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叨扰了。”

李潜请曹丘入座然后叫道:“小二,那副碗筷来,再上两个好菜。”

在旁人眼里两人乃是旧日相识偶然遇到,然后坐下来一起喝酒。这种情形再平常不过。其实这些都是李潜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掩人耳目。

三人坐下喝了碗酒又说了些闲话,等确认其他人不再注意他们时,李潜低声道:“你做的很好。我很满意。”

曹丘立刻激动起来,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李潜赶忙压下手,“淡定。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淡定,谨慎细致和淡定才是你最需要的东西。”

曹丘点点头,压下内心的激动,“多谢您的指点属下一定按照您说的去做。”

“这边情况如何?”李潜刚问完,这时又来了几位酒客,店小二引着他们向这边走来。李潜立刻端起酒碗,“来我敬你一碗。”

“多谢。”曹丘端起酒碗抿了一口,借着酒碗的遮挡飞快的撇了一眼旁边的酒客,却确认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才向李潜递了个安全的眼色。

等酒客们入座正点菜时,曹丘飞快地低声道:“这边很乱,所有人都知道梁师都不可能守住。梁师都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突厥的援兵。”

李潜夹起一筷子菜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低声道:“这点不足为虑。突厥人正在内乱,陛下已派乔师望出使薛延陀,让薛延陀从背后牵制突厥人,即便突厥能派人来也不会太多。这边可有人想降唐?”

曹丘也夹起菜边吃边说,“我听说不少将领都没底气想趁早投降。其中最有分量的就是梁洛仁。”

李潜不禁一愣,“是他?”

曹丘轻轻点了下头,“此人乃是梁师都的堂弟,为人正直治军严谨在百姓口碑颇佳。此前我通过商号的朱掌柜结识了他府上的管家梁兴财,请他吃过几次酒套上了交情,只是时间太短还未能收买他。”

李潜点点头,“梁洛仁这边我去做你不用管了。你将其他有分量的人整理个名单给我,我给你些钱,你去游说他们,等时机成熟了,让梁洛仁挑头联合他们一举拿下朔方。”

“好。”曹丘看到有酒客不经意向这边打量,连忙端起酒碗大声道:“梅公子,多年不见甚是想念,我敬您一碗。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李潜也大声回答,端起酒碗与曹丘同饮一杯。两人说了一番闲话,等确认无人注意这边时李潜才低声道:“你这边有多少人手?”

曹丘盘算了片刻,“二十多人。”

李潜点点头思忖了片刻,“人手我想办法。你想法找个地方,最好能住下上百人,位置要离梁师都的伪宫尽量近一些,切记不要引起别人的怀疑。”

曹丘点头应下。李潜见时候差不多了,于是辞别曹丘,回到客舍安排老许关照好那些伙计,他则重新更衣,拿着梁洛仁的名刺,向客舍的掌柜问清了梁洛仁的住处带着庄小虎赶过去。

来到梁洛仁府邸,递上梁洛仁的名刺,仆役立刻飞奔进去。不多时一名管家打扮相貌平凡体型富态的中年男子出来恭恭敬敬地向李潜拱手道:“鄙人梁兴财,是府上的管家,阿郎命鄙人代他恭迎梅公子。”

李潜回礼,“有劳梁管家。”

梁兴财将李潜请进府中。进了二进院子李潜就看到梁洛仁站在正厅门口,李潜赶忙趋步上前长揖道:“梅绍拜见梁将军。”

梁洛仁降阶相迎拱手道:“梅公子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梁某适才没能亲自出迎还请公子勿怪。”

“不敢,不敢。”

梁洛仁将李潜让进正厅落坐,侍女奉上美酒、瓜果,然后歌舞伎在旁边演奏。李潜已经猜到梁洛仁请自己来的目的,他也知道最重要的事要最后才说,就象最后的菜都用来压轴一样。李潜更知道自己不能首先发问,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被动,所以他喝着美酒品着美味,悠然地欣赏着歌舞,与梁洛仁说着没有营养的废话。

一个时辰之后李潜酒足饭饱。梁洛仁让人撤下残席,屏退歌舞伎和侍女,让梁兴财取来茶具为两人烹茶。

茶水烹好,梁兴财首先给李潜盛了一盏。李潜接过茶盏嗅了嗅香气,赞了声“好茶”,然后品了一小口,笑道:“梁管家真是好手艺。”

梁洛仁接过也品了品茶,笑道:“兴财在川蜀住了五年,他烹茶的技艺乃是正宗的川蜀手法。”

“哦?”李潜不禁对相貌平常体型富态看上去颇为粗俗的梁兴财刮目相看。

梁兴财轻笑一声,“不过是微末小技,让公子见笑了。”说完梁兴财躬身退下。

李潜知道梁洛仁要说正事了。果然,梁兴财退下后梁洛仁放下茶盏道:“梅公子此次来朔方所为何事?”

听到梁洛仁单刀直入地询问,李潜笑了笑,“在下乃是个生意人。听闻朔方缺粮,在下就运了些粮食过来贩卖。”

“若是一般小商号运个五万斤粮食来朔方倒也平常。不过据梁某所知,四海商号做的都是动辄几万担的大生意,区区五百担的小生意似乎无需公子您亲自出马吧?”

李潜点点头,“若是在江南,这等小生意的确用不到在下出面。只是朔方与江南数千里之遥,且四海商号在江北没什么名气,派其他人来一路之上关卡重重,别人未必肯给面子。再说时局不稳……”李潜给了梁洛仁一个你懂得的眼色。

梁洛仁听了哈哈大笑,“梅公子果然爽快。没错,眼下唐军正准备兴兵进犯朔方,四海商号运粮来朔方一路之上的确困难重重,确实需要象公子这样有分量的人居中调度。不过五万斤粮食是不是少了点?”

“实不相瞒,此次运粮来朔方是在下的主意。家叔对此颇有顾虑。毕竟四海商号的根基在大唐境内,受大唐的管辖。若让人抓住把柄会连累许多人。所以在下才想小试一下。看看利润如何再做打算。”

李潜的解释与梁洛仁估计的差不多,故而梁洛仁对他的解释深信不疑,他点点头道:“公子所言不差。不知公子运来的粮食可有销路?”

李潜摇摇头,“在下刚刚来到朔方,还未来得及找销路。”

梁洛仁心中暗喜,“既然这样不如公子将粮食卖给梁某如何?价钱方面公子不用担心。嗯,一斤一百钱怎样?”

一百钱一斤粮食即便是在朔方也是高价了。五万斤粮食便是五千贯钱,与李潜估计的价格差不多。不过李潜却轻轻地摇了摇头。

梁洛仁吃了一惊,“为何?难道公子嫌价格低了不成?”

李潜再次摇摇头,“并非是价格的问题。实不相瞒,在下不能将粮食卖给将军。”

梁洛仁更加吃惊,“为何?”

“在下说过,四海的根基在大唐境内。眼下将军与大唐乃是敌对之国,若在下把粮食卖给将军,在下的所为便成了通敌叛国,若让人抓住把柄,在下的家族可就……”

“那公子想怎么办?”

“商号对商号。在下运粮来朔方自然是想卖出去,不然如何获利?只是在下不能卖给将军,因为将军乃是永隆陛下的肱骨之臣,在下卖给你若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在下就成了通敌叛国之徒。若在下卖给朔方的商号,嘿嘿,那就是民间交易,别人即便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梁洛仁恍然大悟,哈哈笑道:“公子果然想的周全。好,那就请公子将粮食卖给盛元商号如何?”

“盛元商号?”李潜诧异地望着梁洛仁。

梁洛仁得意地笑了笑,“兴财。”

梁兴财立刻出现在门口,然后快步过来冲李潜拱手,“鄙人梁兴财,忝为盛元商号的东家,见过梅公子。”

看到这一幕李潜心里早已明白,表面上却装作惊讶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梁洛仁笑道:“朔方地处边陲,无论是百姓所需日用物品还是军旅所需兵甲弓矢都非常稀缺。再者连年战乱,别的商号也不敢冒着风险穿过唐国的地盘向朔方运送这些物品,所以梁某便让兴财出面建了个盛元商号做这些生意。若非盛元商号多年苦心经营,以朔方弹丸之地如何能在唐军的屡屡进犯下支撑十二年?”

李潜先前还纳闷梁师都是如何凭借朔方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地方支撑十二年呢?原来是这样。李潜起身冲梁洛仁长揖,“将军大才,在下佩服。”

“呵呵,”梁洛仁起身回礼,“这不是梁某的功劳。其实这些都是兴财一手操办的。”

“哦?”李潜望着貌不出众的梁兴财心里暗暗吃惊。看来自己低估了这个家伙。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管家竟然有这等眼光和手段,以一个商号之力便能让朔方支撑十二年?梁师都虽然地盘不大,可拥有的人口数量也有上百万,这些人的吃穿用度加上军队的消耗不是个小数目,何况突厥人还经常来敲诈勒索,若盛元商号能支撑起这么大一摊子的开销那得多大的实力和规模?自己此前为何并未听说过盛元商号?他是如何做到的?看来得找时间好好跟梁兴财聊聊。

“梁管家果然深藏不露,在下佩服。”

梁兴财谦恭地道:“公子见笑了,其实这都是陛下和阿郎鼎力支持的结果。鄙人不过跑跑腿而已。”

“梁管家过谦了。在下也是生意人,知道其中的艰辛可不是跑跑腿那么简单。”

梁洛仁突然插口道:“梅公子,你还有何要求?”

李潜摇头,“没有了。”

梁洛仁向梁兴财递了个眼色,梁兴财会意,道:“既然公子没意见,那咱们就把细节说一下。盛元商号以每斤一百钱的价格购买公子运来的五万斤粮食。而且盛元商号再付给公子一万贯作为定金,请公子一个月内再运来五千担粮食,价钱依然按照每斤一百钱,如何?”

李潜思忖了片刻,“粮食倒是不缺,只是一个月内运来有些麻烦。四海商号此前主要是在江南做生意,江北的生意很少,一下子难以筹集这么多粮食,须得从江南调集,这样一来动用的人力肯定少不了,根本没办法隐藏行踪,在下担心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公子是担心运力不足吗?”梁兴财突然问道。

李潜点点头。若时间充裕运送五千担粮食不是难事,可时间太紧了,运力不足便成了难题。

“这点公子不必担心,只要公子将粮食运过长江,剩下的交给鄙人来办。”

“如此说来咱们交易粮食的地方不在朔方?”

梁兴财点点头,“说句得罪公子的话,论熟悉长江以北的情况公子肯定不如我们。既然公子为如何运送发愁,不如交给我们来办。”

李潜点点头,“那好。既然在下不负责江北的运送,在下就每斤让二十钱权作运费。”

看到李潜让步梁兴财和梁洛仁两人心中暗喜,三人谦让了片刻便定下来,然后击掌定约。

随后说了会闲话,李潜与梁兴财约好次日一早交割粮食便起身告辞。

回到客舍,李潜顾不得休息赶紧叫来老许,“许叔,你可听说过盛元商号?”

老许想了许久忽然眼前一亮,“阿郎,您别说,这个名字我还真听说过。”

“快说说。”

“阿郎还记得您发明的那个摺扇吗?”

李潜点点头,摺扇问世好几年了现在已是非常普及之物,却不知老许为何说起这事?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第一五一章讨伐梁师都(三)

老许继续道:“当年在长安开了制作摺扇的工坊后,娘子让我赶紧回苏州开办工坊。我回到苏州开了两个工坊,东家认为机不可失,让我抓紧去巴蜀开办工坊。巴蜀安定富庶,物产丰富,若能在巴蜀站稳脚跟,摺扇生意肯定能赚大钱。我到了巴蜀之后却发现已有好几个工坊再做摺扇。我当时很纳闷,是谁这么快就接到消息来这里抢咱们的生意了?”

“我一边筹备开工坊的事一边打听,终于让我打听到,最早在巴蜀开工坊的便是盛元商号。我当时很生气,想教训教训盛元商号。嘿嘿,不是我老许吹牛,咱们商号在巴蜀的影响力可非同一般,大东家与巴蜀的某个人—恕老许不能告诉阿郎那人是谁—关系非同寻常。我便去求见那人。谁知那人没见我,只让人捎了话给我,说摺扇不过是个小生意,没必要因为这点事闹的不可开交。他还告诉我让我仔细打听一下盛元的根底再说。”

“我当时听了很纳闷,不过我知道那人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推脱我。于是我就又下了些功夫打听盛元的根底。这一打听可了不得。盛元商号虽然表面上看没什么根基,不过它控制的其他商号有十多个,每个商号都实力不俗,这些商号经营的物产种类非常多,生丝、蜀锦、生漆、铁器、皮革、瓷器、竹器、木材无所不包,我大致算了算,整个巴蜀近四分之一的物产都让这些商号把持了。而且这些商号在官面上的影响力也不小。我当时就觉得后怕,多亏没贸然动手,不然肯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后来不知怎的,盛元商号托了一个与我相熟的中间人来说和,说他们今后只在巴蜀制作摺扇到外地销售,不与我们抢巴蜀的市场。我当时想既然他们退一步,咱们没必要不依不饶,再说在巴蜀开摺扇工坊的也不止盛元一家,若惹恼了盛元,它与其他商号联合起来咱们的摺扇在巴蜀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我便同意了他的提议。过了没多久我就回长安了。若非您今天提起来,我都把这事忘了。”

李潜听了暗暗吃惊。怪不得以前没听说过盛元商号呢,原来它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不能不说这一招非常有效。一般人都会把商号的规模做大这样才显得实力雄厚,谁会想到盛元反其道而行之,用数量来扩充实力呢?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不引人注意,对于梁师都来说最为合适。试想,若有一个实力非常大的商号而且背后的东家是梁师都,一直在大唐的眼皮子底下做生意,大唐知道了能放过它吗?肯定会将商号连根拔起来打击梁师都。

李潜想了想,吩咐老许拿笔墨纸砚来。李潜很快写了一封信交给老许,“你去一趟苏州,记住直接去苏州将信交给我岳父,等他看了信然后你把刚才的事告诉他,再对他说盛元商号是梁师都的产业,他自会安排。路上若有人盘查,你直接将信拿出来不要隐瞒。”

李潜在信上没写任何秘密,只让梅宗颍筹集五千担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到徐州。不过李潜相信老许对梅宗颍说完刚才的话他肯定能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下面该怎么做梅宗颍心里肯定有计较。

次日一早,梁兴财带着两个管事打扮的中年人来到客舍。李潜与他见了面,然后交割了钱货。然后李潜故意道:“昨天的事在下已写了封书信,准备派人送给家叔。只是城门进出麻烦,还请梁东家费心相助一二。”

梁兴财会议立刻派人送老许出城。

李潜谢过梁兴财殷勤起他到房中聊聊。两人落座,梁兴财忽然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接下来梅公子有何打算?”

李潜知道这是梁兴财在试探自己了,遂笑了笑道:“做生意当然是有买有卖了。这次能这么顺利地卖掉粮食多亏了梁东家。”李潜招招手,庄小虎赶紧拿了个木匣过来递给李潜,李潜接过木匣推到梁兴财面前,“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梁兴财打开一看,木匣里面是一颗龙眼大的明珠,他立刻装作吃了一惊,“哎呦,这么贵重的礼物鄙人怎么敢要?”说着便将木匣推了回来。

李潜笑着将木匣推过去,“梁东家见外了。相比咱们合作的大生意这点薄礼算得了什么?另外,在下还有些事需要麻烦梁东家。”

梁兴财这次没有将木匣重新推过了,而是望着李潜道:“不知梅公子有什么事需要鄙人帮忙的?”

“梁东家也是生意人,当然也知道只卖不买的生意其实不算赚钱。这次在下运粮来朔方若只带钱回去岂不错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梁兴财点点头,“公子想买些什么回去?”

李潜看看左右,将身体前倾靠近梁兴财低声道:“战马。”

梁兴财大吃一惊,“公子为何要做这生意?”

李潜低声道:“实不相瞒,鄙号在江南的确有些实力,要想在江南扩张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江南的同道与鄙号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鄙号不能为了将商号做大拉下脸来将那些同道赶尽杀绝吧?家叔已经明白江南那边没有发展的余地了,所以家叔准备进军江北。在下这次来就是来试探一下江北各大商号的反应。”

“哦?公子试探的结果如何?”

李潜轻轻摇头,“不乐观。所有的大商号对鄙号都充满了敌意。鄙号想在江北站稳脚跟只怕得有一场恶战。”

梁兴财点点头,“不错,商场如沙场,谁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地盘。”

李潜点点头,“不是在下自夸,论财力鄙号不逊江北的任何一家商号。不过鄙号想要进军江北单有财力还不够。还有要有靠山有实力。实不相瞒,鄙号现在已与京中的某位勋贵联系上了,靠山没问题,剩下的就是自身的实力。江南是四海商号的根基所在,必须确保安全不能抽出太多人马。所以为保障商路畅通必须得组建一支护卫。”

梁兴财笑道:“组建护卫自然得需要战马,对吗?”

李潜亦笑,“梁东家说的不错。正是如此。”

梁兴财点点头思忖了片刻,“不知梅公子需要多少?”

“不知梁东家给在下什么价格?”

梁兴财想了想伸出五根手指。

李潜见了略一思忖,大吃一惊道:“五千贯?这……”

梁兴财笑了,“若是这个价格给公子,公子肯定会骂死我。其实鄙人想说的是五百贯,而且都是最好的草原战马。”

这个数字把李潜下了一跳。一匹中等驿马的价格差不多值五百贯,但中等驿马与战马差的远了。不过李潜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驿马的价格之所以高是因为中原产马的数量非常少,而草原盛产战马,梁师都与突厥人关系密切,双方有大量的生意往来,盛元商号完全可以用日用品来交换突厥人的战马,如此折算下来这个价格梁兴财已赚了不少。

李潜开心的大笑,“梁东家果然爽快,就这么定了。在下先付一万贯定金,待粮食运到咱们以战马换粮食如何?”

梁兴财大喜。李潜的提议等于他用一百匹战马换来五千担粮食。眼下朔方不缺战马缺的是粮食,而且养这些战马也需要耗费粮食,对梁兴财而言是个负担。这样简单的一交换双方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

与梁兴财敲定了生意,李潜兴高采烈非要挽留梁兴财一起和两杯。

菜是从最好的食肆里叫来的,酒是李潜专门从长安带来的女儿红。说到从长安带来的女儿红,这其中还有些曲折。自从麦紫澜成婚后,一直没有时间回苏州,她特别怀念江南的女儿红。后来她索性开了个店,专门从苏州运女儿红来长安卖,一则长安城有不少南方人存在很大的市场,二则自己喝也方便。

李潜为梁兴财斟了一碗女儿红。梁兴财端起酒碗仔细嗅了嗅,又抿了一口品了品,赞道:“应该是正宗的女儿红。除了会稽别的地方都酿不出这个味道来。”

李潜笑道:“梁东家果然是懂酒之人,这正是会稽的正宗女儿红。”李潜说着又为梁兴财斟了一碗酒,“梁管家似乎对江南很熟?巴蜀的烹茶手法,抿一口就能分辨出使不是会稽的女儿红,这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梁兴财笑了笑,也许是因为兴奋的原因脸上的肥肉闪着油光。他摇了摇头,“也不是太熟。巴蜀那边鄙人因为生意上的事经常过去。至于会稽的女儿红,因为鄙人在会稽长大,小时候经常喝女儿红,那滋味一辈子都忘不掉啊。”

李潜诧异,“难道梁东家与陛下不是同宗?”

梁兴财道:“鄙人与陛下的确时同宗。不过家父当年曾追随前朝杨素征讨南陈,后来家父便留在会稽当了鹰扬校尉,鄙人很小便去了会稽,直到大业末年才回来。”

李潜点点头,“原来是这样。说起大业年间倒让在下有些感叹,谁会想到开皇年间那么强盛的大隋朝竟然仅仅十三年便烟消云散。真是可惜啊。”

梁兴财叹息一声,“鄙人曾亲眼见过隋炀帝,的确时相貌伟岸器宇不凡。”

李潜也叹息一声,“是啊,在下也听说他做晋王时的确贤明,而且胸有韬略,比之废太子杨勇要强多了。可怎么当了皇帝就整个变了一个人似的?”

梁兴财思忖了片刻,“隋炀帝的确才干非常。不过,他操之过急了些。他所做的许多事未必是坏事,可这些事都挤在一块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就拿吃放来打个比方吧。这些菜都是好菜,可要一次吃的太多肯定会撑死人。”

李潜大笑道:“梁兄比喻的果然在理。没错,再好的菜也要一点一点的吃,吃的太多了好菜也会要人命。”

梁兴财注意到李潜称呼的变化,微微一笑道:“公子太抬举鄙人了。”

李潜摆摆手,“哪里,哪里。小弟尊您一声兄长可不是拍您的马屁。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弟听了您这一番话觉得受益良多,所以才尊您一声兄长。还请兄长不要嫌弃小弟。”

“不敢,不敢。是鄙人高攀了。”

称呼的变化将两人的关系拉近了许多,李潜殷勤劝了几杯酒,待梁兴财酒酣耳热之际,李潜忽道:“梁兄慧眼看透前朝的兴旺根由,想必对当今的局势也有所见解,不知可否指点小弟一二?”

梁兴财醉眼朦胧地望着李潜好一会忽然叹息一声,“眼下只怕难以撑下去。”

李潜一震,“梁兄为何如此说?陛下与突厥人关系非常,若突厥人肯相助陛下何愁江山不保?”

“嘿嘿,突厥,”梁兴财晃了晃脑袋,似乎想让脑袋清醒过来,“不是我说丧气话,突厥只怕自身难保。大唐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人物?论才略当今天下无人能敌。武德七年百起退突厥,武德九年六骑逼的颉利和谈,千古一来谁有这样的胆略?再看看他麾下的将领,李靖、李绩、李孝恭、柴绍、秦琼、程咬金、张公瑾、侯君集、薛万彻、薛万钧,哪个不是当世名将?更难得的是李世民的气度胸襟非常人所能比。魏征、王珪、韦挺、薛万钧、薛万彻等人乃是前太子的心腹,他不仅不将他们赶尽杀绝而且委以重任,遍览史册那位帝王能有这份胸襟气度?”

“反观突厥却内乱不止搞的元气大伤。薛延陀、回纥又在趁机作乱。现在大唐也就是暂时腾不出手来而已,等大唐腾出手来只怕突厥灭亡之日为时不远了。”梁兴财说完重重叹息一声,“只是可惜了阿郎。阿郎对陛下忠心耿耿,这些年冲锋陷阵征战四方,若是没有阿郎,这朔方城早就成了唐朝的地盘。”

李潜心念一动,暗忖,梁兴财不是在故意试探自己的吧?嗯,不能轻易亮出底牌。不过他分析的倒也不差,能有这份眼光的绝不是常人,应该想办法拉拢一下。想到这李潜试探道:“梁兄可有何打算?”

梁兴财再叹一声,“我一个小小的管家能有什么打算?只能为阿郎尽忠喽。”

“梁兄有大才,若不嫌弃四海商号庙小,可愿意到四海屈居?梁兄放心,四海商号绝不会亏待梁兄。”

梁兴财顿了顿,摇头道:“阿郎对我有恩,我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抛弃阿郎独自偷生。”

李潜暗道,这事有门,便继续试探道:“眼下唐军马上要来攻打朔方,梁将军难道没想给自己寻条后路?难不成真的要与朔方共存亡?”

“后路?”梁兴财忽然一震,酒意似乎消退了不少,望着李潜道:“什么后路?”

李潜不假思索地道:“梁将军声名远播,在下即便有心为梁将军谋条生路也没这个能力,不过四海商号也非浪得虚名,无论在朝在野都还有些门路。烦请梁兄回禀梁将军,若梁将军信得过在下,可以将子女交给在下,在下当竭尽全力为梁将军保存一支血脉。”

李潜故意不说让梁洛仁投降的事,生怕梁兴财是在试探自己。眼下他孤身在敌城,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他必须谨慎小心才行。他不说劝降梁洛仁,从侧面让梁兴财认为他不是大唐派来的说客,因为他若是说客,听到梁兴财心意动摇,肯定会迫不及待的要劝降。他说他愿意为梁洛仁保全子女的性命,一方面他作为四海商号的少东家有这个能力,不会让梁兴财起疑心。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的诚意。只是这诚意在梁兴财看来仅仅是四海商号想拉拢他的诚意。有了这份诚意,梁兴财即便想回绝也不会那么直接,甚至会接受李潜的好意。

果然,梁兴财听到李潜的提议动心了,他起身冲李潜长揖道:“公子高义,请受梁某一拜。”

李潜赶忙扶起梁兴财,“举手之劳而已,梁兄何必行如此大礼?”

“此事我会尽快回禀阿郎,若阿郎同意,还请公子鼎立相助。”

“没问题,包在小弟身上。另外,梁兄若有需要小弟照顾的家眷一并交给小弟就好。”李潜的眼下之眼,我不仅会帮梁洛仁,更主要的是要帮你,希望你能来四海商号。

梁兴财立刻明白了李潜的意思,“多谢公子。若阿郎愿意,鄙人自不多言。”

李潜大喜。接下来两人又同饮了几杯,说了会子闲话,然后李潜客客气气地送走梁兴财。等梁兴财走了,李潜忍不住得意地笑了,小样,只要你们的子女家眷落到我手里,你们还不得乖乖听我的安排?

梁兴财回到梁洛仁府中直接去了梁洛仁的书房。梁洛仁见梁兴财进来,问道:“事情办的如何?”

梁兴财道:“没有试探出来。这个梅绍应该不假。我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向我买了一百匹战马。从这点来看,他对经商之道颇有研究。最后我们议定用粮食换战马。”

梁洛仁点点头,“这样也好。留着那些战马只会耗费粮食。有了粮食守住朔方的机会就大了许多。”

梁兴财顿了顿,将李潜所说的愿意为梁洛仁安排子女的事说了一遍,梁洛仁听了沉默许久才道:“此次李世民趁着突厥内乱之际大举兴兵,看来对朔方势在必得,朔方难保啊。”言罢梁洛仁长叹一声。

梁兴财立刻明白了梁洛仁的心意,点点头道:“那我这就去安排。”

梁兴财说完转身刚走了两步,梁洛仁突然叫道:“等一下。”梁兴财停下脚步,转身诧异地望着梁洛仁。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第一五二章讨伐梁师都(四)

梁兴财道:“若只凭大梁国自身之力面对十数万唐军的进攻的确很难守住。不过,梅公子别忘了,突厥肯定不会坐视唐军攻占大梁国。”

“难道梁兄到现在还以为突厥能阻挡的住唐军?”

“若唐军凭城固守,突厥人还真奈何不了唐军。可在下要提醒梅公子,突厥人精于骑战来去如风,唐军劳师远征,单是粮草辎重每日所费就不是个小数目。若突厥人断了唐军的粮道,唐军拿什么来打朔方?”

李潜点点头,“梁兄说的不错。不过若唐军并不凭城固守呢?”

梁兴财忽然笑了,“梅公子,难道你认为唐军会与突厥人野战?”

“有何不可?”

“哈哈,若唐军敢与突厥人野战只怕会一败涂地。不是梁某说大话,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