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历二四八年春,杨家政敌艾家要求方运割裂与杨家关系,方运言可与杨家家主划清界限,但绝不割裂与杨家的关系。
  第二年,方运被诬告勾结杨家家主,被捕入狱,因为有传言说将处死方运,杨玉环上吊殉情。
  新历二五六年,方运七十一岁,杨家大儒之事平反,原来是逆种文人的毒计,方运得以释放。
  出狱后,方运暗中经营十年,在八十一岁时,公布艾家罪证,覆灭艾家,报爱妻杨玉环之仇和七年之牢狱之恨。
  方家声势大振,跻身景国豪门之列,儿孙满堂,故交遍天下。
  八十二岁大寿之时,方运得到二十年份的延寿果,正要当着满堂儿孙宾客的面服食,门房通报有人拜访,自称济陵山故人。
  老态龙钟的方运立刻坐起,出门相应,见到一位须发皆白的黑衣老者,这黑衣老者身形高大,目光清澈,眼中似乎有一丝淡淡的恨意。
  那黑衣老者微微一笑,掩盖掉眼中的恨意,道:“你盗我济陵山宝物多日,今日可愿归还。”
  方运一愣,哈哈大笑,道:“我方家无数家财你都可拿去,但你拿不走我方运的名声,拿不走方氏书院培养的万千学子,更拿不走景国数十万人家为我立的长生牌位。这延寿果,也可归你。”说着把延寿果抛给黑衣老人,笑着回到卧室。
  当天夜里,八十二岁的方运闭目长逝。
  方运茫然地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是蓝天白云。
  方运感到头微微疼痛,心中充满疑惑,自己明明刚刚进入第七山的光门,却好像过了一辈子那么久,心里空荡荡的,好像失去了什么。
  方运只觉得眼角湿热,伸手擦拭,却什么都没有,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只是神念,身体并没有进入书山。
  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响起。
  “笨书生,蠢文人,连读书人都不是了,骨头竟然还那么硬!我以向文宣夺你之妻,你若不动,则悔恨终生,你若动了,则应有愧,不曾想你没有。以宝藏为伏,成就你一生荣华,最后夺你富贵,你若不舍便是贪,你若舍之不尽便是恋,可你竟然拱手相让。以你之子为饵,护则无德,不护则心中反复,你倒以几滴泪断了念想。至于救杨家之人等事情,竟然依旧不改初衷,这种硬骨头的读书人,令人讨厌!”
  方运听着这个声音,隐隐猜到一个可能,心中所有的疑惑和莫名的不舍都付之一笑。
  “此事不算完,我还会找你!怪了,本圣明明能引动人心最深的恐惧和不舍,可怎么就不能让你屈服,怪!怪!怪!”
  方运眼前支离破碎,随后发现自己依旧站在第七山上。
  “你竟然能过第七山?”书山老人出现,目光中有些好奇。
  方运笑了笑,道:“或许是运气吧,我都不知道书山里考了什么,大抵是些幻境。”
  “第七山不是幻境,是书山。”书山老人面露惆怅之色。
  “哦?”方运道。
  “上次你入了书山,你没忘其中经历,今日便不一样了。说了也无妨。”书山老人用脚踢了踢地面,土地裂开。
  方运低头一看,就见裂缝中竟然处处是书籍,有新有旧,有薄有厚,一股腐臭之味从书中散发,有些书籍甚至有虫蛀的痕迹。
  方运不由自主皱起眉头,后退一步,道:“九座书山皆是如此?”
  “不,唯独第七山是。”书山老人道。
  方运道:“我方才听里面一人说,以后还会找我,他真能做到?”
  书山老人笑了笑,道:“每位大儒都对他恨之入骨,李文鹰前去圣院,就是为了对付他。你以后可要小心,恐怕在你成大学士的时候,他就会找你。”
  “那是何物?”
  “不可说。”书山老人摇头。
  方运不再追问,看向第八山。
  第七山和第八山之间空空如也,没有索桥,没有通道,只有化为实质的奇风。
  “这第八山怎么走?”方运问。
  “能走的时候自然可走。”书山老人消失不见。
  方运走到第七山边缘,略一试探方才明白,没有二境大成的文胆,绝无可能抵御两山之间的奇风。


第400章 入京城
  书山处处有生机,方运便盘坐在山中,闭着眼,背诵《论语》《尚书》《孟子》《荀子》等众圣经典,声音低沉,但字字刚劲有力。
  不多时,方运就发觉自己的声音里多了前所未有的沧桑感。
  方运停下朗诵,无论怎么回忆,都记不得第七山发生了什么,但只要一想到第七山,心里总有些空落落的遗憾之感。
  隐隐约约,方运有些明白,若自己不失去一些,永远得不到最好的,而第七山似乎让自己经历了失去。
  两个时辰之后,方运只觉天地震动,眨了一下眼睛,发现自己回到圣庙之中。
  “嘶……”
  “呃……”
  圣庙的九十九名举人中过半露出痛苦之色,还有一些人昏迷不醒,只有十多个举人的眼神逐渐由迷茫变得清醒。
  方运急忙闭上眼,然后再睁开眼,装出一副迷茫的样子,心中疑惑不解。
  书山老人已经说了自己不可能记住书山里的一切,可自己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方运低下头,看向自己的右手,就见一道头发丝细的伤痕横贯手心,泛着淡淡的红色,如同多了一条新的掌纹。
  方运眼前立刻浮现燕赤霞惨死的场面,眼中冒出一团怒火又迅速消散,用力握紧拳头。
  “你们都醒了吗?”一个举人道。
  方运缓缓松开手,微笑道:“醒了,你们过了几山?”
  “唉,我只到二山三阁,想想别人是秀才都能到三山,我堂堂举人只能到这里,真是惭愧。”
  “我还可以,败在三山二阁。”
  “哪怕我们是举人,过三山三阁得文心也极难。不过有了此次书山的经历,我们若考中进士,进入学海后得到文心的机会更大。”
  “文侯大人,您到达第几山?”一个举人问道,其他人也期盼地看着方运。
  “第六山。”方运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有了“口是心非”文心后,说假话张口就来,表情没有一点生硬。
  “不愧是方镇国!哪怕那位颜域空都做不到!第一举人非您莫属了!”
  众人纷纷称赞。
  在众人说话的过程中,方运探查饮江贝。
  发现聂小倩的骨灰罐不见了,但多了三种东西。
  一小堆紫干木,比蛟王龙角珍贵数十倍。
  半片月莲,这是连半圣想要得到的神物,至少可延寿三十年。
  第三件则是一片碧绿的叶子,叶子的叶脉是纯银色,煞是好看,方运猜到这应该是进入天树的钥匙。不过既然是举人就可以进,自然在临近突破进士的时候进比较好,先放一段时间。
  圣庙大门缓缓打开,众人说笑着离开,门外站立着大批官员,不乏成名多年的举人和进士,但他们却羡慕地看着这些举人,因为绝大部分官员都没上过书山。
  方运看了看天色,此刻已经是下午时分。
  走出圣庙,方运立刻接到多封传书,其中有文相的传书,说等到书山结束,马上接他去京城。
  方运刚要回复,却看到天边飞来一辆蛟马车,方运心道姜河川的境界恐怕已经不下于文宗,哪怕不知道书山什么时候结束,可却能感知到大概的时间,提前返回。
  众人弯腰迎接文相座驾。
  文相姜河川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散披在身后,须眉洁白,面带和煦的微笑,道:“我也不多言,为防夜长梦多,我即刻带方运回京城。不过我倒想问问,方运你到了书山何处?”
  “第六山。”方运心里却加上“还有第七山”。
  “好!”众人齐声称赞。
  “虽然只有通过第六山才得文心,但也算不凡。若方运成为十国国首,必然可得那‘口是心非’。”
  方运微微低着头,在别人眼里是谦虚之态,可实际却因不能说实话而无奈。
  葛州牧道:“文相大人,方运必然会得学宫圣庙庇护吧?”
  “那是自然,来之前我已与太后定好,圣庙待方运如太子,你们这些江州官员放心了吧?”文相微笑道。
  众人大喜,孙知府道:“既然待方运如太子,那只要在京城范围之内,哪怕大妖王都别想伤方运分毫。”
  “方运,你有何准备?”姜河川问。
  方运道:“请问大人,可否先去玉海城接玉环姐同去京城?”
  “那我便以平步青云载你去玉海城,然后以飞页空舟载你和家人前去京城。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确需要亲近的人。至于其他人,太后会帮你挑选,以防宵小混入其中。”姜河川道。
  方运心道都说这位文相坦荡,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这种事明显不适合当众说,但文相却丝毫不在乎,这种人在圣道上必然比左相走得远,但在庙堂上必然不如左相。
  “谢大人。”方运道。
  姜河川向众人微微点头,便带着方运踏上平步青云,快速向玉海城飞去。
  飞到空中,文相背负双手望着天际,道:“你过了几山?”
  方运轻咳一声,道:“您老果然目光如炬,我已经过了第七山。”
  “好!”文相的声音陡然提高,背在身后的双手用力握紧又缓缓松开。
  “侥幸。”
  “这种话就不要说了。到了京城后,你将在学宫范围内的宅院居住。景国学宫乃是城中之城,比一些县城更大,你在其中非常安全。”
  “学生记下。”
  “明日之后,你便成为景国学宫的上舍弟子。”
  方运一愣,道:“那上舍之下可是内舍,内舍之下可是外舍?”
  “自然。”
  方运记得很清楚,宋朝时期王安石创造了三舍法,把太学的学生从低到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没想到这里也有差不多的分类。
  “景国学宫聚集京城、其他州府甚至外国的学子,文位最低是举人,甚至还有一些为争取进入圣院而努力的进士,你到了那里便可大展宏图。”
  “学生明白。”
  不多时,两人飞到玉海城的上空,方运指路,姜河川控制白云落在方家的宅院,之后使用飞页空舟搭载杨玉环、江婆子和方大牛,还有小狐狸以及小流星。
  飞页空舟一路风驰电掣,而方运没有浪费时间,不断向文相请教一些经义和圣道方面的学问。
  在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飞页空舟来到京城外。
  方运从高空见过玉海城的整齐,见过孔城的庞大,这京城的风格则略有不同,如同一座全副武装的堡垒。
  飞页空舟缓缓下降,落在学宫的一处院子中。
  姜河川嘱咐了一些事项便离开,由太后指派的女官负责方运一家安置。
  不一会儿,赵红妆发来传书。


第401章 婚宴
  “听说书山已经结束,祝贺你通过第五山。你现在应该在来京城的路程,可惜了,否则可以参与陈家的婚礼,结识景国俊彦。”
  方运看后微微一笑,回书道:“我已在京城。”
  不多时,赵红妆再度传书,字里行间迸发出喜悦之情:“真的?甚好!你马上让人送你来内城的陈府。”
  “若不是重要的宴会,我便不去了。”
  “陈靖大婚。”
  “可是陈圣世家的那位天才陈靖?”方运问。
  “自然是他。本来你来不来都可,但这次婚礼被陈太夫人看重。陈太夫人可是当今陈家家主的祖母,更是陈圣多次夸奖的孙媳妇,连太后见她都要亲自登门拜访而不是让她入宫见面。别人不来就算了,你这个文人表率在京城还不来,不知道多少人会说你闲话。听说你与陈家人关系不错,自当要来。快一些,现在还来得及,我还没进门,正好在门口等你。”
  方运一听是陈圣世家的陈太夫人,心怀敬佩,当年陈圣被困一处古地,十年不见人,恰恰陈圣世家又遇到大危机,最后还是这位陈太夫人凭借高明的手腕维持下来,陈圣回来后立刻赐予她一枚二十年份的延寿果。
  方运原本想把家整理好再去,赵红妆再度传书:“你快些来。陈太夫人寿命将尽,这次陈靖的婚礼就是为了冲喜,希望可以让老太夫人多活一阵。再过一阵就迟了。”
  “好吧,我马上就去。”方运倒不怕别人说闲话,但赵红妆这份心意自己要领。
  方运找到皇宫派来的兰女官说明意图,兰女官立刻命马车送方运离开。
  方运在马车上坐好,透过车窗观察这里的环境。
  景国学宫乃是景国最大的学府,完全就是按照一座小城市的标准建造。
  入眼全是读书人。
  这里不仅有各地优秀的举人和进士,京城大量的童生、秀才和举人都聚集于此,同时还有十国各地的举人或进士在此地游学暂居。
  此地建筑非常奇特,并无固定的风格,每到一个区域都仿佛进入另一个国度,粗糙石屋,高脚竹楼,水上画舫,小山窑洞,各式各样的建筑应有尽有,多而不乱,繁而不杂,如同是一副十国画卷,让人看着分外舒坦。
  和别处不同,景国学宫中有女学子,只不过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因为目前女子不能得才气文位,这些女子主要还是来镀金,高门大户的读书人最喜迎娶女学子。
  方运看着那些说说笑笑的女学子,轻叹一声,能来读书总比不能读书好,人族一直在进步。
  方运看着窗外,学宫中气息分外干净,无论是争论经义还是在比较诗词,无论是追追打打还是激烈论战,都要比外面纯粹得多,喜也纯粹,恨也纯粹。
  马车离开学宫,进入京城市区,方运立刻感受到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和学宫中截然相反,让人不清楚哪一个世界才是真的。
  面对城市的喧嚣,方运有些怀念学宫中的气氛。
  不过京城的景致也不错,远比玉海城和大源府大气,不愧是一国之都,颇有气象,总能给第一次来京城的方运带来新鲜感。
  方运想起自己没备礼物,于是在饮江贝中翻找。
  便宜的东西拿不出手,可别的东西太贵重了,像月莲、紫干木、龙息石刻等都是无价之宝。所有的宝物中最差的一件也是举人文宝,市价至少十万两白银,关键还是备用的文宝,不可能随便送人。
  至于可以送礼的宝物,都已经寄存在圣院中。
  最后方运决定送银票,虽然有些俗气,但也无妨。
  学宫紧邻内城,马车又有皇室的标志,一路畅通无阻,很快来到著名的崇圣大街,街道上车水马龙,大量的马车来来去去。
  夕阳即将落山,道路两旁张灯结彩,照得街道犹如白昼,无比热闹。
  不多时,车夫回头道:“文侯大人,长公主的车就在那里,她的车上悬着一把红绳编织的小剑,最是好认。”
  “谢谢。”方运拿出一两碎银谢过车夫,然后向赵红妆的马车走去。
  方运一路前去,无人认识他,走近马车的时候,一个曾随赵红妆去过玉海城的侍卫发现方运,急忙在外面敲击车窗。
  赵红妆掀开门帘走去,她身穿书生袍,手持折扇,敏捷地跳下马车,然后冲方运招手,眼里满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方运三步并作两步过去,正要叫她公主,但见她一身男人打扮,英气十足,便临时改口叫她的化名:“竹真兄,别来无恙。”
  赵红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喜欢这个称呼多于公主。
  “你来的正好,最多一刻钟婚宴就会开始。走,我与你进去。”赵红妆也不避嫌,与方运一起向陈府走去,马车跟在后面。
  方运看了看来来往往的马车,道:“没想到这里的马车如此多。”
  赵红妆笑道:“从正午开始就是这样。你看这些离开的马车,其主人都是没资格参与婚宴的,但陈家毕竟是当今景国的第一世家,婚宴哪怕不请他们,他们也必须要送一些礼物。”
  方运低声道:“我送万两银票不碍事吧?来得太急,没备什么礼物。”
  “万两银票也不少了,无妨。我们走。”赵红妆和方运在前,身后跟着几个抬着礼箱的皇宫侍卫。
  到了门口,两人把贺礼送上,一起向里走。
  陈府处处挂着大红灯笼,喜气洋洋。
  两人一路向里走,不断有人向赵红妆问好。
  “大长公主好。”
  “竹真兄!”
  “红妆……”
  赵红妆遇到同辈只是微微一笑,遇到长辈则礼貌回礼,没有多少长公主的架子。
  方运一直和赵红妆在一起,但谁都不认识他,也没人问他,一路倒也清净。
  陈家大宅是一处园林,占地极广,走了好一阵,方运才来到一处宽阔的大院子中,院子里摆着许多桌椅,客人比前面的院子少许多。
  进了陈家大院,方运立刻发现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黑衣举人服变得极少,进士的白衣绣剑服和翰林的白衣墨梅服骤然增多,甚至还有青衣大学士的身影。
  江州可见不到这种场面,方运想起在孔城的日子。
  除了文位服,这里有许多人身穿黄袍,显然是赵家的皇室中人。
  两人还没等站稳,就有许多赵家子弟叫赵红妆过去。
  赵红妆无奈一笑,似是很不情愿与那些人交谈,道:“我去去就来,你稍等。”
  方运看着赵红妆离开,也不在意,扫了一眼前方的正堂,那里面的人物更加不同寻常,甚至有两位紫衣大儒。
  方运正要找个地方坐下,突然发觉有人在看自己,于是向那人望去,那人和自己一样身穿黑衣举人服,生得唇红齿白,玉面粉容,异常俏俊,看上去二十岁出头,但目光格外沉稳,只看眼睛的话还以为是一位中年人。
  那青年向方运微微点头,方运也点了一下头,然后便找了一处无人的角落坐下,等赵红妆。
  院中声音嘈杂,方运也不理会别人说什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慢喝着。
  不远处,那看方运的青年突然问身边的白袍进士,道:“衣兄,那人是谁,怎么跟红妆如此亲密。”
  那白袍进士原本神态淡然,听后眼中闪过一抹疑色,然后向方运看去。
  “不认识,相貌还可以,小小年纪气质出众,似是非常人。小国公,你可认识?”衣姓青年道。
  小国公道:“我也不认识。不过众圣世家优秀的弟子和各国近年来的天才你我都认识,此人怕是京城的后起之秀,满腹经纶,所以红妆才会带他来如此重要的婚宴。”
  “他比红妆小,不会是你赵家子弟吧。”
  “鸣天,赵家子弟我会认不出来?更何况红妆与他过于密切,不像是亲戚。”小国公看了衣鸣天一眼,目光微微闪了一下,低头饮酒。
  衣鸣天道:“你们谁见过此人?”
  同酒桌的众人纷纷向方运看去,一个接一个摇头。
  “不曾认识。”
  “应该是景国哪个豪门之家的子弟吧。”
  “定然不是众圣世家之人,不知是哪个地方冒出来的。”一个黑衣举人讥笑道。
  其余人笑起来,但没有出声。
  方运觉察到许多人看自己,扭头看向他们所在的地方,发现之前那个看自己的俏俊青年面带微笑,毫无恶意,但他身边那个健壮的白衣进士却隐隐有敌意,而且那白衣进士的进士服和景国的略有不同,明显是武国之人。
  方运没听到那些人说什么,也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便转头看向其他地方。
  衣鸣天轻哼一声,稳稳地坐在椅子上,道:“我见此人品貌非凡,想要结交,谁帮我请过来?”
  “我来!”之前那个举人立刻起身。
  “谢庄兄。”衣鸣天道。
  “不客气。”
  庄举人笑着走到方运桌前,一拱手,道:“这位兄台你好,衣兄见你品貌非凡,想与你结识,不知可否赏光?”
  方运问:“那个武国进士还是景国举人?”
  “进士。”庄举人矜持地笑着,笑容里还隐藏着一丝傲慢。
  “哦,没兴趣。”方运不想结识一个莫名其妙对自己有敌意之人。
  “你知道他是谁吗?你如此不识抬举,知道激怒他的代价吗?”庄举人不客气道。
  “哦?那你知道激怒我的代价吗?”


第402章 别怕
  方运平静地看着庄举人,嘴角还噙着淡淡的笑意。
  庄举人仔细看了看方运,没有从他的脸上看出丝毫的惊慌,甚至连该有的骄狂都没有,心脏猛地一跳,问:“您来自古地?”
  “我是土生土长的圣院大陆人。”
  “您是哪一个世家之人?”
  “我家十代平民。”
  “您是举人?”
  “是举人。”
  庄举人大怒,道:“那你的勇气从何而来!你可知,衣鸣天之父乃是大儒衣知世,乃是人族下一位半圣!”
  “那又怎么样?”
  “我不与你废话,你去不去?”庄举人提高声音,许多人向这里看来。
  “没兴趣。”方运拿起桌子上的桔子,慢慢扒开,慢慢吃着,吃完第一个桔子后还点头道,“不错,应该是古地的桔子,圣元大陆可长不出这么好的桔子。”
  庄举人鼻子差点气歪,回头看了一眼衣鸣天,发现他神色不悦,不得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道:“我最后问你一句,可否赏个脸,相互结识一下。”
  “若你方才这么说,我或许就去了。现在,不去了,抱歉。”方运说完又往嘴里塞了一瓣桔子。
  庄举人扭头道:“鸣天兄,此人好大的架子!看来是瞧不起我‘康社’之人。”
  方运眉头一皱,仔细看了看那些人,最后看向衣鸣天和小国公。
  康王当年化名进入景国学宫建立康社,方运是知道的,而康王与武国走得近也是众所周知,既然衣鸣天在此,他们都是康社之人,那么衣鸣天身边那位颇有气势的年轻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方运想起自己惩罚过的管长俞,而管长俞恰恰是康王的狗,按理说那个小国公应该恨自己,可为什么小国公一脸和气,反倒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衣鸣天情绪不对?
  方运微微一笑,道:“康社之名我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康社之人连最基本的礼贤下士都不知,委实伤心,罢了,康社瞧不起我,那我便不去了。”
  庄举人面色一沉,道:“你觉得三年前的京城举人试第五、书山上三山一阁、康社中坚来请你,对你来说是一种侮辱?”
  “倒也算不上侮辱,只是,你的确请不动我。”方运缓缓说完,一股强大的气势酝酿而成,注视庄举人的眼睛。
  方运坐着,庄举人站着。
  居高临下的庄举人竟然本能地侧过头,不敢跟方运对视,但很快反应过来,羞愧地看向衣鸣天。
  “兄台好大的口气。”衣鸣天就要站起来,但被小国公一把拉住。
  小国公微笑道:“衣兄不必生气,此人或许有真才实学也说不定。大家都是读书人,有些傲气实属正常。”
  衣鸣天不悦地看了小国公一眼,缓缓起身,道:“既然此人说庄兄请不动,那我便去试试!”说着向方运走去。
  小国公轻叹一声,道:“既然鸣天兄如此,那我也不要颜面,随鸣天兄一起去。”
  衣鸣天点了点头,其余人也随后跟上,一起向方运走去。
  方运没有看衣鸣天,而是看了一眼面带微笑的小国公。
  方运立刻站起来,冲小国公一抱拳,诚恳道:“我看公子玉树临风,气韵内敛,目有光华,恐怕是康社之首吧?康社若有一石才气,这位公子必然独占九斗!若是这位公子邀我,在下喜不自胜。”
  衣鸣天的脸色微微一变,而小国公面露尴尬之色,随后笑道:“兄台好算计,不知我与鸣天兄如何得罪你,你如此离间我们两人?我不过是一个小举人,鸣天兄乃是武国状元,你此言太过不智。”
  方运却作恍然大悟状,道:“原来是武国之人啊,怪不得我觉得此人蛮横有余而智略不足、勇气有余而谋策不足、莽撞有余而沉稳不足。此人虽是进士,比之你还是相差少许。你们康社请不动我,这位衣鸣天十分不满,你却面不改色,这就是修身与否的区别。我景国人果然强于武国之人。”
  衣鸣天不满地看了小国公一眼,随后对方运道:“其他不说,我问你,我衣鸣天可有资格结识你?”
  方运坐下,道:“天下人人都可结识我,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衣兄真的仅仅是结识我?”方运突然盯着衣鸣天的眼睛,目光如刀剑刺出。
  衣鸣天只觉眼皮生疼,下意识以文胆抵挡。
  方运微微一笑,道:“衣兄若是清醒了便坐下,我们结识一番。”
  衣鸣天大怒,道:“你敢偷袭我!”
  不远处景国的一位大学士一愣,露出怪异的笑容,最后盯着方运一直看,一直笑。
  方运愣了一下,心道这衣鸣天疯了不成?自己可是刚刚用出文胆二境小成的‘目如刀剑’,已经很清楚告诉衣鸣天自己的文胆境界,让他知难而退,他怎么没反应过来?
  随后,方运恍然大悟,要是有人说一个举人的文胆进入二境小成,那人必然会被骂疯子,这衣鸣天境界不足,不能清晰感受到文胆二境小成的力量,错误以为是用文胆偷袭挑衅。
  不等方运辩驳,小国公给庄举人使了一个眼色,庄举人立刻向前一步站到方运身侧,厉声道:“竖子欺我康社无人?”
  康社的几个人一看庄举人要包围方运,不得不挪动步子,七人把方运围住。
  衣鸣天伸出食指指着地面,道:“我不管你是谁,今日若不道歉认罪,你走不出这个院子。一个小小的举人也想在我面前放肆?做梦!”
  其余人上前一步,把方运围得更紧。
  方运坐在椅子上,如同被群狮围住的幼鹿。
  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院子里变得静悄悄的,无一人敢说话。
  突然,正堂的方向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济县方运何在?”
  包括衣鸣天在内,所有人都露出好奇之色,就要环视四周寻找那个大名鼎鼎的方运。
  但是,被他们围住的年轻举人站了起来。
  “济县方运在此。”
  衣鸣天感到头晕。
  庄举人身体一抖,差点昏过去,他看着方运,嘴唇哆哆嗦嗦,若不是身边站着衣鸣天和小国公,早就跪了下去。
  方运可是碎了庆国武国数千人的文宫文胆,逼得不知几十万人半跪认错,人送外号“碎胆狂魔”,景国上下敢正面挑衅他的进士或许有,但举人绝不可能有!
  “入内详谈。”那声音再度响起。
  方运拍了拍庄举人的肩膀,微笑道:“别怕,你还没激怒我。”


第403章 揭穿
  庄举人面红耳赤,喉咙里发出轻轻的声音,想要说什么却又不敢说。
  衣鸣天这才缓过神。
  方运向正堂走去,他周身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原本围住他的人立刻让开一条路。走了几步,方运突然停下,回头看向小国公。
  “那日一别,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