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专家)-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的物形为存思对象,通过意念成千上万次的暗示躯动,以意合形,到那时,“云”就是五脏元气、“月”就是脑宫神魂,不分彼此。

行功时,只存思“彩云追月”,亦可本能催动气血,增长修为。因为此过程可以放开气血搬运等繁琐细节,正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静心澄意、滋养神魂上,效果甚佳。余慈迈入通神境界之后,进步神速,与此也有很大关系。

解良像是能够看出他心所想:“你以前修炼的也是存思术?”

“是。”

余慈将所修炼的法门说了,解良点点头:“我这门法诀,确是以存思入门。你有基础当然很好,不过二者存思的对象,根源不同。你以前存思的‘明月’之类,属于‘存思身外景象法’,都是典籍教给你的固有定式……”

说到这里,他又皱眉想了半晌,终于举出一个好例子:“那些固有定式,是找个模子‘套’进去的。而接下来你要存思的心象,却是根基于自我的物象,是要从物象上‘生’出来的。”

看余慈连连点头,解良却没那么乐观:“理解容易,做起来难。你务必要破除先前的执念,打破定式,否则,前面的基础,就是你大的障碍。”

余慈应声的时候,不知不觉二人已到了止心观前。

此时天色已经入夜,余慈看到,观前点起了气死风灯,人影杂乱,不知忙活什么。

远远地看到了宝光的人影,小道士也看到了他们,忙迎上来,先和解良见礼,随后便诉苦道:“刚刚观里,有只耗子狂咬人,可能沾染了邪气。师傅说,怕是有一个极强的妖魔隐身附近,要观戒备呢。”

余慈和解良对视一眼,都想到那只被魔化的乌鸦。

实力强劲的妖魔,气机影响十分厉害,又因为和修行界格格不入,便自觉不自觉地挥出邪魔之气,改变周围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一些比较弱小的生灵缺乏抵抗力,受邪魔之气侵蚀,要么死去,要么就生变异。变异的生灵大都凶残好斗,生命强大幅提升,但寿元缩减得很厉害。

现来看,周围出现妖魔几乎就是确定无疑!

听到这消息,解良自然要去找于舟商议,《玄元根本气法》之事,也暂时放下,余慈只能先返回自家居住的院落。

大约是出了生灵魔化之事,止心观并不平静,无论是外室弟子还是挂单道士,都是议论纷纷。余慈回居所的路上,便有两拨人拦着他讨论,有忧虑的也有兴奋的,和惯常安逸的氛围大不一样。

余慈心早被解良所说的“物象”和“心象”占满,也不与人多说,早早回来,便静室坐下,开始仔细揣摩解良的理论,此时,他脑灵光闪烁。

刚刚解良说到要对自身全盘把握,他心里便是一动。那时候他想起的是天裂谷下,叶途讲述的“同心圆理论”。

当时,叶途将神魂由内而外分为元神、隐识、显识三部分,又将洗炼隐识作为进入通神阶,成就阴神的标志。当时他的大意便是:要认清隐识存的诸多**和情绪,使里面隐藏的庞大潜力,真正为我所用。

叶途讲述的仅是神魂层面,而解良则将“自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人讲述的范围不一样,可是,内里的精神是一致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洗炼!

叶途说过,一门合格的长生术,必有其独特的“洗炼”之法。而就余慈理解,所谓“洗炼”,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知。

神魂层面,要认清隐藏灵魂深处的**和情绪,使合我者用,不合我者去;而“自我”层面,从物象“生”出心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自我”充分了解,深把握的过程。

两相结合,余慈便明白了,《玄元根本气法》的端何处,应该如何入手。

通晓了道理,余慈便满心期盼着解良快快商议完毕,来教授他真正的法门。他刚刚已经知会了宝光,若是那边商议已定,便来叫他,他要趁热打铁,追着解良把这位上乘先天气法学到手。

只是,眼看已是半夜,宝光还没递来消息。

自觉等得有些心浮气躁,余慈定了定神,干脆瞑目调息,渐渐地心有所感,不自觉运起熟极而流的“宫月明还真妙法”,使五脏元气之云和脑宫神魂之月彼此摩挲,交互感应,进入到忘我之境。

不知什么时候,耳畔忽地传来一声冷哼。

余慈身子一震,便从存思观想的状态出来,睁眼去看,板着脸坐他身前的,不是解良又是谁来?

他先是一喜,旋又现,解大仙长似乎有些不高兴。

“解仙长……”

“刚刚还是‘彩云追月’?”

余慈只能点头。

解良皱眉道:“我已经对你说了物象、心象的道理,为什么还用那种定式套子?”

“呃,解仙长不是还没有教……”

“这与我教不教何干?”

解良低斥一声:“便不去管什么物象、心象,你可明白你存思的明月为何物?”

余慈不能答。

解良摇头道:“你还不明白,心念一物是微妙,你存思明月多年,变化暗生,早已自家气机勾连,浑若一体。此时的明月不是典籍上告诉你的,而是你自己需要的。别人眼的明月,与你看到的明月是一样的么?”

余慈听得怔,解良的言语不是太细致,可是意思却是明明白白。

“说到底,这不过执念而已,总把自有的当成别人教的,以为自家明月人家头顶,不过这一关,什么修行便都是空谈……当年教你那人,可曾说过,她心明月如何?”

余慈苦笑,那一位恐怕是没有“心明月”这一说的。

他长吁口气,忽地闭上眼睛。

这一刻,他回忆前尘,感慨万千。所谓“宫月明还真妙法”,不过是赤阴女仙自道书找来的残缺法门,让他练来试试效果。自从反出双仙教后,是无人指点,全靠他自己,借助《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一些类似法门,一点点摸、揣测,勤修苦炼,将自身修为由不值一提的气动阶段、至于长息、再到明窍,终厚积薄,分念化识,进入通神境界。

此时他修炼的法门,与那初版本相比,恐怕早已面目全非,只是多年来一点点变化,他本人浑然不觉罢了。如今经解良点破,他心里忽地一畅:

“我心存思之明月,早就是我的,哪还有他人的半点儿痕迹?”

此念一出,他眼前忽地光晕如轮,有明月自泥丸起,遍行宫,如过天穹。与之同时,他心有关“宫月明还真妙法”的一切口诀,均轰然崩散,不留一点儿痕迹,只有明月如轮,照彻虚空,自然引动周身元气,如涌潮汐。

执念已去,这一关,他是过了!

第116章授笔

第116章授笔

这一关他过得轻轻松松,解良倒是略有些惊讶,看了他几眼:“你倒想得开。”

解良便是再神通广大,也不能知余慈走过的人生历程,无法理解余慈内心是何等**和坚强,不过,这倒少了很多麻烦。

“执念既去,你十多年修行的存思法,便不再是阻力,而是助力。此外,你也修通了贯气法,修行前的各项准备便已齐全,如此,我便传你这一法门。”

余慈精神一振,是仔细倾听。只听解良道:

“我这门《玄元根本气法》,以存思入门,用的却是画符的心法。之前我说的心象,便是要用‘书图象’的法子一笔一笔地画出来。这其,一切心法都只是扶手,只有心象物象,才是根基。

“你擅长符法,当知画艺:你心内无量虚空便是画布,心法则是画笔,精气神就是墨汁,任由你心象驰骋,流精布气,自得本我之相。这是简简单单的道理,却要时时留心。定神,我送笔来!”

解良所言,竟和余慈当初感慨于舟老道剑幻鱼龙,所喻者恍然如一。又或许他说话时用了什么法子,余慈听耳,便觉灵台空明,自然心神附着,将解良唇齿间流出的心法记忆领会,浑不知时光流逝。

当余慈从浑沌未明的状态醒来,天色已经大亮,解良仍端坐原处,似乎从来没有移动过。

余慈眯起眼睛,接收窗外的天光。虽是一夜间记忆了不知几千几万字的口诀,他的脑仍是清清朗朗,这无疲累的感觉,似乎刚刚只是从解良手拿过了一枝笔。

正如解良所说,一切心法都是成象的“笔头”。他记不记得住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杆笔”可拿手上,放心。

余慈就觉得,当他闭上眼,就有一只蘸满了墨汁的大笔悬半空,欲动非动,只待画第一笔下去,可是画什么好呢?

此时,解良问他:“可是拿到笔了?”

余慈郑重点头:“是。”

“那就好!”解良如是说,然后就这样站起身来,要出门去。

余慈看得一愣,忙跳起道:“仙长留步,弟子尚有疑难。”

解良哦了一声,站定,扭头看他:“你讲!”

余慈张了张口,忽地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只是却没想到,《玄元根本气法》这门了不起的法诀,竟然只是一夜时间,便传授完毕,他以前可是准备着拿三年五载的时间,精研其奥妙呢!

看他表情,解良也能大致感觉到他的想法,便道:

“若你昨夜不能领悟,那一点灵光耗,再弥补便要三年功夫,且未必比得上这一夜的收获。你……做得不错。”

说罢,冲他点点头,解良径直出门。

余慈冲他背影深施一礼,只有像他这样,亲身经历过无法可修之窘境的修士才能明白,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

修炼《玄元根本气法》,其实就是三个步骤。

若以昨夜解良的比喻来说,第一便是用存思法铺开“画布”,心法上称为“心内虚空”,为承载心象之地,日后描绘心象便‘心内虚空’进行。余慈有了存思法的根基,又破除执念,这一点没有问题。

第二便是用画符的手法“执笔”。这一步上,除了要有画符通窍的认识,还要了解如何将本人的“物象”反映到“画笔”上,再与“心象”勾连起来。这也就是此部先天气法的精妙处所。

此时才见到解良的关键作用。临夜短短两个时辰,便是解良口传心授,引导着他从肤血肉、筋络经脉、五脏腑乃至神魂心念等各处细节入手,便像是洒下了亿万条勾线,牵涉到形神的方方面面,使形神气机有序汇总到他心“画笔”之上。至此,“画笔”动,便是他形神动,由“画笔”画出的“心象”,就是他的“物象”生出的“心象”。

也就是解良这位创立法门的天才,方能指导着余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夜之间完成这无比浩大的工程。有此一着,到了第三步上,也就是描画心象之时,余慈便能从繁琐的行气贯脉等枝节上脱身出来,凝神用志,专注于心象的成形和丰富。

“真是妙绝!”

余慈终于明白,为何此法一经问世,便被迎入祖师堂,获得崇高的地位。只他现所窥见的一角,便是一个以前无从想象的全天地。

画布铺开,画笔手,现唯一的问题是,他的心象,怎么落笔?

转眼十多日一晃而过,冬天冷的时节已经过去。

余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心象。

对此,传授他法门的解良并不奇怪。他看来,世上能修炼此法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已经充分认识自身的“物象”,起码是洗炼阴神成功的修士,此基础上,只要掌握基本方法,便可“心象”有成;二是对“物象”的认识比较缺乏的,描画“心象”时,还包括着继续认识“物象”的过程,这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解决的事。

所以,传授完法诀之后,所有人的重心都转移到妖魔上去。

一头凶残嗜杀,看起来还非常狡猾的强力妖魔隐身侧,对大部分都是外室弟子或挂单道士的止心观来说,实是个大威胁。

作为观还丹境界以下,战力堪称强之人,余慈也暂时放下研究玄元根本气法的心思,与同门一起,协助几位仙长周边山区。

“五十里方圆内,肯定是没有的。”

不知用照神图暗观察了多少次,余慈心有谱,而几位仙长也做出了判断,同样将重心放了外围。越是向外,范围越广,以止心观的人力,实很难顾得周全。但那位精擅镇魂驱邪法术的海扬仙长,从受到邪魔之气侵蚀的动物身上找到了线,这几日一直施行某种法术,逐步锁定妖魔踪迹。

气氛慢慢变得紧绷,然后,一个雪夜,突然就爆了。

余慈没有赶上那场战斗,他那时还远二十里外,他只看到了解良出手时,弥漫天际的阴云,以及响彻数十里的隆隆雷鸣。等他赶到的时候,那头狡猾的还丹妖魔已经被解良轰成了飞灰,同时化灰的,还有另外一个家伙。

南松子!

这是完全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果。

据解良的说法,当时他山区,感应到远方突然激烈起来的大气波动,赶去时,便现妖魔正一片幻阵激烈挣扎,观其形态,分明是神魂受制,正遭人夺舍的样子。

解良没有擅动,旁观察了一会儿,觉得夺舍双方均非善类,这才出手。而那时,妖魔竟然使出万象宗的幻法,还祭起一件邪器,垂死挣扎,但解良的五雷轰顶之下,转眼飞灰,死了个干净。

之所以能确定是南松子,除了其万象宗一派的幻阵、幻法之外,还有一块已经被雷火烧灼得只剩残片的红纱质料的东西,长不过半尺,边角全是火痕。

这正是对方祭起的邪器,只是被解良动的雷火烧了大半,已经彻底废了。

止心观,此物正拿余慈手上,于舟、解良和海扬三位仙长都盯着他看。

作为南霜湖一战的当事人,余慈有言权。他捏着那片红纱,指尖捻了捻,感觉里面温高得有些异常,摩擦之后,甚至有淡淡的烧灼感。将“先天一气”透过去,上面还透出一丝腻香,嗅得猛了,便有些头昏。这香气和当日南霜湖上嗅到的一模一样,只是要稀淡一些。

按照余慈的理解,当时笼罩湖面上的红雾,应该就是从此件邪器来。后面南松子神魂脱窍,依托的应该也是这件邪器。

余慈确认了这一点。

红纱残片又回到于舟等人手里,三位仙长都是见多识广,将那红纱手传了几回,便都确认了,后由海扬道:

“确实是桃花帐无疑。”

海扬身材矮壮,须乌黑,声音宏亮,一开口便是四壁震动。

于舟抚须道:“这些年来,沧江两岸颇不太平,有妖魔藏身,许多散修和小宗门的修士,尤其是女修被吸阴元精血而亡……这里面,不知有没有南松子的罪孽?”

说起桃花帐,也是此界鼎鼎有名的一个物件。乃是以女性阴元精血为原料,以纱帐为形制,炼制而成的邪秽之物。通常一些不入流的家伙会以其作为取乐的情趣用具,但还有一些修士,此基础上下了狠手,通过填人命的方式,将其进阶为恶毒的法器。南松子显然就是后者。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失去肉身的南松子只有这一个寄魂之器,此时器物损毁雷火轰击之下,那厮魂飞魄散已不可避免。

海扬便是大笑:“天道公,这等蠹虫,平白污了修士的名头,此时自寻死路,灭杀解师兄天雷之下,正是报应不爽!”

蠹虫?

听海扬的语气,余慈觉得,这称呼像是有什么来历?

第117章蠹修

第117章蠹修

于舟三人还讨论南松子的死因。终得出的结论是,此人是贪心不足,想要夺舍一具足够强劲的肉身,看了游荡至此的妖魔,本来已经快要成功,却不想招来了解良,自作自受。

余慈也觉得,这是合理的解释了。

达成共识之后,气氛也轻松下来,余慈趁机提出心那点小疑问。

“蠹虫,就是指蠹修啊!”

海扬仙长心直口快,又和于舟、解良是熟惯了的,便对余慈也另眼相看。余慈一问,他就抢其他两人面前,为余慈解释。

修行界有这么一群人,或因资质、或因机缘,长生无望,前路已绝,干脆不再修行,自甘堕落,追求各类享受。有的则进一步,自己修行不成,转而破坏他人修行,其卑劣行径,堪称神憎鬼厌,被称为修行界的蠹虫,正式一点儿的说法,就是蠹修。

“天底下也有大批邪修魔头,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增长修为,然而,只要心存着长生之念、向道之心,总还有些顾忌。而那些蠹虫,自觉烂命一条,脑子里都是些荒谬怪异的念头,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能干出来,只图一时痛快,全无底线,某些行径,令人指……”

海扬这么说着,嗓门倒是越来越大,看起来是见识过蠹修的行径,也厌恶到极点。

余慈听着,心里是另一个念头:要这么说的话,那南松子倒还算不上是纯粹的蠹修。至少余慈知道,此人有非常强烈的长生**,一门心思要将修为提升到步虚境界,相比之下,他对慕容轻烟的**都可以放一边。

倒是记忆的另一个人……

此时,他的视线又转到那块红纱残片上,略有些感慨。原来这玩意儿叫桃花帐啊,这种东西,他以前也见过的,双仙教。

赤阴女仙不会喜欢这种东西,但她的哥哥紫雷大仙,却绝对是此道人。

紫雷好色、赤阴嗜杀,赤阴喜怒无常,杀人无算,已是招人痛恨,而紫雷之荒唐好色,是令人指。他往往日御数女,除了亲妹子赤阴不敢动,其兴之所至,教垂髻女童也不放过。他寝宫床榻之上,便常悬着同样质料的一顶红帐子,夜间赤芒流火,十分妖异,那厮便帐荒唐,不知祸害了多少美貌女子。

却不知那个人渣,如今还世否?

当时他就有感觉,这对兄妹,对长生都有强烈的渴望。只是赤阴意志坚强,目的明确,自有一番行事的原则;至于紫雷,意志远不如其妹,常为**之事耽搁修行,他对长生的渴求,大半倒是因为怕死,或者说,不愿意缩减他行乐的日子。

这样的人,或许适应称为蠹修。

这一刻,余慈又想起了远绝壁城的赤阴女仙,心里好似有团火烧。

不管是巧合也好,报应也罢,妖魔和南松子的事情就那么戏剧性地解决了。

天裂谷那边扑杀妖魔、封堵两界甬道已是关键的时候,解良肯定不能耽搁太长时间,击杀妖魔和南松子后第二天,便赶了回去。且因为宗门现到处缺人手,两天后,海扬也离了道观,止心观恢复了惯常的模样,一下子安静许多。

余慈瞑目坐静室,有四壁环围,然而他心却铺开了无边虚空,黑暗苍茫。这便是余慈从《玄元根本气法》存思得来的“心内虚空”,也就是描画心象之地。

余慈描画心象仍无头绪,不过要说完全没有进展,倒也不对。此时黑暗虚空,便有一轮明月悬照,有一层微弱光晕,从弥散开来。

此“心内虚空”之,一切形象都可算做心象,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代表着自我“物象”、也即肉身神魂的实际状态,比如这轮明月那是他之前十余年修行的印记。

不过对这轮明月,他并没有刻意描画,而是念头一动,便出现虚空。性质有些混淆了:这算是心象,还是“心内虚空”的一部分?

疑惑存,但有了这轮明月,余慈总算是找到了些感觉。

他便觉得,有了明月悬照,无边黑暗之,似乎有什么东西孕育着,“心内虚空”仿佛涌动着一股暗流,他现需要做的,就是将黑暗的东西归拢清楚。

从常规修行理论上看,《玄元根本气法》,“物象”生“心象”,似乎就可看做是“洗炼阴神”,做的是通神阶的功课,里面也有“澄静虚空,一尘不染”的洗炼法门。

当然,《玄元根本气法》,这些不过是洗净“画布”的前期功课,重点还是描画心象上。

余慈并没有闭门造车,他曾向于舟老道请教过。但老道修行,偏重于实证部的风格,对这些比较玄妙的感应之类,表现得比较谨慎。不过,他记得实证部里有一位师弟练成了此法,答应替余慈向那人请教一下经验。

对此余慈比较期待,因为实证部别的不说,总结出的心得经验,往往都是参照可行性非常高的,和解良这种注重自我感悟的方式大不相同。

同时,受老道提醒,余慈也觉得多多请教别人,开拓一下思路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他除了观,向几位成功凝成阴神的师兄请教心得,还写信向他认识的两位宗门天才弟子求教。

李佑的回信来得很快,也非常简洁,就那么四个字:

“饶了我!”

那家伙果然是不擅长这一套的。

余慈也不意外,而等他收到梦微的回复时,时间又过了两日。

此时余慈是前往小谷修行的路上。说来也巧,他正要出观门的时候,来自山门的回信恰好送达,余慈也就顺势拿了,仍往小谷去。

李佑的回应只一眼便成,梦微则是非常认真地进行回答,满篇工整的小楷,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儿错漏,只看了两眼,余慈便端正心思,凝神细观。

“……心象一物,极重个性,人人不同。我难以提出什么建议,不过就描画本身,我有一点儿话说。

“宗门四部,道德部重感应、学理部重思辨、戒律部重规矩、实证部重实效,每部修行,侧重点都有不同。解师叔以天纵之资,兼通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玄元根本气法》也被长辈仙师评为‘三部贯通,引为极致’,那么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精神,必然其有所反映。

“从师弟来信看,似乎重视感应一面。然而学理之思辨、戒律之规矩,也不可忽略,否则纯粹感应,便容易以空对空,致幻入妄,师弟不可不慎。”

余慈看得连连点头,这可是说到点子上了。他现无法下手,恐怕就有点儿“以空对空”的意思,所谓反躬自省,又哪是凭空揣想所能做得到的?

接下去,梦微又从解良的性情学识延伸出去,和余慈当初研习贯气法的思路一模一样,但她对解良的了解,可不是余慈能比得上的。

“解师叔提倡‘理’为大道之源,求的是一个兼容并包天地万物之理,这是他的理念所,我不予置评,但我认为,师弟心也应有一个自我理念,由此端,便是心象之骨架,即一以贯之的精神。

“至于规矩,我虽不擅丹青,也知道落笔前需要有布局谋篇,心要有一个基本结构,才不至于信笔由之,失了章法。若师弟暂不知该什么法,我这里倒有一些师傅讲过的经验:

“我玄门道宗原初、朴素的法,便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彼此相对相成,天底下一切规矩,都从其来,再不断变化。我修炼参商剑诀,飞翼剑游于外,松纹剑守其,参考的便是此法。

“师弟若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法规矩,不妨也用此法,日后便是有所变,也能从演化,不至于妨碍修行……”

余慈缓步前行,将此信从头看到尾,又看了第二遍,方珍而重之地将此信收起,心内感叹:

“金玉良言!”

他现,自己现也和李佑一般,对梦微钦佩起来。这位仅用二十八年便修炼到还丹境界的师姐,确实是一位天才。他近几日来忽略掉的东西,被其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且又提出了极具可行性的办法。

深深吸了口气,余慈觉得心情舒畅。

宗门内的感觉太好了,有能够传授法门的老师,有可以切磋请教的同门,相较于前些年辛苦挣扎的模样,实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咧开嘴笑,恰有一阵山风迎面吹来,他的笑脸突然僵住。

风,有一股很熟悉,但绝不应该出现这里的香气,余慈灵敏的嗅觉将其辨识清楚:

桃花帐?

香气源头距他有四里路。

他的心脏“咚”一记响震,迈出的腿脚停下。此瞬间,他觉得有一股寒气,从山间雪岭迫来,便如一头隐身密林的凶兽,瞪目呲牙,利齿闪动寒光。

第118章袭击

第118章袭击

南松子非常焦躁。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着、堆积着,像是垒垒高山,阴影已将把他全部笼罩其,大山本身也随时都会坍塌下来。

他的肉身没了,粉身碎骨!如果说还有比那个状况糟糕的,那必然就是现:

他比任何时候都明白,他快要完蛋了!

见鬼的“一梦归”,竟然能附神魂之上,继续存!不仅如此,还引爆了他神魂用以饲养本命阴魔的心魔煞气,使得多日来心魔丛生,神魂也遭污秽,实力比之全盛期,剩下的恐怕不足四成。

此时没有了肉身,使他只能以阴神形态存,他就隐藏余慈前往修行小谷的必经之路上,虚淡的影子依稀还有肉身的相貌,然而上面遍布着块块黑斑,那是已经失控的心魔煞气,对神魂造成的显著的伤害。

而他“背后”,有一团与阴神外形相似,但为稀淡的血影意图靠上来,上面蒸腾着深红色的烟气,烧灼空气,滋滋作响。但南松子看来,那像是饥饿野兽喉咙里的呼噜浊音,充斥着杀意和贪婪。

这就是他修邪功炼就的“五蕴阴魔”,这家伙直接受他神魂滋养,故又称本命阴魔。

“一梦归”的引诱下,这混蛋噬主的**已经完全被勾了起来。但当其靠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南松子阴神虚影,便生有一缕纯紫烟气,氤氲蒸腾,将其推开。

南松子没有管它,有从陶容那蠢女人手里得到的还真紫烟暖玉,他还能撑一会儿,可重点是,他的目标,那个南霜湖上,轰了他一记五雷符的小子,竟然停下了!

便是全盛期,南松子的神魂感应也不能扩及四里外,可通过早早布下的幻阵,他也能稍加掌握。他本来的计划,是通过“十里幻杀”的手段,无声无息影响余慈神智,令其入瓮,而他余慈修行的小谷内,已经做好安排,到时幻法杀伐骤起,他有十成把握,可瞬间抹杀掉小辈神魂,夺舍成功。

可如今……被现了!

根本不去想为什么会失败,他心的焦躁感像是燎原的大火,瞬间吞没了仅有的耐性,他尖锐地下令:

“杀了他!”

本命阴魔瞬化烟箭,破空飞出,南松子阴神乍闪乍没,也跟了上去。

就算是正面强攻,他也能打那小子一个措手不及!

余慈确实是措手不及。

四面云雾瞬间聚合,雾邪影飞动,显然是早有准备的幻阵。这里面没有什么杀伤力,可是强绝的反应却从四里外冲过来,疾如飞魂。

上次像这样被袭击,是什么时候?

余慈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他向来为人机警,反应灵敏,又有极好的嗅觉,往往能预先识破危局,别提获得照神图之秘后,方圆五十里空间掌握,某种程上,敌人想偷袭他,已经成了奢望。

可此刻,也许是长期止心观修行,心里懈怠了;也许是对方实力太强、动太快,眼下虽是隔着四里距离,给他留下的反应时间,也是微乎其微。

这样短暂的时间内,余慈只来得及做出两个动作。

含牵心角,凝掌心雷!

当云雾四合,邪影流散之际,平地一声雷,刺目的深蓝电光张牙舞爪,轰然迸。

这是余慈“知窍通窍”之后,第一次以符法应敌。只是时间仓促,强的五雷符是用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上了掌心雷。

“运化枢机”之类全凭平能,余慈感觉着自己击了目标,雷火轰击邪魅,那种天生克制的感觉也出来了。然而下一刻,他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