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几个月来,事情却渐渐地脱出了正轨,越来越难以控制了。
他坚信他一直都做的不错,这是为什么那……
连守仁的久试不第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有家里接连发生的几场祸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变得越来越明显。
孙儿辈们都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还有二郎娶的这个媳妇,娶糟了,换个老四媳妇那样的,绝不至于会如此。
“前世没积德……”连老爷子轻叹道,虽然算得上半个读书人,但是连老爷子也和其他的庄稼人一样,遇上人力无法解决的事情,就归结与命运。
只是,眼前的事情该怎么办,还得由他想出对策来。
赵秀娥装病、二房一家子这么闹腾,他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连继祖要用钱引起的。
他心里明白,却没有揭破,一是因为赵秀娥怀着连家的骨肉,这关系到子嗣、传宗接代的大事,二是因为,二房这次扭成了一股绳,看来是下了决心,若是揭破,几房人反目,里子面子都没了,就没有了和缓的余地。
“一个懂事的都没有……”连老爷子狠狠地抽着旱烟。
如果二房不这么闹,将工钱预支回来……
如果大房不要总扣家里的,将古氏婆媳攒的私房拿出来一些……
如果周氏肯将给连秀儿攒的嫁妆拿出一两件出来……
再如果……
这个家不依旧是和和美美吗?
“一个个的,都不懂事,不让人省心……”连老爷子觉得头疼,“咱没积德,没积德啊。”
“老头子”,周氏见连老爷子一会狠抽旱烟,一会闭着眼睛发狠,一会又自言自语的样子,就开口道:“我手里可没钱了,老二再要钱来,我没钱给他,还有继祖,那一吊钱,我也生不出来,……你别打秀儿的东西的主意,咱家现在这样,你再把她的东西刮光了,你让秀儿咋说亲事,以前的好日子,秀儿一天都没过着,咱亏着秀儿了,……秀儿可不是我一个人的闺女,你这当爹的不能帮她,你也下的来脸刮她。”
“这话我撂在这,说下大天来,这事我也不答应。”
周氏板着脸,盯着连老爷子,表示她决不让步。
连老爷子并没说什么。
“心狼,财黑啊,老大媳妇这婆媳俩,有两箱子的东西那,一点也不肯拿出来,就惦记着吃公的放私的,……二郎媳妇个丧门星,搅家精,要不是她,家里也没这么多的事……”周氏又咬着牙,将家里的众人,除了她自己、连秀儿和连老爷子,几乎骂了个遍。
连老爷子紧皱眉头,唉声不断。
“要不,继祖那钱,就跟老四要,他要没钱也就算了,他现在有钱,分家出去,他就不姓连了,他那铺子成天银钱哗哗里往里淌,看着家里为钱都急的火上房了,他不伸把手,他就不怕村里人指他脊梁骨。”周氏和连老爷子商量道:“老二家那小心思,明白儿的,要是继祖这钱老四给出了,他们也就不折腾了。”
“天天这么折腾,人有想给咱秀儿说亲的,人家也不敢进咱家的门”,周氏说到这,脸上也露出了愁容。
家里的其他一切事,都有连老爷子,再咋样,周氏也从来没有发过愁,可是连秀儿的婚事,她却是上心的。
“家里各个不出钱,让人一个分家出去的出钱,这话你说的出口,我可说不出口,传出去了,也不经讲究”,连老爷子开口道。
“有啥经讲究不经讲究的,又不是咱逼他,一会叫老四来,我跟他说,这又不多,就一吊钱,我跟他开口”,周氏就道:“咱这三节的礼啥的咱都不要他的,就让他出这一吊钱。”
“不是这么个事”,连老爷子道。
“就这么地吧,秀儿,去把你四哥叫过来,就说你爹找他”,周氏就对连秀儿道,上次端午节,连守信送东西来,她其实是高兴的,毕竟是她亲生的,拿捏了这么多年,连守信还是怕她的。
她发了脾气,将猪肉扑拉到地上,她并不是嫌弃那猪肉,她只是想让连守信知道,别以为送点东西他就孝顺了,她不能表示满意,那会让连守信以为以后送这些就够了,就对得起她了。
要让连守信一直觉得对不起她,欠她的情,她的养育之恩,她才能拿捏、控制连守信。
可恨连蔓儿来了,将肉拿走了,还派了她一身不是,然后张氏竟然敢拿着菜刀来吓唬她,好在连守信之后对她还是该咋样咋样,就是张氏几个心都太狼,以后肯定拦着连守信给她送东西。
先让连守信出了这一吊钱,以后的事慢慢再说,有一就有二。
………………
西厢房里,听见连秀儿叫连守信去上房,一家人都有些奇怪。
“这就来”,连守信忙答应这,就站起身。
“他爷这是找你过去干啥”,张氏就问。
“我也不知道,有事刚才咋不说那”,连守信也有些迷惑地道。
“爹,要是我爷我奶要跟你借钱,你可不能答应”,连蔓儿想了想,就直接说道。
“说好了是借,有借有还,也不行”,连守信就道。
果然,连守信是有借钱给上房,帮他们缓和的意思,只是因为看出来连守仁和连守义两房人的内斗,他不好主动开口,若是连老爷子、周氏开口要借钱,恐怕连守信就是愿意的了。
“爹,人一般都啥时候才借钱”,连蔓儿就问。
“家里没钱,又实在要用钱,没辙了,要不谁会借钱,跟人伸手,那口可不好开”,连守信道。
“爹,那你说上房就真拿不出一吊钱来了”,连蔓儿又问:“别的不说,我大伯他们还有两箱子的梯己东西,那天我奶去开箱子,我在旁边看见了,都是好衣裳、好料子,我大伯娘肯打开的箱子里都这样,她不肯开的箱子里,还能比那差了。”
“我奶搜罗去的那些,当一两件,啥都够了,继祖哥真考了秀才举人的出来,谁是秀才他爹娘,谁是秀才娘子,我大伯他们死攥着私房一毛不拔,就指望别人,这是想干啥,……当初咱没分家,我买药的钱,还是我娘当簪子出的。”
“这钱不能借,借了这一回,以后肯定没完没了”,连蔓儿拉住连守信的袖子,不让他出门。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挑明
连蔓儿拉着连守信,一定要他答应,不管去上房连老爷子、周氏他们怎么说,都不要借钱给他们。
“要真是有正当急用,那我肯定不拦着。别说是他们,就是两姓旁人,咱该伸把手的时候咱也得伸。可这事不行。”连蔓儿对连守信道,“我大伯和我二伯两房人,现在飚着这个劲儿。要是这次咱拿钱出来,他们都猴精猴精的,那以后肯定得成习惯。谁想要用钱了,他们就这样闹,然后等咱拿钱。我爷、我奶跟着也不消停,还得更操心。”
“继祖念书这是花钱的事。”张氏想了想,也开口道,“从公中里给他出私塾的学费,买笔墨纸砚啥的花销也是公中的。这买卷子、又是要进城啥的,也没见人谁都去。这钱对家里的这个条件来说,有点超过了。”
“有多大碗,咱吃多大饭。做啥事,也得估量着自己家的条件来。咱家几个孩子一开始学写字,还舍不得用纸、用墨,笔都是两人轮换着用。就是现在,咱手里有俩钱了,五郎和小七用笔用墨的,都还挺小心的。……五郎说,他们学里,还有比他们更节省的,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人那学生懂事、心疼家里的大人。”
“咱自家屋里,我说句不太好听的话。继祖这孩子,这些年有点给养浮了。”张氏略压低了声音道。
说一个人浮,就是说他不做人做事不踏实。
“还有她大伯娘和继祖媳妇,我是不明白她俩咋想的。”张氏又道。
“还能咋想的,自己箱子里的是自己的,能从公中抠出一文来是一文。这些年,不都一直是这样吗。”连蔓儿就道。
“这样,要从咱这借钱啥的,还真是让人心里不大舒坦。”张氏实话实说道。
像张氏这样的性情,都觉得不大舒坦,那放在一般人身上的感觉。就更可想而知了。这就好比,一户人家自己有钱,他们要用钱了,却怕花钱回不来本,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因此不肯花自己的钱,反而向周围的人借钱。
借到钱之后,如果他们回本了。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回还钱。如果没有回本,那么他们会选择忘记还钱这件事。
连蔓儿前世不是没听过这样的人和事的。
“爹,咱现在的花销多大,再过两天。鲁先生帮咱把图画完了,咱又得买料、请人干活了。真能省出点钱来,给我哥和小七多买两本书,换只好点的笔。我哥那只笔用的都快秃了,还舍不得换。小七写坏一个字,就得心疼半天,说是浪费了纸和墨。”连蔓儿委屈地说道。
她这话其实说的有点夸张,在念书的花用上面,即便五郎和小七俭省。她却不会舍不得钱。
连守信听张氏和连蔓儿说了这么多,也觉得有道理。
“老爷子不糊涂,应该不会开这个口。”连守信道,“要是真开口了……”
“咋样?”连蔓儿忙问。
“那……我就把话说清楚吧。看你爷之后咋说。”连守信道,“你爷要脸面,不是不讲理的人。”
…………
连蔓儿就跟着连守信从西厢房出来,来到上房。
屋里只有连老爷子、周氏和连秀儿。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是满脸愁容。看见连蔓儿跟在连守信后面,也来了,周氏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她瞪了连蔓儿一眼,不过却没说什么。
爷俩在炕沿上坐了,连守信就问连老爷子。
“爹,叫我啥事啊?”
“还不就是继祖要……”周氏就抢先说道。
连老爷子就向周氏摆了摆手,将她的下半截话拦了回去。
接着,连老爷子就将连继祖要用钱。赵秀娥生病花钱,这些事跟连守信絮叨了一遍。
“……一个个的都不让人省心,一想起他们来,我这脑仁子生疼。……二郎媳妇看病、跳大神的钱,你娘都给了,这手里也精光了。继祖那笔钱。哎。老四啊,你跟老黄说了没,能提前支钱出来不?”最后,连老爷子说道。
“爷,我听老黄大叔说,要是我二伯他们继续去上工,那应该没啥问题。”连蔓儿就道。
“对,是这么回事。”连守信附和连蔓儿道。
连老爷子不由得一滞。他心里清楚,连继祖用钱这事一天不能圆满解决,赵秀娥的病就一天不能好,连守义那几个就不会去上工。
“老四啊,这回家里就难到这了,”周氏这个时候就开口道,“继祖要用一吊钱,这是念书考学的大事,家里没这钱,你还让我和你爹,我们老两口子砸锅卖铁?你现在也不是没钱,这一吊钱,搁你身上不算个啥,这里那里省出点来,就够了。……我不是白要你的,你给了这个钱,今年啥八月节、过年,你啥东西也不用给我们买了,就拿这钱冲了?”
“啊?”连守信明显地吃了一惊。
连蔓儿也有些出乎意料,她想到了周氏会直接要钱,连老爷子要是开口,那肯定是借钱,她没想到,周氏竟然会这么说。
果然,姜是老的辣吗,她还是经过、见过的太少了。
“这、这咋能行。”连守信吃惊过后,就忙摆手,“这一码是一码的。”
“奶,要真是这样,让外人知道了,我继祖哥的名声可不好听。就是真考上了,人家一查,知道这么回事,兴许就把他考的功名又给要回去了。”连蔓儿缓缓地道。
“我愿意,他谁能说啥?”周氏就道。
“奶,人家当官的有当官的规矩,人家不和咱们讲理。”连蔓儿道。分明是周氏不讲理,但是连蔓儿只能这么说。
连老爷子在旁边沉吟着,没有说话。
一说到官,周氏的见识就有些不足,对连蔓儿的话就信以为真了。
“这可咋办啊,这是要我的老命哦。”周氏抬手捂住脸,又低下头去,呜呜地哭了起来,“我活了这一把年纪,从来就没难到这样过,老了,老了,我还得低三下四地跟人张口,我这是啥破命啊……”
连守信看周氏这样,心中发软。可是刚才和家人已经说好了,他也知道,答应了这一次,后患无穷,因此,就使劲硬下心肠来。同时他心里也有些悲凉。
并不是真的就凑不出钱来,周氏在别人面前是怎样,为什么就要如此逼迫他这已经分家出去另过的儿子那?
连老爷子的脸,隐在旱烟的烟雾后面,这个时候突然开口了。
“老四,家里有些难处,继祖要用这钱,这是正事。等继祖考出来,这是光耀咱老连家门楣的事,咱大家伙都跟着沾光。……你要是手里方便,这钱,算是爹跟你借的。把这个坎过去,继祖第一个就得记你的好,你娘、我,咱这一大家子都感激你。街坊邻居知道了,也得夸你仁义。这钱,到秋下,我就能想法给你还上。”
连老爷子终于开口朝连守信借钱了。
“爹,你说要用钱,我本来不该驳回。可今天这回事,爹你想过没,这不是我拿出钱来就能解决的了的事。”连守信深吸了一口气,对连老爷子说道。
连老爷子很吃惊,他诧异地看着连守信。他本来想,只要他一开口,又说的是借,连守信应该二话不说,就把钱拿出来的。
“你说的好听,你这不就是驳回你爹。你爹第一次朝你开口,老四,你丧了良心了……”周氏立刻破口大骂起来。
“奶,你先别急着骂,先听我爹把话说完呗。”连蔓儿就道,“爷、奶,你们听我爹说说,我爹是为了你们好。”
“行,老四,你就说说。”连老爷子就道。
“爹,咱这没外人,我咋想的就咋说。继祖要用钱,这钱真是非用不可的?二郎媳妇咋就病了?我二伯爷三个,咋就啥也不说,就不去上工了?我大嫂她们真就一点都拿不出来帮补继祖?”
连守信的一番问话,让连老爷子顿时哑口无言。
“爹,为了你们二老,我不怕得罪人,这话我都给说明白了。”连守信接着就将刚才在西厢房、连蔓儿和张氏掰扯的道理大略地跟连老爷子说了一遍,当然其中也略去了某些批评连继祖等人的话。
“爹,我今天要是出了这个钱,以后再有啥事,我大哥、二伯,还不得把这个当成例了?爹,我知道,这些事你肯定比我想的明白,你老就是想家里清净。可要真这样,这以后家里就更清净不了了。”
连守信的一番话,推心置腹,听的连老爷子脑袋轰隆一声,拿着旱烟袋的手都抖了起来。
“老四,你这说的都是啥胡话,你看你把你爹气的。你要把你爹气个好歹地,我就跟你拼了这条老命了。”周氏看见连老爷子这样,立刻大声骂着,张着手就要扑打连守信。
“你别瞎吵吵。”连老爷子冲着周氏暴喝了一声。
周氏顿时愣怔住了。
“老四,你说的对啊。”连老爷子表情古怪,也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笑,“我这是让糊涂油给蒙了心,你大哥、二哥他们,这是要闹着分家啊。分,我这就给他们分家!”
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来
连老爷子嚷着要分家。
周氏第一个变了脸色。
“老头子,你糊涂了?分啥家,咱俩这都硬实,秀儿的亲事还没个准谱那。”周氏急忙道,又扭头瞪着连守信,“你都跟你爹瞎咧咧个啥,你看现在咋办,就一吊钱,我这张老脸,就不值那一吊钱,你掉钱眼子里了?”
连守信很无奈。
连蔓儿抚额。遇上不讲理,而且将不是当理说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家里的长辈,打不得、骂不得,除了憋屈到内伤之外,你还能怎么样。
被周氏纠缠上,肯定就没完没了。连蔓儿就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过在走之前,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爷,我爹把话都跟你掰扯明白了。爷你当这个家,还是你说了算。”连蔓儿不理周氏,只对连老爷子说道,“爷,我和我爹先回去,你老好好想想,要还是让我爹出这一吊钱,那就让我老姑来给我们个信儿。”
连蔓儿说完,就从炕上下来,给连守信使了一个眼色。
连守信也跟着站了起来。
“爹,娘,那我先回了。”
连守信和连蔓儿从上房出来,回了西厢房。
张氏正拿了盆子从锅里往外掏饭。晚上蒸的是一锅高粱米饭,火候刚刚好,将饭铲出来之后,锅底还留了薄薄的一层锅巴。
“娘,锅巴给我吃啊。”连蔓儿就道。
“行,娘给你留着。现在先别吃,等会上桌了再吃。”张氏就将锅巴小心地铲下来,团成一个饭团状,放在铲出来的米饭上面,又在盆子上盖上了盖帘保温。
“说的咋样?”张氏就问,“刚才在门口。我都听见老爷子吵吵说要分家。真要分家?”
“屋里说去吧。”连守信说着,就从张氏手中接过饭盆,走进里屋。
在里屋坐下,连守信和连蔓儿就将刚才在上房的事情,跟张氏学说了一遍。
“蔓儿,你跟你爷说,他要还是让咱出钱,咱就给出?”张氏听了之后。就问道。
“都说那么明白了,老爷子不能这么干。”连守信道。
这话说的没错,连蔓儿那么说,也不过是为了好听。
“他爷真能下决心分家?要是分。可咋分?”张氏自言自语道。
正说着话,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从外面走了进来。连守礼是刚刚从山上收工回来,听到了风声,来找连守信打听。
“爹真说要分家?”连守礼问。
“是有这个话。等等看吧,一会爹捋清楚了,就该叫人过去了。”连守信道。
“咋感觉跟做梦似地。”连叶儿轻声道,一张小脸蛋兴奋地有些发红,眼睛也闪烁着希冀的光。
…………
上房西屋,门关的严严实实地。除了妞妞正躺在炕上睡觉,连守仁、连继祖、古氏、连朵儿、蒋氏都围坐在炕上,小声商议着。
“老爷子这次,是真的要分家?!”连守仁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听的可真了。我爷说话声,好像还挺生气的。”连朵儿小声道,又扭头笑着问古氏,“娘。是不是分了家,咱就能搬到城里去了?”
“别净想着回城,这八字还没一撇那。”古氏嗔了连朵儿一眼,心里暗暗叹气。连朵儿和连蔓儿同岁,可这说话、做事却和连蔓儿根本没法比。比如说现在,连朵儿就只想到要去城里享福,完全没意识到,分家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如果真那么简单。她们现在早就在县城里了,难道谁愿意在这乡下地方受罪。老天有时候也很不公平,张氏竟然能生出那么机灵的闺女来,而她却生了个笨闺女。
不过,好在还有连花儿。也许是聪明劲都被连花儿给占了,所以落在连朵儿身上的就少了吧。
“他爹。这要真是分家,咱咋说?”古氏就问连守仁。
“我这以后要是还想做官,分家这事咱就不能赞成。”连守仁想了想,就缓缓地道。
“咱又没说分家,这不是我爷提出来的吗?”连继祖插话道。
“要是老爷子坚持分,那就好说了。”连守仁两手握在一起,手指头轻轻地敲着手背。“那咱就顺着老爷子。”
一家人谁都没说话,只有一股名为喜悦的气流在他们之间来回传递着。
“他爹,这分家,你估摸着,咱能分到些啥?他爷和他奶是跟着哪一股过?”古氏又问道。
“家里的东西都在明面上,分啥不分啥的,谁也背不过谁去。”连守仁就道,“老爷子和老太太……,身子还都硬实着,我看,他们愿意自己过的面儿大。”
所谓面儿大,是三十里营子这里的土语,就是可能性大的意思。
古氏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连守仁的目光就转了过来,落在古氏的脸上。夫妻俩交换了一个眼色,知道他们这是想到一处了。
“他爹,话是这么说,可咱还得往细里想想。他三叔那边估计是没啥,可他二叔那人最赖,还有二郎媳妇,说起来这事就是她闹的。咱得多想想,要是他爷和他奶现在就要归一股,那咋办好?”
所谓的一股、一股人,也是三十里营子这边的土语,指的是一房、一房人。比如在连家,从连老爷子往下,连守仁这一房的人就算一股。
古氏所说的连老爷子和周氏归一股,就是说这两人和哪一房人过日子,归那一房人抚养。
连守仁就沉吟起来,这个年代,若是分家,父母一般都会跟着家里的长子。要不然,长子就会被人指摘为不孝。
如果以后只是依附着连花儿做个富家翁,这还罢了。如果以后他要出仕,那这不孝的名声是万万不能有的。
连守仁有些头痛起来。
“你有啥法子没有?”连守仁就问古氏。
遇到这种情况,连守仁习惯询问古氏。当然,这不是说古氏就当的了家,这最后做主的人还是他。
“要是不分家,这话我就不好说。要是分了家,我打算着,先得把继祖送县城去。那有好书院,继祖在那念一天书,比在镇上念一个月都强。”古氏并没有直接回答连守仁的话,而是说起了连继祖念书的事。“花钱的事,继祖完全不用操心。我和妞妞她娘辛苦点,再不行,那不还有花儿吗。她大哥念书用钱,不用谁去要,她自己就得送来。”
古氏这话,连继祖当然爱听。
“娘,你也别总先紧着我,咱要去县城,当然是一起去。”连继祖就道。
“咱都去了县城,大半是要靠着宋家和花儿,就怕你爷和你奶跟着咱,不自在。”古氏就道。
“那就让我爷和我奶还住老宅呗。老人年纪大了,冷不丁换个地方住,对老人不好。”连继祖道。
蒋氏瞟了连继祖一眼,随即飞快地收回了视线,脸上看不出什么感情波动来。
“继祖这么一说,还真提醒我了。”古氏就笑道,“……他爷他奶在老宅,咱吃点亏,那一股帮咱照看老人,咱的地就给那一股人种,房子也给他住。这些换成钱,啥都够了。咱就进城投靠花儿,你们父子俩专心念书,等啥时候考出个功名来,那个时候,又有另外的说法。”
连守仁听得不由得眼睛一亮。
古氏说的这个法子好啊。连家就剩这一点东西,分成几股,他们能得到的非常有限。有连花儿和宋家的照应,他们当然不会将这么一点东西放在眼里。而将这些东西当做连老爷子和周氏的抚养资费,谁也不能说他不孝,不抚养老人。
若是他不做官,就一直保持这样。若是他做了官,到时候就说连老爷子和周氏一直都是他抚养的,他并没有单独分出去,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就这么办。”连守仁右手握拳,击在自己的左手掌上。
“他爹,凡事我们都听你的。”古氏就笑道。
…………
东厢房门口,连芽儿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手里坐着针线。她是被打发出来望风的,屋里,连守义一家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商量着对他们一家的未来非常重要的事情。
说是一家人商量,但是二郎、三郎几个多数时候都是沉默,发言最多的只有两个人——连守义和赵秀娥。
赵秀娥饱饱地睡了一觉,又吃了二郎给她买回来的酱猪蹄,她现在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病态。
她正一边掰着手指头,鲜红的嘴唇仿佛是蜜蜂的翅膀飞快地扇动着,旁边的何氏、二郎、三郎等人都看着她,似乎是被她给说晕头了。
连守义的表情却是越来越欢喜。
“二郎媳妇,你说的好啊。咱就这么办,二郎媳妇,二郎最笨,一会可就看你的了。”连守义笑着对赵秀娥道。
“该我开口的时候,我当然会说。可这事,爹、娘,你们得打头阵。”赵秀娥挑眉道。
第三百三十章 闹分家
与连守仁和连守义两房人口不同,三房的连守礼和赵氏只是坐在连蔓儿家,安静地等待着,直到连秀儿过来传话。
“三哥,爹和娘让你过去。”连秀儿沉着脸,嘴角往下耷拉着,一副谁欠了她米还了她糠的模样,”四哥,还有你,爹让你也过去。“
连秀儿说完话,瞧也没瞧连守信,一扭身就走了。
连守礼先站起身,连叶儿拉着赵氏也站了起来。连秀儿传话,并没有让赵氏去,但是分家这件事,关系到家里的每一个人。
“我和我娘也去。”连叶儿就道。
“是该去。”连蔓儿点头,“该说话的时候,还得说话。”
“嗯。”连叶儿点头。
“老四,一起走吧。”连守礼就叫连守信。
“孩子他娘,那我就过去?”连守信也站起身。
“都叫你了,你就去看看吧。”张氏微微叹气,虽然他们分家出来,自家的事都只自己操心,但是上房可并没有将他们当做外人,一有事,总少不了要叫上连守信。
“咱已经先分出来了,他们再怎么分,也没咱们啥事。你就带着耳朵去就行,啥也别说。”张氏手里拿了笤帚,说要给连守信扫扫衣裳。等连守信走过来,她就在连守信耳边低声的嘱咐。“一窝一块的,他们爱咋争,就让他们自己个争去。他爷、他奶压得住,咱最小,说啥都不合适。”
“我知道。”连守信点头应承。
“娘,你不去听听?”连蔓儿就问。
“我,”张氏瞄了连守信一眼,她心里不愿意去看周氏的脸色。“我去干啥,没咱的事。该吃饭了。你啥时候能回来?”
“谁知道这事。”连守信摇了摇头,“你们娘几个先吃吧,给我留点饭菜就行。”
“娘,我也跟去听听,要吃饭你叫我一声。”连蔓儿说着话,就跟着连守信往外走。
“这孩子,这个好信儿劲儿的。”张氏看着连蔓儿蹦蹦跳跳的出了门,无奈地摇头道。
所谓的好信儿。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好奇心特别重,什么事都想知道。
其实连蔓儿还真不是好信儿,上房再次分家,从道理上是跟他们没关系的。但实际上就难说,所以她还是很关切的。
众人都往上房东屋走,一会工夫,屋子里就坐满了人。
“小孩崽子都来干啥?”周氏看见连蔓儿、连叶儿几个,就瞪起眼睛道,“都出去、出去,该干啥干啥去?……都不走是吧,那咱今天这事就别说了。”
连蔓儿、四郎、六郎和连叶儿就这样被赶了出来。
周氏还是觉得人多。
“每屋就留一个人,别人也都回去。”周氏又道。她的意思。是只要连守仁、连守义、连守礼和连守信这四个儿子留下来,别人都出去。
周氏的话说完了,却半天都没人动换。
“咋地,这还没分家的,就都拿我的话当放屁了!”周氏怒道。
蒋氏先站起身,紧接着古氏也起身,婆媳两个一前一后地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