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女与奴奴指爪相交,然后同时望着对方笑起来。
  奴奴低下头,用额头顶着墨女,轻轻晃了晃,无比亲昵。
  墨女也很喜欢奴奴,与小狐狸头碰头。
  小狐狸把大脸凑到墨女面前,用粉红的小鼻子用力嗅了嗅,瞪着大眼睛继续打量墨女。
  这一墨女一狐狸就这样呆呆地相互看着,谁也没觉得厌烦。
  官员还在争吵,终于惹恼了太后。
  “哀家以为,方虚圣就在象州任选一县作为封地,至于其它地方,不予考虑!宴会结束,请方虚圣前往内阁,自选封地。起驾回宫!”
  百官不得不悻悻地闭上嘴,他们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
  等太后和小国君离开了,方运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前往内阁驻地,所有人都没有走,都想第一时间看看方运选什么地方,左相也在其中。
  至于那些平时没有资格进入内阁的人,这次都跟在后面,足有三百多人,宴会上还有更多的人,但皇宫森严,他们连跟随去内阁看热闹的权力都没有。
  方运走入内阁大院,这里非常宽阔,方圆十余丈,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花草,连假山也没有,视野非常开阔。
  一直往前走,就是内阁的议事堂,里面可坐百人,但最多也就有三四十人同时议事,因为内阁四相加内阁参议一共也不超过四十位。
  方运走到议事堂内,来到一张桌案边,上面铺着一张象州的地图,山脉用黄色勾画,水道用蓝色描出,各县的边界分明。
  “咳,以我之见,选靠长江有良港的几个县为好,那几个县不仅地方大,而且人口多,格外富裕。”乔居泽在一旁帮腔。
  “理应如此。”右相曹德安道。
  “乔兄所言极是。”方运点点头,看向地图的长江边。
  最后,方运把手指向涂县,正要张口选择,突然觉得文宫有异动,随后就见一道白光从眉心飞出,落在地图上名为“正德县”的地方,然后消失不见。
  “咦?”方运忍不住轻咦一声,太怪了。
  “怎么了?”多人一起关切地询问。
  方运更加疑惑,问:“你们都在看地图,方才有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之处?”
  “没有啊,什么都没有,就看到你的手明明点向涂县,又突然收回手。”
  “什么都没有,要是有的话,这么多人不可能没有发现。”
  方运点点头,道:“那就是我看花眼了。”
  但是,少数人却紧紧盯着方运,识图找出什么,他们可不相信方运会看花眼。


第813章 地震
  方运这才意识到,只有自己看到那白光,不由得收回右手,然后迅速神入文宫,观察文宫的变化。
  文宫各处都没有变化,唯有包裹七彩手环的白光有变。
  当日在十国大比的时候,方运一人读万卷书,乃是别人的十倍,因此被送入春秋世界,亲历那两百余年的一切。
  从春秋世界出来后,文宫雕像内的手腕上就多了一个七彩手环,方运翻遍书籍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在进入登龙台后,遇到神秘的帝洛,帝洛伸指点出一点白光,附着在七彩手环之上。
  现在那点白光一分为二,一部分还在七彩手环之上,另一部分则投入正德县的地图。
  方运隐约感到,这白光不是进入地图,而是直接抵达了正德县。
  方运离开文宫,眉头紧锁,知道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大秘密,但是自己能力有限,根本无法参悟其中的奥秘。
  但有一点方运很清楚,既然帝洛的力量投入正德县,那自然只能选正德县。
  方运竭力回忆正德县,发现没有特别之处,只是曾经出土过甲骨文,但人族各地出土过甲骨文的地方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正德县并不算太过于特别。
  方运沉思片刻,道:“我对寻古之学颇有研究,正德县地处古山脉的起点,又曾出土甲骨文,我便选正德县了。”
  百官面面相觑。
  在场的官员必然研究庆国各县,正德县的面积是很大,但问题是正德县外号“半山县”,因为这个县六成的土地上被山脉占据,属于摩妖山的一个分支。这个县贫困就不说了,关键是经常有妖蛮骚扰,绝对不是好封地。
  许多年轻的读书人想劝说,可自己地位不够,这时候反对方运未免有些失礼。
  那些年纪大的人城府较深,虽然想劝说,但都明白,既然方运选择那里,自有方运的道理,万一劝说失败惹来方运反感,得不偿失。
  姜河川目光一动,道:“镇国公,这可是六代之地,你虽富甲天下,不缺一县,但选封地依旧要慎重再慎重。”
  方运微笑道:“谢文相大人劝说,但在下心意已决。”
  既然方运如此,姜河川便没有再劝说,其他人也没有开口。
  左相柳山依旧一副八风不动的样子,好似完全不在乎方运选什么地方。
  计知白与其他官员脸上却浮现淡淡的笑容,认定方运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
  与此同时,上万里外的正德县,突然发生地震。
  数个时辰后,当地小吏把此事记录在案。
  “新历二百零二年春,二月初四,子时三刻,正德县地动,大地坼裂,坏百余室屋,伤者三十余,无人亡。”
  选完正德县为自己封地,方运离开皇宫,回到泉园。
  第二天,泉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之中。
  今日,方运要乘坐空行楼船前往宁安县赴任,正式参与殿试。
  泉园外有十余辆空马车,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装满,这些马车陆续前往学宫,将被送上空行楼船。
  当马车离开后,一支庞大的队伍从城外开进,最后停在泉园外。
  方运走出泉园,站在门口检阅私兵队伍。
  队伍的后方,是两千骑兵,这些骑兵身穿景国工家最优质的盔甲,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只在面部留下可以向外看的缝隙,这是各国都有的妖铁骑兵。
  人族把产自古地或妖界的特殊金属掺入盔甲,防护能力极强,妖民妖兵无法伤其分毫,妖将要多次攻击才能击杀盔甲里的人。
  妖铁骑兵胯下是清一色的蛟马,蛟马搭载的战具极多,包括长枪、马刀、弓箭、套索等等在内的大量兵器,每一个妖铁骑兵都是多面手,妖民妖兵在他们面前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一旦获得强力的壮行诗或其他战诗加持,一个妖铁骑兵或许无法胜过一头妖将,但两千妖铁骑兵冲锋起来可以击溃两千妖将。
  只不过妖铁稀少,而妖铁盔甲极难以打造,蛟马数量也不多且驯服困难,否则的话,人族早就踏平三蛮。
  整个景国耗费百年财力,从去年开始扩充,得到龙族资助,也不过打造了一支五万人的妖铁骑兵,一直牢牢掌握在景国皇室手中。
  就在方运夺得象州后,太后玉手一挥,让方运的爵位私兵全部更换两千妖铁骑兵,如此大手笔,让数不清的读书人为之眼红。
  连大儒姜河川若赶赴战场,能得两百妖铁骑兵已经是罕见,至于左相等大学士出征,最多能得两个妖铁骑兵撑门面。
  这些妖铁骑士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景国各军甚至古地的军中挑选的佼佼者,其中读书人所占比例极大,童生占七成以上,每十五人就有一个秀才什长,每一百五十人就有一个举人队长,两千人中足足有五位进士将军。
  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五年的从军经历,每年妖铁骑兵都会参与战斗。
  妖铁骑兵一身黑色,寒光闪烁,气势惊人,震得整条街上的人一句话都不敢说,仿佛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被他们的杀气所伤。
  方运的爵位私兵满员是两千人,而文位私兵满员是一千人。
  爵位私兵实质上依旧是属于景国军方,只是借方运使用,而文位私兵则专属方运一人,哪怕圣院都无权调动。
  在妖铁骑兵的前方,就是数百文位私兵。
  文位私兵最前方,站立着整整八头蛮侯!
  其中五头蛮侯是世家赠送,有一头母马蛮侯专门保护杨玉环,而另外三头蛮侯,是牛蛮侯,而且是龙血牛蛮侯!
  龙血妖蛮,又称龙脉妖蛮,最差也相当于王族妖蛮,好一些的甚至相当于圣族妖蛮,因为他们流淌着龙族的血脉。
  牛蛮一族有最优秀的品质,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实力又绝强,是人族拉拢的主要对象。
  在八蛮侯之后,是整整十头伪龙血脉的龟妖帅,他们本身就是王族妖帅,有着私兵中最强大的防护力量。
  再之后,是整整两百龙血蛮帅,是清一色的马蛮帅,能冲锋,能挽弓,虽然力量不如牛蛮族强,但群体作战能力更胜一筹。
  这些龙血蛮帅身穿血红色的全身铠甲,乃是东海龙宫的制式铠甲,比妖铁骑兵更胜一筹,普通妖帅蛮帅根本无法伤到他们,至少要蛮侯才能击碎强大的龙宫铠甲。
  人族的黑色妖铁骑兵与龙宫血色马蛮帅站在一起,相互辉映,充满暴力与野性的美感。


第814章 启程,殿试!
  除了龙血妖蛮,还有各世家陆续赠送的各族蛮将和蛮帅。
  文位私兵中,仅仅妖蛮私兵就达四百之数,由于以妖帅居多,还有许多妖侯,使得仅仅四百妖蛮私兵的战斗力已经丝毫不亚于数万大军。
  在妖铁骑兵和妖蛮私兵的旁边,还有一支清一色由人族读书人组成的队伍,他们都身穿文位服,没有任何铠甲,一共有一百四十六人。
  这些人,也是方运的文位私兵!
  在方运成虚圣后,人族各国、景国各地的读书人想方设法来到京城,希望当方运的私兵。
  这些私兵中有江州的读书人,有京城的老举人,有不满左相的进士,有世家中地位不高的人,有工家之人,有农家之人,有医家的,有法家的,从二十出头的青年,有五十余岁的人……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方运本来不想招募如此多的人族私兵,但这两个月里前来的人实在太多了,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士递传书推举,看到那一个个成名已久的老先生不要面皮推荐,方运颇为无奈。
  前来的所有人都要经过刑殿严格的审核,甚至直接动用圣书和半圣文宝的投影力量来检测这些人,现在加入这支队伍的人绝无异心。
  除非孔圣复活亲自遮掩,否则连半圣都无法欺瞒刑殿。
  这些私兵与方运短则签下十年契约,长则签下一生契约,代价巨大。
  读书人甘当私兵,虽然有利益驱使,想搏一个未来,但更重要的是实现自身的抱负与理想。对许多读书人来说,能青史留名最好,若不能青史留名,便为人族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可惜,人族终究是有欲望有阶级有瑕疵的社会,许多人有能力得不到重视,或者因为得罪了上层一直被打压,无法施展自身的抱负。
  许多人实际上被生活与强大的对手毁了,以后几乎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他们想点亮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于是,他们选择了追随有巨大潜力的天才,哪怕侍奉终生也无怨无悔。
  毕竟,值得追随的人太少了。
  一百余人骑着蛟马,望着泉园大门口的方运。
  这些人的脸上浮现相似的激动之色,从今天开始,他们将成为方运正式的助手和属下,离开京城,前往宁安县,前行,征服。
  方运的目光掠过所有的人,除却刚见面的妖铁骑兵,他记得每一个私兵的名字、容貌和性格,无论是人族还是妖蛮,一切事无巨细,尽在掌握。
  那些妖蛮私兵的全族都在铜县,他们背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无论是世家赠送的妖蛮还是龙族赠送的妖蛮,他们早就不把妖界当成故乡。
  至于那些读书人私兵,方运更加放心。
  “嗯。”方运轻轻点头,英眉一动,明亮的眼睛中流出来淡淡的喜悦。
  春风微凉。
  “要启程了?本龙好兴奋!”敖煌从方运身后钻出来,在场的所有蛟马和妖蛮身体轻轻一颤,尤其是那些龙血妖蛮,若不是已经被敖煌训练出来,见到敖煌的第一反应就是下跪。
  敖煌是真龙,在龙族的地位接近龙圣!
  别看敖煌平时与方运文战经常输,那是因为他没拼命,一旦激发真龙血脉的所有力量,有太多办法能与方运同归于尽。
  敖煌满意地点点头,道:“前些日子趁方运学习的时候,本龙不辞劳苦前去训练你们,如今小有所成,不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可正式出战,遇到妖蛮,尽管杀!杀出问题,我……嗯……方运负责……嗯嗯……请方虚圣讲话!”
  方运白了敖煌一眼,明显是说不下去才搬出自己。
  方运微微点头,再一次环视众人,缓缓道:“从今日起,我等便正式迈出第一步。前方,无半寸坦途,唯有荆棘遍布。但,无论敌人是谁,无论是妖蛮还是人族,你们记住,你们是我方运的手下,你们维护的,是我方运的尊严!若敌人在前,我方运之私军,该当如何?”
  “踏破万界,至死方休!”人族私兵与妖蛮私兵一起大喊。
  方运却沉着脸,道:“我听不见,再说一声!”
  “踏破万界,至死方休!”所有人族动用才气,所有妖蛮动用气血之力,全力喊出。
  方圆十里内元气涌动,豪迈的喊声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震京城。
  “很好,启程!”
  “启程!”就听妖铁骑兵中一人大喊,队伍中传出整齐的声音,所有人重新把战具固定检查。
  妖蛮们双眼浮现淡淡的红色,皮肤表面气血之力涌动。
  方运迈步踏上最前面的龙马豪车,随后杨玉环和苏小小上车,奴奴迈着优雅的步子跟在后面。
  方家的下人则乘坐另一辆马车,跟在龙马豪车之后。
  “驾!”
  随着车夫大喝一声,马鞭抽在空中发出清脆的鸣响,龙马豪车前进,两千余人的队伍开始缓缓前行。
  一路上,京城民众夹道相送。
  “方虚圣,殿试状元一定是您的!”
  “祝方虚圣一路平安!”
  “您在殿试一定要多得几个甲,气死别的国家!”
  “密州是左相那个老畜生的地盘,您万万不可大意!您放心,官员不是好东西,但我相信密州所有人都支持您!”
  “我们还等着您回来把柳山那老东西踢走,您来当左相!”
  “景国从来没得过‘国首’,等殿试结束,您可一定要得到国首,然后第三次上书山!只让众圣世家的弟子有三次机会上书山,太不公平了!”
  ……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也不知谁开的头,路边的读书人开始朗诵方运的诗词文章中的名句。
  一开始只是读书人,但后来连普通孩子和老人也跟着喊起来。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后来,许多人唱起有名的送别曲子,这些曲子大都慷慨激昂,很少有哀乐。
  京城人对方运北上充满信心。
  不多时,队伍进入景国学宫,学宫的学子们和普通人一样,夹道欢送。
  在空行楼船前,文武百官林立,还有会试中排名第五十一到第一百的进士。


第815章 十科末等
  方运走下马车,万人作揖,齐声道:“恭送方虚圣!”
  方运微笑着点头道:“多谢诸位相送。”
  那些新晋进士们无比眼热,这才叫去赶赴殿试,几乎是全城相送,哪像普通进士,坐上一辆马车带着家眷就启程,别说官兵,朝廷连差役都不给安排,一切自己解决。
  方运舌绽春雷道:“京城远离宁安县,诸位就不必多礼了,我这就登船空行。诸位,告辞!”
  方运向众人一拱手,再次上了龙马豪车,就见龙马振蹄踏空,与马车一起斜斜向高空飞去,最后飞到空行楼船上。
  其后的私兵则排着整齐的队伍登船。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虽说到了进士就可以豢养妖蛮私兵,但很多人根本养不起,只有那些常年征战的将军才能降服妖蛮,或者本身是豪门或世家子弟。
  而且,那些人就算有妖蛮私兵,也不过零星几个,连左相柳山的妖蛮私兵也不到十个。
  但是,方运的私兵足有四百之数,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妖侯,这是连亚圣世家子弟都得不到的待遇,哪怕孔子世家的嫡系子弟在外出的时候,最多也只有一头妖侯跟随。
  不过,更多人把目光放在那一百多读书人私兵之上。
  这一百多读书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方运的幕僚,每个人都是方运的佐官,每个人都是方运的辅弼。其中不乏官场、文院、军方、圣院甚至世家的老油条,有他们在,那些普通进士所犯的错误方运绝对不会犯。
  每年的殿试进士在赴任前,都会花高价雇一位幕僚或曾经在衙门当差的老吏,有他们相助,未必能让殿试成绩多好,但可以让殿试成绩不至于过差。
  众所周知,殿试真正的硬骨头就是“吏治”,如何处理与全县上下官吏和当地豪强的关系,是殿试成绩的关键。
  空行楼船起飞,方运站在船头,就见以文院为中心,四面八方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群,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数不清的人正抬头望着天空,挥舞着手臂,高呼方运之名。
  陈圣之后,方运是景国唯一的希望!
  没有任何人说出这句话,但每一个人都无比清楚。
  景国的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代。
  李文鹰虽堪比四大才子,但他与陈观海之间出现巨大的空隙,没有镇得住一国的天才。
  而在李文鹰和方运之间,同样没有接近四大才子的天才。
  若陈圣没有受伤,再活多年,或许有人能封圣,但人人都知道,在陈圣陨落之前,景国不可能有人封圣!
  景国无人封圣的后果是,相邻的武国和庆国可以瓜分景国。
  无圣不成国。
  但方运是虚圣,只要方运能顶住武国与庆国的压力,景国有机会等到有人封圣。
  不过,这个希望很渺茫,区区虚圣无法顶得住两国的压力。
  所以,景国一直有一股暗流在涌动,这也是左相柳山能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哪怕是皇室都不敢与柳山撕破脸皮,因为一旦景国被瓜分,皇室必然退位,到那时,柳山有无数种方法让景国皇室之人生不如死。
  方运站在船头,向城中的百姓道别。
  空行楼船超过一鸣之速,突破音障后,快速向宁安县直飞。
  空行楼船突破云层,来到高空的平流层,平稳而急速飞行。
  许多人和妖蛮都是第一次乘坐空行楼船,他们虽然好奇向远处看,但依旧排着整齐的队伍。
  方运对敖煌道:“让他们解散,休息片刻。”
  “解散!”敖煌趾高气扬地大喊。
  在敖煌眼里,天底下最威风的事情就是当教头,因为能把一群私兵训得哭爹喊娘。
  不一会儿,香风扑面,方运只觉一只柔软温润的柔荑握着自己。
  方运扭头一看,一身白色衣裙的杨玉环正站在自己身边。
  杨玉环没有看方运,而是望着前方的云海出神。
  “怎么,想家了?”
  杨玉环摇摇头。
  “不怕吗?”方运微笑。
  杨玉环轻声道:“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不怕。”
  柔柔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嗯!”方运用力握着杨玉环的手。
  也不知飞了多久,前方的云海突然空出一个直径几百里的大洞,形成一片晴空,如同一个大陷坑。
  方运则神色微变。
  当空行楼船临近空洞边缘的时候,方运向下望去,就见前方是一片高低起伏的山脉,而在西北方向,有一座巨大的雄关镶嵌在山脚下,成为山脉南北的唯一通道。
  那就是玉阳关,一旦玉阳关告破,妖蛮就可长驱直入,直指京城。
  玉阳关内,数不清的士兵在操练,还有许多过路的商人旅人在歇脚。
  鹰扬军就驻扎在里面。
  玉阳关的中心屹立着一座圣庙,形成强大的力量保护住这座雄关,冲散云层。
  用不了多久,方运的仇敌兵部侍郎童峦就会入主玉阳关,接管鹰扬军,扼守此地。
  鹰扬军的重要性,仅次于京城守军。
  玉阳关是宁安县的大后方,一旦有妖蛮突入宁安县,由玉阳关的鹰扬军全权负责。
  妖蛮入侵若玉阳关的守将不去相助,那宁安县必将被攻破!
  若在方运任代县令的时候宁安县被攻破,则方运十科皆是末等,成为十国殿试进士中最后一名!
  人族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十科皆末等的倒霉进士,最后那进士含愤与妖蛮同归于尽。
  这,就是一些读书人曾经说过的,运气。
  运气不好,谁都不能怪。
  方运望着玉阳关,陷入沉思。
  庆国皇宫,秋阁。
  庆君翻阅完手中的奏章,猛地摔在桌子上,怒道:“景国的官员简直欺人太甚!竟然要求朕拿两府的科举名额换临江府!如此一来,我庆国每年的童生减少近三千、秀才两百!”
  “陛下息怒,临江府之重,重于两府的科举名额。”宗午源站在庆君的对面。
  庆君冷哼一声,道:“午源,文战选人之策,可是由你制定,说要十人不同,必然能打败方运,现在又当如何?”
  宗午源突然露出神秘的微笑,道:“陛下,您不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逼得方运使出浑身解数,比一州之地更重要吗?”
  “哦?”庆君思索片刻,突然惊道,“你是说,是要把方运的所有底牌让妖界知晓?让他们针对方运的杀招更加致命?”
  宗午源微微一笑,道:“这是陛下说的,下官可没说。”


第816章 抵达宁安县
  空行楼船离开京城,跨过玉阳关,飞行许久,终于来到一座县城之外。
  敖煌把头探出船舷,奴奴站在龙头之上,小爪子牢牢按着砚龟,而食指高的小墨女则脚踏墨蛟,悬浮在奴奴身边。
  杨玉环握着方运的手,与方运一同观看。
  宁安县三字最近频频出现,方运已经无比熟悉,以至于明明是第一次看到宁安县,心中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宁安县是景国北方的运输枢纽,运往西北、正北和东北三个方向的粮草几乎都会经过这里,因为宁安县外就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道,利用河道可以把粮食转运到东北或西北。
  那条河就是在北方很出名的益水河,而宁安县的别名便是益县。
  宁安县离益水河有数百丈远,从中引水环绕城市,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
  此刻已近中午,就见宁安县各处炊烟袅袅,一派安详之色,丝毫不像是紧邻前线的城市。
  宁安县的正北方,没有真正的城市,都是要塞或关卡。因为,那些地方只有战争与生死,妖蛮不会给人族任何机会种粮畜牧。
  城墙高筑,上面有士兵在巡逻。
  和江南一派春光不同,春风仿佛还未吹到这里,哪怕天空艳阳高照,一些地方还有些许残雪。
  方运昨日见江南春色,今日见塞北冬意,倍感怪异,仿佛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飞得更近了,方运才发现这个城市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割裂。
  一部分是严肃的军营。数不清的士兵在操练,这里的士兵大都是新兵,经过基本的操练后,会送往三边的各个关卡。
  一部分是热闹的商人。许多从武国来的商船会沿着益水河进入宁安,商品从宁安运往附近的城市,远比从陆路直接运到京城成本更低。
  最后一部分则是宁安县的居民,现在没有农活,得益于圣庙的力量,县城内并不冷,得益于宁安县的繁华,他们只要稍稍出力都饿不死,所以他们成了生活节奏最慢的群体。
  严肃,热闹,散漫,明明充满矛盾,却出现在同一座城市。
  亲眼看到这一切,方运才知道为何去年计知白用尽全力,殿试的民生一科也不过得到丙上,连个乙下都没拿到。
  民生所包涵的因素极多,治安、贫富、民风等等因素极多,哪怕计知白是左相的学生,这里的官员全面配合,也拿那些人毫无办法。
  在宁安县城外三里的亭外,站着许多人。
  方运目光掠过那里,脑海中浮现宁安县的各大势力。
  宁安县虽有鹰扬军的一军,但最大的势力却不是军方,而是转运司。
  这个控制整个密州运输的部门虽然只是四品衙门,但实权之大,甚至超过密州的州衙、州文院和州军等三个三品衙门。
  密州只剩四府,另外五府或名存实亡,或已经被蛮族占据。
  地方小,人少,那么读书人就少,文院权力自然不大。
  在密州,军方力量最重,那属于文官系统的府衙力量就大大不如他处。
  州军虽然也属军方,但只是密州的守护力量,跟鹰扬军或定远军等大军完全不能比,所以权力也有限。
  偏偏三边各军特别依赖转运司,这就造成在密州转运司的实际地位高于其他官衙,至少由翰林坐镇,同时兼任三边转运司。
  两块牌子,一个部门。
  “密州转运司”的司正虽然是四品,但“三边转运司”的司正却是三品。
  转运司的司正名叫耿戈,其正妻在十几年前暴病身亡,之后便迎娶了左相柳山的侄女为正妻。
  转运司不仅下辖数十万民夫或辅兵,在宁安县当地就有六千战兵,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
  宁安县归青乌府管辖,之前宁安县的守卫主要由青乌府的府军负责,而现在,鹰扬军北字军中的“北芒军”已经彻底接管宁安县的城防。
  北芒军是除了转运司之外第二大势力。
  第三大势力,便是宁安商行。
  这是一个由本地豪强联手建立的庞大商业组织,而这个商行的创始者,便是景国的多家开国豪门,他们虽然不是半圣世家,但祖上都是跟着景国太祖流血流汗的大将,所以哪怕半圣世家也不会插手宁安的商贸。
  宁安商行已经渗透到宁安县的方方面面。
  第四大势力,是宁安县的官吏。
  这些官吏大都与当地名门望族通婚,盘根错节,在宁安县经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看似品级不大,但却直接负责宁安县的各项细节,若县令失去他们,几乎与盲人无异。
  四大势力,几乎全面倒向左相!
  幸运的是,方运暗中得到陈家、张衡世家等帮助,凭借世家的强大力量,已经得到极少数官吏的效忠,不至于让他在宁安县两眼一抹黑。
  不仅如此,太后把景国军情部门中有关宁安的资料交给方运。
  即使这样,也不过是让方运由零变成一,离一百还有遥远的距离。
  在殿试中,别人虽然会称呼方运为虚圣,但却不能行使虚圣的任何权力,方运只能当自己是普通的县令,没有任何特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