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

  刘远正在修订训练日程时,营房外突然有人报告,抬头一看,是赵福。

  “进来。”

  “嘻嘻”赵福笑了二声,然后把一封请贴放在刘远案几上:“将军,赵国公派人送来的,军中重地,他不能进入,就让小的转交给你了。”

  咦,长孙无忌这老家伙,邀请自己干什么,刘远摇摇头,打开请柬一看,原来是邀请自己去赴宴的。

  稍稍思索一下,刘远马上就明白长孙无忌的用意了,不用说,肯定是朝堂上有人质问几个家族抛弃物业的动机,而自己这个巨大的计划肯定也冒出水了,这样一来,找上自己,就是吃不了肉,就是喝点汤也不错,几百万两的大工程,可不是经常都能有的,以前听崔敬那老小子说,那些家族,就是为了二三十万两的小工程,也争得头破血流,这等良机,肯定不会错过。

  十有**是为了高速公路工程。

  “赵福,送信的人还在吗?”刘远随口问道。

  “在。”

  “去,给他一两银子,然后让他给赵国公带句话,刘某一定到。”

  “是,将军。”

  长安城可以不给面子程老魔王,但绝对不能不给面子长孙无忌,这个老家伙一天不死,最可怕之人就是他,他的能量大到可以左右到太子之位,像立李治为太子,那是他活跃其中,李二觉得李治的性格太柔弱,不是明君之选,曾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可是长孙无忌一反对,最后此事就不了了之,可见他在李二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都在长安城混,低头不见抬头见,他既然都把请柬发来了,这个面子说什么也要给的,在雍州府,那长孙家的人,对自己可是没少照顾呢。

  不过赵国公府的大门可不是人人都可以进的,虽说有请柬,可是礼数也不能少,傍晚刘远登门时,己经有精心准备的礼物:玉壁一双,外加精装的雪糕六大盒。

  反正雪糕不值钱,稀罕物,提着也体面。

  刘远的面子不小,虽说长孙无忌没有迎出来,赵国公府的大门也并没有因刘远而打开,但是雍州刺史,长孙家的长孙祥,亲自迎了出来,把刘远接进了府里,那可是相当给脸面了。

  笑话,就是崔敬亲自前来,大门也不一定中开呢。

  “游击将军刘远,见过赵国公、宋国公、申国公。”一进门,刘远吓了一跳,长孙无忌、高士廉还有萧瑀都在,连崔敬那老小子,也坐在角落里,楞了一下,连忙向三人行礼。

  “呵呵,不必客气,现在己散值,不在衙门,就不用呼官名了,显疏,论岁数,这里在坐的都是你的前辈,小远,你执晚辈之礼即可。”长孙无忌笑着说。

  “是,长孙伯父好,萧伯父好、高伯父好。”

  高士廉摸着花白胡子,笑着说:“呵呵,老夫老了,都可以当祖字辈了,你唤我为伯父,倒时把老夫看年轻了。”

  刘远笑着说:“不老不老,高伯父犹如青山不老松,头清目明,中气十足,老当益壮呢。”

  “你这孩子,还真会说话,呵呵。。。。。”

  刘远和三人一一打完招呼,然后才向坐在角落里的崔敬行了一个礼说:“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不知为什么,连崔敬也请了来。

  而此时,皇宫的立政殿内,李二和长孙皇后一并坐着,一个身穿绯色官服的人向李二夫妇行完礼,这才小声地说:“皇上,小人己经查清楚了。”

  558帝王雄心

  李二淡淡地说:“裴爱卿,查到什么,快快道来。”

  “是,皇上。”

  来人名为裴行知,是御名台的监察御史,此行是向李二汇报长安迁都谣言的始末,裴行知出身河东裴氏,为人卓有能力而善于处理各种辣手事件,李二把这件事交给他处理,而裴行知一早就留意此事,早早就派人暗中调查,所以当天就向李二汇报了。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组成,各自行使其监察职能,裴行知正是担任监察御史一职。

  “此事坊间一直有流传,仅作笑谈,此次因为大明宫墙突然倒塌,再加上几位将军为了争权夺利,为筹银两不惜竞相变卖的名下物业,让有有心人利用,三人成虎,越传越盛,最关健的是,清河崔氏亦加入抛售的行列,所以长安的百姓一下子慌了神,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哼”李二冷笑道:“果然又与清河崔氏联系上了,还真能折腾啊,嗯,裴爱卿,你继续说。”

  “是,皇上”裴行知应了一声,继续说道:“清河崔氏虽说也有抛售,但所售之人,皆是亲信之流,有假售扰乱视听之嫌,而属下暗中查得,清河崔氏趁乱低价购下了不少店铺,狠狠赚了一笔,但是。。。。。。”

  “但是什么,直说无妨。”李二听出他话中有话,面色一沉,厉声问道。

  裴行知小心地说:“此次获利最大的,不是崔家,而且几位皇子和长孙家,据微臣得知。崔氏趁乱纳入大约五万两的店铺,魏王殿下纳入大约七万两,长孙家大约有八万两,最多的是吴王,大约有十万两,此外也有证据显示,吴王在此次动荡中,较为活跃,除此之外,亦有不少皇亲国戚乘机低价纳入商铺等物业。皇上,不如此事就此了结,不要再查下去了吧。”

  若是崔敬在这里听到,心里肯定乐开花,洋洋自得了。其实出手最早、获利最多就是清河崔氏,足足三十万两。出动了监察御史才查出五万两。那是因为很多是多年前布置下的暗棋,极少出动,御史台根本查不出来,就是御史台也有清河崔氏的人在潜伏着,若不然,士族之首之位。哪是这么容易坐上的?

  “哎呀,大哥怎么能这样,这不是给皇上添乱吗?”长孙皇一听急了,连忙向李二行礼道:“皇上。臣妾有罪,给皇上添麻烦了。”

  李二连忙把她扶起来说:“观音婢,这怎么关你的事呢,再说此事国舅不是始作俑者,只不过随手赚个小钱而己,裴爱卿也证明了国舅的清白,皇亲国戚都知道,迁都之事,本是无稽之谈,明知是一笔横财,能拒绝之人真不多,偏偏有人推波助澜,都是吴王和魏王不成器的家伙误事,真是可怒,竟然趁乱夺民之利,看朕怎么收拾他们。”

  有钱能使鬼推磨,平民百姓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皇亲国戚能不知道吗?那银子差不多是捡的,的确很难忍得住手的,长孙无忌是国舅,长孙皇后的哥哥,朝中的重臣,自己的左右手,这点小事,自然不敢怪罪于他,这些年,他任劳任怨,数次拒绝封赏和晋升,李二早就想补偿他了,现在才几万两,根本不算事,崔氏刚刚安抚好,这三五万两,人家只是玩的,也只能装着看不见,能出气的,就是几个儿子了。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的确闹得有些过了,臣妾也同意皇上对他们惩戒一番,以免持娇生纵。”

  裴行知小声说:“皇上,皇后,臣有一议,不知该不该说。”

  “裴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皇上,此事可大可小,切莫因一件小事而伤了和气,破坏来之不易的和谐之象,臣亦调查过,此次损失的,多是卑微商人,而城中百姓,因为位置还有过户等问题,成交者廖瘳,而那些商人,不过是投机倒把之徒、奸狡无耻之辈,此次损失,正好让他们有个教训,无须为了这些低贱的人,伤了和气。”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仅比奴隶高,在士族的眼里,自然是低人一等,在裴行知看来,不必为了这种人而伤了和气,在他眼中,这些人,就是赔得倾家荡产,也不足惜。

  李二松了一口气,这查来查去,最后竟然查到自己人身上,不得不说是一个尴尬,其实他隐隐感觉有皇亲国戚的加入,没想到他们倒是成了主力,幸好派裴行知这种善于处理辣手事件的臣子去查,若是魏黑子、周世石之流,估计自己都要被弹劾的奏本给弄烦了,裴行知一出声,李二就知他心中己有主意,而他说的,十有**是自己想的,现在看来,果然没错。

  “别人也就算了,既往不究,不过朕的几个儿子可不能就此了结,观音婢说得对,再不教训,持骄生纵,日后就更无法无天,嗯,裴爱卿,你去通知他们,此次所获,连本带利,让他们全部上缴国库,参与的皇子,一年内府中用度减半,嗯,吴王最是活跃,一年内吴王府的用度削减三分之二,禁足三个月。”李二毫不客气地说。

  是时候拿出老子的威风来了。

  裴行知吃了一惊,小心劝谏道:“皇上,这,会不会处罚太重了?”

  “不重,朕还觉得轻呢,哼,挺会敛钱的嘛,十万两,还真拿得出,朕年轻在太原之时,有个几千两就己经很不错了。”

  “臣遵旨。”

  李恪不知道,自己老子的一句话,不仅积蓄一下子被没收个精光,而许诺高息借来的钱银没法如期偿还,更是弄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内务府把他府中的用度要削减一年,这样一来连赏钱都快发不起了,以至后来还得偷偷典当熬了一段日子才恢复正常,李恪更想不到,这正是刘远特别“关照”他的后果。

  裴行知说完,一脸敬佩地说:“皇上公私分明,对皇子严格要求,不仅是贤君,更是严父,微臣真是敬佩不己。”

  皇上嘛,自然是要多戴高帽,裴行知也不例外。

  李二摇摇头说:“裴爱卿,惭愧,此事不提也摆,那此事的善后之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是,微臣遵旨,皇上,天色不早,若无其它的事,臣告退。”

  “裴爱卿辛苦了,来人,拿二盒红豆糕供裴爱卿途中享用。”

  若是刘远在这里,肯定心中又在鄙视,暗骂李二抠门,拿二盒不值钱的红豆糕来打发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远那样实在的。

  裴行知面色一喜,连忙行礼道:“谢皇上赏赐,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鞠躬尽瘁。”

  “皇上,此事这样做,会不会招来非议?”等裴行知走后,长孙皇后有点忧心忡忡地问道。

  “不会”李二肯定地说:“这本来就是一笔糊涂帐,不损国本、不伤根基,而大士族大世家的利益也没有受创,那些贱商,没有谁会为他们而与那么多人为敌的,你就放心好了。”

  长孙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想了想,挥手让宫女太监都退下,这才有点疑惑地问道:“皇上,臣妾有一事,不知该不该问?”

  “呵呵,观音婢,有事你就说吧,老夫老妻,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话说的,长孙皇后俏脸微微一红,不过还是小声说出来:“皇上在散朝之时,把兄长留了下来,让他参与那个高速公路,还让他在可以范围内,给予方便,这是为何呢?”

  李二微微一笑,望了望殿外那璀璨星空,叹了一口气才说:“听了刘远的席话,朕这才知天之高、地之大,本己以雄据天下,实则有如井底之蛙,大唐只是天下间小小的一块乐土,在遥远的地方,有更大、更富饶的国度,与其内斗,不如把蛋糕做大,合力一处,把刀锋向外,不过历经令武一事,朕与崔氏为首的士族产生矛盾。”

  “虽说双方都有克制,事后也主动和好,但两者还存在间隙,朕让国舅、申国公还有宋国公主动亲近,一来让他们可以得点实惠,二来也算发出和好的信息,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后方能更精诚合作,朕要做千古一帝,也要开创千古的基业。”

  说到后面,李二的话说不出的坚定,连拳头也握了起来。

  “皇上,你一定如愿以偿的。”长孙皇后握着李二的手,柔情地说。

  。。。。。。。。

  这一晚,长孙府内欢声笑语,主宾在歌舞升平中推杯换盏,非常尽兴,直到亥时三刻,长孙无忌亲自把喝得有几分醉意的刘远和崔敬送出府门,方说道别,可谓给足了二人脸面。

  在马车上,刘远小声地说:“岳父大人,没想到长孙无忌这般客气,虽说答应沙石由他们几家提供,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不至于这般热情吧?”

  崔敬虽说一身酒气,但是眼睛己恢复了清明,笑着摇摇头说:“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不用对我们如此客气,我若是没差错,这是皇上有心和我们士族和解,派他们释放善意。”说到这里,崔敬眼内露出精光,嘴角轻轻一笑说:

  “怕只怕,大唐的很快又有大动作了。”

  559敢娶我吗?

  “贤婿,老夫明日即启程了,你呢?”崔敬突然开口问道。

  “岳父大人,你不是准备后天才出发吗?”刘远好奇地说。

  崔敬摇摇头说:“不了,把事情安排好,交给副手打理算了,老夫可不比年轻,现在身子骨不行,再也不能长期奔波劳碌,提早一点归程,时间充裕一些,这样就走慢一点,也不用赶得那么急。”

  无论的一个人有多强,有一个敌人是永远都打不败的,而这个敌人就是时间,随着时间流逝,人也会慢慢老去,崔敬也不例外,昏黄的灯光照在那面有些焦悴的脸上,眼角有了皱眉,鬓上己出现了白发,据崔梦瑶所说,崔敬是二十多岁才得子,算算崔梦瑶的年龄,眼前的这个男人己年过四十,古人的寿命不长,古时四十相当于现代的五十了,想想这老小子也不容易。

  工部尚书虽说可以为自己、为家族谋取不少利益,但是也是一份劳心劳力的工作,为工程奔波、为处理人际关系绞尽脑汁,再加上这老小子天生好色,荒淫过度,现在能保持这个状态,己经很不错了。

  好吧,以后看崔梦瑶的份上,就少一点和他斗气。

  “小婿手上的事还没解决,估计还得再处理二天,到时弃车骑马,定能赶上岳父大人的脚程。”刘远笑着说。

  刘远现在也想回去,一来事情有点多,二来也有一点难以启齿的问题:钱银。

  为了凑三十万银子来倒腾一笔,可以说把现银都掏个精光,家中想拿一锭十两的黄金都拿不出,现在回清河结婚可不能空着手回去,今时可不同往日。第一次在清河准备结婚时,自己还是一介白身,无钱亦无权,就是崔氏族中的那些子弟也对自己没兴趣,那些崔府的下人也很少主动伸手要赏银,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般任由崔氏的人摆布。

  现在可不同了,虽说是从五品下游击将军,那也是五品官啊,出手自然不能太寒碜,估计到时还有不少额外的花销。空手回去可是惹人笑话的,少说也要凑个一万几千两回去花销方行。

  崔敬点点头,倒也不细问,就要马车时,好像想起什么。招手让刘远走近。

  “对了,昨日你送了三十万现银来。现在府中也没多少现银了吧?”崔敬细心地问道。

  “手头是有点不宽裕。不过岳父大人放心,总会有办法的。”

  崔敬点点头说:“嗯,你那三十万两银子己经全部投在房产上,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套现的,这样吧,回清河需要银子。就到帐房支取就行,等套现了再在你应得哪份扣取,此事忘了和你说了,虽说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控作得当,至少也有一半的利润,你大约可分五万两左右收益,呵呵,不错,老夫像你这年纪之时,每个月还是只领十两银子的月钱呢。”

  五万两?

  刘远心里一乐,这样不错啊,一天就赚五万两,钱与权的结合,果然是暴利,自己现在可做不到,名下所有物业加起来,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一天也顶多就一千多两,最多的一次,也就是在吐蕃运气爆棚,不仅找到苏毗遗宝,还洗劫了一间千年古刹,当时那真是珍珠如土金如铁,多到被迫丢弃了一部分,而现在自己的财和智跟清河崔氏的势一联合,威力果然强劲,一天就赚了五万两。

  这下买那把虎啸噬魂刀的银子一下子加倍回来了。

  刘远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这样一来,小婿也不用携带那些沉重的金银上路。”

  飞钱是晚唐才出现的,现在来说,大笔金银的交易,还是很麻烦,己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刘远己经在盘算着,是不是弄一间钱庄或银行,这玩意更来钱。

  翁婿又说了两句,最后崔敬才在护卫的护送下,扬长而去。

  看到崔敬走后,刘远用手一按,轻巧地翻身上马,在荒狼和血刀的陪伴下,径直打道回府。

  一回到府,没有看到小娘和杜三娘,刘远在黛绮丝的服侍下,一边脱着外套,一边问道:“黛绮丝,小娘和三娘吗?”

  “两位少夫人刚在房间内做女红,少爷,需要奴婢去把她们叫下来吗?”

  现在二女和刘远有了夫妻之实,府中的下人都己经叫少夫人了,刚开始时,小娘还有一点不好意思,不过叫多几次了,也像杜三娘一样学会享受那种荣升少奶奶的感觉。

  “不用了,一会我自己去看看就行。”

  “是,少爷。”

  黛绮丝关心地说:“少爷,锅里还有留着饭菜,需要拿来给你享用吗?”

  “拿给荒狼和血刀两位侍卫大哥吧,今晚吃了一个晚上,刚刚放开碗,饱着呢,好了,没事了,你早点休息吧。”

  黛绮丝很是乖巧的应命而去。

  此时,小娘的香闺内,两个穿着红色嫁衣的绝色女子,略施粉黛,犹如一对冰雕玉砌的璧人。

  一个红粉绯绯,面容俏面,俏丽中带着一丝羞涩,气质温柔可亲,有如邻家女孩那般美好、一个容貌绝美,柳眉杏眼,身段风流、眼媚如丝,一颦一笑之间,说不出的妩媚,二女可谓各有特色,姿色难分秋色。

  二女正是小娘和杜三娘,做着女红时,在杜三娘的提议下,两人都把自己准备好的嫁衣拿出来穿上,提前相互评点、查看一下,看看哪里做得不好,哪时做得不足。

  古代的嫁衣,大致分为二种,一种是自己缝制,一种是请裁缝帮忙缝制,小娘和杜三娘都是针钱不是很精通的那种,不过她们早早就找了京城最有名的裁缝量身定造,缝好后,自己又在上面绣上各种吉祥如意的花纹,反正二女有的是时间,二套嫁衣早就收缀得很是漂亮。

  还真别说,两人本是绝色的女子,现在化个淡妆、穿上嫁衣、戴上精心准备的首饰,更是显得美艳不可方物。

  “小娘,你真是漂亮,你看,你的皮肤多好啊,白里透红,真是迷人。”杜三娘看着小娘犹如一个瓷娃娃,忍不住调笑道。

  “哪有”小娘看看杜三娘那风情万种的样子,有点妒忌地说:“三娘,你才漂亮呢,你的肌肤赛雪,人又漂亮,师兄肯定被你迷住。”

  “有吗?我觉得刘远最疼的就是你啊。”杜三娘一边说,一边恶作剧伸出玉手,轻轻捏住的小娘的小巧的下巴说:“好漂亮的小娘子啊,嫁给我吧。”

  “啊。。。。。”

  小娘的脸都红了,嗔怪地笑着说:“三娘,你干嘛?”

  “嘻嘻,看到小娘那么漂亮,我也忍不住了,不行,我要和刘远抢,他一个占三个大美女,真是过份。”杜三娘笑嘻嘻地说。

  不知为什么,一看到小娘脸红的样子,杜三娘就感到很兴趣,忍不住逗她道。

  “哈哈,好个三娘,竟然趁本大爷不在,竟然抢我家小娘?”在窗外的刘远忍不住了,一边推开门,一边还笑着说:“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刘远”

  “师兄”

  两女吓了一跳,不过一看到是刘远,脸上出现了惊喜之色,不过低头一看到自己一身红色的嫁衣,饶是一向大胆的杜三娘也羞涩低下了头,小娘更是连耳朵都红了。

  刘远走过去,一边搂住一个,看到二女那美艳不可方物的样子,忍不住一人亲了一个。

  “怎么,这么恨嫁啊。”刘远笑着问道。

  小娘羞得把脸都埋进了刘远的怀里,不敢说话了。

  杜三娘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睁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大大搂着刘远的脖子,轻轻咬了一下红唇,柔情似水、吐气如兰地说:“刘远,奴家和小娘嫁衣己经准备好了,你敢娶我们吗?”

  560苦命三娘

  “必须敢啊。”刘远一脸正色地说。

  杜三娘和小娘闻言,那笑容如花在阳光下绽放,那娇美的样子,就是刘远,也砰然心动。

  放在后世,这两个女子,绝对是校花中的校花,美人中的美人,估计只有仰望的份,现在两个美人偎依在身旁,百依百顺,有时甚至有刻意讨好之嫌,哪里不心满意足,刘远一下子把两女抱得更紧了。

  “刘远,抱得这么紧干嘛?把人家的嫁衣给弄皱了。”杜三娘有点不乐意地说。

  那嫁衣是她的宝贝,几个月前己经很用心的在点缀了,为的就是风风光光把自己嫁出去,看到刘远这么用力抱着,一时倒心疼了起来。

  小娘也小声说道:“师兄,你抱得太紧,小娘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刘远微微一笑,放开两女,坐在蒲团上,刚才被夜风吹散的酒意好像又回来了,打了一个嗝,整个人又有了二分醉意,杜三娘见识多了,忙走到刘远的身后,伸出两只白玉般的小手,轻轻替刘远揉了起来,认穴准确、力度适中,舒服得刘远直哼哼。

  “刘远,你现在是几品官,大不大?”杜三娘一边替刘远按摩,一边小声地问道。

  “从五品游击将军兼扬威将军,马马虎虎,不大也不小吧。”

  杜三娘和小娘从来不问的官场上的事,刘远也没说,现在杜三娘突然问这样的问题,还真让刘远楞了一下。

  “刘远,奴家没有求过你什么,有一件事,请你一定要帮我。”杜三娘突然停手,拉住刘远的手一脸哀求地说。她的脸的一下子变得严肃认真,没有往日的嘻哈妩媚之色,一边说,一边还想跪了下来,那样子,把刘远也吓了一跳。

  “不用,不用”刘远连忙把她扶起来,有点生气地说道:“你我可以说相识于微时,共过患难,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别说什么求不求。有什么事只管说出来说,帮得到一定帮,就是帮不到也相办法解决,决不让你受委屈。”

  不用说,表面乐天派、永远都像有好心情的杜三娘。内心肯定有不想公开的秘密,她一生都忘不了的秘密。从询问刘远几品官。估计是估量一下刘远能力的大小,觉得刘远的能力可以做到,这才说出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刘远心中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杜三娘的秘密肯定也不少,比如说。她为什么会卖向身为奴,坠入勾栏,此事她一直没有说,刘远也没有问。这是她不光彩一页,那是她人生的污点,不光刘远,就是小娘还有府中的下人,也从来不提,现在这么说,十有**与此事有关了。

  “三娘,你坐下来说。”小娘连忙拿过一只蒲团,让情绪有些激动的杜三娘坐下。

  刘远拉着杜三娘的手,轻轻拍了一下她的香肩,柔声地说:“三娘,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出来,从五品是个小官,但是我长安一众权贵关系还不错,清河崔氏也替我撑腰,此前的事你也知道,蜀王要抢黛绮丝,发配了、皇上的亲外甥柴令武,我差点断了他的子孙根,现在头发还没掉一根,你就放心吧。”

  “是啊,三娘,公主不是说吗?师兄现在可是长安的大霸王,很多大官看到他都怕呢,你有什么事,就跟他说,师兄肯定有办法的。”小娘信心十足地说。

  她一直都对刘远有一种盲目的信任,以为天下间,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自己的师兄。

  杜三娘用手帕轻轻拭去滑落在俏脸的泪水,抽泣几下,这才幽幽地说:“奴家本是出身楚州怀水杜氏,杜氏一族乃书香世家,在当地也属有头有脸的大族,现在杜氏一族族长,名家成,膝下有二子,长子杜明礼,任泗州主簿一职,官属七品,次子杜明义,即是亡父,在当地县衙任一执事,仅是九品芝麻小官,本也相安无事”

  “当年三娘年仅五岁,家父染了风寒,先是卧病在床,接着一命呜咽,只留下孤儿寡母,那猪狗不如的杜明礼,为了独吞全部的家产,诬蔑我娘不检点,红杏出墙,诬陷奴家是野种,于是把我们母女逐出了家门,我娘无脸回娘家,只好带着三娘到处流浪,因为受不了苦,再加上满腔的怨恨,流浪到扬州就含恨逝去,当时年纪太小,又举目无亲,只好卖身葬母。”说到这里,杜三娘己是泪流满面:“三娘不求什么家产浮财,只求还我娘亲一个清白,还我们母女一个公道。”

  “那杜明礼很会钻营,奴家曾偷偷打听过,五年前他己爬到泗州司马一职,现在估计爬得更高了吧。”

  这种无情无义的故事,后世小说、影视上不知出现多少次,刘远都有麻木了,可是一听到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人身上,刘远马上就火了,拍着胸口对杜三娘说:“别说一个小小的泗州司马,就是泗州刺史这次也别想逃了,三娘,你放心,此事我一定替你讨回一个公道,还己故的岳母大人一个清白。”

  “就是,畜生不如”就是一向温驯小娘也一脸气愤地说:“师兄,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种人,替三娘好好出一口气。”

  这个杜三娘,还真会替自己着想,生怕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头脑一热,跑去替自己出头,从而影响自己的仕途,做名妓时没有能力,就是跟了自己,也一直暗忍着,等到自己有了这个实力,时机成熟,这才说出来,可谓深思熟虑,难怪她色艺双绝,身上那种气质,是普通妓女没有的,原来是出名书香书第,受过上层生活的薰陶。

  刘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三娘,这等大仇,本应早日替你报,只是,现在距婚期己不足十日,楚州又在千里之遥。只怕来不及了,再说现在不明白他什么状况,也需要打听、谋划一番,估计你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

  “没事,这么多年我都忍下来了,再忍一段时间,又有何妨”杜三娘一脸愧色地说:“夫君,是三娘不好,你和崔小姐的大婚之喜,本应不该说这些扫兴之事。不知为什么,一穿上这嫁衣,心中就很欢喜,一欢喜,就忍不住想起那我苦命的娘亲。还请夫君见谅,奴家任夫君惩罚。”

  好吧。夫君都抬出来了。刘远能说什么呢?

  刘远轻轻摸了一下她秀发说:“傻瓜,是梦瑶的大喜之日,也是你的大喜之日啊,我和梦瑶是夫妻,和你就不是夫妻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好了,此事交给我,你就开开心心,做一个待嫁的新娘子好了。”

  以刘远现在的人脉。还真不怕任何官员,什么楚州怀水杜氏,连七族五姓都不入,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