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帝修仙(王十)-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司马颙在各藩王中属于比较疏远的人,却能得到这如此重要之位,不仅仅是因其贤能而被特殊任用,只怕和那贾后一党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况且林易从那前世之中仅有的历史知识中,也得知这司马颙正是那秽乱天下的八王之一,正是他骑在墙头上不断随风倒,才导致这西晋宗室战乱不休。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间王的左膀右臂
数月不见,这长安城是繁华依旧,只是这其中却是换了主人。长安城内流民也是少了大半,想来是这几月已经大多是被朝廷安置和迁徙而出城。
一路上,林易早已是打探到,这河间王司马颙最宠信的两位属下就是李含和张方。这两人林易也是皆有所闻。
李含,字世容,出生于寒门。老家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侨居始平(今陕西咸阳一带)。此人很有年轻时候很有才干,在老家狄道和寄寓始平的这两个地方都把他同时举为孝廉。但是因为得罪安定人皇甫重和皇甫商兄弟,,就暗示州里招李含为门亭长(城门设亭为门亭),想借此羞辱李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正好此时雍州刺史郭奕(这人出身太原阳曲著名的郭氏大族,三国名将郭淮之弟郭镇之子,也是贾南风母广城君郭槐的堂弟)很早就听说过李含很贤能,一次是出门是恰好看到了正在执勤的李含,郭奕当即下车擢升李含为别驾,成为他的副手。很快,李含又被举荐任命为秦王司马柬封国秦国的郎中令,并被司徒选为始平郡的中正。正中官职始于秦末,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前,尚书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于州郡各置中正,任识别人才之责。魏曹芳时,司马懿执政,于州置大中正,于是又有大中小中正之别。州的大中正,亦称州都,吴有大公平,即魏之大中正。晋、南北朝均有中正,隋尚有州都。唐以后中正作为官职已经走出历史舞台。
等到秦王司马柬去世以后,李含的幸运之神逐渐远去。司马柬死后。作为司马柬的下属,应该为司马柬服丧,但是,一般来说,上司埋葬以后,就可以除服了,而李含也是如此。但是,因为尚书赵浚(太妃赵粲的叔父)对于李含不巴结自己怀恨在心,就上书皇帝说李含不应该除服,州的大中正傅祗也推波助澜。要贬斥李含。而傅祗的从兄傅咸却为李含喊冤,但是,无奈赵浚与后宫关系紧密,最终,李含还是被贬官,过了一年多,才任命为寿城邸阁督。
司徒王戎上书说,李含曾经身为大臣,即使降品。也不能让人家做吏,而不做官,经此一说,李含才被任命为始平的县令。后又升任为东武阳令。河间王司马顒请李含做自己的征西司马,又很快升为征西将军府的长史,很是信任,从此。李含成为司马顒的左膀右臂。
张方和李含一样,也是出身寒门。张方是河间人,是司马颙封国之民。他出身贫贱。地位十分低微。到长安时幸得当地富户郅辅慷慨供给物质支援,后更因才能和勇气而得到司马颙的赏识,多次升迁后官至振武将军。
但是后世来讲,这张方的名气是远大于李含之上。张方是八王之乱中最著名的猛将之一,张方的军队甚至比土匪强盗还土匪强盗,吃人肉是资治通鉴中有明确记载,他们抢劫了可以抢劫的一切东西。甚至于在司马衷回到洛阳以后,还在城外挖掘了司马衷与贾南风的小女儿哀献皇女司马女彦的坟墓。连哀献皇女的墓都给挖了,还有什么不能抢的呢?
晋朝皇宫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御用的器物、宫中的宝贝被士兵们瓜分殆尽;如饥似渴的士兵们见到同样如饥似渴的宫女们,直接举办了婚礼;魏晋以来,皇宫中保存的无数宝贝丧失殆尽。抢完以后,张方还想掩饰罪行,企图放一把火把洛阳皇宫烧掉,幸好是有人拿114年以前董卓烧掉了洛阳的臭名远扬的例子劝诫他,他才没有放火烧了洛阳。
但是这张方无论何时始终是对司马颙忠心耿耿,最终由于司马颙中了反间计,而被他派人刺死。这人就是那郅辅,当年张方贫困潦倒时候的贵人,最终也是死于其手,真是宿命。
当然这都是八王之乱中后期发生的事情,现在由于林易的出现,已经使这历史的轨迹发到变动,林易坚信这样的故事不会再发生。这张方本性却也并不坏,所作所为大多是形势所迫,或许是出生贫寒的他天生对上品豪族的仇视。若是能完全驾驭住此人,在其性格没有完全转变之后好好启道培养,这张方还真算是一员攻城掠地的猛将,不在那孟观之下。
林易自是轻车熟路,虽然这征西大将军府上依旧是守卫森严,但是这无论如何都不会对林易造成任何影响。刚入府中,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已经传来,顺着那乐声,林易来到了一处大殿,殿中原来正是座无虚席,河间王司马颙在举行大宴。一群舞女在殿中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四周一群文臣武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时一阵喝彩声和斗酒声传来,真是好不热闹。
现在是关中匈奴、羌人、氐人等战乱已平,大多的文臣武将过的都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日子,至于那还有成千上万无家可归,饿殍千里的灾民自然是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林易却见殿中正襟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方头大耳,一身白蟒长袍,正是那这关中的主人,河间王司马颙。林易虽是第一次见此人,但是记忆中司马遹却是见过其数次。
司马颙常年在京都洛阳为官,自是曾多次拜访过太子司马遹。其身旁左方一中年儒生,青衫长襟,应该就是这征西将军府中长吏。右方一中年大汉,一身戎装,如小山般盘坐在席前,一身黝黑的皮肤显得更加健壮,双眼虽是始终未离开那飞旋的舞女身上,口嘴却更是一刻未曾闲着,左手撕肉,右手端酒,那旁边服饰的小厮却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人应该就是那振武将军张方无疑。
林易此行自然不是来看这司马颙及其手下饮酒作乐的,转眼间人已经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已经出现在那书房中。这司马颙虽然是新任这征西将军不久,这将军府上却是变化很大,和自己当年之时布局完全不一样。但是林易还是轻易就找到了书房。
“这司马颙虽然是朝廷各方势力共同推荐而继任这征西大将军之位,但是这贾后既然没有反对,就很难说这其中俩人私下是否有暗中的交易,这司马颙即使是暂时并没有完全投靠那贾南风一党,但是其府上只怕是有人早已经投靠了贾南风!”林易心中暗道。这府中书房林易已经翻遍,无数**的地方都找过,也没有找到这司马颙和贾后一党来往的公文书信,看来这司马颙不知道确实是如此清白,还是十分谨慎,根本就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不过林易心中早已拿定注意,这关中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是华夏龙兴之地,沃野千里,无论如何这司马颙他都要控制下,为其所用。
“想不到这王敦现在还留在这长安城中,甘心屈尊为司马颙都督府中牙门将,真是委屈他了!”林易心中叹气道。他知道王敦如此这般赖着长安不回洛阳,宁可降职,他肯定是为了那东宫这一年多来积攒的无数的财物。弃利和弃义的产业虽然表面上大多贱卖,可是暗中却是大部分都转移到了长安等城中,这王敦作为这创始人,自然是不敢轻易离开。
“刘卞等人已经回到了洛阳,也真是苦了他们了,虽然是极力挣扎,那东宫精锐和新训练的数万流民还是已经移交给了新任太子司马慰祖,这早就是贾后一党图谋许久的事情。这司马慰祖还这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这东宫护卫自然就成了那贾后党羽的私人护卫,这真是如虎添翼。万幸的是刘卞等东宫老臣,性命却是保存了下来,这贾后一党心腹大患已除,得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自然是不会在乎这些小角色了!”
“惠风和蒋俊已经分娩了,自己又得了两个皇子,这本该是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可惜想不到这结果却是这般,孩子刚出生就见不到自己父亲了!更凄惨的是他们现在已经被贾后一党撵出了东宫之中!”
“只是和自己出征梁上的那些将士,除了一大半凯旋而归外,还有数千人却是这数月间却好像失踪一般,始终没有回到长安,司马颙派出无数斥候也没有查出多少消息。难道他们一直是留在那梁山中?”
……
一个时辰后,这书房中所有公文,包括发往各郡县,和朝廷互相来往的公文,无论是锁上还是未锁上,林易已经翻了一遍。街上百姓十人十张嘴,各说不一,若是从他们口中打探什么消息,自然是没有从这官府中来往公文来的直白迅捷。
这半年多时间,朝廷发生的大小事情,林易已经了解了大概。虽然现在朝廷早已经是为其举行了国葬,官方承认了其死亡,太子之位更是已经易主,不过这一切林易自会加倍地讨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怀鬼胎
“王爷,贾后又来了懿旨,命令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查出那东宫财宝的下落!”酒至半酣处,那李含突然拉住司马颙至殿内侧室僻静处小声道。
这声音虽小,但是依然丝毫逃不掉林易的耳朵。林易是不经意间发现一副公文,这李含当年潦倒之时,被擢升为东武阳令竟是那孙秀所举荐,因此已经猜到这李含定和那赵王司马伦、孙秀有关联,甚至是早已暗中投靠了贾后。所以他这才暗中又回来这宴会大殿内。
“这王敦,本王只所以收留他于这长安城中,也不就是为此!这天下可不仅仅只有贾后惦记这那前东宫所留下的财产!本王虽是在其身边安置了无数心腹,可至今并没有打听到多少有价值的消息,这王敦每日只是饮酒作乐,游山玩水,花钱虽是大方,但这毕竟都是小钱,从未有过什么其他异常现象!或许真是如他所说那些,当年东宫太子所办大市那些积蓄早已被其挥霍一空,大半都是赈灾给了这关中的灾民!”司马颙淡淡回道,看来果然是他也并非和那贾后是齐心,自然是也有自己的算盘。
这贾南风现在对司马家诸王的态度主要是笼络尊亲、重用疏亲,远之至亲。这尊亲主要是指司马懿之子,现在活在世上主要有梁王司马彤、赵王司马伦、平原王司马干。由于他们是司马懿之子,因此在宗室中地位很高,属于这尊亲一类,对皇族话语权很大,因此这贾后不得不笼络他们。
不过这其中赵王司马伦早已是投靠了贾后,而梁王是身体多病,性格平庸懦弱,而平原王司马干,论宗室地位是最高。因为其是穆张皇后张春华之子,也就是和司马师、司马昭是一个母亲。但是一直是如同闲云野鹤般,对朝政漠不关心,同时洛阳城中是早已传说这人有个变态的嗜好,姬妾死了以后放置于空房之中,直到是尸体腐烂发臭才下葬。
后世晋书中对这事有明确的记载,司马干也是年龄活得最久,一直到永嘉五年(311年),刘汉匈奴攻破洛阳前夕才去世,高寿80岁。
疏亲主要是为司马懿兄弟之后。他们由于和司马衷的血缘关系是已经超过了四五代,血缘太疏,不为众人所服,因此对皇权之位最没有威胁,因此贾后喜欢重用这些人,如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至亲主要是武帝之子,也就是惠帝司马衷诸弟,因为他们血缘上关系最近,对皇位威胁最大。因此一直以来贾后对他们的压制也十分明显。如前所述武帝在世时他们因为年龄较小在政治上一直没有作为。太康十年289年武帝去世之时,当时在世的皇子主要有10位:司马衷31岁、司马柬28岁、司马玮18岁、司马允18岁、司马演、司马遐17岁、司马乂13岁、司马颖11岁、司马晏9岁、司马炽6岁。同年11月改封皇子柬为秦王、都督关中,皇子玮为楚王、都督荆州,皇子允为淮南王、都督扬江二州“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又立乂为长沙王。颖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演为代王。
可以看出除太子以外三位出镇的皇子恰恰是最年长。而且出镇的地区都在镇抚吴蜀的边缘地区,其他皇子虽未出镇但封国也多在吴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自然是武帝深思熟虑。一来这惠帝是弱智,压不住各位弟弟。二来让年长皇子留在京城,自然是五行之中对惠帝造成威胁,必须要让他们出镇远方。
杨骏上台后,对宗王一概排斥,结果被贾后利用,惠帝诸弟全被诏回。随后一段时间,惠帝诸弟全在洛阳,汝南王亮深感不安建议遣诸王之国,楚王玮甚为愤恨,贾后遂利用二人的矛盾将他们先后害死,自此贾后独揽朝政。在玮被杀3个月后秦王柬莫名其妙地病死了,长沙王乂因为与楚王玮同母被贬为常山王随即就国。淮南王允就国大约也在此时。其后成都王颖渐渐年长,见,贾谧与太子下棋相争厉声呵道:“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贾谧甚惧于是进言贾后让颖出镇邺城。
这贾南风对朝政的驾驭之道真是炉火纯青,丝毫不让须眉,难怪是能独揽朝政10年。这司马颙也一样,疏亲王爷能位居如此高位,自然是少不了贾后的关照。不过她的好日子只怕就要到头了。林易现在需要的就是和团结司马遹各位叔叔,特别是那出镇在外,手握兵权的各位叔叔。
“据属下从朝中打探的消息,前台做在长安招揽流民救济灾民所用粮饷皆是朝廷所拨,因此他即使是打开私囊,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必还有大量粮饷尚留在世上,那王敦为其心腹,自然知道其下落。只是若那王敦过了一年半载,又是升迁回到了洛阳,我们到时候只能是鞭长莫及!事到如此,看来我们只能如此……”李含又突然对着司马颙耳语道。
不用听,看那手势,林易已经是明白了李含的意思。这李含出生寒门,虽是博学多才,但是始终被这士族门阀制度所压制,才敢得不到施展,长期下来已经是对这社会制度产生怨恨,对整个士族阶级仇恨。王敦贵为琅琊王氏子孙,当今第一等一的豪族,李含虽然和其人之前并未有多大过往,但是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的事情他是自然不介意顺手牵羊。
“这不好吧?王敦怎么说也是先帝驸马,况且琅琊王家有多人在朝廷位列三公之位,只怕此事难以想象后果!”司马颙在诸王中一向是以胆大出名,但是一听李含此言,还是深有疑虑。
“王爷想要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怎可如此这般畏手畏脚!况且我们又不需要出面,只需暗中找三五个强盗严刑拷打一番,不怕他不招!一旦从他空中掏出那财富的下落,我们也可学那前太子所为,以此招揽流民,组建大军。收买人心。现在洛阳城中即使是三岁孩童都知道那新太子只是个冒牌货,天下诸王更是摩拳擦掌,武帝诸子虽是年幼,但是现也有年长数人,手握兵权,以属下所观,只怕是出不了一年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王爷只要稳坐关中,休养生息,招揽群豪。坐看那诸亲王和后党明争暗斗,待到关键之时,再挥兵出关东下,何愁不胜,君临天下也不是难事!”李含又接着侃侃而道。
“爱卿,真是妙计,果真是只有你最懂本王心!”司马颙也连忙击掌称赞道。
林易一听此言,真是气不打一出来。正是由于天下有不少向司马颙这样的野心家,才导致司马氏诸王同室操戈。乱成一团,最后被胡人捡了漏。更可气是还有无数象李含这样的所谓谋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所谓的开国功臣。从龙之功,哪管人间百姓死活、生灵涂炭。
这河间王司马颙若是一心做个安乐王爷,林易自然不会对其有任何为难,想不到的是这人竟是心怀不轨。心思如此之深。而李含这样的人虽是小有才气,却正是天下祸乱之源,更是该杀。幸好他们的阴谋被林易所遇见。不然这王敦虽算是身手不错,只怕也是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双拳难敌四手。
“妙计,真是条妙计,可惜,这是可惜,你们却是没命看到明天的太阳了!”林易突然开口道。
这司马颙和李含,这才发现,待在这侧室中如此长时间,竟然没能发现这房中正中央竟然还做着一个人。他两人只觉得一股令人窒息的压力传来,想喊却发出任何声音,如同那鬼压床的感受一般,又仿佛时间停滞一般,手脚都不能丝毫移动。隔壁那鼓吹喧阗,人声鼎沸的声音依然是如在耳边,这一墙之隔就有无数河间王府守卫,可是却无能为力,只能是心中不停地嘶吼着。
“你是……太子殿下!”林易缓缓地转过身来,顺着那昏暗的烛光下,这两人终于是看清了他的长相。
“你是人是鬼?本王和你是无冤无仇,也算是你叔祖!冤有头债有主,下诏让你西征之时也算是你主动提出,杀你之人是那齐万年的叛军!”司马颙心中惊恐道。
“难道这太子果真是冤魂不散,这冤魂回来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死!”李含心中也是十分惊恐,他好像是已经看到了自己下一刻的结局。
虽然针对太子司马遹的阴谋他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多多少少都搅进去了。朝廷老臣和诸多王爷自然是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而这林易是无故消失,他们是上何处找这尸体。但是找不到这尸体,朝野自然不会如此这般简单地认为太子驾崩。为了让司马慰祖尽快上位,在贾后的暗示下,这贾后一党竟是随便找了个和司马遹长的相似的人杀了为尸体,于是这件事才这样就算是完了。
只见两道白光闪过,这两人眼神中露出惊恐的目光。下一刻,这李含虽然依旧是面色如故,只是却早已无了声息。而那司马颙却是在极力挣扎着,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动着,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好像体内有什么东西要爬出来一般。
ps:正史中,李含这人确实是乱晋之佞首。本来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共同起义兵,灭了赵王司马伦后,晋朝已经是难得的和平时期。李含为了和皇甫商等人的私仇,对司马顒谎称,自己受到皇帝司马衷的密旨,要求河间王司马顒发兵讨伐司马冏。这才进一步推动了诸王之间的混战。张方虽然是个杀人又吃人的恶魔,毕竟还算是忠心耿耿,性格也大多是后天所形成,而这李含却只是一个杂碎,为了私仇不顾天下黎明苍生,因此作者对他没有什么好感,让他这样领了盒饭已经是够便宜他了。
第一百三十章 信仰之力
这半年以来,王敦真算是极度郁闷,家在洛阳不可归,妻妾孩儿不可近,更是贬官为这长安城的小小的牙门将。每日看似依旧是风光依旧,仍有许多人鞍前马后,但是王敦是何等精明,早已看出这些人皆是被那贾后或者司马颙所收买,都不得好心,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取他心中的秘密。
他本是士族出生,贵为琅琊王氏子弟,初仕给事黄门侍郎,后来又升任太子舍人,因为办东宫大市之事,被太子视为心腹肱骨。跟随太子征西后,更是被太子提拔为都督府长吏,可是这不知什么原因,在数万大军的眼皮底下,太子一夜之间竟然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消失没了踪迹。
按理来说,他出生琅琊王氏,又是武帝女襄城公主驸马,族兄王戎、王衍现在位列三公,况且这太子出征梁山追击叛军齐万年之时,他也没有随身伺候左右,他是一直在长安城中兢兢业业,搞搞后勤发展。因此这太子无故失踪之事是无论如何和他是牵连不少多少关系,随便贬个官就可应付了事。
但是他只所以通过层层关系,又花了大价钱才留在了这长安城中,是因为这太子大部分的家产都还留在了这长安城中,因此他必须留下来暗中看护这些。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根本就不可能这样平白无故地就去世了。他和太子相处这么久,太子的本领他当然是晓得,即使是东宫中最一流的护卫许超、士猗等人都不是其对手,因此太子根本不会是如同朝廷诏书所说的那样为叛军所暗杀,他一定是发生了某件特殊的事情而突然离开,他相信太子并没有去世,他迟早会突然归来的!
既然是赌就要一睹到底,一条道走到黑。因此他始终没有接过贾后一党和孙秀他们抛来的橄榄树枝。他赌太子并没有离去,迟早会归来,会以更高的姿态,睥睨天下的气势,成为这大晋天下唯一的主人。
琅琊王氏根大业大,和朝廷多方势力交叉,堂兄王戎和王衍看似各方势力保持中庸,整天只知道谈玄论道,但是他清楚他们早已是和那贾后和赵王一党接上了头,将来即使他输的彻底。一无所有,他也不怕,毕竟有他的家族势力在那里。
于是他现在只能是将计就计,每日和门下小吏及这些所谓的三五好友游山玩水,吟诗饮酒,这日子过的到也是十分惬意。可是这都半年过去了,太子殿下为什么还没出现?这样的日子,他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他担心那些人的耐性是有限度的。有一天这些人最终会下狠手。
王敦每日躺在床上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许真的是只能借酒方能一醉睡到天明。
睡梦中,王敦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终于见到了太子殿下,喜极而泣,这数个月来的苦闷也一抛而散,还没等他开口。太子殿下好像都明白他的心思一般,出口好言安慰一般,更是告诉了让他振奋的消息。叫他明日不要乱走,好生在府中待着,不久他就会官复原职,继续回到征西大将军府上任都督府长吏之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敦一觉醒来,一切如故,原来这只是个梦,只是这梦太过真实,真实的好像是确实是发生过一般,可能是他太过思念太子殿下所致,心中太过不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王敦只能是这样自我安慰。
“恭喜将军!王爷已经向朝廷上奏,即将官复原职!”王敦刚起床,门口已经有数位同僚前来恭贺。
“什么?这难道一切都是真的!”王敦心中暗惊道。而比这更令他激动万分的消息是,太子殿下终于是安然无恙地归来了。他这一次的赌博最终是压对了!
这一切自然就是林易所为,他昨夜时分,本想去看望王敦,想不到这王敦早已是醉如一滩烂泥,只能是托梦与他。
以林易现在的修为和身份,和这些凡夫俗子较真,因此就是大人欺负婴儿般,根本就是自掉身份的事情。但是林易只所以还要坚持亲自除掉这司马颙和李含二人,就是因为这二人的身份非常重要。
这关中之地,林易经营时间虽不长,但已经是视为自己后花园,因此自然不会如此这般就让给这河间王司马颙。但是若是就这般乍然让司马颙莫名其妙地死亡,不仅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更会引起这关中局势一时大乱。
因此这林易才想到,只能是暂时留下这司马颙的性命,为己所用。至于李含,林易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送他上了西天。
控制这普通凡人,若是用上那三尸夺元丹根本就是大材小用,况且这葛洪也一年半载造不出这三尸夺元丹。葛洪身上的丹药或者他的医术技巧大多是救死扶伤,若是控制人为傀儡,还真没有。但是对于白骨夫人来说,就是小玩了,她所修习的鬼道功法,正是擅长此道。控制司马颙这样的普通凡人的心神,自然是小玩,身份简单的事情。
控制住了这司马颙,再杀掉这李含,让后再让司马颙任命这王敦为都督府长吏,因此林易就这般暗中控制住了关中的局势,这关中自然又成了林易的势力范围。至于那张方只是一身蛮力的勇将,他对司马颙是如此忠心,林易自然不会担心他这样的人。
长安城表面依旧还是这般平静,除了那都督府长吏李含暴病意外死亡,王敦接替了他的职位,这长安城和往常一般,但是谁都不知道暗中这长安城已经是换了主人。
悄无声息地解决了这长安城河间王的势力,林易是早早地又来到了这乾县梁山。故地重游,林易真是感叹完全。
果真是林易所猜测那样,这周处、许超等人还是躲在这梁山之中。只所以朝廷搜索了无数遍而未寻得,原来是他们一直躲在了这北峰的山腹之中。半年多的时间未见,以为是阴阳两隔,君臣终于再见面,心中自是有千言万语。这里自然是不再多过阐述。
林易也是大致明白了这其中主要发生的事情。当日林易事发突然,消失不见后,众位将军虽然是大吃一惊,但还是暗中控制了局势,在葛洪等人的帮助下,那齐万年虽然是有妖术相助,也不是大军所敌。最终是攻入北峰之中,歼敌数千人,俘虏叛军更是有上万人,俘虏钱财无数,是晋开国以来难得的大胜。
只是虽是打了个大胜仗,但是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林易消失的消息再也隐藏不了,只能是如实上报。希望借此大胜仗能减免他们的罪过。
众人是早已对葛洪、郭璞、许逊等人的神奇表现所折服,因此最终还是相信了郭璞的告诫,此去那洛阳城中只怕是九死一生,况且他们也是始终相信林易绝对不会就这样结束性命。只是若是不回去,也是抗旨不从的死罪。于是他们这才想到了一条万全之策,以司马雅、江统等人带领凯旋之师返回。而周处、许超、士猗等人带领那银甲骑的士兵继续留在这梁山之中占山为王。
司马雅也算是皇室远亲,况且又是立下此大功,江统也只是一位文臣,那贾后意外之中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结果,自然是十分体恤地减免了那司马雅和江统等人的护主不力的大罪,只是象征性地降职罚俸。而周处、许超、士猗等人,在司马雅的奏章之中,自然是和林易一起亡于那齐王年的妖术之下。
这银甲骑不仅战力上以一当十,政治素质更是挑选时候放在第一位,因此自是不会有人走漏这消息。这梁山虽然不大,但是这北峰的山腹之中可以隐藏千军万马,隐藏周处等这2000多人自然是绰绰有余。
这山腹之中更是有齐万年留下的无数生活设施,他们唯一担心的粮食问题,从那战利品中自然是扣下了大半,足足够他们生活数年之久,况且这入口处更是如此隐蔽,因此他们也算是高枕无忧,只等林易归来。
“苟富贵,勿相忘!既然你们是如此忠心耿耿跟着本王,本王自然不会亏待你们,本王这就带你们成就一番事业!”林易又是对着众人鼓舞道。声音虽不大,却更是简单的几句,但是他却暗中加入体内不少乐气于中,顿时只觉得这大殿之中无数人都好像是着了魔一般,群情激昂,只怕林易此时叫他们死,也不会说半个“不”字。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威力,林易此时已经是悄无声息地成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