜河川低声呢喃,双目之中流露着无尽的惆怅。
在众官鉴诗送行时,方运离开京城,乘平步青云直飞象州总督府,为了陪杨玉环,也为了交接象州事务。
还未飞远,方运就收到姜河川的传书。
“葬圣谷中,小心衣知世。当年文鹰未入四大才子,据说与他有关。”
第2059章 衣李之谜
方运收到姜河川的传书后,便飞出京城范围,在抵达下一座城市之前,再也收不到传书。
方运很想回返问清楚怎么回事,但思索片刻,继续向象州飞行,不过坐在平步青云之上,紧闭双目,周身才气涌动。
记忆回溯,寻找过去与李文鹰与姜河川有关的所有记忆。
无论是论榜还是谈话,所有那些之前方运并没有特别关注的内容,纷纷浮上记忆的水面。
方运一目十行,在读书的时候绝不会错过任何内容,但在论榜上浏览的时候则不一定,往往会为了自己特别关注的内容而忽视一些讨论,至于在文会等地更是如此,也不可能完全记住所有人的谈话。
不过,只要在视线与听力范围内发生过,即便之前未能记住,方运也能重新寻找。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方运睁开眼睛,找到了一些与李文鹰和衣知世有关的信息。
论榜的回复有两次,而文会之上有三次,对当时的方运来说,如余光掠过,并未注意,但现在则如那日重临,回忆起所有的信息。
不过,目前有两个说法。
一个说法是,当年武国为了打压景国,在评选四大才子的时候,用了一些手段,把景国唯一可能入选的李文鹰强行剔除在外。因为四大才子评选是由一部分人评选,其中几位评选人联系到绝对能成为四大才子之首的衣知世,想问清楚衣知世的态度,毕竟当时衣知世便已经如日中天。
结果,衣知世沉默以对,于是,李文鹰就落选四大才子。而且,据说庆国也曾经插手。
第二个说法,是衣知世曾在私下批评过,李文鹰不研经义,不重文章,过于注重杀伐。这件事传到评选人的耳中后,导致李文鹰未能入四大才子。
方运又思索姜河川的话,很显然,姜河川不清楚当年的内幕,也不想说过重的话当小人诽谤衣知世,可又偏偏在乎他的安危,生怕他在葬圣谷中被衣知世暗算,所以才说这种话。
这件事若是传扬出去,对姜河川来说算是一个小污点。
方运思来想去,觉得衣知世私下批评李文鹰之事应该是子虚乌有,当年衣知世的修养已经堪比大儒,绝对不会批评李文鹰,毕竟李文鹰的杀戮只对妖蛮,并未对人族。
不过,说到武国与庆国联手打压景国,可信度极高,宗家与柳山布局多年,遏制景国与李文鹰乃是必然,武国上一位国君也非是寻常,为了自己国家利益绝对做得出这种事。
至于衣知世的态度,难以判断。
方运思索许久,没有认定衣知世如何,但更倾向于衣知世知道这件事却选择作壁上观。
方运没有评判衣知世当年的选择对错,但可以确定一点,如果身为文豪的衣知世现在做这种事,的的确确是错误。
在靠近长江后,方运的平步青云就越来越快,在离长江百里后,方运平步青云的速度是平时的两倍!
长江流域,便是方运的天下,方运一念之间便可驱使江河做任何事。
在长江流域内,方运的所有能力都会增强,至少翻倍!
方运若在长江流域使用跟水有关的战诗,威力直接提升一境!
这也是蛟圣当时敢出面镇压方运的原因,若非孔家家主自孔城北上,郦道元遗留的力量未必是蛟圣的对手。
来到长江流域,方运的思绪活跃,即便快到总督府也没有浪费时间,立刻一心二用,让分神学习,效果是平日的数倍,令人欣喜。
回到总督府,方运先与杨玉环以及家人叙旧,不管任何政务,只是聊天交谈。不过在聊天的闲暇,方运通知象州所有八品或以上的官吏明日前往文院。随后,象州牧董文丛则以州牧的身份,邀请象州所有举人或更高文位的读书人,准备举办一个与方运有关的文会,实则是巩固方运的地位。
之后,苏小小和往常一样,抱着奴奴离开。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方运神清气爽离开总督府的后宅,前往文院。
象州文院之中,已经汇聚象州各地的官员,最远处的官员甚至骑着蛟马连夜疾驰而来,至今未合眼。
当方运缓缓从文院大门进入的时候,所有官员的脸上都充满了期盼之色。
从现在起,无论文院之中官员原来是什么派系,但从现在开始至少算是半个宁安党人。
身为官僚集团的一员,任何人都清楚方运此次召集象州众官的目的,也的确有官员并没有赶到,或抱病,或在慢慢赶路。
但是,现在只要在这里,必然清楚自己做出何等选择。
“见过总督大人!”
所有人齐齐作揖行大礼问候。
方运一边向里走,一边微笑道:“诸位客气了,本王现在已无官身,不再是三州总督。此番到来,主要是为交接政务,当然,也包括对象州未来的规划。”
众人听到最后,悬起的心终于落下,方运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虽然已经辞官,但并没有解散党羽的意图。
董文丛等人面带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方运不是不想全身而退,而是不能,为了这些人,也不能袖手旁观,那必然会导致众叛亲离。
这世间,无人孑然一身。
方运走到自己的座椅前,缓缓坐下。
所有人站立,无一人立刻落座。
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巴陵城文院,为清冷的清晨增加一丝暖意。
方运面带淡淡的微笑,扫视所有人。
“从现在起,凡是被本王点名之人,离开文院。”
许多人猛地打了一个激灵,遍体生寒,意识到方运此次召集众官另有他意。
随后,方运开始一个一个点名字,被点到名字的人,神色各异。
有的面露懊悔之色,有的心惊胆战,有的轻声叹气,有的面带笑容,不一而足。
每一个人都顺从地离开文院,不曾抗争。
剩余之人隐约明白,这些人,或者意志不坚定,或者心怀鬼胎,或者只是来旁观,并不想真心加入宁安党。
待最后一个官员离开,剩下的所有官员都敬畏地望着方运。
这种力量,已经远超普通大儒,半圣之下恐怕只有衣知世才能有如此洞悉内心的能力。
第2060章 小杏坛
“诸位请坐。”方运道。
众人这才老老实实坐下,一部分人甚至只敢坐半个屁股,其余人则正襟危坐。
敬如神,畏如圣。
接下来,方运开始处理象州的政务,一开始只涉及州衙门和各府衙门,后来涉及到各县衙,最后甚至还指出一些乡镇或街道的问题。
所有官员越听越敬佩,尤其是一些杂家官员,差一点当众膜拜。
杂家的最高目标是“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但后来发现这条路极为难走,吕不韦之后,杂家的主攻方向变更成为官。
对于政务的处理,每一个杂家读书人心中都有一种骄傲,他们甚至认为,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包括其余各家在内朝堂之上都远不如杂家。一些杂家甚至还认为,儒家非常适合教化,也非常适合负责礼仪,但并不适合为官,因为儒家要把自己当圣人,要把官员当圣人,这绝对不可能实现。
杂家始终认为,儒家对政道有错误的理解,应该从人的角度看待官员,从人的角度约束官员,从人的角度要求官员,若是用圣人的角度来看待、约束和要求官员,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甚至成为儒家的遮羞布,最终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危机。
一些杂家大儒私下曾经说过,幸亏人族有圣院,也幸亏儒家有力量,若是儒家失去力量,那官僚们必然会为一己私欲使用最卑劣、最丑恶、最残暴的方式推翻儒家包括“仁政”在内的一切束缚,让官为官,而不是让官为圣。
实际上,杂家占据人族各国朝堂已经证明一个事实,杂家人更适合从政。
这些年,在科举或各方面的考试中,减少儒家众圣官员为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