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边,甄宓和婢女路过。
婢女有些眼热,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少,甄宓却淡淡地道:“非礼勿视!”
“是!”婢女懔然遵命,不料孙尚香远远看到了,拼命挥手:“甄宓,过来一块玩啊!”
甄宓上前劝诫:“妹妹,你既入东宫,当习女工,用书为学,静心安神,通天悟我,怎能玩物丧志?”
孙尚香一叉腰,昂起下巴:“我平时也很努力的,你是不是怕比不过我!”
甄宓眉头挑了挑:“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
孙尚香蹦蹦跳跳:“你比不过我!”
甄宓双手微微握起:“肃穆妇容,静恭女德!”
孙尚香转了个圈:“你比不过我!”
甄宓沉默。
一盏茶的时间后,燕子在甄宓脚上踢得飞起,明月千轮,凤凰于飞。
“真好玩!”
顾承看着两个小小女孩,摇头一笑:“别人后宫争奇斗艳,我的后宫是幼儿园,倒也有趣!”
实际上,太子选妃并未结束,甚至随着各地洗牌,还有越演越烈之势。
因为各大世家意识到,九品中正制一出,皇权将前所未有地大,以前官员常常辞官不受,以此表示气节傲骨,现在他们若再敢为之,保证再无出头之日。
于是乎,讨皇帝的欢心就显得愈发重要。
那还有什么比吹枕边风的皇后,更有效的呢?
天下各大世家这段时间,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顾承知道他们的心理,就是不定太子妃之位。
“世家尾大不掉,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解决,袁氏党羽尽失,但汝南之地依旧根深蒂固,斩草需除根。”
“接下来的一年是关键,待得一年后,天下平稳,想要再大乱,就难之又难,那水镜八奇该动了。”
“若我是他们,这一局该怎么反击?”
回到宫内,顾承正思索天下大局,一股前所未有的悸动感,突然涌向心头。
他仰首望天:“炎龙,怎么回事?”
洛阳皇城,炎龙也发出长吟,隐隐有无穷愤怒,“火”、“德”齐齐现出,急急地道:“殿下,原陵有变!”
顾承道:“原陵?原陵在洛阳,岂会生变?”
原陵乃是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就在洛阳城孟津县处,也就是皇城范围之内。
有炎龙守护,怎可能生变?
“火”“德”肯定道:“殿下,有异力入侵,以越界之法传外人入原陵,这是要从根毁我大汉国运!”
如今天下承平,民心依附,炎龙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但别忘了,炎龙是刘秀以天下九大奇火合万民祭祀炼成。
倘若刘秀之墓被掘,万一找出针对之法,直接灭去炎龙,大汉国运必遭重创。
何况古往今来,朝代未变,国家未亡,就被人挖了祖坟的,唯有大明。
那重重一击,顿时将风雨飘摇的明朝带入灭亡。
现在,东汉祖坟也遭危机。
好个釜底抽薪!
“殿下!史道人求见!”
正在这时,内侍入内禀告,顾承目光一动:“请道长进来!”
史子眇入内,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殿下,师父昨夜给老道托梦!”
“张陵托梦?”
天师张陵已经飞升天界,托梦必然是大事,顾承凝声道:“你慢慢讲来!”
“西方佛教又有异动!”
史子眇生怕太子不解,解释道:“佛道相争,自古有之!佛教一直想入我中土神州传教,多次为太上所阻,远有老子化胡,重创佛教气运,近有五十年前,六大鬼王入侵人世!”
顾承奇道:“鬼界怎么还有佛教的事?”
史子眇道:“六大鬼王冲出酆都,与地藏王菩萨脱不开干系,那时佛教弟子入中土传道,解除疫病,普渡众生,收买人心,被师父携两位师兄斩杀!”
顾承露出冰冷彻骨的笑意:“好个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好个普渡众生,慈悲为怀!”
“原来殿下对佛教有所了解!”
史子眇先是诧异,旋即语气严酷:“唯有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佛教才能动摇道家信仰,加以传播,如果百姓安康,生活富足,又何须信仰胡佛?殿下,不得不防啊!”
桥玄希望扫荡群仙,未提及佛教,是因为事不关己;
史子眇希望万仙来朝,却对佛教恨之入骨,是有新仇旧恨……
而对大汉,对顾承,皆是死敌!
仙道想要收割人道龙气,佛教想要入中土传播信仰,都盯上了他的国土,大汉的疆域!
这一刻,顾承缓缓站起:“原陵有变,背后必有西方佛教,触我逆鳞,取死之道!”
随着顾承起身,史子眇只觉得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怖压力凌空而至。
洛阳城上,陡然电闪雷鸣,数万万人跪下,瑟瑟发抖。
天子一怒,伏尸百里!
“招群臣入殿,准备亲征!”
顾承通过“火”与“德”的气息指引,已然确定了,那传入原陵的所在,距离洛阳足有千里之遥。
即是说,他想要彻底解决此次危机,必须出洛阳城。
“佛教敢如此为之,就是知晓炎龙之威不出洛阳,而我若坐视原陵被外人侵入,大汉国运终衰,若离洛阳,又有被刺凶险!”
“好一场大局!但这次我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群臣齐聚的过程中,顾承首先来到西宫灵帝所在,做好布置,再步入中德殿,坐于人皇椅上,天子帝剑出鞘,徐徐一指。
炎龙长吟,造化龙鼎喷吐出元气洪流,虚空再开通道。
相比起被张角元神化身所擒时的皇子,此时的顾承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淡然地看着通道扩展,无尽星空。
尽头之处,是第二个小世界!
同时也是“复”的所在!
未知的挑战,全新的征途……
我来了!
第三卷 日月朝朝仰帝颜
第一章 灭陈一统
“殿下!殿下!”
“晋王殿下!”
顾承睁开眼睛,双手微握,翻身而起。
他环视四周,发现自己处于一顶军帐中,身上风尘仆仆,似乎是急行军所致,面前正立着数位亲卫。
“我无事,退下吧!”
顾承摆了摆手,亲卫一怔,略显迟疑地退了出去。
待得帐中无人,顾承看向左右掌心的龙纹和帝玺:“‘火’、‘德’,你们怎么样了?我进入了这个世界多久?”
片刻后,“火”极度虚弱的声音响起:“殿下,这次没有胎中之谜,但我和‘德’力量耗损太严重了,恐将陷入沉睡。”
顾承识海内法力神龙一动,催动山河社稷印和日精轮的力量,发现这两件玄器萎缩在体内,几乎感应不到。
显然,此次为护顾承周全,两大玄器耗损极重,已经无法提供任何力量。
这倒也在预计之内,他本就不指望在小世界内还借助玄器之力。
唰!
顾承感应片刻,五指一张,一条赤色小龙现于掌心,蜿蜒转动,上下翻腾。
赤帝龙书!
“华而不实,对敌不行,不过或有他效,比如这炎力入体……”
思索片刻,顾承挥手散去赤龙。
如果说主世界的天地元气是汪洋大海,滔滔不绝,那么金系世界的天地元气,就是一潭死水,几乎无法运用,而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则成了涓涓细流,虽然能够勉强运用,但依旧少得可怜。
所以说在这里,如五帝真龙书这样的绝学,威力反倒大降,恐怕还不如八部龙典实用。
“八部龙典大成,九阴九阳在身,我长服七窍玲珑丹,体内元气积累到达极限,功力相当于低武数百年积累,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可以与我一战?”
在登上皇位,大权在握之前,个人的勇武是重要的,顾承确定了自己可发挥的战力,做到心中有数后,将六识探出军帐,向外辐射。
瞬间,他感应到一股沉凝浩大的军气,杀气腾腾,懔然神威。
这是百战之军!
破城灭国之军!
“得此军,何愁天下不平?”
身为率领宋军,灭金克蒙的无敌统帅,顾承微微颔首,予以肯定,然后再看军帐内的布置,尤其是桌上的虎符,扬了扬眉头:“虽是统帅,并无实权么?”
刚刚那些亲卫称之为晋王,著名又符合年纪的,也就是隋朝的杨广、唐朝的李治和宋朝的赵光义,顾承念头一转,猜测自己这个身份可能是杨广。
当然,也不排除穿越到小众的世界,自己根本不认识。
所以顾承整理了衣冠,举步迈出,向着中军大帐走去。
“二哥!”
来到帐前,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正走出来,眉头微皱,见了顾承眼睛一亮,赶忙道:“二哥救我,父皇命我为山阳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总管,那是水陆军十几万人马啊,我何德何能,能统帅这么多兵马?”
顾承视线在他手腕上的佛珠上落了落,微笑道:“为何不能?”
青年满脸苦色,低念佛号:“二哥何必笑我?我从小信佛,若非父皇不允,早就出家,又岂忍心战争一启,生灵涂炭?”
顾承看着这位便宜弟弟,已经肯定了自己的身份。
杨广无疑。
而此人正是杨广的弟弟,被封为秦王的杨俊,按照他所言,这应该是隋朝一统前的灭陈一战了。
这一战里有件趣事,杨俊为长江上游的主帅,率领十几万兵马,对面是陈朝可怜的五万兵马,麾下将领几次请求进攻,杨俊居然担心大战一起会出现伤亡,没有同意。
对面的陈朝军队每天战战兢兢,就等着隋军发动进攻,谁知道会碰上一个佛系元帅?
心惊胆战过了数月,陈朝其他各军连连战败,就他们这边还没打起来,将领们一合计,既然大势已去,也别煎熬了,干脆降了吧,于是就投降了……
杨俊兵不血刃,平白立了一大功,还十分惶恐,觉得惭愧。
当然,现在的杨俊不可能知道自己运气会这么好,拉着顾承的手就不松开了。
顾承微笑道:“三弟若不想伤及性命,也不难办,只待三月,陈军不战自降!”
杨俊满脸讶异:“二哥莫要骗我!”
这也是他性格温和软弱,换成别人,还不以为这位亲哥哥坑他。
顾承道:“南陈后主庸碌,凭长江之地险,以为天限南北,人莫能窥,上行下效,陈军战意低迷,欺之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胜之以兵贵神速,擒贼擒王,三月之内,大势可定!”
“咦?”
杨俊懵懵懂懂地去了,这番话传入中军大帐,两位将领面露讶然,齐齐望向外面。
虽寥寥几语,却是正中要害,尤其是那十六字,分别对应两位大将的克敌战术。
这位晋王殿下刚刚二十,竟如此精通战略大局?
“请殿下进来!”
立于中央的一人面容儒雅,朗声唤道。
此战名义上晋王是元帅,主管灭陈之事,实际上担任元帅长史的高颎(jiǒng),才是决断三军的主事者。
对于晋王而言,这位肯定不站在他一边。
因为高熲的儿子,将要娶当今太子杨勇的女儿为妻,再加上杨勇是嫡长子,高熲自然坚定不移地支持杨勇,历史上高熲正是反对杨坚废太子,被罢官免职。
“诸位将军辛劳!”
顾承入内,平和一笑。
“为陛下一统!为殿下分忧!”
众将齐声应道,战意高昂。
“好!”
顾承点了点头,伸手示意众将继续。
他怡然而立,面相平和,却是真正的不怒自威,众将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这一刻竟是心生凛然,嗓门都不禁小了些。
“晋王不愧是陛下之子,竟有如此威仪!”
高熲脸色隐隐有些难看。
他唤顾承入内,其实有些不怀好意。
毕竟太子杨勇此时正坐镇洛阳,杨坚是一位很宏博的皇帝,早早就让杨勇参与朝政大事,身边更是拥护着一群贤臣。
但这些年来的治理,包括高熲在内的众臣也发现了,杨勇并没有继承杨坚的沉深严威,性格倒是宽厚仁义,能力上却实在平庸。
反倒是晋王自小聪慧,胆识过人,更是向杨坚和独孤皇后学习,生活勤俭,愈发得到帝后喜爱。
虽说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高熲也隐隐察觉到不妙,方才正是希望晋王指手画脚,令众将生厌。
这种小手段在顾承眼中,颇为可笑,他初来乍到,还在观察阶段,全程旁听,并不发表意见,却已在无形中建立起了威势。
“这军帐内,基本代表隋朝武将的巅峰水平了,武功还都不弱!”
毋须交手,顾承就发现了这帐内十人不到,实力对应到金系世界,武学障级别的就至少有五位,其中一位更是有种深不可测的味道。
对此顾承很感满意。
此世强者越多,他的进步才能越大,否则一进入就天下无敌,自身实力难以提升。
高熲不知顾承所思,见这位殿下目光湛然,准备提前结束军议,恭声道:“殿下可有指示?”
顾承微笑道:“此次伐陈,万事俱备,我待天下重归一统,诸位建不世功业,名流千古!”
众将一听,精神大振。
确实,一旦灭陈,那就是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乱世,实现天下大一统。
这等功绩,虽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足以载入史册,大书特书,岂能不激动?
“臣等领命!”
高熲心惊,再也忍不下去,使了个眼色:“弘大,你听命殿下左右,以作联络!”
“是!”
顾承顺着目光看去,就见方才观察中,那最为深不可测的男子走出,躬身道:
“臣裴(péi)矩,任元帅府记室,拜见晋王殿下!”
第二章 择优取之
“裴矩,你对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怎么看?”
顾承回到元帅军帐,身后跟着一道沉默的身影。
裴矩从外表看来,人到中年,鬓间略微添上了几分斑白,身穿儒服,就像是他的名字,中规中矩。
但顾承却从这个人身上,确定了这到底是哪个世界,感到有趣之际,开始发问。
裴矩拱手回答:“禀殿下,道为王道,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儒术为尊君位,当为之!”
顾承嘴角一扬:“我还以为你会说,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当灭之呢!”
裴矩面露愕然,然后变为惶恐,拜倒下来:“我乃儒生,实不知殿下何意啊!”
顾承理都不理,继续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都遭打压,那时出现了一个不凡的人物,名为苍璩(qú),故意自称为魔,以示与儒门对立,更搜遍各家奇典异籍,去芜存菁,归纳为《天魔策》十卷,传下不世武学,他也被后人称为天魔。”
裴矩不说话了,静静聆听。
顾承道:“到了汉明帝时期,又有一人谢眺,得了天魔策,以通天智慧,悟出《道心种魔大法》和《魔道随想录》两书,收徒八人,开枝散叶,传下两派六道,这些后人自称圣门,可惜好景不长,在与佛门道家的争锋中,他们失败了,所谓圣门也变成了魔门,倒是应了天魔策的开创者,天魔苍璩之称。”
裴矩躬身一礼,欣然道:“我入门以来,只知谢眺,却不知还有天魔苍璩,多谢殿下指点迷津!”
旋即他目光如电,熠熠生辉,看向顾承,明明面貌没有半点改变,整个人却变得神采飞扬,更有股难以言喻的邪异气质:“殿下对我圣门知之甚深,点明我身份,是寻求合作之意?”
顾承摇头失笑:“合作?你们也配?”
裴矩眼中闪过寒光,刚要说话,就见顾承嘴唇轻动,吐出一口气来。
呼!
这原本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动作,却令裴矩身上的汗毛唰地狂竖起来。
他二话不说,直扑而起,一点锋锐已从五指中暴现,周围的空气瞬间变成漩涡,复杂难言的力量不断向中心拉扯,须臾间又变成排斥。
在漩涡中,那雄浑无匹的罡气迅速分散稀薄,最终消散于无形。
“以精神力量为支点,对天地元气的运用?”
顾承见了,眼睛一亮。
在他看来根本不足以支撑五帝真龙卷的稀薄元气,到了裴矩的手中却显现出了出神入化的效果来,以冥冥中的神元沟通外界,形成一种虚幻的域,令生死两极,对立于一体。
此世当为黄系世界,这裴矩当然就是日后魔门第一高手,邪王石之轩了。
旁人或许震撼于石之轩那随心所欲,变化莫测的真气,顾承却一眼识破,此人的武功超脱真气本身的运转,趋至一种崭新的境界。
石之轩的真气在变,他的域也在引导对方变,最终令敌我双方一起扭曲错乱。
对于无法参悟此间奥妙的人来说,这种武功是神鬼莫测的借力打力,却不知其实是自己主动帮助对方,完成了吸收转化的过程。
单就这点,比起强行吸纳内力的北冥神功和在真气上卖弄技巧的乾坤大挪移,就要高明太多。
“技进乎道,可称幻法,玩弄人心于鼓掌,不错!不错!”
这种对于天地元气的运用,让顾承开了眼界,隐隐多出许多灵感来。
“佛门之法,有精神引导之用,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域当来自于此。”
“而补天阁则是真气转换,借劲化劲,花间派是兼容并蓄,以作嫁接。”
“融合佛魔两门的精髓,一明一暗,一阳一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就是不死印法!”
心有所悟,眼见石之轩身如鬼魅,残影道道,齐齐扑来,顾承起身,打出一拳。
这一拳堂堂正正,没有半点花俏,拳锋所指,八道罡风却是骤然席卷,遍及整座军帐。
最为可怕的是,从外面感应不到丝毫震动,那妙到毫巅的控制力,令外罡之力完全将石之轩包裹。
石之轩却怡然无惧,若鬼魅幻影,连续闪动,竟然不可思议地于罡风间隙内穿插过去。
但他的反击之势也进行不下去,退到军帐边,惊疑不定地看过来,顾承已经施施然坐下。
“你得了圣帝舍利的功力?”
作为此世最聪明的几人,脑补速度也是独步天下,顾承一展现出数百年的雄厚功力,石之轩马上想到了魔门那件历代相传的宝贝。
顾承微笑不语。
石之轩却笃定了,再度以官礼拜下:“殿下福缘深厚,既得了圣帝舍利,亦是我圣门中人,我等愿辅佐殿下登上大宝,君临天下!”
此时的石之轩根本没有精神分裂的状态,正处于全盛,对于圣帝舍利并不渴求,甚至隐隐还有些不屑,马上表露忠心。
顾承却知道他没有半点忠诚可言,笑道:“辅佐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们潜伏于黑暗久了,真的知道如何行走于世上么?”
石之轩脸色一沉,头昂了起来,与顾承对峙。
确实,败得越久,当寇的时间也就越久。
即便原本积极向上的教义,行事也会越来越偏激,更何况魔门的根源苍璩本就愤世嫉俗,不容于正统?
英明的帝王,在登基后是不会用魔门中人的,即便魔门出了力,也会狡兔死走狗烹。
对此石之轩岂会不知?
所以他的算盘根本不是要取得顾承的荣宠,而是要从顾承手中夺得权力!
只要顾承接受魔门的辅佐,即便日后想要反悔,也发现魔门早就如附骨之疽(jū),难以根除了。
你不给我,我自己来拿!
但现在,两人四目相对,石之轩突然有种感觉——
顾承不给的,任谁也拿不走!
“我圣门确实不容于世,但殿下要知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于是乎,石之轩态度立变,转为威胁:“以殿下的英武,当不甘心只做晋王,屈居于杨勇那废物之下,对么?”
“不错,所以我给你们一个投靠的机会,此次灭陈之战,让我看看你们败事有余的手段……”
顾承大方地承认,摆了摆手:“去吧!”
“好!”
石之轩桀骜一笑,掉头出了军帐,声音悠悠传来:“请殿下拭目以待!”
“正愁手下无人可用,这就送上门来!”
顾承两指一弹,阴阳两道罡气环绕。
剖析出原理不代表能够施展,不过他并没准备学习不死印法,他要的是汲取其中的武道精髓,敲开此世武道真理的大门。
每个世界,都有独特的强大,顾承不会轻视,同样魔门也有其用。
不妨看看他们的表现,择优取之。
第三章 商贾卖国
隋,开皇八年,秋。
杨坚以晋王为尚书令,统筹各路兵马,以高熲为元帅长史,决断行军谋略,率八十总管、五十万士兵南征。
隋军分两部八路,秦王统帅三路,至长江中上游,晋王统帅五路,兵进长江中下游。
这一日,顾承立于广陵码头,眺望波涛汹涌的江面。
这个年代,长江天堑确实很难逾越。
自古由北攻南,水战都是大难题,别的不说,赤壁之战就是北方最惨痛的例子。
所幸杨坚谋定而后动,早在称帝那一年,也就是开皇元年,便开始谋划一统。
直至今日,整整八年绸缪准备,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正要毕其功于一役。
当然,广陵距离建康太近了,就是后世的扬州到南京,为了保护都城不失,南陈将近半的水军调来守护,接下来的场场硬战,不可避免。
不过上兵伐谋,此时顾承目光如电,望向江面上飘荡的异物,嘴角一扬。
那是杨素于巴东郡建造五牙战舰所用的废料,故意丢在江面,给陈军看到,用以威慑,他也命人带了来。
陈军战意本就低迷,见了隋军日日夜夜在造船,更是惊惧。
陈朝也有理智之人,提出这是恫吓之计,妙就妙在,隋朝派过去的细作也在陈军中大肆散布,隋军根本没有战船,是虚张声势。
于是乎,本就畏战的陈军长松一口气,紧绷的一根弦断开,松弛到了极致。
草木皆兵,不屑一顾,皆是极端,不动一兵一卒,便破敌士气,如此战术,方称名将。
“殿下,旧船已备,泊于小河,陈军探子将至,给他们定最后的心吧!哈哈!”
大笑声中,一位将军走了过来,大咧咧地立于顾承身侧。
此人脸如铁铸,满面风霜,颧骨高起,眉眼上扬,虽已中年,却有种年轻人的飞扬,看人的眼神都仿佛带着种居高临下的傲气。
见顾承微微颔首,他又加重语气道:“臣今年二月,就收集破旧船只,藏匿附近,如今正合用,只待陈军探得我们‘虚实’,高枕无忧,便可出广陵南渡,一举破敌!”
顾承心中失笑。
这将军名叫贺若弼(bì),此时强调的用意,就是惑敌战术早就有之,绝不是听了顾承之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八个字得到的启发。
这是怕功劳被抢了。
也是不会做官到了极致。
实际上按能力定,贺若弼在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出其右,但他情商也是最低的,常常出言不逊,几乎将同僚得罪了遍。
这毛病按理来说不应该,贺若弼的父亲就是因为多嘴被杀,临死前用一把锋利的锥子,猛刺舌头,是为锥舌之戒,就是告诫儿子一定要谨言慎行,防止祸从口出。
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贺若弼老实了段时间,又开始到处得罪人,杨坚多次忍让,最终还是受不了,将之贬为平民,等到了杨广登基,先是启用,再后来找个借口,将他杀了。
对此顾承却有招:“贺将军俶傥英略,将材天赋,果然不凡!”
“哈哈,殿下说得是,我也只有几分天赋了!”
“报!”
贺若弼听这话开心了,正在这时,亲卫上前,低声禀告了什么,他更是面露喜色,大手一扬:“走!”
顾承五感早开,清晰地听到亲卫说道:“庆祥商会遣使求见将军,商议售船一事!”
他念头一动,举步迈出,与贺若弼同行。
“殿下也要去?”
贺若弼一奇,阻拦道:“商贾之辈,卖国贪利,殿下何必屈尊纡贵?日后由文官记了,也是一身骚!”
明明是好心的劝告,却偏偏那么不中听,顾承不以为意:“权当见识,我欲看陈主多么不得人心,才会令富商冒大风险,临战卖国!”
北方少船,南方多水战,战船物资应有尽有,此时富商将战船偷偷卖来,可不就是卖国?
当然,这不仅是攫取巨利,还有投靠之意,联络想必也非一时之功,在此关键时刻,怪不得贺若弼会大喜。
“请殿下移步!”
贺若弼回到元帅府中,大马金刀地坐下,挥手道:“带人进来!”
很快在一队强横精干的亲卫押送下,一个被蒙着头套的人被带了进来。
头套被取下,露出一张胖脸,富态油滑,呼哧呼哧喘了粗气后,堆出阿谀奉承的笑容,轰隆拜下:“小人安隆,见过大将军!”
贺若弼根本不让他站起,就这么问话:“战船百艘,可曾备齐?”
贺若弼欲求购的战船可不是普通的货色,名为蒙冲,外狭而长,机动性强,赤壁之战中东吴用之点火,狂冲怒突,将曹魏的舰队彻底燃着,后世南宋的采石矶一役中,也大放光彩。
在灭陈一战,若能得百艘蒙冲战船加入,绝对助力巨大。
然而安隆居然道:“禀告大将军,百艘已经备齐,我们还能再出百艘,以贺天军!”
“哦?”
贺若弼双目生威,直直逼视安隆:“那百艘从何而来?”
安隆从袖中取出书信,双手奉上:“是大江会主,托小的献给大将军!”
贺若弼伸手一摄,拿了信件,看了起来。
大江会属于四帮五会,这个世界帮派力量极为强大,每个都势力庞大,帮众建制,成阵训练,能与正规军周旋。
到了原本的隋末时期,这些帮派甚至驱逐官府,独占一地,俨然是一方诸侯,势力割据。
这就比起金系低武世界,要厉害得多了。
如今北地被杨坚一统,国富民强,江湖势力暂时蛰伏,不敢触怒天颜。
可陈朝之地乱了许久,大江会能弄到百艘战船,绝对可能。
细细看了几遍,贺若弼下意识摩挲着手指,脸上终于浮现出喜色。
如果他能得两百艘蒙冲战船,那即便陈军有所准备,士气高昂,也有信心与之一战!
“好!待灭陈大胜,我不会亏待你们,退下吧!”
“谢谢大将军!谢谢大将军!”
安隆露出感激,躬身后退,不料就在这时,一道淡然的声音突然响起:
“且慢!”
第四章 初涉领域
“殿下!”
贺若弼听到顾承相唤,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商贾!商贾啊!”
他嗓门天生大,哪怕故意压低声音,也隆隆作响。
这明摆着蔑视的话传入耳中,安隆脸上的神情却是不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