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栖息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得下的,要么是真的无牵无挂,要么是和亲人关系不睦。不用回和回不去的人,才舍得一去数百天。”
姜湖一副久经世事的感慨模样,面色肃然,语调沉重,后一句比前一句低沉更多。
同此前在桥面上,置身于那辆被推撞的车内,听到他说推她下去时剐他的那个鲜活的姜湖不同,同此前在夜店外自觉往他身后移让他替她挡风的那个微带狡黠的姜湖也不同。
说这话时的她,情绪在往低谷跌,坐得近,瞿蔺能感觉到从她身上透出的冷。
她说的不无道理。
瞿蔺直视她一眼,而后看向车外在重整的车队:“不全是。有的人留在这里,只是为了生存,赚钱往下活。”
姜湖看他。
瞿蔺说:“举个例子。唐见善,老唐是这样的人。”
姜湖等他说下去。
瞿蔺本不愿多言,尤其是谈及他人时不愿多言。
他眼角余光扫到姜湖又在盯视他,他等了半分钟,姜湖的目光没有挪移。
瞿蔺觉得他侧脸的温度在变化,他最终说了下去:“老唐走出国门前,起初想去北欧过小日子,后来想去北美干些大事闯一回。雅思和托福刷分刷了几次,最后还是不理想,没有拿到offer;就放弃了。”
他一开口,姜湖便收了目光不再盯视他。
但姜湖有疑问:“老唐是阿语生?”
瞿蔺:“不是。”
这个否定的答案一出,姜湖再度发出质疑:“对一般人而言,从小学到大的英语对比阿语,哪个语言环境更难?”
瞿蔺解释:“打算去北欧和北美的那个老唐是学生;来这里的那个老唐,是个务工者。来之前,他不懂阿语。来这里待久了,时常耳濡目染,自然慢慢学会说。”
两种身份落差极大,中间一定有变故,姜湖猜得到。
果然,瞿蔺说:“他以前家境不错,后来出了事。”
瞿蔺微有留白,没说完整,没说是什么事。
而后他说:“事发后家里有人跳楼,命没丢但人瘫了。家里人的后续护理医疗费和债务都多,老唐那会儿逍遥惯了,肩被压得很沉。来这里是想淘金走走捷径,最初旅游业没被动乱波及那些年也做过地接,因为做地接久了,见到的国人多了,知道大家不适应这里的饮食对中餐有需求,他才生出开中餐馆的念头。”
老唐是身在勒革的同胞里话最多的一个。
其他人都是不提过去,或者吹嘘包装自己不说真实的过去。
老唐却喜欢与人分享他的旧历史,无聊了就说说想当年。分享他那些身为二世祖的日子,和他那些死也没想明白突然就急转直下了的命运。
姜湖安静听着,原来老唐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在这里,似乎人人不简单。
推及所有人,在瞿蔺话落的这一刹那,姜湖突然有些好奇那些他未曾讲过的属于他的人生。
姜湖有些好奇他嘴里的那段“技工”生涯。
稍后问,她这么决定。
***
跌下去的心情没被拯救,但还是要表态自己有认真听完这番话。
姜湖问:“现在呢,老唐的亲人在哪里?”
是来了勒革还是在国内?
瞿蔺很快回答她:“不在了,以后只有唐云。”
姜湖闻声沉默,不知道该往下接什么。
表示同情?没必要,没人喜欢它也没有人需要它。
送祝福?这又不是新婚和新生,何况老唐不在。
送祈祷?有个屁用。
随着瞿蔺这句话,姜湖也突然很是想念她的亲人,想念姜行。
那个她从他嘴里听不到丁点儿好话的姜行,她在时损她嫌弃她,她不在时在别人面前却又把她夸出花儿来的姜行。
这么一琢磨,姜湖觉得本来被她忽视掉的脖子上的伤口又疼了。
她得找点儿事做。
姜湖微一咬牙,将她缠在手上的头巾松开,从手上扯下来。
瞿蔺见姜湖开始折那条纱巾,她几次抽/插,最终将折好后的纱巾置于瞿蔺眼前。
瞿蔺看了下,姜湖折出来的东西,是个不算对称的蝴蝶结。
尽管他身旁这个“手艺人”已经努力修复了一番,但仍旧不够对称。
蝴蝶结就在瞿蔺视野之内,瞿蔺避无可避,看向蝴蝶结。
姜湖对他微点头。
她似乎在等他说什么。
瞿蔺只得开了口:“纱巾给你,是裹头裹脸用。”
他提醒她。
姜湖:“不用重复,我记得。说说,看着顺眼吗?”
这问很突兀。
瞿蔺微蹙眉,她给出的转折再度过快。
瞿蔺不说话,姜湖当他默认,她接着说:“你需要讲个笑话。”
这毫无缘由。
瞿蔺:“怎么说?”
姜湖:“它顺眼,是取悦了你。作为回报,你给我讲个笑话。”
瞿蔺:“……”
还是莫名。
瞿蔺甚至略觉无语:“姜小姐想强买强卖?”
还是姜小姐?
姜湖平和地先回了他两个字:“瞿蔺。”
她没客套。
她第一次叫他的名字,低回婉转。
她明艳的脸和悦耳的声音当前,瞿蔺听后耳后的肌肤一跳,和他的心跳重合。
是身体上不该有的默契,他的眉峰没松。
姜湖拆了她系的那个蝴蝶结。
身为雇主,她有一点坚持:“你这人认生?同行有段路了,不管是蒸、炸、煎、煮还是烤,一分熟总该有了。记好了,以后没有姜小姐,我是姜湖。”
第14章 守墓人
第十四章:守墓人
姜湖,江湖。
她的名字那样好记,瞿蔺自然记得好。
瞿蔺不知道姜湖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有听笑话这样的嗜好。
又或者她是个极为擅长调节心理状态的人,心情低落时会主动寻找安慰。
可他应该不像是擅长讲笑话的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不像是这样的人。
看了姜湖和出自她手的那个被拆掉的蝴蝶结半饷,瞿蔺给出回应:“能问你一问题吗?”
姜湖爽快:“说。”
这二十多个小时里,姜湖也一直在颠覆瞿蔺对她的认知。
起初,他以为她有着超出年龄的理智、漠然和深沉。
现在,他觉得她有低于年龄的少女心性。
车很快驶离弯道,瞿蔺望着出现在眼前的一望无际的待重修重建的大片土地,出声问:“你是不是忘了我是一个说过可能会随时丢掉你,说过这样话的人?”
他握着方向盘,等姜湖的答案。
这话理解起来应该是他是个不那么好相处的人,但她未曾退避三舍。
瞿蔺有些想听姜湖对此怎么看。
她的话通常不在他的联想范围之内。
姜湖漫不经心地回:“差不多真忘了。你刚认识我所以还不了解我,我对一般人说的胡话一般都不会用心去记。”
那话唬人,她照例归类为胡话。
瞿蔺:“……”
他唇微翘,觉得好笑。
姜湖:“你如果觉得为难,就不讲。”
她不勉强人,这是行事原则之一。
她对于趣事的反射弧有时过长,此前他塞给她那把匕首时,和建议她用另类安全带时,就挺可笑,也挺好笑。
当时的情形紧张不容她感受乐趣,此刻可以当作慰藉。
**
不只是觉得为难,瞿蔺有生之年从未讲过笑话。
他沉默了一会儿,到最后能组织出话来的时候,已经时隔姜湖提出讲笑话太久,他已经无法顺其自然地开口。
车厢内有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静默。
瞿蔺颇觉捉襟见肘,他应付唐云都罕见这样的情况。
瞿蔺觉得自己要对冷场负责,于是在汽车驶入下一个解放区伽米的时候,主动提出:“我们行程不紧,有一个地方,经过这条路的人我会建议他去看一看。”
他问:“有兴趣吗?”
为什么不?
姜湖将视线从车窗外的一堆瓦砾中收回来,点头:“可以有。”
她来安提克,增加见闻是其中一个目的。
一刻钟后,瞿蔺将车停在一栋被炸毁后还未修复的四层楼旁。
楼顶被削掉了,三层的玻璃都掉了,二楼还少了一部分墙,一楼有人在战后迁回来暂住,姜湖能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的生活痕迹。
这房子,很像国内见诸报端的一些经年历久即将垮塌的危房。
瞿蔺走在前面,姜湖顶着这楼随时会塌的心理预设跟着他,边走眼皮边跳。
她忍着,因为是她说过可以有兴趣一看,她得对自己的话负责。
在某些方面,她是一个教条到让她自己都觉得发指的女人,太有原则。
楼门没关,瞿蔺带姜湖进一楼大门。
他没敲门呼唤主人,他也没有带着姜湖在室内停留。
瞿蔺很快带领姜湖又从楼的后门穿了出去。
楼后门也没有锁,像是主人毫无顾忌。
推开楼的后门,出现在姜湖视野之内的,是楼后的一大片平坦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姜湖没见其余活人。
进入伽米之后,姜湖望向车窗外,就很难发现在室外活动的人口。这里的人数远远少于勒革。
瞿蔺望着眼前开阔的土地上的一片木碑,问姜湖:“我的朋友不在,这次恐怕没法介绍给你认识。眼前这些,你觉得是什么?”
能是什么?
空旷的土地上,暗沉的木制碑规矩地立着。
像姜湖此前翻译一本一/战时期的著作时,见过的那些资料里的一片墓地。那些被国/民/政/府派出远赴海外,随后客死异乡的华/工们的墓地,那是中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和作出的牺牲。
眼前这片打理得不算精细的墓地,姜湖粗略一数,大致有二十几个碑。
姜湖已经有了答案,只问:“埋的是什么?”话题至此,她声音适时的低下去。
从墓地吹来的风大了一些,姜湖随后听到了瞿蔺在风中仍旧清晰的话语:“葬的是一些动物,还有个别人。”
有动物?这个答案倒是让姜湖略感意外。
她问:“你的朋友,为什么要收敛这么多动物的尸体,并且给它们下葬?”
瞿蔺往墓地前走了几步,弯下腰,手探出去擦木制的简易墓碑上刻的字。
姜湖跟他往前走。
瞿蔺擦干净墓碑上的浮土,抬眸看着站在身侧的姜湖说:“在他眼里,它们不是动物,是他的兄弟姐妹。他在这里没有亲人,独立生活,收养了一堆流浪动物,给它们起了名字,它们都是他的家庭成员。”
姜湖视线垂在一堆木碑上:“都是怎么没的?”
瞿蔺:“火箭弹,爆炸。”
“葬在里面的人也是?”
瞿蔺直起身:“是,是他的邻居们。包括之前住在我们身后这一栋楼里的所有人,除了当时外出了的他。”
那么多条生命,就这么无辜的躺在这片黄土地之下。看着周围一堆堆仍未清理完全的破碎水泥石块,这一堆堆建筑残骸,姜湖突然觉得有一瞬间的恍惚。
生和死的距离,时远时近。
这些亡/灵会觉得冤吗?
他们死前恐惧过吗?
原本的家园成了墓地,他们能安息吗?
为他们守灵守墓的人,在这漫长的孤独中又能有哪怕一瞬的快乐吗?
姜湖没有出神太久,她很快被瞿蔺的下一步动作唤了回来。
姜湖见瞿蔺从口袋内掏出一个酒壶。
姜湖认识,是此前在勒革那家夜店里,瞿蔺带她去取的那些酒。
他拧开盖子,在之前他擦过的那个墓碑前将酒水倾倒一空。
姜湖问:“你把国内的习俗带过来了?”
瞿蔺说:“习惯了,就没改。认识认识,这下面埋得是一只牧羊犬,最喜欢趁人不注意偷酒喝。”
姜湖:“……”
他倒是和朋友熟到连朋友的狗都熟。
姜湖看了眼那个墓碑,脑海里想象着她见过的那些牧羊犬的样子,她不知道沉眠在此的这一只牧羊犬会是什么样的毛色,死时已经多高多长,她无法想象,也从潜意识里拒绝再去想象。
牧羊犬已经离世,无论她想象出一个多么鲜活的形象,它都已经不在了,她和它无缘相识。
就在姜湖思索的这几分钟,瞿蔺在墓碑前徒手挖了一个坑,将酒壶也埋了进去。
姜湖看着。
瞿蔺侧脸上写满认真,眸色黯淡,他认真埋着酒壶,将坑填平。
随后他继续整理土层表面,一直整理到就像是埋酒壶的地方不曾被挖开过一般。
姜湖一直看着,她的眉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蹙起。
望着眼前沉静如海的瞿蔺,姜湖脑海中突然涌出一个猜测,关于瞿蔺这位守墓的朋友身份的猜测。
姜湖没有直接将她的猜测抛给瞿蔺,而是先问:“为什么建议人来这里看看?”
瞿蔺微拍手,清理手掌上沾惹的土,见姜湖问得极为认真,他反而回答得随意:“没什么。随口一说,诓你来。”
姜湖:“……”
她又剐他一眼。
这次瞿蔺接收到了,他随即清嗓正色道:“见过的死亡越多,也许活着的人能更正经活,总没坏处。”
活着是很多死去的生灵求而不得的机会,他希望这些生命的离开能提醒还活着的人珍惜生活。
姜湖懂了。
他的酒,浇在墓碑前,可也在往她心口淋。
这既是酒,也是某些她平日里忌讳的鸡汤。可他烹的这一道,倒是不腻,她喝的下去。
瞿蔺没有留恋,很快转身,并招呼姜湖跟上:“走,继续赶路。”
姜湖却没跟上他,而是站在原地问:“行程不是不紧?”
这是瞿蔺不久前刚说过的话,她还给了他。
姜湖继续:“既然不紧,可以不急。”
瞿蔺停下迈开的脚步,回身看她。
姜湖说:“瞿蔺,既然进了你的家门,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停一停,歇一歇,坐一坐?”
他带她在楼内长驱直入,他没按常理敲门征得许可,他熟门熟路。
他径直走向那只牧羊犬的碑,他也很熟悉这片墓地。
她猜,他嘴里那个守墓的朋友根本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他本人。
瞿蔺在姜湖话落那刻喉咙一哽。
这女人有颗玲珑心。
她很聪明。
他没说出实情,但她猜得对。
她好像更喜欢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
这是他的家,没错。
但坐坐?
他家里除了床,没有能坐的地方。
第15章 最后一课
第十五章:最后一课
瞿蔺和姜湖最终还是没有继续赶路。
姜湖再度跟随瞿蔺回到楼内的时候,得以进入此前她穿楼而过时见过的一楼那间有生活痕迹的房间。
瞿蔺的家具很少,唯一的大件是被一块儿长布围圈起的一张床。
此外既没有椅,也没有凳。
墙面的漆大部分都脱落了,能看到内里的砖石。
窗外日薄西山,室内的光在慢慢收起翅膀飞走,徒留下一室晦暗。窗户还算完整,碎玻璃被人用胶带固定住,没有脱离窗棱。
窗帘上落了灰,被人拉开堆在窗畔。
姜湖抬头看,发现头顶的那盏灯,灯罩碎了,不知道还能否照明。
窗台上有一个倒下的相框,姜湖走过去将它扶正,发现上面是一个中年女人。
一个和瞿蔺面容相像的东亚面孔。
他的母亲?
照片上的女人姜湖觉得面熟,可她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姜湖仔细打量室内环境的功夫,瞿蔺已经将停在楼前街道上的车调到楼后,姜湖能听到隐隐约约的汽车啸鸣声。
姜湖开了房门,看着和房门相对的,同样开着的楼后门。
透过这两扇开着的门,她能看到置身楼外的瞿蔺。
*****
瞿蔺停好车,正往楼内走。
他还没进门,听到远处有人唤他的名字,于是脚步又停了下来。
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当地人nissan。她听到车声从她开的超市内探头观察,发现是瞿蔺回来了,于是前来寒暄。
瞿蔺此前同nissan并不相熟。
战后重回这里的人不多,他们巧遇时偶尔攀谈几句,才算是真正认识。
很多人即便活着也在战后选择了远离,不再迁回这片有丧失亲友的悲痛记忆在的故土。
还愿意回来的这些人,互相之间自带一种彼此珍重的情谊。
nissan将一个大型纸袋拿给瞿蔺:“吃的,拿着吧。”
食物是他们需要的东西,瞿蔺没推:“谢了。”
他接过,而后从他从车上拎下来的包内寻找钱包。
nissan一把摁住他的手:“不用了。”
她的拇指在瞿蔺掌心虎口处碾了碾,带着某种暗示。
瞿蔺不动声色地将手抽回,从包内把所有的纸币抽出来塞给她:“应该的。”
他句子都不长,越发礼貌而疏离。
nissan还是推拒:“不用。这样吧,你帮我搬个东西,过会儿去我家一趟?”
再过一会儿,天就黑了。
这片的电还是断的,nissan寡居,夜色下能做什么?
瞿蔺没有回收纸币,而是将视线调转,看向远处站在层层门后的姜湖。
他对着nissan说了句什么,nissan转头看了姜湖一眼。
她很快离开,不再提让瞿蔺夜色升时上门,只离开前又多看了姜湖几眼。
***
瞿蔺拎着从车上拿下来的东西和nissan给的食物进入室内的时候,姜湖靠在床边问:“拿我当枪拒绝人?”
这片土地缺青年男性,她知道。
相应的男性抢手,顺理成章。
nissan离开前看她的眼睛里有恨,有嫉妒。
nissan看了又看,姜湖觉得她看过来的每一眼都带刺。
此前nissan的小动作,和瞿蔺骤然紧绷冷淡了的神色也没逃过姜湖的眼睛。
她猜瞿蔺甩了她一口锅。
姜湖的这个问句问得太过笃定,还透着看戏之心,瞿蔺听出来了。
瞿蔺将nissan给的纸袋放在窗台上,背对着姜湖说:“猜得对。我告诉她你是我有杀人倾向的姑姑,靠近不得,建议她离我们远点儿。”
她想看戏,他就把她扯进她置身事外看的戏里。
姜湖:“……”
杀人就算了,姑姑是什么东西?
短暂的无语过后,姜湖讥诮回:“我得谢谢你给我长了一辈?”
瞿蔺说:“客气。”
他还接收了。
姜湖笑了,气的。
她知道他同nissan说的应该不是这句话,他这样回复只是为了怼她。
他在她眼前倒是越来越鲜活了,她已经不知道该往她了解到的这个名为瞿蔺的人身上添什么样的形容词好。
想起那一大片墓地,姜湖决定包容他。
姜湖半天没声,瞿蔺整理好从车上带出来的东西后,回身问她:“怕冷吗?”
他问得和上文毫无关联,姜湖的包容心还未完全释放,不禁讥问:“怕的话,你会治?”
姜湖话里带着起伏,瞿蔺却仍旧冷静而克制。
瞿蔺只回:“怕的话,晚餐我们在室内点蜡烛;不怕的话,楼顶借自然光。”
看来那灯真是坏的。
姜湖瞬间忘了前尘往事,理智做出选择:“那楼顶。”
***
楼顶是歪的,不平。
姜湖靠自己走加瞿蔺牵领帮扶后,最终坐在被削掉顶的顶楼地面上时,才发现它是歪的。
夜色已经慢慢爬升,四周的景物越发黯淡,天幕上的一轮孤月慢慢亮了起来。
姜湖坐在瞿蔺的旧衣服上,手里拿着瞿蔺给的两块儿比萨饼。
饼内包裹着烤肉串,配着蔬菜沙拉,口感算是丰富。
这也算是一日下来姜湖享用的最为丰盛的一餐,奇怪的是竟然是在一路上目前为止她经过的最破烂的地方——伽米。
食不言。
姜湖消灭掉比萨饼之前,没有开口同瞿蔺说话。
渐渐的,夜空中的星被一颗颗点亮。
夜色完全降临时,姜湖解决完了食物。
坐在楼顶,借着这月色,她能看到瞿蔺的那一些“兄弟姐妹”,以及他的邻居。
没有风声,姜湖和瞿蔺不说话时,四周也没有人声。
姜湖不知道人到底是否存在灵魂,此刻如果她想举杯,那些骤然在战争中离世的生命能否跟随痛饮。
夜深人静,适合对月小酌,便于安眠。
姜湖侧身打量瞿蔺周身一圈。
瞿蔺安安静静在她身旁坐着,视线放远看着楼下的土地,也看着那片土地后的废墟。
他吃东西没有声音,不像活人。
姜湖一番打量仍旧很直接,瞿蔺已经在这一日内习惯了她的盯视,没有回视她。
最后姜湖问:“喝一杯?”
她没有在他身旁的纸袋内发现酒壶。
瞿蔺闻言这才看她,看到她脖颈那圈创可贴,他拒绝:“等你的伤好再说。”
姜湖无视那一圈累赘:“轻伤,不需要下火线。”
瞿蔺仍未妥协:“这个国家提倡戒酒。”
姜湖道:“了解,信/仰所在。”
她又看着瞿蔺说:“讲个道理。我身为人,待遇是不是不该差于牧羊犬?”
瞿蔺没出声。
还不如被喂酒的牧羊犬?那换一个口突破。
姜湖又说:“虽然他们离开很久,说实话,看到这片墓地你还是难免触景伤情。”
“人心情差的时候,会需要酒。”
瞿蔺听着。
姜湖话里说的是——是他需要,她可以奉陪。
他的阅读理解还可以。
瞿蔺转而看着姜湖的眼睛,坐得近,他从姜湖的眸色中得出另一个结论。
她——酒鬼。
这是个表里很不一的女人,瞿蔺想。
****
瞿蔺最终妥协。
清酒的味道不烈,姜湖入口没尝出新鲜的味道。
没有酒杯,只有酒壶,手中的重量清减了不少后,姜湖继续同瞿蔺聊:“这些碑上的字,是你刻得?”
瞿蔺垂眸看向木碑,说:“是。”
姜湖问:“碑上都写了什么,名字?”
瞿蔺嗯了声:“他们,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没留下墓志铭,我没有权利替他们总结人生。”
这个沉重的话题该翻篇了。
姜湖转问:“既然是电工,你的专业不是阿拉伯语?”
当然,她对电工二字仍存疑。
瞿蔺视线落在近处姜湖狭长的身影上,没有吝言:“不是。从小随我父亲学了些。”
姜湖猜测:“老师?”
瞿蔺摇头。
姜湖再猜:“外交官?”
瞿蔺这次没否认。
想到alma说他无牵挂,姜湖也没再问他长辈的去向和生死。
她只说:“技多不压身,好事儿。”
话至此,夜深人静,广袤大地上只有他和她,瞿蔺也罕见地反问了姜湖一个问题:“你,又为什么学法语?”
姜湖极少被他问问题,她数的过来。
姜湖微眯眼,酒气此时也在不断上涌。
姜湖说:“不稀奇,小时候看了几行课文,记住了它。”
听后,瞿蔺问:“《最后一课》?”
他似是随口一说,在姜湖话落那初初一刻,他立刻接口。
姜湖耳畔却一阵嗡鸣划过,在听到这四个字那刹那一瞬。
她不确定是因为她听到了和她心底的答案一致的内容,还是因为酒。
他猜得对,是《最后一课》。
瞿蔺灵光一闪的这个答案,就是她的原因。
*****
年少时的那篇课文,姜湖记得久。
一方面是因为爷爷姜式武从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素材。
另一方面是,姜行背得熟。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后,在被割给普鲁士的那片土地上,禁教法语,要改学德语。
课文里写:
爱国师生的最后一课里,老师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姜湖自此记住了法语。
不是因为任何高尚的情操,只是年少时的一些印象。
***
在瞿蔺说出那个题目后,姜湖有许久没有再说话。
巧合吗?
不会,这么多年,没这么巧过。
有人问过她,有人猜过,但没这么对过。
他们已经在楼顶坐了很久,此前风平,此刻渐渐风起。
姜湖扯了下衣角。
瞿蔺见状脱下外套,扔给她。
挺好的男人,姜湖想,很体贴。
在她猜他在守墓,在她知道他救人时,她已经这么觉得。
姜湖没动,衣服还没有披在她身上,可她感觉身体某处渐渐热了起来。
瞿蔺拧眉看她。
姜湖说:“僵了,劳烦你借我双手,披一下。”
瞿蔺微微挪向她,拿起外套,披在姜湖肩头。
他的手臂伸在姜湖肩两侧,披好衣服,还没来得及完全收回来。
姜湖:“瞿蔺。”
她突然出声。
瞿蔺闻声垂眸看她的脸。
在他视线刚搁置到姜湖脸上那刻,姜湖忽然松开此前握住的酒壶。
她的眼和被酒烫过的胃一样热。
当啷一声响后,姜湖在瞿蔺垂眸那刻锁定他的唇,她单手勾在他颈后,另一只手勾在他腰间,微提上半身,吻了上去。
瞿蔺僵在原地,身前贴着他的身体是软的,覆在他唇瓣上的唇是软的。
他身体的某些部位,也被她撞软了。
姜湖没攫取,只尝了口。
很清新的味道,覆盖掉她的酒气。
她退开后手背在瞿蔺侧脸上蹭了蹭。
他眉仍旧拧着,深邃的眸底,那片黑正在翻江倒海。
姜湖问他:“你什么感觉?”
是扑通扑通,还是一潭死水?
瞿蔺望着她,压制着随夜色和酒意潮涨般的东西。
瞿蔺挪远了半米,而后冷静地提醒姜湖:“我们很快会各走各路。”
这条路有终点,但这终点却不是生命的尽头。
打一炮就散,吻完忘掉,他都玩不起。
姜湖说:“明天记得提醒我。”
瞿蔺眼里写着:提醒什么?
他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