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晓菲缩在角落里,只会鸣鸣地哭。
  孙曼娜气坏了,抓住那两个大点的孩子,一下子搡到了一边,然后过去把王晓菲一把拉了起来,“你是哑巴还是聋子,是没胳膊还是没腿,就这么让他们欺负!你不会打回去吗?!”
  几个孩子看到孙曼娜回来了,一哄而散,其中一个孩子还大声的告孙曼娜的状,“妈,妈,姑姑打我!”
  旁边一间房的门开了,孙曼娜大嫂从里面走了出来,听说孙曼娜打她的孩子,不干了,拉着孩子就去了孙母屋。
  “曼娜,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你一个大人往里掺合啥?还打人,他可是你侄子,有你这样当姑的吗?”
  孙曼娜冷笑道,“刚才他们几个合伙欺负菲菲,你装聋作哑,我只不过把他推开了,你就说我打他,既然给我安了这个罪名,那我就如你的意,把它坐实吧!”
  说着,拉过侄子抬手就去打,孙大嫂没防备孙曼娜来这一手,赶紧上前一步把自家孩子护在了身后,孙曼娜那一巴掌,啪的一声就落到了她身上。
  还真打啊?!
  孙大嫂也不是会吃亏的主儿,嗷的一声朝着孙曼娜就扑了过去,孙曼娜把王晓菲推到一边,然后毫不客气的跟孙大嫂扭打到了一起。
  几个孩子都吓傻了,好半天才有个大点的孩子朝着外边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奶,奶,我妈跟我姑打起来了。”
  她这一嗓子,没把孙母喊过来,倒喊过来几个街坊邻居。
  街坊领导一看,哟,姑嫂俩你揪我头发我扯你衣裳的,都打成一团了。
  都在一个大院里住着,总不能就这么站着看热闹吧,就有人赶紧过去把两人拉开了。
  孙母这会儿也回来了,一看屋里的情形,就有些傻眼,心说她就是上了个厕所,咋就闹腾成这样了?
  孙大嫂一边哭,一边添油加醋的在邻居跟前卖孙曼娜的坏,还恐吓孙母,要是不把孙曼娜赶走,她就带着孩子跟孙老大离婚。
  孙曼娜没有象孙大嫂那样撒泼,只是搂着王晓菲坐在那儿,冷冷地看着孙大嫂,等到孙大嫂数落累了消停了,才冷笑一声道,“当年要不是我替老大老二下乡,会有你们现在的好日子?不念我的好,还过河拆桥,行,不用你们赶,明儿个我就走,走了我就不会再回来,往后家里的生老病死,都别再通知我,我没这么不要脸的娘家人。”
  孙大嫂看孙曼娜一直没走的意思,害怕孙曼娜就这么厚着脸皮留下不走了,所以才借机发难,这会儿听孙曼娜这么一说,赶紧顺杆子往上爬,指着孙曼娜道,“这可是你说的,一口唾沫一口钉,说了就不能改口,街坊四邻可都给你作着证。”
  孙母一听有点急了,好歹是自己养大的闺女,咋能说断亲就断亲呢?
  便赶紧插话道,“气头上,都少说两句吧,曼娜你赶紧给你大嫂赔个不是,往后咱还是一家人。”
  孙大嫂,“她打侄子还打嫂子,我不接受她给我赔不是!”
  孙母,“曼娜这不心里难受嘛,做事难免冲动了点,你是大嫂,别跟她一般见识。”
  。。。。。
  孙曼娜冷眼看着孙母:明着象是劝和,其实就是在拉偏架,这样的妈,一不能给她撑腰,二不能帮她,还要来干啥?
  她站起来,恨恨道,“总有你们后悔的一天。”
  说完,拉着王晓菲,哐当一下甩门走了。
  孙大嫂,“你们瞅瞅她这是什么态度,爸妈跟前,她没尽过一天孝,她还有理儿了!”
  邻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接话。
  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谁不知道谁家的底细啊。
  孙曼娜是没在爸妈跟前尽过孝,可那还不是因为她代她俩哥去下乡了嘛,乡下那么苦,硬生生的把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磨成了一个村妇,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不被家里人待见,明着暗着往外赶,妈还是个偏心眼,眼里只有儿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
  当然了,孙曼娜也不是都对,对方好歹是她大嫂,咋能说打就打?不光打大嫂,侄子也打,那可是亲侄子,他们老孙家的种!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别人家的事,还是别多那道嘴吧。
  邻居们不疼不痒的说了几句安慰的话,然后一个人都走了。
  孙大嫂从地上爬起来,开始向孙母施压,“妈,你不会也想叫她留下来不走吧?咱家可就这么巴掌大一点地儿,她不走,往后住呢?吃啥?我丑话说到前头,我跟磊他爸可不会养她娘儿俩,你要非让她们留下,咱们就分家,你给我弄间房,我们一家搬出去住,眼不见心不烦。”
  孙母哪有那个本事再去弄间房,被大儿媳的话弄得心烦意乱,心里就有点怨恨孙曼娜,心说小时候还挺乖巧听话的,咋长大了就一点儿不让人省心呢?
  “她都成了家了,咋会不走?刚她不是说了,明儿个她就走。”
  “万一她不走呢?”
  “不走我就赶她走。”
  有了孙母这句话,孙大嫂放心了。
  再说孙曼娜,拉着王晓菲在外头走了一圈,也没地儿去,都该吃饭了,她也没钱在外头吃饭,便拉着王晓菲又回去了。
  孙大嫂朝她只翻白眼,孙二嫂虽说不是孙大嫂那样的爆脾气,可也不搭理孙曼娜,两个哥哥更是只顾埋头扒饭,一声不吭。
  孙曼娜跟孙大嫂打架的事,倒是谁也没提。
  孙曼娜只当没看到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该吃吃,该喝喝,吃饱喝足,便拉着王晓菲回了孙母屋睡觉去了,一口气睡到太阳西斜才起了床,梳洗打扮了一番,然后跟孙母说她晚上在外头吃饭,不用等她了。
  临走的时候,还大声跟王晓菲说,“谁欺负你,妈回来你就跟妈说,不叫咱俩好过,那就谁都别想好过!”
  见王晓菲点了头,孙曼娜这才放心的去跟李建业见面。
  作者有话要说:  我曾看过一段话,说男人很少能忘掉初恋的,甚至暗恋也很难忘掉,即使初恋早已不复往日容颜,在他心里,依然是最美好的一段记忆,所以,李建业即使真的帮孙曼娜,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那个年代的人想要回城,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对那段过往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自己去度娘一下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沂水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上学(修文)
  东方红路离孙曼娜家有点远; 她又没钱坐公交车,便一路走了过去; 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李建业已经在兴国饭店门口等着她了; 两人进了饭店,李建业点了四个菜,还要了两碗白米饭。
  孙曼娜有多少年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她眼圈有点发红; “建业,我现在都这样了,也就你还看得起我; 愿意跟我坐一块儿吃顿饭; 跟我说说话,谢谢你。”
  李建业; “不管你变成啥样,你都是我的老同学老街坊,更何况,你也是响应号召,为了支援农村建设下的乡,理应受人敬重。”
  孙曼娜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建业,你是不知道,那地儿有多苦,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天都黑透了还不收工; 天天累得跟狗一样,别说白米饭了,玉米渣子都吃不饱,我也是实在受不了了,才嫁了个当地人,我别的不图,就图他能稍微照顾我一下,哪知他是个短命的,掉到河里淹死了,他娘说是我克死他的,又嫌弃我生了个女儿,对我不是打就是骂,建业,我现在过的都不是人过的日子,我是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孙曼娜编着编着,然后编得自己都把自己的话当真了,泪水是扑簌簌的往下掉。
  毕竟是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姑娘,在自己跟前哭得梨花带雨的,李建业有些动容,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不能想办法回来吗?”
  “我爸妈心里只有我哥,当初下乡,本不该我去的,他们哄着我下了乡,现在甩手不管了,我现在连个能帮我说句话的人都没有,我咋回来?”
  李建业沉默了。
  以孙曼娜现在的情况,想要回城,只有两个途径,一是生了重病,另一个就是招工。
  装有病风险有点大,万一被举报了,那就是立场问题了,是大罪。
  最安全的是通过招工回城。
  他是真想帮帮孙曼娜。
  倒不是他对孙曼娜还有啥想法,他现在有媳妇有孩子,一家子过的和和美美的,咋可能会有歪念头。
  更何况,喜欢孙曼娜,那都是少年时的事,这都多少年了,那点感情早就淡了,现在回头想想,还觉着有点好笑。
  他就是觉着孙曼娜挺可怜的,出于老同学,老街坊的情谊,他就是单纯想帮帮她。
  可他现在刚当上班长,脚跟还没完全站稳呢,厂里他也不是很能说得上话,招工名额多紧俏啊,哪轮得到他?
  等再过两年还差不多。
  孙曼娜见李建业一直没说话,勉强笑了笑,“我平时也没人能说说心里话,今儿个见了老同学,有点失控了,让你见笑了。”
  李建业,“曼娜,咱俩是老同学,老街坊,也别说那么多客气话,我是真想帮你,可我现在也确实没这个能力,你看这样,你呢平时多留意点招工信息,有机会就赶紧抓住,我呢,在这边也帮你多留意点,你放心,我既然答应帮你,就一定会尽力。”
  孙曼娜包在眼里的泪水一下滑了下来,她哽咽道,“谢谢你建业。”
  李建业摆了摆手,“谢什么谢,咱俩可是老同学,一辈同学三辈亲呢,能帮一把当然要帮一把,来来吃菜,菜都要凉了。”
  孙曼娜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接下来没再提回城的事,而是跟李建业聊起了当年读书还有在大杂院里玩耍的事。
  那些过往,感觉就象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可是一转眼,两人竟都已成家有了孩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总之,这顿饭吃的算是宾主尽欢。
  李建业是跟初恋重逢,虽然初恋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份懵懂的感情也早已没了,可还是勾起了他一些美好的回忆。
  孙曼娜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管这根稻草最终能不能帮到她,起码目前来看,这是她目前唯一的希望。
  两人分开的时候,李建业问孙曼娜要了她的地址,说要有是有什么消息会尽快通知她。
  最后李建业还硬塞给孙曼娜5块钱,说是补给孩子的见面礼。
  孙曼娜推让了一番,也就收下了,人穷志短啊。
  和李建业分手后,孙曼娜又一路走回了家,第二天一大早,谁也没说就带着王晓菲走了。
  过完年没多久,学生就要开学了。
  石南已经7岁了,该去学校读书了。
  石南还有点不乐意去,因为去学校读书,他就不能领着王美清玩了。
  石国强和程爱淑急的不行,最后实在没了办法,只能让王美清这么个小不点去劝他,因为别看王美清小,石南却最听她的话。
  “南南哥,你先去学校摸摸底,回头我和兰兰上学的时候,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了。”
  石南嘀咕道,“你跟兰兰上学还早着呢,不然我还是跟你一块儿上学吧,咱们仨在一个班,还可以一块儿玩。”
  王美清无语:小哥哥,你可是比我大三岁呢。
  “南南哥,你先去上学,放学了就教我和兰兰,等到我俩上学的时候,可以跳级,到时候咱们还在一个班。”
  石南瞪大了眼睛,“还可以跳级?”
  “当然了,只要我学的跟你一样多,我就能跟你跳一个班。”
  以她的“能力”,连跳三级,完全没问题。
  其实她现在就可以上学,不过她不愿意表现的太“聪慧”,还是按部就班的来吧。
  石兰出主意,“要不咱俩现在就跟我哥一块儿上学?”
  王美清苦恼道,“咱俩太小了,学校不收。”
  石兰跟着一块儿皱起了小眉头,石南却拍了板,“我去上学,回来了就教你们。”
  王美清的眼睛一下子弯成了小月牙,嘴角边两个小梨漩若隐若现,“好。”
  2月1号石南去学校报名,王美清想要跟着一块儿去,罗老太怕走路累着她,不让她去,哄她道,“二丫乖,跟姥姥在家,姥姥给你蒸鸡蛋羹吃。”
  王美清忽闪着大眼睛,“姥姥我想去看看姐姐和南南哥念书的地方,我不会乱跑的。”
  王建军抱起她,“姥,她想去就让她去吧,我骑车送她过去,晌午再把她接回来,再说国强叔也在学校,让他看着点二丫,不出有事的。”
  罗老太把王美清当心肝宝贝,王美清在她这儿,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罗老太也就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只是不是让王建军带过去,而是她要亲自把王美清抱过去。
  宝贝外孙女在她眼皮子底下她才会放心。
  王美清要去学校,作为王美清的小尾巴,石兰也闹着要去,索性也把她带上了,由程爱淑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学校。
  公社小学离王庄大队并不远,走过去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距离。
  其实杨庄大队也有一所小学,从王庄大队步行过去,顶多十几分钟。
  不过相对来说,公社小学的教学条件要好一点,所以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公社小学来念书。
  王美清他们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里已经有不少孩子在报名,王美清还看到了他们王庄大队的几个孩子。
  这年头的孩子都皮实,再加上现在是春耕时节,当爸妈的都忙,所以好些孩子都是自个儿来报名,顶多是由家里的哥哥姐姐领着一块儿来。
  到了学校,哥哥姐姐把弟弟妹妹往报名老师那儿一扔,然后就不管了,自已玩去了。
  报名的时候就闹了笑话,老师问一个男娃娃,“你叫啥名字?”
  男娃娃吸溜了一下鼻涕,“我叫狗蛋。”
  老师,“……”
  其实年年报名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只知道自己的小名,不知道自己大名叫啥,毕竟从小到大,都是叫的小名,这冷不丁的问他叫啥,他肯定会说出他的小名,至于大名叫啥,他还真不一定能想起来。
  要是个老教师,肯定是见怪不怪,都是先把孩子的小名写上,回头再想办法问出孩子的大名。
  只是今天负责报名的这个老师,是个新来的,不太了解实际情况,听了孩子的回答,有些莫名其妙,便耐着性子继续问,“你大名叫什么?”
  狗蛋皱着小眉毛想了一会儿,明明来之前他爸跟他说过他大名叫啥,他咋就想不起来了呢?
  老师见狗蛋一幅苦思冥想的样子,这一时半会儿的,怕是想不起来,便撇过狗蛋,问下一个孩子,“孩子,你叫啥名字?”
  男孩欢快地喊,“我叫二狗子。”
  “老师是问你大名。”
  “大名也叫二狗子。”
  老师,“……”这个也先撇一边吧,又问下一个女娃娃,“孩子,你叫啥名字?”
  “我叫三丫头。”
  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的小老师几乎要崩溃了,罗老太和程爱淑却在旁边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见老师都要急哭了,正想跟老师说这仨孩子叫啥,王美清已先她们一步开了口。
  “老师,我知道他们仨叫啥,”说完挨个指着狗蛋,二狗子和三丫头道,“他叫王永强,他叫王成全,她叫王红霞。”
  小老师看着眼前这个唇红齿白又口齿伶俐的小姑娘,顿时眼前一亮,“小姑娘,你叫啥名字,几岁了?”
  “我叫王美清,美丽的美,清水的清,今年四岁了,”说完,把石南往老师跟前推了推,“这是我三哥,他叫石南,今天是他报名。”
  原来才四岁啊,为啥不是7岁呢?7岁就可以上学了,要到自己班上多好。
  有这么一个漂亮又聪明伶俐的孩子当学生,上课都提精神。
  不过那个男娃娃也不错,眉清目秀的,看着也懂事,一看就是个家庭环境好的。


第58章 娇弱美人(修文)
  这么聪明的小姑娘; 当不了自己的学生,小老师表示很遗憾; 不过没关系; 再过上三年,她不就能来上学了吗?到时候一定要把她要到自己班上。
  小老师摸了摸王美清的头,“美清真聪明,老师在学校等着你。”
  身后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 “这丫头,打小就机灵。”
  罗老太他们回头一看,看到公社书记高大全牵着个六七岁的男娃娃走了过来。
  罗老太跟高大全打招呼道; “高书记; 您也来给孩子报名啊?”
  心里却有点奇怪:不是说高大全没成家吗,他哪来的孩子啊?
  “这是我外甥康伟; 他爸工作忙,他妈身体不好,我就把他接过来了,小伟,跟罗奶奶和妹妹打个招呼。”
  虽然康伟长的白白净净的,穿的也整齐,但他看上去好象不大合群,一直绷着个小脸,王美清第一眼并不喜欢他,不过看在高书记的面子上,还是率先跟康伟打了个招呼; “你好,我叫王美清,这是我三哥石南,这是我好朋友石兰。”
  康伟绷着小脸,在王美清和石南石兰身上各扫了扫,然后非常生硬地来了句,“你好。”
  切,说的这么不情愿,好象别人多喜欢跟他交朋友似的。
  王美清扭过头不再理他了。
  高大全摇了摇头,这孩子,他妈身体不好,很少出门,自己不出门,也不让孩子出门,把孩子养成了孤僻的性子,孩子爸察觉到孩子的情况不大对,可他工作忙,又没时间管,就把娘儿俩送到他这儿来了,想让他帮着照顾一下。
  他也觉得孩子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人说不定就给毁了,好说歹说的,孩子妈才同意了送孩子来上学。
  上了学,多接触一下同龄的孩子,说不定孩子就能改了性子。
  小孩子嘛,就该象王美清这样,天真活泼,聪明又可爱,咋能一天到晚死气沉沉,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
  不过,孩子这种孤僻的性子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自然也不能指望他立马就能扭转过来,得慢慢来。
  所以即使康伟表现的不是很礼貌,高大全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康伟的头,然后看向石南,“今儿个是石南报名上学?”
  石南点了点头。
  “那石南愿不愿意跟康伟一个班?”
  石南非常干脆的来了一句,“不愿意。”
  程爱淑拍了下石南的后背,“这孩子,咋说话呢。”
  然后又向高大全道歉,“高书记,真是对不住,孩子没见过世面,不会说话。”
  高大全摆了摆手,“童言无忌。”说完又低头,笑着问石南,“为啥不愿意跟康伟一个班啊。”
  石南:因为他对丫丫不好。
  不过,刚才被他妈拍了一巴掌,石南没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只是看着高大全没说话。
  高大全索性蹲下来,很真诚地跟石南打着商量,“石南,康伟初来乍到,对咱这儿不太熟,伯伯想让你跟他一个班,帮帮他,好不好?”
  石南这孩子,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孩子,性子看着也好,高大全还蛮喜欢的,他还是很乐意看到康伟跟石南做朋友的。
  康伟这孩子,人际交往方面几乎等于零,作为舅舅,他得帮着他去交朋友,有了第一个朋友,就会有第二个朋友,交的朋友多了,就不会再那么孤僻了。
  石南不想答应,康伟对丫丫不好,他干啥还要跟康伟交朋友?
  对丫丫不好的,他都不喜欢。
  不过,不等他说出拒绝的话,王美清就先一步开了口,“南南哥愿意的,南南哥最热心,最喜欢帮助人了。”
  一边说一边悄悄扯了扯石南的胳膊。
  虽说高大全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不过再平易近人也是书记啊,抱不抱大腿另说,好歹也要给人家一个面子嘛。
  石南一向听王美清的,王美清答应了,他自然也跟着答应,便冲着高大全点了点头。
  高大全笑了,摸了摸石南的头,“伯伯谢谢你了。”
  说完,对负责报名的老师说道,“老师,能不能把石南和康伟排一个班?”
  书记发了话,老师哪有不答应的,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所以老师很爽快的答应了,在康伟和石南的名字上作了个记号。
  今天是星期天,高大全休息,本着替康伟多挣点印象分的原则,高大全邀请王美清他们到他家去做客。
  罗老太不是那种矫情的人,便爽快的答应了。
  程爱淑家里还有事,便没有跟着一块儿去。
  高大全家住在公社大院,灰扑扑的两间平房,一间他住,一间原来放杂物,康伟娘儿俩来后,就腾出来给娘儿俩住。
  离高大全家还有段距离呢,康伟就松开高大全的手,朝家里跑了过去,然后推开门就进了屋。
  高大全有些无奈,“这孩子跟他妈待习惯了,离开一会儿就想他妈。”
  罗老太,“城里的孩子娇养,哪象我们村里的,在外野一天都不知道回家。”
  “我倒希望小伟也这样,男娃娃嘛,都这么大了,哪能还成天粘着妈。”
  高大全一边说,一边把罗老太他们迎进了另一间屋,请罗老太他们坐下了,又拿了些糖果给三个孩子吃,这才出去,站在康伟跟他妈住的房间门口,冲着里面说道,“小芬,来客人了。”
  不大功夫,一个娇娇弱弱的美人拉着康伟的手走了进来。
  不是夸张,真的是一个娇弱美人,反正王美清一看到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林黛玉。
  这娇弱美人就是康伟的妈,高玉芬。
  高玉芬进来后,冲着罗老太他们笑了笑,“刚我听小伟说了,是小伟新交的朋友吧。”
  声音就跟她这个人一样,娇娇柔柔的,声音还小,不仔细听都听不清她在说啥。
  农村人说话都是嗓门一个比一个大,生怕别人听不到,罗老太还是头回跟这种娇美人打交道,她有些不习惯,本来大嗓门的她也跟着压低了声音,“我家孩子野,你们别嫌弃就行。”
  “您客气了,我本来还在担心,小伟人生地不熟的,怕没人跟他玩,这下好了,刚上学就交了新朋友,我也放心了。”
  大人坐那儿说话,说的还文绉绉的,王美清觉着无趣,就有点坐不住,高大全看到了,招手叫康伟过去,“小伟,你不是带来好多小人书嘛,快领小朋友去看看。”
  康伟好象有些不情愿,不过他好象挺听高大全这个舅舅的话的,磨磨蹭蹭的还是领着王美清他们去了自己那屋。
  王美清走到门口的时候,高玉芬又追了过来,对着康伟的背影喊,“小伟,看着点路,别被门槛拌着了,看书的时候把灯打开,就在屋里看书,别乱跑,一会儿记着喝水。。。。”
  王美清“。。。。”
  她有点后悔让小哥哥跟康伟做朋友了,跟这样的孩子玩,万一磕着碰着了,他妈会不会心疼死,说不定还会埋怨小哥哥。
  康伟领着他们进了屋,然后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打开后,王美清看到里面竟然全是小人书。
  这年头的小人书可不便宜,而且买的时候还要书票,从这一点上推断,康伟的家境应该不错。
  不过想想也对,家境太差的话,也养不出康伟妈这样的娇美人。
  康伟看到小人书,脸上才有了点小孩子的活力,把小人书一古脑儿的都抱到了桌上,语气还有些骄傲,“想看什么自己拿,要是这里没有的话,跟我说一声,我让我爸给我买。”
  说完,突然想起什么,挨个看了看王美清他们三个,然后有些得瑟道,“这些小人书我都会读,你们肯定不会。”
  石兰不服气道,“胡说,我哥会读,二丫也会。”
  康伟扫了石南一眼,看石南跟自己差不多大,会读书倒有可能,可王美清那么小,咋可能会读书?
  “她是个小不点,才不会读。”
  石兰随手拿了一本小人书放到了王美清跟前,“二丫最聪明了,她认好多字,二丫,你读给他听听。”
  王美清本不想跟一个小孩子较真,可康伟那得瑟的表情实在有点欠,得杀杀他的威风,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王美清翻开小人书,点着图画下面的字,一字一字地读了起来,“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
  康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么个小不点,咋也会读书?
  看着康伟吃惊的表情,石兰十分得意。
  虽然会读书的不是他,可王美清是她最好朋友,王美清聪明,她也与有荣焉。
  “看到没,二丫最聪明了,她会认好多好多字。”
  康伟深受打击。
  他跟他妈在家,他妈没事就教他认字,算数,他妈跟他说,他是这世上最聪明的孩子,谁也比不过。
  结果呢,今儿个两个人都超过了他。
  石南超过他,倒也算了,可王美清一个小不点竟然也比他强,这让他的自尊心深受打击,噘着小嘴站那儿,然后脾气上来了,也不让王美清他们看小人书了,把小人书一古脑儿都收到了纸箱里,然后把纸箱推到了床底,“不给你们看了。”
  石兰不干了,“小气鬼,输不起!”
  还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他,康伟气鼓鼓的站在那儿,他也不知道咋还击,小嘴一扁一扁的,眼看着就要哭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看到了小天使的评论,在这里想多说两句。
  第一呢说明一下,孙曼娜虽然一直在农村干活,可她没有你们想象中又老又丑,你们可别忘了,王留柱可是个疼媳妇的,孙曼娜之所以嫁给他,就是图少干活,而且孙曼娜为人强悍,孙老太又压不住她,所以她是不可能象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那样拼命操劳的,土是土了点,丑却是丑不到哪儿去的,要不然,多少年不见的初中同学,也不可能一眼就认出她。
  第二呢,韭菜还真不擅长写狗血文,所以这就是一篇家长里短文,就象文案中写的那样,不排除个别人物脑子进水需要控水,但总体是温馨向,请小天使们放心了。
  最后祝大家天天开心,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第59章 老鹰抓小鸡
  他们毕竟是来做客的; 要是把小主人惹哭了,姥姥多难为情啊; 王美清赶紧出来打圆场; “康伟,我们出去玩老鹰捉小**,可好玩了。”
  康伟虽然没玩过老鹰捉小鸡,可他见过别人玩; 当即就动了心,抹了下眼睛,然后点了点头。
  外面就是一大片空地; 正好可以玩这个游戏。
  王美清开始分配角色; “南南哥,你是老鹰; 我是老母鸡,兰兰和康伟是小鸡。”
  石南却表示反对,指着康伟道,“男孩子要保护女孩子,不能躲在女孩子后面,所以你来当老母鸡,丫丫在你后面,兰兰在丫丫后面。”
  康伟的好胜心被激起来了,当即表示自己要当保护小鸡的“鸡妈妈”。
  是当保护小鸡的老母鸡还是当被保护的小鸡,对王美清来说,没什么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