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不在了?”
  杨坚一怔,露出思索:“朕刚才盛怒,未及深思,此事……”
  喃喃自语后,杨坚又摇了摇头:“不,朕没有错,老大确实不适合当太子!”
  眼看着杨坚挥手,让传旨的内侍退下,独孤伽罗脸色变了:“此时百官肯定聚于宫外,陛下难道不立新的储君,来安定天下之心?”
  “太子之位干系重大,不能轻定,招杨俊、杨秀、杨谅入大兴!”
  杨坚却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陛下,我们两个儿子已近反目,你难道要五子全部自相残杀,才肯干休么?”
  独孤伽罗面色大变,怒冲冲起身。
  杨坚却是不理。
  寻常时期,杨坚对皇后的意见极为重视,甚至有些言听计从,但事关皇权,那是乾坤独断,再也不肯退让。
  “报!”
  然而就在这时,江南有紧急军情报上。
  “莫非连杨素都镇压不了叛军?快快呈上!”
  杨坚目光一凝。
  高熲回大兴后,江南叛乱就由杨素一力镇压,这快马加鞭送来的军情,必然干系重大!
  “宋缺重夺建康,奉陈叔兴为新帝?”
  果不其然,当战报展开,杨坚一看,脸色就猛地沉下。
  江南世家叛乱,推举岭南宋阀为首领,在小范围战场连败隋军,看似势大,但杨坚知道,对方翻不起什么风浪。
  然而现在宋缺占据了建康,再立新帝!
  即便去年建康破城时,陈后主那一脉的皇族,已全部被押入大兴,但皇族血脉显然还有。
  此时宋缺扶持的,便是十五岁的沅陵王陈叔兴。
  南陈政权,死灰复燃!
  如此一来,性质便大为不同。
  杨坚已经敏锐地发现,真正的大敌,是这个刚刚年过二十的宋缺。
  杨素是何人?
  南指而吴越肃清,北临而獯猃(xūn xiǎn)摧服,战无不胜的大将,再辅以谋略过人的高熲,这两人竟被以弱胜强。
  虽然南陈初灭,南方上下都有种哀兵必胜,破釜沉舟的气势,但宋缺此人亦是关键!
  “召群臣,开朝会!”
  杨坚起身出宫,独孤伽罗咬了咬牙,招来贴身侍女,密语一番后,让她速去通知。
  “高熲被免,朕要再派何人?”
  大殿之上,听着众臣禀告,杨坚目露深思。
  对于拿下高熲,他更无后悔。
  作为杨勇的儿女亲家,两人走得太近了,既然废了太子,高熲就不适合继续担当大任,哪怕此时免职,日后启用,都比一味信任要强。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这才是帝王之道。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大隋当然人才济济,但既然连杨素高熲都奈何不得宋缺,其他人更是够呛。
  若是再不能平息乱局,恐怕就有变数了。
  “贺若弼、韩擒虎倒是可用,只是这两人都与……”
  杨坚下意识看向位于众臣之首的顾承,眼中闪过复杂。
  发现陛下神态有异,大殿上很快安静下来。
  朝臣都是人精,太子刚刚被废,还搭上了位极人臣的高熲,江南又乱,正是最敏感的时刻,他们谁也不敢出头。
  “父皇!儿臣请战!”
  然而这时,顾承上前一步。
  “喔?皇儿莫非认为离了你,江南就无法平定?”
  杨坚目光一厉,冷冷地道。
  “儿臣并无此意!”
  这话说得极不客气,可谓诛心,顾承却道:“论文武才略,儿臣一人自然不比众将绸缪,只愿坐镇扬州,为我三军振奋士气!”
  “你要坐镇扬州?”
  杨坚目光一闪,刚刚还凛然的眼神,逐渐温和下来,哈哈笑道:“不愧是朕的好儿子,知道为朕分忧!好,朕就命你为江南总管,军民事务,一以委之!”
  “谢父皇!”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储,太子之位,理应定夺!”
  正在这时,贺若弼上前,大声道。
  “嗯……”
  杨坚面容平静,目光如电,望向朝臣。
  然后他喜悦地发现,除了贺若弼,众臣虽有迟疑,却无人附和。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晋王还是太子,都要去江南,远离政治中心了。
  这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回来,所谓群龙无首,谁敢这个时候不长眼地去当太子党?
  “无论是能力还是长幼,太子都无他选,何必把其他三个孩子招来,上演兄弟残杀呢?”
  杨坚想到那七步诗的规劝,骨肉亲情终于占据上风,大手一挥:“拟诏,皇子广天纵神武,智韫(yùn)机深,仁为重任,以安万物,宜乘鼎业。立为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谢父皇!”
  “陛下圣明!太子千秋!”
  百官叩首,东宫正位。
  对于杨坚和顾承,这也是皆大欢喜。
  前者少了如芒在背的威胁,后者则要布局天下,踏上寻找战神殿之路。
  太子之位,不比晋王,顾承比原历史的杨广早了整整十年入主东宫,哪怕有权力欲望极重的杨坚在,很多事情也可以着手。
  “父皇,儿臣欲求两人,平定江南之乱!”
  有鉴于此,顾承开口。
  “说!”
  杨坚温和地颔首。
  “大将贺若弼,罪人陈叔宝!”
  开皇十年,春。
  太子出大兴,一月行军,入主扬州,三军士气大振。
  即日,陈叔宝列举伪帝罪行二十条,在江南各地散发,共计十万份,太子则广招寒门庶族,入扬州为官。


第三十三章 世界晋升
  “殿下!”
  扬州元帅府,杨素身穿铠甲,大踏步走了进来。
  “将军来了,坐!”
  顾承看向这位雄赳赳气昂昂,英姿美髯的名将。
  杨素此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此方世界里,都是忠奸难辨,一代权臣。
  他的领兵能力,是不可否认的,隋朝四大名将中,他的战术多变不及贺若弼,率军勇猛不如韩擒虎,身先士卒不如史万岁,但他却是最全能的,手段之酷厉,更能让兵士悍不畏死。
  可惜此人品性实在不佳。
  贺若弼是嘴巴大,整天得罪人,杨素却是真正的心狠手辣,但凡有人不入他眼的,都是百般刁难,陷害过的大臣不在少数,史万岁就是被其污蔑而死。
  赫赫有名的仁寿宫也是他所建,为了讨好杨坚,劳民伤财,役夫死了上万,人一死尸体就被拖到路旁,堆积起来焚烧。
  杨坚后来发现大怒,杨素又去讨好独孤伽罗,花言巧语,得到了宽恕与赏赐。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此人活到隋末,就是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没李渊什么事了。
  而历史上,杨广能够登基,出力最大的就是杨素。
  独孤伽罗吹枕边风,设计扳倒了高熲,杨素则是针对东宫官员,一一剪除羽翼,花费十年时间,太子终于被废。
  不过现在,顾承和杨素可是敌非友。
  因为杨素代表着关陇集团,世家一方的利益。
  “殿下,寒门庶族,不可轻用啊!”
  果不其然,此时坐下未多久,杨素就开口道。
  “将军莫急,慢慢道来,是哪方世家不满?”
  顾承悠闲地道。
  “殿下误会了!”
  杨素神色一凛,赶忙站起身,琢磨言辞,缓缓地道:“陛下欲开科举,臣是怕有心怀不轨之徒,弄虚作假,蒙蔽圣心!”
  如今五省六部制度,已趋至完善,杨坚开始考虑科举了。
  任何一位英明的君主都能看出,世家的壮大,就意味着皇权的削弱。
  即便九五之尊,口衔天宪,如果麾下的官员任命,全都由世家暗中把控,那么从某种意义上,皇帝不就是被架空的傀儡?
  何况两百多年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畸形现象,压迫了无数良才,杨坚既然废了九品宫人法,自然不能再重蹈覆辙。
  毫无疑问的,此举令世家如坐针毡,并暗中约定,科举之风,绝不能开。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再好的政策,世家都能给你搅黄了。
  事实证明,历史上隋唐时期的科举,确实名存实亡,但现在顾承借平乱招揽寒门,启用人才,就让杨素如临大敌。
  “嗯!”
  此时顾承品着茶,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殿下?”
  杨素半天就等来一个嗯字,脸色一僵。
  去年这个时候,两人同为行军元帅,但杨素从北周武帝时就开始带兵,大权在握,晋王则是名义上的统帅,权力差距极大,因此杨素只是表面恭敬。
  但现在,来的已经不是晋王,而是太子。
  尤其是杨坚为了安这个儿子的心,军民事务,一以委之,即便杨素也只能懔然从命,不得违逆。
  “那依将军之意,何人可用?”
  正心头忐忑,顾承放下茶杯,淡淡问道。
  “请殿下过目!”
  杨素目光微微闪烁,将袖中早就准备妥当的一张名单呈上。
  “越州高氏、蒋山李氏、乐安蔡氏……”
  顾承微微颔首:“都是忠良?”
  “皆奉天军,早早投效!”
  杨素道。
  “好!孤当定情用之!”
  顾承展颜一笑:“将军劳苦功高,与孤一同用膳吧!”
  “多谢殿下!”
  一顿表面其乐融融,其实没滋没味的午膳之后,杨素回到府邸,脸色唰地一下变得阴沉。
  实际上,养匪自重的不止顾承一人。
  高熲会败给宋缺,是因为他偏向治国,三军调度可行,冲锋陷阵不如一众名将。
  但杨素坐拥大隋二十万兵马,却仍旧平复不了叛乱,并非宋缺逆天,正是其故意放纵。
  籍此机会,他一边在军中大肆安插亲信,一边收拢江南世家的人才。
  正常情况下,等到南陈彻底平复了,最得益的不是朝廷,而是他杨素及其背后的关陇集团。
  谁料遇上了对手,宋缺发现这点,利用杨素私心,死中求活,竟是成了气候。
  如此一来,杨素真的急了,快马加鞭,发回军情。
  然后,就等来了太子……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多思无益,唯有速速平叛了……”
  杨素也是一代枭雄,悔意很快抛之脑后,命手下呈上军情,深深思索。
  “都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另一边,顾承手一抖,火光现出,那张江南世家名单,化作飞灰散去。
  世家关系盘根错节,他也无法看透这其中有多少陷阱,却知道杨素真正的亲信和仇敌,都不在上面。
  既如此,理他作甚?
  “殿下!”
  一道大嗓门传来,贺若弼跨入院中,面上带着不满:“杨素那厮太过可恶,兵权大握,我居然调动不了!”
  “慢慢来!”
  顾承早有预料。
  这位宋国公虽然文武双全,性格上却有缺陷,斗不过老奸巨猾的杨素。
  “魔门不好放到明面,还真有些无人可用啊!”
  顾承不可能事必躬亲,微叹了口气,左掌一翻,山河社稷印现于掌心。
  这件玄器为了护他穿入此世,耗尽了所有力量,“火”“德”都已陷入沉睡,恐怕要到化作战神殿的“复”面前,才可能苏醒。
  所以顾承此时看的,是山河社稷内的小漩涡,大宋世界。
  漩涡一缩一涨,正在进行关键的蜕变,世界的升阶,但直至此刻,也没有完成。
  这就令人难受了。
  因为低武世界的特性,里面的人马根本没法带出。
  为什么一直卡在瓶颈上呢?
  顾承隐隐有了个猜测。
  “一年时光,慈航剑典已被我完全参悟,足够尝试了……”
  现在,他五指微张,高缈意境诞生,有情无情,仙胎暗结,光华一落,如流星坠下,直入漩涡中心。
  轰!


第三十四章 再战天下
  并非心血来潮的想法,但此前无法实施,因为没有这一年的参悟沉淀,顾承难以将剑典中的天道意境剥离。
  不过在施为时,顾承真的没料到,接下来的动静会那么大——
  宛如一点火焰,掉进了滚烫的油中,首先是熊熊火海蔓延,随后滔滔流水自烈火中涌现,再有黄尘翻滚,块块大地凭空现出,最后飓风呼啸,震耳欲聋。
  整个漩涡,化出无穷无尽的地水火风,奔腾涌动,看似混乱狂飙,实则维持着一个难以言说的平衡,最终从中诞生出一个气泡状的东西。
  嘭!
  气泡炸裂,从中蹿出一清一浊两股气流。
  清气上升,浩荡飘渺,没入天空,清晰现出星辰日月;
  浊气下沉,沉稳凝练,融入大地,继而加固山川河流;
  整个过程中,原本如死水的天地元气终于波动,形成了涓涓溪水,环绕周天。
  “地水风火,造化再起?”
  顾承如痴如醉地看着这一幕,尽力参悟。
  这是谁都渴求不得的机缘,世界晋升之际,居然有此近乎开天辟地的浩瀚景象!
  “果不其然,世界晋升,能量充足也无法一蹴而就,若不是此方世界的天道意境指出了明确的道路,这个过程至少要以十年记!”
  而顾承也明悟了。
  玄器山河社稷印,确实给小世界注入极大的力量,他的进入更是令武学障神而明之的强者喷涌,撼动了世界上限的壁障。
  但进阶事关整个世界方方面面,再有得天独厚的外力条件,天道意识也不敢贸然为之,就跟摸着石头过河一样……
  直到面前出现了一条明确道路。
  万事俱备,进阶功成!
  嗡!
  不仅大宋世界进阶完毕,山河社稷印一颤,也绽放出了微微的光泽,“德”的声音响起,带着喜意:“殿下!”
  “果然相辅相成!”
  顾承微微颔首,脸上也不禁泛出激动:“将他们传来!”
  “是!”
  一座光门现出,十道身影鱼贯出现。
  冯蘅、林朝英、黄裳、魏进忠、王重阳、辛弃疾……
  大宋的首批班底,终于来了!
  “陛下!”
  众人眼眶微红,齐齐拜下。
  “好!好!”
  顾承早已屏退左右,也不怕这一幕惊世骇俗,露出欢喜的笑容,一一将他们扶起。
  “黄裳、辛弃疾、毕再遇,你们现在是寒门庶族,孤会以你们为典型,破格提拔!”
  “遵命!”
  “王重阳、斗酒僧、洪七,去看看这里的道、佛与丐帮吧!”
  “是!”
  “铁木真北上,如今突厥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孤相信你会有一番作为!”
  “遵天可汗命!”
  铁木真半跪下。
  直到这一刻,他才彻底没了犯上的心思,却又生出另一股熊熊野心。
  蒙古铁骑已然踏遍西欧,现在还能纵横异界的草原?
  “与孤再战这天下!”
  顾承大手一挥。
  “诺!”
  这群亲信已知天人身份,来到六百年前的隋朝,更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殿下!哥哥!”
  而此时冯蘅和林朝英再也按捺不住,扑入顾承怀中,冯蘅紧紧拥住,林朝英则期盼地道:“难道就没有我俩吗?我现在可厉害了!”
  三年时间,她们勤练功法,就是等待这重逢一日,皆是风姿出尘,冯蘅更是恢复年轻,若二八芳华。
  此刻林朝英生怕顾承不信,随手一招,一柄符剑现出,穿云破空,冯蘅则纤手一按,数个黄巾力士生出,然后就被那符剑轰杀成齑粉。
  顾承见了都有些诧异。
  因为这俨然有了无双境的威力,果然张角残魂的力量继承不同凡响吗?
  当然,还有方才世界晋升的收益。
  第一批班底,并非完全按照实力,如段誉虚竹已经归隐山林,不愿再出山,因此肯追随来此的十人,在世界晋升时,顾承都予以天意所钟,给了巨大的好处。
  如冯蘅和林朝英是功法修为大增,辛弃疾、毕再遇是体力再回巅峰,黄裳、魏进忠等人则如天道传授,底蕴再增,再加上神而明之的基础,已是此世宗师级修为。
  “刚刚重逢,怎能分别?”
  演武完毕,林朝英期待地看着,顾承露出柔色,摸了摸她的脑袋。
  “殿下!妹妹说得对,如今不是享乐贪欢之际!”
  冯蘅长舒一口气,却知道大局为重。
  “北方有半岛政权名高句丽,内乱连连,百姓苦不堪言,可传道太平,将之解救于水深火热中……”
  顾承微微沉吟,露出佛门般的悲天悯人之色。
  冯蘅感到微微一寒。
  这什么仇什么怨?
  ……
  ……
  “寒门之中,也有如此人才?还一出就是三位?”
  杨素看着手下,面现狰狞,双目隐隐现出血丝,不复往日的风度翩翩。
  实在是他的计划被全盘打乱。
  已成气候的宋缺已让他有些焦头烂额,这太子刚到扬州,怎么就能招到真正的寒门大才?
  确实是大才。
  黄裳和辛弃疾皆是文武双全,前者任给事郎,对江南武林势力下手,后者则为元帅府记室,在内政治理上辅助。
  杨素原本不屑一顾,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钻出来的寒门子弟,也想一步登天,元帅府内近半都是他的亲信,各方掣(chè)肘,足以使之举步维艰。
  然而半月不到,杨素就骇然发现,黄裳和辛弃疾正在打开局面。
  这两人就像是官场沉浮了足有数十年的老臣,各种手段如火纯清,老练至极,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居然抵挡不住。
  何况军队中,还有毕再遇为贺若弼副将。
  毕再遇也许名气不大,实际上宋朝百战百胜的将军有三位,前两者是岳飞和狄青,第三位就是他。
  此人喜好铁面黑马,与兰陵王、狄青相似,都戴鬼面具,数度以弱胜强,战术千变万化,可惜生不逢时,南北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今他终于有机会一展所长,短短半月就大胜两次,掳敌五千,即便是贺若弼都对其大为赞赏,有引为知己的趋势……
  千金买马骨,筑巢引凤来。
  此风一开,寒门纷纷来投。
  世家掌控人才的巨网,终于被撕开了一条裂口。


第三十五章 邪王心血
  “泉州刘氏到!”
  “会稽高氏到!”
  “蒲山公到!”
  ……
  “请!”
  帅府之中,杨素宴客,众人依次而坐,舞女飘飘,觥筹交错。
  看似是其乐融融的场面,但每个人的眉宇间都带着些阴郁,眼神交汇时更透出屡屡异色。
  “将军之前的承诺,可还作数?”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起身问道。
  “晋陵王氏,等不及了?”
  杨素挥了挥手,舞姬退下,心平气和地道。
  “我王氏自然等得及,就怕等不到!”
  杨素威严极盛,那人语气滞了滞,还是冷声道:“如今江南的总管,可是太子殿下!”
  大堂内突然一静。
  所有宴客都将目光投向杨素,静候他的反应。
  此时的杨素,还不是日后权倾朝野的越国公,他的权势和威望,更多的来自背后家族。
  不过江南世族,本来就有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即便武力上打不过北方,也不影响心中的鄙夷。
  所谓形势比人强,既然臣服得心不甘情不愿,那么稍有变数,自然会引发反弹。
  太子入扬州不足两月,江南世家已是暗流涌动,一部分决定联合抵制,另一部分又有投靠之意,还有的则等待杨素履行昔日官位的许诺,利益的分配。
  “开始了!”
  如今,正是有人带头。
  而杨素的处理简单明了,二话不说,挥了挥手。
  一队龙精虎猛的亲卫扑了进来,向着晋陵王氏之人抓去。
  “杨素!你敢动我,晋陵、无锡、苏州皆叛,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去击败宋缺!怎么向太子交代!”
  那人眼角跳了跳,却是有恃无恐。
  杨素看着,唇角溢出一抹冷笑,一道矮小的身影闪出。
  唰!
  手起刀落!
  尖叫声起,头颅飞起,被一只小小的手掌拿住,众人骇然地发现,出手的赫然是个十岁少年,额锐角方,目光阴柔,虽然武功实属平常,但下手又狠又准。
  “蒲山公……你!”
  此子跟在蒲山郡公李宽身后,李宽出自襄平李氏,四世三公,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此等少年,手段如此残酷,仍旧让众人始料不及。
  “哈哈哈,生杀予夺,方为我辈英豪!此子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
  杨素抚掌大笑,然后目光如电,直刺场中众人:“你们呢?”
  “吾等愿再侯将军一月!”
  李密刀垂滴血,手提头颅,酷杀之气扑面而来,众人面面相觑,终究答道。
  “好!”
  杨素知道一味杀戮,绝对解决不了问题,伸手道:“一月之内,必下建康,平复叛乱,三军庆功!”
  目送众人鱼贯而出,杨素目光幽深,再看向李密,露出欣赏之色:“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啊!”
  “大福大祸,大祸大福!”
  一直默然的李宽摇头一叹,以幕僚的语气道:“江南世家,极其排外,威逼利诱,终非良策,将军欲如何?”
  “江南世家,可为反例,让陛下明白我关陇历代忠心,为国之栋梁!”
  杨素平静地道。
  “将军英明!”
  李宽拱手,钦佩赞道。
  “关陇想要利用江南世家,成为对抗中央集权与科举的急先锋,你觉得杨素能如愿吗?”
  然而密谈之后,李宽回到府邸,却是瞬间换了口气,对于杨素更是毫无敬意。
  “师父,徒儿觉得不能!”
  怪异的是,明明是他儿子的李密,却称呼其为师父。
  “哦?”
  李宽背负双手,露出邪魅的笑意:“说来听听!”
  “我等北方关陇贵族,一向积极与外族联姻,吸纳文化,包容一切,扩大政治军事实力,而南方士族,则婚娅自保,不尚冠冕,光面上为保持血统及文化的纯正,实则故步自封!”
  李密侃侃而谈:“然正因为此,寒门庶族人才也大多出自北方,江南一地寒门若想出头,要么入赘攀附,要么卑躬屈膝,甚至早就入我大隋境内,科举于江南世家,又有何大碍?”
  李宽终于露出赞赏。
  所有人都下意识认为,科举乃世家之大敌,结果还没个十岁的孩子看得明白。
  天塌下来,由高个子顶着,关陇世家不衰不除,你江南急个什么?
  本就不是同路人,还想守望相助么?
  “太子殿下招揽寒门庶族,予以培养,看似触怒了江南世家,但聪明人更会被点醒……”
  李密又道:“那些官位,原本可是关陇世家的,现在江南的寒门庶族,抢了北方世族的位置,两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不就变成他们了么?”
  “哈哈哈!我还真有些羡慕你的父亲,可惜你不是我的儿子啊!”
  李宽大笑。
  “家父已逝,师父对我倾囊相授,就是我的父亲!”
  李密立刻拜下。
  “好!你乃天纵奇才,又得我一年时间悉心教导,已有小成!”
  李宽长袖一拂,李密已身不由己地起身:“我将你送入太子身边,你可畏惧?”
  “但凭师父吩咐!”
  李密一怔,有了瞬间的迟疑,但迎着李宽的眼神,他心头一懔,终于还是应道。
  “别怕!我没有传你花间派和补天阁的武功,太子认不出你来!襄平李氏,家已败落,待‘我’被杨素所害,遭遇不幸,你便可世袭蒲山公,向太子求援!”
  李宽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皇室正在与世家争权,这样好的一枚棋子,再加上你的聪慧才华,太子定会重用,短则一年,长则五年,你就能在他身边有一席之地!”
  李宽微张双臂,一种纵横捭阖,天下我有的成就感再度浮上心头:“到那时,就是我圣门反攻之际!晋王……太子……这次我定胜你!”
  “是!”
  李密也给这未来展望,美好蓝图,激励得热血沸腾,野心大起,朗声道:“密绝不令师父失望!”
  ……
  ……
  “关陇内讧?这可稀奇得很!”
  顾承转身,看向魏进忠:“怎么回事?”
  “具体我们也不知,只留下个孩子,但是……”
  魏进忠顿了顿,请罪道:“追击时他自报来历,被老奴给杀了,请殿下恕罪!”
  “哦?你为何杀他?”
  顾承目光一凝。
  魏进忠的葵花宝典虽然走阴诡邪异路线,但突破神而明之境界后,已是阴阳和合,趋至化境,心态再不是寻常太监的扭曲可比,自然不会随意杀人。
  “那孩子说他叫李密,世袭蒲山公,不正是日后要造反的那个吗?”
  魏进忠为了名留青史,也是通读史册的,阴恻恻地道:
  “老奴左看右看,都觉得他生有反骨,就给一剑料理了!”


第三十六章 不世功业
  “李密啊,关陇集团推出来的棋子,若不理会,还真可能反!”
  顾承颔首:“这次杀得不错,但以后不准自作主张,明白了么?”
  “是!”
  魏进忠心头一懔,知道这话虽然轻描淡写,但他若敢恃宠而骄,下场保证凄惨。
  这位主神恩如海,神威如岳,绝不会纵容身边人肆意妄为。
  “咦?回来了吗?让她们进来!”
  对于顾承而言,李密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真正关心的还是天下大局。
  而如今天下风云,就聚焦于江南。
  不多时,梵清惠和碧秀心走了进来,多日不见,梵清惠依旧飘飘欲仙,碧秀心却清减了些,两女都风尘仆仆,显然是长途奔波。
  “岭南美么?”
  顾承看向碧秀心,微微一笑。
  “美啊,我最喜欢那里的椰树,四季常绿,且周身是宝,树干可用来建屋,果实肉丰汁多,果壳更可供制作各种器皿,甚或抗御海风……”
  碧秀心目光先是有些怔仲,似乎魂不守舍,闻言想了想,露出灿烂的笑容,眯起眼睛:“椰树密密麻麻排满岛岸,树影婆娑,一片浓绿,迎风作响,与海涛拍岸的音韵互相应和,在黄昏的光线下好像人间仙景,世外桃源呢!”
  她回忆时琼鼻微皱,双眼弯弯,满脸都是幸福,仿佛破开乌云的一缕阳光,只要看着,心情都能愉快起来。
  如此美态,连伺立一旁的魏进忠都有些惊讶,心中暗暗和皇后冯蘅比较,觉得冯蘅若不是修炼秘法,实在难以与之相比。
  “殿下,岭南小乱可生,大乱难起!”
  梵清惠却是即刻摊开一卷图画,上面画的竟是宋家山城。
  顾承一看,竟然有点眼熟。
  因为那三面临水,一面雄山耸峙的地形特征,与襄阳十分相似,虽然山城远没有襄阳那么大,但磊河而筑,顺山婉蜓,也有一夫当关的气概。
  不仅如此,宋家沿河还建设了数十座大货仓和以百计的大小码头,码头上泊满大小船舶,河道上交通往来不绝,那种繁荣兴盛的气势,远不是如今的扬州能够比拟。
  “群山萦绕,郁水环流,崎岖险阻,纵使率数万精兵,亦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