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妇从良记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12-19正文完结)-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庄承荣因为自己而受到的屈辱,沈秋君眼前朦胧一片。她紧咬了牙关,恨不得上前将珍姐儿碎尸万段,又想自己如果在此前就死了。是不是可以一了百了,不至于让庄承荣受此屈辱,一时又疯狂想着不仅自己死去,如果在场的人都死去,是不是加之在庄承荣头上的屈辱便可随之而去?
就在沈秋君脑里发狂时,她冰冷的手被一只温暖的手覆上,让她的头脑清醒了过来,她知道这是丈夫在安慰自己,可是想到自己曾经德行有亏,不由心虚地悄悄抽回了手,哪知那只手却固执地握紧她冰凉的手。
沈秋君只好用另一只手去掰,反倒激得庄承荣直接一只大手把她的两只柔夷握紧,强行放在自己的腿上,因二人孝服衣袖宽大,下面的人又低头的低头,抬头看的也只是在注意帝后两人的神情,倒未看见两人的纠缠。
庄承荣心里也已经后悔了,一开始他怕沈秋君面上难看,本不想让她过来的,不过一来沈夫人等人与她一处,单不叫她过来,倒让她担心,再者到底是沈家事,实在没有瞒她的道理,但他没想珍姐儿竟蠢成这个样子。
沈秋君此时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不由暗骂自己的失态,自己怎么就糊涂了。
她是曾经仰慕过贤王,但她自认能做到以礼相待,她没有刻意留情于贤王,更没有跑去勾引过贤王,只是默默将感情藏于心间,当然少女心事藏不住,被人看破也是有的。
可是就算前世她嫁给贤王,也是贤王亲自上门去求娶的,而在这此之前二人私下并没有不妥当之处,至于今生,因为重生时自己的及时悔悟,不要说什么把柄,就是仰慕的痕迹都越发没留下多少。
想到这里沈秋君心下稍安,她不能说问心无愧,但至少目前她现在不能表现出心虚的模样来,无论如何她得帮庄承荣把这个脸兜住,她决不许他因为自己的过错遭到他人的耻笑。
沈秋君看向珍姐儿,冷笑道:“没想到我们姑侄之间,竟会有这么一天,你不说自己行为不端,就会红口白牙地往人身上泼脏水。我行的正做的端,不怕你污蔑,倒是你诬陷皇后,诬陷长辈,今日是饶不得你了。”
珍姐儿虽没有看到帝后之间的互动,却看清楚了沈秋君的面部表情变化,知道真相果如自己所说的,沈秋君此时不过是色厉内荏,在做垂死挣扎罢了。
如此珍姐儿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说道:“是真是假,皇后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想来你是不会承认的。当日你觊觎贤王,意欲谋害大姑母,大姑母不得已才写信给我父亲托孤,那些信件如今就藏在我父亲的书房中,取来一看便知。而且大姑母和兰表姐也曾亲口证实了这一点,如今她一家住在侯府,叫她们过来对质就是了。当然这事贤王最是明白,不如也叫了他来。”
沈侯等人额头上都流下了一把一把的冷汗,沈昭英更是欲上前阻止女儿,却被旁边的侍卫给架住捂住了嘴。
庄承荣捏一捏沈秋君的手,阻止她说话,自己看着珍姐儿慢慢点头:“朕倒没想到你与沈丽君母子关系倒是融洽,我就说以沈家的家风,一个闺阁小姐哪里能弄到催情药,看来这必是那兰儿给你的了。”
珍姐儿迟疑了一下,终是点头承认了,又道:“我也是没有办法,虽然我是真心爱慕皇上的,愿为了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我终究自小受父母教导,礼义廉耻还是懂得,若不是皇后行事卑鄙狠毒,一心要置我两家于死地,我又怎会出此下策?”
庄承荣对左右吩咐道:“去把贤王一家都提来。”
因提人尚需要些时间,庄承荣便命人将沈家人分别押下看管起来。
等到殿中只剩下帝后二人时,沈秋君低声说道:“对不起,爱慕贤王是我少年时的荒唐心思,我以为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会过去,没想到终是让你难堪了。”
庄承荣抚着妻子的手,说道:“我只知道你嫁给我以后,是一心和我过日子的,至于嫁我之前你爱慕谁却是和我无关,况且我早就知此事,如果我真介意,就不会上门求娶了。”
沈秋君叹道:“可是爱慕自己的姐夫,终久是德行有亏。”
庄承荣便道:“这事本就是前有缘由,后有算计的事情,也不能全是你的错,再则,你为了这个爱慕真正行动过吗?”
沈秋君忙摇头,庄承荣便笑道:“这就是了,我就知道我没有看错玉姐姐的品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是年少时的荒唐事,那就让它随风而逝,若说德行,我的难道会比你的好?咱们就乌鸦站在猪身上,谁也别嫌弃谁黑。”
看到沈秋君脸上终于露出了点笑容,庄承荣又道:“一会等沈丽君她们到了,你也不必再过来,只在外面照看,当日一时心慈留下她们,哪知她们不知感恩,竟还在那里胡乱蹦跶,如今也是时候收拾她们了。”
沈秋君此时也冷了心,且知道自己一出现,只怕又要被人指出自己身上的污点,倒不如不出现,由着庄承荣去处理,于是点头道:“我再不过问沈昭英和沈丽君之事了,一切都交于你处理吧。”
到了下午,贤王也被提了来,于是大家重又聚在大殿中。
庄承荣看着兰姐儿,冷笑道:“我倒是小看了你,没想到经过这么多次的事故,你们竟然还能寻到人帮你们做事,也亏得你一个姑娘家竟能想到用催情药。”
兰姐儿闻言便知珍姐儿把事情都交代了,便冷眼看了一眼珍姐儿,见珍姐儿萎靡不振的样子,再看庄承荣一脸志在必得,知道事情也该结束了,便笑道:“不错,一切都是我和珍儿商议做下的,可惜事情不成,不然国丧中皇上出了那等丑事,也够光彩的。”
第三三一章 慷慨就死
兰姐儿尚未说完,沈大嫂已经扑到她身上,抬手给了她一巴掌,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贱人!如果不是我沈家收留了你,又以爵位换你母子自由,还不知你有没有命站在这里。没想到你不仅不知足,还百般的来害我沈家,如今更是满嘴喷粪,诬陷珍儿,我打死你个小贱人,养条狗都比你强。”
兰姐儿抹一抹嘴角的血,回身便也给了沈大嫂一巴掌,沈大嫂没想到她敢和长辈动手,况且还是理亏的时候,不提防之下,竟被兰姐儿打了个正着,脸顿时便肿了起来。
珍姐儿见了便转身欲打兰姐儿,要替母亲报仇,却被兰姐儿一把架住。
兰姐儿冷笑道:“你们别在这里给我充恩人,我们的账还有的算呢。你要怪只能怪自家男人蠢,中了别人的算计,什么爵位换自由,不过是硬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我的弟弟却因为你差点连命都没了,如今也不知能活过几日。做父母的蠢成这般模样,又怎能指望女儿精明,不只不精明,还不知廉耻,若说贱人,她才是真正的贱人,看上谁不好,竟然看上自己的姑父,我不算计她算计谁?”
珍姐儿闻言,脸上一红,张了张口终是没说出什么来,兰姐儿趁这个当口,一把把珍姐儿摔倒在地。
庄承荣此时不吭声,只是笑着看地上滚作一团的几人,沈侯夫妻羞愧的无地自容。
沈侯到底曾是叱咤一时的豪杰人物,看到底下如泼妇一般的儿媳孙女,顿时脸烧得利害,而沈夫人则为自己教导儿孙不力以致于出了这等丑事而煎熬。
沈昭宁夫妻则低头装聋子,而沈丽君也在心中暗自叹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谁能想到在平民百姓眼中高高在上的她们,也会有这样粗鲁的时候。
如今被庄承荣捉了把柄,沈丽君再不敢多做幻想。无心理会女儿的行为,只是把眼睛看向一年多来未见的丈夫。
贤王此时衣衫褴褛,面色苍老,再没有几年前的意气风发,那落魄的样子只怕连个乡间食不果腹的老农都不如,沈丽君见了。早把二人之前的重重矛盾忘却,只余心中的疼惜。
此时贤王也转头看向沈丽君,眼中却充满了怨恨,倒让沈丽君当场愣住。
当年争储的失败对贤王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后来虽然也有过几次动作,却皆被庄承荣识破打击,手下的人也折得差不多了。余下的几个也只是潜藏起来待机而发。
而近两年的皇陵苦工日子,让他连最后一点的雄心都消磨得差不多了,他如今苟延残喘,也不过是想看庄承荣如何不得人心以及何时被牝鸡司晨的沈秋君夺去权利,还有就是他如今只有一双儿女,他今生是没有指望了,只希望他们能平安活下去,以传承自己的香火。让自己将来也能得后人祭祀,不致成了野魂游鬼不得转世投胎。
故他将最后剩下的几个忠心可靠的人交给了妻女,希望能保得她们平安。却没想到妻女竟然蠢成这般,不想着如何利用这点资源活下去,反要蚍蜉撼大树。非要白白把自己的小命折腾进去。
孩子当然是自己的好,所以贤王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沈丽君的身上:孩子年少不懂事,你身为母亲怎么不知劝阻,非要一家人共赴黄泉才甘心?
沈丽君与贤王做夫妻日久,对于他的心思还是能掌握一些的,丈夫一见面,便如此对待自己,她心中凄凉,叹一口气,把对丈夫仅有的一点感情也收了起来,只希望来生再不要与他相遇。
此时兰姐儿环视一周后,又对着沈家众人说道:“你们真以为收留了我们母子几人,我们就该对你们感恩戴德,那就错了。如果不是沈侯偏心太过,偏帮了沈秋君,而沈昭英则背弃了我们,我们一家如何会落到如此地步?你们本就是欠了我的,还真以为给我们一处遮风挡雨的住处,几顿饱饭,就能打发了我们,然后你们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皇后母家的荣耀,那就大错特错。”
“想我本是庄氏子孙,生来便是高贵无比的郡主,本来可以做到公主长公主,你们那点施舍对我来说简直可笑的要命,我身上流着的庄氏的血,注定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会跪着活。你们当日既然舍了我们一家,就不要怪我如此恨你们。”
兰姐儿说到这里,又看向庄承荣,说道:“帝王之争身本来就成王败寇,我们技输一筹,也愿赌服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是想猫捉老鼠慢慢折磨死我们,自己还能落个好名声。你既然给了我机会,就怪不得我要拼尽全力抗争一番,可惜终久事情不成,不过我心中不悔,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虽然你将我一家贬作庶民,却必改变不了我身上流的是庄氏的血这一事实,我有我的骄傲与尊严。”
兰姐儿一番话下来,殿中顿时冷寂一片。
庄承荣看向兰姐儿的眼中便多了几分尊重,因为他从来都视尊严名声为狗屁,虽然不至于在对手脚下跪拜苟活,却为了报复等原因,轻易不会自寻死路的,故对兰姐儿为了自己曾经的郡主尊严慷慨就死而生出几分敬佩来。
贤王也颇为震撼看着女儿,是啊,他当年可是除了皇上太子外,是整个大齐朝最为尊贵的人,事败后想着要寻机东山再起,后来则想着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过着现今猪狗不如的日子,却没想到自己是高祖的传人,自己就该在当年事败后,慷慨就死,以保全自己神圣的尊严。
想到这里,贤王心里振奋,想到今日之事是不能善终的,摆尾求乞,还不如给自己保留一些尊严,于是他努力挺直起身子来。
沈丽君在来时的路上便知道事情败露,她们一家这次怕是再难活下去了,如今果见女儿一心求死,丈夫又是那样无情,心也就灰了,她便是苟活下去除了看到沈秋君的风光外,还能得到什么乐趣?
只是她实在放不下儿子,儿子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贤王夺储的事件上来,如今又因为与沈大嫂的恩怨落得个残破的身子。
沈丽君便转身向父母说道:“女儿的命是父母给的,所以您如何对待女儿,女儿亦无话可说,只是桂儿是无辜的,还请父母能保他一命,让他能得个平安日子过。”
沈侯夫妻因为兰姐儿指责他们舍弃了沈丽君,心中也是难受,两个女儿同嫁不同阵营的皇子,在他们被迫趟进这滩浑水时,为了沈家家族利益,就不得不有所取舍,如今看到贤王一家大有舍生就死之心,倒把恨她们拖沈昭英一家下水的心思减少了几分。
沈丽君又苦求父母保下桂哥儿,沈侯夫妻虽有心,却因此时他们也已身陷泥淖里自顾不暇,况又是守着庄承荣,故不敢随意开口应承下来。
偏沈丽君明白沈秋君对庄承荣的影响,只要父母逼着沈秋君,儿子便定能活下来,如今见见父亲面带难色,她不由咬了咬牙,看着父亲意有所指道:“请父亲务必答应女儿的请求,不然休怪女儿不顾祖母劝诫,来一个鱼死网破。”
沈侯见女儿如此,虽不知母亲是否把庄氏与沈家换了龙脉的事情相告,但沈丽君是知道沈秋君曾被批为“牝鸡司晨”的命格,虽然庄承荣或许也是知道的,不过这由外人说出来是陷害沈秋君,如今由沈家人自己说出来,意义便不同了。
沈侯看着女儿苦笑道:“如今沈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为父只能说会尽心,却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你若真如今记恨沈家对不起你的事情,你就尽管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吧,儿大不由父母,将来黄泉路上相遇,我也不会怪你的。”
沈丽君闻言眼圈便红了,如果当年自己不是那么向往皇后之位,不仅不劝着贤王,还一力撺掇,说不定现在还是高高在上的亲王妃呢,何至于与生养自己的亲人闹成这般模样。
沈丽君看着面前苍老的父母,心中深叹,父母一直以来都安分守时,偏被自己硬给拉到夺储中来,眼看自己命不久矣,何必非要因一己之私,拉整个沈家的人做垫背呢,想到这里沈丽君给父母郑重磕了头,说道:“一直以来都是女儿不孝,希望女儿去后,父母能记得女儿的好不要记恨女儿的坏。”
沈侯明白女儿这是放弃同归于尽的想法了,心下松了口气,说道:“我们怎么会记恨你呢,是父母没有教异好你,长久已来将你丢给你祖母,不能好好疼爱于你,是我们对不住你。”
沈丽君含泪道:“有父亲这句话,女儿也知足了。”
庄承荣不耐看这等戏码,便打断沈丽君的话,问道:“不知是什么话可以让你与沈家人一起鱼死网破呢,我倒真是好奇,不如说来听听?”
见沈丽君只是闭口不谈,庄承荣便笑道:“不知是说皇后‘牝鸡司晨’的命格呢,还是我庄氏强夺了你沈家命脉一事呢?”
第三三二章 昭英除族
庄承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殿中冷寂一片。
沈家的知情人都惊疑不定地看着庄承荣,同时也在心中感到好笑,自家人那样藏着掖着的秘密,竟被最该瞒着忌惮着的人了解的一清二楚,尤其是沈丽君还妄想以此来要挟父亲,如今看来竟是笑话一场了。
当日沈侯决定相助庄承荣时,便从沈秋君口中得知庄承荣已经知道她“牝鸡司晨”的命格,但当时他已经别无选择了,而且贤王不是善男信女,兵败后为了诸多的原因,也定会将沈秋君的命格告诉皇上的,不过后来见庄承荣似乎真是极爱敬女儿,不在意那所谓的命格一事,沈侯这才稍放下心来。
不过后来沈侯发现母亲也对当年置换龙脉之事有所了解,并告诉了沈昭英,他不得不担心母亲会把此事告诉了沈丽君,今日看来,他担心的事终还是发生了,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庄承荣竟然也早就知道此事,不过现在细想,庄承荣知道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日太祖父子通过虚清道长作法,抢去了所谓的本该是沈家的龙脉,虽说不是什么光彩事,且又投鼠忌器怕人多口杂传到沈家人耳中,故不会轻易对子孙提起的,但因为帝王向来多猜疑,为了庄氏大齐的千秋大业,定会对继任者讲明事情的前因后果,以便他能在与沈家的相处中拿捏住分寸,因此庄承荣知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沈侯猜得不错,庄承荣之所以知道沈庄两家龙脉置换之事,确实是太上皇所为。
因为虚清道长说庄氏江山传承的血脉必是沈家天命皇后所出,故太祖父子不仅自己对沈家格外的宠信,而且也想着在天命皇后未出现前,必要告诫后世子孙不可做让沈家人心寒的事情。
后来确定沈秋君便是那天命皇后,太上皇本不打算把他父子二人不光彩之事告诉庄承荣的,偏偏沈秋君又来了个“牝鸡司晨”的命格出来。太上皇欲赐死不成后,又得了了凡大师的劝告,这才不得不打消念头,可终久不放心,于是弥留之际,便叫了庄承荣和松哥儿到病塌前。把庄沈庄置换龙脉之事说了,并告诫儿子:沈家若得知此事,必会心中生怨,故要早做应对,不可大意。到时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以免被沈家颠覆了大齐。
庄承荣自然不信这些僧道之法,不过他可以不在意沈秋君的命格。对手握兵权的沈家人,却不敢大意,他向来是个有几分小聪明的人,细思之下,便发现曾助自己解了沈秋君“牝鸡司晨”之灾的了凡有些可疑,尤其是在于叔查到他曾去过鲁地,那么他与沈侯之间生疏的关系便变得耐人寻味。
如此一路追查下去,事情的枝枝蔓蔓便显现了现来。庄承荣也在心里确定了沈侯对此事的真正态度,此时看到他一个当年威风凛凛的霸主现今的侯爷,竟被自己的女儿要挟。不由心中感慨,故此有了那一问。
庄承荣问沈丽君道:“是不是沈侯保不住你的儿子,你便要沈家全族的人陪葬?我本以为我是天底下最无情狠毒的人。如今看来远不如你。先不说沈家如何抚养你长大,单就你为了皇后之位,处处设计父母,不顾沈家全族性命,要他们趟进世家惟恐避之不及的夺位中来,还因为亲妹妹的命格,便要算计她一生的幸福,你知道如果事成后,沈家是什么结果吗?”
沈丽君不语,如果丈夫大事成了,沈秋君天命皇后的作用也就用尽了,牝鸡司晨的命格足以要了她的命,沈家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丢了兵权也会时时活在君主的猜忌之中,说不定被人进了谗言就家破人亡。
她当年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那时的她过分相信和贤王的夫妻情分,认为到时不过是牺牲了妹妹,但终能保得儿子的帝王之位女儿旷世荣华,沈家也会因此得到无上的荣耀。
庄承荣又对贤王笑道:“二哥真是庄家的好儿孙,对于这僧道之说,倒和祖父父亲一脉相承。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你和太子一再相逼,不给我夫妻活路,我还真不稀罕做什么皇帝,所以牝鸡司晨什么的,我还真不在乎,至于置换龙脉一事,更是无稽之谈,如果龙脉真那么好置换,那也就不是天注定的了。便是祖父他们也未必会相信,当时天下形势如何,早就有了迹象,他们不过是讨个好彩头罢了,想来沈侯亦是清楚,故才甘愿追随太祖,而不是因为僧道之说心生怨恨。”
贤王只是苦笑,或许他一开始就错了,不该贸然招惹了这条毒蛇,不仅没得了好处反被咬了一口。
沈侯则忙道:“还是皇上英明,臣只能做良将,做不来天下之主。”
庄承荣点头道:“我自然相信沈侯,不过后来我发现沈侯虽然令我相信,可是对于卫国公,我却有些没有把握,没想到今日上天就送了我一份大礼。”
说到这里,庄承荣对沈昭英笑道:“贤王一家已供认不讳,你两家狼狈为奸欲陷害朕是事实,如此倒是饶不得你们了,他们一家是求死心切,卫国公还是早早伏罪不要连累沈家的好。”
沈大嫂心里发凉,贤王一家如果处死,她们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丢爵位倒是小,只怕还要身首异处。
沈大嫂伸手打了女儿一巴掌:“你说为什么不学好,做下这种事来,都是因为你,才害得全家到这等地步。”
沈昭英的脸也黑了,如今庄承荣把话都摊开说了,他们一家无论如何是不会好过了,他的心中乱成一团,见妻子如此,便不由上前一脚踹向妻子,喝道:“你还有脸打女儿,平日只知夸自己贤良,你是如何教导女儿的,什么荤的素的都讲,这才惹下这番祸事来。”
沈大嫂被丈夫一脚踹倒在地,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珍姐儿捂着脸也哭了起来。
沈昭英叹口气,跪倒在地,求道:“臣愿伏罪,请皇上看在臣这些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份上,网开一面,放过沈家,只追责臣一家吧。”
庄承荣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既然你如此痛快,朕也不难为你,如此就捋去你的官职爵位,将你一家都发配边关如何?”
沈昭英哀求道:“皇上如何发落臣,臣都无二话,只是臣的长女已出嫁算不得沈家人,而臣的几个儿子向来规矩不曾参与进来,还请皇上格外开恩,饶过他们吧。”
庄承荣便道:“你的长女也就罢了,但是你的儿子们却不能饶过,没有这样的例,同时你们犯得可是杀头的罪过,我不杀你们也是格外的开恩了,同时为了不牵连沈家族人,只好将你一家除族,我想你应该没什么话说吧,当年你可是曾把皇后给除了族呢。”
沈昭英心中一激灵,这才明白过来,庄承荣或许真没把什么僧道之言放在心间,他自始至终也不过是为了给沈秋君出气,是了,当日沈秋君被封皇后,照例是要去祖籍封赠祖先的,定然看出家谱之上沈秋君的名字曾被涂抹过的痕迹。
沈家人当然也知道此事,沈家众人此时虽可惜沈昭英的折损,却也因此看出庄承荣真正的用心,倒是在心中真正松了一口气,沈丽君亦叹道:妹妹真是让人嫉妒,竟能得如此夫君。
但珍姐儿心中却越发的激愤,她长年在边关,自然知道发配边关是什么状况,她倒不怕受苦只怕到那边是生不如死,不由对着庄承荣喊道:“皇上,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是真心拿一腔热血爱慕你的,我哪点比不上姑母,你为什么不肯好好看我一眼,你既然知道姑母曾被除族,就该知道她是为了什么被除族的,我一个清白之人难道还比不上她一个残花败柳吗?”
殿中众人被珍姐儿这一嗓子给骇住了,沈夫人直接被气昏了过去,幸好沈昭宁夫妻眼疾手快扶住才没摔倒在地。
沈大嫂看到庄承荣脸色阴沉下来,她知道庄承荣最是小心眼的,也最爱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招,如此女儿如此说话,沈大嫂真不知等待女儿的命运将是什么,直吓得急忙捂住女儿的嘴,口内哆嗦道:“你这是疯了,疯了。”又对着庄承荣求道:“她疯了,求皇上赐她一死吧。”
庄承荣凌厉地看着珍姐儿,直到珍姐儿被看得全身发毛,他才道:“你真该感谢你曾出身永宁侯府,不然你马上就经历到什么才叫做残花败柳,而不是在这里胡乱嚼蛆,更应该庆幸上天给了你这张脸,不然你此时不仅五官不保,还会被剥去脸皮。”
说到这里,庄承荣看着沈昭英悚笑道:“当日虽然只有贤王、林景周和沈昭宁进到庙中,相信你后来也是知道详情的,既然那么爱说当年事,怎么就没把朕当年的杰作也一并说给你女儿听呢?”
第三三三章 度化桂儿
庄承荣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却如石破天惊一般,把殿中众人震住了。
庄承荣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笑道:“京城大乱距今才二十余载,你们竟都不记得那小归山庙中之事,倒真是贵人多忘事了。”
贤王听了,脱口问道:“难道说那些人被施的酷刑是你所为?”
庄承荣惊诧道:“不是我又能是谁?难道是皇后吗?她一个女子可做不出这等狠毒的事情来。况且经那件事后,也便成了我一贯的作风,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便是当日不知,那么经由金二和北蛮萧将军事件,你心中也该有数了才是,只要敢对皇后有一丝不敬,这就是他们必得的下场,你又一向自诩聪明,难道还想不到这些?”
一番话下来,倒让沈侯等人放下心来,却让贤王夫妻悔之不迭。
贤王叹道:“原来你那日一直都躲在那里,倒是我大意了。”
庄承荣笑道:“我不躲着,难道要自投罗网,再给你杀我的机会?当日也多亏了使用那样的酷刑,我才知道原来京城大乱是你有意放水之故,更是派人来追杀于我,既要取了我的命还要得到宝藏图,不然我小小年纪岂不是被你母子二人的伪善给欺骗一辈子,那才叫可悲呢。”
贤王不由苦知,心中直悔:当日真是高看了沈秋君,却没想到竟是误会一场,给沈秋君扣个恶毒不洁的帽子不要紧,却让他错失正确判断庄承荣的机会,以至于不能占得先机,处处落了下风,最终落得如此地步。
沈昭英口内亦道:“怪不得……”
怪不得当日苗思润吐露当年事时,庄承荣竟从未怀疑过沈秋君的清白,也怪不得向来小人的庄承荣对沈秋君如此的不同,儿时共患难的情义确实非其他的情感可比。
可笑他竟一叶障目,既惧怕沈秋君的狠毒。又怕她的事情被暴出后会带累了沈家的门风,故一心要杀了她,便是她做了皇后,他还时时担心小归山一事败露,沈家会因此遭了庄承荣的报复,如今看来倒真是杞人忧天了。
庄承荣看他们失态的样子。心里已经大体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便不再理会他们,而是把目光看向珍姐儿。
珍姐儿此时虽偎依在母亲怀中,但在庄承荣的目光下,还是忍不住哆嗦了起来。她早在母亲口中得知沈秋君当年是何等的毒辣,却不想罪魁祸首竟是眼前她心心念念之人。
庄承荣冷笑一声,对着沈昭英夫妻二人笑道:“当日只因为皇后走失。你们便要取她性命,事不成又将她除了族,不知对你们的宝贝女儿给朕下药一事,该如何处理呢?”
沈昭英夫妻面面相觑,不管珍姐儿如何不好,到底是他夫妻二人捧在手心里十几年的宝贝儿,况且此时他们也已经明白,便是没有珍姐儿之事。庄承荣也不会放过他们的,对着女儿的怨气越发的少了。
庄承荣见沈昭英夫妻沉默不语,不由冷笑道:“你们倒是会宽于待己严于律人。也罢,还是由朕来处置吧。”
庄承荣说到这里,一摆手。旁边便有个内侍托了一杯酒走到珍姐儿跟前,庄承荣说道:“我说过凡是对皇后不敬的人,我必不饶他,你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你要感谢上天赐给你的这张脸,使得你免了受皮肉之苦,这是一杯毒酒,你把它喝下去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