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内掌柜-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珺瑶出了裴教授的家,回到校园,接到通知领了一下基础课的书籍,于是领了书籍后,抱着书回了宿舍。
此时学生也到齐了,互相介绍了一下彼此,华珺瑶是年龄最小的,也知道她们有三个是历史系的,四个中文系的。
和夏静姝一起吃了晚饭,华珺瑶回到宿舍本来想上床睡觉,却现大家都捧着书看。
可她实在太困了,洗漱过后,就躺床上了。
其他人好奇,孔向红向她们解释,孕妇嗜睡。
“这么小的年纪居然结婚了。”
“想当年咱们结婚比她还早呢?”
正式开学了,华珺瑶跟着宿舍的人一起走进了教室。恢复高考搞得有点匆忙,没有准备好,去年高考的试卷用纸,都是挪用主席选集第五卷 用纸,教师奇缺不说,初期连教材都还是“工农兵大学生”那一套。教师不得不得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来授课。
阶梯教室里,年纪大的像孔向红一样大三十多岁,也有像华珺瑶这般小的,基本上是两代人做同学。当时的课堂也很松散,有的男生可以端着大茶缸就像开会一样走进教室,烟瘾大的同学可以坐在后面抽烟。
但是无论时谁,能坐在这大学的课堂听课,对许多人来说如同做梦一样,这绝对让后世的大学生为之汗颜。而刚刚解放出来的教师,则焕了青春,在讲堂上滔滔不绝手舞足滔。学生如饥似渴的去学习文化知识,教师以最热忱的心去哺育学子。这是高考恢复后的大学。更不必说每天早晨校园里,无数的学生从a、b、bsp; 那封闭已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也打开了,迎接着求知若渴的学子。外国的小说现在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饱眼服,不过你得早就去,不然的话是没有座位的。新闻系可以查看一些外刊,甚至被允许到总参三部礼堂观摩当时所谓的“内部影片”。
头一年是基础课和公共课,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学生混在一起,华珺瑶认识不少经历各异的同学。对于功课,华珺瑶根本不敢兴趣,她来到大学目标只是镀金的,尤其现在又怀着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主。
忍到了星期天,华珺瑶去找了师父李根生,打听房子的事让他老人家帮帮忙。
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同样的地段,跟华珺瑶隔了两条胡同,有一座四进的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宅子。
找到华国庆的时候,他连想都没有想,就决定买了。
还将侄子们都召集了起来,一听买房子,当然高兴了。
华国庆看着他们道,“这四进的宅院,咱们按房头分,一人一进,算是你们辛苦这将近两个月帮小叔卖货的酬劳。”
“这……小叔这太多了吧!”华卫东恐慌道,“我们只是帮忙。(未完待续。)
第427章 大兴土木
“这钱就是挣来花的,给别人也是给。其实算起来你们才吃亏,你们这一房三个孩子。”华国庆调侃道,接着又道,“快拿着吧!不然到时候我后悔了,你们可毛都得不到。”
于是大家去看了房子,虽然是四进,却占地不广,因为房间多,院子不大。不过却符合华国庆的心思,打开门是串门方便,关上门,就是独门独院。
简直太合适不过了,十万块买了下来,看他给钱利索,人家连家具也留下来了,拎着包就能入住。
可是华卫东他们肉疼啊?满脸的心疼。
华珺瑶宽慰他们道,“卫东啊?这房子买的值。这家具都是珍稀名贵的木头。留着升值,绝对过这房子的价值。”
“难怪瑶姑姑喜欢老物件。”华珺瑜说道。
“好了,别肉疼了,想想挑那进院子吧!”华国庆拍手道。
“最大的给卫东大哥,他们家人口多。”华惟中说道,“其他的也没什么好挑的,格局都差不多。”
见其他人点点头,华国庆索性道,“那就随便了。”
他们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院子,就拎包入住了。
这简直是太棒了,华珺瑶的房子也可以住了,她在学校还没住满一个星期,不过为了感谢孔向红,将床帏和墙帷都留给了她。
不过孔向红却并没有搬到下铺,上铺住了好处多多,就不搬了。
然后又将夏静姝接了回来,反正她也没什么好留恋的。
两个侄子和外甥也接了过来,本来他们不打算来的,后来,夏静姝说就两个女人住那么大的院子实在太空荡了,万一生什么事,没个男人可怎么办啊?
三人住了进来,住在前院,这样看门方便。
轮到华鹤年一家五口了,他们不愿意跟华珺瑶住在一起,这让她哈不解,“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嫁人了,就是萧家的人了。”华鹤年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们住进去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我买的房子。”华珺瑶竖着眉头道。
“你这丫头,不合适就是不合适,我们姓华,我们搬到国庆那边去,反正那边房子多。”华鹤年拍板定案道,“这事没得商量了。”
何秀娥也劝道,“反正离你也进,就别劝你哥这木头了。如果没有房子,我们住进去没关系,国庆那里的房子多,所以……”
就这样大家都成了走读生,可走读生也有坏处就是去学校不方便,坐公交太败家了。
自行车新的太贵了,最后华珺瑶让他们去废品收购站,买了些废旧的自行车,在华珺瑶指导下,改装了三辆,虽然看着破旧,但是锁哪儿都放心,没有人偷啊!
华卫东他们有样学样儿,实在凑不够了两个人骑一辆,带着人。
忙碌了一个多月,寻遍了京城所有的废品收购站,才凑够了交通工具。
而华珺瑶以表姨的身份,抽空去见了见蓝存渊,这小子现在过的很滋润,营养跟得上,这个头都窜到了一米八了。
见着华珺瑶那个高兴劲儿啊?然而很快就收敛起了笑容,“表姨,这几个月的收入和前些日子持平。”不好意思地又道,“主要是我就一个人分身乏术。”
“我理解,不着急。”华珺瑶点头道。
“不过我又想了一个法子,就等你回来商量呢?”蓝存渊激动地说道,“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想搞批,在城郊卖。现在农民进城卖菜,卖农产品,这荷包鼓起来了,再过几个月就要过年,肯定想买东西。你看行吗?这样是丢掉一部分利润,但走货的数量大,批的人越多,我们赚的越多。”
华珺瑶感慨啊!不得不说,这小子天生经商的料。
拿到了新的分红,在他们忙着凑交通工具的时候,华珺瑶则在家里大兴土木,安装暖气,修缮房子,她可不想冬天冻着了。
家里有小子就是好,这买煤球,去粮店排队买粮食,体力活儿可是有人干。
天气还很暖和,华珺瑶指使家里的三个大小伙子,把院子的土地给平整了,种菜,彻底成了菜园子了。
对于种地,他们干起来是得心应手。
“小婶,你干脆在喂上鸡,咱吃鸡蛋可就更省了。”萧靖恒打趣道。
“如果不是怕耽误你们学业,我还真有这心思。”华珺瑶嘿嘿一笑道。
“养吧!这么大的院子空着多浪费啊?喂鸡的事我来,早晚喂就行了,也不费事。”夏静姝琢磨道,“等到你生的时候,无论是炖鸡汤,还是荷包蛋,正好天冷着,可以攒起来,等天热了,你也生了。”
华珺瑶听的目瞪口呆的,彻底的无语,考虑的真是周到。
所以家里又养了十只鸡,这鸡笼子,是萧靖恒他们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废铁丝,编起来的。
这些人真是太会过日子了,佩服、佩服。
早餐和晚餐在家里吃,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她想亲手下厨,可夏静姝不让。
所以就变成了华珺瑶变着法的指导夏静姝给他们好吃的,补充能量。
他们拼命三郎的学习样儿,是很耗费体力的。
有萧家的,也有华家的,华珺瑶可是一视同仁。就连往家邮寄东西也差不多,当然给自家爹娘的要厚重一些,给萧家的多了二十块钱的养老钱。
萧万泉曾经来信告诉她不要再寄钱了,可华珺瑶依然故我,老爷子也没了脾气。
最后对着楚美琴话道,“用瑶瑶寄来的钱,给她肚子里的娃娃做包被,棉衣、棉裤,做衣服,她年轻也不知道会不会做,咱多做些没坏处。余下的给他们存起来。”
楚美琴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萧万泉突然又想起来道,“对了,他们自己住,粮食不知道够不够吃,秋天打的粮食,还是有面粉,给他们邮寄些过去。”
“嗯!”
萧楚北的来信通常都不长,如流水账似的记录着他的生活,当然训练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详细的内容,保密条例这根弦儿绷的紧着呢!
华珺瑶也告诉了在家里和学校生的种种,朴实无华的语句,让萧楚北看了又看,看的纸边都翻毛了,他是真的想她了。
无论怎么想也没用,思念的渴望,化作了‘修理’那些受训人员。他们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信中以翻译美国在越南战争的资料为名,详细的介绍了越南地形、地貌、热带雨林……她实在太了解越南了,成为雇佣兵的个任务就是去越南。(未完待续。)
第428章 严肃地谈谈
大学恢复正常秩序后,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篷勃展,这些社团对华珺瑶抛出了橄榄枝,她以怀孕为由婉拒了。
以中文系为最,各种诗社、文学社层出不穷。
尤其是中文系新闻专业的也是如此,个个自以为是各大通讯社的记者,也办了周刊报纸。内容以诗歌、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大至美苏称霸,小道学生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没有他们不敢写的。这是一代有思想、有理想,以中华奋起为己任的一代。
对于课业有一颗好脑袋瓜就是好使,华珺瑶在学校就是混日子,回到家则忙碌了起来你,因为华国庆可是‘虎视眈眈’的,嗷嗷待哺啊!
所以每天晚上,华国庆吃过晚餐,总会跑到华珺瑶的家里,听她讲‘做生意。’现代管理、营销、国际惯例,通则,法律、法规……还有外语。
“瑶瑶,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可以赚外国人的钱。”华国庆挠挠头道,现在国家的前途一片渺茫,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小堂哥,我爹让你看报纸真是白看了。”华珺瑶老气横秋地说道,“透过现象看本质。”
又道,“今年4月,我们同欧共体签订了双方历史上第一个贸易协议,这是一个新起点,具有标志性意义。在75年,正式建交前,欧共体是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十几亿的人口市场,双边贸易额将会激增。”
“是人家挣钱吧!”华国庆语气酸溜溜地说道,“不懂人家的规则,肯定吃亏。”
华珺瑶点点头道,“我们本身出口秩序混乱,知道货比三家吧!”
“知道!”华国庆点点头道。
“每个省份都有出口任务,他们简单的不用动脑筋就能钻了空子。”华珺瑶静静地说道。
华国庆闻言手里的笔在桌子上画着圈圈,猛的抬起头来,“利用信息不畅,急于换回外汇的心里。用a地的价格去压b地的价格,都想卖,那只有最简单的降价,最终帝国主义却坐收渔翁之利,损失的是国家。”
“那怎么办?”华国庆忧心忡忡道。
“简单的就是价格统一,尤其是对于经常出口的资源类产品。当然这后面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华珺瑶说道。
“要一致对外才行,应该能做到吧!”华国庆‘天真’的说道。
华珺瑶撇撇嘴,无论是时代的局限性,还是一切向钱看,唯政绩论,怎么可能?
“输出的产品质量不高,输出的产品,不适应欧共体市场需求的变化。这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华珺瑶唠唠叨叨又道,“欧共体的贸易壁垒,提高关税,非关税:技术壁垒、配额限制……绿色壁垒,保护本国农业。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制度的不同,常常打出人权、民主牌。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道路是光明的,前途是曲折的。得努力啊?”华国庆感慨道。
华珺瑶拍拍他的肩膀老气横秋地说道,“所以为了不吃亏,你要好好学。”
华珺瑶就那么呢混日子,裴教授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忍了一个月忍无可忍把她叫到了家里,非常严肃地谈谈。
裴教授看着坐在小凳子上的华珺瑶一脸严肃地说道,“现在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这机会难道啊。你也是乡下出来的,跳出农门多么的不容易。年轻人要珍惜啊!”他还未见过这样对上课不重视的学生,现在自己恨不得把所有知识往学生脑袋中塞。
没有经历过那十年的,不知道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华珺瑶当然知道这一点,她不止一次地看到,晚上熄灯之后,有许多同学站在走廊的灯光下看书。狭小的办公里摆满了办公桌,有许多老师挤在一起备课或办公,她这种混日子的想法,真是让人鄙视啊?
“老师,您说的在理。能进入到大学,我也十分珍惜。但是我看到我们现在的教材都很落后,我就没有学下去的**了。”华珺瑶非常不客气地说道。
裴教授对于她的大言不惭,没有介意,事实上被看他这个教授,也不知道该怎么传授知识。
不过这丫头也太嚣张了吧!于是他问道,“我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看完了。”华珺瑶点点头道。
裴教授眼里闪过一丝讶异,接着问道,“有什么感想?”
“感想啊?”华珺瑶想了想道,“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理论一样重要。其“看不见的手”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亚当。斯密献给人类的伟大观念,这一观念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制度,尽管有各种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迄今为止却是以欧洲人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第一依靠“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思想对每个国家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由政府推动。简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而不在政府。市场需要的是“小政府”,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又道,“第二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场经济的前提。
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第一块基石,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筑在一块假设的基石之上,即人是理性人,但现实中人真的是理性人吗?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失败了?某些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对人性的假设不符合自私自利的人性,而在这个错误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是错误的。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买东西的人都希望买尽量便宜和好的东西,甚至是不花钱得到;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东西卖得价钱高一些一样自然。”话锋一转道,“但是小政府不能不管,不能放任自流,前面说了,人都是利己主义,**是无止境的,这时候就把握着大方向,得帮着踩刹车。”
“详细点儿?”裴教授努着嘴问道。(未完待续。)
第429章 肚子里有墨水
华珺瑶组织了下语言道,“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外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基本职责是:一,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如向他国实施经济制裁。二,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诸如将声讨巨型集团定性为非法活动;三,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如向他国产品设置高额关税。而即使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的设计也应当考虑引入竞争。”
裴教授对她的回答在心里满意的点点头,看样子肚子里有墨水,这脸依然板着,可不能让她骄傲了,于是又问道,“对分工理论怎么看?”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华珺瑶很官方的回答道。,
“给我认真回答。”裴教授板着脸道。
“好!”华珺瑶拿起桌上的纸笔,画了起来漫画,经典的短片,雇佣人生。
裴教授带上了老花镜,在华珺瑶画完一张,看一张……
只是几幅画,就把现实世界的雇佣关系赤果果地表现出来。男主角的出场,并没有多少不妥,到处是“人”组成的屋子,裴教授起先以为是主人翁的想象,还为这么一个可爱的人喝彩:生活里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这些玩偶人组成的家具,恰巧是他以前在国外生活的写照,生活富足,有仆人伺候。
裴教授还疑惑,心里泛起了嘀咕:这个学生还真是孩子心性,玩偶们还会眨眼睛,跟真似的。看到出租车的招牌下,是一群奔跑的小人儿,他才知道恍然大悟,这才看出了些门道,这是人的分工等级吧。大家受雇于这个面无表情、道貌岸然的人。
如果漫画戛然而止或许还能接受,“人生而不平等”,自然界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律来运行,适者生存,分工与等级也是必然存在的。结局是,主人翁趴在地上,开始他的工作,等待要进办公室的人踩在他的背上。办公室门没有任何感情地关上了,谁知道,门内又是什么情景呢?这个踩在他人背上的雇主,在门内又进行着什么样的被雇佣生活呢?作为衣架,作为桌子,作为椅子,总之是一种很没尊严的赤果果的雇佣吧。
什么是上级,就是踩着别人的尊严,站在高一层之上,等待别人来踩自己的尊严。
漫画里所展示的社会,是个道貌岸然的社会。每个雇佣工人都是衣着鲜亮,即使趴在那里,吊在那里,跪在那里,都要先整理好领带。
漫画把自己给打蒙过去。打击的重点就在于,这是个真实的社会反映。抽象来想想,我们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社会是一个爬满猴子的树,在底层,看到的都是猴子屁股,想要看到几个笑脸就要一直向上爬,这样才能少看到几个猴子屁股。但是谁知道,最高点在哪里呢,或者明明就没有最高点,那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实质就是,人们永远都要看着猴子屁股,永远都要被踩。
不得反抗,不得牢骚,与其说不得,还倒不如说是不想不愿,这种“踩与被踩”的关系已经深入骨髓,成了人们的常态,从社会形态到心理反应,成为一种习惯与规则。
人们在这种习惯与规则里,过着雇佣人生。不去想,不去问,不去理会,就可以面无表情地生活下去,倒也开心。难过的是,去想为什么,去想怎么办,希望去建立一种新的规则,悲剧就该生了。
真是越想越恐怖!
裴教授看完,惊讶地看着她,“真是短小精悍,意味深长。”顿了一下又道,“这无关主义,单纯的从社会的角度,有人看到阴暗和冷漠,也有人感知脱与淡然。也有人看到‘乌云的金边’,从中解读出‘人人皆平等’的寓意。社会就是以人为单位构成,各司其职。去掉所谓的标签和帽子,身处不同位置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你在某个场合接受别人的服务,换个场合也要服务别人,灯柱、桌椅、衣架、地垫……本质上没有区别。我们雇佣着别人,也过着被别人雇佣的生活。生活就是这样,人人都是螺丝钉。”
华珺瑶淡然从容地说道,“与其怨声载道抱怨不平等,不如心平气和接受分工不同的差异,后者才是智者。”
裴教授点点头道,“逃离庸常生活,不如热爱生活对于无处不在的‘工具’寓意,也可以认为,身体的困陷只是表面想象,心灵的不自由才是痛苦的根源。克服生活的程式化,追求心灵的自由,也许是人们最希望看到的。”
华珺瑶叹声道,“人类文明走到今天,一直是通过人的智慧来改变着世界。整个人类文明史里我们都在不断升级生产工具,最大化获取生产材料,把征服地球奉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目标,并且翘期盼着欣喜若狂的那一辉煌的人类终点。人类的智慧本是充满活力与善良的,而今却只能看到人性的贪婪。”
“唉……”裴教授无语地只是一声叹息,话锋一转道,“虽然你回答的很精彩,但是,布置作业给你。”
“什么方向?”华珺瑶抿了抿唇说道。
“对街边,胡同里摆摊的小贩们怎么看?”裴教授看着她道,“慢慢写,我不着急。”
“哦!”华珺瑶点点头道。
“珺瑶留下来吃饭吧!”裴教授说道。
“那我去买菜。”裴师母起身道。
华珺瑶摆手道,“这都快傍晚了,市场上也没啥新鲜地好菜,老师,我明儿来蹭饭可以吧!”
裴教授刚想拒绝,却现自己的老伴儿扯他的后背,于是道,“那好吧!天黑的早了,回家不安全。”
华珺瑶起身道,“那我走了。”
“我送送你。”裴师母说道。
“不用,不用。”华珺瑶摆着手出了裴家,骑着自行车离开了。(未完待续。)
第430章 ‘蹭饭’
送走了华珺瑶裴师母转身回了家看着老伴儿道,“我说老裴,你以后别叫珺瑶在家吃饭行吗?”
“怎么了?”裴教授不解地看着老伴儿道。
“咱家这粗茶淡饭,也好意思招待你的高徒。”裴师母非常不好意思道。
粗茶淡饭看没有过谦的意思,而是真的粗茶淡饭。
“她穿着,气质,举手投足间看得出来家境殷实。”裴师母就事论事地说道,“而且人家怀着孕,正需要营养的时候。”
“我以后不再说这话了。”裴教授淡淡地说道,“吃饭吧!”
晚餐很简单,大米稀饭,自己腌的咸菜,配上黑面馒头,再无其他。
“打开收音机。”裴教授说道。
裴师母转身拧开收音机,听着新闻,吃了起来。
新闻传来,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央组织部分批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会议认为知识分子队伍的状况已经生深刻变化,解放初期提出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当前要继续做好复查与平反昭雪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工作;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调整用非所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会后,中*组*部出《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老裴!总算看到希望了。”师母放下筷子激动地说道。
“我耳朵没聋。”裴教授声音紧道,“这些都是虚的,我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才成。”
“说的对。”师母从欣喜中冷静了下来。
不是他们谨小慎微,而是真的怕了。
第二天华珺瑶提着菜篮子过来了,裴教授看着她板着脸道,“华珺瑶同学,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来吃饭啊?”华珺瑶将篮子放在桌子上道,“这可不是买的,我家养鸡,种菜,吃不完。他老人家可说过:浪费可是极大的犯罪。”嬉皮笑脸地又道,“您可不能让我犯罪啊?”
“你别骗我,你家住在城中心,怎么可能种菜、养鸡你?”裴教授可不会被她给骗了。
“我家是四合院,独门独院,所以种菜,养鸡没问题。”华珺瑶拿出颗鸡蛋道,“老师,您摸摸,还是温热的,刚从鸡窝里拿出来的,上面还有鸡的排泄物呢!”
笑着又道,“老师这年月粮食还不能敞开了吃,我一个人吃两人份的,要是把您给吃垮可怎么办?”
“行,你有理。”裴教授哭笑不得地看着她道。
有华珺瑶带来菜,午饭很丰盛。吃完饭,裴教授看着菜篮子里还剩下的鸡蛋和蔬菜,无语地摇摇头,这个实诚的丫头。
有了正当的理由,华珺瑶每次来蹭饭,都会带着‘干粮’来,也给老人家补补身子。十多年的农场改造,能活下来真是幸运,可这身体早已千疮百孔,得好好的调理一下。
接受到任务后的华珺瑶忙碌了起来,每天她早早的等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门口,工作人员一开门,她就进去,先占个座,然后找了一大堆书籍,开始埋头伏案记录。
虽然这些对于她来说,太简单的,可要是形成文字,还需要大量的翻阅资料来阐述佐证。对于共和国的历史,她还是知道的太少了。时间对于她来说比金子还要宝贵,恨不得一天当48小时使用。每天除了晨练和吃饭、睡觉,上课的时间外,她全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
而上课的时候,她则伏案奋笔疾书。
一个多星期后,华珺瑶写好了初稿,提着菜篮子,敲开了裴教授家的大门。
“老师,这是您交给我的作业,我写完了,我的一点儿浅见,请您过目。”华珺瑶从菜篮子里拿出自己的手稿。
“真的吗?这么快,我不是说了让你不用这么快的,身子要紧。”裴教授担心道。
“我身体没事?”华珺瑶笑着说道。
对于她先前的表现,这份作业倒是让他有丝期待了,“那我看看?”
华珺瑶知道自己的作业,在这个保守的年代是何等的前卫,不过她也是顺应潮流。不管别人有什么看法,即使是对自己天才知识来源的质疑,她相信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华珺瑶看着他一页一页着翻着,华珺瑶干脆自己找了个座,拿起最新的报纸看看。
报纸上没有什么大事,电影院里现在正热播着日本电影《追捕》,这个可以去看看,让他们去见见世面。
《追捕》算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日本电影吧,看了追捕,国人才知道,原来电影也可以这样拍,搞对象可以这样搞,老爷们可以是这样式的,原来都以为是唐国强那样式白净俊俏的奶油小生。
翻开报纸抬眼,看看标题,随即放下报纸。
看见桌上的书籍,华珺瑶瞥了裴教授一眼,拿起一本原文书籍看了起来。
看了大约一个小时的书了,华珺瑶觉的篇幅不长的作业,应该看完了吧!可裴教授还在看着她的作业。
于是放下书,看着裴教授道,“老师,写的如何?您给句话啊?”
华珺瑶不知道的是,裴教授起先只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看的,哪知道从第一页起,就一不可收。
她的作业从宏观经济方面阐述的,他本以为是以小处着手,没想到虽然只是比较粗浅的东西,却有理有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照此延伸下去,可以为前路扫清障碍。
从建国后的经济史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建国前后,国家对私营经济的看法和战略,其实基本来自苏联当年对待私营工商业的做法,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可适度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经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