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琐窗寒-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动的。”
“她就是感动了又有何用。你这妹妹一直避着我,我真让这么感到害怕么。”世祯显得有些苦闷。
嫣然道:“那么改日我亲自与我那妹妹谈谈,将王爷的情况都告诉她,定会让她回心转意的。”
世祯叹道:“她的心从来不在我的身上说什么回心转意的。”
嫣然说:“我可是真心诚意的愿意帮助王爷凑程这段美事。王爷也先别泄气,等我与她说了,衣妹妹也是个聪明人她心中自然明白。只要她愿意,到时候事情就好办了,不过请两个得力的人,上衣府提亲去。衣家现在也想仰仗王爷,想来也是愿意的。”
世祯说:“我只觉得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倒没有你考虑的这样多。更别说提亲的事,我什么也许不起她。身上服还未脱,万行不得此事。再有我向你许诺过,又怎能违背。再说你处在中间不尴不尬的,我看着也不好受。”
嫣然眼中蓄满了泪水,她说道:“王爷的心意嫣儿都明白。是我自己不争气,一直没有为王爷生下子嗣,想来这京中都知道了。虽说身上还有服,但将事情挑明了也就好办了,服不过还有半年。等过半年,将她娶进来。我身上也不用背那么多的罪过。王爷也不用出面,交给嫣然去办吧。”
世祯缓缓的说:“这事也难办。”
嫣然道:“嫣然看来也简单。王爷这样一直下不定主意怎么才好,一直拖下去怕我这妹妹就亲事也定了,到时候才真的晚了。王爷是带领多几十万军队的大将军,若在战场上也这样犹豫还怎么指挥沙场呢。”
世祯道:“我怎能不多考虑些。说不定别人根本就不领情,那样岂不是更尴尬。还是让一切都顺其天意。”
嫣然冷笑道:“若真这样,我这妹妹就是真傻了。这京里哪里还能找王爷这样的家底人才。若是要个好名分我也是愿意给的,她若能为你生个小世子我甘愿做小。”嫣然继续说:“想来王爷也听说过人定胜天的道理。万事只有自己亲历了才能下结论。”
世祯摇头,“有些事情你的不明白的。任凭怎么努力,可上天在还未出身前就已经注定好了,人力是不能所为的,又岂能强求。”
嫣然说:“我不喜欢认命的说法。”
接着宝砚来请世祯,世祯对嫣然说:“明日要回孟府,你做做准备。”
嫣然点头。
巧珠拿了东西进来,见嫣然脸上淡淡的。巧珠笑道:“姑娘怎么了,大节下的,怎么不高兴呢?”
嫣然叹道:“这王爷的事着实让人为难。”
巧珠笑道:“姑娘想的太多了。”
“你是个傻丫头,又怎么会明白。”
巧珠说:“人啊,就是要有的时候该傻的就傻,不是有句话叫做难得糊涂么。”
嫣然道:“难得糊涂。”
世祯和嫣然齐回孟府,这样的情景在他们成亲几年来倒是很少。特别是世祯虽说与孟府联姻,但也总避着嫌。孟胜龄如今已经权倾朝野,官居要职。孟景然也任了太仆寺的少卿。一家的荣耀,嫣然是出嫁的女儿,来往自然密切一些,他这个女婿却显得十分疏远。
孟家知道女儿女婿要回府,孟胜龄和孟景然到大门外迎接。世祯下马后,父子俩给世祯行礼。世祯忙扶住了,“岳父大人,大舅子,这使不得。”
又有人来请嫣然下轿。
众人簇拥着来到沈老夫人的房里,世祯与嫣然行过家礼。沈老夫人赶着与世祯还礼,“王爷驾到,有失远迎了。”
大家归坐,温氏带着若尘若凡俩兄弟来见了礼。
大家喝过茶后,孟胜龄起身说:“这里面说话不方便,怕吵着老太太了。还请王爷到书房里坐坐。”
沈老太太说:“你们去吧,让我们娘几个说说体己的话。”
世祯向沈老太太作了一揖,便随孟胜龄父子出去了。
书房里早已经布置好了,几个跟前伺候的小厮俱垂首站在阶下听命。
“王爷新春纳福。”孟胜龄笑说。
“岳父大人也纳福。”
孟景然说:“前些时候就听说信武温将军要府京了,怎么这几天就没消息呢?”
世祯笑道:“看来得过些时候了。最迟不过三月,他们这一出去就几年。若不是皇上召我回京,说不定现在我也还守在那里。南边倒比这京中暖和多了。虽然在那里只呆了半年多的时间,也满怀念的。现在温将军把那里治理好了,也是立了大功的。”
孟胜龄笑道:“可不是。皇上时常表扬。温老将军几个儿子都是极有出息的。”
世祯也笑道:“大舅子也是很不错的。”
孟胜龄马上谦虚的说:“他哪里比得上王爷。”
世祯说:“我到不是吹捧,说的是大实话。要不皇上这么看好他。”
孟胜龄立刻又说:“若不是他跟在王爷出去见了几年世面,在王爷手下做过几天的参将,哪里有今天的成绩,所以老夫还得感谢王爷。”
孟景然说:“老爷和王爷就说这些客套话。本是一家人,怎么显得生疏起来了。”
世祯笑道:“说得极是。”
沈老太太让嫣然坐到跟前来,拉着她的手上下仔细看了。嫣然笑道:“老太太不认得嫣儿了么。”
沈老太太说:“哪有连自己的孙女都不认识的理,我是看我们嫣儿生得这般好,认谁也没的挑了,怎么偏偏身上就有难医的病症呢。”不住的叹气。
嫣然说:“生病是分好人坏人,美和丑的。”
卢夫人在旁边说:“老太太,嫣儿也难得回来。更何况这正月里,您老人家又说这些,不要让嫣儿不高兴。”
沈老太太马上说:“是我这老婆子不会说话。”
嫣然道:“老太太关心嫣儿,嫣儿心里都明白。”
两个小孩在屋里没有片刻的安静,温氏嫌吵,让奶娘将他们带下去了。
卢夫人笑说:“嫣儿,你嫂子肚里又有了,这次不知道是个什么。”
温氏笑说:“但愿生个女儿吧。已经有两个儿子了,爷也说要个女儿。”
嫣然脸上依旧是笑容,“若大嫂生个女儿,必然也像大嫂这般漂亮聪明。”
温氏笑得很幸福。在嫣然看来,温氏的这个笑容竟像是在嘲笑自己。嫣然摇摇头,怎么会有这样不堪的想法呢,但是她坐在那里自己感到是不自在的。
卢夫人说:“老太太常向我抱怨,说不把嫣儿接回府里住几天,我说嫣儿做了媳妇,哪里走得开。王府的事情也繁多。”
嫣然笑道:“等嫣儿回去将房子收拾几间出来,请老太太,太太,大嫂一起去住上个三五天。我们也好说说话。”
温氏说:“我先领王妃的情了,我是走不开的。王妃要请,就请老太太和太太去吧。”
卢夫人也说:“这几天天天有人请吃年酒了,也走不开。”
沈老太太说:“我一把老骨头了,也不想动,等天气暖和些了,再考虑吧。”
嫣然说:“果然都不肯赏脸。”
卢夫人说:“嫣儿都这么大了,还是小孩脾气似的。昨天我去赴衣家的宴,看到了他们府里的那位还未出嫁的姑娘,生得果然好,也极是懂事的,但只一件我不大喜欢。听他们府里的下人说他们这个四姑娘和那二姐夫有些瓜葛,似乎不干净。”
“什么?”嫣然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你这孩子吃什么惊啊。那姑娘虽然生得好,不过行事未免符合千金小姐的风范,哪有做妹妹的去勾搭姐夫的道理。我就奇怪了,他们衣家家教一向严厉怎么也出这样的事,据说吴夫人也最是会教训女儿的。可知管教女儿比管教儿子还费心。嫣儿就从没让我省心过,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嫁,都是让人操心的。”
嫣然还在卢夫人的话中没回过神,难怪不得宛心一直躲着他们王爷,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里面,但她也和宛心处过,宛心并不是这样轻薄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堪的话传出来了。若不是今天亲耳听见母亲说起,自己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她又想起昨天与世祯许的那些话,如今让她怎么开口向宛心问呢。嫣然感到十分为难。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章 回府
靳家一连几天都在请各位管事吃年酒,总结一年来的得失。
靳修云虽然有两个铺子在自己的名下,但他没有多少经营的头脑,基本上还是两个铺子的掌柜处理大多数的事物。靳修云虽然接手了几个月,账本上的名目基本上能看懂了。
周主事说:“旧年茶叶铺的数还亏着,这年雨水不好,产的茶也次了好些。”
靳修云马上说道:“别的茶局大多数都是盈利的,为什么偏偏我们靳家的就得亏损。既然说是雨水不好,产的茶次,想来每家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别人是怎么做上去的。”
周主事马上陪笑的说:“修爷刚管事,这其中的道理也多。”
靳修云离了位置大骂:“狗屁道理,以为我是一个瘸子,什么都不知道么。哄我哩,这茶铺向来亏得多,盈利的少。什么雨水不雨水的,难得每年的雨水都不好么。”
靳老爷见修云的脾气上来了,当着这么多管事的面,忙喝道:“周主事是十几年的老主事了。你应该尊敬一下长辈。哪有这样吹胡子瞪眼的,真是连个家法也没有了。
靳修云见父亲说话,便又坐了下来,语气也缓和了不少,但依旧是冷冰冰的,“我既然接受了茶铺,那么从现在开始,铺子的事大小都交给我来管。没我批准的事,不准擅作主张。”
周主事的脸上明显有些挂不住了,垂了脑袋。
靳老爷说:“周主事办事老到,经验丰富,你做什么事,还是得先请教周主事。本来将铺子交给你,就是让你去锻炼的,你也不小了。”
靳修云冷笑道:“老爷嫌我是个残废,果然是个偏心,只将那些不出银子的铺子给我。让我们一家大小怎么过活啊。”
靳老爷一直隐忍着,听见修云说出这般挑三拣四的话再也忍不住了,他气得咬牙的说:“可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我还不清楚手下的字号,四个铺子,茶铺和香料铺是不怎么出钱的地方。你们俩兄弟,我一人给了一个,当铺和布庄是出钱的地方,我也给你们兄弟一人分了一个,还说不公平。”
靳修云已经冷笑着,“哄我呢。今年香料铺子赚了不少。”
靳仰云见父亲动了怒,大哥说些冷言冷语,再也没办法沉默下去了,他忙劝道:“老爷别生气,大哥新做事,自然不是很明了。再说大哥是个急性子,老爷就多担待些吧。”
靳老爷狠狠的瞪了修云几眼,就扭过头再不想瞧他。
靳修云知道自己在这里是不受人欢迎的,他起身拄着拐径直走了出去。也不向任何人告辞。靳老爷面色铁青,嘴角抽动着,“这就是我养的好儿子,真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
屋里的主事也纷纷来劝解。本来简单的总结会,因为靳修云的中场离去,竟然闹了一整天。
爷俩好不容易才将主事送走,靳老爷见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回头对仰云说:“我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你去里面看看你母亲媳妇吧。”
靳仰云答应着,便来到舒夫人房里。舒夫人正与宛冰打点东西。
“忙完呢。听说老爷今天生气了,都是修云那孩子闹的。”舒夫人也忍不住数落起来。
宛冰数了数桌上的东西,笑说:“太太,都齐全了。”
舒夫人笑道:“总算好了。行了,你们小两口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出远门,宛冰是有身子的人了,太劳累了也不好。对了还有两剂药呢。”
宛冰说:“太太放心,我早就记下了。再说我也没什么不适的了,带不带都一样。”
舒夫人笑道:“论理正月里带着药去走亲戚也是忌讳的,但你身体要紧。”
宛冰答应着。
见舒夫人没什么吩咐了,两人归房休息。侍墨和秋灵过来伺候。
“爷要带的东西可齐全呢?”宛冰问着秋灵。
秋灵回答:“回奶奶,早就准备好了。”
仰云坐在床沿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宛冰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冷冷的,“很快就要见到梦中人了,怎么不高兴呢?”
仰云不说话。
侍墨在旁边说:“奶奶,怎么又说这些冷嘲热讽的话。爷是累了,奶奶不该多心的。”
宛冰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等丫鬟们退下后,仰云从衣橱里抱出了自己的被褥来,在榻上铺了。
宛冰默默的看着,半天方说:“这么冷的天,你到床上来睡吧。”
“你的好意心领了,在这上面我已经睡惯了。”仰云自嘲道。
宛冰说:“我们和解吧。这样一直别扭也不是办法,回去以后太太知道了,岂不是生气。再说你脸上也不好看。”
仰云道:“我可从没想和你闹。”
宛吧说:“对,都是我自找的。”
靳仰云已经躺下了,听见宛冰说了这句又突然坐了起来,“你每天不给自己找些不开心的事,难道就没法过吗?”
宛冰住了口。默默的躺在了床上,放下了帐子。眼泪无声的滑落着。睡在榻上的男人从来就没有体会过她的心情。如今虽然有了身孕,但仍感觉婚姻就像一只牢笼,她再也走不出来。
走的依旧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心情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与现实有这么大的出入。宛冰坐在船舱里,一直皱着眉。
仰云独自站在甲板上,阵阵吹来的风掀动着他的衣角。
艄公说:“爷怎么不进去,这外面怪冷的。”
仰云苦笑了一下并不说话。距离京城越来越近,他的心就越没发平静。有半年的时间没见了,一旦见了面该说些什么好。逃避是逃避不了的,该来的总会来。仰云经历过商场上许多的风雨,无奈这次竟是没有一点底气。
侍墨出了船舱,“姑爷,姑奶奶请你进去了。外面冷。”
仰云回头看了她一眼说:“让我静静吧。”
宛冰探出头来说:“外面凉,别受了风寒。”
仰云才回过身子走进船舱,夫妻俩对坐着,不过却没什么交谈。
宛冰道:“从来没有离家这么久过,也不知道家里怎样呢。”
侍墨见宛冰脸色有些不好,忙端了茶来:“姑奶奶身子不舒服么?”
宛冰说:“没事的只是有点晕船。”
仰云说:“你先去躺一会吧。”
难得仰云说句关心的话,侍墨搀了宛冰去休息了。
走完了水路走水路,但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十二了,比先前将的日子竟然迟了两天。仰云不得不顾虑宛冰的身子,他不想让宛冰还没回衣府就先病下了。
衣府里早就派了轿马到岸边来接,靠岸以后,宛冰乘轿,仰云骑马。穿过忙碌繁荣的街道,有是将近半天的路程,好不容易才到衣府。
大门上坐着的几个家丁,见二姑娘和姑爷回府了。忙上前来请安的请安,迎接的迎接。轿子却不走正门,从旁边开的侧门进去了。等到了二门上才落轿。侍墨赶快来扶了,仰云也下了马来。此时他的心情是难于言喻的。
吴夫人带着女眷们早就在垂花门前等候多时了,盼了好半天总算盼来了。不等宛冰上前来请安,吴夫人先迎了上去,唤了一声,“冰儿。”
宛冰许久没见了母亲,顿时热泪盈眶,忙与吴夫人行跪拜之礼。吴夫人连忙扶住,母女俩相顾流泪。
靳仰云忙与吴夫人请安行礼,“小婿见过岳母大人,岳母大人金安。”
吴夫人松开了宛冰,上下打量着仰云。不住的点头,“总算将你们盼回来了。不是说初十就到了吗,怎么整整迟了两天。”
靳仰云陪笑道:“实在对不起,路上有些耽搁了。”
宛冰又上前来见过戚夫人,程氏。
仰云也纷纷见了礼。
大家齐到吴夫人房里。
仰云将从家里带来的礼物让随身跟着的小厮搬了进来。吴夫人笑说,“亏得你们一路奔波还要带这么多的东西。对了,不知道姐姐,姐夫近来可好?”
仰云忙起身答道:“多谢岳母大人的问候,老爷太太皆好。”
宛冰说:“怎么不见老爷和大哥他们?”
吴夫人道:“他们爷俩上午还有时间等了你们一上午也不见你回来,这时候已经出去了。晚上再见吧。”
“对了,还有槐儿和四妹妹呢。大姐姐回来没有?”宛冰看了眼仰云。
仰云低了头,戚夫人说:“你大姐姐听说你要回来,在府里已经住了三四天了。丫鬟已经去叫了。”
话音还没落,宛玉就已经进来了。宛冰起身,见宛玉一身的素净。想到姐姐守寡。心中有些不好受,姐妹许久不见,也是热泪盈眶的。不过相互问了好,归了座。
宛玉说:“怎么四妹妹不见?”
吴夫人说:“心儿等了一上午,也没等着,我让她先去休息。早叫人去请了。横竖要来了。”
宛冰看了仰云一眼,实在从仰云的脸上看出什么表情来。宛冰脸上依旧是勉强的笑着。
马上就要见到她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人,为什么心中没有一点点的喜悦了。仰云的表情上闪过一丝苦涩。
吴夫人道:“冰儿还是住以前的屋子吧。至于姑爷,我已经派人将锦绣院收拾了出来。姑爷暂且在那里休息。”
“太太怎么又单独准备房子。”宛冰说。
吴夫人笑道:“从靳家带来的人也多,锦绣院才好安排。再说与啸槐房里离得也近,让他们哥儿走动走动也好。姑爷上次来也住的锦绣院不是。”
仰云笑答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一章 再遇
珍儿匆匆的跑了进来,对侍琴说:“姐姐,二姑奶奶和姑爷回来了。太太让姑娘马上过去。”
宛心掀帘走了出来,
侍琴一扭头就看见宛心站在那里。侍琴笑道:“姑娘整天念叨,总算回来了。那么换件衣裳就过去吧。”
宛心说:“用不着换了,早起就换好的。”宛心已经走了出去,侍琴忙上前跟着。
宛心越走越慢,侍琴说:“姑娘怎么不快些。去得太晚了太太会不高兴的。”
宛心问着侍琴:“侍琴,我现在还有那些想法是不是该下地狱呢?”
侍琴忙说:“姑娘想什么呢。怎么说这样的话?”
宛心道:“我的心事从没瞒过你。以前在靳家的时候那天我去与他告辞,他向我许诺过再见面的时候一定是大红花轿娶进门的那一刻,可如今又是这般的相遇。”
侍琴道:“侍琴认为姑娘早就将这段心思断了,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不过见个面说几句话,坐坐就回来。姑娘就别想太多了。你为二姑奶奶想想吧。只要二姑奶奶过得幸福,姑娘的牺牲是值得的。”
宛心深深地的看了侍琴一眼,眉目中似乎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她继续走着。以前从不知道从自己的栖霞阁走出来到吴夫人的房里是这般的漫长,而宛心走得好艰辛。
屋里大家正说着话,外面的婆子报着:“四姑娘来了。”
靳仰云连忙向门外看了去,只见宛心已经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她,他在这一刻感觉到仿佛曾经丢失的那颗心又找回来了。
宛心上前来与宛冰见过,宛冰上下打量着宛心,笑道,“呀,我这小妹妹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是不是仰云。”
靳仰云依旧呆呆的。
宛心给靳仰云行着礼,“宛心见过二姐夫。”
“姐夫。”多么刺耳的一个称呼啊,仰云突然醒悟了过来,他做了一揖,并不说任何的话,如今他那复杂的心情谁又能够明白。
宛心在丫鬟搬来的椅子上坐了。
吴夫人当然也看出了些端倪,她想宛冰既然做了靳家的媳妇,已经是事实,也没什么大碍的。她笑道:“心儿怎么半天才过来。”
宛心回答:“回太太,心儿是来迟了。”
吴夫人说:“也没什么,你们姐妹也难得一聚。”
宛玉道:“是啊,我们姐妹几个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前了,时间过得真快。”宛玉虽口中这样说,心中却觉得日子难熬,那样漫长的黑夜,何时才能等到属于她的黎明。
宛冰说:“是啊,难得聚在一起,这次回来必要多留几天,过了灯节再回去。”
吴夫人说:“才刚进屋,连椅子都还没坐暖和,怎么又说走的话了。”
大家都笑了,虽然脸上都有笑容,可她们三姐妹,和仰云却各有各的心事。
啸槐也来了,“二姐,二姐夫。你们总算到了。”
奶娘带了浅香也来了,浅香记性好,看见宛冰就朝她身边跑来,嘴里喊着:“二姑姑。”
奶娘指着仰云说:“这是二姑父,快叫二姑父。”
可浅香睁着眼睛将仰云看了又看就是不叫,还问奶娘,“他是谁啊,怎么浅香以前没见过。”
奶娘说:“那时候我们浅香还小,不记得了。”
“可浅香记得二姑姑就是我们衣家里的人。”奶娘耐心的给浅香解释着。
“那他不是我们衣府里的人,为什么要我叫她。”浅香智者仰云说。
程氏走了过来,将浅香抱在怀里,“好姑娘,以前我是怎么教你的,怎么不喊人啊。”
浅香嘴巴闭得紧紧的,就是不开口。
仰云讪笑着:“她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别难为她了。对了,仰云先告辞了,和啸槐说说话去。”
吴夫人说:“也好。”
仰云做了一揖,有深深的看了宛心一眼,宛心装作不知道。他才和啸槐离去。
宛冰说:“我记得还没出嫁的时候大嫂就已经怀孕了,现在怎么看嫂子似乎不像有身孕的,是不是早生下来了,怎么不抱来瞧瞧。”
程氏脸色暗淡了下来,将浅香抱给了旁边的奶娘。奶娘带了下去。
吴夫人方说:“哪里还有什么孩子。孩子早就生下来了。可惜了,生得多好的一个小孙子,竟然会是个死在腹中。”
宛冰嘴巴张得大大的,一脸的惊奇。
程氏劝着吴夫人:“太太,二妹妹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刚见面就不提这些伤心的事了吧。”
吴夫人说:“也是。刚才姑爷再这里也不好问你,靳家待你怎样,姑爷脾气还好吗?”
宛冰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靳家上下都疼我,仰云更是好性子,什么都由着我。”
吴夫人心中也喜欢,“那我就放心了。”
侍墨插了句,“太太不知道,我们姑奶奶已经有两月的身孕了。”
“那更是大喜了。该好好的调理才是,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吃得消吗?”吴夫人关切的问道。
“我身子还硬朗,太太不用担心。”宛冰笑说,还不忘向宛心身上看去,不过也没看出什么来。
娘几个聊了好半天的话,程氏说:“太太,让人把那方桌抬进来。大家坐着摸会儿牌吧。这样干坐着也没多大意思。”
吴夫人点头:“也好。”
两位夫人,并宛冰和宛玉相陪,程氏有事要忙是不能坐的了。宛心对于这些向来不怎么再行。就起身说回房歇歇。
侍琴跟了上来。她也松了口气,“还好,第一关总算顺利通过了,什么状况也没发生。后面也就容易了。”
宛心叹道:“如今我也放心了。二姐姐是幸福的,什么也不求了。”她在心中依旧在回忆着见到仰云第一眼的时候,他幸福吗。宛心真的想问问他。可为什么看到他眉头舒展不开,眼中也没多少的光芒呢。他还是当初的那个仰云吗。他不是以前的那个仰云了,他现在是二姐姐的丈夫,是二姐姐肚里孩子的父亲。
侍琴拿了白纸过来对宛心说:“太太前几天让姑娘遍几个灯谜说是灯节的时候还玩,姑娘才想了两个。现在没事,为何不想几个来,也是一桩事啊。”
宛心接过白纸,看着白纸却发起呆里。侍琴将蘸好墨的笔给宛心。宛心握着笔,半天写不出一个子。干净的纸张上面,立即点上了几点墨。
本来侍琴是怕宛心东想西想,所以才找了事情让宛心做,哪知没有什么效果。侍琴忙说:“呀,纸脏了,换一张吧。”
宛心摇头说:“不用。”她提笔便写了两句,“夜阑犹有人未静,流水落花不得怨。”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便咳嗽了起来,于是将手中的笔一掷,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侍琴忙与她捶背,“怎么呢,姑娘。是不是夜里受凉了。”
珍儿立即端了水来。
宛心咳个不住,接过水勉强喝了两口。
“姑娘要保重身子。”侍琴不停的为宛心捶着身子。宛心向她摆着手,艰难的说:“谢谢,不用捶了。你们先下去,让我一人坐会儿。”
侍琴有些不放心,“要不告诉奶奶去请个大夫来看看。”
宛心摇头,“我没事。”
侍琴和珍儿只得退下。
啸槐带着仰云在府里四处走走。仰云说:“半年不见,啸槐倒长高了不少。”
啸槐脸上有过一丝羞涩,他笑道:“好久没见仰哥了,哦,不对,应该称二姐夫才是。”啸槐连忙更正。
仰云笑笑。
啸槐重新说过:“大半年没见二姐夫了,怎么二姐夫变深沉了,不像以前那样谈笑风生了。”
仰云苦笑道:“是吗。我觉得自己以前话也不是很多。”
啸槐忙说:“以前我常羡慕二姐夫去过很多地方,见识也多。也想着什么时候能走出去见见世面呢。说来我也十八了,却一直没出过远门。”
仰云叹道:“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当你真正走出去看了以后,你就会觉得还是家里好。外面的人也复杂,什么好的歹的都有。”
“我又不是个姑娘,总该出去看看。”啸槐坚定的说。
两人又走到了栖霞阁外,仰云突然说:“这里怎么这么熟悉,一点变化也没有。”
啸槐道:“这是宛心的屋子。”
仰云便自然而然的停下了脚步,他望望那高高的围墙,只有梧桐的枝桠神出来。树上光秃秃的,显得一点生机也没有。他在等那种悠扬的乐曲,能将他心事拨起的的那根弦弹响。
啸槐往前走了好几步了才发仰云没有跟上来,忙问:“二姐夫怎么不走了?”
“我在等琴声。”
啸槐道:“四妹妹几个月前就不弹琴了,所以听不到了。”
仰云叹道:“真是可惜。她的琴弹得那么好,怎么就搁下了。”
啸槐说:“听说琴坏了,也许是没有知音,弹了也没意思。”
仰云细细的回味“知音”这个词语。他们能不能算做一对知音呢。
正打算和啸槐离开的时候,珍儿走了出来,她看见了两位,忙说:“原来是三爷和二姑爷,怎么不进去。姑娘在屋呢。”
啸槐笑道:“我们只是路过,并没打算进去的。妹妹怎样呢,在做什么?”
珍儿说:“刚才姑娘写了几个字就咳嗽了起来,现在好些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起来。侍琴姐姐正劝呢。”
“哦,原来是这样。”啸槐叫仰云走了。仰云才挪动了脚步。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二章 问情
宛心是个聪明的女子,宛冰回来的这两天。她很少到吴夫人的身边去了,和靳仰云也刻意保持着距离,更别说私下见面,那是绝没有的事。
早上的时候,宛心到吴夫人房里请过安,宛冰也在场。宛冰对宛心笑道:“妹妹,我回来两日了。有好些话想与你说说,到我房里坐坐可好。”
宛心欣然答应。
两姐妹携手来到宛冰以前住的房里,两姐妹上了炕,对坐了,侍墨捧了茶来。
宛心先开了口,“二姐姐现在有了身子,真是件大喜事,实在是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