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张角复仇!
  灭大汉国运!
  “不好!”
  大宴之上,文臣猛将,绝世无双,强者如云,反应都是快到极致,许诸史子眇刚动,也都飞扑而上。
  可惜距离太远了,即便是三公杨赐与荀爽,以元神显化,咫尺天涯,也被挡在那星相战域外,迟滞了刹那。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他们唯有惊恐地看着星相元神以破开苍穹之势,朝太子当头砸下。
  然而就在这时,顾承翻掌,往上一托。
  日精轮冉冉升起,条条火焰吞吐,把天地照得一片金黄,左右浮现两轮皓月,拱卫阳煌,予人一种阴阳交融,万物交汇的和谐之感,正是月海瑶仙琴和天女白玉轮。
  这两物本就是阴系至宝,与日精轮正合阴阳之道,虽然没有月精轮配合得那么完美无瑕,但于无双境而言,能目睹三大玄器结合为一,已是难得一见的盛景。
  而位于正中的顾承仿佛化作一颗紫色星辰,于亘古长存的星海中,坐看涛生云灭,周天星辰随之转动,共同演绎天地间最壮阔玄奥的景象。
  紫薇星!
  众星之主!
  顾承甚至没有御使炎龙,只凭三大玄器之力,提前触及无双神威,手掌翻上,再徐徐一覆,无边浩荡,无上威严之力,将星相元神震开,弹飞出去。
  那飞出的方向,正是群臣所在。
  “逆贼受死!”
  于是乎,各种战法异术狂轰,照面之间,张宝张梁的星相元神就被打得烟消云散,再也不存于世。
  “孽子!孽子!你受黄巾蒙骗,险伤殿下龙体,还不自尽赎罪?”
  另一边,袁逢在天书内出现张梁张宝元神时,就意识到了什么,望向袁术,眼中露出痛惜与决然,身后升起一道虚影,高冠古服,遥遥一拜。
  君子六艺——礼!
  世家最重礼,袁氏论血脉,能追溯到三皇五帝的虞舜,此时千年气势滚滚压下,威而不严,令人心折,瞬息之间,就要将袁术碾成肉泥。
  “我没有伙同黄巾,刺杀太子!我没有!”
  袁术目睹这一幕,则是疯狂摇头,嘶声嚎叫,根本不知反抗。
  “太尉住手!”
  然而曹操和刘备发现插不进群臣表现忠心,围攻黄巾逆贼的战圈中,毫不迟疑地掉头扑了过来,身后的关羽、张飞、夏侯惇、曹仁等等诸将星力爆发,硬生生将袁逢的攻势化解。
  袁术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性命却是保住了。
  承德台上,安静下来。
  气氛沉凝到了极致,群臣散开,齐齐跪下,冷汗淋漓,浑身颤抖。
  庆祝黄巾平乱的宴会大典上,监国太子被黄巾逆贼刺杀……
  祸事!天大的祸事!
  “启回溯之法!”
  顾承面容平静,声音不容置疑,对着荀爽和杨赐道:“炼神一脉,你们修为是此间之最,亲自执行!”
  荀爽和杨赐不敢有丝毫迟疑,懔然答道:“是!”
  谁都能看出,太子殿下已是雷霆震怒。
  任谁诸般信任,赐下丹书铁券,许诺太子妃之位,结果出了这等事,都要暴跳如雷。
  即便真如袁逢所言,袁术是受黄巾蒙蔽,他的前程也完了,能免一死都千难万难。
  如果他真的包藏祸心,欲要借黄巾之手,谋害太子,那么……
  嘶!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简直不敢想下去。
  无论他们作何想法,荀爽杨赐都立刻施为。
  两人元神一起,直入袁术眉心,转瞬间抓出点点光华,袁术四肢颤抖,涕泪横流,放声惨叫起来。
  他们位极人臣,又是天下八大世家,一家之主,都是无双第六境合相的修为,可称为巨擘,镇压一方,袁术固然修为不低,却是毫无抵挡之力。
  而如果是正常回溯,不会伤及袁术神魂,只是看看前因后果,现在涉及谋逆之举,荀杨两人哪敢担下同谋之罪,痛下狠手。
  “毕竟是袁公之子,远的不必追究了,就看看袁术入宴以来的想法吧!”
  谁料这一刻,却是顾承予以阻止。
  荀爽杨赐听了满是诧异,躬身领命。
  此言一出,许多文臣都心怀大慰,刚刚经历刺杀还能如此宽恕,这位太子殿下是仁君啊!
  他们都以为顾承此言是要饶袁术一命,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唯独袁逢脸上似哭似笑,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背脊都佝偻起来。
  “丹书铁券?我袁氏世代荣宠,日后更要登临大宝,岂会需要?”
  “难道自己与袁氏子孙后代,都要受汉室挟制,不得龙腾?休想!休想!”
  “刘氏欺我太甚!终有一日,我袁公路要覆灭汉室,唯我称帝!”
  死寂!
  当袁术的念头暴露,一片死寂,群臣惊呆。
  “大逆不道!乱臣贼子!当诛!当诛啊!”
  然后,十数道身影同时扑了出来。
  正是之前已经对袁氏极为不满的朝臣,此时迫不及待,落井下石。
  “老臣教出这种逆子,无颜面对先帝,无颜面对袁氏列祖列宗啊!”
  而就在这时,袁逢周身突然大放光芒,哀求的声音震天动地:“老臣去后,求殿下饶恕袁氏无辜!”
  “袁公!”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人,没想到德高望重的袁逢如此果决,就要自尽,荀爽和杨赐神情却是隐隐一松,然后就见到虚空一道龙爪探下,直接将欲自灭神魂的袁逢按下。
  炎龙出手。
  顾承缓缓起身,面色沉痛,看着被五爪虚握,元神镇压,动弹不得的袁逢,长长叹息:“太尉怎能因为一个孽子就自寻短见?莫要激动,事情终能查个水落石出!”


第三十三章 曹操为刀
  东宫。
  三公九卿,太子属官,垂首静立,气氛比起承德台上,还要压抑。
  毕竟那时群臣仅仅是见证,看个热闹,本以为不会惹祸上身,但当袁逢袁术父子被镇压擒拿,打入天牢,严加看守后,所有人都知道,事情闹大了。
  袁逢方才的自杀,可不是摆摆样子。
  他知道袁术必死,自己的太尉之位也坐不下去,与其英明尽丧,不如刚烈自尽。
  杀身成仁,大祸止消,这是袁逢的亡羊补牢。
  可惜顾承早有准备,炎龙一爪,直接镇压。
  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当目睹这个结果,荀爽杨赐就知道遭了,太子要秋后算账,恐怕这场刺皇大乱,不是结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接下来,太子到底要做什么?
  “袁氏门第显赫,四世三公,袁术乃袁公嫡子,却生出反心,孤痛心疾首,希望此为特例,为给袁氏一个公道,给天下一个交代,此事必须查,查个水落石出!”
  顾承环视众臣,平和地道:“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浑身一颤,齐声道:“殿下英明,臣等附议!”
  犹记得三个月前,处置十常侍时,他们也是这么回答的。
  但那是心口不一的敷衍,现在则变成了忐忑不安的惊惧。
  实在是水落石出四个字,太过刺耳!
  这么查下去,到底能查出什么?
  又有多少人要受到牵连?
  谁都不知道!
  当然,在场的十名老臣都是城府极深之辈,即便心中慌得要死,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此地无银三百两。
  但顾承却不会让他们再糊弄过去了,望向荀爽:“荀公,你以为具体该如何做?”
  荀爽立刻拜倒:“禀殿下,老臣耽思经典,疏于监察,责无旁贷!”
  司空管监察,他此言倒也没错,顾承看着荀爽:“荀公是要请辞?”
  “请容臣告老还乡!”
  荀爽瞳孔收缩,本是以退为进,没想到顾承直逼而来,咬了咬牙道。
  “准!”
  待顾承颔首,荀爽的眉宇间也露出一丝轻松,重重叩首,褪下官服,取出司空印放于其上,起身向外退去。
  众臣看得噤若寒蝉。
  这片刻之间,又一位三公被拿下了?
  “司空之位,干系重大,大司农曹嵩,凛乎纲常,体国之忠,可愿任司空一职?”
  顾承目光在群臣身上巡视一圈,落在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中年人身上,微笑道。
  那人先是一怔,猛然扑出,目露狂喜,大声道:“臣愿为殿下分忧!”
  他正是曹操的父亲,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曹嵩!
  曹腾和曹操都是极为厉害的人物,前者身为宦官,却能广结善缘,推荐天下名士,对弹劾他之人礼敬有佳,博得美誉,后者就不必说了。
  曹嵩夹在这两位之间,能力还是有的,可若说多有才干,那显然不是。
  他能升官,主要靠了养父曹腾的人脉,其次是八面玲珑的待人手段,期间收受贿赂,疏通关系,在原历史通过买官,坐上三公之位。
  此世,他不需要买官了,三公之位居然直接砸在头上,曹嵩幸福得险些要晕倒。
  然而同为九卿的其他大臣,目光却是暗含轻蔑,心中更是骂其为白痴。
  诸不见颍川荀氏的家主,都要辞官明哲保身,你这宦官之后,尸位素餐,居然敢一头闯入这摊浑水中,简直不知死活!
  “殿下,臣初涉司空一职,恐能力有限,难以速速查清,可否宽限臣一段时日?”
  曹嵩也不笨,知道自己接下的是烫手山芋,想要使一个拖字诀。
  他是有野心的,一旦能熬过这段时间,就能真正掌握司空大权。
  “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爱卿莫非忘了孟德?”
  但顾承笑了笑,却是道:“虎父无犬子,有他辅佐,孤相信你可以彻查此事!”
  “是!”
  曹嵩冷汗涔涔。
  袁术和袁逢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他现在就怕听到虎父无犬子的夸奖。
  莫非殿下怀疑了曹操也有不臣之心?那小子以前似乎与袁绍走得很近啊!
  “去吧!”
  顾承摆了摆手,曹嵩领了印服退下,刚刚出了东宫,就架起云车,疯了似的朝府邸赶去。
  入了内院,发现曹操正与曹仁、夏侯惇等人商议,曹嵩上前紧紧抓住曹操的手,一字一句地道:“他日你若敢有丝毫反心,为父就死在你面前,省得连累家族,万劫不复!”
  曹操变色:“父亲这是哪里话,操又岂是袁术那奸佞小人可比?”
  旋即他看着曹嵩另一手死死抓住的印章,脸色再变:“司空印!荀公请辞了?父亲你不该受此职的啊!”
  曹嵩苦笑:“殿下信任,岂能不受?”
  曹操感到曹仁等人看着司空印,视线都炽热起来,心中念头一转,也朗声道:“不错,殿下看重,我父子自当竭尽所能,廓清吏治,惩除奸佞!”
  曹嵩头疼了,低低地道:“能不大动干戈,还是小心谨慎些好!”
  “万万不可有此念!”
  曹操细眼一瞪,竟有懔然神威,郑重地道:“父亲,殿下选中你,正因为你非世家一派,也非宦官一派,按大汉律,秉公为之,才是为人臣子的本份!”
  曹嵩的表情尴尬,他虽然得曹腾余泽,却毕竟不是宦官,而正常官员又因为他是太监的养子,心中暗暗瞧之不起,里外不是人。
  可他仗义疏财,又举荐人才,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如果真要秉公执法,恐怕以前的人情,一朝丧尽了!
  见曹嵩还在迟疑,曹操大喝道:“子孝,将我五色棒取来!”
  曹仁笑容满面:“诺!”
  不多时,一根长长的五色棒被抬上,上涂红、黄、绿、白、黑五色,威严如狱,不轨之徒见之就要双股战战。
  “父亲,当年五色帮杖毙蹇硕叔叔,我虽丢官蹉跎,却从不后悔,如今有此机会,当一展抱负,不负皇恩!”
  曹操抚摸着长棒,眼中流露出激昂之色,掷地有声地道。
  话音刚落,龙吟声起,一道赤芒突然从天而降,化作龙纹,纹刻在杀威棒上,顾承威严的声音传遍皇城:“今赐曹操杀威龙棒,辅佐曹嵩彻查袁氏谋逆一案,在朝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
  御赐杀威龙棒,上打九卿,下打不臣!


第三十四章 皇权大握
  “杨公,你与袁公是儿女亲家,你觉得该从何处查起?”
  太尉入天牢,司空请辞,东宫之内,顾承再望向最后的司徒杨赐。
  杨赐原本双目半阖,老态龙钟,此时浑身一激灵,猛地拜下:“殿下,老臣不知情啊!”
  “杨公请起!”
  顾承这次却是起身,亲自将杨赐扶起,布下结界,九卿不可闻,声音温和地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弘农杨氏韬光养晦久了,看来是不愿为我汉室偶露锋芒了?”
  杨赐面色剧变:“殿下!”
  即便对三国不甚了解的,都知道袁氏四世三公,其实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他任司徒太尉,他的儿子杨彪日后历任三公,直到大名鼎鼎的孙子“鸡肋”杨修,才悲了剧……
  并且从后世来看,汝南袁氏远远比不上弘农杨氏。
  这支家族不仅在晋和南北朝世居高官,在隋朝出了越国公杨素不说,甚至杨坚杨广都是弘农杨氏,不过也有一说是杨坚因功攫(jué)位,为了表示正统而改写了族谱,实则出身山东寒族。
  到了唐朝,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杨姓更是十一宰相,李世民的贵妃、武则天的母亲、李隆基的皇后,都是杨氏出身。
  到了宋代,就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
  这个姓氏,贯穿了千年历史,最让顾承佩服的,还是其长盛不衰,历朝历代都留下清誉美名。
  那么这一任家主杨赐忠心吗?
  顾承没有答案,也许忠心耿耿,也许大奸似忠。
  但他能确定一点,至少杨氏与汉室不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这就是韬光养晦的妙处,明明拥有强大的实力,却不在风口浪尖之上,双方都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现在,顾承却是逼杨赐表态。
  值此被大逆行刺,愤怒失态,理智不再,都是完全正常的。
  所以太子表面上越平静,众臣心越慌,杨赐更是满嘴发苦,叹息道:“殿下,老臣并非不想尽忠,而是不知你到底要什么啊?”
  这话就是掏心窝子了,顾承也不再绕弯,直接道:“袁氏党羽尽除!”
  杨赐早就料到太子年轻气盛,却直接摇了摇头:“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此为之,恐大乱再起!”
  汝南袁氏为什么这么强盛?
  他们现在又不是诸侯,至少明面上没兵没将,全是在朝当官,按理来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实际上,袁氏四世三公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让汉室最忌惮的地方,正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倘若贸然与其撕破脸皮,那么袁氏谋反,比起黄巾之乱席卷天下之势都不遑多让!
  杨赐此言倒是真为大汉着想,然而顾承讶然道:“袁氏的门生故吏,不在洛阳吗?”
  杨赐一怔,猛然变色。
  是的,黄巾大捷,太子选妃,大典盛宴,各地官员,太守刺史都入洛阳。
  所以,袁氏一派官员,有许多都在洛阳,而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这一刻,杨赐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天灵。
  是巧合?
  还是早有图谋?
  可太子不会算到袁术献书,黄巾妖道正好藏于其中吧?
  饶是杨赐一生历经风浪,也有些迷糊了,眼前之人有种深不可测的威仪,他双腿一颤,就要跪下。
  顾承扶住,手掌微微用力:“若弘农杨氏弟子入各州,令郡县平稳交接,我大汉又度过了一场劫数,杨公居功至伟啊!”
  杨赐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老臣愿助殿下平稳世局,但郡县之职,万不敢受!”
  弘农杨氏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稳坐天下世家第二把交椅,而锋芒毕露的袁氏却遭嫉恨。
  如果袁氏被打落尘埃,党羽尽除,那么顺位上升,成为众矢之的的,不就变成了杨氏?
  这是杨赐绝对不愿看到的。
  顾承微微颔首:“既如此,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曾遭党锢之祸,河内司马也有报效之心,就让他们家族的子弟为孤分忧!”
  杨赐闻言,长舒一口气:“殿下英明!”
  杨赐最怕的就是太子免去了袁氏门生,将官位赐予二等三流世家,甚至寒门子弟。
  如今看来,太子殿下虽然心狠手辣,但还是知道轻重的,将野心最大的汝南袁氏打落尘埃,所空出的官位依旧由顶尖世家瓜分。
  这完全能够接受。
  不过杨赐又难免生疑,难不成太子殿下就只为铲除袁氏,好处全给世家所得,自己白忙活一场?
  虽说汝南袁氏乃汉室大敌,但事已至此,不可能不争取利益啊!
  下一刻,他就知道了答案——
  “长文,将你的奏议给杨公一看!”
  顾承招手,陈群上前拜下。
  陈群面庞温润如玉,身姿优雅挺拔,乃标准的世族子弟,此时双手奉上:“请杨公过目!”
  杨赐展开,细细看之,脸上露出沉吟。
  各地举荐,划分九品,这九品并非官员的大小,而是资格,评议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品级越高,起点越高,升官越快,品级低下,则受人轻视,升迁也慢。
  看似这种制度就是察举的规范化,让世家权力变得更加明显,但杨赐注意到了,审查、考核、监督、惩戒、定职等等一系列措施,都由皇帝指派尚书台官员担任。
  所以这新设的尚书台,才是关键。
  这是与历史上九品中正制极为不同的一点,中正可以评定,却无最后的决定权,若有不公,立刻罢免,永不录用。
  如此一来,官员虽然还由世家子弟担任,但权力无形中已经转向皇帝。
  对此,杨赐先是心有不甘,但仔细一想,反倒觉得这是长远之举。
  毕竟对于不想造反的世家而言,家族的延续才是重要,只要有才能的子弟能够出仕,一展抱负,受皇室制约也是应该。
  杨赐老成持重,再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考核惩戒制度,猛然醒悟,太子此时改革,还有一个关键用处。
  袁氏一脉的官员虽然心向袁家,但他们本身并没有犯错,统统拿下,师出无名。
  可九品中正制一出,所有官员都将受尚书台监察,考核品级。
  这家世倒罢了,道德和才能两方面,还怕挑不出毛病?
  即便无可挑剔,那给个二品,将其升入中央,赐下闲职,权力也被剥夺了。
  贬官罢官,明升实降,一场官场大地震,就随着新制度的诞生,消弭于无形,还能将之落到实处,尚书台定下权威,太子皇权大握,无上地位。
  这一刻,杨赐算是领教到了什么叫帝王权术,心中又是惊惧,又感钦佩,最终拜下:“殿下英明仁德,弘农杨氏,愿效全力!”


第三十五章 西方佛教
  光和七年,秋。
  曹嵩任司空,彻查袁术谋逆一案,曹操持御赐杀威龙棒,查处数十洛阳官员,其中包括原太尉袁逢左右手,太常与卫尉,均属九卿。
  东宫门下通事陈群,献九品中正制,太子采纳,建制九品官人之法,设尚书台,监察百官,南顿太守袁空、丹阳太守袁安、济阴太守袁叙等十二郡最高官员,皆因无德无能被撤。
  各地初显动荡,然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四族弟子出仕,纷赴任职,大刀阔斧,清除僚属,将原本根深蒂固的袁氏势力一一拔起。
  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短要半年,长至一年,各州郡才能全部完成交接。
  传承千年,四世三公,荣耀到极致的汝南袁氏,短短一年内就将衰败,天下还平稳度过,唯有皇室领头,各大顶尖世家同时出手,才能功成。
  到那时,太子的威望也将达到极致,根本毋须逼父禅让,百官上书,皇族请命,表人君之德,号天顺民意,让灵帝自己乖乖去做太上皇。
  黄巾终平,大汉初定。
  ……
  驾!驾!
  山路之上,袁绍正在策马飞奔。
  明明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却是马蹄生风,离地寸许,快如闪电。
  此马名乌云踏雪,据说有天马的血脉,千沟万壑,如履平地,马王更能上九天,入幽冥。
  袁绍平日里极是喜欢,现在却觉得那毫无杂色的毛色太过刺眼,恨不得低调,再低调些。
  没办法,任谁经过近月逃亡,身边亲随全部牺牲,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由于那首民谣,曹操怀疑袁绍与袁术本是同盟,事前暴露,才慌张离城,因此下令抓捕,各郡县都张贴了告示,发现行踪者就有重赏。
  再加上州郡的官员调动,新官上任三把火,涉及刺杀太子,谋逆犯上的重犯,谁敢不提起十二分精神?
  袁绍给碾得东躲西藏,根本回不了汝南。
  “我倒不信,天下之大,无我袁本初容身之处!”
  袁绍却是越挫越勇,他端坐于马上,通天桥沟通星空,浩荡的星力灌注下来,于灵台之上,一枚星辰徐徐转动,已近凝实。
  这便是无双第三境聚曜,星辰之影由虚转实,形成自己的本命星辰,星力便可淬体淬神,如臂指使。
  换而言之,这就是仙武世界的内力。
  袁绍已经到了聚曜境的巅峰,未过三十岁,就有如此成就,在天下八大世家的后辈中,绝对数一数二。
  可惜在这个世界,除非能以武封圣,否则个人的勇武永远是次要。
  甚至项羽以武成圣,天下无敌,依旧战败自尽。
  “袁氏败落,我日后岂不是要成为剑客游侠,为豪门士族卖命?这身勇武,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不对,那又岂是我的胸襟抱负?何人敢惑我心神!”
  袁绍心中刚刚涌起悲哀,身体一震,双目凌厉,拔出腰间长剑,向后方直劈过去。
  “嘻嘻!”
  一道轻盈悦耳,不含一丝杂质的声线响起:“袁公子身陷此境,依旧志比天高,小女子佩服!”
  袁绍一剑劈空,旋风转身,就见到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凭虚御空,款款走来。
  她柳腰轻摆,就似天上的神女,画中的仙子,忽然降临凡间,那出尘的美丽,令人呼吸屏止。
  “鱼肠剑?”
  袁绍却顾不上美色,目光落在女子手中转动的一柄短剑上,喝问道:“你是何人?”
  “小女子任红昌,久慕汝南袁氏威名,想要入贵府做个门客!”
  女子温婉地福礼,盈盈而笑,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袁绍终于为之一怔。
  哪怕是庶出,但袁绍从小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这一刻竟有种目眩神迷之感,仿佛只要博得她的欢喜,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玄媚天生?妖女,休得惑我!”
  然而就在这时,袁绍胸前一热,一枚玉佩光芒流动,他双目一清,勃然变色,挥剑斩出。
  “中原就是富足,随便一人就有玄器!”
  任红昌灿若星辰的双目大亮,长袖拂扬,鱼肠剑刺,行云流水般将袁绍的剑势卸开,一股奇特的波动荡漾开来。
  “娘留下的玉佩,是玄器?”
  “不好!她在召集援手!”
  袁绍先是震惊,然后发现情势不妙,毫不恋战,拍马就走。
  “汉室在各地布下重重封锁,我的师弟们受到牵连,死伤了不少,袁公子不用玄器赔偿么?”
  任红昌俏生生地伸出嫩白的手掌,上有一卷天书沉浮:“还有你们袁氏从黄巾军内夺走的五万道兵,可是费了我教不少心血呢,一并还回来!”
  “原来是海外三仙教之人!”
  那巧笑倩兮的声音飘入耳中,袁绍连头也不敢回,埋头狂冲,却见彩云一飘,任红昌莲足轻点,立于前方的山石上。
  地遁——穿山透石!
  “遁甲天书?”
  袁绍心沉了下去。
  遁甲天书是道家玄器,攻伐方面并不擅长,却是困敌追遁的无双利器。
  而动静一旦闹大,被朝廷发现,这妖女遁术逃走,自己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不行,必须往深山老林中走!”
  袁绍咬紧牙关,调转方向,往马头一按,乌云踏雪闪电飞奔,速度竟是比正常快出数倍。
  直到一片浓密森林前,袁绍翻身下马,毫不迟疑地窜入林中,身后骏马呜咽一声,软软倒下,没了气息。
  此时任红昌身后,已经多了数名三仙教弟子,目光却凝重起来:“此人不凡,你们三人一组,结小三才阵,入林追拿!”
  “是!”
  ……
  “呼哧!呼哧!”
  一天后,袁绍背靠一颗参天大树,遍体鳞伤,剧烈喘息。
  他已是穷途末路。
  跟随任红昌来神州的,本就是三仙教最精锐的弟子,还有除葛玄外的八英,皆是无双第三境的修为,他受这么多强者围攻,还能活下来,全靠胸前的玄器。
  “娘!你在天之灵,在保佑我么?”
  他伸手将玉佩取出,看着上面幽幽的光泽。
  这块玉佩正是袁绍母亲的遗物,能被袁逢宠幸,生下长子,自不是一般的婢女,撒手人寰之际,给袁绍留下这块玉佩,一直贴身藏着。
  现在突然迸射出玄器的力量,保袁绍性命,他是又喜又悲。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可惜我终究无法得成大业!”
  就在绝望之际,那玉佩突然绽放出千万道明黄色的光泽,一道庞大的虚影升起,法相庄严,拈花一笑。
  “这是?”
  袁绍目瞪口呆,浑身再度涌现出力量,情不自禁地跟着玉佩,向着密林深处而去。
  两侧参天巨木飞速倒退,最终视野变得开阔,在空阔的深谷中,那玉佩升入半空,向下投射出一条通道,那头隐隐露出一座陵墓的轮廓。
  “原陵?不好!”
  袁绍莫名,怔怔看着,然后瞳孔猛然收缩,掉头就跑。
  可那金色巨影五指一招,浩荡漩涡将袁绍直接卷起,抛入陵墓之内,同时不断扩大,化作一道气柱直升。
  金色巨影,盘坐于上,一手指天,一手划地。
  “西方佛教?完了,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漩涡扩散,所有追踪袁绍的三仙教弟子都被卷入,任红昌俏脸变色,催动遁甲天书连连逃遁,最终还是消失在漩涡之内。
  与此同时,并州一地,粗豪丑汉虎立而起,披风猎猎,对着身后的文士道:“文优,我近来心绪不宁,可有教我?”
  文士掐指一算,露出一丝阴笑:“大人不必担忧,南下之期,至矣!”


第三十六章 再上征途
  洛阳,东宫。
  顾承批阅完奏章,步入后花园,一阵银玲般的笑声传来。
  不用看,单听那声音就知道是孙尚香。
  果不其然,花园中央的孙尚香正在踢燕子,身边围着一圈宫女。
  燕子也就是后世的毽子,踢碎香风抛玉燕,孙尚香身姿矫健,一只飞燕仿佛化作玉龙,绕着她上下飞舞。
  另一边,甄宓和婢女路过。
  婢女有些眼热,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少,甄宓却淡淡地道:“非礼勿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