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上田园-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帆,手中宝剑一出,招招儿致命,剑尖上却不留一滴嫣红……

可惜她没有大红色的斗篷,也不具备可以舞动起来的长发,她的小身板儿,也只能握着一把匕首防身。

所有的想象,也都只是想象而已。

眼看着半山腰出现了乱杂杂的人影子,估摸,这群山贼的数量也就这些了,阿珠虚握拳头,在心里跟小黄交流:“替我——把他们的腿全部勒断,就好了。”

甭管出于什么原因,做山贼就得有做山贼的觉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还性命,已经得算是万幸。

“武林高手”——“三胖儿”同学,其实出手够狠辣,砍刀毫不含糊全往山贼要害处砍,保护媳妇跟主人的心思也顽强,任凭怎么对手人多,都坚决不肯退离马车半步。

不过,“三胖儿”毕竟算不上真正的武林高手,两把砍刀也挡不住太多人往车厢处凑乎,只听得一声“娘哎——”惨叫,一个当先往车厢内探头的贼匪,一个跟头又栽下马车。

一道金色闪电,从车厢内爆射而出,两个黑黢黢的圆圆蛋儿,随后滚出,一左一右,蹲在了车辕两侧。

挽娘早傻了眼,跟着两个黑蛋蛋往外挪身子,手里的砍刀颤颤巍巍的差点儿没掉下去。

阿珠没在外面继续亮相,车厢的窗口就够她浏览战况的了。

“三胖儿”很快就觉得轻松了,那道金色闪电他熟稔的很,是小主人的宠物嘛……

正文、第一百五十二章 兴尽而返

小黄没有杀生的戒律,又得了主人的嘱咐,四下里找贼匪去抡尾巴抽、用身子缠勒,大嘴巴叼,无数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无数抱着断腿“哎呦——”的嘶吼,宛如人间地狱。

车辕子上蹲着的两个小东西也不含糊,伸着尖脑袋对敌,锋利劲儿赛过了铁锥子,但这不是最让人震惊的,当贼匪的大刀奋力砍在小东西身上,却丝毫无损,最多闪过一道亮光而已。

穿山甲的鳞片,岂是些许平常刀具所能摧毁?

挽娘盘坐在车厢口瑟瑟发抖,手里的砍刀倒是始终没掉下去,阿珠叫唤的山响,嗓子都嘶哑了,没人明白这丫怎么就能兴奋成这般模样……

这次战役的结果就是,“三胖儿”解决了五六个山贼,穿山甲击退了七八次攻击,剩下的,全被黄金蟒给处理掉了,一水儿的躺地上哭爹叫娘。

躲的远远儿的行人旅客,终于有胆子大的往前靠拢,对“三胖儿”作揖鞠躬不住嘴的夸赞,大家想当然是以为所有的战功都归这名膀大腰圆的猛士……

黄金蟒,也再次得到了在陈家庄才享受过的待遇,那就是一票旅人大礼参拜,口称“蛇大仙降临尘世,福佑民生——”。

不过,小黄早就不稀罕这些虚名浮利,一身的汗臭混着血腥味着实难闻,它带着穿山甲往车厢里钻,庞大的身躯,瞬间不见了。

“三胖儿”脸红脖子粗的,跟喝醉了酒似的,平生头一次得到这么多人的感谢与敬重,脚底下都觉得没根儿。还是丢了砍刀的挽娘恢复神智的早些,架了他的胳膊,坐回到车辕上。

“三胖儿”对为首的那名客商拱手道别:“山不转水转,三胖儿——告辞!”

那瞬间的英武干练劲儿,令挽娘迷花了眼睛。

三个人很有些加速赶路的意思。山贼们就随便旅人或者当地衙门处置了,挽娘跟三胖儿的兴奋劲儿还在持续,只有阿珠沉默的瘪着嘴巴。

原因无他,这般热闹的场合没办法亲自参加,相当的遗憾啊!

其实挽娘也觉得遗憾,循规蹈矩了二十年。初次有这样放松的经历,更是后悔自己为啥没有更加彪悍一点点儿,亲手给山贼留几刀……

“三胖儿”对媳妇很体贴,时不时追问一声,有没有觉得不舒服。按照初见时的娇滴滴程度,就应该被吓昏迷个三五次才算正常嘛。

可惜,娇滴滴的小娘子眉眼里都是浑不怕死的喜悦和新鲜感,对于前路将会出现的类似的坎坷磨难充满了期待。

难道说这也是一条人生定律?越是看起来懦弱胆小的人,一旦放开了,就很可能比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还要心理强悍?

反正,阿珠觉得,跟这个挽娘。很对眼缘,两个人的骨子里,有相像之处。

而且。挽娘心思细腻,甚至没有拉着阿珠询问黄金蟒和穿山甲的下落,回到了车厢里面,就千求万恳的把自己的大部分家当都交给了阿珠保管。

聘礼那一百两银子,挽娘变卖嫁妆房产的盈余,包括金银首饰皮毛冬衣。通通推到了阿珠眼巴前儿。

“三胖儿说主子这儿最保险,有蛇大仙给看护着。平常还不会引起别人觊觎,挽娘其实也得算是主子的半个奴仆。交给您我们放心。”

挽娘说得坦荡荡的,自己跟三胖儿就在身上留了点儿救急的散碎银子。

这其实也说明了,人家夫妻两个,早就看清楚了自己有藏匿东西的本事,更有随时召唤出救命神兽的本领吧?

半遮半掩了好几年的秘密,现在被揭开了也没啥,阿珠眨巴眨巴眼睛,就笑微微的收下了。

现在,马车里除了必备的器具,就空荡荡啥都没有了,挽娘倒是多了一种享受,四季水果随时能够吃到,甘甜的泉水,随时可以饮用。

不知道是不是常饮用泉水的原因,反正,娇滴滴的挽娘一路上没叫过苦没得过病,脸色比初见时还多了一份儿健康红润……

阿珠也得到了更细致的照顾,挽娘喜欢拾掇她的脑袋,即便她坚决不肯梳起来什么“朝天揪”“双丫髻”,那头乱毛毛儿,还是被规整了起来,闪闪发光的花卡子,还是漂漂亮亮的别在脑门儿上了。

身上的衣服也讲究了,江南女子原本就美丽典雅,挽娘在客栈的灯光下为阿珠剪裁新衣,随手刺绣几个花样,就把个柴禾妞儿给妆扮出“公主”的效果来了……

有时候,阿珠会想,是不是自己被挽娘当成亲生闺女给看待了,在任意飘游的日子里,除了住客栈时阿珠单独一间房,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同挽娘形影不离的。

这又跟王氏不同,自从阿珠出生,前面就有三个亲姐姐,后来又多了两个小弟弟,六个同胞分享一份母亲的关爱,自然,平均下来就少一些。

更何况最近这两年,阿珠独自留在陈家庄,跟父母相处的时间更少,她又是个成人的灵魂,做不来跟弟弟姐姐们争宠撒娇的事儿……

而现在,无聊的挽娘兴奋的挽娘自由的挽娘,大半的注意力都在阿珠身上,“三胖儿”大概都不如她享受的关爱多。

马车一路行驶,车厢里两个懒洋洋或躺或卧或倚靠着的女人,吃着零食儿水果胡聊八侃,外面赶车的“三胖儿”,总是心满意足的侧耳聆听着,大嘴巴咧到耳朵根儿去。

这三个人都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在阿珠随意的指挥下,马车穿山越岭,方向,竟然靠近了风沙弥漫的边疆……

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在引导?

客栈里面就没有一个干净的地儿,桌案上床铺上都覆盖着一层细细的黄沙,挽娘有三天没洗过澡了,浑身刺挠挠的老是觉得不舒服。

可是,已经临近了边疆,临近了干将驻守的地方,阿珠琢磨着,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叙叙旧为好。

干将可是她第一个最谈得来相处最舒服的好朋友。

于是马车继续前行,“三胖儿”打听起干将少爷的英雄事迹来不遗余力。

在这个地方,李老将军简直就是百姓心中的神灵,李家另两位大将军少将军,更是被传说的神乎其神。

例如少将军回了一趟老家,不但身体上的疾病得神人相助而痊愈,武功更高了一筹,这一年来几次亲自深入番邦内部查探敌情,去年冬季还成功截杀了一队几千人的敌人,边城百姓未受一点儿侵害。

例如干将少将军还推荐了一种奇特的食物,军中将士常备,据说奇香无比,吃一包身体就倍增力气,如果把这东西冲上热水浸泡,那便瞬间膨胀,里面的蔬菜鲜嫩红红绿绿煞是好看……

例如诸葛王朝的最高至尊龙心大悦,亲自手书牌匾“满门英雄”,敲锣打鼓送到军营……

例如……

在听说了最后一个“例如”后,阿珠三人已经接受完盘查,进入边城,在另一端,就是直通军营的城门了。

可是,阿珠摆手叫停,神态蔫蔫的,任何打听干将事迹的兴趣都没有了。

“找个客栈歇息一晚,明日就离开。”

可是为什么呢?三胖儿跟挽娘都一头雾水。

简陋的客栈里面,寥寥无几的客商们谈论的,也是最后一个“例如”。

“少将军这可是有福气的,京城中宰相的女儿不愁嫁,比皇家的公主还吃香呢!”

“是啊是啊,听说,当朝马相年富力强,在朝堂上还有的些年岁尽忠呢!少将军娶了宰相家的千金小姐,这以后的前程可是无量啊!”

……

阿珠心里颇为厌烦,没吃上几口饭,就蔫蔫儿的回了客房,关紧了屋门不出来了。

留下三胖儿两口子百思不得其解,只道是小娃子没长性,路途劳累环境恶劣呆烦了。

不过,第二日清晨,阿珠在房间里整理了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散发着水果的甜香,和一股子药材的涩苦味道。

“三胖儿,你想办法送进军营里面去,请人送给干将少爷,不必言说我来了。”

小世界里面成熟的药材,包括一畦成形的人参,和最受干将欢喜的铁皮石斛,除了留种儿的份儿,可都给干将包圆儿了。

等三胖儿回返,阿珠没多问,坐进马车返程。

客栈里面的谈论声还不绝于耳:“今年订了亲,明年这时候可就回京成亲了吧?李老将军可要高兴坏了,说不得后年这时候,李家的小小将军就降生了呢!”

……

“不如,我们回家吧,大姐姐的婚事也到操办的时候了……”。

阿珠软绵绵的提议道,似乎,初来时所有的兴致都散发干净了。

“可是——可是——还没见到干将少爷——”。“三胖儿”终究是有了点儿遗憾。

“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

阿珠的声音淡淡的,透着骨子里的冷清。

就好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雪后月夜里,他喝酒赏景觉得少了琴声,就命仆人开船连夜赶往戴逵处,拂晓时却说自己只是兴起才来,现在兴致没了就该回去。

阿珠的兴致,也没有了。152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我心安处是我家

宛如当初听到欢子结婚的消息,心里头涩涩的,说不出什么更确实的感觉。

现在,模样肖似欢子的那个少年郎也订了亲,原本心里头就迷茫的阿珠,更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追寻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她所需要努力的事情。

女子不用读书,阿珠不需要再重复前世里的上学放学写作业的经历,她也不缺银子,只要不去大手大脚的挥霍,小世界里面的存款足够她一路行驶回家。

那么,在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稚嫩年龄,阿珠还可以做什么?去真正感知到自己生命的存在,留下生命的痕迹?

从边境往回走,景色是愈发的青翠的,即便是初冬的落叶,也比边疆那疙瘩儿有生机的多,阿珠却越发的沉默,做什么都懒懒的提不起兴致。

如果一直这么走下去,说不定真的可以赶在除夕前回到家乡,可是,一直吃得香睡的稳脸色红润的挽娘,突然大吐特吐起来。

阿珠收了愁绪,跟“三胖儿”一样着急麻慌的找人家请郎中,结果,虚惊一场,小夫妻两个要添下一代了。

跟重活了一遍似的“三胖儿”,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这么膀大腰圆的汉子还会抹泪儿,一会儿对着郎中家的院墙跪地上告慰祖先,一会儿又围着挽娘转圈圈儿……

挽娘也哭得没办法看了,娇滴滴的小娘子鼻涕一把泪一把儿全忘了形象,在江南时这女人曾经几次萌生死念,是“三胖儿”和阿珠把她从那个心灰意懒的世界带出来,现在。老天爷还额外恩赐给她一个亲生骨肉……

人家两口子又改换成抱头痛哭了,阿珠鼻子酸酸的,跟着郎中走出屋门,把空间留给急需宣泄感情的夫妻。

郎中家位于官道一侧的小村子里,抬目望去。隐隐约约另一侧浮现山峦的影像,倒是跟陈家庄的地势有些相像。

细细的攀谈起来,老郎中的脾气挺和善,告诉阿珠那座山峦叫做阿鼻山,他所处的村子叫阿鼻村,属于颖县管辖。距离阿珠的家乡初阳县城,大概有七八百里路程。

甭管多远多近,目前是不适合赶路的了,三胖儿跟挽娘宝贝这个孩子的样子也看到了,万一有个闪失。可忒不近人情了。

迷茫的阿珠做决定的时候可不迷茫,扯着老郎中的袖子在外面走了一遭儿,还跟村子里零零落落的村民打了招呼,把阿鼻村的大致摸了一下底儿,就回去安排具体事宜了。

三胖儿又哭了,还像模似样的给阿珠磕了一个响头儿,才按照嘱咐揣了银子找阿鼻村的里正,协商就在此地买地置房产的事宜。

“可是——可是小姐您不得回家吗?挽娘这身子骨儿无碍的。坐马车没有关系。”挽娘又一轮呕吐过去,眼泪汪汪的对阿珠说道。

现在,关系熟稔了亲密了。挽娘的称呼却更改了。

“你安心在此地养胎,我回家的事儿不急,姐姐弟弟们一大帮,不缺我一个在家闹腾。”阿珠笑得开心,自从决定在此地买房置地,她觉得顿时踏实了。

我心安处就是我家。

阿鼻村的里正挺热心的。此地风景甚好,又临近官道。本来堪称风水宝地,只可惜水源不是很充足。阿鼻山上只找到一个泉眼儿,泉水好喝,但不算丰沛,村民们常需扁担挑水,一桶水要等滴答很长时间。

从地下挖井的话,又需要挖的太深,浅井用不到几日就会干涸。

所以,有本事的村民,就会想法子搬出去,据说临近的村子挖井就不需要这么艰难……

“三胖儿”跑回来商量,里正推荐的一处闲弃的宅子,五间北房,大院子,位于阿鼻村最南边,优点是素净,缺点是距离阿鼻山的那个泉眼儿最远。

但是不需要自己重新翻盖新房,阿珠点头同意,对她来说,泉眼儿远近没啥大关系,小世界里面的湖水还不够用吗?

“就是——觉得这儿的人有点点儿怪,里正那汉子,愣是在脖子上包了个布巾子,难不成是吃饭时的围嘴儿忘了摘?”

“三胖儿”自己嘟囔几句,开始办正事儿,这厮为了媳妇孩子,宛如上足了发条的时钟,马不停蹄的一个劲儿忙活,买好了宅院,清理打扫房屋,安置两位女士休息,再购置必用炊具和生活用品,整整花费了两整天时间,才算能喘口气儿。

这还是由阿珠随手抛出来一堆小世界里面的储存打底儿呢,现在不需要对他们夫妻二人瞒哄着,黄金蟒和穿山甲也被放出来,把干硬的土院子给拱了个松软,只留几个过道儿。

此地庄稼不丰产,阿鼻山上也多是石头沙子,阿珠计划只在小院子里种些药材。

“三胖儿”继续修葺院墙和屋顶,院门也更换了个结实的大木门,再等阿珠放出来小世界里面的湖水,一汪蓝莹莹的小水潭,就镶嵌在了松软的菜畦之间。

伴随着小水潭的出现,整个院内的温度升高,仿若一面无形的暖罩,护佑着整个宅院。

然后,各种绿色的小苗儿萌发成长,不受任何约束的伸腿挥拳,泼辣辣的迅速铺满整个菜畦,虽然,它们可不是蔬菜。

蔬菜种在另一侧,长势就更生猛了,三五天就是一茬儿嫩苗,挽娘的孕吐,很快就告一段落。

除了三胖儿需要经常出门采购点东西啥的,两个女士可都是标准的宅人儿,给家里的书信已经交待明白了,阿珠踏下心来,每日里跟着挽娘学习刺绣。

前世里,她可是只有过十字绣的经验,在这里完全排不上用场,一针一眼,都需要挽娘从头教授。

沉入到刺绣的世界里,阿珠的心灵回归到平静,曾经的四方周游理想,做侠女飞檐走壁为民除害打抱不平的渴望,也渐渐的淡去。

挽娘给阿珠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无论身处何方,什么样的环境,做女人的,都要保持一种淡定的优雅,从穿衣到打扮,可以俭朴,但不可以邋遢,可以素面朝天,但不可以双目无神……

“三胖儿”搬来的第二日就抓来了十几只母鸡,圈养在小院儿一角,因为,挽娘舍弃了胭脂水粉,却舍弃不了纯天然的蛋液滋润。

就连阿珠的小脸蛋儿,也必须每日用蛋清做清洁,还得容许蛋液黏黏的一忽儿又干干紧绷的在皮肤上留一段时间,才可以冲洗干净。

洗头发也是蛋液,微腥的粘汁糊满整个脑袋,然后耐心的用手指肚揉按头皮……

这要是被阿鼻村的村民看到了,非得照着挽娘那张娇滴滴的嫩脸吐口唾沫儿。

然而,十几天之后,阿珠就发现,挽娘的美容养颜措施真的很给力,她的幼嫩的皮肤倒是还那么水水的白白的,可满头的软毛毛变黑了啊,手感上也觉得粗实了,就连眼睫毛儿,都比从前显得茁壮茂密……

江南女儿柔美是有传统的,何况挽娘原本的出身也算得上高端?“三胖儿”不需要媳妇操持家务,他自己做三个人的饭食完全没问题,在李官镇的方便面作坊都练出来手艺了。

只要能时不时看到挽娘舒舒坦坦的在床上倚着,跟阿珠一人一个刺绣棚子,聊着天儿,吃着零食儿,“三胖儿”就觉得日子过到了天堂上……

老家的回信,估摸着得到年后了,第一场雪,飘飘洒洒落了下来。

“三胖儿”赶着马车去颖县卖药材,这是头一茬儿,需要摸摸底儿探探价格,这也是三个人来到阿鼻村之后的第一笔收入。

其实未经炮制的药材卖价都高不了,阿珠是惫懒的主儿,没跟吴老爷子学习这本事儿,“三胖儿”是根本不会不懂。

但这不妨碍“三胖儿”四下里打听看价格,再加上跟阿鼻村的郎中混熟了,专业术语也学了几句,到最后的收获还算可以,按照阿珠的叮嘱,只需要把银钱转换成生活用品就可以了。

“三胖儿”乐呵呵的给两个女人扯了几块各种颜色的布头儿,买了丝线、棉絮,又转道儿去集市上采购肉类。

满满当当的运送回来,照例要宣讲一下一路上的见闻:“我说怎么这儿的人出门,好多都喜欢脖子上系个布片片儿?原先权当是风俗习惯,或者是他们怕冷的缘故,结果,你们猜是怎么的?”

“怎么滴?冬日里裹个大围巾保暖呗!”

阿珠搓搓手指头儿,笑嘻嘻接腔儿,她跟挽娘可都是宅的很,自从来了阿鼻村,基本上没出去溜达过,陪着孕妇在自家院子里走走,倒腾下菜地就算运动了。

“三胖儿”那表情惊讶极了,夸张的咧着大嘴巴,手摸着自己的脖子感叹:“不是保暖!是——好多人长了个大脖子!”

大脖子有多大?今儿个“三胖儿”逛荡遍了颖县的医馆才知道,解掉了布巾子的大脖子病人,甚至有大肉瘤似的直垂到胸前的,要多可怕就多可怕!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方向

阿鼻村的里正,也是长期缠着个布巾子在脖子里的,莫非也是这病症?

“挽娘,阿珠,幸亏你们没出去亲眼见到,真的很吓人,听郎中说,这病不算疼,就是不方便……”。

哪里仅仅是不方便啊?患者很痛苦的好吧?

颖县阿鼻山附近,会出现这样多例大脖子病患,那极有可能就是地方性缺碘所致。

人体需要的碘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区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这些地方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饲养出来的的家畜、家禽乃至野生动物,体内的碘含量也不多。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又只吃当地产的饮食,当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碘供应。

可怕的后果就是,如若3——6个月内又得不到足够量碘的补充,便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继而导致碘缺乏病。

貌似,初来之时,确实在路上见过几个匆匆而过颈缠布巾的本地人,只是当时不以为意,权当是风俗习惯而已。

阿珠觉得,自己冷清清的外表下,那颗其实还算滚烫的心,微微的揪动了一下,又一下。

“三胖儿”是个粗拉汉子,疾病没得到他的身上,也是惋惜几句而已。

可是挽娘则不同。

仿佛出自一个母亲的本能,又或者是一个孕妇的过分敏感,挽娘双手合抱着肚子,惊惶的问道:“大脖子病过不过人?会不会过到孩子身上?”

“三胖儿”手忙脚乱的去安慰媳妇:“不过人哩。真的,里正的老婆不就没事儿?光着脖子常在村子里转悠。”

拥有一个正常的细脖子,也确实,是值得骄傲值得转悠的一件事儿。

“三胖儿”终于把挽娘的忧虑给遏制了一些,但是。小小的阿珠,却深深的陷入忧虑之中。

大脖子病确实不传染人,但是,挽娘怀着身孕居住在此地,谁也不敢担保,肚子里的孩子就不会缺碘。其实,连大人原来没得过大脖子病,到了这里,吃喝这里的东西,以后会不会得上也不好说……

碘。虽然在人们生命中只需要一汤匙之多,却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令人遗憾的是,地球上的碘大都储藏于人类早已告别的海洋。内陆本就不太多的碘,却被冰川融化、雨雪淋滤,然后是风的洗刷,尤其滚滚而下的江河也把碘毫不珍惜地带进海洋之中。

内陆中的碘,多存在于地壳的表面。这些碘,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供应。在风化的土壤和毫无植被的地面上,更没有碘的踪影了。山区,特别是在荒山秃岭。碘的贵重还比黄金要高出许多。

这就是华夏大陆上越往西行患碘缺乏症的病人越多的根本原因。

阿珠曾经西行到过干将所在的边疆,却始终是以一个游客一个旅人的姿态走马观花、一览而过,到底那边的大脖子病患者多不多,有多痛苦,竟然没有注意过。

“我——去走一走——屋里有点点儿闷——”,阿珠放下刺绣棚子。勉强扯了一个微笑,从椅子上出溜下去。

屋里。挽娘的声音其实还不算稳定:“三胖儿,我夜里做梦。咱家孩儿的手脚,不齐全似的——”。

现在又多了一种筑梦材料,以后这神经质般的孕妇做梦,估计又得把大脖子给那个无辜的孩子添加上……

只可惜,阿珠此刻已经没有调侃挽娘的心情,她的小身板,在水潭处静立了片刻,又慢慢儿地踱出门去。

院里温暖如春,院外却是寒冬腊月的最正常景观,积雪未化的墙根儿,冰冻的很结实,几株枯树失去了生机似的,把绝望的枝条伸向了天空……

阿珠还记得最初到这个阿鼻村,老郎中的家的位置。

在心里跟小世界里面的黄金蟒做了几句交流,阿珠抓了几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出来,权作是登门的礼物。

这可是稀罕东西,普通人家保存不到这个时候就得蔫了坏了。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玄妙,原先不知道大脖子病这回事儿,走南闯北都没看到,现在满脑子装的都是大脖子,一路走来,就很是发现了几个村民的异样,从包着布巾子的外部轮廓,足以看透到里面的病症。

再走进老郎中家里,阿珠几乎要惊呼出声,行医多年经验丰富的老人家,竟然也有至亲的骨肉在承受大脖子的病痛。

一个包着布巾子的妇人,抱着一个痴痴呆呆胖嘟嘟的婴儿,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口中哼着安抚婴儿的曲调……

看神态与穿着的随意,应该就是老郎中的儿媳和孙子。

阿珠忽然觉得,自己怀里抱着的红苹果就是几个红艳艳的讽刺,这讽刺针扎似的,让整张脸火热并辣辣的痛。

“你——是谁家的孩子?喊瞧病去吗?你得等等,我公公出去了。”妇人说话语速很快,脸上的汗珠子也滚下来,身子都有些发抖似的,仿佛手中的婴儿很重,重到了她支撑不起的程度。

但那孩子根本不理会这些,母亲的脚步一停,他就张嘴哭泣,连个眼泪疙瘩都没有,就是干嚎,身子还一抽一抽的。

不知道这位悲催的母亲,是已经抱着他走动了多久,并且,还必须继续走动下去……

妇人脸上的汗珠子又滚下来一颗,砸到地面上,连一粒尘土都没有溅起来。

可是这还不够,婴儿变本加厉,直到母亲脚底下急促的跟被狗撵似的,在院子里一个劲儿的连贯的小跑儿,才算是满意的收了哭泣,继续睁着两只傻呆呆的眼睛望着天空……

阿珠觉得,如果自己不幸也有这么一个折腾人的儿子,那肯定早两巴掌打肿他的屁股了,这还是两眼直勾勾一看就心智不机灵的娃儿呢,机灵的,不得把亲娘给训练成“马拉松”选手啊?

“给——小弟弟——吃个苹果吧?”

阿珠弱弱的开口,她刚刚从小婴儿翻身长大了点儿,自然知道小弟弟吃苹果这事儿不靠谱儿,但是,可以借助点器具啊——

“汤匙——给我用个汤匙——小弟弟就能吃下去——”。

不过,让这个可恶的小娃子不闹腾,其实没那么麻烦,一只红苹果搁到小胸脯上,这痴痴呆呆的娃儿,就知道双手抱住往嘴巴里面送,也不是真傻嘛!

得了赦免的母亲,额头上是净湿一片,呼吸也急促的跟拉风箱似的,坐在木凳子上,半晌儿不能言语。

阿珠无奈,转动着眼珠子四下里瞧瞧,扬声高喊:“我看到你们家的碗柜啦,我自己去拿——”。

真心帮助别人嘛,不能在意太多的形式。

挑了个轻便小巧的铜汤匙,阿珠削去了一层果皮,就开始自下而上轻刮苹果肉,等汤匙顶端聚集了碎碎的果汁果肉,便送进小婴儿的嘴巴里。

小世界里面出产的水果,那品质都是杠杠的,酸酸甜甜的果汁一入口,小婴儿的神色就灵动了起来,又是吧嗒嘴儿,又是挤眼睛吐舌头,煞是可爱……

那妇人眼睛紧盯着汤匙上面的果汁果肉,唯恐有大个儿的东西会卡到了孩子喉咙,然后,终于笑逐颜开,呼吸声也没有那般急促了。

“婶儿你也吃点儿,小弟弟可吃不完这么大的苹果,要是放着,又得坏掉。”阿珠抬眼笑看妇人,把手里的多半拉儿苹果递给她。

被喂了几汤匙果肉汁,小家伙儿满意的抱着个最大的果子,懒懒的闭上眼睛了。

妇人身子不敢动,一只手却在推让:“这可是金贵东西,小姑娘你自己留着吃吧,我是大人,不用这些。”

华夏民族几百年的传统,好东西都给孩子留着,就跟定律似的,一旦成为人家的父母,就不需要任何享受了。

阿珠很希望自己的大苹果能舒缓一下这个妇人的疲累,甚至是疾病的痛苦,或许,小世界里面的出产,能起到一丝丝作用呢?

“这个苹果必须给您吃,您看,上面都是小弟弟的口水——”。

马上就够五周岁的小丫头,从一侧的太阳穴处往另一个方向,编了一组麻花辫儿,贴着额头,像一圈花环,围裹着一张细白的脸蛋,小眼睛水汪汪眨啊眨啊,穿一身绣花的粉红小袄裤,站在那里,不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