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内掌柜-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家内掌柜》作者;秋味
华珺瑶重回到人生最糟糕一刻,生活虽然很糟糕,但她必须接受,谁让她犯了愚蠢的错误。大风大浪都见过了,心智坚强的她还怕什么?彪悍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启……
年代文,空间文
感谢起点美工大大醉氧制作封面!!
作者自定义标签:军婚 轻松 重生
==============
第1章 重生
华珺瑶虚弱地睁开眼睛,此时的她已到了弥留之际,不用医生宣判她也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躺在曼哈顿的豪宅,自己的房间里。
自己收养的四个孩子都守在她的身边,满脸的担心,一个个的眼眶里泛着泪花。
“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哭什么哭?”华珺瑶沙哑着声音困难地说道,“我还等着你们结婚,给我抱孙子呢?”
“妈!”四个大男人闻言顿时更加的悲伤,想起与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严厉却不失温馨。如果不是她救他们与苦难水火之中,让他们享受到了家的温暖,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也许是街上的小混混、瘾君子、城市里的无业游民,进了号子的犯人……想起这些就更是觉得难过,泪如雨下。
华珺瑶想跟他们说,不用伤心难过,人终有一死,活了六十多了,这辈子跌宕起伏也值了,被伤病折磨了这么久,死了好,死了就解脱了。
可是脑中明明很清醒,可就想说就是说不出来。
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有精神多了,想来这应该就是回光返照吧!
仿佛看到了,爹、娘,来接她了,来接她这个不孝女了吗?
仿佛看到了大哥、二哥来看她了。
华珺瑶眼睛模糊了,有些久远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仿佛看到了梨树沟那潺潺流水,村口的石桥和过街楼,村后那连绵的青山。
还有那梦中都不曾忘记的如白雪一般的梨花,雪一样浮着,扑面而来,弥漫四野……
接着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早春三月正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天阴沉沉的,风呼啸的吹过,像是九幽深处的怒吼。这年立春后却依然特别的冷,冷得让人战栗。
一颗颗雪粒子说下就下,扑簌扑簌地敲打着地面和树枝上,一落地,马上融化了。
如此天气,梨树沟的人们都猫在家里,男人们则围在大队的祠堂里唠嗑、修理手上的农具,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赶农时,得有趁手的农具不是吗?
女人们拿了针线箩,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家的炕上起闲话做针线。
这样既能唠嗑,轮着来,还省了柴火。
整个村子宁静,安详,等待着这场雪过去,正式开始春耕、春种!
村口的过街楼下,此时却吵吵嚷嚷的,打破了村子的静谧。
青石路面上躺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唇色惨白,静静躺在那里,脖子上清晰的显着一道红色的很深的勒痕,过道上面飘着麻绳,阴森森的,胸口感觉不到一丝起伏,完全是一具尸体的模样了。
围观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脸色都青了,看样子救不活了。”
“真是造孽哟!”
“这是华老实家的瑶瑶吧!这订婚喜酒都喝了,日子都订好了,听说年前这女婿放寒假回来结婚的,这年都过了,没有一丁点儿消息,看样子不回来了。”
“肯定回不来了,不然怎么想不开啊!”
“真不知道华老实怎么想的,多难得的工农兵大学指标不给自己的女儿,居然给知青女婿,这下子竹篮打水一场空。”
“什么呀?你们不知道,这指标是瑶瑶的,那丫头私下给了他对象也就是那个知青填上去的。等老实知道了,脸都气绿了。”
“脑袋被驴给踢了吧!这知青牺牲这么大回城了还能回来娶她这个柴火妞。”
“过河拆桥,男人真不是东西。”
“真是不听人劝,吃亏在眼前啊!”
“好好的上大学指标给人家,真是谁让人家的长的俊呢?老话怎么说的:姐爱俏!”
“这要是老实和老实家的看见可怎么活哟!手心儿里捧着养了这么大的姑娘,说没就没了。白人送黑人,真是……”
围在旁边的三五人中有摇头,惋惜,怒其不争,即便幸灾乐祸的,最终化作一声叹息,唉……
“这解放军同志一直按压她的胸部,什么个意思?”
“不知道男女要避嫌的吗?”
“人家是救人,没看见隔着厚厚的棉袄呢?人家的思想才没有你们那么龌龊呢!”
“这样就能救人?”
“当年瑶瑶的哥哥,松年不就是这样把溺水的孩子给救活的。”
朴实的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啊!有人这么一说还真想起来了。
看着战友额头上薄薄的起了一层汗,另一个身穿军装的男人说道,“成刚你歇一下,换我来!这样子不行。”
“楚北,你来吧!快累死我了。”庄成刚闻言一屁股坐在地上,手背粗鲁的擦擦额头上冒出的汗。
两人交替胸外按压急救有一会儿了,却依然没见人醒过来,看样子人不行了。
庄成刚擦完汗,放下手却看见战友,捏着她的鼻子,掰开了她的嘴,深吸一口气,刚要俯身,他眼疾手快赶紧伸手拦着他。
“萧楚北你要干什么?”庄成刚狭长的双眸此时瞪的溜圆看着萧楚北道。
“这还用说吗?”萧楚北抬眼看着同伴道,“胸压急救不管用,只能这么做了?”
精明的庄成刚朝萧楚北使使眼色,‘这女的啥来路,老乡们,七嘴八舌的,你可听的一清二楚,这要是人工呼吸……别到时候被讹上了。’虽然这个女的很漂亮,巴掌大的小脸,长长的睫毛像两扇蝴蝶的翅膀,在眼睑处留下两条可爱的阴影,肌肤雪白,一点儿不像村里的丫头,皮糙肉厚的。可也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吧!
萧楚北拂开他的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命关天!”
低沉浑厚地嗓音极富穿透力,躺在地上的女生倏地睁开双眼,黝黑犀利的眸子宛若刚开刃的利剑般锋利,盯着眼前离他最近的男人。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皮肤黝黑亮,轮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睫毛浓密纤长的侧颜,却十分精致。
视线向下,一身崭新的军绿色,看着真土,衣服上还泛着折痕,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穿这个?
最先感觉到她视线的是萧楚北,猛的转过头来,意外的对上华珺瑶那双平静如古井一般幽深的眼神。
平静?一个自杀的人有如此平静的眼神。萧楚北淡淡拢起眉头,有些厌恶不爱惜自己生命的人。
这一张憨厚蠢萌的四方脸,撞进了华珺瑶眼中,让她莫名的想起了角雕,侧颜吊炸天,正面憨厚淳朴。
“醒了,醒了!”
“还真救活了。”
“不愧是解放军耶!”
“人没事,真是太好了。”
耳边传来议论纷纷地声音,一股脑的钻进了华珺瑶的耳朵里,让虚弱的华珺瑶双手撑着地靠着墙坐了起来,想要看清楚现状。
庄成刚看见人醒了,麻溜地拉着萧楚北闪避到人群中。
华珺瑶眼眸微微一闪,不着痕迹的扫视了一下周围,头有些懵,脑子有些乱。
这是……她明明旧伤复,死于纽约家中,怎么一睁眼,还来不及细细思索。
忽然一阵脚步声急促而来,嘴里不停滴喊着,“瑶瑶!”
那熟悉的令人心悸的声音只有在梦里再听见过,娘的声音,只是这怎么可能?
旁边围着的人闻言,连忙往两边散开,露出坐在地上的华珺瑶。
年菊瑛听闻消息,扔下手中的针线笸箩,趿拉着草窝子就朝村口跑来。途中由于脚底打滑,一只草窝子掉了,来不及捡,就这么赤着脚,跑到了过街楼下。
此时因奔跑脸红红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双眸中布满了水汽,四边齐的头,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的。
扑通一下跪坐在了华珺瑶的身旁,一双愤怒地双眸瞪着她。
看着熟悉的脸,华珺瑶声音嘶哑困难地叫道,“娘!”
只听的啪的一声……出离愤怒地年菊瑛抬手甩了华珺瑶一个大耳刮子。
华珺瑶下意思地抚着自己的脸颊,清晰地疼痛传来,眼前一黑一黑的,嘴里传来了铁锈的味道。
虽然疼,却让她知道这不是梦,是真实的感受。
接着年菊瑛将华珺瑶拥进怀里,嚎啕大哭,一双粗糙地双手锤着她的后背大骂道,“你个杀千刀的不孝女,死丫头,你死了我和你爹怎么办?早跟你说过,那知青跟咱不是一路人……”
“老实媳妇儿,孩子没事,回去再说,这大冷天的,别在冻坏了孩子。”
华珺瑶浑身无力的靠在她的身上,只能任由她捶打着自己后背,这样真实的感受,心底闪过一丝欣喜,活着真好!
农村妇女常年劳作,这手劲儿不是一般的大,华珺瑶又是上吊,又是躺在冰冷的青石路上,过街楼这穿堂风吹过,刺骨的冷风穿透灰扑扑的棉袄,眼前一黑,人一下子晕倒在了年菊瑛的身上。
耳边传来她娘年菊瑛凄厉地喊声,“瑶瑶……”
年菊瑛抱着华珺瑶拜求乡亲们别传扬这件事,“求求大家了。”
虽然知道这事瞒不住,但还是希望能缓一时是一时。
这副场面看着人心酸,都是一个村的,纷纷应下了。
乡亲们找来平板车,将华珺瑶抬上去,推回了家。
第2章 往事
当华珺瑶再醒来时,睁开眼不禁愣了愣,引入眼帘的是老式的占据快半面墙的大格子窗,下面是玻璃,上面一大半都是厚厚的报纸糊着,那种极老式却又一点也不精致报纸糊的窗子,清晰地听见从窗户外呼呼刮着报纸出的呼啦啦的声音,仿佛随时被风吹走似的。
喉咙处传来的那灼热的痛,困难的咽了下口水,华珺瑶抬起手轻轻触碰脖子,一阵阵的刺痛,一切是那么的真实。
窗外呼啸的风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太冷,身子底下热乎乎的,费力翻了个身,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这是她睡得十多年的房间。
宽大土炕,炕头是一溜挨着墙儿半旧不新磨的蹭亮炕柜,顺着炕一头,摆着一张灰扑扑桌子,墙上挂着劳动人民的宣传画,往上看,是芦苇席子的吊顶,是她熟悉的房间散着一种老旧贫困乡土气,确实那么的令她怀念。
房间一角堆放上结婚用品,上面还披着囍字,刺痛了她的双眼。
平复了下激动地情绪,华珺瑶躺在炕上,裹了裹身上的棉被,脑子彻底清醒的她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绪。
华珺瑶是幸运的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年底,不用经受战乱,颠沛流离之苦,真正的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女孩子可以说是被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
爹华老实在战乱年代被鬼子抓壮丁,抓到了煤矿,强迫他挖煤。那是九死一生,后来被八路军救出来后,那就成了铁杆的拥护者,为此拿起了枪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战中。
解放后因功负伤复员回家务农,每个月有抚恤金拿。
娘年菊瑛不是梨树沟本地人,家在江浙一带,当年常常利用年龄小不大受人注意的优势,与哥哥一起负责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消息。数年下来,那一带一提起他们家,远远近近的人对他们支持红军的事情几乎无人不晓。
给红军洗衣、做饭、打草鞋,做军鞋、做军衣、交公粮、照料伤病员,年菊瑛把这些事看得比自己家里的事更重要。
就是人人都知晓,后来家被国民党给烧了,哥哥被抓了壮丁,从此失去消息。什么都没了,她把心一横,孤身一人的她则北上辗转找到了组织,后来则嫁给了加入八路军的爹。
在梨树沟安家落户,成为村妇救会的主任,负责组织村民开展支前活动。送给养、纳鞋底、钉扣子、埋地雷……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解放后,爹担任大队会计,娘是清河镇现在应该叫向阳公社的妇联委员,梨树沟的妇女主任,有工资拿的,虽然不多,但却有福利。
在梨树沟华老实家那是根正苗红的红色家庭,响当当的人物,没人敢惹的。
尤其华姓在梨树沟是大姓,七连八扯的都是本家亲戚。在农村,这就意味着人多力量大,不会像单门独户的人家容易被欺负。
华老实和年菊瑛年轻的时候一个跟着队伍打游击,一个支前,转战大半个中国,所以见识自是不一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生养了五个孩子,却只活下来三个,所以大哥、二哥的名字取意松鹤延年。
大哥华鹤年初中毕业,梨树沟队生产小队长之一。与大嫂何秀娥育有三个儿子,三个侄子华承进1o岁,华承晔7岁,华承泽3岁。
二哥华松年考上了大学,第二军医大,毕业后在离这里不太远的省军区医院里的担任外科大夫,与二嫂柳金枝育有一个儿子华承志5岁,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而华珺瑶今年十八岁,她也想像二哥一样,考大学,跳出农门。高中毕业,正巧赶上那场运动,唯一的机会没有了。
由于大男子主义父亲的高压政策被拘在家里。所以轰轰烈烈的大串联没能参加,是她一辈子的遗憾!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复课后成了向阳公社小学的小学教员。
在这个家里,华老实那就是皇帝,说一不二的,作为儿女,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没有反对的权利。
现在来看姜还是老的辣,文*革是从学校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动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色小将们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小将们做出处理。
运动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ooo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所以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小将们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
也许在父亲的淫*威之下,乖巧老实听话的度过了十八年的华珺瑶,遇到了下乡来的知青付清生,着了魔,强烈的反弹,死活都要嫁给他,头一次跪下请求爹答应他们的婚事,给他轻省的活计,被爹断然拒绝之后,甚至把她爹给自己争取来的工农兵大学指标给了那个渣男。
工农兵大学指标,每年一个县里才十来个指标,多少个村挤破脑袋都拿不到一个。
梨树沟才有一个名额,经过村里激烈的竞争,才落到了华珺瑶的头上。
然而等她爹知道后,已经晚了,匆忙之间给两人办了喜酒,定下了名分。
付清生上大学走后,每每捧着他来的信,华珺瑶是美的心里冒泡,他在信里描绘着他们未来的生活,不经意间说着自己生活的艰苦、食堂的饭食有多么的难吃。
那时的自己真是傻呀!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粮票寄给他,自己却省吃俭用的。
先开始信件很勤,一星期一封,信的内容也很多,渐渐的信件越来越少,一个月、两个月一封,却总是要钱、要粮票,甚至布票……
华珺瑶不是没有怀疑过,但是他总是以课业忙为由,让她不得不相信。
随着冬天的脚步临近,村民们热情的总是询问,你家男人什么时候回来啊!该办事了吧!
最终一封信里写着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对象。上大学半年后,就抛弃了她了。
最令她无法忍受的是明明是她自作主张,把大学指标让给了他。却成了这指标是大队给他的,而她爹为了把她嫁给他,拿着指标要挟他。
想上大学必须以娶她华珺瑶为代价。
受不了这一刺激的华珺瑶自杀,被救后的她,所谓的爱情没了,还被他给彻底的羞辱一番。
拼死反抗爹,却换来了这种结局,更证明了自己蠢的要死,一直都混混噩噩的,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
两个月后,顺从爹娘的安排,嫁给了自己青梅竹马雷满仓。
然而这却成了她另一个噩梦,霉运如影随形的跟着她。新婚之夜没有落红,良人变狼人。
从此雷满仓心里疑神疑鬼的,借酒消愁,常常醉酒后,对她拳打脚踢。醒来后又拼命的赔不是,她誓她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与付清生处对象,别说大时代不允许,她爹家教甚严。如果婚前做出有辱门风之事,打断她的腿都有可能。
所以处对象期间两人连手都没有拉过,至于这事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然而这个黑锅她解释不清楚,只能自己背!
雷满仓病了,心魔未去,醉酒、家暴、赔礼,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怀孕三个月的孩子被打没了。
在农村男人打媳妇,那是家常便饭。至于离婚年菊瑛就是妇女主任,讲究的是劝和不劝离,夫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
虽然是自己的女儿,尽管心疼,可也希望他们过下去。嫁出去的女儿,他们又不能时时刻刻的看着他们。
求救无门华珺瑶最终逃了,也许是小时候常常听爹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长大的,她沿着火车道,跳上了南下的货车。
客车她不敢坐,没有介绍信,连票都买不了。
梨树沟地处华北平原,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从这里穿过,闷头跳上货车的华珺瑶不知道这趟列车将要带她驶向何处。
第3章 经历
也许是霉运走完了,否极泰来,华珺瑶跳上的这辆货车,是从省会始的每日满载供港鲜活冷冻商品,经宝安运抵港岛的货车火车。
一路上除了加水,没有任何的停留,直达目的地。
与别的逃港者6上越“网“,海上破浪,拿命在拼,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华珺瑶是幸运的。
可是站在陌生的地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就连语言都是听不懂的鸟语。
华珺瑶才知道和生存比起来,刚刚经历那些事真不叫个事,才知道有爹娘管教着是多么幸福的事。
为了谋生,华珺瑶什么都干过,她做过洗碗工、车衣工、清洁工、服务员、然而她出色的容貌容易被客人揩油。
生落红事件后,她曾经誓不在让人在贞操上看不起,所以大长辫子剪掉,剪了个假小子,做起了男人活计,在建筑工地,钳工、管道工,甚至背过死人,五花八门的工种,多的连自己都记不清了。
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遇见黑心的商人,没有工钱可拿,被房东赶出去,连天桥都没你住的地儿。
虽然这房子只有一张床的地儿,也就是所谓的笼屋,可在这里没有片瓦遮风避雨,身无立锥之地。
那些日子搏命为三餐,努力填饱肚子,经历人情冷暖,体味世态炎凉。遇见的坏人不少,可也遇见好心的人,在这个残酷现实的社会,还有一丝温情,温暖着她的心,更在建筑工地遇见了并肩作战的四个‘战友’。
从大6游水来的四名铁骨铮铮的军人,希望凭着在大6练就的胆色,企图在这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由于语言,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加上小市民的歧视,让他们难以立足,许多人走上了歧路。
可是他们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毕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骨子里刻下的是正直。
在为生存奔波的日子里,华珺瑶深深体会到了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她现在可是什么苦都吃过了,华珺瑶在家的时候只觉得钱这东西,她就从来没缺过,无所谓喜恶,如今体会到了没钱的苦,那是真真实实的喜欢钱。尤其身处以金钱论地位的社会。
正当他们五个人都极力想摆脱现状时,无意中看见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招募保镖,招募范围很广,没有歧视地域的限制,对学历要求也不高,薪水高的吓人。不过有些条件也很苛刻,基本的体能标准必须按照要求达标,简单的格斗技巧……
保镖嘛!是得有些身手,他们五个抱着试试心态参加应征。没想到居然应征上了,通过第一关面试后,才知道所谓的保镖公司,其实是雇佣兵。
面对着丰厚报酬的诱惑,拿起枪又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五个人一合计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雇佣兵的道路。怎么着也比加入黑涩会强吧!
怎么说也比较有保障,每一个雇佣军的背后都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涉黑不管多么强大,都会被政府强力机关被灭的!
华珺瑶他们五个,就这么傻乎乎的进了这个圈子。
其实她本身的身体素质也很好,有个恐怖的老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小就操练他们兄妹三人。
主要是因为她上边连续夭折了两个哥哥,为了让他们健康的活下来,缺医少药的年代,没有别的办法,老爹才这么打熬他们的筋骨。
加上身体素质极好,不但力大无比,还身轻如燕。更有些乡下把式,华珺瑶家乡这一带有武术之乡之称。
她在老家时,可是民兵排长,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过。
不然那些黑心商人、猥琐的小人还不欺负死她啊!
通过了考核,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还要经历严格的训练,虽然他们身体素质不错,但这文化素质就别提了,最简单的英文二十六个字母都不认识。
所以不但要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包括各种安全措施与战术等,训练方式极尽残酷严苛、羞辱、恐怖、痛苦之能事,随时与死亡为伍。更别说她只是一名刚满二十出头的女孩而已,所幸,她和他们四个坚持了下来。
还要私底下还要刻苦的学习文化,人被逼到了这份上,爆了巨大的潜力,更是咬着牙坚强的挺了过来,顺利的完成各项训练。
训练完毕之后,被分到个到各外籍兵团部队中,接受任务了。
为了赚钱,无论多么危险的任务他们都肯接。出生入死在征战在战争国度里。
先去了就是越南战场……谁让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呢?局势动荡、保镖就走俏!第一个接到的任务就是救援美国大兵。
对于此他们五个是欣然领命,而他们四个本身就是从那地方出来的,熟知那里的地形。
虽然她是一个女人,在外人面前更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弱女子。
想在组织中立足不易,而华珺瑶立足的本钱,除了凌厉的身手,就是头脑,出色的伪装及完美的行动策划,使他们这个小组,总能出色的完成艰巨的任务。
她厌恶杀戮,没有人喜欢战争,为了钱却不得不杀戮。
丰厚的收入固然诱人,行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虽然挣钱却也是拿命来拼,高报酬伴随着高风险。十多年下来留下了一身的伤病,一次重伤后不得不退下来。
现在年轻还好一些,等老了,怕是会很受罪,花很多钱。好在那些年,华珺瑶没有大手大脚的花钱的习惯,这主要是刚到港岛是穷怕了,注重存钱,喜欢看着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傻乐。
以前在家有爹娘罩着从没有为钱过愁,身无分文的滋味永远不要再经历。但要想保持自己一辈子衣食无忧,不会因为钱而愁,还得继续挣钱。
吃饭穿衣量家当,这是从母亲那里延续下来的生活习惯。
这些年谨记老爹的话,知识的重要,别看整日打打杀杀的,华珺瑶没忘记读书充实自己。组织内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利用不出任务的时候,她如海绵一样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
她不像有些人任务回来后有了钱,为了减轻压力,极其迷恋夜生活,喜欢醉生梦死,软玉温香追求感官的刺激,彻底的贯彻执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生活方式。
华珺瑶则把自己投进书的海洋,来减压。
人赚钱难,钱生钱容易,早早为自己的后半辈子打算,进入金融投资领域。
好在自己的眼光不错,比其他人更早现蒙尘的珍珠。
不是她神,而是从官方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做相关推测。也就是说她做足了功课,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
至于私生活,还年轻的华珺瑶,随着眼界的开阔,也没打算一个人过日子,找普通人,很难!与其中战友一人慢慢生感情,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然,然而就要水到渠成的时候,却得知了自己一辈子都无生育,是那次流产造成的永久性创伤。
与其佳偶变怨偶,华珺瑶挥剑斩情丝,又因为出任务受重伤,所以趁机退出组织。
虽然不能成为夫妻,但依然是朋友,他们的其中一部分收入交给了她进行投资,不至于让通货膨胀、迅贬值的纸币吞噬掉,拿命赚回来的钱。
就这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都说久病成良医,专心治疗自己身上的伤病。
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收养了四个孩子,一边养孩子一边经营着事业。
待大6改革开放,派人去家乡,反馈来的信息是,爹娘在她逃走的第二年,就郁郁而终,相继去世。
她不敢回家,她怕大哥、二哥责备的眼神,怪她害死爹娘的。
最终只能用手里的钱支援家乡建设。
想起孩子们,自己的身后事,遗嘱已经交代好了,他们会幸福的。
第4章 一家之主
回忆被急促脚步声给打断了,华鹤年大冬天跑出了一身的汗,急匆匆地问道,“娘,娘,瑶瑶没事吧!”
“瑶瑶是被救回来了,可我怕你爹知道了,又是个死。”年菊瑛绞着手指,忧心忡忡地说道,“你爹那个脾气,他最恨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人。”
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于生命的敬畏,是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这事俺爹还不知道呢?他还在祠堂编柳条筐呢?俺是上茅房,听人说的,俺叮嘱过进去的人别瞎说。”华鹤年揣着胳膊不安地说道。
“这纸能包住火吗?那么多人看见了,我已经求过,你不还是知道了,你爹早晚得知道。”年菊瑛抹着眼泪道,“那傻孩子,一心扑在那知青的身上,早就告诉过她了。那地里的玉蜀黍和小麦,收获一个种一个,都不在一个季节里,能生活到一起,那就是它们的命。人和庄稼一样的,各有各的命,它不在一块田里,它长不到一起,她咋就不明白呢?”
“娘,娘,别哭,等瑶瑶醒了,咱们一起劝劝她给俺爹陪个不是,俺爹还能真把自己的亲闺女赶出去,让她自生自灭啊!”华鹤年压低声音道,“对了俺媳妇呢?”
“在厨房呢?”年菊瑛抽泣道,“孩子们在你们屋炕上玩儿呢?承进看着两个小的。”
“俺去叮嘱一下承进娘。”华鹤年转身朝厨房走去。
年菊瑛擦干眼泪道,“我去看瑶瑶醒了没。”
还没抬脚,就听见大门外传来呱哒呱哒的声音,年菊瑛一抬眼就看见当家的华老实缓缓地走来,“当家的你回来了。鹤年啊!你爹回来了。”
呱哒、呱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