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规模已经落成,阎罗殿,奈何桥,三生石,但一界本源,还未成型。
  完全可以想象,当魔尊重楼凶神恶煞地闯了进来,地府有多么恐慌。
  “我地府不涉三界之争,还望阁下不要为难我等!”
  夜神阎罗很快露面,言语中很是服软。
  “哼!”
  然而重楼披风猎猎,埋头就闯。
  “列阵!”
  夜神阎罗以为无法善了,也是怒从心头起,手中提起判官笔,掌上翻开生死簿,轮回之力萦绕,准备豁出一切大战。
  “慢!”
  就在剑拔弩张的一刻,顾承飘了出来:“阎罗不用紧张,我们并无恶意。”
  “上尊?”
  夜神阎罗见了怔住,终于明白了重楼为何来此。
  三界到底发生了何事,连第一位先天生灵,都要入地府转世?
  顾承也发现自己准备多了。
  地府的消息确实闭塞,属于埋起头来发展的类型,而外界对于地府也知之甚少。
  顾承来此之前,有着各种准备,没想到根本用不上……
  “是了,神魔不死,上古人族寿数悠长,单单是走兽,又有多少亡魂能入地府?”
  顾承目光闪动。
  很多事情,都容易理想化。
  唯有亲身经历,才知平衡有多么艰难。
  地府不得发展,六界平衡就无从谈起,人世大劫,确实符合天道规则。
  “不对!大劫是维持平衡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而不是唯一的办法!”
  顾承眼中有了决意:“我转世入人族,当在六界落成之际,寻找出新的平衡之路!”
  如果找不到新的道路,天道会再度推动灭世大劫。
  到那时,人界照样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甚至直接灭族。
  这只是推迟大劫,而没有解决大劫。
  转世后又多了一重任务,顾承不急于一时,看向忐忑的夜神阎罗,微笑道:“鬼界关系众生轮回,将得神树灵力辐射。”
  “多谢上尊!”
  夜神阎罗闻言大喜,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显然这不是利益收买。
  以魔尊重楼的实力,即便顾承想要轮回转世,完全可以强行为之,他也奈何不得。
  “请!”
  气氛缓和,阎罗相邀,双方入内。
  地府广阔无边,极目所视,天地间皆是幽火飘扬,盘卷缠绕,仰首望去,更是勾勒出一座悬空大殿的轮廓。
  阎罗殿。
  殿宇下方,流淌着一条墨蓝长河。
  这是忘川,死者的魂魄汇聚而成的河流,缓慢流淌,从无尽幽暗的鬼界,流向光明的未来。
  忘川之畔盛开着彼岸花,接引亡者之魂,另外还有蒿里一地,因种种执念而未去投胎的魂灵,迷惘徘徊在其中。
  忘川河上有奈何桥,桥边坐着孟婆,让每个要过桥的灵魂喝下孟婆汤,孟婆汤一喝,便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投胎来过。
  “给我一碗孟婆汤。”
  定下神树灵力的辐射后,顾承开门见山,表示自己将要轮回转世,来到奈何桥上,对着孟婆伸出了手。
  夜神阎罗有些诧异,却是乐于见得,对孟婆点了点头。
  即便得神树灵力支持,若让顾承不喝孟婆汤,就转世轮回,也不敢为之。
  因为那是触犯天道规则之事。
  万灵轮回,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神族,横行霸道的魔族,真要投胎,也必须洗去前世记忆。
  孟婆的汤,蕴含的就是轮回往生之道,再强的生灵都无法抵挡。
  至于下一世能否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回想起前世记忆,那就是另说了。
  原本夜神阎罗还有些担忧,顾承自己要求,当然再好不过。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孟婆双手奉上了汤,顾承接过,看着碗内清澈的液体,却是未喝,而是轻轻一嗅。
  一股肉眼可见的黑白之气,从孟婆汤内溢出,钻入元神之内。
  顾承闭上眼睛,默默体悟。
  “这……”
  孟婆呆住,看向夜神阎罗,夜神阎罗心中哀叹,又能看谁去。
  “也给我盛一碗!”
  两尊大老爷果然不是那么好送走的,重楼大手一张道。
  孟婆敢怒不敢言,又盛了一碗,递了过去。
  重楼接过,大马金刀地往奈何桥头一坐,也开始体悟轮回之道。
  “走吧!”
  夜神阎罗呆不下去了,默默率领地府上下离去,往来的鬼魂愣愣地看着这两个异数,不知该作何反应。
  顾承不管外界如何,再进入修炼期。
  这次的他,成为了虚弱的元神,周遭也不是灵气源泉,生机勃勃的神树,而是万魂往来的地府。
  天差地别的修炼环境,却有全新的感悟。
  对于轮回之道,顾承本来就有着极高的基础。
  他曾经执掌地皇书,又助后土娘娘开辟地界,吸纳佛门六道轮回之力。
  这些都是宝贵的资粮。
  而不像主世界的地界,积蓄早成,一蹴而就,这个世界的地府缓慢发展,无形中反倒暴露出了更多。
  悠悠岁月而过,顾承盛起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与重楼闲时也有切磋比试。
  没了先天生灵的神力,仅凭技巧交锋,重楼有了一战之力。
  他是天生的战神,急速追赶,渐渐双方每每斗得数千招,才分胜负,每一场都是酣畅淋漓,各有所得。
  终于这一日,顾承让孟婆再盛起一碗汤,定定看着,突然一饮而尽。
  “你!”
  重楼来不及阻拦,顿时变色。
  同样以孟婆汤参悟轮回之道,他只觉得自己刚刚入门,顾承难道已经成了?
  这可是关系到一世的记忆,如果被洗去,那就与芸芸众生无异。
  孟婆可开心了。
  终于要将这两位免费喝汤的家伙给送走喽。
  她同时有着信心,即便再过万年,也休想抵御孟婆汤内的天道规则。
  想要保留完整的记忆转世,不过奢求罢了。
  然而她的信心,很快荡然无存。
  “人世再见吧!”
  与那些喝了孟婆汤就浑浑噩噩的鬼魂截然不同,顾承朗声一笑,向着重楼挥手告别,潇洒地投入忘川之中,消失不见。


第二十章 龙阳龙葵
  “哥哥!哥哥!等等我!”
  身后传来娇嫩的呼唤声,顾承停下脚步,就见一道倩影扑了过来,熟练地往他脖子上一挂,咯咯笑道:“走!走!”
  “好沉!”
  顾承故意叹了口气,果然小女孩轻盈落下,旋动着娇小的身子,左右看看,担心地道:“真的沉吗?最近吃得是有些多……”
  她眉目如画,小小年纪已是绰约动人,身为姜国公主,受尽宠爱,最喜欢黏着哥哥。
  此时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偷偷拿眉眼去瞧,见顾承嘴角溢出一抹笑意,马上又跳到他身上不依:“哥哥好坏,就要抱!就要抱!”
  “好!好!”
  顾承抱起幼妹,向外走去。
  此世的身份,是姜国太子龙阳,有妹妹龙葵。
  他至今刚满七岁,身姿挺拔,俨然英武少年模样。
  这并非天赋异禀,上古之末,无天崩大劫,人界元气得以保存,完全是仙武气象。
  人族寿数悠久,幼年时期短暂,贵族子嗣,三四岁便能文能武,男子十二岁便行冠礼,女子十岁行笄礼,神文术法更是遍及生活的每个领域。
  “哥哥,我们去墟市!”
  出了王宫,迎面一条宽阔的御道,御道两旁,井然有序地分布着邸第、仓廪、府库、民居、墟市。
  这里是姜国的都城,百姓人家相对富庶,官卿邸第内更是楼台亭榭,离园别墅,花草盛放,点缀得美不胜收。
  只可惜凡俗之物虽多,那布置于地面的阵纹却十分稀疏,顾承立于那若隐若现的流动光圈,便如同乘上飞舟,自行向前飞去。
  这是聚气阵的神效,可聚纳方圆百里天地元气,为王族成员修炼之用,也有轻灵位移之法。
  另一座名风源阵,是守御大阵,当顾承背着小龙葵,一路穿过墟市,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来到城门边时,那青石铸就的城墙,就纹刻着轻灵的风神纹。
  毫无疑问,这两座大阵颇为低级。
  堂堂一国都城,只能弄些凡俗的花团锦簇,而无高等阵法护御,正是弱小的体现。
  再看左右,太子公主出游,只有百名侍卫护在左右。
  若论军事实力之差,顾承经历过的小世界,当属大宋世界最弱。
  但那是接连败阵后的得过且过,姜国却真是不擅练兵,全国上下的兵力不过三万之数。
  一方面,姜国久不经战事,另一方面也是周围的强国,不允许这个小国拥有太多的兵力。
  和龙葵度过了愉快的半天,顾承突然仰首,看向天穹。
  下一刻,飓风呼啸,风源阵开始运转,道道风刃交错刮过,飞鸟赶忙灵巧地落下,咕叽咕叽叫唤,有女眷出来喂食,喜气洋洋。
  因为这不是有敌来攻,而是好事。
  果不其然,随着云层上辉光耀起,王宫内遥遥升起光柱,与之呼应。
  很快八匹神骏的赤红马匹,拉着马车从云层飞出,直往王宫而来。
  “区区大夫!”
  顾承心中一叹。
  距离上古神隐一战,人界历经夏商周三朝。
  待得西周灭亡,周王室基本已成为摆设,诸侯列国坐大,历史称这个阶段为春秋。
  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自王以下,阶级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
  不同阶级的人出行,当配不同的马车,如大王出行,有天地之精,麟马随行。
  这座马车从天而降,看似威风凛凛,所配的马匹不过是雏龙驹,也即是含有一丝龙族血脉的马驹,四蹄如火,筋骨饱满,能御空行万里。
  雏龙驹所对应的是大夫,地位说低倒也不低,但说高绝对不高,竟飞于姜国都城上空,直接降落在王宫内,显然是完全不将其放在眼中。
  偏偏宫廷内立刻传来礼乐,龙葵也拍着小手,双眉弯弯,犹如弦月:“又有人来买刺绣了,母上一定很高兴!”
  “回去吧!”
  顾承点点头,带着龙葵回宫。
  待得大殿印入眼帘,正巧见得雍容华贵的王后离,将一位男子送了出来。
  龙葵看着王后离身上的广袖流仙裙,眼睛里满是喜欢和羡慕,顾承则打量这男子。
  就见他足饰珠玑,腰金佩玉,头顶薄如蝉翼的高冠,丝绦系在颌下,大袖徐摆,风姿优雅。
  此人名展获,乃鲁国大夫,就是有孔子、孟子、曾子、鲁班的那个鲁国,亦是如今姜国最有力的刺绣购买国。
  鲁国本属大国,然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反倒得小国喜欢,因为它是周礼所在,礼仪之邦。
  姜国也与之亲近,龙氏能立国,除了祖上曾建功立业,被周天子分封外,也有本领,王族历代,以织染刺绣之术闻名天下。
  仙武世界的刺绣,不是只为观赏,巴掌大小的布匹,绣上繁复的神纹,是制造宫衣法宝的必备材料。
  姜王后离是当世第一刺绣高手,鲁国得了姜国的刺绣,回国后不仅自用,将之加工衣饰,再售以四方,赚取的利益之大,让齐晋都为之眼红。
  鲁国吃了肉,也给姜国喝点汤,所以每每他们来购买刺绣,都是姜国的喜庆日子。
  “阳!葵!”
  王后离送走了大夫展获,招了招手。
  龙葵脱离兄长的怀抱,转投母亲,小身子扭啊扭,在耳边嘀嘀咕咕说悄悄话,不时拿眼神瞟向顾承。
  王后离听着听着,突然哎呦一声:“你是沉了,这样下去,长大后可穿不上漂亮的广袖流仙裙喽!”
  龙葵急了眼:“唔!我不用晚膳了!”
  王后离顿时大笑。
  顾承看着这对欢快的母女,嘴角扬起,露出由衷的笑意。
  为了让这温馨的一幕能够持续,回到自己的宫殿,他闭目内视,开始了最后的冲击。
  顾承历经数个朝代,各种国家,内忧外患,姜国的起始点,可谓是最差的了。
  就好像是天道的针对,他可以参悟轮回之道,不失记忆,却决定不了投什么胎。
  诸侯列国,大争之世,作为弱国太子,肩上的重担无形中又加了一层。
  然而顾承不急不躁,修炼至今,已有七年,终于以自身对天地的领悟,修炼有所小成。
  “龙灵!回归!”
  于是乎,不周山沉睡千载的衔烛之龙猛然睁开左眼,龙爪上现出一枚四四方方的印玺,破开虚空。
  顾承伸手,握住山河社稷印,其内四大世界,无数文武的气息,此起彼伏,与之呼应。


第二十一章 人才强国
  “陛下!”
  当众臣一一现于身前,顾承抬手,温和的赤色光芒没入他们体内。
  以姜国如今的局势,即便一人再有能耐,也无法事必躬亲,强国崛起。
  所以顾承召唤麾下文武,为其赋予这个世界的气息,动用的正是女娲血玉。
  凭借人族造化之力,来自其他世界的文臣武将,也都有了此世的气息,不被天道排斥,可以修炼仙武之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一次性不能太多。
  第一批,顾承招来十位。
  大宋世界,辛弃疾与魏进忠。
  辛弃疾是操练弱兵的能手,早年在金国起义,后来又为南宋训练飞虎军,姜国的士兵派给他训练,最合适不过。
  魏进忠则是内侍首领,顾承接下来要掌控姜国的大权,身边人先得安排妥当。
  相比起得过且过的姜国上下,唯一想要强国的是姜王,正以聚气阵于王宫内闭关修炼,参悟祖上传下的秘法,至今已有数载,想要有个结果,恐怕还要数载。
  仙武世界,闭关修炼的大王不在少数,他并非异数,何况王后离行使国君的权力,管理得井井有条,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没多少权力可争。
  大隋世界,高熲与鲁妙子。
  论及沙场交锋,隋有四大名将,贺若弼战术多变,韩擒虎率军勇猛,史万岁身先士卒,杨素手段酷厉,都是一等一的厉害。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阶段有辛弃疾的操练,暂时用不到他们,反倒是论及治国手段,无人能及高熲。
  鲁妙子则是军备的保证。
  姜国沦为鲁国的织布坊,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刺绣工艺,这种神纹技艺,是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推衍,代代相传。
  但别忘了,根源是顾承传授轩辕的神文。
  顾承所创的神文,阐述天地万物的妙理,以鲁妙子的巧手,再加上顾承的教导,用不了多久,姜国就能自行炼制武器防具,毋须成为原料工坊了。
  大明世界,无名、聂风与步惊云。
  女娲救世三星,与女娲血玉的力量完美契合。
  如今山河社稷印内的四大世界,都是高武级别,比起仙武人界,还有等阶上的差距。
  这一步之遥,非常难跨越,顾承认为最有希望成就的,便是风云无名。
  大秦世界,盖聂、星魂与公孙龙。
  盖聂以野人的身份,行走天下,博取威名。
  所谓野人,并非后世所想的那样,而是与国人对应,也就是住在城中和乡下的区别,身份上都是农,一旦展现能力,得到认可,就能成为士,不会逾越尊卑。
  星魂挑选门客,训练死士杀手,阴阳咒师。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崇尚侠义风气,但实际上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最典型的莫非廉颇,廉颇养门客虽不及战国四公子,全盛时期也有两千多人,结果被罢官免职后,门客一哄而散,待他复了大将军职,又厚颜赶回来侍奉。
  顾承很清楚,以姜国的条件,前来投靠的门客都不会是什么忠义之士,不如让星魂放手施为,恢复天枢的精锐是暂时别想了,先以罗网为目标。
  最后的名家公孙龙可往各国,发挥辩才,探听情报。
  顾承所挑的十人,并非最强,而是当前最为需要的。
  第一阶段,以发展国力为主。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国家太过弱小,再怎么布局绸缪都是无用,只会为他人做嫁衣裳。
  四大世界晋升高武后,已然互相连通,众人在各自的领域中抵达巅峰,早有了迈入新天地的渴望,被顾承招来,可谓大喜过望,斗志昂扬。
  盖聂、无名、聂风、步惊云、公孙龙雷厉风行,即刻动身,去往这看似是史书中春秋,却又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辛弃疾、高熲、鲁妙子入都城自荐,得王后离召见后,很快以自身能力崭露头角,魏进忠默默入宫,星魂隐于暗处。
  ……
  时光飞逝,三载即过。
  顾承这一世年满十岁,已是气宇轩昂,俨然成年模样,王后离将国事交托于他,乐得自在。
  “王兄!”
  而龙葵也长大,亭亭玉立,一袭青衣,浅饰深色花纹,通体上下,无半点装饰,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如夜色中高悬一轮明月。
  到了叛逆的年纪,不往哥哥身上挂了,只是每早必然入宫问候,然后就磨蹭着不愿离去。
  “今日是温习神纹,就在我这里吧!”
  顾承知她心思,主动开口。
  “好吧!”
  龙葵一副“是你邀请不是我不愿意走”的娇俏模样,在席上坐定,双手在虚空中勾勒,专心致志地铭刻起神文来。
  “殿下,辛将军到了。”
  顾承飞速浏览奏章,基本批个字,都转交高熲具体处理,不多时,魏进忠入内禀告。
  “宣!”
  “殿下,陈国损兵五千,已败退了!”
  辛弃疾大踏步地走入,神色如常地宣布可令举国上下欢庆的胜利。
  姜国也有敌对,一是陈国,另一是杨国。
  陈国算是中等国家,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国内有二十万军队。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百年来,姜国唯一发生的大规模战事,就是陈国入侵,正面战场溃败,险些被打到国都,最终还是鲁国居中调停,才得以退兵。
  不过退兵和败退是两回事,姜国边境与陈国接壤,几乎没有一年安份,都是被骚扰欺压,掠夺财富,以致于如今的边境农田荒芜,都无百姓敢居住了。
  直到辛弃疾到来。
  蛰伏三年,一战败敌。
  “说说吧!”
  顾承同样不觉得战胜一只弱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却还是要听一听的。
  “姜国如今不具备进取之势,臣训练的军阵是以守为主,借助地利,先挫敌锐气,再一战克之!”
  辛弃疾训练的姜国军队,不再叫飞虎军,而是飞岩军。
  一字之差,风格完全不同。
  飞虎军以攻为主,擅攻城奇袭,飞岩军则以守为主,最大的资本,则是绝无神的不灭金身。
  在与大明世界交流时,辛弃疾就看上了这门功法,后由斗酒僧将之改良,再与此世的土系神术相结合,创出一套防御军阵,名飞岩阵。
  或许依旧不及那些大国的传承,但在辛弃疾的训练下,与陈国的军阵已经有一战之力。
  当然,陈国论及整体军事实力,比起姜国可要强得太多,但它也不是没有敌人,周遭有蔡、郑、宋,对其虎视眈眈,所以用以对付姜国的,只有两万人马。
  连年的胜仗,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当飞岩军摆出绝对的守势时,他们大声嘲弄,满不在乎,结果当发现这个乌龟壳出乎意料地难以攻破时,已是此消彼长,强弱颠倒。
  辛弃疾斩首五千,杀得陈军仓惶而逃,取得了姜国百年来的首场胜利。
  陈国惊怒,却也一时间无法再战。
  柿子拣软的捏,当姜国展露獠牙,陈国也不希望撞得头破血流,却收获寥寥。
  此战证明了第一阶段的军事布局,以守强军,达成目标。
  “可以扩军了!”
  顾承下令。
  “是!”
  辛弃疾振奋抱拳,出殿后见到高熲,他的眉宇间,也有喜色。
  “殿下,这是今年的国库账目。”
  进殿后,高熲双手奉上竹简。
  顾承翻看,眉头一扬,露出微笑:“看来商路已经铺开了。”
  “是!”
  高熲的策略,是以商兴国。
  姜国薄弱的根基,注定了它难以走其他的强国路线,唯有一个优势。
  刺绣已经打出了名声,天下皆知,却被鲁国垄断。
  这就是商机。
  也许在后来的时代眼中,商是很低贱的存在,但春秋战国,正是商人的黄金时代。
  由于诸侯林立,列国交锋,各国物资的交流多倚赖于商贾,因此商人地位极高。
  齐国名相管仲,出身于经营渔盐的商贾,范蠡(lí)被后人尊为商圣,吕不韦更不用说了。
  商贾并非受人岐视的低贱行业,姜国也能走这条路子,从今年的国库收入来看,已经打开了门路。
  “鲁国那边的施压,越来越明显了!”
  不过凡事有利皆有弊,高熲也有些担忧。
  鲁国自然不满,它一向视姜国为禁脔,怎能容得姜国自己获利。
  高熲手段巧妙,出手的不是王后离的精品,却又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不断试探鲁国的底线。
  即便如此,以大国的嚣张霸道,也不会善罢甘休。
  “无妨,安隆助你行商,再去隐阁领五百暗卫,鲁国暗地里有什么手段,尽管接下!”
  三年的间隔,足以让第二批人才入内。
  安隆是魔门出身,心狠手辣,深谙商道规则,有他辅助高熲,可谓一正一奇,再有星魂训练的五百暗卫为刃,鲁国打压不住。
  当然,那是指的暗中使坏,如果鲁国直接遣使来姜国,又当如何?
  “放心吧,他们自顾不暇了,这是公孙龙传回的消息。”
  顾承拍了拍手,墨家朱雀机关飞向高熲,吐出一封书信来,高熲展开一看,就见开头写着五个字:
  “鲁国君被逐!”


第二十二章 扩张大计
  “原来如此。”
  高熲看完,露出笑容,心头有了底。
  鲁国君被逐,一国无主,大权掌握在三大世家手中,在历史上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不是权臣上位,而是它的导火索,在一场斗鸡。
  宫廷斗鸡,本是权贵的玩乐项目,偏偏鲁国的两位大臣为了赢,都是别出心裁的作弊。
  一位捣芥子播其羽,也就是把芥末涂抹在鸡的翅膀上,用以熏对方鸡的眼睛;
  另一位更狠,给自己鸡的爪子装了金属套子,化身为金刚鸡。
  芥末鸡大战金刚鸡,结果自然是金刚鸡大获全胜,输的芥末鸡主不服啊,大骂赢的作弊,双方互喷,然后门下食客大战,死伤惨重。
  鲁王不予劝阻,反倒在一边煽风点火,挑拨两方关系,想要趁机收回权力,最后两边掐得狠了,他就干脆拉偏架,王驾亲征,讨伐权臣。
  可惜他猜中了开头,没料到结果被打得大败,被逼去了齐国。
  这场纷争,后世称之为“斗鸡之变”,简直笑死个人。
  此世却不是斗鸡,根据公孙龙的查探,是争夺一件异宝,暴露出了鲁国内部权力失衡,权臣坐大,国主无望的弊端。
  “负责姜国刺绣买办的,是大夫展获,此人正是如今鲁国掌权者季孙意如的心腹,季孙意如初登高位,自要收敛,岂可因为这点事情,向外施压,予他国把柄?”
  高熲抚须笑道。
  鲁国标榜礼仪之邦,却弄出君被臣逐走的事情,已是大失颜面,如果再咄咄逼人,向外施压,哪怕姜是小国,也会惹来齐晋等国的干涉。
  姜国的刺绣虽是暴利,但关系到一国安危,孰轻孰重,季孙意如能将君王赶跑,自然分得清楚。
  “维持貌合神离的关系,去吧!”
  顾承挥手,让高熲安心扩张商路。
  殿内又恢复安静,龙葵修炼完毕,静静旁听,突然环住他的胳膊:“王兄,我们安安心心地过日子,不好么?”
  “当然好!可惜这世上从无弱小的安心,只有强盛的安宁!”
  顾承理了理她黏在额边的发丝:“何况不仅是列国纷争,还有更大的灾劫……”
  地府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六界平衡的艰难。
  如今仙妖两界还未开辟,鬼界仍无,神魔人强盛,无形中已经失衡。
  天道调控,人世诸侯列国攻伐,正应了大劫将临。
  仙武世界可不比凡俗,凡俗再打下去,也不过是死人亡国,仙武世界真的会天崩地裂,元气流逝。
  顾承以一己之力,无法抗衡天地大势,唯有再登皇位,才能为人界争一个强盛长久的未来。
  有了定计,从姜国起步,再争天下。
  不过人才固然重要,姜国就这巴掌大的地方,即便将古往今来,最优秀的文武齐聚,亦是无用,局限性摆着。
  所以必须扩张!
  可如何扩张呢?
  姜国被包围在列国之中,完全没有大秦函谷关那样的地利优势不说,大秦一统天下时,君王皆庸碌,现在这个时代,则是英雄辈出,枭雄遍地。
  即便是鲁王,能借一件小事,意图解决掌权两百年的权臣世家,也算有所作为,大国君王就更不必说了,再有仙武加成,姜国想要从遍地虎狼中闯出一条路来,谈何容易?
  “无论如何,小葵都要跟王兄在一起……”
  龙葵似懂非懂,却也感到重担,默默靠在他的背上。
  顾承笑笑,展开鲁妙子绘制的地图。
  鲁国看似内乱,实则稳固,不取。
  陈国、杨国即便拿下,收益不大,反倒容易引发周遭忌惮,现阶段同样不能为之。
  周围看了一圈,都不合适。
  顾承思索片刻,手指在东南方向点了点。
  “着鲁妙子传信盖聂,救下一个人的性命。”
  ……
  ……
  吴国。
  大江之上,狂风呼啸。
  一位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的伟岸男子,昂然立于飞舟船头,迎风破浪,眉宇间杀气逼人。
  “姬光狗贼,本公子定要打得你魂飞魄散,方泄心头之恨!”
  他是公子庆忌,未满十岁,已有万夫不当之勇,及冠后更手撕虬龙,号称吴国第一勇士,名震天下。
  然而他的父王,却被其堂兄弟公子光所害。
  公子光的门客伍子胥,招纳了刺客专诸,以卑劣的手段,刺杀了吴王。
  其时,庆忌正率军与楚国作战,本来已经占据上风,不料吴王被刺,公子光篡位的消息传至前线,全军士气顿时崩溃,被楚军杀得大败。
  庆忌知道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率领亲信杀出重围,去往卫国,招兵买马,誓报杀父之仇。
  庆忌之勇既能闻名于诸侯列国,在吴国内威望更高,有他一日,登上王位的公子光,也即是如今的吴王阖闾,都坐立难安。
  果不其然,庆忌杀回来了。
  他率区区五万兵士,一路竟势如破竹,大败吴军,连下数城。
  此刻渡江,再过数日,恐怕就要逼近国都,杀了伪君,还吴国以朗朗乾坤。
  “公子神威,逆贼今晚定将彻夜难眠!”
  而听得庆忌的豪言壮语,他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壮汉,也大喊起来。
  “要离,来看!”
  庆忌侧身,看向那壮汉苍老的面容,空空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