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展昭同人)开封日志 作者:暮颜2011(晋江2012-08-25完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人复姓上官,名叫莫言,今年十七,”上官莫言信口胡说,十七?再过几年都快二十七了,现在才想起来问句重点,这些人还真是……
  
  “嗯,你们下去吧。”算是问的满意,包拯挥挥手打法了包兴和上官莫言。
  
  等两人走远,公孙策才若有所思的问,“包大人,你看这人?”
  
  “嗯,此人虽不是句句属实,但本府看来,他却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就先留下吧,有空让展护卫去查查此人的底细。”
  
  “是。”
  *
  跪了一天一夜,求来一个杂役。牛啊!上官莫言跟在包兴身后叹了口气,往好了想,这也算是好的开始,现在总算是进了开封府。
  
  七转八弯,上官莫言才发现这个开封府原来还挺大。
  
  穿过一个石壁的屏风,算是进了内宅。原来这开封府前院是升堂办公的所在,后院则是内眷休息之所。
  
  包兴引着上官莫言见过了包老妇人,也就是包拯的婶娘。
  
  传说中,这个婶娘才是抚养包拯成人的人,上官莫言行了礼,毕恭毕敬的听着老太太的开场白。
  
  说是老太太其实有点过,这个老妇人看起来也就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一头黑发梳的一丝不乱,虽不是什么华服锦缎,可是一身的装束也是没摺没皱,看的出是个很讲究的人。
  
  “行了,以后你就在这内堂做些杂事,凡事都多听、多看、多学,不要无事生非,知道嘛。”
  
  上官莫言独自打量着,前面老太太说了什么,她也没怎么听进去,只这一句结束语她是算记住了,上官莫言点点头,应道,“小人知道了。”
  
  “包兴啊,你带他到处去看看,再给他找个地方住下,府里的规矩你都跟他说说,虽然,二弟让他做个杂役,可是也不能没了规矩。”
  
  “知道了,老夫人,”包兴也点头称是,然后带着上官莫言出了包夫人的房。
  
  “这是老夫人的房,过去那边是包大人的住处,”包兴沿着回廊一路指点着,“这听竹雅院是公孙先生和他女儿的住处,再过去那边是一处凉亭,亭子再往那边,是展护卫和赵校尉他们几个人的住处。”
  
  “公孙先生和他女儿?”和着,这开封府里并非没有女眷啊,原来除了包老夫人还有个公孙晓云。公孙策的女儿,应该就是那个公孙晓云了吧?
  
  “你说什么?”包兴停住脚步问道,刚才上官莫言的声音太小,他根本就没听见。
  
  “哦,我是说,以后有什么事请您尽管吩咐。”上官莫言谦卑的冲着包兴笑了笑。
  
  还好,还好展昭和张龙赵虎他们住的比较远,就是不知道这个包兴会把她安排在哪?
  
  可千万别离展昭太近,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上官莫言就是不想离展昭太近。
  
  远些,再远些,最好不要有什么瓜葛,帅哥门前多是非。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开坑,今日两更~~
最后一更最晚八点,谢谢关注此文的大大们
以后会每日更新,尽量保证不拖文~~~




☆、第六章

  什么叫天不从人愿,上官莫言算是领教一二了。
  
  包兴领着她在开封府的内堂转悠了个遍,最后,把她安放……不是,应该说安顿在了闲逸居右侧不远的一个小房间里。
  
  闲逸居,就是展昭住的地方。
  
  包兴说府里其实不缺人,不过也没有多少人,所以除了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的家眷,其它的衙役和仆役都住在荷塘这边,当然,展昭和张龙赵虎他们因为也是男人,所以多少住这边算是避个嫌。
  
  开封府虽大,但做事的仆役却并没有多少,加上那些有家室的官差衙役都有自己的住处,这边其实算上展护卫和张龙赵虎四个校尉也只住了十二个人,现在多出一个他,也只能暂时安排在这里将就一下了。
  
  “这里挺好,真的挺好,比我住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好,”就是离闲逸居太近。
  
  上官莫言到是没说假话,这里虽不能说是独门独院,不过一间木房自己一个人住,一开门就能看见一大片的荷花池,——重要的就是她一个人住。
  
  原本还想着,要是和别人住一个房间该怎么办,现在好了,什么顾虑都没有了。
  
  “那好,你今天就先安顿一下,府里下人,每天寅时一刻起来,老爷是寅时三刻上朝,至于做些什么明天再说吧。”
  
  包兴交代了两句就走,上官莫言一个人打量着自己住的地方。
  
  挺好,挺好,一进门是个敞亮的大厅,桌椅板凳,靠墙还有一个条案,左手边是睡觉的地方,一张简易的大床实打实的木头做……
  
  “你跪求一天一夜,只为留在这开封府里做个小小的杂役?”
  
  上官莫言正一个人美,门口却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
  
  真是阴魂不散,上官莫言转身,就看见展昭站在门口,“展大人。”
  
  “你执意留在开封府,所为何来?”没有了之前谦谦君子的和善,展昭的语气不善。
  
  “展大人以为,我是为什么?”上官莫言不怒反笑,轻扬起唇角平静的问。
  
  “你最好不要与开封府为敌,不然……”
  
  “不然展大人自然不会放过我,呵呵……”虽不是故意,可是上官莫言却是真的没忍住笑意。
  
  是不是与人为敌的久了,要是突然多个没目的没企图的人出现,他们反而不适应了,“展大人如果有兴趣,大可以去查在下的来历目的,若是大人有所收获,莫言也是受益的人。”
  
  是啊,要是展昭能查出个所以然,没准她就能回去了。
  
  话没法再说,展昭莫名又给自己找了一肚子的怒气,不知道为什么,碰到这个上官莫言他就很容易生气。
  
  上官莫言也不管展昭走是没走,自顾自的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卫生——这就是她以后的家了。
  *
  
  一晃半月有余,上官莫言以为她刚来,估计是没什么“工资”的,谁知道这天包兴却给了她半钱银子。
  
  开封府的规矩,凡是普通的杂役,一个月有一天休息。
  
  凡是开封府的衙役,一个月有四天的休息。
  
  她这半个多月就是打杂,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帮着厨房的李厨子担水摘菜,帮着住在府里的官差校尉收拾房间,弹灰擦尘,扫地打水,当然了,这些打扫的房子里,自然是不包括展昭的那个闲逸居。
  
  不过不是她有意针对展昭,所谓工作不分贵贱,她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是展昭自己说不用。
  很好,她乐的省事。
  
  来了开封府快一个月,她严重的认识到了一件事——这开封府的伙食实在是不怎么样。
  
  李大厨是个手艺不错的厨子,可手艺再好,也没办法凭空的做出珍馐美味。
  
  她来了半个多月,这府里只吃过一次肉,一次鱼,每天她看见最多的不是白菜豆腐,就是豆腐白菜。
  
  这可不是说下人伙食差,主人伙食好。
  
  李大厨从没给谁开过小灶,包括包拯和包老妇人在内,这府里到是一视同仁,大家吃的都一样。
  
  清官穷苦,上官莫言这回也算是领教了。
  
  虽然她不是什么食肉动物,可是这天天青菜豆腐也让她很是痛苦,这才半个月,她就有点食不知味的意思了,真不知道这些天天吃素,月月吃素的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不行,她的自救。
  
  反复的计划了一下,上官莫言找到了包兴请假——她要出府。
  
  包兴倒也没为难她,只说请假要提前说,今天请假,明天才能出府。
  
  上官莫言想想也对,于是点点头又去做自己的事。
  
  她的活不多,可是很杂,每天扫地、洒水,收拾好几个衙役校尉的房间之后再去后厨帮厨,下午没事的时候就帮着柳氏洗衣担水。
  
  柳氏是李大厨的老婆,包老夫人的侍婢。就算是个侍婢吧,这包府上下女的极少,更不要说什么丫鬟侍婢。
  
  来了这么久,只听说包老妇人身边有个柳氏服侍,公孙晓云身边有个叫初尘的服侍,别的,府里就再没有女人了。
  
  不过这也只是传说,别说是初尘长什么样她没见过,就连那个公孙晓云,她到现在也没见过。
  好在她没那么多好奇心,反正有一日总能碰见。
  
  第二天,上官莫言起了个大早,她说几日,这都半个多月了,恐怕那个许老汉都以为她走了。
  
  上官莫言出城之前先去了一趟菜市,从头问到尾,她才知道自己这半文银子是说多不多,说少呐,也不算少。
  
  她想了想,在米店买了三斗大米,买了三斗白面,这些都是奢侈品,平常的百姓哪里敢想。
  
  路过肉铺又割了薄薄的一片猪肉,这三样东西就让她的薪俸去了二分之一。
  
  上官莫言看了看从银变成铜板的薪俸,钱真不禁花啊,不管在哪,这感叹永远实用。
  
  出了城门,远远的正看见许三在茶摊招呼客人,半个多月了,再不回来她就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
  
  上官莫言快走了两步,叫了一声,“干爹。”
  
  许三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转身正看见上官莫言朝自己笑,“言儿……”
  
  “干爹,我回来了。”上官莫言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扶许三找了个地方坐,“半个月了,让您担心了。”
  
  “是,我还以为……”老汉亦喜亦悲,心里暗骂自己差点错怪了好人。
  
  “干爹,我在开封府里找了个活,府里规矩,一个月只能出来一天。”上官莫言一边张罗着招呼客人,一边和许三聊天,这话她是说给许三听的,也是说给这些客人听的。
  
  所谓仗权依势,开封府这么大的招牌,不用白不用。
  
  以后自己不能经常回来,许三一个人也多少能有点底气。
  
  这边父慈子孝的闲聊,不远处,展昭悄悄的退出了自己藏身的地方。
  
  昨天旁晚的时候包兴就过来告诉他,上官莫言要请假出府。
  
  他一夜警醒,没想到起了个大早却是陪着上官莫言逛菜市。
  
  眼看着他买了些吃食出了城,却只是又在这里陪着一个老汉聊天。
  
  难道包大人他们真的都多疑了?他真的,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百姓。
  
  再说上官莫言,说她是跟许三闲聊,实在有点冤枉,话了家常又话农忙,上官莫言有意无意的,问着一些自己想知道的事,比如鸡鸭怎么养,比如篱笆怎么扎,比如这个时候该种什么菜……
  
  许三原本就是农户出身,这些事当然难不倒他。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黄昏旁晚的时候,上官莫言大致算是先弄明白了,什么样的竹子扎篱笆才结实。
  
  东西都交给了许三,又把自己变成了铜板的薪俸给了许三一半,自己就趁着天还没有黑尽又回了菜市。
  
  这会的菜市已经没有了早上的热闹繁华,零零星星的还有些买菜的没走,可是买菜的人就剩下一些穷苦人。
  
  上官莫言兜兜转转看见三家卖竹子的,有竹,有削剪好的竹条,还有些编好的竹筐竹篓,她按许三教的,买了一堆竹子,临了,又买了一把削竹用的小刀。
  
  “好了,就剩下七个钱,”掂了掂手里的铜板,上官莫言苦笑着。
  
  辛辛苦苦半个月,这才几天……
  
  索性身后还有一大堆的竹子,上官莫言认命的扯着一堆沉的要死的东西往开封府走。
  
  “我来。”
  
  正郁闷不知道自己要走到什么时候,手上的力道突然轻了,“展护卫?”
  
  “你要这么多竹子是要干什么?”展昭今天什么正经事也没干,就这么陪着上官莫言闲晃了一天。
  
  好不容看见上官莫言又回了城里,却没想到他弄了这么一堆的竹子,看样是打算回开封府了,展昭猜不透他这是要干什么。
  
  “看不就知道了,”既然有人愿意帮忙,上官莫言索性就放了手,“麻烦展护卫了,莫言先走一步,麻烦您把这些竹子放在我房门外就可以了。”
  
  说完,上官莫言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直接就走了。
  
  她饿了一天,中午也没好意多吃许三的烧饼,现在都已经饿的快前胸贴后背了。
  
  “你……”展昭气结,他原是好心,他没有半点感激也就算了,居然还就这样不管不顾的自己先走了。
  
  看着越走越远的人影,展昭真是后悔,后悔自己干嘛要出来多事。
  
  




☆、第七章

  上官莫言出了一趟府,展护卫帮他弄一堆竹子回来。
  
  虽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也成了闲来无事的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
  
  没人知道上官莫言想干什么,上官莫言也不是藏着掖着,不过说了也是白说,活她是的自己干。
  
  索性就打呵呵,不管谁问,她都跟人家说回头就知道了。
  
  自从展昭把一堆的竹子丢在她屋外,她也就近找了个石墩放在竹子的边上。
  
  这些日闲下来她就削竹条,一根、两根、三根……
  
  削好的竹条让她整齐的堆在了小屋里,还没弄好的就放门前。
  
  包兴也来问过一次,她还是笑笑,故作神秘的说回头就知道了。
  
  对包兴自然不想对展昭那么冷淡,可是终究包兴也没问出了所以然。
  
  等竹子都变成了竹条,上官莫言的小屋也几乎无处落脚,到处都是细长的竹条,堆了一地。
  
  *
  已是六月,夏天的太阳有些烤人。
  
  展昭出门公干数日,回来交了差,正想回自己的闲逸居换身衣服,大老远就看见一个人沿着荷花塘边在干什么。
  
  绕塘的小路,走近了,才看清是上官莫言正用竹条在小路和池塘之间扎篱笆,“你这又是做什么?”
  
  “展大人?”上官莫言抬起有些晒伤的脸看着展昭,“扎篱笆,您没看出来?”
  
  “我是问,你为何在此扎篱笆,是怕这些荷花跑了不成?”
  
  几日不见,上官莫言好像黑瘦了一些,原本白皙的脸此刻晒的通红。
  
  “荷花自不会跑,可是别的就不一定了。”擦了擦头上的汗 ,上官莫言低头继续干着自己的事。
  
  这位到真是好心情,大热天的跑这来和她闲磕牙。
  
  “别的?”展昭不解,这池塘里除了荷花还有什么。
  
  上官莫言只当没听见,细细密密的扎着自己的篱笆。
  
  篱笆绕池塘,外边是通向各处的小路。
  
  上官莫言也不是全都扎上了篱笆,靠近湖心小亭的一边,她留了个藤竹编的小门。
  
  等弄的差不多,俨然这小小的荷花池多出了些田园农庄的味道。
  
  为了这一圈半人多高的篱笆墙和一扇简简单单的小门,上官莫言可真没少吃苦头,两只手,十根手指,细细密密全是伤,竹子片成了片极易伤人,一不小心就是一个口子。
  
  这些伤,新的划在旧的上,出了血刚好,又出血。
  
  别人看见了多问一句,上官莫言也只是笑着敷衍,久了也没人再问。
  
  包兴看见也问了问,上官莫言只说要在这里养点什么,怕没长大就跑没了。
  
  开始包兴也是不同意,奈何上官莫言瞎掰出一堆放着浪费,充分利用资源的的话。
  
  再看看,这篱笆也不难看,而且上官莫言还心细的在篱笆外种了些花草,远比以前雅致了很多。
  
  没影响别人,没有人投诉,最后包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过问。
  
  事实是,这篱笆一栏,荷花美景并没有受到影响,湖心的小亭也没受到影响。
  
  而这一栏,到拦住了那些想投湖自尽之人的念头,没什么不好。
  
  篱笆扎好之后,在靠近小亭的一侧,小门之内,上官莫言又用七八天的时间盖了个小草窝。
  
  这窝防雨防晒,半人多高,也不算大。
  
  自此,荷塘边上的事算是差不多了。
  
  展昭每次从这荷花池边路过,都能看出些不同,今天多了几根竹条,明天多了一点草编的席垫,没几日,湖心亭边,竟多出个似模似样的小草窝。
  
  看到这,展昭才算是猜到一二,上官莫言是打算在这池子里养点什么。
  
  池塘边的事结束,展昭到是等了几天,可是别说养什么没看见,就连上官莫言也不见了。
  
  这几日除了巡街也没什么大事,每日回得府来他都留意着。
  
  前堂上官莫言是从来不去的,可是,就这内府也没了他的踪影。
  
  日日路过那小屋都是房门紧闭,他弄回来的那些竹子还有几根放在那里,不见多不见少。
  
  这个上官莫言奇怪的可以,他曾奉了包拯之命去查过。
  
  除了之前他跟踪到的许三再无其他,这个上官莫言就像是凭空掉下来的一样。
  
  他也去试探过一次那个叫许三的老汉,此人老实本分,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许三就是汴京城的人氏,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汴京城。
  
  许三说的话和当初上官莫言对包大人说的话没什么太多不同,他也不知道这个上官莫言是从哪里而来。
  *
  
  上官莫言到是没空想是不是在有人查她,她在荷塘边围出一个养殖场,转移阵地又在厨房附近踅摸起来。
  
  厨房在开封府最靠后的地方,前后都守着一大片的空地。
  
  厨房边有个后门,这是上官莫言很不满意的地方,要是她真把鸡窝放在这,只恐怕会不安全。
  
  对——鸡窝!
  
  就是鸡窝,之前在荷花塘里弄了鸭窝,现在,她要在厨房边上弄出一个鸡窝。
  
  这原生态的鸡鸭,可是二十一世纪那些人千里迢迢也想追寻的东西。
  
  这开封府里一穷二白,伙食欠佳,不过善于资源整合利用才是管理型人才,很不巧她大学读的就是工商管理。
  
  没钱买就自己养,在不耽误她“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她开始努力营造自己的小农场计划。
  
  包拯、公孙策那些男人都是做大事的,自然不会来管她,包老夫人和那个出现过的公孙晓云不会来现在厨房,自然也不会来管。
  
  只有李厨子和柳氏看她捣鼓完了池塘边,又来了厨房,有些不高兴,可是不高兴归不高兴,上官莫言平时待人极好,从来不和谁吵也不和谁结怨,谁要是有个事请他帮忙,他也都是尽力为之。
  
  而且上官莫言要在这盖鸡窝是和他们商量过的,所以李师傅和柳氏也没说什么。
  
  原本厨房是人家的地盘,跑到人家的地盘上来盖房子,人家自然不会高兴。不过,上官莫言全当没看见李师傅他们两口子的脸色,反正她谋的也是大家的福利,用不多久他们自然都明白。
  
  池塘边的篱笆扎了半个月,厨房外的鸡窝也弄了一个多星期,里外里的一算又该发“工资”了。
  
  这次上官莫言学乖了,她提前跟包兴打了招呼,发俸次日她要告假。
  
  她也不问什么时候发钱,反正跑不了有她一份。
  
  俸禄发完的第二天,上官莫言天没亮就出了开封府。
  
  这次菜市里除了米面,她又买了些绿豆百合之类消暑的吃食。
  
  许三一天能挣几个钱她是不知道,可这些费钱又不能饱腹的东西,他是肯定不会买的。
  
  上官莫言这次在菜市上转悠了很久,她找了两家专门卖鸡鸭和鸡蛋鸭蛋的人问了半天,原来这抱窝蛋也是有诸多讲究的。
  
  跟人约好了回头来买,上官莫言这次出了菜市直奔城门。
  
  这回许三过了半月便开始天天盼日日等,所以上官莫言一出成就看见许三站在茶寮外。
  
  “干爹,你怎么站在这?多热啊,”上官莫言赶紧上去把许三劝进了茶棚,天热,茶棚里也没什么人。
  
  两人依旧是话话家常,闲聊些趣事。
  
  这茶棚虽不能遮风挡雨,但就有一样好,这里是进京的必经之路,天天从这里经过的人形形□。
  
  自然,这晴天白日下依旧是有一个青衣少年跟在上官莫言身后。
  
  时间差不多,做的事也差不多了,上官莫言出开封府好像就只有这一个地方可去。
  
  不对,是两个,他先去的是菜市,展昭皱了皱眉隐没进了人群里。
  
  城门快要关了,上官莫言才很是不舍的进了城。
  
  告别了许三,她又回到之前的那菜市,现学现卖的挑起鸡蛋和鸭蛋。
  
  这些不是用来吃是用来孵的,买小鸡小鸭和买受精的蛋差了不只一点点,上官莫言这个月领了半钱十二吊的银子,刚才买了吃食,又给了许三一些,现在她身上也就剩下二十几吊。
  
  挑挑拣拣了半天,她买了十二个鸡蛋,七个鸭蛋。
  
  “跟着清官果然没‘钱图’啊,”上官莫言起身摸了摸自己瘪瘪的钱袋,月光、月光,人家是一个月的“月”,她是月亮的“月”,她的钱放不月亮出来就光了。
  
  好在吃喝都在开封府,不然她可真就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了。
  
  “在下如果没记错,当初你跟包大人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身后的声音上官莫言一点都不意外,她看了展昭一眼,开口问道,“展大人,可否把你帽子借我一用?”
  
  今天下午该轮到展昭巡街,等巡完街,展昭很自然的就走到了菜市附近。
  
  是路过也好,是特意来看看也好,不管怎么样,反正是又遇到与那天类似的一幕。
  
  “你要我的帽子干什么?”虽然这么问,展昭还是把帽子解下来递了过去。
  
  上官莫言也不回他,只是蹲□,在帽子里垫了块手绢,然后小心翼翼的开始放鸡蛋。
  
  “你这是要干什么?!”展昭一惊,赶忙去拦。官帽让他装了鸡蛋,成何体统!
  
  “我什么都没带,一家人,就帮个忙吧。”上官莫言这次语气到是谦和了很多,毕竟这也真是有点不给展昭面子的事。
  
  “不行,快拿出来!”这要是让人看见怎么得了,展昭急忙的,想要取出帽子里的鸡蛋。
  
  “别动,别动,这可都是活的,”见展昭真的来抢,上官莫言怎么肯让,一边护着鸡蛋,一边去拦展昭,“我说展大人,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您这么小气,让人看见不好吧。”
  
  他小气?展昭差点没气死,用官帽盛了鸡蛋,还敢说他小气!
  




☆、第八章

  那天用展昭帽子盛鸡蛋的事后来谁也没再提,上官莫言也算退了一步,跟着展昭走后门回的开封府。
  
  不过那天晚上,上官莫言丢了样东西,她的手绢不见了。
  
  想着是不是落在展昭的帽子里,可是遇到展昭几次又没想起问。
  
  这些天,她忙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孵鸡蛋,那些蛋拿回来,自然不会自己变成小鸡小鸭子。
  
  她每天除了干完府里的活,就是躲进自己的小屋孵鸡蛋,有一次撞见了张龙还被他取笑了一番。
  
  现在她和府里的衙役仆佣也算熟悉,有事没事大家也都喜欢开个玩笑解个闷。
  
  因为上官莫言柔柔弱弱,又从不生气,所以很多时候她就成了取乐的笑引子。
  
  上官莫言也不生气,每次只是笑笑,有时候回敬两句也没有什么太过分的话。
  
  这府是开封府,这家是包拯的家,所以这里的人也都算是善良和气,上官莫言也不愿和他们关系不好。
  
  又是二十几天,这已经到了七月的天气酷热难当,上官莫言真怕这,鸡蛋没变成小鸡反而变成臭鸡蛋。
  
  好在最近她很闲,没事的时候老能守在鸡蛋旁边。
  
  听说这些日子包拯和展昭好像是离开了开封府,也没听说有什么人来告状,一班衙役能偷懒的都在偷懒。
  
  不过展昭不在也好,自从上次用他的帽子装了一次鸡蛋,不知道为什么,上官莫言每次看见展昭,都能在他的眼神里看出些幽怨的含义,真是小气,不就是用了用他的帽子。
  
  展昭的情绪上官莫言没什么心情多想,她现在心里惦记的是民生。
  
  最近上官莫言又发现一个好地方,就在厨房后面不远,一处很开阔的荒地被树荫掩映。
  
  说是荒地有点过,这里清静的很,一大处的草地长的青翠宜人。
  
  她大致的算计了一下,这里应该有个一两亩地的样子,开发出来可以种柿子辣椒青菜萝卜。
  
  行动就是第一生产力,上官莫言一刻没停。
  
  她东拼西凑的找来一些什么铲子锄头的东西,一边修正一边开荒。
  
  虽然这一地的青草除了真是可惜,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吃菜才是第一要务,这些享受的事还是先放一边。
  
  “你这是要干什么?”清风拂过一般,一个女子的声音在树下传来。
  
  “你是……”上官莫言抬头看了一眼那女子,这府里唯一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估计只有,“公孙小姐。”
  
  “我问你在干什么?”
  
  树下站的当然是公孙晓云,这几日,他父亲和展昭跟着包大人出门了,她一个人在听竹雅院里呆着无聊。
  
  四处闲晃走到这里,却看见一个杂役正在刨展昭的练武场。
  
  “回公孙小姐,小人在开荒。”听出些怒意,上官莫言觉得有些奇怪,好端端的她生什么气。
  
  “谁告诉你这是荒地,”公孙晓云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原来这不是荒地,”这里她已经来晃荡了三天,从没见过半个人影,就算不是荒地也差不了多少吧,“小人真不知道。”
  
  “算了,别再弄了,”不知者不罪,公孙晓云也没再苛责,“这里是展大哥的练武场,以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