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际花匠生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灵瞧瞧时间,知道爸妈已经睡着了,这才关了电脑起身,捧起音箱上那盆小小的合果芋,使劲瞅。

这东西连盆带叶,也就两个巴掌大。

毁尸灭迹,十分容易。

挫骨扬灰,也一点不难!所以……——要找实验对象,还有比它更合适的吗?!

合果芋身上,也有一些“白雾”。

非常纤细稀薄,淡得几乎看不到。

姜灵在地板上坐下来,把合果芋放在自己面前,阖上眼,静下心来,细细去感觉,感觉面前的这一小团白雾。

起先只是一团,不过渐渐地,每一丝,每一缕,每一线;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芽,每一条根,在姜灵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就好像有一支笔,在合果芋模糊的影子上,把它的身影,细细勾勒了出来。

最开始只是朦朦胧胧的一株。

渐渐地可以分辨出那些又绿又大的叶子,与又长又粗的根须。

接着,是嫩叶、老叶,是叶芽,是小根,以及根上的分须;最后,连藏在麦饭石中间的那一段根须,也明明白白地显现了出来。

与眼睛看到的不同,这是一株由白雾构成的合果芋。

就在整株合果芋,完完全全成形的那一瞬,姜灵仿佛听到脑海里响起了“啪”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冲破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白雾合果芋霎时变得更清晰了,毫发毕现;而与此同时,一股微小的、不属于自己的情绪,传达了过来。

——那是一种恬然、坚定的喜悦。

随即,姜灵的太阳穴“突突”乱跳,脑侧一阵胀痛!

……姜灵捂着额角,睁开眼睛,只觉精疲力竭。

结果下一瞬,姜灵身上的疲劳,就被吓得不翼而飞了!

因为姜灵面前的合果芋,刚抽出了一片新的叶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蹿起来、舒展开来。

随着生长,新叶子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等到叶子完全展开,恰好静止不动。

姜灵正好看到后面一半,不由惊讶地盯着这片新叶子,使劲瞪大了眼睛。

片刻后,姜灵捏了捏自己的脸……疼!

——那就不是在做梦!

所以姜灵顿时笑了开来。

就凭这一招,去培养一些顶尖的名贵花木,一年卖个四五盆,她姜灵还用为生计问题犯愁吗?!于是姜灵“嘿嘿”偷乐了一会儿。

然后姜灵突然抬头,看向卧室窗户!

还好,窗帘拉上了……这样子,从外面瞧不见里面发生了什么。

倒是外面的绿化地,好像也有一层“白雾”。

只是比起公园中央,还要更加稀薄。

姜灵乐滋滋地倒了一杯水,关了灯,走到窗前。

这个小区属于中档价位,与高档的豪华的不能比,但楼间距还比较宽裕,而且物业管得也比较严:外人不让进出;绿化清洁也好、夜里巡逻也好,则比较用心。

所以,草坪踩的人不多,长得不错。

不像公园里的,人流量大,被糟蹋得光秃秃的。

小区里的草坪,也就小孩子会在上面跑来跑去。

大人跟着照顾孩子踩几脚,再加上早上锻炼的几个老年人,又能有多少?

姜灵静静站在窗前,缓缓阖上眼。

的确。

阖上眼后,注意力集中,“白雾”反而更明显了。

草地上淡淡一层,不多,上方外缘还沾着更为稀薄的“灰雾”。

但“白雾”的确存在,特别是那几棵松树,以及地下车库通道旁的一大丛竹。

姜灵的呼吸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变得又长、又深、又轻、又缓。

她仔细感觉,发现草地上与竹丛里的“白雾”,主要集中在下方,在根部。

其中竹丛中,根部的“白雾”里,零零散散,有十来个点,特别浓郁。

——竹笋?

但松树又与草不同。

它的“白雾”,在主干上更浓郁一些。

此时小区入口,有车子的声音传来。

也不知是哪户人家有人晚归,那辆车拐进车库通道,开进了地下。

轮胎与水泥地磨擦的声音,经过车库路口减速板一起一落的声音,开过橡胶消声带的声音,然后又是轮胎与水泥地磨擦的声音。

这些声音今晚格外清晰。

姜灵蓦然睁开眼,从玄妙的状态里清醒过来。

……姜灵一清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神清气爽。

刚才那种精疲力竭的感觉,已经消失了。

因为前几天连着有风,吹开了城市上空笼罩的污浊烟雾。

所以,今晚的靖海市,没有像平时那样,被暗红的光污染所笼罩。

相反,今晚夜空深邃,月光畅通无阻,洒进窗子,洒在地板上。

对面一幢楼,还有六户人家的窗口,依旧亮着。

窗下草坪间的路灯,洒下淡淡的白光。

就在这三种柔和的照明下,姜灵看到,草坪间的“白雾”,向自己流淌过来。

如梦似幻,如纱似绢,仿佛仙境一般。

这令姜灵愣住了。

影视片里的那些特效……今天居然在她身上,活生生地上演了!

不过显然,这种特效,也只有她姜灵一个人才能看得到,无法贡献给观众。

好一会儿,姜灵才回过神来,细细留心其中一抹“白雾”。

结果这一留心,姜灵发现,流淌过来的“白雾”,不止窗下这一片比较大的草地,还有被小区水泥路隔开的另外几片小的。

它们都在姜灵身旁汇聚,绕着她转几圈,再流淌回去。

原来稀薄的“白雾”,在流淌的过程中,会绞碎、吸收一点外缘的“灰雾”,从而壮大一点点,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一点点。

——虽然只有一点点,却抵不过积少成多啊!

另外,“白雾”经过姜灵身边的片刻里,不仅速度加快,还会分出微微一缕,随着姜灵自己的呼吸,进入到姜灵身体内。

……过路费?

——乱收费?!

这个念头冒出来,姜灵不由一恼;这一恼,她周围的“白雾”就躁乱了起来。

小小的混乱之下,“白雾”涌动得更急了。

乱上加急,好几股“白雾”顿时撞在了一起。

结果就是,它们挤成了八爪鱼似的一团,流淌得慢了下来,前面出现了稀薄的空窗,后面的则一股又一股地追尾。

姜灵恍然明白过来。

原来“白雾”虽然交“过路费”,但它们本身,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流淌得快了,交流得也快了,对“灰雾”的绞灭、吸收,也更快了。

姜灵释然,顿时失笑。

怕就怕她成了吸血鬼,在窗前站上半天,去睡觉的时候,留下一大片萎蔫枯死的绿化地,那可就大罪过了!明天一早,小区里的住户,肯定要骂人!

眼下看来,这事是互利互惠的,自然再好不过。

……姜灵在窗前静立,生怕打扰了这奇妙的循环,直到困意慢慢席卷上来。

姜灵也不贪多,转身去睡觉,一边打了个哈欠、一边使劲伸了个懒腰,由衷一笑。

在睡觉前,姜灵再次对着合果芋坐下,试着去与它沟通。

——是的,沟通。

这一次,比上一次要轻松多了。

很快,姜灵感受到一股不属于她的情绪。

没有文字,没有语言,只是一股情绪。

然而这股情绪,却清晰简单,坚定明快,富有感染力。

“有阳光,高兴。

根部有水,满足。

还有麦饭石,好开心。

可是……可是……——伸不开去呀,憋得慌!”

“唔?”姜灵睁开眼,捧起水罐仔细瞅了瞅,恍然明白过来,是玻璃罐太小了。

合果芋的须根,早就长到了罐子底,左绕右绕,盘了好几圈。

姜灵莞尔,想想家里有个以前养金鱼的玻璃圆罐,麦饭石当初买回来的一大袋还没用完,立即捧着合果芋起身,蹑手蹑脚溜进厨房;她倒出合果芋和麦饭石,冲干净已经老死腐败的旧根,然后换上大玻璃罐,扶着合果芋,小心把麦饭石加满,最后添水。

忙完这一切,姜灵重新把合果芋捧回卧室,放在窗前,自己又坐了下来。

这一回,姜灵发觉,合果芋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用兴高采烈,根本不足以形容它。

亢奋、斗志昂扬,再加上傻乐,或许差不多了。

姜灵无言。

好笑了一回,想了想,继续沟通。

而这一回,姜灵想试试看,能不能让合果芋出现一点小小的变异——比如让某一片叶子的叶脉部分,长成淡淡的金色。

姜灵努力传达着这个意向,但合果芋似乎没空回答,因为它正忙着乐颠颠。

“啦啦啦啦!

哦啦啦啦啦啦!

哦叻哦!哦叻哦!”

姜灵无奈,暂时停止了努力。

很显然,合果芋正为它的新罐子狂欢,眼下根本没空儿得理她。

可停止沟通后的下一秒,姜灵突然感觉到身体里面,有一种类似液体、却又不是液体的东西,被抽了出去。

姜灵只觉浑身一空,顿时头晕眼花,本能地朝合果芋看去,结果又被吓了一跳!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合果芋一下子抽出三四十个新芽,争先恐后地长成了新叶子;与此同时,整盆合果芋的叶脉,都以清晰可见的速度,变成了淡金色!原本合果芋比新罐子要小得多;这一切结束后,两者刚好相配。

随即,姜灵收到了一份得意洋洋的邀功,还有一股期待而雀跃的请求:

“还要,还要……还要阳光!”

姜灵望了望窗外高高的弯弯月,坚决地把合果芋推进了床底下。

然后姜灵一步一挪地爬回床上,梦周公去也。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5、长梦这一晚,姜灵做了个梦。

一个长长的梦。

梦里的姜灵,独自一人行走,行走在一个环境很好的、没有工业化痕迹的地方。

走过森林、草原、海滩,走过各种地貌的地方。

在森林里,梦里的姜灵每晚在树上休息,每天出发前,用手按着树木或者地上的小草苔藓,然后决定方向。

一路上,梦里的姜灵采集了许多植物。

有些收果子,有些摘叶子,有些截取根茎。

不管是哪一种,梦里的姜灵都摘取得很小心,把对植株的伤害,减到了最低。

摘完后,还在它们附近,挖个坑,拉撒,掩埋。

……这算是施肥……吧?

在草原里,梦里的姜灵继续采集各种植物。

有一次不巧碰上了一群狼,足有五十多头。

但不知为什么,那群狼最终没有攻击姜灵。

在海边,梦里的姜灵遇到了被暴风雨摔上岸的一种动物。

那动物的身体长得像没壳儿的海龟,脖子很长,与身子差不多长,有点像蛇颈龙。

它的个子很大,不算头颈四肢,光躯干,就与一辆面包车差不多。

它折断了脖子,已经开始腐烂,附近的海水散发着臭味,。

梦里的姜灵看到这个不幸的家伙,十分伤心,坐在旁边的礁石上,嘀嘀咕咕地祈祷。

姜灵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在做梦,只是醒不过来而已。

对这一幕,姜灵觉得很奇怪,因为梦里的姜灵也打猎吃肉;但梦里的姜灵的确很伤心,连金豆豆都掉出来了。

当时有五个人,与梦里的姜灵结伴同行。

梦里的姜灵伤心祈祷的时候,他们忙着剥皮、取骨,好像那些东西都很值钱。

但没有一个不满,也没有人提出要扣掉姜灵的那一份。

梦里,每到一处,姜灵都会去仔细学习辨别当地的植物品种。

当然,梦里的旅途中,落脚的村庄与小镇上,姜灵也遇到了不少人。

有些人看上去被“白雾”笼罩,有些人则是带着“灰雾”。

但“白雾”与“灰雾”不是绝对的。

大多数人,身上混杂着两者。

此外,偶尔还有青的,绿的,红的,黄的,也有黑的。

总体而言,颜色很多,深浅不一。

不过梦里的姜灵,把它们分为两大类——纯粹的;混浊的。

以绿的为例,有些人身上的“雾”,浅的嫩绿,深的墨绿,十分纯粹。

但有些人身上的“绿雾”,色泽并不干净,脏兮兮的,好像小饭馆后头阴沟里的水苔。

梦里的姜灵,总是选择与那些身上有“白雾”的人结伴。

有一次遇到危险,情况紧急,梦里的姜灵还提议,与两个“黑得像夜空”的人合作。

因为信仰的关系,梦里的姜灵当时的数个同伴,都不乐意;只是迫于情形,为了自保,他们不得不同意。

但自始至终,十分警惕防范那两个人。

不过最终,他们一切顺利,一同度过了危险。

分手的时候,双方都和气多了。

最后,梦里的姜灵,重新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出发的时候没有回头,所以这时候,姜灵才发现,那是一个森林边缘的小村庄。

木屋错落,拥着一棵奇大无比的树。

那树也不算高,森林里,比它高的树木有很多。

但它的枝冠特别茂密,远远看去,活脱脱像一个扁扁的、绿油油的大蘑菇。

村庄里的人瞧上去很高兴,涌出来在村口夹道欢迎。

不过大多数人,热情里带着敬畏,弯腰向姜灵施以一种奇异的礼节。

只有四个人上前拥抱、与姜灵互贴面颊,亲吻姜灵的额头。

他们的语言明明不是姜灵所懂得的任何一种。

但奇怪的是,梦里的姜灵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那四个人带着姜灵走到村子中央的空地上,举行了一个简洁庄重的仪式。

仪式很简单。

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老妇人,递给姜灵一颗种子。

种子有婴儿的拳头那么大,十分坚硬。

而梦里的姜灵接过种子,用短柄铲子挖了个坑,把种子埋进去,取过旁边准备好的水罐,浇水;然后退开半步,单膝跪地,一手按着心口,一手按着地面,阖上眼,在心中低语。

梦里的姜灵,清晰地感觉到那颗种子的壳儿裂开,长出根、芽,钻出地面。

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嗖嗖”地往上长,一直长到姜灵面前,才缓下来,却还不停止。

当时姜灵按在地面上的手,都按到了树根上。

梦里的姜灵慌忙再退开一步,讶然起身,抬头看向高处的树冠。

这棵新生的树并没有什么“拔苗助长”的后遗症,挺拔茁壮,已经长得有十米多高。

与另外四棵一起,枝叶交错,气根交缠。

原来姜灵在村外看到的大树,不是一棵,而是四棵;而且现在,又增加了一棵。

旁边那四人中间,最年长的一位,十分高兴,大声宣布村子里又多了一位“林语者”。

围观的村民更加兴奋。

起先的仪式中,他们安静地围观;姜灵的树疯蹿时,他们低低惊呼;而此时,他们的欢呼声,几乎掀翻了村子里那些原木屋顶。

当天晚上,村子里举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篝火晚会。

而人们庆祝到了最热闹的时候,梦里的姜灵溜到了角落里。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独自一人,安静地在那儿等待。

他的身架已经完全长开,但皮肤光滑,眼角、嘴角没有一丝细纹,脸上还有点婴儿肥,估计才十八九岁;他的手上敷着草药汁,从手指到小臂,都隐约可见细细的血痕。

血痕是被一种翠色的阔叶草划出来的。

这种草叶带着特殊的清香,用来裹着一种甜食蒸煮,味道奇美。

这一晚村里有庆祝,这道甜食准备了许多。

梦里的姜灵很不满,嘴上没说,眼睛却剐向另一个男人。

还是年轻的男人好不容易安抚住她。

梦里的姜灵勉强作罢,握着那人的手,轻轻吻了吻,那些血痕就消失了。

然后两人手牵着手,脚步轻盈,消失在漆黑的树荫里。

……姜灵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在做梦。

在做梦,或者说,在浏览一份随着“李子”而来的记忆。

所以姜灵很好奇、很八卦,好奇而八卦地想看看接下来的美事。

可惜,一阵音乐打断了姜灵的梦境。

是手机铃声。

姜灵不甘不愿地睁开眼,一拉毯子蒙住脸,没管手机。

结果那边一个劲儿地响了十多声,才挂了。

过了一会儿,又响起来了。

如此响响停停,都四次了,依旧不弃不馁。

姜灵没办法,只好坐起身来。

“谁呀,才九点就打电话……不知道人家还在睡吗?”

只是听这架势,肯定是老熟人,还是了解姜灵近况的那一种,否则哪里会这么固执。

所以姜灵无奈了,只好跳下床,赤脚跑过地板,去接电话——因为辐射问题,在爸妈的坚持下,姜灵的手机被固定搁置在柜子上,离床老远。

姜灵看了眼号码。

果然,是章骋,高中同学。

高中三年里,一直是前后桌,又说得来,他们两男两女一共四个,一向挺要好。

大学期间虽然天各一方,但也保持了联络,毕业后又都回了靖海市,来往就又多了起来。

于是姜灵夸张地叹了口气,接起来。

“喂?姜灵吗?可不容易,你总算接电话了。

下周六,也就是九月十五号,同学聚会,定在金光大酒店。

好些人要移民去金海了,再不见没准就见不着了,你去不去?这次你可不能又懒得去啊!”

“去,怎么不去!”06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6、被遗漏的储蓄罐挂了电话,姜灵洗脸刷牙。

可洗到一半,姜灵的动作慢了下来。

因为姜灵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她除了能用眼睛看到盥洗台前墙壁上的大镜子,似乎还能“摸”到它——但是两手明明正在绞毛巾啊!

姜灵缓缓放下毛巾,心中若有所悟。

近几个月来,公开征召前往金海星的移民,是最大最热的新闻。

姜灵自然也听过一些报道,知道报名的移民,按照不同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体术与精神力的等级,会得到不同的打分与待遇。

从安家费、到仓位的安排,都要视级别而定。

比如像数次主持过道路修建的工程师,就要比刚毕业的同专业研究生评分高、待遇好。

而体术及精神力方面,三级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一般健康的人,体术与精神力都是一级。

三级体术,只要不遇到猛兽等等,就能良好适应森林、荒漠等各种环境,在那些环境里正常工作。

而三级精神力,则能够令人在短距离内,探察出周围的物体。

网上广为流传着几个简易测试的方法,姜灵也看到过、试过。

而当时的结果证明,她就是一个普通人。

可是,这次呢?

姜灵当即转身进了厨房,舀出一小勺大米,用毛巾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然后把大米往黑色的大理石炊台上一倒!

这里一粒,这里一粒,这里两粒……姜灵拨数了十几粒米,慢吞吞扯下毛巾,发现她“探察”到的,与眼睛看到的,完全一致!

……毫无疑问,这一切与昨晚晚上,那脑海中“啪”的一响有关。

有三级精神力是好事;然而,姜灵从没听说过,哪个三级精神力者,能让合果芋迅速成长、甚至长出淡金色的叶脉来!

——或者从没有过;或者有这类情况,却都被高度保密!

因此,姜灵狠下决心,“李子”的事,绝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她对当“小白鼠”没有任何兴趣!

……所以姜灵把合果芋从床底下捧出来,先费了一番功夫,帮它将叶脉的色泽全部变了回去;这才放在卧室的窗台上,让它晒太阳。

接着,姜灵踩上拖鞋,打开了电脑,准备查查附近有什么风景区,要可以当日内来回的;随即姜灵去了厨房,打算转一块红薯当早饭。

可是一抓起红薯,姜灵就发现上面蒙着一层“灰雾”。

这令姜灵怔住了。

足足半分钟,姜灵才叹了口气放下红薯,在厨房里四下打量,还拉开冰箱查看。

结果,姜灵发现,除了她昨天刚买回来的东西,原本的那些,大多都蒙着一层“灰雾”。

连土豆、玉米等,也不例外。

只有燕麦片,倒是挺好的。

姜灵拿热水泡了一碗燕麦片,一边转身去洗漱,一边在心里记下,下午买菜时要去超市看看,找出没污染的食品和牌子,把家里这些,全部换掉!

风景区找起来容易,姜灵很快选中了本地的日月湖。

然后,姜灵又切到Google在线的卫星地图,打算找一个位置在绿化区中央的风景点。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从卫星地图上,姜灵惊喜地发现,日月湖只不过是山脚下的一个积水坑——靖海市东南方向,有一道道浓绿的山脊,从西南的武夷山脉延伸出来,直向东北,没入大海,然后还冒出了一串岛屿。

就这样,地壳上的同一道隆起,一端成了陆上的大山,一端成了海上的小岛。

不管人们如何称呼,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其中,经过靖海市东南的那一段,叫做芙蓉山。

……最后,姜灵选中了柳公庙。

柳公庙位于日月湖东南岸,周围好几公里方圆内,全都是青山绿水。

间或几个景点、几家酒店,并没有住宅区与商业区,没什么妨碍。

柳公庙那儿,其实还不是风景区的中央。

但更好的地方,太偏僻了。

没办法,现在行骗偷窃抢包的,一年比一年多。

加上最近失业率增高,治安更不好。

姜灵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人出门玩,不敢去没有人的角落里。

至于打开窗子,就能看到湖光山色的几家星级宾馆,好是好,但姜灵一下子之间,还不舍得拿出上千块钱,就为了去住一个白天。

……靖海市与中国其它城市一样,城市规划,是以五年十年为期的—鲜少有哪个一把手,会在乎自己卸任后的事。

所以靖海市常常堵车。

幸而姜灵出门的时间好,十点不到,叫了一辆出租车,一路通畅地出了市区。

出了市区,路两边的农田就多了起来。

初秋季节,白露前后,晚季水稻也好,藕塘里的荷花也好,路边的水杉夹竹桃也好,都是郁郁葱葱,还不见萧条。

绿的,粉的,翠的,红的,瞧着赏心悦目。

最重要的是,离市区越远,“白雾”就越充盈。

出租司机才三十左右,听普通话口音,应该是北方来的,不知是遇到了年轻女孩子心情好,还是本就比较善谈,一路闲聊,说了好些关于车子的事:这个牌子好,那个大降价,等等等等。

再加上窗外的风景好,姜灵的这趟短短的行程,十分轻松愉快。

到了地方,付过钱下车,姜灵四下环顾,而后不由眼前一亮湖光潋滟,山色青蒙。

云高天远,秋风飒爽。

正是好天气,好时节,好地方,好景色。

买了二十五块的门票,迈过高高的门槛,踏入柳公庙内,姜灵的脚步慢慢轻快了起来。

她大步往前走,超过了几拨游人。

姜灵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这么着急。

隐隐约约,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前面呼唤着她。

……与名寺大刹比起来,柳公庙并不算大。

尽管说起来,它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但是可惜,文革期间,与其它很多寺庙一样,柳公庙没能幸免于难。

目前这些巍峨的大殿,金光闪闪的佛像,都是后来在原址上,重新建造的。

姜灵不是头一次来了。

不过对柳公庙的历史,姜灵没什么兴趣——没办法,姜灵记得很清楚,第一回来这儿玩的时候,一时好奇,把大殿前那个宣传牌里的介绍看完了,结果发现里头竟然有错别字!

现在么,错别字大概改掉了吧……但姜灵对柳公庙,却也再没有细细琢磨的兴致了。

后来又来了几次,都是当公园逛的。

这一回前来,是为了“白雾”,当然更不例外。

说真的,因为柳公庙座离日月湖旁,那几个原生态村庄,距离比较近,附近没让开发房地产。

就是修了一下路,保存了绝大部分的山林子。

单论绿化,还真比一般的公园好上许多。

姜灵还没走到山门,老远地,就发现两团浓郁的“白雾”,在前殿两侧。

姜灵连忙过去一看,发现那是两棵香樟树。

树冠高过殿顶飞脊,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树身上还挂着铜黄铭牌,写明了是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树龄两百多年。

——就说这儿绿化好嘛。

姜灵嘿然一乐,穿过山门、前殿、主殿,拾阶上山,直奔西阁的鼓楼——柳公庙依山面湖而建,山势虽然平缓矮小,鼓楼钟楼毕竟建在山顶附近,走到它们附近,视野倒也不错。

从庙门到西阁鼓楼,路上曲曲折折,算起来大约有一公里多。

因为其中一大半是台阶,赶得急了,也挺累。

像姜灵这种长期坐在办公桌前的人,以往悠着爬到鼓楼下,都要歇一歇。

但这一回,姜灵一口气赶到,只是觉得有些热,略出了点汗,连气都没怎么喘。

姜灵心中有数,暗暗惊喜。

鼓楼上去另外要门票,姜灵以前看过,也没兴致再去。

因为上面虽然装修得漂亮,红漆的木柱,蓝白绿金红的花纹,富丽堂皇,但是地方很小。

时不时有游客上去,转一圈下来,没个清净。

当下,姜灵四下环顾,想找个清净又不偏僻的地方,坐下来好好修炼一会儿。

——是的,修炼。

这一看,姜灵发现,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大片特别浓郁的“白雾”。

一条不起眼的曲折小路,可以通向那个方向。

这一段小路是石板路。

比起之前的山路,还要狭窄陡峭得多,也老旧得多,旁边甚至长了些青苔,瞧上去滑溜溜的。

姜灵小心看着脚下,不敢分心。

好在路不长,蜿蜒了二十来米,就到了。

姜灵走到头,一抬眼,“白雾”就在眼前,弥漫成一片。

——又是古树!

一共六棵,均是香樟——说起来,香樟长得快,寿命长,在全国各地的古树中,占了很大比例——其中一棵,上了四百年。

余下的,都是两三百年的。

它们身上的“白雾”与周围山上湿地松、黑松等等融溶相汇,又特别浓郁。

姜灵一棵棵摸了摸树干,心里泛起了嘀咕:“难道传说中的树精花妖,是真的不成?”摸到最后一棵时,姜灵不由意外,暗暗奇了一声。

——这棵树趁着接触的机会,向姜灵连连叫苦。

抱怨它的“脚”下,踩着一个“危险的东西”。

姜灵不解,询问老樟树;结果倒好,老樟树也不懂得那东西叫什么。

不过,老樟树记得当时的情况。

于是姜灵放下手,站在它的树荫下,静下心来。

……姜灵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这颗老樟树。

与其它树苗一起,被短衣打扮的人,载在船上、抗在肩上,老大远地运来,围绕着原有的大樟树,种在这儿,布成一片林子。

山下大殿旁的那两棵樟树苗,也是那时候一起运来的。

然后它们就站在天地之间,日晒雨淋,迎风而长。

一开始,视野比较矮,只有两人左右高;不过四面八方,都能看到。

当时,柳公庙很小,在山顶上。

山腰山下,都属于一户富裕人家的山居。

依山而建的白墙黑瓦,雕花窗的游廊;樟树苗落足的地方,再往上一段路,就是一道蜿蜒的矮墙,把整个山居围了起来。

山居内,有两个歇脚的亭子。

不是粗糙的四角亭,而是精致的八角亭。

木匠们造起亭子时,全靠榫卯结构,没用一根钉子。

亭子建成后,每年里太阳最好的时候,一对年轻的夫妇常会来住上一段时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