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竟用在吴军身上,可见晏婴杀意何其坚定。
确实,吴国虽然失败了,但展现出的锋芒,足以让人郑重以待。
晋国距离吴国太远,彼此间很难产生交集,但吴国距离齐国,相隔的也就是东夷诸部,倘若日后吴国强大了,侵吞东夷,一定会和齐国产生冲突。
堂堂大楚,被区区小国逼到亡国的边缘,这样有潜力的未来对手,必须狠狠打压。
“散!”
可孙武本就是齐人,对于雷神斩的威力,对于晏婴的为人,更有深刻的了解,头也不回地喝道。
一个字!
仅仅是一个字,吴军阵形突然一变。
后三万人猛然转身,原地结阵,迎上雷神斩。
他们的眼神中充斥着毁灭的辉光,死亡的气息包裹全身,双腿不可遏止地发颤,心中也有着恐惧和退缩。
但最终,没有一人退后。
军令如山!军令如山!
“好个孙武!”
晏婴为之动容,为这样的人才外流感到可惜,同时生出必杀之意。
他顾不上晋国六卿向水火灵珠抓去,准备再度出手。
哪怕在楚国的利益分配上,被晋国占得先机,这支吴军,也得灭去!
“爱卿!”
清晰地感受到那股不死不休的杀意,吴王阖闾脸色煞白,放声大喊。
孙武只能摇头。
到极限了。
在这种情况下,壁虎断尾,以三万牺牲挡下一式雷神斩,已是这支吴军的极限。
晏婴真要不计代价,痛下杀手,免除后患,那就真的回天乏术。
谁也救不了!
“只可惜了我的兵书,尚未问世……”
孙武脚步未停,继续逃亡,眉宇间却已经透出不甘,等待死亡的降临。
然而那雷光并未再出。
却是一位亲随来到身侧禀告,晏婴细细聆听,眉头扬起,重复了遍:“姜国领十四诸侯国,前来救楚,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亲随及时禀告,不敢耽误,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相国,那不过乌合之众,随手就能打发!”
如果区区十几个小国联合在一起,就能撼动大国的权威,这天下早就是遍地联盟了。
姜国不自量力,竟敢触犯大国威仪,下场绝对凄惨!
“不!”
晏婴的目光变得凝重,缓缓收回了手:“姜国太子绝非常人,若无一定的把握,绝不会展露锋芒!”
曾几何时,姜国才是一个弹丸之地,诸侯列国中最弱的存在。
可现在呢,虽然跟晋齐楚三大强国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已经与吴国所差无几。
而吴国刚刚用实际战绩证明了,大国并非无懈可击!
如此蹿升速度,更加值得警惕!
想到之前齐军过境时,那地动阵的威胁,晏婴权衡利弊,终究按捺下去。
雷神斩这战略性杀招,他要略作保留。
下方孙武率军狂奔,消失在远处。
直到郢都被抛在脑后,孙武才猛然转身,长长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道:“晏婴竟然留手了?”
众人死里逃生,都压抑不住狂喜,欢呼起来,吴王阖闾更是喜不自禁,握住孙武的肩膀就不松开了:“爱卿,多亏有你!多亏有你啊!”
“不!我们还没有安全!”
孙武同样欣喜,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松懈,细细思索后,下令道:“走水路,去寿春!”
吴王阖闾急道:“为何不回姑苏?”
他再是雄心壮志,经过此番折腾,也是归国心切了。
此次损失惨重,回国要休养生息,收获却也不小。
之前楚王逃跑,三艘大楼船中塞满了国库的珍宝,一旦运回吴国,便可填补底蕴的不足,趁着晋齐楚三国大战时,以图壮大。
“晏婴绝不会无缘无故留手,必然是察觉到了更在吴国威胁之上的存在!”
孙武回忆起那场与隋朝四大名将的交锋,长叹道:“姑苏城恐怕已经易主了!”
说罢,他不理面色剧变的吴王,转头回望。
此战还会有变数么?
在晋齐两大强国威逼下,虎口夺食?
……
与此同时,郢都之上,云层破开,一艘艘青冥舟现形。
顾承俯瞰下方,地平线上,乌压压的大军开赴。
十四国联盟!
八十万联军!
抵达楚国王都!
第五十二章 锋芒毕露
“乌合之众,也敢犯我大国军威?”
水火灵珠于半空环绕,六卿施尽手段,都无法将之拿下,一腔怒火,顿时发泄到新出现的姜国联盟身上。
此战晋齐两国各出动三千乘战车,每乘百人,论及兵力,还真不及十四国联军。
但战争的胜败,又岂是单纯的人数,能够定夺?
凡俗战争,都常有以少胜多的例子,仙武世界,有神纹法宝,差距只会更大。
好比晋的战车,齐的夔牛鼓,楚的劲弩,都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得此助臂,别说区区八十万联军,即便是所有小国结盟,也无力抗衡!
“今日灭姜,给各国教训,让他们永世难忘!”
六卿嘴角扬起残忍的弧度,齐齐挥手。
刹那之间,千乘战车呼啸而出,十万晋军化作一道匹练横贯天际,直刺联军中央。
那里是姜国二十万大军所在。
一时间,所有姜国兵士的眼前,仿佛亮起一条星河,无边无际,绚丽异常。
其他小国军士仅仅是旁观,都禁不住目露痴迷,仿佛融入其中,都心甘情愿。
姜国上下,却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他们齐刷刷从背后取出一架弓弩,每个士兵周身,都流转出赤芒。
手中的弓弩,以火灵为矢,雷灵为弦;
修炼的功法,以九阳为内,不灭为外。
如此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他们的气血阳刚之力,凝聚出根根赤色弩箭。
“放!”
顾承同样嘴角上扬,挥手下令。
小国崛起,真正的难度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强国霸权,打击压迫!
今日,他便要以这一战,为姜国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堂皇大道!
嗖!
所有士兵齐齐扣下机括,弩箭呼啸而出,竟是整齐如一。
呼!
伴着撕天裂地的风声,无数人露出震撼之色,就见一条火龙张牙舞爪,迎上晋国战车。
轰隆!
天空点燃,火龙所过之处,一切焚烧殆尽,连空气都被烧散。
万物沸腾!万物如焚!万物成灰!
首当其冲的战车瞬间消失,晋军阵形顿时大乱!
“二十万姜军,二十万架楚弩!”
晏婴白须飞扬,双目猛然睁大。
姜国士兵,人手一把楚弩?
照面之间,就要反杀强晋千乘?
“可惜!他们的敌人是晋!”
但惊骇之后,晏婴又摇了摇头。
“救!”
面对如此惊变,六卿同样大惊,却是临危不乱,出招应对。
剩下的两千战车突然分五路冲天,电光火石之间,就化作一只巨大的手掌。
那手掌纤毫毕现,隐隐勾勒出广袤的大地,无数生灵于其上耕作繁衍。
掌心张开,五指垂下,更是如同五座顶天立地的山岳,轰然下落,将四方封锁镇压!
山神定!
齐国得雷灵珠,齐桓公创雷神斩,三平晋乱,驱逐戎狄,灭敌无数;
楚国得火灵珠,楚君披荆斩棘,驱逐野人,又有琴氏创造神弩,创出火神怒,大败妖物,不可一世;
晋国得土灵珠,晋文公将之融入大地,自此中原有沃土万里,灵粮无数,更籍此悟出不动如山的真谛,创造出了山神定,镇压四方!
这三招神术,既继承了上古时期,人族对于天道的探索精神,又着眼于更实际的五灵珠,是晋齐楚三国能够称霸的关键。
此时在突如其来的危局下,那土黄色的巨掌后发先至,迎上火龙。
双方对撞,火龙居然直接消失,飞溅出无数炽热的火苗,尚未落地,就变回了弩箭,凌乱地散于地面。
绝杀之招,被硬生生挡下。
“小国拿着楚弩,也不是楚国大军!”
晋国六卿毫不诧异,咧嘴嗤笑。
楚弩配合火神怒才是最大的威胁,如果换成楚国二十万大军突施杀手,山神定绝对救之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千乘晋军灰飞烟灭。
现在不过是有惊无险罢了……
“再放!”
然而下一刻,顾承挥手,姜军无比熟练地一抖手腕,箭矢填充,再度开射。
当又一条火龙横行天际,肆虐苍穹之际,晋国六卿终于变色,晏婴的神情则变得凝重至极。
楚弩没有这么快的填充速度!
即便不用火神怒,楚弩每射一次后,至少要等待三百个呼吸,才能射出下一箭。
否则弓弦承受不了反震力,会自行崩断。
可姜军此时手持的弓弩,显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在山神定再度拦截神弩洪流的同时,百艘青冥舟破开云层,向着半空中阵形大乱的晋军冲下。
破空呼啸,惨叫声起。
无数战马的尸体如雨落下,一架架战车随之坠毁。
战车的优缺点同样突出,它能聚百如一,再聚千成众,将战阵之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却也失之于灵活,无法长期行空,因为战车的行进,全靠战马拖拽。
正常两国大战,他们是不敢贸然升空的,可此次六卿心怀轻蔑,为了震慑各大小国,直接战马行空,威风凛凛,结果一头闯入这必死的局面中。
人潮如浪,汹涌澎湃,撞击出鲜血的浪花,这一次再也无法相救,六卿唯有眼睁睁看着,千乘战车就这么被区区百艘青冥舟,玩弄于鼓掌,以最快速度灭杀。
“姜国!”
他们目眦欲裂,却也弃了所有轻视之心,两千乘战车土灵气流转,化作一对通天彻地的土黄手掌,笼罩四野,摄拿苍穹,向前缓缓推来。
“姜国不仅自产神弩,还开发出这等飞舟,岂能容之?”
同时齐国战车飞快降于地面,晏婴出手,发如惊雷霹雳,快如疾光电闪,向着姜军本阵劈去。
山神定!雷神斩!
晋齐联手!
但他们面对的,已经不止是姜国了。
晋国千乘战车的陨落,让主舰内的十四国君王双目大亮。
曾几何时,他们仰大国鼻息而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别说六卿齐相这样的大人物,晋齐楚随便派出一个官员,都要奉为上宾,卖力讨好。
他们祖上也有高贵血脉,也曾为大周东征西讨,建立功勋,身为一国君王,岂能甘心?
如今结盟抗敌,心思虽异,但那点掀翻大国霸权的期望,却是一样的。
而姜国能灭杀晋国战无不胜的精锐,无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大国并非不可战胜,前有吴破大楚,现有联盟抗晋齐!
“战!”
下一刻,十四国君王异口同声,传遍各军。
“战!”
辛弃疾、贺若弼、李牧等十数员大将,统领各军,剑锋直指。
八十万人族气血,冲天而起,锋芒毕露!
第五十三章 震撼天下
“庆忌占我姑苏,杀我儿夫差,诸将皆降,如今已入前线,收拢十万大军!”
吴国内部的消息被庆忌全面封锁,但阖闾统治也近十年,终究有忠心臣子,拼死将战报发出。
不如不发。
至少吴王阖闾原本还有雄心壮志,现在则是天旋地转,瘫倒在地,浑身颤抖。
楚国的失利,已是足够沉重的打击,可至少他们逃了出来,回国后还有休养生息,卷土重来的机会。
但现在,退路也没了。
如果是别人占据姑苏,阖闾还有重夺的机会,但庆忌是吴王僚的正统继任者,既然能兵不血刃地夺回姑苏,代表着臣民的倒戈与认可。
阖闾再非吴王。
绝望弥漫全身,他已经是个废人。
孙武对于吴国剧变有所猜测,波澜不惊,关注点还在郢都方,遥遥感受冲霄军势的碰撞,口中喃喃低语:“与晋齐大军正面交锋,竟有旗鼓相当之势,如何办到的?”
别说未来的军圣理解不了,郢都之外,晏婴和六卿的眉宇间,都弥漫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千乘战车被灭,六卿惊怒,神弩飞舟示威,晏婴郑重,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姜国太子招揽孔丘,另辟蹊径,以儒道为皮,侵吞周遭四国,飞速壮大,又招揽能工巧匠,改良楚弩,创造飞舟,针对战车……
小国蛰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但说一千道一万,姜国受限于国土实力,终究只有二十万兵力罢了。
区区二十万,还能翻上天不成?
至于那些联盟中的小国,不过是墙头草,随风倒,眼见姜国占据上风,能众志成城,一旦大军落于下风,马上溃败,根本不足为惧。
但这一刻,十四国联军出击,竟是掀起悍天军威,呼啸奔腾出天地惊雷,如海潮汹涌,怒涛拍岸,向着这里涌来!
乌合之众?
笑话!
“是那些将领!”
惊骇之后,晏婴目光扫视,立刻发现其中的诀窍。
姜国有十数将领,率领亲卫,统领各军。
区区小国,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军阵运用也最为粗浅,可在那些姜国将领的统帅下,鼓荡元气,振励精神,小国弱兵居然爆发出了强大的战力!
三军之势,莫重于将!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如果是凡俗世界,即便将军勇猛,也要长时间的练兵,但仙武世界有军阵存在,将领的重要性,则被发挥到极致。
狮子率领的羊群,足以击溃绵羊率领的猛兽!
辛弃疾、毕再遇、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李靖、张辅、王翦、李牧……
顾承在四大世界里挑选出十数员大将,每个都是朝代的精髓,集兵法于大成者,赫赫军功,名留青史。
人才足够多,欠缺的反倒是基础的士兵。
有将无兵,徒叹奈何!
所以第二步扩张计划,正是组建小国联盟。
侵吞小国,需要消化的过程,难民之谋可一不可再,反倒是这个时代的结盟,可为之所用!
奉行儒道,同化所入,进退两难,游说并入,大量兵力不就来了?
借鸡生蛋,得八十万兵力,众多将星,终于等来了一展身手,大放光芒的时刻!
战!
当联军漫卷出血烈恢弘的气势,狂冲而来之际,面对雷神斩和山神定的两方夹击,姜国本阵也弥漫出一轮金光。
每一位姜国士兵的周身,都流转出金芒,以九阳神功为根基,施展出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本是纯粹的护体功法,在高武世界,真正强大的是能够引动天地元气的招数,比如先天乾坤功的天惊地动,这门绝无神自创的功法,并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但那是就个人而言,如果二十万大军,都修炼这门功法,仙武世界的人族又寿数悠长,百脉贯通,内力修炼一日千里,所形成的效果,有多么可怕?
一座金钟冉冉升起,笼罩上空,迎向那雷光浩荡,土石飞扬。
咚!咚!咚!
金钟震动,金光刹时间变得凌厉刺目,亿万道锐利金弦飙射出去,在虚空中穿梭交织,旋即光芒又黯淡下来,钟体晃动,却无溃散之势。
两大杀招的力量就这么被排出,姜国士兵身躯一颤,脸色变得苍白,内力急剧耗损。
可他们没有受伤。
这与之前吴军三万人以生命为代价相比,仅仅挡下雷神一斩,简直是高下立判!
“这姜国到底是怎么练兵的?”
晏婴终于为之动容。
如果说先前的神弩飞舟,还是出其不意,那此时此刻,姜国展现出来的,就是真正的实力!
哪怕只有二十万军队,也能震撼天下,威慑八方!
就在雷神斩和山神定无功之际,双方的先头部队,已然战在一起。
步卒对战车!
“杀!”
晋齐将领恼羞成怒,放声怒吼,对着联军冲杀过去。
他们有十足的信心。
晋齐两国的战车,不仅精兵是精挑细选,身经百战,每一匹战马都是灵粮喂食,力大无穷,论及单兵素质,完暴这些杂兵。
你将领再是厉害,士兵弱小,终究得原形毕露!
确实,士气可以振奋,军阵可以提升,单兵的强横与否,是短时间内改变不了。
姜国的精兵,也是经过十年训练,才有如此成就,小国的士兵却差得太远。
待得血肉撞击着血肉,刀光映衬着刀光,以最激烈昂扬的方式短兵相接时,伤亡瞬间蔓延。
健马奋蹄,横冲直撞,百人合一,在晋齐战车强力的飙击下,联军的军阵犹如暴风狂雨前的破碎岸堤,被冲撞得血肉飞溅,碎落的残肢断臂仿佛腾卷而起的浪花,蹈出一汪汪血涛。
晋齐两军策动战马,席卷血雨,势不可挡,两侧联军节节败退,唯有姜国的精兵,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强攻敌阵。
青冥舟俯冲,纵横来去,干扰敌势,楚弩怒射,金身防御,双方的伤亡都在攀升!
这种战局,再无任何花俏可言!
“伤亡再重,也要灭姜!”
晏婴和六卿遥遥互视,都下定了决心。
如果此战再压不下姜国,那这小国就真的要一飞冲天了,好不容易楚国衰亡,岂能再现三国并立之势?
然而他们不知道,远方一支大军,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奔袭而来。
楚吴边境,前线战场,庆忌收拢吴兵,主动退去。
楚军主力腾出手来,第一件事自然是回援!
万里救王都!
第五十四章 许以盟主
郢都之外,大战依旧。
充满着血与火的土地上,到处是沸腾冲宵的杀气。
晋齐攻如狂潮怒浪,联军守似拦海大坝。
狂潮凶猛,每一轮的攻势总能将大坝削去部分,血水纵横中,浇灌出一片赤色土地。
大坝同样不甘示弱,每一次浪潮的来袭,总要将部分激流永久留下,使其无法回归。
眼见伤亡不断增加,半空之中,十四国君王面色渐渐发白。
终于,胡国君王忍受不住,率先开口:“再打下去,损失必然惨重,与晋齐和谈吧!”
“善!”
此言一出,众君王纷纷附和。
对于这些小国君主而言,能战到如此地步,已是骄人战绩。
以战逼和,退大国强军,威震天下,再瓜分楚国,才是最好的结果。
既渴望名利双收,又瞻前顾后,心怀侥幸。
这才是乌合之众。
“那可要选择一位盟主,才有和谈的可能!”
顾承早有所料,嘴角微微一扬,转身看向他们。
“盟主?”
众君王互视一眼,目光微微闪烁,异口同声道:“我等当然以龙阳太子为首!”
“诸位抬爱了!”
顾承道:“盟主之位,我姜国万万不敢受!”
众君王闻言怔住。
联盟组建者是姜国,力抗晋齐者又是姜国,不为盟主之位,又是为哪般?
何况不让姜国当盟主,也没有其他国家有这资格,没有其他国家敢啊!
“诸位放心,我早有人选!”
顾承掌心一翻,操控飞舟,钻出云层,一道光束笼罩郢都,正落在王城中的太子身上。
“熊珍太子,还请上来一叙!”
“大夫!”
众君王脸色微变,更为紧张的是下方的楚太子。
“殿下!”
申包胥握住楚太子的手,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忍辱负重,渡过难关,以图将来!”
现在大楚的局面,正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晋齐两国是虎,小国联盟是狼群,都垂涎于大楚这块肥肉。
两害相较取其轻,任何有理智的人站在楚国的立场,都能做出判断。
他们宁可小国联盟赢,也绝不愿晋齐得胜。
前者还有扭转的希望,后者就是彻底亡国。
“孤明白!”
楚太子在短短时间内经历过大起大落,已是成熟许多,咬牙点头。
哪怕接下来再受屈辱,只要能保住大楚,他都会忍。
唰!
眼见楚太子化作一道光芒,升入青冥舟内,申包胥泪水纵横。
顶尖强国大楚,竟要向区区十数小国委曲求全,尊严已是荡然无存。
“为今之计,唯有先退晋齐,再向秦求援,以逐小国!”
悲愤之际,申包胥也开始构思驱虎吞狼之法,眉头紧皱。
秦亦是虎狼之辈,虽与楚有联姻之谊,但更多的是为了联楚抗晋。
毕竟秦与晋接壤,被那天下第一强国压得抬不起头来,只能龟缩在函谷关内。
楚国被灭,确实不符合秦国的利益,但若说他们会真心实意地过来帮忙,未免太过天真。
究其根本,还是利益。
“即便割地,也要诱秦人出关,遭晋国打压!”
“再宣扬吴国威胁,齐国和东夷各部定不饶他!”
“至于那姜国,麾下十数小国,赫赫权威,将天子置于何处,只要天子出言,四方讨伐,名正言顺!”
“如此分而治之,我大楚才有喘息的余地!”
申包胥深吸一口气,暂定下大致方针。
这些事情听上去简单,实则都是说易行难,以往大楚横霸南方,马踏中原,根本不需要合纵连横,现在则不得不为之了。
然而就在这时,上空青冥舟光芒垂下,楚太子重回王宫。
申包胥赶忙上前,想要安慰,见得楚太子神色,却是一怔。
因为短短时间,楚太子一改先前的颓丧,竟是变得神采飞扬。
如此反差,令申包胥不喜反惊,赶忙问道:“殿下,那姜国太子请你上去,所为何事?”
楚太子喜孜孜地道:“姜国太子许以盟主之位,各国君王起初不愿,都被他压服,联盟为孤所用,我大楚危机可解了!”
“盟主之位?”
申包胥浑身一颤,失声惊呼:“万万不可啊!”
楚太子本来满心欢喜,闻言脸色顿时一沉:“为何不可?”
申包胥解释道:“盟主乃僭越之举,其权与伯主相冲,不得周天子诰封,名不正言不顺!”
楚太子不屑:“我大楚一向不循周礼,天子不过摆设而已!”
申包胥满嘴发苦:“不同了!不同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楚国遭此难,国力大幅度衰退,接下来要面对四方危机,已经不是那个宣告中原诸侯“我本蛮夷”的大楚了。
周天子虽是摆设,但名义上仍是天下之主,每年各国都有朝贡,他若是要损坏诸侯共同利益,那谁都不愿,可如果仅仅针对一国,那与之敌对的国家,是很乐意奉天子之意征伐的。
而现在十数国家联盟,楚国再自封盟主,这是要干什么?
天子已经凄惨到名存实亡了,连最后的诰封权力,都要剥夺吗?
那周天子必然与之不死不休!
何况盟主之位有许的么?
但凡霸权地位,从来都是自己争取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好比齐桓晋文,楚庄秦穆,哪个不是权势滔天,威压当世,让周天子捏着鼻子任命,现在楚太子被硬生生抬到这所谓盟主之位,不是将他架到火上烤?
“这是姜国之计,比那孙武的偷城亡国,要狠毒无数!”
申包胥苦头婆心,连连相劝:“殿下,你若应下,不仅等若傀儡,天下诸侯本就对我大楚虎视眈眈,一旦周天子出言,必然群起攻之,那些小国一涌而入,我大楚也应付不过来!”
姜国、吴国皆小国,短时间内无法以蛇吞象,侵吞疆域广袤的大楚。
但所谓蚁多咬死象,如果这类小国多了,大楚也招架不了。
楚太子笑道:“爱卿不必担忧,孤心知那姜太子不怀好意,但他也有弱点,姜国奉行儒道,不愿自坏名声,才将盟主之位相让,待孤登基后,就将孔丘接入大楚,传以儒学!”
他早就听闻孔丘乃饱学之士,又见姜国奉行此道,短短时间内强大到能跟晋齐争锋,十分心动。
此次大楚遭受重创,费无忌项英横死,大批官员换血,正好重用儒家弟子。
历史上这位楚太子正是楚昭王,对于孔丘很是欣赏,以书社地七百里封之,却被左右阻止,这个世界倒是得偿所愿。
楚太子并不愚蠢,他有全盘的考虑,只要楚国奉行儒道,姜国又尊其为盟主,若反害之,就违背儒家的礼法道义,到那时孔丘第一个不答应。
姜国官员大多出身儒家,一旦孔丘与其反目,姜国内不平,他再以盟主之位号召各国灭之,便可让其作茧自缚!
申包胥还要再劝,楚太子却挥了挥手,不愿再听:“瞻前顾后,无以成事,送上门的盟主之位,孤若都不敢要,那我大楚真的就要一蹶不振了!”
说罢,他举步往殿内走去。
申包胥一颗心深深沉下,唤道:“殿下你要去哪里?”
“祠堂!”
楚太子目光锐利,目光仿佛穿透宫城,落在城外的晋齐大军身上,露出刻骨仇恨:“孤的盟主之位,当名副其实,才有将来!”
姜国太子告诉他,边境之上,吴军已撤,大楚主力即将赶回王都,这是最佳的机会!
全歼晋齐两军的机会!
唯有如此,才能震慑天下,让诸侯列国,尤其是联盟内的各国知道,病虎威尤在!
步入祠堂,楚太子噗通一声跪在历代先祖灵位面前,重重叩首:
“请先祖,赐火神怒!”
第五十五章 全灭晋齐
“联军在拖延!”
齐国军阵中,晏婴目光越来越凝重。
他感到了不妥。
小国不溃,此一奇也。
姜军不退,又一奇也。
姜国二十万兵力,即便有不灭金身护体,士兵比起晋齐两国的存活率都要高,死伤数目也已过万。
小国底蕴,远不比晋齐,照这么打下去,姜国必然元气大伤。
它一味死战,必有原因。
心中浮现出不安,晏婴下令收缩战阵。
然而双方大战至今,攻守几度颠倒。
如今八十万联军将晋齐两军团团围住,杀得是犬牙交错,短时间内抽身不得。
晏婴开始向晋国一方传话。
“不要中计!死战到底!”
晋国六卿收到,低声讨论后,给予答复。
一力降十会,论及后劲,晋齐又怕得过谁?
大国强军,自有底气。
但这份底气,很快动摇。
因为郢都的王城,陡然间涌现出灿烂赤芒。
那赤芒笼罩之下,整座王城好似变成了一块烧红的烙铁,扭曲的烟雾,以一种无比狰狞的姿态,直冲天际。
顿时间,火云焚天,放眼望去,天穹上火烧云蔓延,竟是一眼望不到边,景况瑰丽雄奇至极!
“楚太子祭祖!”
晏婴和六卿面沉似水:“终究还是到这一步了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仙武世界,依旧把祭祀和战争放在同一层次,正是因为祭祀涉及人道的薪火传承,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也能向先祖祭祀,借助最后的力量。
所以惊动先祖,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