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况且”,莲子又继续说道,“我那天在你酒楼里吃饭的时候,感觉浑身不舒服,你那楼里的装修肯定有问题。”
啥?还和装修有关?董贵山不解了。
“盘下来的时候就是这么装修的啊,不见得有啥问题。”他看向莲子道。
听着莲子摆出这么些合乎事实的道理,他一时间都忘了自己现在只是在跟一个小女孩儿谈话。
“掌柜的,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到,一进入你们酒楼啊,就会感觉特别压抑。”莲子问道。
董掌柜皱了眉头,有吗?他还真留意过。
莲子继续道:“你家的酒楼,房顶本就矮,又以棕色、褐色这些沉重的颜色为主,看起来难免会觉得压抑。就算你家的饭菜确实经济实惠,味道也不错,但是客人一进入你们的酒楼就感觉不舒服,那么当然下次就不会选你那里了。”
她见董贵山点了点头,于是继续说道:“所以啊,我觉得还是要重新装修一下,您觉得呢?”
董贵山听莲子说的确实在理儿,再次点了点头,但马上又抬头问道:“可是要怎么个装修法?”
“这个啊,不能急,等我再仔细想想,给做个完整可行的方案。”莲子说道。
董掌柜一脸感激地笑道:“那敢情好,劳烦侄女儿费心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加倍地付给你工钱。”
莲子微微一笑,心道,钱是一定要付的,她和他还没要好到可以不要钱白出力的地步。但是还有一事,必须事先言明。
“董掌柜”,莲子说道,“我可是丑话说在前头儿啊,方案我能拿,但是至于效果有多大,我可真是不敢担保。”
要是董贵山采用了她的主意,但是还是没见成效的话,谁知道他会不会因为白白花了那么多银子,全都怪罪到莲子头上。这个责任,她可担不起。
“哎呦”,董掌柜说道,“我那酒楼啥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医好了,是我的运气,医不好,也是注定如此。所以啊,你们只管放心就是,断断不会怪罪到你们头上。”
莲子听他这样说,心道他还算是个通透的人,也就暂时放下了心。
“还有啊,除了装修之外,我十分建议你的酒楼改个名字。”莲子严肃说道。
董掌柜又是不解了:“啥?名字还有问题?”以前都是这样叫的啊。
“对”,莲子点头,“‘飘香阁’这三个字太过于小家子气,我看,还是选个大气一点的名字吧。”
董掌柜仔细思考了一番,又问道:“那叫啥好呢?”
“嗯……”莲子外头细细想了会儿,这才向董掌柜道:“福聚来咋样?”
虽然这名字不怎么惊艳,但是作为酒楼的名字,还是能够让人感到一些底蕴的。
“福聚来,福聚来,飘香阁……”董掌柜口中喃喃说道,反复将这两个名字作着对比。
桌上点着的油灯“噼啪”一声,爆出了一个灯花。豆子拿了手边的剪子铰了,又低头和谷子一起继续做着绣活儿。黄晕的灯光在她白皙的脸上投下长睫的剪影,让她显得越发秀气。
栗子并不爱做针线活儿,此时也无睡意,正认真地莲子和董掌柜商谈重整酒楼的事儿。
“要是能有一家自己的铺子该多好啊!”栗子坐在小板凳上,手托着腮,睁大眼睛憧憬着,“但是卖啥好呢?”她又思考一番,忽然眼前一亮,“还是卖胭脂水粉吧,这个我喜欢。”
栗子心里在想些什么,莲子无暇猜测,她想得确实如何让董掌柜的酒楼焕然一新,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面对客人、吸引客人,还要留住客人。
董掌柜斟酌了好一番,最后才看向莲子道:“‘福聚来’确实不错,要不就叫这个?”
“嗯,那就好。”莲子点头笑道。
这回改了名字,换了装修风格,应该可以了。只要再在菜品上、服务上,价格上再做做文章,应该就没啥大问题了。
前世那些经营不善的,不管是大酒店还是小饭馆,换个名字继续开,照样还有翻身的机会。
这一番话说下来,董掌柜心中似乎是燃烧了一团火,让他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留我住宿不说,还帮我想了那么多好点子,我都不知该说些啥好了。”他一脸激动,看看刘景仁,看看杨氏,又看看莲子。
杨氏闻言笑道:“哪里的话,莲子小孩家家的,想出的这些主意也多半是从书上看到的,可行不可行还不一定哩。”
“妹子谦虚了,这么好的主意,一定能行”,董掌柜笑道,又沈氏了家里的四个女孩儿一眼,感叹道:“你家的孩子可个个儿都是好样儿的。”
两个最大的温柔静雅,中间的一个天真活泼,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最小的一个又像个人精一样,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儿,根本就不像个只七八岁的孩子,还是个女孩子。这次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杨氏听他夸赞自己家的孩子,颇为受用,比夸她自己心里还要高兴。
“掌柜的过奖了,都是丫头片子,有啥好的?”杨氏谦虚说道。
董贵山摆摆手,说道:“女孩儿才好啊,女孩儿是爹娘的小棉袄。”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最小的那个,董掌柜忍不住地又想摇头。
他一转头,发现豆子冲她羞赧地一笑,想必是因为自己夸她,有些不好意思了。如此一来,董掌柜觉得这二姑娘更是可爱得紧。
董贵山和莲子一家又说了些家常话,杨氏见天色不早了,便道了声“委屈掌柜的了”,随即让他去歇息。
灶间里还留有烧火做饭的余温,将木门一关,倒是暖和得很。
董贵山和随身带来的小厮一人一头躺在地铺上,刚才的兴奋劲儿还没消。听着小厮发出熟睡的呼吸声,他翻了个身,又设想着酒楼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经营才会最好。
次日,杨氏起床后,见董掌柜还在睡着,便没去打扰,而是先去井边打了温热的井水。
董贵山被轻微的声音吵醒,也忙起身。
杨氏进来灶间收拾了地铺,洗了手,便开始准备早饭。
当灶间的炊烟袅袅飘起的时候,莲子才起床。要是没啥活儿的时候,莲子最是个能赖床的,尤其是冬天。一家人早已习惯了她的性子,也不早叫她,直到快做好早饭的时候,再去喊她起来。
莲子起来后,揉揉朦胧的眼睛,进了灶间。
三个姐姐早已起身,谷子见她来了,调侃了她一句,接着在脸盆里兑了温水,让她洗脸。
“爹呢?”莲子一边擦脸,一边问道。
杨氏正往灶膛里添着柴火,闻言回道:“去找刘三过来了。”
这个刘三莲子虽然没见过几次,但是却耳熟得很,可不就是当初穿越来时,判了自己死刑的那个兽医吗?要不是杨氏坚持,说不定现在自己早被拿床破席子卷了活埋了。
今儿风有些大,寒风灌进来,莲子不禁打了个寒战,双手拍上被风吹的有些干涩的脸。
以前贫穷的日子过惯了,杨氏从来不会买那些擦脸用的油。就算栗子爱美,也只是鼓捣那些胭脂粉儿的,至于护肤的意识,还真是一点儿都没有。
莲子站到大锅边上,让湿热的蒸汽蒸了蒸脸,瞬间感到舒服了不少。她心中暗暗决定,等到下次再去镇上的时候,一定要买些擦脸的油脂,再给娘和姐姐们买梳头的桂花头油。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一章 回去过年
杨氏做好了早饭之后,还不见刘景仁回来。董贵山又带着小厮去村前拖昨日留在那里的马车了,一时半会儿地也回不来。
天气有些干冷,杨氏不忍心让孩子们饿着肚子等,便盛了饭,让孩子们先吃了暖和。
或许是因为家里来了客人的缘故,今日的早餐和以前相比很是丰盛。
熬得稠稠的棒子面兑白面的糊糊,里面还加了碾碎了的炒花生米儿,闻起来就十分得香。糊糊锅沿儿上贴的死面饼子,嚼起来特别筋道,再配上酸辣可口的腌萝卜条,一顿早饭也吃得特别舒心。
莲子姐妹吃完了饭,正要洗碗,就见刘景仁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兽医刘三。
莲子这会儿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这个刘三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只见他身上穿着一件土黄色的棉袄,腰间背着一个药箱,嘴上还留了两撇八字胡,身材瘦小,眼神却是明亮。
莲子看着他,刘三自然也看到了莲子。就是这个小女娃,当初他明明看了,不行了,后来咋就又活过来了呢?
这么想着,又把责任推到了李氏头上。当初自己明明说了,他刘三只是个兽医,人医的道理不太懂。可谁知那李氏竟说“反正都是医,医不好也不赖你,给看看吧。”
反正当时又找不到人医,他便也就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去了。谁料竟闹成这般,虽然没人说他什么,但是自己心里总归是过意不去,尤其是看到那小女娃眼神的时候,他更是感觉到赤裸裸的嘲笑。
“刘大夫,你给看看,这马从昨儿下午开始就这样了。”刘景仁指着卧在地上的那匹董贵山的马说道。
刘三回过神来,把药箱放在离马不远处的地上,上前扒开马的眼皮看了看,又摸了摸马肚子,向刘景仁道;“无碍,只是吃了草料后又饮了冷水,有些腹胀气,我给扎上几针就好了。”
他说着,从自己的小药箱里取了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露出银灿灿的一把银针。
他从中捏出一个最细的,先是旋转着插入了马首,随后又拿出几根稍粗的,在马的腹部扎了。
被他这么一扎,那匹病马接连排了好几次气。刘三再度给马切脉,确定差不多了,这才收拾了东西,转身要走。
刘景仁拿出几个铜钱,塞到他手里道:“真是麻烦你了。”
刘三也没推迟,将钱收了,转身要走。
就在他跨门槛的空当儿,董掌柜带着小厮来了,见他背着药箱,便知一定是个大夫。
于是忙问道:“这马咋样了?咋不动弹呢?”
刘三看了董贵山一眼,回道:“无碍,已经差不多了。”
“那有劳大夫了,不知今天可还能靠它回家?”他一手牵着马,一手抚摸着马匹身上有些凌乱的皮毛。
刘三说道:“小半个时辰后就没事了。”说完背着药箱,头也不回地走了。
莲子心中不禁想,看来这刘三在兽医方面,技艺还真是不赖,只是隔行如隔山,让他做人医,那恐怕是不行的。
思及此,莲子又想起了和李氏的梁子。就算是再不喜欢她,再心疼钱,再懒怠跑腿,也不能找个兽医来给她看病啊。
“外头怪冷的,快吃饭吧,等了一大会子没见你们回来,就让孩子们先吃了。”杨氏见董贵山和小厮把车拉到了院子里,忙招呼道。
董贵山笑道:“你们先吃就行,不用等我。”
他安置好了马车,这才去洗了手,到堂屋吃早饭。
吃完早饭之后,见马匹果然是恢复了精神,董贵山让小厮将车套好,就去帮刘景仁搬装着辣椒酱的坛子。
算着坛子,总共才十斤多一点,杨氏估摸着光这坛子就得占了有三斤。
董贵山也不过多计较,第一次嘛,总归是多让利一点为好。再说了,人家又是留他住宿,又是管他吃饭,还帮他请大夫医马匹的,这些可全都是情分。于是也没多说,直接按十斤算。
他出门没带钱,身上只有不到二两碎银子,通通地都给了刘景仁。
刘景仁和杨氏忙推辞,说他们给他多少东西,自然就该拿多少钱,断断没有多拿的道理。
董贵山又说了些感恩的话,又央烦莲子多为他的酒楼想想计策,将银子直接塞到了莲子手中,这才上了马车,离开了莲子家。
既然他给了,莲子也就不再推辞。她那么好的点子,怎么着不值上几两银子。
看着马车离去,莲子忽然想起来,还有事情忘了交代,冲董贵山离去的方向喊道:“掌柜的,劳烦你回去找个技艺好的工匠,我有些设计得和工匠商量一下。”
董贵山从马车车帘里探出头,喊了一声“记着了”,扬长而去。
莲子将董贵山给的银子交到杨氏手中,笑道:“以后又要辛苦娘了。”
杨氏笑着揉了揉莲子的头,说道:“娘辛苦不辛苦的不要紧,看着你们好了就行。”
莲子嘿嘿一笑,道:“娘好了我们才能啊,所以爹娘都要好好儿的。”
听她这么说,杨氏和刘景仁心里甜滋滋的,忽又听栗子说道:“我也要开个铺子。”
“呦,你开的啥铺子啊?”杨氏笑向栗子问道。
栗子将头一扭:“不告诉你”,说着转身进了堂屋,留下一家人笑作一片。
今儿已是腊月二十九,虽然这几日忙着做点心、卖点心,但是家里还是趁着有空的时候,将年货都收拾了。炸鱼、炸丸子、炸豆腐干,做豆腐、做馒头,里里外外地打扫庭院,这些活儿一样没落。
过年正是张掌柜铺子的旺季,因此去年一个年,不停地做果脯,过年也过的十分仓促。
今年从春上开始,莲子就开始做果脯。春天有草莓、樱桃,夏天有桃子、杏子、李子,秋冬有苹果,到年底的时候,已是囤下了不少货,所以今年过年才得以稍微清闲一些。
大年三十,按惯例又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过。
杨氏一大早就和刘景仁抱怨:“你说咱自家过年,那得多舒坦,非得到那边去惹闲气。”
虽然这么说,但是她也知道,分了家并不表示完全断开,要是连逢年过节都不过去,那得挨多少骂。
刘景仁只是憨厚地笑,不好说什么。
“把新做的衣裳都穿上。”杨氏向孩子们道,她就是要让他们看看,自家分了家之后,过得有多滋润。
谷子和豆子的新衣裳,一直都没舍得上身,平日里也只是穿家常的旧衣。
“穿就是,不就身衣裳吗?穿旧了再做!”杨氏此时竟变得十分豪气,让莲子不禁想起她上次在集市上,就是不给公婆买尺头的事儿。
谷子和豆子相视一笑,进了西屋去换衣裳。
莲子和杨氏想的一样,起床的时候就换上了新衣裳。
至于栗子,更是不用说,早就上了身。
“娘,你看我。”栗子磨叽了好大一会儿,才从西屋出来。
杨氏定睛一看,只见她今日竟没梳小抓髻,而是将头发编成了两股小辫,每一股小辫的尾端都扎上了一朵大红的绒花。
再看她的脸,两颊涂上了薄薄一层胭脂,嘴唇上也抹了。
栗子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杨氏,配上这大红的新衣裳,竟是说不出的喜庆,说不出的可爱。
杨氏心中的怨念不禁消散了,笑道:“就你最臭美!”
栗子扬了扬下巴,翻了个白眼,做了个俏皮的鬼脸,笑道:“那也比只臭不美强。”
一句话逗得杨氏哈哈笑了起来,口中直道“这死丫头”。
虽然栗子最爱美,但是莲子不得不承认,她在这方面着实有些天赋,要是好好发扬发扬,再挖掘挖掘,说不定真的能成气候。
只是,不知爹娘同意不同意,毕竟是女孩子,抛头露面地出去,肯定会惹来庄上人不少闲话。但是闲话归闲话,莲子才不会管这些。路是自己走的,生活也是自己过的,谁都不能代劳。自己过得好不好,也全是由自己决定的。
沈氏一大早就让春子过来了一趟,说是家里的菘菜不多了,让杨氏去的时候捎上两棵。
这么一来又是把杨氏气得不轻,老家那边还有菜园子,分家的时候,丁点儿菜地没分给他们,如今倒还要来要菜。
也就来得人是一向和杨氏交好的春子,要是李氏或是麦子,定是会被她赶了出去。她才不管过年不过年,会不会让人看笑话。
姑姑春子早已及笄两年,今年也有十七了,按理说早就该出门子了。上门提前的并不是没有,但是沈氏挑来挑去,不是嫌这家钱少就是嫌那家地少,弄得春子到如今还没嫁出去。好在年纪也不是很大,倒是并不着急。
到那边之后,无非就是收拾年夜饭,吃过年夜饭之后包饺子,半夜再煮了吃了。也没啥大事儿,因此杨氏直接吃了中午饭,才带着孩子们过去。
刘景仁倒是吃过早饭就去了,杨氏到的时候,见他竟然叮叮当当地修着家里的东西。什么农具啊,家具啥,乱七八糟一堆。
杨氏瞬间心中不愉快了,难道就是攒了一年专门等着他来修的吗?又不是没男人了,刘老爹年纪大了,刘景林眼镜不方便,不修就罢了,刘景民还好好儿的吧,咋就也不动手?
刘景民也就这性子,虽说和刘景仁一样,都是憨厚,但是他性子却是木讷懒惰了一些,不使唤着,一般不会主动动手。这点不知是不是天生如此,还是被李氏沾染的。
杨氏将带过去的两个篮子放进灶间,一个篮子里装着一道肉、一条鱼、半个面锅饼和一壶酒,另一个篮子里放着两棵菘菜。
看来是刚吃了午饭,李氏倚着门,正晒着太阳用指甲剔牙,见杨氏来了,翻了个白眼。
杨氏懒得和她啰嗦,才不理她,出了灶间就进了南屋春子的房间。
眼不见,心不烦。
莲子姐妹则是去了堂屋,喊了声“爷、奶”。
沈氏正在炕上翻找着什么,只是漫不经心地答了一句。而刘老爹,蹲在堂屋门口晒太阳,连哼都没哼。
莲子姐妹都习惯了爷奶的怪脾气,也没有啥异样的感觉,转身出了堂屋。
“呦,都穿的人模狗样的啊。”麦子看到莲子姐妹都穿上了新衣裳,自然是比她身上的要好,当即阴阳怪气地说道。
栗子不依了,怒道:“你说谁狗呢?”
麦子冷笑一声道:“哼,说的就是,你,你,你,还有你。”她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将莲子姐妹指了一圈。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二章 过年也不安生
“你再说一遍。”莲子看着麦子,沉声说道,但是语气中的怒气丝毫不隐藏。
麦子一声冷笑,细长的眉毛往上挑了挑,一副挑衅的样子:“说的就是你们,咋了?还不兴人说——”
她话还没说完,只听“啪”的一声,随即麦子发出一声惊叫。
“干啥呢?反了天了,连姐姐都敢打!”李氏刚刚一副嘲弄的神情看着莲子姐妹,谁料看似想找事的莲子还没行动,栗子突然蹿了过来,冲着麦子的脸就是一巴掌。李氏赶忙要拉,终归是晚了一步。
“你说啊,你再说啊,这回我还就不兴你说了!”栗子冲她喊道。
她今年才九岁,小麦子三岁,自然是比她矮了一个头,但是不要紧,只要踮下脚尖,伸长点胳膊,她照样能打着她。
“打得好!”莲子在一边笑道。
谷子和豆子也低头掩嘴笑。
真没看出来,原来栗子还是个行动派。
麦子被这一打,有些懵了,良久才反应过来,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扑到李氏身上哇哇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喊:“娘,娘,欺负人也不带这么欺负的。”
李氏自是心疼得不得了,一边护着麦子,一边道:“你个死丫头,反了反了,连姐姐都敢打,我今天非要教训你不行!”
她说着松开麦子,扬起巴掌就要朝栗子挥去。
谁料她巴掌还没落下,就“哎呦”痛呼一声,扶着胳膊叫唤起来。
“你敢打我闺女试试!”杨氏几步走过来,一副要拼命的样子。
她刚刚在春子屋里坐着,这边的动静自然是听到了,忙跑出来看,正瞧见李氏竟然要打栗子。她急的一时也顾不上别的,捡起地上刘景仁刚修好的铲子把儿就扔了过去,砸中了李氏的胳膊。
莲子见杨氏出来了,忙跑过去抱住李氏的腿,看着架势,如果杨氏要打架的话,她就抱住李氏不让她动。
李氏被莲子抱住腿,拼命要甩开她。但是胳膊上刚刚被杨氏砸得不轻,一时间又用不上力。
她口中“哎呦哎呦”地叫唤,说道:“栗子打了麦子!栗子打了麦子!这还是对的不成?我教训她一下还有错了?她一个小毛丫头,就敢打姐姐,我还教训不得她?”
“你咋不说说栗子为啥打麦子?啊?你摸摸良心自己说,要不是你们有歹心,谁会打她?打了你们还嫌震得手疼,还嫌脏了自己的手!”杨氏怒道,这话可绝对算不上客气了。
“就打是栗子打了人”,杨氏又继续道,“自有她爹娘老子去管,干你啥事!”
李氏虽说最是个爱搬弄是非的,但是要真碰上了杨氏,也是有理说不清,况且她根本就没理。
一时间急了,说道:“你这人咋恁样不讲理?栗子打了我闺女,我能不管吗?”说着又拉过早已闪到一边抹眼泪的麦子,说道:“你去,打回来!”
“你敢!”杨氏一声大喝,吓得麦子一个哆嗦。
她平时耀武扬威也就罢了,要是真遇上杨氏这样的厉害角色,只有躲到李氏后面的份儿。纵然李氏再不济,也多少还能挡一挡。
“谁又把铲子糟蹋了?”沈氏一声怒喝。
她在堂屋听到外面的动静,本来以为只是孩子们瞎闹,心想便由他们去,谁料后来事情越来越大了。她口中嘟囔着“没一个省心的”,走出了堂屋,没有看到剑拔弩张的架势,最先看到了躺在地上被摔成两半的铲子把儿。瞬间上来了火气,糟蹋东西,这不是要死吗?
李氏见沈氏出来了,忙在眼睛上抹了把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眼泪,带着哭腔道:“娘,栗子打了麦子,我说一句都不行了!”
杨氏见她竟恶人先告状,更是来了气,说道:你咋不说道说道为啥打的?”
“不管为啥,麦子也是姐姐,哪有姐姐能被妹妹打的道理?”她没理,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又向沈氏道:“娘,你可一定要主持公道!”
她一边抹眼泪,一边从指缝里看沈氏的反应。
沈氏没有马上回话,而是皱眉不悦地看看李氏,又看看杨氏。
“大过年的,闹得啥幺蛾子?吃饱了撑得!赶紧干活!”蹲在堂屋门口的刘老爹将烟锅子放在脚边的石头上重重敲了一下,发出一声爆喝。
整日里见面就吵吵不完,还是过日子的吗?
大儿媳妇爱惹事,二儿媳妇又是个火一样的性子,以前没分家的时候,李氏和杨氏就经常因为些小事吵架,谁想如今分了家,只年节才在一起,还是吵个不完。
刘老爹很少管媳妇之间的事儿,今儿大过年的,也忒不像话了。
要说这家里杨氏唯一敬重一些的人,就是公爹了。他虽然平时不大说话,发起脾气来吓死人,还给莲子起了“坑儿”这个如此难听的名字,但是他却公正得很,从不会偏了倚了的。当初分家的时候,沈氏啥都不给,硬是被刘老爹骂了好几句。
因此杨氏喊了孩子们走,去了灶间收拾晚上的年夜饭要用的食材。
公爹都生气了,李氏自然也不敢再说啥,哭哭啼啼的,一副受了天大的委屈的模样,拉着麦子进了自己屋。
“不管以后她们再说啥,咱只管还回去就好”,杨氏教导四个闺女,“别怕,有娘在,她们不能咋样。”
“嗯,对。”栗子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边的争吵总算是过去了,李氏正在屋里指着刘景民的鼻子骂,忽听沈氏喊道:“老大,出来杀鸡,躲屋里坐月子啊!”
刘景民答应一声,走出了自己屋,进了鸡圈逮鸡,一时间弄得鸡圈里的鸡四窜,鸡毛满天飞。
刘景仁还在叮叮当当地修着家什,把刚才被杨氏摔断了的那两节把儿捡回来,看了看,觉得没法修好了,索性进灶间重新捡了块木头,削了削砍了砍,重新做了一个。
杨氏刷了大锅,开始烧热水,等会儿杀鸡的时候会用到。
虽然只是一顿饭,活儿看起来也不多,但是一家人仍然忙忙活活了一下午。
男人们自是不插手灶台上的事儿,刘老爹蹲在堂屋门口吧嗒完两袋烟,觉得实在无趣,便出了门,到哪个屋山头上晒着太阳,和几个老头子吹牛。
刘景林自然也帮不上忙,刘景民逮了鸡,杀完之后又回了自己屋。刘景仁修完家里所有坏掉的家什,又把灶间里的柴劈了,这才去找刘景林说话。
沈氏带着两个媳妇,还有春子,在灶间忙里忙外。
刚开始李氏躲在屋里不出来,被沈氏骂了几句,才不情愿地进了灶间。
麦子嫌脏,又怕冻了手,啥时候都不会来帮忙,只在屋子里待着,也不知忙活的啥。
谷子和豆子帮着杨氏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儿,栗子和莲子太小,只一边玩儿去。
天色上了黑影的时候,年夜饭总算是香喷喷地上了桌。
今年的年夜饭比起去年,那是丰盛了不少。
一大盆红焖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酱爆鸡块,闻着就让人不住地流口水。还有蘑菇粉条炖猪肉,清凉的汤上撒下葱丝和芫荽,不但闻着香,看起来也让人倍儿有食欲。
除此之外还有清氽豆腐丸子、五花肉炖酸菜、红椒丝炒土豆丝、大葱炒鸡蛋、酱拌茄条、清炒菠菜和香油豆干,共十个菜,取意十全十美。
原来古代的年夜饭是要这么做的,莲子心中不禁想,这还是她来这里之后过得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年。
还是分了两桌,刘老爹带着儿子坐在炕上,沈氏则和家里的媳妇闺女围着地上的桌子坐了一圈。
一大家子共十三口人,做了这么多菜也没怎么剩下。
吃完了年夜饭,收拾完了桌子,家里的女人们又开始忙着剥菘菜、剁五花肉,和面准备包午夜要吃的饺子。
去年假装跟杨氏学着包饺子,今年怎么着也应该有些长进。
于是莲子便拿出自己包饺子的真实水平,赢得了杨氏和春子的一番夸奖。
男人们歪在炕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着话儿。
杨氏虽然手上忙着包饺子,但是耳朵却听着那边,只听刘老爹道:“老二,你家如今的日子算是不错了,但是也不能忘了根,不能分了家就忘了家。就算再破,也是一拉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地方。”
自从分家之后,家里忙着赚钱,又是这事儿,又是那事儿的,根本就没啥空闲。所以不论大人孩子,除了中秋和过年,几乎都不会来这边。刘老爹以为他们分出去之后就故意不过来了,心里自然是不舒服得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