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她并没有马上答应,与张掌柜谈生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也算是对他的品性稍微了解了那么一点。
张掌柜见这家人还是不说话,又道:“我看你们在集市上摆摊着实不容易,放到我铺子里卖,先不说还是能赚那么多钱,你们省了多少事啊?不用再起早贪黑地到集上去,也不用自己卖,要是忙的时候,我直接派车来拿货就行,不用你们自己送。”
他说完见还是没人反应,有些尴尬地呵呵笑了两声:“咱也认识了有一年了,交情可算是不浅了。”
五五分成,也就是说,张掌柜只是负责包装,代售,其他啥都不管,不用管原料,不用管制作,只管给每斤花上十几文钱包装一下,就可以拿到一半的利润。
莲子在心中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有铺子和没铺子的区别,这就是有名气和没名气的区别。
“是这样的,张掌柜”,莲子说道。
张掌柜见总算有人说话了,还是比较有决定权的一个,当下马上仔细听莲子说。
莲子继续说道:“我们当初也想麻烦您来着,可是说实话,我家就二亩地,就算是都种上花生也就二亩。本来就是打算把地里产的花生最大限度利用了就可以了,并没打算长期做这个。我们家就在这刘家庄,祖祖辈辈的都是种地为生,所以我们还是要以地为主,因此就没去麻烦您。”
听她这么说,张掌柜也不能确定莲子是在拒绝,还是想趁机提价。于是顺着她的话道:“我铺子里的花生多的是,要是不够用的,就去我那里拿货,按进价给你。”
“谢谢张掌柜的好心,但是我家暂时只打算把自家地里产的花生用完就不做了。等到过了年,还想着再多买上几亩地,到时候可是有的忙啊。”莲子再次拒绝。
买地?刘景仁和杨氏都看向莲子,啥时候说要买地了?
莲子冲他们一笑,虽然还没说,但是买地那是迟早的事儿,就二亩地,哪里够啊。
“哦,这样啊”,张掌柜点点头,捻须思考了片刻,忽然又道:“这样吧,你们只要做的时候,就送到我铺子里去,我保准好好地帮你们卖。”
他还是不死心,想再劝劝这家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情,不但对他自己有利,对莲子家也是同样有利,但是莲子还是拒绝了。
如果说第一次去集上卖的时候,心里还不太有谱,但是到了现在,这点心的销路那么好,她早已是铁了心地不打算依靠张掌柜来卖。
如果说再次合作,当时确实是省心省力不少,但是同时也给这些点心打上了“张记”的标志。
短期之内,这的确是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法子,但是假若时间长了,出了啥变故,如果莲子想撤出,那就等于是活生生断了张掌柜的一条财路,哪里是那么容易说撤就撤的。并且只要自己好好经营,她一定会攒下越来越多的钱,到时候自己去镇上开个铺子,可不比现在赚得多得多?
所以说,她这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和张掌柜合作。
张掌柜见劝说无果,一时间也没办法,便只能作罢。为了避免尴尬,又闲扯了些家常。
“你家这几个闺女啊,我是咋看咋喜欢啊,人家都说闺女是福,我看真是不假。”张掌柜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孩子身上。
莲子只当他是说客套话,便不再插言。倒是杨氏道:“哪里啊,闹起来的时候,也是不省心得很,我天天给气得头疼。”杨氏微笑着睨了莲子姐妹一眼。
“呵呵,我倒是听子贺说,你家姑娘都好的很呢”,他说着又道,“子贺常常来你家吃饭,真是麻烦了。”
杨氏拍了下手,笑道:“哎呦,这又是说哪里话?他小孩家家的,还能吃多少东西?再说了,我家就是粗茶淡饭的,也没啥好东西,他不嫌弃我就已经很高兴了,可千万别说麻烦不麻烦的。”
张掌柜点头微笑,片刻又说道:“子贺过了年也有九岁了,五岁时候就启蒙了,我想让他后年去考童生试。”
“那好事儿啊,子贺那孩子聪明,准准儿的能过。”杨氏跟着夸道。其实她倒是挺喜欢张子贺的,孩子嘛,谁没有个怪脾气。况且张子贺见了她,那小嘴可甜了,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也会主动帮着烧火刷碗啥的。虽然每次都做不好,但难得的是,有那份心。
因此杨氏又继续说道:“等到过了童生试啊,再中秀才,中进士,中状元,到时候您可就等着享福吧。”
张掌柜也被杨氏说乐了,自己的孩子嘛,当然都是愿意听到别人的夸奖的。
此时,他的脸上流露出莲子不常见的慈爱。
张子贺后年也要参加童生考试,她记得苏可言也说过,后年要考。只是不知道,他们会考的咋样。
但是莲子心中十分得确定,她万分地希望,也万分地确定,苏可言一定能成功。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十八章 路遇
张掌柜在这里又寒暄了一会儿,直到快中午的时候,才起身告辞。杨氏和刘景仁苦留他在家吃了晌饭再走,但是张掌柜说铺子里还有事儿,便急匆匆地走了。
他走了之后,莲子长舒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事儿解决了。
“闺女啊,谁告诉你咱要买地了?”杨氏看向莲子问道。
她虽说确实也有这个想法,但是一来,要买到好地十分困难,二来,就她家现在存的那点钱,才够买多一丁点儿?
莲子眨巴眨巴大眼睛,说道:“咱家就二亩地啊,种了麦子不能种棒子,种了棒子不能栽地瓜,都快不够咱们自己吃了,当然还要再买了。”
杨氏想想也是,地实在是太少,想多种点东西都是不行。但是如果要买地的话,真是没有钱啊。
莲子似乎是看穿了她心中所想,安慰道:“娘,你不用担心,咱们家的钱肯定会越赚越多的,咱也不用买好地,可言哥哥借给我看的书上,有不少关于整治土地的法子,我都学会了呢。咱就买那种一亩三四两银子的地就行了。”
“真的假的?”杨氏有些不相信。整治土地,那可是个技术活儿,莲子这小人儿,真能吗?
莲子见她不信,也不再坚持,只是道:“哎呀,娘,你等着看就行了。”
杨氏只笑着摇了摇头,不再多说其他,进了地窖拿午饭要用的菜,赶紧吃完了饭,收拾收拾明日回娘家要带的东西。
次日一家人赶早地起来,吃过早饭,便赶着牛车去了杨氏的娘家。
到了那边,还是和往年一样,先一大家子寒暄一番,然后男人们在堂屋里坐着说话,女人则在灶间,一边择菜洗菜切菜,叮叮当当地准备丰盛的午饭,一边闲话家常。一年到头,出了嫁的闺女也只有赶上中秋节和过年才能回娘家,娘儿们自然是要好好聚聚,说说体己话。
杨氏的两个哥哥家里,都是后来又买了十几亩地,家里的日子过得挺滋润。杨氏便将自家也要买地的打算说了出来,央烦哥哥帮她留意着,要是有合适的地要卖的,就告知她一声。
莲子的姥娘郑氏,见最艰难的杨氏,如今日子也越过越好,是打心眼儿里的高兴。杨氏是她唯一的女孩儿,她从小就疼爱,当初挑女婿的时候,也是看中了刘景仁的老实性子,心想嫁过去之后不会受气。
可谁知,不受女婿的气,婆婆和妯娌之间的气可是受了不少。她又没生个儿子,郑氏就算是想为她出头,也张不开这个口。
还好后来分了家,刘景仁又是对她极好的,家里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富足,郑氏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今儿忍不住,竟吃了两杯酒。
杨氏和刘景仁要走的时候,老太太早已是昏昏欲睡,但是仍然拄着拐,坚持把他们一家子送到门口,见他们渐渐远去了,才回去歇着。
今日刘景仁也是多吃了几杯酒,平日沉默寡言的他,此时竟也话多了起来,连说今后一定要好好过日子,还要买地、盖新房子、给闺女们个个找个好女婿。
杨氏笑着啐了他一口:“好好地赶车,别把我们娘几个摔路沟子里去。”说是这样说,但是杨氏心里也是禁不住高兴,一想到今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她就忍不住笑得合不拢嘴。
走了一大半路,就快要到村子的时候,天空也蒙上了薄薄的黑影。
杨氏怕刘景仁喝多了酒,黑着走路不安全,就催他趁着亮,快点赶车。
走着走着,坐在外侧的谷子突然感觉旁边的豆子扯了她一下,随后听她道:“大姐,你看。”
谷子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见是一辆马车,马车旁边站着两个人,夜色有些朦胧,看不清到底是谁。
与此同时,栗子也发现了,向杨氏道:“娘,你看那里,有马车。”
杨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说道:“赶路的人。”
莲子也看了看,没说话。她一向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太上心,更不会去主动探究。只是心里感叹道:“这乡下的娃儿也真是够可怜的,看到马车都欣喜得什么似的。”
刘景仁往牛屁股上甩了一鞭子,牛车继续吱吱呀呀地往前走,很快就到了马车停的地方。
他们驾着车刚要过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突然向刘景仁招了招手,说道:“这位兄弟,可否帮个忙?”
刘景仁见他不像个坏人,且这里离刘家庄已经很近了,远远地都能看到点点灯火,因此便停了车,问道:“咋了?”
“我这马突然病了,走不了了,能借你的车搭一下吗?”他说着指指自己那匹躺在地上喘着粗气的马。
“你是要去哪里啊?”刘景仁问道。
那男子立马回道:“我家在镇上,今儿出来办事,回去得晚了,谁料路上马又病了。”他说完又问道:“兄弟,你家哪儿的?”
“那边儿,刘家庄。”刘景仁说着,仰着鞭子指了指前面的村子。
那男子又道:“那正好,等你到了家,我让人牵着马跟你回家,把这马先放你家,我借你的牛车一用,赶明儿一定给你送来,你看可好?”他说完见刘景仁不说话,心里道了一声,“也是,路上遇到个陌生人,谁也不会随便地把车借出去。再说了,牛可是庄户人的命根子,哪里能轻易对付?”
他当下又道:“我今儿出门也没带多少钱,身上就剩下几两碎银子,先放你这儿吧,等明儿我完好无损地把牛车还回来,你再把钱给我不迟。”
刘景仁想了想,这牛和车加起来总共不到二十两银子,他又是押银子又是押马的,想必是真的遇到了难处。出门在外的,能帮则帮,还是帮帮他吧。
于是刘景仁点头道:“行啊,你先上车吧。”
那男子大喜过望,吩咐跟随的小厮拿了车上的东西,牵了马跟着,自己则上了莲子家的牛车,和刘景仁一人一边,坐在了牛车的左右。
一路上,那男子倒是和刘景仁时不时地聊上几句,但是每当刘景仁问他家住在镇上什么地方的时候,他又是不仔细说。
如此一来,杨氏便十足地担心了起来,这人不会是个骗子,专门骗牛的吧。他说要留下马匹,谁知道这匹马会不会明天就死了。他说要留下银子,谁知道他的银子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算是真的,那钱留在自己家里,也着实的不安稳啊。
因此,杨氏道:“这位大哥,不瞒您说,这牛车啊,也不是我们家的,是借了邻居家的。虽说我那邻居是个好人,和他说说保管能借,但是一直麻烦人家,我们总归是心里过意不去的。”
那男子听杨氏如此道,不禁有些担忧,这是又要说不借吗?
杨氏四下看了看,又说道:“您瞧这天,全黑下来了,走夜路也着实不安全。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借宿一宿吧,我们庄上有兽医,等明天让他给这马看看,好了再走,您看行吗?”
这男子只带了一个小厮,只要她把牛藏起来,夜里警醒着点儿,到明儿一早就打发他们走,应该没事,
那男子脸上闪过几分犹豫,但是转而一想,观这家人一脸朴实,又带着孩子,想必没啥坏心,于是便笑道:“那便叨扰你们了。”
杨氏忙说“没有”,随即又道:“只是我家地方小,只两间屋,另一间住着我四个闺女,这——”
“你们太客气了,我在厨房里打个地铺就行,能收留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杨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抢道。
杨氏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但是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们再去跟他们挤堂屋的大炕吧。再说了,家里都是女孩儿,让个男人睡自家闺女的炕,那要是传了出去,该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那就只能委屈您了。”杨氏又道。
到了家之后,杨氏让这两人进了屋,又让刘景仁在家陪着,好好地照看孩子,自己赶了牛车,去了赵氏家,先将牛车在她家放上一夜。
回去之后,杨氏赶忙地进了灶间做饭。现在已经不早了,也没空再拾掇多丰盛的饭菜,因此就煮了大米粥,贴了饼子,又切了几片肉,炒了个菘菜,弄了碟腌菜,先凑合着吃一顿吧。
本来还想再炒个鸡蛋的,但是家里的鸡蛋做点心的时候用去不少,如今篮子里只剩下两个,也不值当地炒。
“实在是不好意思,家里也没啥好吃的,只能将就将就了。”杨氏一脸歉意地将饭菜端上了桌。
那男子摆手笑道:“哪里的话,能吃上热乎的饭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刘景仁的酒劲似乎还没消,整个下午都健谈了不少。
那男子答应一声,端起粥碗喝了一口,又用筷子夹了根腌菜,就着饼子吃了起来。
杨氏见他也不拘谨,便先带着孩子们到灶间,用厚厚的稻草铺了个地铺,又拿来一床被子。
这床被子还是当年杨氏的陪嫁,唯一的一条棉花被子,盖了有十多年了,早已是硬邦邦的,只是杨氏一直没舍得扔,才保留至今,今日正好派上了用场。
那男子吃完了饭,杨氏才带着孩子们上桌去吃。
桌上的菜吃了不少,尤其是那盘菘菜。杨氏又把锅里剩余的菜盛出来,和孩子们一起吃了。
“刘家妹子啊”,那男子向杨氏道,“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杨氏见他还挺有礼貌,一时也难以拒绝,便道:“啥事啊?”
“你这菘菜是怎么做的?”他问道。
“啊?”杨氏有一瞬间的愣怔,菘菜还能咋做?于是道:“就是那样做呗,加上点大骨汤,淋上个辣椒油就是了。”
那男子点头,似乎是在回味菘菜的美味一样。
他知道菜里加点大骨汤会变得更加鲜美,但还是没有今日吃的好吃。难道,秘诀就在这酱上?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四十九章 兜了一圈
“你们还有吗?”他问道。
“啊?”杨氏有些不明所以。
那男子意识到自己没有说清楚,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想买你们做的这个酱。”
“啥?你说啥?”杨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到镇上卖不出去的东西,怎么如今倒有人想买了?
“娘,她说想买咱家的辣椒酱。”栗子向杨氏道。
杨氏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向那中年男子,见他微微点了点头,但是神色一片严肃,丝毫也不像开玩笑。
“这位大哥”,杨氏总算是明白了咋回事,忙道,“你要是喜欢这个啊,我给你装上一罐子带回去吃就是了,又不是啥稀罕东西,干啥还买不买的?
有人能喜欢她做的东西,杨氏自来是十分受用的。
“那可不行”,那中年男子忙摆手说道,“不瞒大家说,我在镇上有个酒楼,所以想大批量地买上一些你们家的酱。至于价钱嘛,这个好说。”
镇上开酒楼的?要买这辣椒酱?莲子就知道,娘做的东西这么好吃,怎么可能没人想买呢?除了那个有眼无珠的飘香阁。
“好啊”,莲子笑道,“掌柜的信得过我们,我们也信得过您。”
那男子见说话的竟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以为她只是闹着玩儿,但是看她那神色和眼神,又怎么看都不像是孩子的童言无忌。
“只是不知掌柜的如何称呼啊?”莲子又问道。
他呵呵笑了两声,回道:“我姓董,名贵山,镇上的飘香阁正是我的产业,只是惭愧得很,出了些问题。”
“啥?”他此语一出,全家人齐刷刷地看向他。
他后面说了些什么话,莲子一个字都没听到,只抓住了最重要的“飘香阁”三字。
好啊,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先前不要,此时竟自己找上了门要买,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真当她莲子是想合作就能合作的啊?
“对不起,我们不卖。”莲子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冷峻起来。
这回换董贵山不明所以了,刚刚不是明明说好了的吗?这才多一会儿的功夫,怎么就突然变卦了呢?
刘景仁可没忘记飘香阁里的伙计是怎么要打人的,当即也说道:“确实不卖。”
董贵山看看刘景仁,又看看杨氏,最后将全家人都扫视了一圈,见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这是咋了?难道是说错了啥话?
“我说兄弟啊”,他再次看向刘景仁道,“我是诚心诚意地想买你们家的东西,至于价钱啥的,都好商量。”
莲子看着他,认真道:“我们也是诚心诚意地不想卖。”
董贵山被莲子噎了一句,顿时有些抹不开面子,这到底是怎么了?
“你们,为什么不卖啊?”他问道。
莲子想想上次的事,心里就有气,要不是有刘景仁拦着,她非去理论个明白不行。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卖。”她说完后又加了一句,“卖也不卖给你!”
这下董贵山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他啥时候得罪这家人了?没有啊,这不是才第一次偶然遇见吗?
他正疑惑不解的时候,又听莲子说道:“现在想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是你当初冤枉我们的时候了?”
“啊?”董贵山瞪大了眼睛。
看来还真是有渊源啊,但是冤枉,他什么时候冤枉过他们家了?
“我说兄弟”,他看向刘景仁,用试探的语气问道,“咱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莲子见他竟然还不承认,更是气极:“还误会?你当初说,客人吃了我们家的东西就闹肚子,这难道是误会?”
杨氏也转头看向莲子,她只道是这飘香阁不买她的东西,惹莲子生气了,谁知道里面竟还有别的文章。
闹肚子?董贵山低头沉思了片刻,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拍脑袋,看向刘景仁道:“前些日子,就是你们给我的酒楼送去的一小壶酱?”
“是啊,就是我们,就是我们害的你的客人闹肚子,害的你损失了银子。”莲子没好气地道。
“哎呦,你看这事儿闹的”,董贵山用手背重重地砸了下手掌,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
他又看向这一家之主——刘景仁,说道:“都怪我不好,没和你们说清楚。”
“说啊,你说啊,我看你咋说清楚。”莲子还是不依不饶。
笑话,冤枉了她,欺负了她,哪里就能白白忍了。
董贵山真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小丫头,人不大,说起话来还真是呛人。人最小,竟然是家里最厉害的一个。
当即解释道:“侄女儿,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回来后,店里的伙计确实是把你送去的东西给我看了,我就交代厨下,先试一试,看客人反应怎么样。谁料第二天用了之后,就被一个客人大闹了一番,说是吃了我们酒楼的东西就闹肚子了。”
“你说这事儿”,他一脸无奈的样子,又继续说道,“你们想必也看到了,我那酒楼经营的并不好,要不是有几个衷心的伙计给帮忙撑着啊,此时早就开不下去了。就我们那情况,哪里还能禁得住客人一闹?”
“那你咋就非说是我们家的东西不干净?”莲子气呼呼地问道。
董贵山转向莲子道:“我不敢担保别的,但是我家用的食材,那绝对是新鲜干净的,那么多年来就从没出过事儿,这才以为是你们家的东西有问题。”他说到最后一句,语气里明显的底气不足。
“那——”莲子刚要说话,突然被董贵山抢先。
“后来才发现,的的确确是我们错了啊”,他急道,“谁知道那闹事儿的客人竟是故意讹钱的。他后来又去了别的酒楼,也是这样闹事儿,最后被别家扭送到了官府,我们这才知道,先前自己是被讹了啊,也错怪了你们。”
莲子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
“兄弟,妹子,小侄女儿,我给你们赔个不是”,他说着,弯腰作了个揖。
杨氏听他说完,见他态度诚恳,有些相信了他的话。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能过去就过去吧,光揪着别人的错处不放,也不是那么个事儿。
“哼,谁知道你说的真的假的。”莲子想起那天自己受的委屈,连杨氏做的东西都要被诬蔑,心里就过不去那个坎儿。
董贵山皱了眉头,这小丫头,人不大,心眼却不小。
当即又弯下身子,深深地作了个揖:“小侄女儿,我单独给你道歉。”
“行了,既然事情都说明白了,咱家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不通情理的人。”杨氏说道,“事情过去了就过去吧,莲子。”
最后这句,是专门和莲子说的,让她不要再纠结下去了。
莲子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事情过去了归一码,可也不能就这么过去了吧?总得表示表示吧?
“董掌柜”,莲子向董贵山说道,“好吧,我就听我娘的,暂时信了你的话”,说完又道,“如果再有下次,我一定不会再跟你合作,还不许你来我家借宿。”
董掌柜听着莲子略有些孩子气的话,呵呵笑了,这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该说的话。
好啊,既然事情过去了就好啊。他现在不管是病急乱投医也好,还是找到了扭转酒楼萧条迹象的妙计也好,总归是要把这件事情商量好了。
“行啊,我们可以把我家秘制的辣椒酱卖给你。”莲子说道。
董掌柜心里闪过一丝期望,但同时又凝重了起来,听这小丫头的意思,还有下文。
“只是——”莲子又道。
果然,董贵山竖起耳朵。
“我们家离镇上也挺远的,去送一趟货,着实的不容易。”她脸上满是无辜的神色。
董贵山忙道:“这个你们尽管放心,需要的时候啊,我会派车过来取货,不用你们自己去送的。”
“真是太好了”,莲子心中道了一句。虽然去镇上送货看似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儿,但是这一来一回的,也耽误不少时间。有这些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做别的事,赚更多的钱。
莲子脸上露出甜甜的笑:“那就麻烦董掌柜了,那这价钱咋定啊?”
要说这辣椒酱虽然不是啥稀罕东西,但是要想做的好吃了,那也是需要一番花费的。原料要用到花生、芝麻、肉丁、辣椒、花椒这些东西,还要再在里面加酱。除去这些不说,光那油可就贵得很。
董贵山思考了片刻,说道:“你们也知道,我那酒楼如今的状况并不好,但是我保证,一定不会亏待了你们。这样吧,一斤三十文咋样?”
莲子在心中思考,一斤三十文钱,成本价是肯定够了,但是也赚不了多少钱,每斤顶多也就能赚上十文。这样的话,其实也可以。
于是说道:“好吧,咱们都要互相理解,都不容易啊。”莲子脸上一片认真。
董贵山不禁想笑,这小女娃,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谈生意这种大事儿,爹娘竟然不说话,全由一个小女娃代劳,这家人,真是够奇怪的,难道这女娃娃竟成精了不成?
但是眼下,还是先不要理会这些了。
“行,那我明儿就派人来取货。”他说道。
杨氏闻言回道:“家里的这些,都是做了留着自家吃的,也就不到十斤。要不你先拿去用着,等到用完了,再派个伙计过来说一声,我一准儿给做好。”
“哎,好,没问题。”他回答一声
这件事算是谈妥了,他正要说些别的,忽听莲子又道:“董掌柜,我去你的酒楼看过,客人确实不多啊。”
莲子摇头说道,似乎十分惋惜。
董掌柜满头黑线,是啊,所以他才要拼命想办法挽救啊。
“我这里倒是有些主意,或许对你的酒楼有用吧。”莲子又道。那酒楼她那天去了之后,就分析过为什么会如此萧条,想来想去,也算是想出了个眉目。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章 主意
“啥主意?”董掌柜听说莲子有主意,忙问道。
他现在最大的牵挂,就是如何能使酒楼的生意不再惨淡。
“董掌柜,你的飘香阁是从啥时候开的?”莲子突然问道。
董贵山回道:“得有十多年了,当初并不是在如今这个位置的,只是后来觉得以前的那个地段稍微偏僻了一点,这才在集市不远的热闹地方盘了个铺子,重新开张的。”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继续道:“只是谁知道,换到了热闹的地段,竟然还不如以前的生意好了,一天一天的惨淡了下去。”
莲子眨眨眼睛,正色道:“掌柜的,我觉得的吧,你这酒楼自从换了地方之后,生意就不好了,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她看着董贵山,见他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你想啊,你以前在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那边是不是酒楼很少?”
董贵山点了点头,道:“是啊,那边根本就没有酒楼,只是些小饭馆,我当初的那个也算不上酒楼。”
“这就是了”,莲子说道,“你在那边的时候,吃饭的地方少啊,竞争也少啊,并且你的饭馆在那边算是十分出色的了,所以生意才会不错。”
董贵山不停地点头,看来这女娃娃还真是有两下子,随即又问道:“那为啥换了地方就不行了呢?”
莲子伸出手,在空中画了个圈比划了比划,说道:“你想啊,你现在是在啥地方啊?那几乎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比你家酒楼高档的多得是,比你家酒楼廉价实惠的也多的是,你让人家客人咋选?这么一来,生意自然是萧条了。”
“况且”,莲子又继续说道,“我那天在你酒楼里吃饭的时候,感觉浑身不舒服,你那楼里的装修肯定有问题。”
啥?还和装修有关?董贵山不解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