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祭司?”
第五十章 凤凰之心
“我族的未来,谁都阻止不了!”
倘若是敌人倒也罢了,但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妖皇伟力,天魅狐王也变得不知所措。
妖族大祭司,居然在此关键时刻,予以阻拦?
所幸虚空破开,雪落狸王搀扶着一个垂垂老矣走出的同时,顾承也一步迈出,悬于血祭之阵上方,挥袖之间,将那只干枯的手掌拦下。
众妖王松了口气,不知不觉,他们的主心骨已经变成了麒麟殿下,事到如今,谁都不愿意功亏一篑,也不能功亏一篑!
“殿下,我拦不住喵!”
雪落狸王吐了吐舌头,满是愧疚,顾承微微点头,已示安慰,看向这位面容苍老,雪白的胡须长长拖下的大妖,拱手见礼:“见过大祭司!”
“不敢当!”
大祭司目光却无半点浑浊,满是锐利,缓缓开口:“老朽久不出世,竟不知麒麟中出了这么个叛逆,为人类奔走,利用我等,助汉灭蛮!”
此言诛心,天魅狐王赶忙道:“大祭司,殿下为的是我妖族未来,以十二祖巫图腾之力,开辟妖界!”
大祭司摇头:“异想天开!妖界关系重大,昔日巫妖大战,人族崛起,我族就有开辟妖界之意,何至于等到现在?”
“大祭司所言,我亦了解!”
天魅狐王并不甘心:“可今时不比往日,上古之时,我妖族元气大伤,一举一动皆在众神监视挟制之下,如今众神登天,我族开辟世界,又非与天界争雄,岂会兴师动众,降下天兵?”
正如佛门设定的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一样,世界也是分为三六九等。
妖族在饱受挫折后,也学乖了,开辟妖界,并非一开始就要与最高的天地人三界相争,只要能拥有中千世界级别,供妖族生存,休养生息,自给自足,便是够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妖族的实力虽然远不如上古之时,但还是有大能存在的,倘若天界真要赶尽杀绝,那鱼死网破的代价,也是众神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此次妖族杀的是蛮人,用的祖巫图腾,欺负的是早已覆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巫族,天界更无理由干涉,正因为有了这种种考虑,十方妖众才倾尽全力。
“可惜!可惜!你等心意,恐要落空!”
大祭司长叹:“巫道早衰,祖巫之力虽能成世界,却只是最低等的世界,我族若迁入其中,等待的仍旧是衰败,与现在又有何分别?”
“岂会如此!”
众妖悚然大惊。
正如先前的世界级别划分,妖界必须是中千级别,才能容纳如今十万大山内的所有妖族,并且拥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予以壮大,日后东山再起。
如果开辟的是小千世界级别,那么对于妖族而言,确实是没有区别。
因为洞天成长到极致,就是一方小世界,而十万大山本就是最顶级的洞天福地,两相比较,或许还是后者空间更广阔些……
虽然十万大山偏居一隅,妖界是属于妖族的世界,可如此一来,妖族想要掠夺外界,都变得不可能了,只剩下内部争斗,消亡得恐怕更快。
“你既称得后土皇地祇支持,不会不清楚这点!”
大祭司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人族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假借为我族谋利之名,替人族皇朝扫清障碍?”
唰!
众妖王齐齐看向顾承,眼神无比紧张。
他们付出的实在太多,期望也实在太大,倘若这个时候,麒麟殿下如果承认他真正要帮的,居然是人族,那所有妖都接受不了打击!
而面对大祭司如此指责,顾承背负双手,轻轻叹了口气,看向朱雀内的黄月英:“太子,看戏看够了,出来一叙吧!”
黄月英怔住,就见一道赤芒从她身后升腾,化作一条蜿蜒的神龙,正是无上炎龙。
炎龙开口,其内传出了太子威严的声音:“不愧是妖族中唯一能令孤头疼的对手!可惜啊,你替他们承担了那么多,却受到如此指责,怪不得妖族衰败至此,不如效命于孤如何?”
众妖一惊。
大汉太子的耳目,竟离他们如此之近,照这么说,血祭七蛮的布局,真的落入太子眼中。
只是太子话中之意,殿下到底承担了什么?
“昔日我族出了个叛徒,名为‘墨’,投靠了人族始皇,造成莫大危害,我知大祭司关心则乱,又受心怀叵测之辈所骗,才有这种种误会,阁下不必出言挑唆!”
顾承脸色肃然:“你我的约定,可还生效?”
“当然!”
太子哈哈一笑:“虽然不需尔等妖类,我泱泱大汉依旧能灭尽蛮夷,但孤既已承诺,那便是君无戏言,予你六大世家洞天,开辟妖界时提升本源!”
“什么!”
此言一出,包括大祭司在内,妖族全部怔在原地。
太子将世家的洞天,交予妖族,提升本源?
“孤会信守承诺,不过你答应孤的条件……”
众妖尚未反应过来,太子接下来的话如又一道雷霆,震得他们脑子嗡嗡作响:“作为交换的生命本源,凤凰之心,涅槃之力呢?”
“凤凰之心交换区区六个洞天,这绝不可能!”
大祭司勃然变色,灰白的胡须飞扬。
人族六大世家的洞天,看似珍贵,其实都是区区数百年间的本源积累,相比起来,凤凰之心是天地间第一头凤凰留下的心脏,其内蕴含的涅槃之力,更是能令生灵起死回生,神效只在十大神器中的女娲石之下。
用这种半神器,换取区区洞天,怎么可能!
“阁下能容我们商议一二吗?”
顾承突然挥手布置下结界,隔绝了太子的视线,于血祭大阵的光芒流转下,他面色一沉,看向大祭司:“是投靠了佛门的三足金乌示警,你才从沉睡中醒来,匆匆赶来阻止的吧?”
大祭司面色微变,沉默下去。
“果然如此!看来无论那些三足金乌闯下了多大的祸,你们都还念着妖庭的旧情啊!”
顾承仰天长叹,一改刚刚的和颜悦色,声色俱厉地吼道:“按照人类的礼法,作为晚辈,不能对长者不敬,但我族不讲那些!大祭司,你是老糊涂了吗,忠奸不分,善恶不辨,在这种关键时刻,让外人看我族内斗?”
第五十一章 三界震动
“我老糊涂,忠奸不分,善恶不辨?”
大祭司勃然大怒。
他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妖,虽然不及上古十二妖神,却也位高权重,岂容轻辱?
只是怒火中,又不免升起一股心虚。
确实,在顾承指定的策略下,十方妖众此次的布局秘而不发,当血祭之阵冲天而起,西方佛门惊觉,大日如来立刻传音十万大山,沉睡在凤凰之心内的大祭司方才赶到。
原以为是处理相帮人类的叛徒,没想到反被指责为妖族内乱的罪魁祸首,被大汉太子看去笑话。
难道他真被三足金乌所骗?
左思右想,大祭司不肯退让,妖皇的威严化作凝若实质的气息,向着顾承当头压下:“无论你有何绸缪,我族的命脉都不能交予人族太子手中,更妄论以凤凰之心,交换那世家洞天!”
“凤凰之心原本只是缓兵之计,谁又能未卜先知,在血祭七蛮这最关键的时刻,出手阻止的,却是我族大祭司?”
顾承衣衫轻轻浮动,气势上竟是不落丝毫下风,一字一句地道:“我知你寿元将近,想借凤凰之心延续生命,但为我族未来,这凤凰之心,是真的不得不给了!”
他先前一番质问,已然令十方妖众的疑问释去大半,成功扭转印象。
此刻各大妖王目光交汇,虽然还不至于和大祭司彻底翻脸,但气息相连,拱卫顾承,也是坚定不移地表明立场,就连雪落狸王搀扶的手都松开,轻盈一跃,落到殿下身后。
“你们!”
大祭司瞳孔收缩,感到不可置信。
他统领十万大山上千载,哪怕近百年来时常沉睡,但也是绝对的领袖,居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被区区一位不知来历的麒麟取代?
实际上,人类长者若是对后辈过多约束,都会被骂作倚老卖老,而大祭司所作所为,更是直接否定了十方妖众之前的心血,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承认了与三足金乌的往来。
那位妖庭太子,在众妖王心中已是臭名昭著,就连旭日鸦王都倒戈,大祭司若与他同流合污,岂不也是不顾妖族未来的自私自利之辈?
而相比起,麒麟殿下为妖族未来奔走,默默付出了那么多,妖界开辟,重塑妖庭,众妖王更是有意奉其为妖帝,在他的统治下,各族过上好日子,两相比较,支持哪边,还用迟疑吗?
大祭司心头一沉,终于浮现出悔意。
难不成本已衰弱的妖族,还要分裂内讧?
然而这时,顾承语气一转,又恢复最初的和缓:“我知大祭司也是为我族未来考虑,可人类尚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族困于十万大山千年,不断衰败,如今虽然出世,却真有机会重夺人界吗?”
面对这一问,大祭司也不禁哑然。
他岂能不知,从天地人三界划分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没有巫与妖的容身之所了,连十万大山,都是十二妖神以陨落大半的代价,方才保住。
至于重夺人界,那更是机会渺茫到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便中原大乱,皇朝覆灭,轮到七大蛮族、海外仙道乃至西方佛门,都轮不到妖族。
大祭司看得很清楚,十方妖众此次出世,其实就是为了让人界更加混乱,众生厮杀,给妖族喘息的机会……
可那也不是长远之计。
“要么苟延残喘,终究逃不出灭族,要么沦为坐骑,在佛门的胯下受辱,这就是我族继续龟缩在十万大山的下场!”
眼见大祭司眼中闪过动摇,顾承声调提高,带着不屈的激昂:“唯有脱离人界,开辟妖界,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发展!与妖族大兴相比,区区凤凰之心,又算得了什么?言尽于此,你若还想阻拦,就来吧!”
说罢,顾承挥袖撤去结界,继续展开血祭之阵。
众妖都是屹立于无双巅峰的强者,大祭司更是妖皇,说来话长,其实也就是须臾之间。
血祭之阵停顿了片刻,再度运转,这一回大祭司胡须轻扬,位于一旁,默立无语,终究没有再继续阻止。
于是乎,整个南蛮两百万众,在短短一刻钟内,于血祭之阵中,彻底消亡。
“收!”
主持大阵的天魅狐王伸手一招,那十二道悬于半空的祖巫虚影纷纷向着中央坍塌,最终血色光柱消散,化作一颗血珠,落入他的掌心。
“第一颗万灵血珠到手!”
天魅狐王紧紧握住,目光无比火热,向着顾承躬身后,闪身入阵,去往西方的九门关。
一族一族屠过来!
而此刻,西羌、乌桓两族,正在与天机城的战争机关白虎死拼。
因为南蛮的影像传送过去,不仅有妖族的突然倒戈,还有朱雀之叛!
蛮族本就是死脑筋,面临灭族的莫大凶险,又怎么可能分辨敌友,一见朱雀背叛了,马上将白虎青龙玄武也一并打入敌人的行列。
“蠢货!滚开!滚开啊!”
白虎子惊恐的声音回荡在控制室内,然而彻底疯狂的蛮夷前仆后继,刚刚让大汉头疼的人海战术,这一刻在他们身上奏效。
“死吧!”
当庞大的白虎机关上,横七竖八地挂满了蛮夷的尸体,吕布魔神般的身影飞上天穹,无双方天戟以斩天裂地之势劈下。
“不!”
在白虎子临死的惨呼声中,两道血柱升起,十方妖众再至北方,玄武子再是谨慎,被真正的无上炎龙龙目洞彻行迹,也是必死无疑。
最后的东方青龙子逃得最快,可惜南华三仙早已等候。
待得七道光柱冲天而起,西方佛门,一位无量光无量寿的佛陀闭目结跏,面带悲悯;
深山大泽的小洞天内,水镜学宫三千座次上,排名第三的司马懿以头抵地,久久不动;
地界之中,承天效法,厚德光大的气息流动,立于后土座下的张良哈哈一笑,露出欣然;
天穹之上,一道若隐若现的镜光,仿佛穿越了两个世界的界障,监察天地,无所不至;
一夜之间,三界震动。
第五十二章 世家臣服
“七大蛮族,灭了?”
弘农杨氏主宅,传信文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一路滚落到刚刚进来的杨修脚下。
自从懂事起,从未见过祖父如此失态的杨修,强忍住心中的讶异,捡起文书,扫视一眼,立刻失声惊呼起来:“怎会如此!”
七大蛮族实力暂且是其次,关键是进退如风,一旦败阵,立刻撤回祖庭,有天然屏障,瘴气毒沼守护,大汉军队也难以攻打。
所以千百年来,只有中原承受外族攻打,罕有中原反攻外族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已是极限,蛮族公认的是今年败了,明年可能就卷土重来,因此四天关的兵马一直没有撤离过。
而今,灭了。
全没了。
当然,这等覆灭,不是说大汉境外,就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了。
七大蛮族覆灭,自然有其他的化外之民移过来,但且不说这个过程极度漫长,转移而来的人若无上古传承,实力低微,那对中原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毫不夸张地讲,就算中原如今打得四分五裂,十室九空,数百年内,外族也休想突破四天关,图谋神州之地。
外敌已除!
“这么说,太子腾出手来,凌云二十八将也将纷纷班师回朝,专心对付我们了?”
杨修倒吸一口凉气,身躯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一夜之间,天下格局大变。
而六大家还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寒门谋士的踪迹,希望籍此让世家清醒,看出太子真正的目的,一致对外。
“不可能啊!”
杨修脸色灰败,首次不敢相信事实:“蛮族怎么会灭族的?怎么能这么快灭族呢?”
“原因不重要了。”
杨赐苦笑,喃喃自语:“二等世家荆襄蔡氏,举荐名士黄承彦有功,今早朝会,太子嘉奖!事到如今,都没有丝毫的得意忘形,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实施计划,完矣!我世家完矣!”
杨修听出了杨赐的话意,变色道:“祖父?”
果不其然,杨赐缓缓起身,声音虽然悲痛至极,却不再迟疑,下了决断:“准备将洞天内的一切搬入主宅,呈献太子!”
“祖父不是曾经有言,待得太子登基后,我等就有制衡他的办法吗?”
杨修虽然早就有所预料,眼中还是浮现出浓烈的不甘,旋即又变为厉芒:“不如趁着此次献上洞天,将杀手锏藏于洞天之内,太子大胜,必不防备!”
“既然败了,就要服输!”
杨赐摆摆手:“我杨氏本无反意,只是想保住世家辉煌,地位不失,如今太子已是无可阻挡,若再与皇权对抗,可就要步上汝南袁氏、河内司马的后尘了,切忌意气用事!”
眼见杨修面色阴晴不定,杨赐语气一重:“去吧!你父亲已经归来,莫要多想了!”
“是!”
杨修无奈退下,回到自己房内,越想越是不甘。
杨赐老朽,争的其实就是子孙后代的荣宠富贵,而弘农杨氏败落,最受影响的,必然是他。
杨修自认为天资出众,年代一代无人可比,怎能受得了如此委屈?
当然,出身世家,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家族为重,一切要以家族的利益为出发点,杨修心知杨赐所言极是,本就枪打出头鸟的杨氏,此刻若是再与太子正面硬抗,无疑会被打落深渊。
但杨氏不出手,不代表其他世家不动!
尤其是一直同为盟友的颍川荀氏!
……
……
“世叔,冒昧来访,请恕修失礼!”
颍川荀氏主宅内,杨修来访,求见荀棐。
荀棐和杨彪在救援汝南袁氏时,一起被都天神煞阵镇压,虽然区别对待,保住了性命,但几经波折,面容枯败,短短数月不见,苍老了仿佛十岁。
杨修嘘寒问暖,关怀一番,蓦然间大哭:“祖父已经决定将洞天奉于太子,我等皆将沦为砧上鱼肉啊!”
荀棐眉宇间也露出悲戚之色:“徒叹奈何!徒叹奈何!”
杨修突然叩首:“世叔,昔日光武与我等世族有约,共治天下,可有契言?”
“确实有!光武承诺,与世家协力行政,六大姓有感圣恩,也立誓后代子弟永不入世尊境,以敬皇权。”
荀棐以为杨赐已经告诉杨修,不疑有他,颔首道:“六大姓覆灭后,我八大世家也依此例,得了光武昔日下达的旨意!”
“光武的圣旨?”
杨修的目光大亮,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东汉西汉乃是后世而分,此时的光武,被视为大汉的中兴之帝,但实际上,从王莽篡汉,斩断龙脉,到火德大兴,国运炎龙,光武与开国皇帝也无二致,他留下的圣旨,无疑是对太子最具威慑的武器。
杨修斗志昂扬:“圣旨现在何处?理应速速请出!”
荀棐摇了摇头:“这道圣旨干系重大,家父十分忌讳,曾有言,若非灭族之危,万万不能取出!”
“我等交出洞天,灭族与否,就只在太子一念之间了啊!此时再有顾虑,日后必定万劫不复!”
杨修捶胸顿足,连连叹息,说得荀棐也皱起眉头,眼中露出愤恨之色,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略显愚钝的声音缓缓传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修眼中寒芒一闪,转身看着荀攸慢吞吞走了进来:“不知阁下是?”
“公达!悔不听你之言啊!”
荀棐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懊悔与沮丧。
“无用!依我之计,也奈何不得太子!”
荀攸安慰,看向杨修:“我等世家本就是臣,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迂腐!”
杨修大怒:“太子百般逼迫我等,岂有礼乎?你欲投靠太子,以谋前程,岂可累及一族?”
“三年前,你上学宫求学,先生未曾收你入门墙,予了一句评价,你忿忿而走……”
荀攸定定地看向杨修,突然道:“有小智而无大谋,何用?”
“你!”
杨修勃然变色:“你也是水镜八奇之一?”
“先生已至洛阳,将入宫拜见太子……”
荀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世上再无水镜八奇!”
第五十三章 登基之前
“司马徽?”
顾承对着特来禀告的贾诩道:“不负盛名,就算是降,也选了一个最巧妙的时机。”
自光武重兴汉室,世家借此大盛,至今已有近两百载。
朝堂之上,放眼望去,皆是世族之子,寒门寥寥,所以当他对世家宣战之时,多少人等着看一向无往不利的太子,如何撞得头破血流。
可现在,最终屈服的却是六大世家。
洞天上交,无论世家会不会在里面埋下什么后手,顾承都不在意了,因为他根本没准备将六大洞天融入大汉的建元洞天内,而是交予十方妖众。
他甚至还期待世家垂死挣扎,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予以清洗。
不过以六大家主的秉性,顾承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值此世家臣服之际,也不用逼迫过甚,免得狗急跳墙。
所以司马徽此时到来,俯首称臣,正是最佳时机。
毕竟他是一代大儒,桃李满天下,又从未正面与大汉对抗过,如果在这种敏感时刻直接杀了,恐怕会节外生枝。
“国家动荡时兴风作浪,天下承平时俯首称臣,老奸巨猾,智谋深远,想进退自如?在孤这里,从来没有一笔勾销的习惯!”
顾承批阅完最后的奏章,冷声道:“容他多活些时日!”
“殿下高明,从不专门对付水镜学宫,却已将司马老贼逼上了绝路。”
贾诩坐下,神情感慨,又有些苦笑道:“只是显得臣等多余了。”
水镜学宫正是靠世家之威,合纵连横,方有水镜八奇,三千学子。
没了世家的支持,水镜学宫就是不堪一击。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就连贾诩都想不出,七大蛮族说灭就灭,还是亡于妖族之手,被残忍血祭。
大局已定,贾诩心中对太子殿下生出由衷敬畏的同时,也不禁苦笑。
追随这么英明的主子,总有种才华被埋没的感觉,不是不被重视,而是根本不需要他使力,对手就倒下了。
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
“乱世刚刚结束,治世尚未开始,更何况天地人三界,征途远不止脚下的土地!”
顾承笑了笑,语气平静,眼中还带着一抹异色:“走出国门的一日,或许已经不远了……”
“臣明白了!”
贾诩闻言精神一振,拱手道:“殿下,臣想去见见司马徽!”
“你终于要从幕后来到台前了吗?”
顾承点点头道:“太常刘康和宗正刘虞,已定下登基大典的吉日,就在十日之后,有些事情,孤要交托给你,来!”
“是!”
贾诩面色一正,走上前去。
在东宫之中,有无上炎龙和九五至尊神阵守护,顾承从不避讳,此时居然如此郑重,显然接下来所说的事情,异常关键。
果不其然,只听了一句,贾诩脸色就剧变,赶忙跪下:“殿下何出此言?这绝不可能!”
“仔细听好!”
顾承目光沉凝,讲述完毕后,挥手将两道灵光投入贾诩手中:“清楚了吗?”
贾诩冷汗涔涔,神情恍惚地道:“臣谨记!”
“去吧!”
顾承摆了摆手,顺口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切忌得意忘形!”
贾诩退下,顾承沉吟片刻,展开地皇书,酆都之景现于眼前。
他视线一转,望向赵无延的府邸。
这位鬼差由于有了沟通人界的独门绝技,府邸早已从冷冷清清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还招揽了无数鬼丁,俨然在外城成为一霸。
令顾承感到有趣的是,那鬼丁的领头者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竟是董卓与李儒,贪狼七杀星力助他们崭露头角,即将东山再起。
可惜这一切早在郭嘉的谋划之中,地界是地藏王菩萨经营了无数岁月,根深蒂固的大本营,想要撬动这样的局势,必然要用非常棋子。
董卓和李儒的星力是其一,灵帝和刘协的龙气,更能派上大用。
“贾诩隐忍,郭嘉张扬,两人性格截然相反,却是同样的算无遗策,地界之局,拭目以待!”
顾承微微颔首,再望向地界深处。
如今还未到最终收网之时,此来是为了联络张良。
万勿祭天,是张良的示警,让他去往小世界提升境界,炼制分身,在登基前将内忧外患扫平。
如今能够扫除的障碍,都已扫除,能够备下的后手,都已齐备,顾承也想再问问张良,或者说是问问后土娘娘,自己能否度过此劫!
下一刻,一道流光通过地皇书,传入手中,顾承展开一看,眉头扬起。
上面写着八个大字:
“十死无生,起死回生。”
……
……
另一边,贾诩走向水镜先生等候的前殿,脚步越来越慢。
他原本是想欣赏一番老对手失魂落魄的神情。
两人当初的对比可谓天上地下,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培养出了无数俊才,欲搅弄天下大势,主宰人道龙运,功德圆满,进阶圣位,另一个是落魄书生,于幕后辅助,默默无闻。
可现在,胜利者是他。
即便以贾诩的心性,都不禁想要现身一见,但太子却将一盆凉水兜头浇下。
“得意忘形吗?是啊,我又何必去见司马老贼,只为了逞几句口舌之利……”
下一刻,贾诩转身,几步消失在宫墙的阴影中,同时从怀中取出六枚古朴的铜钱,置于一块龟甲中。
他屏息凝神,右手拖握,左手封口,上下摇晃九下,轻轻将铜钱依次倒出。
这看似寻常的铜钱龟甲,其实来头极大,名为文王金钱卦,贾诩年轻时靠之趋吉避凶,免了许多灾祸,后来倒是少用了,此刻心有所思,为殿下十日后的登基大典,问了个吉凶。
嚓咔!嚓咔!
然而下一刻,他勃然变色,因为那六枚铜钱全部裂开,然后化作飞灰,随风消散。
这已不是大凶,而是毫无生机的绝境!
“假如登基大典上,有惊天之变,你当如此为之……等朕归来!”
贾诩想起刚刚那晴天霹雳般的面授机宜,缓缓拜下,面露决然,斩钉截铁地道:“臣定不辜负陛下所托!”
第五十四章 登基为帝
光和十一年。
三月初七。
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卯时刚至,洛阳城中百姓都已洗漱完毕,依次来到大街之上,顺着御道两侧,井然有序地向着皇城汇聚。
皇城位于天穹,原本高高在上,这日也降下,唯独一座高台冉冉升起,连通崇德殿前,共十二万九千六百节阶梯,意为一元之数,万物开泰,又似无穷高远,遥不可及。
此台名千秋,正是大汉历代天子,登基祭天之地。
“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nǎng)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享,受天明命,肇造弘基,神功圣武,遗之子孙……”
太常刘逸病逝,刘康得太子信任,得以任职,此刻正立于千秋台,朗声宣昭。
皇帝的旨意,分为诏、制、敕、谕。
登基的仪式,分为昭、祷、告、祭。
昭是宣读大汉的基业、继承者的功绩和臣民的拥护。
此时不仅仅是洛阳百姓目光火热,带着发自内心的崇敬与欢欣,大汉十三州,无数郡县的中央,也荡漾起波纹,将千秋台的一切,将刘康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各地。
人皇登基,普天同庆!
“……用干戈而讨逆,本仁义而纳降,汉业日隆,万年之颂,讵意宗盟及诸大臣,咸谓神器,不可以久虚,宗祧不可以乏主……”
于是乎,在历数太子功绩的浩大声音中,顾承微闭双目,立于殿上,宗正刘虞领三十六位宗室,七十二位侍从,一起服侍新皇穿上龙袍。
这件龙袍以黄色为主,赤色为辅,寓意高皇帝刘邦定汉为土德,革秦水德之位,而后又有王莽篡汉,斩断大汉祖脉,待得刘秀中兴,转为火德。
上有五岳之影,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
《周礼·春官·大宗伯》上有言,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所谓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五岳对于人界的意义,亦是关系重大,因而道门三山五洞,都将道场山门设在其中。
此刻顾承展开双臂,穿好龙袍后,洛阳之上,无上炎龙长吟,化作一道赤芒,落入龙袍之内。
它于龙袍上蜿蜒流转,九大奇火一一分离,化作九龙,与五岳合一。
浑天地动,九五之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