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际花匠生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三千界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1、一个行业的倒塌江南的九月上旬,中午的太阳还十分威风,直直地晒下来,晒得人燥热起来。
姜灵下了公交车,抬头望了望前面不远处的小区大门,脚步不由变慢了。
爸妈这会儿,还在上班。
但姜灵已经开始头疼,头疼怎么向爸妈交代……——她所在的翻译公司倒闭了。
没办法。
谁让在加入银河联盟半年之后,地球从二级文明瑞森帝国,引进了翻译器技术?把一个小发夹那么大的翻译器,设定好输出语言为中文,而后戴在耳边……——那么你听到的英语、法语、日语等等,就全部会被翻译成中文!
即时翻译!
比同声翻译更快、更准的即时翻译!
而在过去的一周里,这种价廉物美的小东西,在全球范围内,正式大规模上市。
其实大多数的行业,并没有受到这样的冲击。
因为技术更新、效率提高,被裁员的人自然有。
但整个行业受到毁灭性冲击的,却没有。
可惜翻译界例外。
这是因为,星际之间,各个文明的竞争,十分激烈。
银河系内,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战争或者局部冲突,在爆发或者结束。
所以,地球作为最底层的一级文明,处境实在不能说是高枕无忧。
偏偏地球上民族众多、彼此间矛盾重重,不能握成一个拳头。
这可怎么行?
再不抱团,等着挨揍?
当然不行。
大家都是聪明人,更何况那些位高权重者。
以前就一个地球,故而彼此间争来夺去,争夺地盘、争夺能源、争夺人才等等,从没中断过。
可现在不同了。
外面有了更强有力的对手,而且不止一个。
要是不迎头赶上,全地球一起倒霉……因此,自然而然地,加强凝聚力、让地球变成一个真正的地球村,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要加强凝聚力,首先就要解决交流问题——交流,是理解、合作、融合等等的基础。
一切的基础。
基础的基础。
所以,在翻译器的引进问题上,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态度,前所未有地一致;各个厂家、各个商家的动作,前所未有地迅速。
所以,姜灵失业了。
所以,今天上午十点,姜灵从叹气连连的上司手里,领了最后一次薪水,收拾好自己的茶杯与小盆景等等,抱着纸箱子,离开了从毕业起到现在,工作了两年的翻译公司。
——比起有老婆孩子要养,有车子房子要供的上司,姜灵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姜灵走下公交车站,走过非机动车道时,看到人行道上,有个老农戴着草帽、挑着两个竹篾编的圆篓,慢悠悠走来,一边走一边还往路边的店铺里张望。
却是个卖水果的。
他那两个竹篓子,盖子都是反过来放的,上头摆着些当样品的水果。
一头是桔子,绿薄皮的那一种。
另一头是李子,个个都紫红紫红的。
可惜中午天气热,店里的人,大多懒得出来买。
姜灵瞧那水果水灵灵的,模样挺新鲜,老农又上了年纪,背都伛偻了,心里一动,把箱子往上耸了耸,腾出一只手,以这个高难度的姿势,冲那老农招招手。
那老农见有了生意,顿时笑开。
这一笑开,就露出了嘴里剩下的最后几颗牙,还把满脸的皱纹堆得更皱了。
姜灵朝老农走过去。
老农也走近了几步,然后四下看看,就近挑了片树荫地儿,放下担子、端下竹篓盖,让姜灵选;自己摘下草帽,抓在手里扇风。
姜灵放下箱子,也不问价,要了个塑料袋,瞅着没蛀没烂,就一个一个往里头装李子。
她这一买,旁边的美容店里,跑出来两个小姑娘。
穿着工作服,还打着一把伞——下面一层涂成银色的那种,据说防紫外线——“这些都怎么卖呀?”
老农很高兴又有顾客:“全部三块。”
小姑娘掂了一个李子瞅了瞅:“怎么这么贵呀,两块行不行?你瞧,都这么小!”
老农不乐意了,脸一下子皱到了一起:“不行不行,这个季节,刚刚上市的!”
姜灵心里好笑,也没忍着,唇角翘了起来。
三块一点都不贵,去菜场转一圈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砍价?她一边一个接着一个,往自己袋子里拣李子。
因为价格一样,姜灵想再添几个桔子。
只是这种本地桔,眼下刚上市,很可能是酸的。
结果这边姜灵一犹豫,那边老农已经半剥开一个桔子,递给姜灵:“桔子也买些吧?尝尝看。
都是自家山上的树,甜着呢!”
姜灵掰了小半个,剥干净皮,尝了几瓣——真的是甜的。
姜灵也不占老人家便宜,余下大半个皮也不剥了,直接放进自己的袋里,然后开始挑桔子,专拣那种果脐凹进去的。
那两个小姑娘看得眼馋,也要了个袋子挑了起来。
姜灵估计已经选了四五斤,觉得差不多了,把袋子递给老农过秤:“就这些吧。”
而两个小姑娘一边挑,一边还在讲价。
老农把两个小姑娘含糊过去,给姜灵看秤——秤尾巴高高翘起。
这是份量给得足足的意思。
姜灵知道,又听得好玩,笑笑付过钱,把水果放进纸箱子里,重新抱起箱子,转身朝小区去。
姜灵想得很明白,也很简单。
要省钱,少吃些零食,少叫出租车,少买件衣服,或者买鱼买肉时砍砍价,诸如此类的办法,都可以。
唯独像眼前这位这样,上了年纪的老农,出来卖一点自家种的、山里摘的东西,几毛的差价一两块的钱,那是万万不能计较的。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过饭,收拾了桌子,破例没有立即洗碗。
姜富安与胡海燕交换了一个眼色,还是胡海燕开口:“灵灵啊,你今天……把东西拿回来了?”声音特别柔和小心。
翻译器的消息出来已经有几个月了,姜灵早预计到了今天,因此并不感觉大受打击,只是难免沮丧:“嗯。
补贴了本市半年的平均收入,一万七千九百多块。”
姜富安点点头:“那十一国庆,我们一家人,去哪儿玩个两三天?散散心。”
姜灵笑了:“好。
就是上次谈的那家模具公司,也不行了。
新技术一出来,现在他们减产,不裁员就很好了,不会再招人。”
姜富安摆摆手:“工作这个事,先不急,你调整一段时间也好。”顿了顿,试探道:“灵灵啊,你想没想过,报名金海星移民的事?”
姜灵一怔:“金海星?”
胡海燕跟着道:“是啊,地球以后就是老城区了。
灵灵,年轻人嘛,出去闯一闯也是好的。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刚刚放下锄头,进师范呢。
一样大的年纪,你比妈妈多了三年工作经验啊。”
姜灵失笑:“妈,你们那时候不一样,你是知青,这哪能拿来比。”
姜富安也笑了:“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们。
可我看培合联邦的飞船,飞得很快嘛。
地球到金海星,只要五个星期。
它也是一级文明啊。
地球既然成了一级文明,这个技术肯定要买的……就是项目大,没有一年两年谈不下来。”
姜灵赞同:“这个倒是,飞船与翻译器不能比。
不过,毕竟培合与地球处境类似,又不接壤,肯定是政治同盟。
我国不是老爱支援非洲小国吗?支援了才好在联合国会议上拉到它们的票,一个道理。
可我……”
胡海燕拍拍姜灵的手:“灵灵,爸爸妈妈都有退休金,你不用放不下心。”
姜灵苦恼:“可我恋家啊!我又没什么野心!工作有价值就好了,大开发也好,大开荒也好,这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事,让别人去吧!爸、妈,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生的女儿吗?我就是一小小小小—小女人呀!”
姜富安胡海燕都笑了。
一个道:“我们只是和你说说,怕你有后顾之忧。”一个道:“不管你怎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姜灵眼里酸酸的,于是好一顿撒娇。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2、姜灵的转行选择这一晚,一家人照样出去散步。
回来后,姜灵又陪爸爸妈妈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回自己房间开电脑,查询资料,为自己转业做调查。
姜灵并不打算移民金海星。
一方面,是因为金海星开发初期,设备物资都紧缺,实行军管与配给制。
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姜灵十分清楚,自己不喜欢那种洗脑式集体生活。
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考虑爸妈——人上了年纪后,儿女的探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不管他们住在养老院、与儿女住在一起,还是能够生活自理。
姜灵明白,要是去了金海星,以后,就很难与父母见面。
毕竟以目前地球的飞船水平,一个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五年。
即使几年后,技术引进、飞船速度变快,但来回一趟那路上所需的时间、加上两头登录时的隔离检疫,也至少要三个月。
对普通人来说,就算把每年的年假一天不漏地攒下来,这得几年才能攒够一回啊?!
行星开发,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所以在目前的氛围里,年轻人都怕别人说自己不了解这个、不支持这个、不向往这个。
但是,姜灵不。
她支持、她了解,不过同时她也坦然承认,她不向往、一点也不向往!她就是一个没理想没志向的普通人!小百姓!
……“灵灵,李子洗好了,厨房里放着!”
“哎!”姜灵搁下鼠标,跑出来端了水果盘回房间,甜甜地咬了个李子,美美地吐出皮与核,继续浏览刚刚打开的网页。
公司里人心惶惶也不是一天两天,姜灵对自己将来找什么工作,也大概有了个盘算。
她打算去接受一下职业培训,而后做个与农业有关的初级技术人员,接着继续吸收知识,寻求职业发展。
研究新产品,姜灵自认竞争不过几十年浸淫于此的教授;但给人当助手,从事一些重复枯燥、需要细致耐心的工作,安排一下实验室环境,姜灵不会比任何人差!而一个好的助手,那同样是人人想要的香馍馍;再伺机跟定一个好的老板,那比一般的研究员,不知要好多少!
事实上,姜灵认为,工作的关键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干得怎么样。
譬如秘书。
小公司老板的秘书,与国务院总理的秘书,可差得远了。
至于选择农业,那是姜灵从三个大热门里用排除法选出来的:军工。
农业。
建筑。
金海星将是下一个大热点,全球经济大热点,地球联盟接下来几十年里的大热点。
而金海星开始拓荒的阶段,支柱产业,无非这三样。
很显然,金海星的开发,是需要地球支援后勤的——比如精密车床,比如各种启动物资。
而从开荒到自给自足,这之间,绝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事。
因此,这三项作为金海星的支柱产业,在地球上,也会升温。
而与此同时,别的行业,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前途未卜;唯独它们,在未来几十年内,肯定需要更多专业人士。
所以,姜灵就从它们之间,来了个三选一!
军工这一行嘛,姜灵不感冒——生活没自由呀!建筑这一行呢,原材料方面,金海星那边很快可以自给自足。
地球这边,估计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要运过去一批车床之类的工具,与一些成品机械。
那么……农业!
只有农业。
农业上有了什么新的优良品种,新的栽培方法,两边都是相通的。
而且,以后地球人要出口东西,大头就是农产品。
更何况,金海星也没有什么特产矿物……——否则旁边那些二级、三级文明,就算有那个什么银河联盟条例,又怎么会安安稳稳把金海星交给初出茅庐的地球人?好比联合国不批准,为了石油,美国照打伊拉克!
至于地球上的矿产,一者,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二者,文明差距、运费关系,别人鲜少会要。
直白而言,山沟沟里土法炼出来的铁疙瘩,千辛万苦运到炼钢厂去卖,会有人收么?!
倒是运些红薯出来卖,看在便宜的份上,养猪场可能会买去做饲料!
很清楚。
很简单。
也很残酷……姜灵按照顺序浏览着学校,整理它们的农业类短期培训班,把它们做成一个表格;同时吐出核与皮搁到盘子里,又取了一个李子咬进嘴里。
这个李子特别好吃,清甜清甜的,而且没核,皮则薄得好像不存在。
可惜姜灵没意识到,只是惬意地眯起眼,舔了舔嘴唇,就“咕嘟”一下咽了下去,又伸手去抓了一个。
就这样,姜灵一口气忙到深夜;然后突然间,姜灵肚子里一阵叽叽咕咕异响。
——啊?好像要拉肚子了?!
……尽管拉肚子、拉得奇臭无比,还前前后后拉了四次,这一晚上,姜灵仍旧完成了她的表格。
对这样的效率,姜灵颇有成就感。
所以拉肚子的不愉快,被姜灵抛去了脑后——她的肠胃没什么毛病。
偶尔拉肚子,不是有些着凉了,就是吃了不对的东西。
所以姜灵只是觉得自己倒霉,也不慌张——越拉越少,间隔则越来越长,这就说明没问题。
没办法,姜灵读书时吃食堂、工作后又吃工作餐,可不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了,经验丰富!反正只要拉干净了,就好了。
至于去医院检查,大花冤枉钱不说,没病也会折腾得有病。
……因为不用上班,姜灵一睡睡到自然醒。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拉肚子,姜灵这一晚却睡得极好。
第二天姜灵起来,端着果盘子、拎着空了的水壶出来,正赶上爸爸妈妈在玄关换鞋,准备去上班。
姜灵摆摆手做送别状:“爸爸妈妈再见!噢对了,爸,今天我去买菜吧。”
姜富安乐得轻松:“好啊。
灵灵,李子给你洗好了,昨晚八个,今天也八个。”
胡海燕想起了什么,道:“买菜记得带把葱啊,冰箱里没了。
别像你爸似的,我说了多少回了,总是忘掉!”
姜富安哼哼:“又不是什么大东西……”
的确不是什么大东西。
但做菜少了葱蒜姜,许多菜就不行了。
比如清蒸鱼,比如炒鸡蛋。
姜灵连忙接口:“那我再买一盒豆腐,晚上做豆腐鱼羹?生姜要不要?”
胡海燕想了想:“你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生姜厨房看看吧,要是差不多没了,那就买一点。
拜拜!”
姜灵乐了:“拜拜!”
姜富安最后叮嘱:“拜拜,早饭午饭不要忘记吃啊!”
姜灵无奈又好笑——在父母眼里,她姜灵压根就没长大过。
可虽然无奈,却也温馨。
姜灵打着哈欠穿过客厅,拎起热水瓶,把水壶倒了个半满,不盖盖子,就这么搁着等凉开水,然后去了厨房,核往垃圾桶里一倒,打开水龙头,用小水细细冲了冲,就算洗好了。
“咦,明明只有七个核嘛?爸爸记错了?”
但姜灵来不及细想了——她又捂住了肚子。
“唉哟,又要拉了!”
——看来得多饿几顿!结结实实地多饿几顿!
……于是,这一天,姜灵的早餐与午餐,都是一勺燕麦冲热水,打发掉。
同时,这一天,姜灵精神抖擞地把一本《植物学(上)形态与解剖》看了一个底朝天。
这是农业基础知识。
不管搞粮食、花卉,还是林业等等,都用得到的基础知识。
所以,姜灵已经开始储备了。
姜灵开头没注意,到后来自己也很惊讶——唔,我的记性好像变好了?不然的话,怎么会一下子背下这么多东西?
可惜没人回答这问题。
而姜灵也想不出所以然来,干脆不琢磨——反正是好事。
她看看时间,已经四点了,就起身抓了钱包出门,去菜场买菜。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3、果眼菜睛这个时间,菜场的晚市已经开始。
人来人去,逐渐开始热闹起来了。
姜灵买了豆腐,挑了一条新鲜的带鱼——不是外港的,靖海市近海的,也就是东海的;又称了四两海麻虾。
这两样都不是养殖货,是靖海市人吃惯了的,姜灵也不例外。
解决了荤菜,姜灵小心走过海鲜摊前黑湿的水泥地,去买蔬菜。
姜灵是年轻人,没上了年纪的人那么在乎价钱,买菜时虽然也会讲讲价,但并不认真计较,属于能便宜点最好,不能也不会在乎的那一种。
事实上,姜灵更在乎感觉——比如蔬菜,要瞧着水灵灵的才好。
如果东西不好,再便宜,姜灵也不肯买的。
而这一回,姜灵挨个摊子看过去,以往水灵灵的蔬菜,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好像……都蒙着一层脏腻腻的灰。
可是……——怎么会有灰?!
姜灵使劲闭闭眼睛,使劲盯过去,哪里有什么灰啊!
刚巧面前的摊主见姜灵才买了虾和鱼,没一样素菜,招揽生意道:“来一些吧,茄子花菜青菜青椒,都是大棚菜,不打药的!”
姜灵还在犹豫,闻声抬眼瞧了瞧招呼她的摊主,结果眼角又扫到青菜茄子:还是灰腻腻的!于是姜灵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今天对这些蔬菜,姜灵怎么都是没“感觉”了!
最后,姜灵还是在菜场后门、在那儿的临时小摊上,从几个本地农民那儿,找到了几个瞧着“不脏”的小摊,挑了些青菜、茄子与小葱。
……买完这些,时间还早,姜灵依旧走着回家。
一路上,姜灵时不时瞅一眼人行道旁的樟树。
因为姜灵发觉,这些树木的枝叶上……似乎、好像、仿佛……——也笼着一层灰!
而路过一家卖临安小核桃的山货特色店时,姜灵无意中扫过一眼,却觉得那里的情况有些奇怪:灰色一点一点的。
这令姜灵脚下一顿,而后她转身迈进了店里。
一包包的核桃摆在架子上。
每一包里头,大部分小核桃,给姜灵的“感觉”还挺不错;但其间多多少少,都夹杂着“灰点”。
小包的十来个,大包的几十个。
大致上十四五颗里面,有一颗是坏的。
靖海市离产区近,姜灵又喜欢小核桃,每年都会吃一些。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现在则好多了,平时想起来了,也能买上一些。
有恒康的,也有去临安旅游买来的散装。
所以,姜灵对小核桃,经验丰富。
而以姜灵的丰富经验看来,这家店里的坏核桃比例,其实不算高——当然也不低。
那店主是个瞧上去三十六七的男人。
本来在柜台后的躺椅里闭目养神,手边一杯绿茶放在货架中部的格子里,看姜灵瞧得仔细,却又不问价,坐起身,主动招揽生意道:“来一点吧?今年新上市的货,前天刚刚进到的!这可是时兴货,二十八块一斤——超市里要三十四五!恒康要五十块呢。”
姜灵没说话。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店里卖的小核桃,大半的确是今年的好货,不过里面掺了坏的,还不少。
只是不知道,是店主进货时就有,还是店主自己掺的。
店主又道:“大包小包,都一个价。
散的也一样,你要自己挑也成。”
姜灵听了,微微一笑:“散的?”
店主起身,也懒得出来,隔着柜台指了指靠墙放的几个硬纸箱。
姜灵打开箱子盖,里面是布绳系紧了口子的大塑料袋——防潮。
姜灵解开袋子,看了看那箱子里的核桃,忽然起了个小小的坏心,于是信手掂起一颗坏的:“老板能让我尝一颗不,好就称个几斤。”
店主点点头,左右找找,扒拉过柜台一旁的核桃钳,推给姜灵。
姜灵钳开来,一看,两半核桃壳里露出的核桃肉,是深褐色的,还有点发青。
姜灵当即摇头:“这可不是今年的。
去年的还是前年的?还霉坏了。”
店主忙道:“怎么会,这是炒焦了。
偶尔有个坏的,也没什么稀奇。”说得十分从容。
姜灵估计他对这种情形是见怪不怪了。
毕竟十几个里面一个坏的,开门做生意,几十个要求“尝一个”
的客人里,总会碰巧遇到。
何况,这家店也不是头年开了。
所以姜灵也不说什么,又掂起一颗坏的。
这一次钳开来,店主就有些急了:“怎么会这样?实在是太凑巧了。”一边已经从柜台后绕出来。
可惜他慢了。
就走几步路这会儿,姜灵已经掂起了第三颗坏的。
这一颗再一钳开,店主彻底急了。
抓了一大把往柜台上一放:“我就不信了,怎么会这个样子?”
一个一个“喀嚓喀嚓”钳开来……都是好的!
姜灵拍拍干净手:“便宜点吧,这十几个是不错,但前头三个都是坏的。
算下来,五个好的,一个坏的,六个里面有一个,这可不少了。
老板你不是说二十八块么?二十八除以六,四舍五入等于五,那就二十三块,给我称个五斤吧。
这里头坏的可不能叫我付钱!”
“哪有那么多……”店主自觉倒霉,懊恼地嘀咕,又撇清道,“这货进来就是这样的,二十三块可不行!”
——此地无银三百两!
姜灵耸耸肩,她也没怎么想买。
之所以砍价,说着玩儿、吓唬人的成份居多。
毕竟人家也是小生意,何况现在卖东西的都这样。
更重要的是,这家店里,至少绝大部分,的确是今年的好货。
所以姜灵无意纠缠这事,转身就打算回去了。
不料店主却叫住了姜灵:“哎哎,二十三就二十三。
唉,这价钱,我可亏了。”
姜灵有些诧异地回过头来——难道她砍价砍得还不够狠?不过话既然都说出去了,店主又认了这个价。
姜灵也就买,反正二十三实在是个好价格。
至于亏么,恐怕没到那地步。
因为这店主是临安那边的当地人,他拿货都从老乡手里直批的,没有中间环节。
姜灵毕竟是靖海市的人,听口音就知道一些。
店主称了五斤,姜灵信手捏出几个坏的。
开头一个坏的,姜灵搁在了柜台上,店主随手扔了回去;所以接下来几个,姜灵就逐一钳开来给他看。
店主哑口无言,鼻尖上汗都出来了。
他把一旁的立式电风扇开到风力最大的一档,称完又狠狠抓出两把,给姜灵当添头:“好了好了……好了吧?”
姜灵笑笑:“行,我回家再慢慢挑。”抽出一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给店主。
店主一边回柜台后找钱,一边抱怨道:“我说,你挑东西的本事,可真够厉害的!”
姜灵也不慌,随便找了个理由:“每年都吃这个;吃得多了,有经验。”
店主没脾气了:“那你吃完了再来买啊?我这小核桃可真的不错。
就算有一两个坏的,也比那超市里三十好几一斤的合算!”
这是实话,仔细算一算就知道。
不过每一斤,也仅仅合算了一两块钱。
只不过,因为价格是二十八,听上去三十不到,大多数人会觉得便宜了许多。
姜灵心里好笑,随口答应:“好啊。”
就在这时候,又有两个人进来。
都是四五十岁的女人,拎着菜篮子。
进门看了看东西,不急着问店主,反而问姜灵:“你这小核桃买的,多少钱一斤啊?”
这是想白捡姜灵讲好的价。
所以店主一边把姜灵钳开的那些迅速抹进柜台里,任它们掉在地上,一边没好气道:“二十八!”
姜灵只是微笑,并不说什么。
店主松了口气,找了四十块给姜灵:“零头就算了。”
姜灵哑然失笑——她居然拿到了封口费:五块钱!
这价位,估计全世界最低了!
……姜灵回到家,在厨房搁下菜,淘了米,就出来拣小核桃。
做菜么……还是妈妈的手艺好。
姜灵拣完小核桃,坏的一小捧,特地拿去了楼下,扔进小区的垃圾桶里;至于好的,自然装进罐子里。
接着姜灵喝了杯水,冲了个澡。
今天只是早上拉了一次肚子,姜灵估摸应该已经好了,就嘴馋了,去厨房找吃的。
结果一进厨房,姜灵就看到水灵灵的李子红得发紫,放在冰箱顶上,浅绿的果盘一衬,十分显眼。
姜灵端着果盘子出来,往自己房间去,一边捏起一个李子,一边一抬眼,却是刚刚正好看到自己放在茶几上的小核桃——姜灵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飞针走梭一般,一下子把一些东西串了起来!
水果盘子里的七个核……爸爸那一句“昨晚八个,今天也八个”……拉得奇臭无比的肚子……突然变好了的记忆力……蔬菜与行道木上的“灰雾”……奇准无比的挑拣小核桃的眼力……——感情人家孙悟空是火眼金睛,她姜灵是果眼菜睛!
姜灵被窘到了,木然咬了一口手里的李子。
狠狠地、深深地咬下去——有核的!姜灵也没心情吃了。
呆呆想了一会儿,机械地把余下的挨个咬了一遍,结果都是有核的。
就在姜灵伫在客厅这会儿,门口响起了钥匙响,还有姜富安的声音:“灵灵,我们回来了!”
姜灵听见那熟悉的声音,心里一安,搁下李子,冲过去开门。
然后不管爸爸妈妈还在换鞋,凑在两人身边汇报情况:“今天我买了五斤小核桃,才二十三块一斤!”
胡海燕担心了:“这么便宜?该不会都是坏的吧,还是去年的?”对小百姓来说,小核桃这种零食,是最贵的那一档了。
买了不好的,自然会肉疼。
姜灵一挥手:“哪能呢,我尝过了。
好坏我还吃不出来?是砍了价。
怎么样,我砍价的本事好吧?”
胡海燕戏谑道:“哟,你什么时候肯讲价了?”
姜灵讪笑:“妈!偶尔一次,偶尔一次。”
胡海燕还有些不放心,姜富安已经先去了茶几那儿,钳了几个看看:“都很好啊,好香啊。”连连招呼老婆过去尝。
胡海燕一看,也放心了,道:“给外婆拿去两斤,余下的我们吃。”
姜灵狗腿道:“要是吃着不错,我再去买!包管个个都这么好!”04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上】 04、金脉这一天晚饭后,一家人一起散步时,姜灵一直在东张西望。
四顾看去,房屋、车道、绿化带,到处是“灰雾”。
连据说治理得成了“模范典型”的河道,都不能例外。
特别是河底淤泥层,“灰雾”尤其浓密。
唯一的例外,在公园的深处。
那儿的绿化带,大约位子处于中央的关系,受到周围的绿化带保护,没有被“灰雾”侵染,有一点“白雾”。
虽然比不上“灰雾”浓郁,但至少是“白雾”。
所以姜灵拉着爸爸妈妈,在这一带多停留了一会儿,伸胳膊踢腿,左弯腰右弯腰。
姜富安与胡海燕正怕女儿消沉呢。
姜灵有兴致,他们哪里会不依?
……回到家里后,姜灵照旧看植物学。
过了一两个小时,夜渐渐深了,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时间显示,跳成了二十二点三十六分。
姜灵瞧瞧时间,知道爸妈已经睡着了,这才关了电脑起身,捧起音箱上那盆小小的合果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