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沃黄龙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家人刚准备掌灯,魏亭居醉熏熏地回来了,身后还跟了一个女子。看我们在,他便结结巴巴地炫耀起来,说这两天他一直呆在魏王那里,替魏王处理军国大事,因为他的能干,魏王一听说他没有带家眷,就送了一个女人给他。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魏亭居的身上,你就会知道,一个人要是走起运来,什么财啊、势啊,挡都挡不住,不要你去求,人家会大把大把地给你送上门来,不管你以前怎么样,是下人还是犯人,只要有人认定你是个人才。英雄不问出处,连朱元璋这样的破落和尚都能当皇帝,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还有什么不可能?在历史上,每个朝代,这样的幸运儿可谓数不胜数,是欧美那些一味强调血统的固执者完全无法想像的。
魏亭居显示出得势者的傲慢,他吩咐家人立即摆酒庆贺,然后好与美人共度良宵,将我们当透明人一般。
张心只得将他的计划抛在一边,极力逢承魏亭居,说他是姜太公再世、管子再生,魏亭居更是意气风发,让我们陪着他喝酒作乐。之所以将他的行为称作喝酒作乐,因为他现在的行为跟在妓院里没有两样,虽然有我们跟下人在屋子里,他还是肆无忌惮地玩弄着那名女子。后来,他干脆将女子放倒在榻上,剥起她的衣服来,见此情境,我们只得掩了面偷偷地退出。作为一名现代人,电影电视里像这样的场面还是见过不少,像日本AV里那种直接的特写画面也见识过,但,此时此地,看到一个自诩为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当着众人的面做着如此下作的动作,心中不免有些失望。这几天来,贪财的、贪色的读书人都见了,他们的智商都那么的高,读的书都那么的多,说出的道理都那么的冠冕堂皇,但事实上,有能力的人贪,没能力的人一样贪。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精英,能对社会起到什么样的好作用呢?
这晚,我有些失眠,魏亭居那些丑态不断在我眼前晃动,女人并不漂亮,虽然确也使我有些性的冲动,但更多的却是让我有些失落。张心也自然睡得有些不太安稳,一年多,在生与死的边沿挣扎,就算身边有个女人,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性的冲动。就算最近这段时间里清闲的生活,也没有一次性的念头涌到我们的脑海里。其实,就算魏亭居那个女人站到我们的面前,只要她衣冠整齐,我们也绝不会有那种冲动,但魏亭居的表演实实在在挑起了我们的欲望。
第二天,张心告诉我,在这个时代里,妓院虽然已经出现,但是,那主要是为官员服务,普通人是没法享受那种待遇的。他的话让我莫名其妙,他怎么会突然说到这个话题上,难不成他还想找个妓院玩玩,排遣一番。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办法,人总是人,七情六欲很正常,像我们这样的过客,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留下任何影响,总不能娶个老婆成个家吧。
接下来,我们并没有去女市,而是再次到了魏亭居的家,从张心走路的姿势来看,他明显比以前急了一些,但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魏亭居还在家里,只是没有起床,想来也是,昨夜他那股子馋劲,不耗尽精力,他是绝不会罢休。
魏亭居倒是比陈平大方得多,他不但没有赶我们离开,还让下人请我们喝茶、吃午饭。
吃完午饭,魏亭居出来见我们,他不但没有摆架子,反而显得非常和气。
张心奉上我们的见面礼,他很高兴地收下了,并问我们在驿馆里住得怎么样,要不要换个地方。
张心表示非常感谢关心,然后话题一转,说我们本想借陈平是魏王身边人的关系请他提挈一二,哪知道他收下我们的礼后,却不替我们办事儿。早知如此,不如把送他的那些贵重的东西直接拿来孝敬魏亭居。可惜,那些礼送出去再也收不回来,而且,那份礼非常厚重,比送给魏亭居的这份要重好多倍。想起来,真让人难以接受,收重礼的人不办事,收轻礼的人倒是真心实意的待人,这口气如何能忍受得下去,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七十四章 陈平也中计
张心还告诉魏亭居,陈平瞧不起魏王,说魏王只不过是别人扶植的傀儡,既没能力也没有实权,全靠他陈平运筹帷幄才保住了现在这个局面,如果他能投靠另外的王,一定会做比现在更大的官,掌握更大的实权。最后,张心反复地叹道,可惜有眼无珠,糟蹋了那些多好的财物,搞得现在自己的财物所剩不多,无法更多地孝敬魏亭居。张心还讲到我们送给陈平的礼物中有一块世上是最光润无瑕的玉,简直就像一潭清可见底的碧水。就在张心像有意无意的怨艾之时,魏亭居突然沉默了,努着嘴。
回到驿馆,韩信送我们的那位随从已经回来了,因为韩信怕他行走的速度慢坏了事,还专门给他配了一匹快马,不过,韩信送来的财物并不多,以它的实力来说,已经算是尽力了。
张心并不担心这事,也没有打算将这些财物拿出来送给陈平,而是直接装进了我们的行囊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什么正事也没有做,只是在城里城外转悠,反正只要在驿馆里,吃住都不用愁。不过,我倒是有些急,住在这个混乱的小城里,保不准就会遭遇以前那种城破被屠的事,如果不早早离开,怕有危险,孔子不是说过君子不要居于危墙之下吗?难道张心会不知道?
原来,张心是在等,等陈平能自己送上门来,不过,两三天过去了,什么结果也没有。
到第四天,张心也许觉得自己的计谋没有能实现,他要再点上一把火。
我们又到魏亭居家里拜访,张心向他送上一份薄礼后,哭诉起来,说他为了能在魏王这里立下足来,等有机会立功受赏再回到家乡光宗耀祖,所以准备了一些本钱。本想求陈平,但他办不了事,于是又让家人回家搜罗了一些礼物来,想送给魏亭居,但偏在驿馆里碰到陈平,所有的礼物都被他夺去,明里是保证能帮到我们,但实际上就是强取毫夺。张心还说,我们已经明确告诉了陈平这是送给魏亭居大人的礼物,但陈平一点没把魏亭居放在眼里,说魏亭居只不过是个奸邪的小人,日子根本长不了,总有一天会落到他陈平的手里,让魏亭居见识什么叫本事,还会让魏亭居将所有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这下,魏亭居怒了,一拍案子,站起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心让随从到陈平家门外观察动静,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还是一切正常。我觉得这事有些不正常,明明魏亭居已经中计,但为什么一连两天都没有动静。该不是陈平已经忍受了魏亭居的攻击,或者是魏亭居的攻击本就无力可言。
我对张心说:“我们不是已经有一些补充了吗?虽然不多,但至少可以利用它再到陈平那里去一趟,再劝说一下陈平,说不定有了这级台阶,陈平真就跟我们走了。”
张心却说:“别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魏亭居虽然算不了君子,他要报复陈平,也一定会逮住机会。这种人,最能察言观色,绝不会冒然行动,就算心中有再大的火气,也会掩饰好,然而,一旦机会出现,他会毫不留情地发动攻击,而且务必会做到一击即中,打得对手再也翻不了身。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精彩之处,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在里面学到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只需耐心等候,陈平肯定会自己送上门来,如果此时我们去找他,那就是我们自己送上门去。”
我说:“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些不太光明正大?”
张心说:“你想一下,如果像魏亭居这样的人都能居于陈平之上,我们这样略施小计就能害死一个人,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如果我们不帮陈平尽快离开这里,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那是算帮他哩还是害他?在我们的古代兵书里,早就有间这种说法,反间乃是一种最高的用间手段。你要知道,历史上,陈平就是个中一等一的高手,如果要说中计的人为被害的话,他不知害过多少人。”
我无言以对,是啊,这是我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更是我们文化中值得骄傲的精粹部份。
这天晚上,随从回来向我们报告,陈平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他已经让那个唯一的仆人回老家去了。看来,张心的计策已经起了作用,说不定明天一早,甚至有可能就在晚上,陈平就会收拾好行李准备与我们一起逃亡。
这一夜,我与张心都有些期待,很晚了都无法入睡,我们密切关注着室外发出的任何声音,然而,到早上我们迷迷糊糊醒来,却仍然没有陈平的消息。张心立即叫醒随从,让他马上赶到陈平家,看陈平此时在干些什么。
随从骑着快马很快就回来,他告诉我们,陈平家的大门紧闭,已经没有人。我和张心都愣住,这个结果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陈平到底去了哪里?时间这么早,他绝不会是到王宫里去了。
过了一阵,张心突然叫随从立即去雇一辆马车来,但随后,他又改变主意,从我们和行李中掏出一块金子,让随从去买一匹马来。
要在这样的小城里买到一匹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战乱频繁,马就成了战略物资,并不能随便交易,所以随从花了好长的时间也没有能如愿。张心当机立断,让我与他共同骑那匹快马去追赶陈平,而随从继续买马,买到后立即骑着来追赶我们。
我曾经在科尔沁草原上骑过一段时间的马,掌握了一些骑马的技术,但是,如今的马虽然与我们时代的差不多,但马具的差别却有些大,骑在马上并不好使力,所以不敢让马跑得太快。当然,也因为马具的原因,两个人同时骑在马背上,并不像我们时代那样难过,因为这时的马鞍并不成型,没有比较硬的能贴紧一个人屁股的支架。虽然马的速度不能太快,但是,应该还是比马车的速度快上好多。在一些古装的电影电视里,我们总能看到马车飞驰的场景,但当你真正到过这些时代,你才会知道,除了战车,马车的速度并不比人长跑快多少,因为就算最为牢固的战车,也无法在狭窄、坎坷的泥路上飞奔,如果你真要这样做,只能有一个结果,车体散架。当然,也有个例外,那就是在驰道上跑,那道路就像我们时代的高速公路,平整而又宽阔,而之所以这种路能保持平整,就是因为并不是任何的马车都能到上面飙上一趟,如果不是皇帝的车马或皇帝特许,那就是欺君大罪,非杀头不可。
第七十五章 立功
在马上,我问:“你怎么知道陈平会走这条道?”
张心说:“很简单,陈平现在能选择的只能是投靠项羽或者项梁,他们是所有反秦军队里最强的一支,恰恰是这样强大的队伍才更需要像他那样的人才。”
我又问:“那他为什么不来找我们,让我们引荐,不是会更容易些吗?”
张心说:“他肯定看出是我们在搞鬼,所以正气我们,怎么会来跟我们一起合作。像他这样自负的读书人,犟,是难免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读书人很难逾越的阻隔。有的人就算没有这样的脾气都会装上那么一会子,否则会被人当成没有骨气。”
也不知道陈平用了什么办法,当我们三天后赶到项羽大营时,陈平已经成了项羽的座上客。我无法给我们的任务下一个结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因为陈平确确实实成了项羽的人,但是,陈平仍然同其它人一样只当了一天的贵客,或者更准确一些说是一桌酒席时间的贵客,他还是没有得到重用。而对于我们如何将陈平逼到项羽阵营的过程,项羽一点也不关心,但对于我们送给陈平的礼物,项羽却要我们详细罗列出来。
张心告诉我,他其实有一个计划,也许能帮上陈平,但他自己太过心急,也太过任性、冷傲,使事情的结果再也无法挽回。他准备让陈平先在附近隐居一段时间,由他向项羽推荐,然后由项羽亲自上门求贤,就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一样。我们民族的人似乎都有一种认识,不那么容易得到的东西才值得珍惜,就像燕窝,科学发现,它们根本就没什么营养,但却是最为珍贵的极品滋补物。好在陈平也算投到了项羽这里,只要能抓住机会,说不定还是能重新获得项羽的器重。
当我们再次见到陈平时,陈平已经恢复到原有的高傲,也许,他觉得我们已经是同僚,说话稍稍客气了一些。
经过多次接触,虽然陈平并没有把我们当成知心,但他至少不再对我们抱有戒心,因此,我们决定介绍他与韩信结识。
这天,在经过他同意后,我们带着他到以前韩信与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家客栈,没想到,二人一见如故,完全将我们两个“媒人”凉到一边。韩信极力邀陈平加入他的队伍,但陈平却认为呆在项羽身边虽然没什么机会,但是,至少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情,项羽有哪些动向,便于以后有所行动。韩信也赞成成陈平的分析,第二天,两人依依不舍,约定以后每月相聚一次。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两人就像恋人一样,总是时不时想起对方。
项梁的队伍受命向咸阳进发,所以所有属于项羽的队伍也梯级向前开进。作为当时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一路旌旗招展,浩浩荡荡,所经过的地方,都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算有,只要项羽一出马,对方立即被土崩瓦解,所以,感觉这场战争就只是项羽一个人的战争。从这个角度看,项羽自负,瞧不起天下英豪,也自有其道理,此时此刻,能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只有他项羽一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还真难以置信,司马迁作为刘邦一派,能将项羽作为天下第一号英雄而没有人反对,由此也可见一斑。
项羽所向披靡,居于侧翼的韩信自然找不到什么立功的机会,他就像一个跑腿的,纵然有千般手段,也只能有一件事情可做,往前赶路。陈平为韩信出了一个能引起项羽注意的主意:作为侧翼,韩信的队伍总是行进在靠近西南方的山区,这里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众多,如果能趁机占领几座小城,抢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再收编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就一定能弄出声势来,不怕项羽不侧目。
机会终于到来,为了稳定后方,项羽不再让韩信的队伍随队往咸阳开拔,而是原地布防,防止秦军利用西南方偷袭侧翼。陈平为协助韩信,借口旧病复发留在了后方,等项羽大军一动,他就干脆搬到韩信的驻地,天天与韩信谋划。我们在项羽的眼中本就可有可无,因为曾经强逼他出过钱,有时,他反倒故意躲着我们,所以,我们没有跟上队伍,倒是省了他的心。
此时,韩信已经有了五百多人的队伍,经过他的努力,修修补补,基本实现了五百人完整的装备,军容已大为改观。也因为守卫着后方,粮草比起前方来,要充足得多。
韩信派出他的斥候队伍,到山里转了一两个月,终于发现了几座小城,而这几个小城正被一个也叫项羽的人占着。而那个项羽的能力,比这里的项羽更加厉害,飞檐走壁不在话下,据说,还能飞越两三丈高的城墙,手中一杆大铁戈,无人能近他身去。
斥候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与张心都在场,我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并没有答话。这个斥候口中的项羽肯定是项玉无疑,去年我们离开他的时候,并不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现在看来,虽然一年过去,他还是在那些大山里转来转去,并没有走向中原的腹地。如果他真的走出大山,所掀起的风暴,可能就将彻底改变历史,这样一来,由于我们的失误对历史的危害可就无以挽回了。
晚上,我与张心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但我们都无法对这件事情如何解决提出可行的方案,后来,张心也只能沉默以对。这个人是我们带到这个时空里的,而他又是那么的强大,想要消灭他,实在太难。如果他是一个善良之辈,那还好办,但他却偏偏嗜杀,杀人放火比真正的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天,张心向韩信与陈平建议,先向项羽报告,就说有人冒着他的名字占领了山中的一些小城,而那些小城正是富庶之地,如果占据他们,就能解决很大一部份粮草,而且有了一个不易受到攻击的大后方。
韩信与陈平并不赞成张心的主张,他们认为,那些居住在山区的人,见识少,对一个稍有能耐的人产生了崇拜,一旦崇拜,就会对这个人物加以神化,流传开来,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我与张心知道他们这是严重的轻敌思想,但是,如果我们说出实情,又会有谁相信呢?所以,我们只是一味提醒他们千万不能轻敌,最好打探清楚再作定夺。两人最终还是听了我们的建议,决定再派出更多的斥候进行打听,而且重点在打探那个叫项羽的人的能力和他军事部署情况。
半个月后,斥候们全部回来,报告说那个叫项羽的人的确了得,有人曾见他举起一只足有两三千斤重的石缸,轻轻一纵就能上房顶。对于军事部署,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随意,纪律也不是很严明,但他的军队总数在二千多人,个个骁勇善战,能以一当十。
这样的结果让韩信与陈平都冷静下来,仔细、认真地思考着可能的方案,当然,这样的结果,也给他们勃勃的雄心以打击。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值得冒这个险,只要那名叫项羽的是人而不是神,就能找到战而胜之的办法。
接下来,韩信组织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如何攀越陡峭的山崖,如何在山林里攻防,如何利用岩石保护自己攻击敌人等。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这五百多人的队伍就像一个人一样,说动,全部五百人都动起来,说攀山崖,全部五百人都练习了攀山崖,说练习水战,这五百人全都跳到了冰冷的河水里。如果说项玉的手下全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那韩信的这支队伍就是一支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精锐之师,两强相遇,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呢?
一切准备就绪,韩信与陈平带着这支队伍向山里开进,我与张心都没有跟他们前去,一方面我们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想再见到那血腥的场面。如果是韩信胜,也许会好些,如果是项玉胜,那后果就将非常严重,他会不会就势杀出山来呢?有谁能挡得住他?还有那位曾经与我们共患难的女人,他的情况怎么样了,这场两强相争,会给她带去怎样的命运呢?
第七十六章 世外之城
韩信带着军队,说走就走,大营里只剩下几十名老弱病残,我们呆在营里只一天,张心就已经后悔没有跟着一道前去,虽然战争会非常的残酷,但那里至少还有值得我们牵挂的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相信,在她身上,一样也会有很多的磨难。然而,在这一年里,我们差不多将她遗忘,她的音容,在我们的视线里患漫,难以清晰呈现。我们努力地回想着,但和她在一起的那些场景本身似乎也已经远离了我们,就像虚幻不实的梦境一般,而眼前的一切,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这晚上,我与张心一起谈起我们跟她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他的形象才渐渐地明晰起来,她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温柔可亲,那么的机敏沉着,她的名字就是,是,是……是陈可茜,一个来自未来的年轻宇航员。她现在生活得怎么样?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吗?这个本来随口而出的问题却一下子沉重地压在了我们的心头。是啊,那时,我们只顾了自己,抛她于不顾,而且一走就是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我们没有一次想到过她,甚至想起有一个女人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照顾的责任时,我们居然为回忆她的名字而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想到这些,我们立即打点好行装,准备明天一早就进山去,一定要亲眼看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心才可能安稳。
5第二天,晨曦初露,我们让火头军随意煮了些东西,再带上四五天的干粮,找当地人雇了一辆马车就出发了。我们顺着大路往前赶,我们预计,韩信的队伍是大队行军,速度一定不会很快,我们乘着马车,虽然已经相差了大约一天半的时间,但要追上他们,应该不难。如果我们今天能不停地赶,晚上也不休息,明天晚饭之前,一定能追上他们。
1说是进山,实际上我们在大道上奔驰了大半天,也没发现这里有多么像山区,除了人烟稀少一些,林木浓密一些,与我们驻地并无两样。我们马不停蹄地朝前赶,吃喝拉撒睡,除了撒,就一直没停过,但越走,越觉得不对,一路上,完全看不出有军队经过的任何迹象。虽然五百人的军队并不庞大,但短时间里走过一千只人脚,两百只马蹄,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应该会有很明显的印迹,而且,军队行军,总得要埋锅造饭吧,但我们却没有发现一个新近开挖和用过的炭坑。是韩信为了不暴露目标而故意掩盖还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从这条道上走?我们弄不明白,不过,韩信在出兵之前作战斗部署时,我们也有参与,图上所画明明就是这条道。
7我们的速度不得不慢下来,张心好几次叫停马车下到路边去仔细察看,他得出的结论是韩信喜欢用奇兵,定然有意识地掩盖了军队的行迹。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行军路线,就一定能追上他们。
z经过一夜的奔波,虽然我们的行进速度比正常情况又慢了很多,但是,至少也能当大队人马半日的行程。天亮时,我们到一条小溪里洗了洗脸,要让自己更加的清醒,此时我们才发现,现在,我们真的进山了,路两边的群山一座座耸立着,道路也越来越窄,马车的车轮经常得辗着杂草前进。这时,张心的结论让我们都很失望,如果真有五百人的队伍经过,在一两天的时间内,一定能从杂草的倒伏状态推断出来,事实上,这里的草每一棵都长得自由自在。
小我们停了下来,如此继续走下去,只能让我们离韩信的队伍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得考虑清楚再行动。
说我们大约停留了两个小时,最后张心还是打定主意,不管怎么说,目标是明确的,就算韩用兵如神,我们无法看透,但他最终一定会出现在既定的目标前,否则这次行动就没有了丝毫的意义,除非他临时改变了目标。不过,我们的目标是项玉,当然更准确地说是陈可茜,只要能找到他们或者她,就达到了目的,韩信是不是进攻项玉,对于我们来说,那是次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要朝着项玉的老巢前进,不管韩信会怎么样,于是,我们再次建立起信心,催着车夫不停朝前赶。
网走了一段山路或者叫做荒路,再过一天,我们居然走上了一条相对繁忙得多的大道,不但有行人,车马也不少,四周的山也平缓了很多,坪坝里,稻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虽然还能看到一些被烧焦的房屋,但那已经是陈年旧迹,有的房子明显在旧墙上新加顶而成,而且,稻田边还有一些新的房屋正在夯筑泥墙,与外面频繁的战乱相比,这里已经显现出秩序恢复的气息。如果是地势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车夫会把马赶得快一些,马蹄与车轮搅起的尘土在我们的身后翻滚,却没有引起任何在地里劳作的农民的注意,最多也只有人抬头望一两眼,由此可见,战争的创伤在他们那里,似乎已经平息。
在谈到这点时,张心说:“这就是我们民族能生生不息的最大优势,生命力顽强,再大的磨难,只要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就能将过去丢到一边,满眼新的期待。我们的人民是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过高的目标,只有一个,生存,繁衍,开枝散叶,他们的好日子就是儿孙绕膝。苦一点,没什么,累一点,没什么,背井离乡也没有什么,只要能在死之前回到家乡,回到祖宗的发祥之地,在地下看着子子孙孙们忙碌,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们就像野草,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存着,平时一点也不起眼,谁也不放在眼里,既没有怜惜,又不会在践踏时稍加顾忌,但,当春天到来时,他们就会装点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地。就算被压在石头下,浸泡在泥水里,他们一点也不会示弱,一丝一丝地挣扎,直到再见到阳光,再寻到生存的机会。该收获了,不管你怎么毫不容情,甚至连根拨起,第二年,在原地,一样会有新的生命破土而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首诗可算是将我们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很通俗地表现了出来。一个民族的伟大,也不过如此,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世界上最后一个文明古国,就靠着这样的一个词语,走过了五千年,兵燹灾祸,从没有让他灭绝,反而越来越兴旺,如果不是人祸,也许,将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文明标杆。”
又过了两天时间,我们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军队经过的痕迹,现在,我们已经对此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有与无,只能算是我们在行程中享受观察、分析的一种乐趣。又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我们来到一座小城前,城修筑在一座山的山脚下的一个坪坝上,城前一条自然而成的小河。城不大,城墙由石块垒砌而成,上面没有任何的旗帜与标志,不能让人一眼判断出城的主人或所属,城门洞上的题字,已经长满了青苔,难以分辨清楚。
这里也看不出一丝大战前的紧张,我们很轻松就进了城。城里还算热闹,但与其它我们经历过的同时代的城市相比,这里显得凌乱,但却更自由一些,因为这里没有集市,大街小巷,随时都能碰到做小生意的人,卖山货和柴草的人特别多。如果不是因为人们穿着与口音,我真有些怀疑我们是不是回到了自己的时代,正行走于仿古景点里。
我们顺着中轴线,往前走,虽然这只是一座山里的小城,但城的设计依然显现了我们传统的特色,背山依水,藏风聚气,符合风水的要求,城中一条大道贯通南北,也满足了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只不过因为地势的原因,方向与一般情况相反。果然,我们找到了城市的中心,一座修在石头台子上的相对较高大的建筑,与其它石垒土筑的房子不同,这间房子已经大面积地使用了木材,由红漆的柱子将房屋的墙壁分割成不同的图形,使房子不再显得单调、朴拙。这里有台阶,但却没有围墙,道路的两侧有十几个卫兵守卫着。
第七十七章 消失的现代美女
打量了这座建筑一会儿后,我走上前去向卫兵打听,卫兵居然认出我们来,后来,我才知道,那名卫兵是我们随项玉的送粮队时队里的一个小孩。
我们被告知,项玉并不在府上,因为有军情,他到另外一座城里去了,只有夫人跟公子在府里。作为夫人的娘家人,我们自然有见夫人的权利。
等我们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