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妇从良记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12-19正文完结)-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夫人已回身侧卧在塌前,叹道:“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我们的母女情份何其的单薄,本就比不上你们的祖孙情意,在利益面前更是不堪一击。这也是我命中注定的,谁让我只管生不管养呢。但是我想问问你,秋儿到底碍着你什么事了,为什么屡屡和她过不去?”
沈丽君不由吃惊道:“母亲为何如此说?自从有了桂哥儿,我何曾与她见过面?”
“你就没把你那勾引姐夫论说给你大嫂?”沈夫人冷笑道:“否则我还真不想不出你大嫂从哪里得知的。”
沈丽君不由低下头。说道:“母亲也太武断了,难道别人就没有眼睛吗?母亲为什么总认为是女儿胡乱说,扶玉在母亲心中就这样的无辜?”
沈夫人说道:“这件事本就是件疑案。当日如何你姐妹自然心知肚明,只是在此事上,你不要怪我偏心,我只知道当日秋儿认为自己大了不易再去姐夫家长住时,而你却仍是硬拉着她跟着你去庄子上住。后来你生产时,又哭求着让我将她叫了去。这可不像是被人觊觎了丈夫的人的办事做派,有些事有些话,说出来可就难听了。”
见女儿仍是低头不吭声,沈夫人又道:“有时候我真想看看你的心肠到底是什么做的,为何会如此不顾母女姐妹亲情。就算秋儿当日真起了那该死的念头。她这些时日的表现,已经表明了态度,你又何必非要赶尽杀绝呢。再怎么说她也救过你两回,你就不能饶了她,非让她身败名裂,被家人遗弃?”
沈丽君抬头,最后看着母亲长叹一口气。说道:“请恕女儿说句心里话,当年她若不是自作主张引了人出去。未必就没有其他办法,况且当日还是王爷找到的她。至于此次难产,如果不是因为她起了那念头,让女儿心情郁结,未必就一定会难产。”
沈夫人闻言,连声道:“好,好,不愧是我最聪明的女儿,这两笔帐算得好清楚。好吧,这都是她自作自受,如今你们两不相欠,我会让她离得你们贤王府远远的,这样你该满意了吧。”
沈丽君低声道:“母亲何必对女儿总是冷嘲热讽,女儿自认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沈家,以后您会明白我的苦心的。”
沈夫人却已经合了眼躺在床上,恍若不闻,只管喃声道:“我对老太太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个颠倒黑白、冷血无情的东西来,你真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吗,我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
沈丽君见母亲不再理会自己,只得起身慢慢走了出来,来到房门口,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仍是纹丝不动的母亲,不由暗自握拳:等将来自己带给沈府无上荣耀时,母亲就会明白,她的偏心是一件错的多么离谱的事情。
此时环姐儿也走进沈秋君的院里,看到沈秋君正静静地坐在花树下看书,柔和而恬淡。
环姐儿便走到她跟前,问道:“姑姑,我想给爹爹写封信,该如何送出去呢?”
沈秋君把书放到一边,想了一下,笑道:“你父亲现在必已在来京的路上,这几天就等不得了吗?”
环姐儿点头道:“我母亲很担心。”
沈秋君点头“哦”了一声,说道:“你去写吧,我会和赵叔说的,你写好了之后,直接让人拿给他就行了。”
雪柳看环姐儿回去了,便上前悄声将环姐儿的异常说给了沈秋君,完了又将那封信递给了沈秋君,小心说道:“因为求他帮忙,不得不从权处之,再则我想着六爷也不是外人,别因为拘泥什么规矩真耽搁了大事。”
沈秋君笑道:“倒是会给自己寻理由开脱。”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信来看。
信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沈秋君看完后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不由起身在院中走了几步,问雪柳道:“杨远还在那里等着回信吗?”
雪柳点点头,沈秋君道:“让他告诉他家主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他真敢这么做,那么整个沈家都会视他为仇敌的。他来问我,倒不如直接去问我父亲。”
六皇子得了沈秋君的回复,不由摇头叹道:“那个老妖婆上辈子定是积了大德,才成了玉姐姐的亲祖母,不然我能整得她死去活来的。只能再想他法了。”
是夜,沈侯得知母亲身体不适,心里倒有些愧疚对母亲说话太重了,可如果话不够重,母亲又定不会真往心里去,以后还是会难为妻子女儿。
沈夫人看出丈夫心里的患得患失,心里也不由暗自叹气:一边是寡了的亲生母亲,一边是相濡以沫的妻子,倒让夫君在其中能受,婆母仅此一个亲子,为何就不能心疼一下儿子呢,只希望经此一事,婆婆心里能权势少一些,亲情重一点。
沈夫人劝道:“我今天身子倦怠,也没过母亲那里看看,你不如去陪她老人家吃点东西,说说话,这事就算是过去了,以后大家还是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沈父感激地看着妻子,说道:“我陪你吃完饭就过去。”
沈老太太见儿子过来看自己,心里倒是稍稍好受了些,到底是亲母子哪里会有隔夜的仇。
她今天也想了不少,再加上沈丽君的开解劝说,她觉得近期不易再与儿子发生冲突,免得将儿子推得更远,不管怎么说,她现在是依儿子的鼻息生活。
如今夺位大战还未开始,何必闹得太僵。等到夺位大战真正开始,由不得儿子不入贤王的阵营,至于那点管家权,她还真没看在眼中,当日不过是为了膈应一下儿媳罢了。
于是母子二人皆有心修好,一时倒也其乐融融,还共同回忆起往年母子间的温馨事来。
沈父心下稍稍松了口气,他不指望一向热衷权势的母亲经过一夜时间就看开了世间名利,至少现在大家暂时维持平面的和睦,也让他能过几天舒心日子,不必时时背负着不孝的心里压力。
这时却有一个丫头匆匆走来禀道:“大少夫人在祠堂里晕了过去,正往外院寻大夫呢。”
老太太不由急道:“怎么会这样,老大家的身子可是壮实的很。”一时又狗改不了吃屎地埋汰儿媳,说道:“一家子何必闹成这般,就是真要休了她去,也应该好好地还给人家,如今,唉!”
沈父听了,心中浑不自意,他深知妻子的为人,不是那等苛待人的,怕是那位心里生暗鬼,将自己折腾出病来了。
母子二人来到祠堂,就看到沈夫人母子几人及环姐儿都已在场,辛先生也随之赶来,也顾不得客套,直接上前把脉。
老太太见环姐儿抹着眼泪,忙上道:“好孩子,你母亲不会有事的,如果真有什么不测,我必会为她做主的。”
沈家众人都低头不语,沈秋君则因为得了先知,又听祖母此言,不由得低头冷笑。
环姐儿却有些胆怯地向外挪了挪身子,老太太不知环姐儿的心事,只当她是看到自己如今失了势,便有意疏远了,心里便有了冷意。
PS:
今天有事没码成字,晚上终于赶出一章来,想了想,还是今天发了吧,习惯真是好可怕啊,双更了一个多月,忽然单更,总觉得欠了点什么,为了夜里能睡个安稳觉,干脆发了吧。明天早上的得晚点更了。
正文 第一五二章 大嫂有喜
倒是程秀梅看到老太太脸上渐渐变得凌厉起来,环姐儿在她身边愈发显得可怜巴巴的,偏婆婆与小姑皆不方便上前,她只好笑着上前给老太太奉上一杯茶,趁机拉着环姐儿走到一边,低声温柔笑道:“你不要担心,你母亲不会有事的。”
环姐儿轻嗯了一声,这时老太太喝了口茶,却似自言自语道:“好好的,怎么就晕了过去呢?”
环姐儿不由垂下了头。
今天晚上,她因为担心母亲,便哄着两个弟弟歇下,跑来看望母亲,正好沈大嫂正在吃饭,看守的婆子便放环姐儿进去了。
沈大嫂一见了女儿,就拉着她到了僻静处,询问道:“你给你父亲写信了吗,可送出去了?”
环姐儿点头,沈大嫂又问:“你让谁去送的,可信得过?”
环姐儿轻声说道:“是姑姑帮忙找的人去送的信。”
沈大嫂不由顿足道:“我不是让你悄悄的吗,你怎么让她知道了?你的信她有没有打开看,你亲眼看到那送信人去的?”
环姐儿说道:“是我亲手递给了那人,那人就背着包袱走了。”
沈大嫂此时也无计可施,只乞求上天保佑沈秋君等人会因为环姐儿是个小姑娘而放松警惕。
沈大嫂又问道:“你在信里都是怎么写的,是按我说的写的吗?”
环姐儿低下头,慢慢说道:“我看祖母并不会休了您的,眼下天气正热,万一父亲误会了,急着赶路再有个好歹,所以女儿只说这里一切都好,就是母亲和祖母顶了嘴。被祖母小惩大诫了一番。”
沈大嫂一听气得差点跳了起来:“这叫小惩大诫?你倒是孝顺你父亲,就不管母亲在此水深火热吗?”
“母亲毕竟是真顶撞了祖母,被罚也是应该的,再者这里是沈家祠堂,在此忏悔不过是素服斋饭清苦了点,怎么能说水深火热呢。”环姐儿为母亲的夸大其词而不满,明明祖母并没有苛刻母亲,守着沈家列位祖先怎么能如此说,万一被怪罪了怎么办。
沈大嫂眼见女儿一点都不体谅自己,不由骂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小白眼狼。如今是拣了你祖母那个高枝儿飞去了,母亲是不是碍你的事了?”
环姐儿心里不由委屈万分,可是毕竟又是自己母亲。也不敢顶嘴,便低声道:“母亲好好休息吧,女儿先告退了。”
沈大嫂心里火里还没发泄出来,拉扯着女儿,不许她走。母女二人正揉搡中,沈大嫂突然就晕了过去,环姐儿哪里见过这架势,直吓得大叫起来。
婆子们进来看到此情景,急忙扶着沈大嫂去了床塌上休息,又命人去请大夫、往上头去禀报。
环姐儿此时想起来。心里仍是害怕得不得了,万一母亲真有什么不测,自己岂不是罪孽深重。
就在大家心思各异之时。辛先生已经笑着走了出来,拱手道:“恭喜,恭喜,府上又要添丁了,大少夫人已经怀有两个月的身孕了。”
众人听了先一惊。接着又是大喜,听得沈大嫂已经醒了。便都涌进房去。
沈大嫂此时也抚着小腹,含泪带笑,这个孩子真真是自己命里的福星,偏就在此紧要关头来了,如此一来,沈府为了子嗣,定不能再休了自己。
但是随着沈夫人等人进来,她的心又是一紧,不由想起从前自己对付妾侍的法子,如果沈夫人铁了心要休了自己,对于自己腹中沈家子嗣,她虽不能明着做了去,但暗里的法子却能有不少。
想到这里,沈大嫂求助地看向沈老太太。
老太太倒是与她心有灵犀,一步走上前去,坐在床边,拉着沈大嫂的手,说道:“好孩子,真是难为你了。如今你是双身子,金贵得很,这祠堂是住不得了,就跟我去春晖院去住,放心,有祖母在,没人敢动你。”
沈大嫂感激得眼含热泪,连声道:“谢谢祖母的关爱。”
此时在房外的沈侯父子听了,心里均是一冷。
他二人因为一个是公爹一个是成年娶了妻的小叔子,均不便跟去内间,便只在外间等侯,如今虽没见屋里说话之人的神态,可从语气里还是听出点意思来,不由齐齐冷笑。
沈夫人心中已经被磨得水波不兴,程秀梅与沈秋君也不说话。
老太太又对沈夫人说道:“虽说我那里人多也能照顾好老大家的,不过总没有她惯常用的丫头使着顺手,你把那些丫头们都放了出来吧,子嗣为大啊。”
沈夫人对老太太施礼笑道:“母亲所言极是。子嗣为大,老大家的身边才更应该多些妥当人,那些个丫头们遇见事,就个个都慌了爪一般,又爱多嘴挑拨事,这种人哪里还能用,不过是因为毕竟是老大的丫头,我不方便处置,先暂且关到那里,若要好的丫头,府里也还是能挑出不少的。”
沈大嫂如何敢用沈夫人挑出来的人,忙道:“罢了,现挑的丫头我也使不顺手,如今倒不必麻烦了,为了腹中孩儿,媳妇就先暂助祖母几个丫头吧。”
老太太忙道:“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什么借不借的,只管唤过去用。”
沈夫人等人看到她二人那幅样子,心里腻歪得不得了。
老太太又对沈夫人说道:“既然她院里的丫头不中用,你早晚定会都打发了出去,倒是环姐儿几人,我实在不能放心,不如就同我在春晖院一起住着吧。”
沈大嫂也急急看着沈夫人,她发现女儿最近都快被婆婆拉拢过去了,她可不愿自己重蹈婆婆的覆辙。
倒是环姐儿想了想,说道:“母亲如今身子贵重,弟弟却都年幼不懂事,若真要住在一处,只怕会累着母亲,也要防着万一不小心碰到母亲,倒不如就请祖母挑几个稳重的大丫头照顾我们的生活,母亲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弟弟们的。”
沈大嫂听了女儿的话,不由得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我如何放得下心?”
环姐儿自认自己考虑得极周全,如今看到母亲的神色,心里倒是一怔,想了想,觉得母亲定不会让自己跟着祖母的,而在老太太面前也不便提小姑姑,便笑道:“母亲尽管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弟弟的,如果母亲真不放心,不如就将我们姐弟三人暂托给二婶如何?”
程秀梅如今馋孩子馋得利害,今日见大嫂又怀上了,免不了羡慕又失落,听环姐儿如此说,便觉得如果将珂哥儿等人接到自己那里去,说不定就能带给自己子息呢,便忙笑道:“我如今左右无事,也愿意与孩子们亲近,倒不如就让她们住到我那里吧,一早一晚的也有个大人照看着。”
如此便算是商量妥当,沈大嫂跟着老太太去了春晖院,其他人则各自散了。
第二日,沈夫人便让人将春晖院里的分例多加了两个人的,而环姐儿姐弟三人则搬到程秀梅院里去了。
沈丽君姐妹二人听说后,也都送了贺礼来。
如今家里倒是安静下来,老太太与沈大嫂就一起窝在春晖院里,沈夫人身子也好了许多,因为程秀梅要照顾孩子,沈秋君便帮着母亲一起处理府务。
程秀梅最近过得很充实,每日一早领着她们姐弟三人去给老太太和沈夫人请了安,余下的时间全是一心想着如何照顾她三人,她本稀罕孩子,凡是她三人的事,都亲力亲为,照顾得不微不至。
因为程秀梅成亲不足一年,又没有孩子,故还没有完全蜕变为少妇,仍有少女的童真,几个孩子也很快就喜欢上了她。
倒是沈大嫂听说后,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儿,后来又一想,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们再与程秀梅亲近也越不过自己去,这心里才好受些。
很快沈惜君就出了月子,沈府除了沈大嫂身子不便,几乎全部出动前去祝贺。
程秀梅回到沈府,越发的心情沮丧,沈秋君见了,心里算着她再过个把月,也该有孕上身了,倒不好再为几个孩子过度操劳。
于是借着与程秀梅住得近,便时常过去与环姐儿等人玩耍,因为环姐儿缘故,珂哥儿与纬哥儿也与沈秋君混得极熟络。
这日纬哥儿问起母亲肚中的小弟弟是怎么回事,沈秋君支支吾吾一阵乱扯,把个纬哥儿绕得云里雾里的,越发糊涂起来,便指着程秀梅的肚子问道:“二婶也嫁了人,那她肚里也一定有个小弟弟了?”
众人听了大笑,倒是程秀梅惊喜不已,老人常道孩子的眼睛干净,说话很神乎,说不定自己真就借他吉言怀上了呢?
沈秋君便借着这个机会,含糊地提示程秀梅:该好好保养身子,不要再为其他事耗费精力。
程秀梅也心领神会,渐渐将几个孩子放手给沈秋君,自己只安心保养身体,争取早点怀上孩子。
对于照顾孩子,沈秋君比程秀梅就有经验的多,不会象程秀梅那样将自己累得疲惫不堪,生活上就照顾得妥妥贴贴,也轻轻松松就得了几个孩子的欢心,这让沈大嫂心里憋闷不已,不过也有让她开心的事情:沈昭英不日就会进京。
正文 第一五三章 昭英回府
沈秋君听说大哥快要进京的消息,心里已是平静无波,在经历了祖母和大嫂对自己的态度以后,她可不敢再对大哥真抱有什么期望,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沈秋君知道祖母对大哥的影响,从大嫂对自己的态度上,也差不多就能窥得大哥对自己的态度了,大嫂向来对大哥可是惟命是从的,可笑自己前世竟然以为是因为自己取代了大姐,才让大哥对自己有了心结,以至于生疏冷淡。
日子过得很快,倏忽几日,沈昭英就进了京,他先去进宫见了皇上,然后才回到沈府。
一进沈府,就在众人都在那里迎接他,沈昭英忙快步上前一一见礼。
沈父是个男子,见儿子比之从前更成熟稳重了,颇为欣慰,不过勉励几句话就完了。
沈夫人现在心里同沈秋君差不多,只是淡淡地说道:“回来就好,咱们一家人终于团团圆圆了。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到里面再好好叙叙吧。”
沈昭英对母亲的冷淡倒不是很在意,他本就是自小长在祖母处的,与母亲的感情原就淡些,再则到底是个男子,也不屑婆婆妈妈地,便冲母亲行礼笑道:“儿子不孝,多年未能在父母跟前尽孝,现今离我去南边还有些时日,也让儿子好好弥补一下。”
沈夫人但笑不语,沈昭宁已经抢上前来给大哥见礼,兄弟二人倒是感情颇好地击打了一下拳头。
程秀梅与沈秋君只是低头立在沈夫人的身后。沈秋君见兄长看到自己时果然是两眼无波澜,就似没看到自己一般,不由暗自叹气,之前看到大哥送自己礼物,还以为他是疼爱自己的,如今看来不过是给其他妹妹送时,顺手捎带着自己罢了。
几个小的也纷纷出来给父亲见礼。沈昭英看到儿女们,倒是心情极好,还抱起小儿子纬哥儿笑着逗了几句。
就在大家正准备往院里走时,却见沈大嫂扶着老太太颤巍巍地走来。
沈昭英脸上的神情便立刻变得不一样了,急忙放下儿子,抢步上前搀住老太太,嗔着妻子道:“祖母年纪大了,如何让她亲自来迎我?岂不是陷我于不孝之中?”
老太太含泪说道:“不怪你媳妇,是我让她扶我来的,咱们也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如今天气又热,你还要赶着时间进京,我实在是不放心。现在见着了你人了,我这心才放下来。”
沈昭宁见祖母脸色比之从前差了很多,知道定是与母亲又闹得不愉快,可恨自己身为人子人孙,却无能为力。又想到祖母对自己的疼爱,再看到祖母眼中的滚下的泪水,不由得泪湿眼眶,哽噎道:“是孙儿不孝,让祖母担忧了。”
沈大嫂见过丈夫一来是高兴得有点喜极而泣,另外也是想到自己前段时间的艰难。便也借着这个机会抽抽嗒嗒地哭了起来。
沈父见此情景,眉头皱得能夹死三只苍蝇,沈昭宁心里也不好受。不由悄悄看向母亲。
沈夫人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与婆母等三人抱头痛哭的样子,心中竟然也不生气,只是对身后的女儿说道:“以后你要出嫁了,不管你婆婆说什么,你的孩子都必须自己带。不然以后有的你后悔的。”
沈秋君忙小声笑道:“女儿都还没嫁呢,就想到带孩子上面去了。您也想得太长远了吧。”
沈夫人笑道:“不过是触景生情,白提醒一句,免得到时忘了,拼了命生下的儿子,却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沈秋君听到母亲醋意十足的话,不由噗嗤笑了,又看到程秀梅,程秀梅也不由回笑于她:婆母自己曾经历了这种苦痛,定不会再让小辈重蹈覆辙的。
倒是两个小的,还不能完全懂得生离死别,与父亲隔了这些时日再次相见,与悲伤相比,新鲜倒是更占了上风,不过此时看到父母皆哭了,心里便吓了一跳,珂儿还好些,纬儿到底年纪小,不由分说地跟着大人嚎叫着哭起来,倒让人觉得好笑。
程秀梅和沈秋君忙上前领着他兄弟二人走到一旁,小声哄劝着,好半天,纬哥儿才哽噎着住了口,看得程秀梅心疼不已。
环姐儿也觉得父母做的不太妥当,她自持是家中老大,如今也经了些事,就该象大人一样办事了,便上前劝道:“老太太年纪大了,禁不住这样,再则母亲如今怀了小弟弟,也不易如此悲伤,家人相见应该高兴才是。”
老太太等人此时才好些,沈昭英夫妻一左一右搀扶着老太太向里走去,众人皆沉默地跟在后面。
到了正院,大家这才一一正式见礼,沈昭英在父亲的逼视下勉强对着沈秋君笑了笑,沈秋君只唯有装不知情,大家表面上也都过得去了。
大家叙过一回话,虽然还有一些事要办理,但想儿子一路奔波,沈父便让沈昭英回房去歇息一下。
沈昭英也确实累了,而且又想与祖母妻子说些体己话,便起身告辞一同回了春晖院。
众人也都陆续告辞而去,沈秋君本想陪着母亲说会话,沈夫人笑道:“你也去吧,你大嫂的枕边风再利害,他也是我儿子,一个孝字,我就能压得他实实的。人道苦媳妇熬成婆,这话真真不假。”
沈秋君也被母亲的话给逗笑了,一时告辞回去了。
沈大嫂果然没浪费吹枕边风的机会,沈昭英自祖母处一回来,她便扑到沈昭英的怀里哭得梨花带雨。
沈昭英虽与母亲不亲厚,可孝字大过天,他方才忆自祖母处听了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心里也有些不顺,见此不无烦躁地说道:“行了,别哭了,现在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你以后就顺着母亲些,对沈秋君也别总是针锋相对的,就当沈家没她这个人就完了。”
沈大嫂闻言哭得更加伤心,说道:“如果不是肚里的这块肉,如果不是祖母后来护着我,我现在怕早就是沈家妇了,说不定现在正在被送到鲁地的路上呢。”
沈昭英哼道:“你就是想得太多。母亲哪有那心机与胆量,在祖母眼皮子底下拿掉你腹中的孩子。”
沈大嫂气得叫道:“母亲怎么不敢,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有父亲给她撑腰,连祖母都要对她退避三舍。”
沈昭英叹道:“你既然知道母亲的利害,何苦还要和她对着干呢,你真以为她就是祖母口中蠢笨无能的人?那是因为关着孝道,母亲才不得不在祖母面前忍气吞声,若是一点手段也无,我父亲一个堂堂的侯爷身边连个妾侍也没有?母亲对祖母不孝,是母亲不对,你一个晚辈何苦凑上前去找不自在?我知道你是心疼祖母,可她老人家自有办法,不需要你在此画蛇添足。”
“她二人斗法,我一个晚辈哪里敢横插过去。不过是因为环姐儿时常亲近沈秋君,我教训了她几句,哪知就被母亲听到,这才惹出这许多的事来。”
沈昭英不由骂道:“你难道不知道沈秋君在母亲心中的份量吗,当年我差一点就能清理门户,还不是因为母亲拿命相拼才不得不作罢?教训环姐儿也要看看地方,母亲必不会安插人到你房中的,怕是在外面事情做得不机密,才被母亲得知的吧。”
沈大嫂闻言,不由怯懦道:“你不要说母亲不会做那等事,如今我的人还都被关着呢,怕是等你回来就该卖了去,那些都是我使顺了手的,你好歹帮着说说情,给我留下几个吧。”
沈昭英只得胡乱地答应了,在床上躺了一会,略眯了一会眼,知道父亲定有话对自己说,便忙忙洗漱了一下,赶到父亲书房里。
沈父示意儿子坐下,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对诸皇子夺位之事如何看待,可是真一门心思地要助了贤王?”
沈昭英小心答道:“我们与贤王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助他又助谁呢?做纯臣也要上位者相信才成啊。”
沈父点头道:“一步错,步步错,沈家也确实难做到中立。”
沈昭英不由大喜,问道:“父亲也欲助贤王?”
沈父摇头:“太子与贤王皆不是仁德之主,我不看好他们。现在皇上龙体康健,沈家既然已是板上钉钉的贤王一派,倒不必做什么事来表忠心,你此去南边,是皇上看重于你,你只做好自己本分内的差事,结交些人倒也无碍,但不要刻意为贤王做那伤天害理的事。沈丽君是你亲妹妹,不过你不要忘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了一个外姓人,你要拿沈家一族来拼,是否值得呢。”
沈昭英到底与沈丽君自小一处长大,感情格外要好些,听了父亲此言,面上便有了不忍之色,说道:“妹妹也是沈家人,如果她成了皇后,对于沈家人来说,也是双赢的事情。”
“这可不象少年时的你,你不是一心想做一番事业的吗,难道你终是要靠着裙带关系才能做出功绩来?”沈父冷笑道,又道:“你以为贤王做了皇帝,皇后之位就一定是你妹妹的吗?”
正文 第一五四章 祖传宝剑
沈昭英闻言奇道:“此话怎讲?妹妹为贤王元配,且又生下嫡长子,再加上我沈家的相扶之功,皇后太子之位定然是她母子二人的。”
沈父没有回答儿子的话,只是反问道:“如果环儿母亲名节有失,将来你位居高位,真能心平气和地与她携手,共享荣华富贵?”
话未说完,沈昭英就跳了起来,叫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一时脸上青红交加,声音有些轻颤地问道:“难道,难道她肚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妥?”
沈父忙摇手道:“你别胡乱想,我只是乱打了个比方,我实话告诉你,当日你妹妹生产时极为凶险,后来不得以让太医们入室针灸止血,这件事在贤王心里会没有阴影?”
沈昭英听了,脸色凝重起来,说道:“这事情定是贤王同意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者我知道妹妹素有谋略,定能消除贤王心结的。”
沈父听了不由大笑:“素有谋略?不过是算计对她没有防备心的亲人罢了,再就是后宅争宠的小阴私小手段,至于消除贤王心结,我不看好她。”
沈昭英欲开口替妹妹辩解,沈父摆手止住,又道:“我是个男人,我知道男人的心思,就拿你来说吧,你的妾侍个个保不住腹中胎儿,你明明知道这是你的妻子所为,但是出于种种缘由,你能够包容她,可是一听说名节有失,你只怕立时就有杀了她的心吧。将心比心,你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