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远和崔梦瑶的谈话中了解到,崔家的老太太长年信佛,每天早、中、晚都要诵经三次,初一十五还吃斋以示诚心,为了让自己的这件首饰更加出彩,刘远决定在自己的首饰上,刻上一部金刚经,到时就算有再多的奇珍异宝,也比不上自己的有心思。

  还怕那崔家的老太太不动心?

  后世微镶的那些大师,可以在一粒米上刻上一部有8208个字的金刚经,可以说神乎其技,刘远现在没有显微镜,也没有那种特制的刻刀,不过有了这个估计是唐朝最好的放大镜,在小指般大小的一枝头钗上刻现在版本只有5180个字金刚经,简直就是绰绰有余。(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5180字,唐玄奘取经后的译本,有8208个字,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刘远屏气凝神,先在一旁的一件普通的首饰练手,练了一会,等到自己的进入状态后,这才小心翼翼开始进行雕刻。。。。。。

  小娘又像往常一样坐门外,一边刺绣,一边不时看一下那扇紧闭的门。

  师兄在里面打造着首饰呢,随着那件“松鹤延年”越来越接近成品,那种大胆的构思、精湛的手工,让小娘叹为观止,虽说她出生在金玉世家,平时都是与这些首饰为伴,对首饰的理解也很高,但是她却感觉,自己越来越不透刘远了。

  如果说刘远做的是首饰,那么以前自己老爹做的,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意。

  差距太大了,这个师兄,他的到底有多厉害,还有极限没有?不过越有本事的男人,就越讨女孩子喜欢,现在的小娘,简直就当刘远是偶像了。

  “小晴~”

  “小姐~”听到小娘叫自己,在一旁伺候的小晴忙小声地应道。

  小娘细心的吩咐道:“你去厨房看火,看那盅燕窝炖雪蛤汤,阿义毛毛糙糙的,我怕他不好好看火,师兄为了赶工,最近那脸都瘦了,得好好补补才行。”

  “小姐,你对少爷真是太好了。”小晴忍不住赞了一句。

  “那当然,我不对他好,还对谁好了,嗯,不和你这小妞子说了,快点去,小心看火”

  小晴笑着说:“是,小姐。”然后就往厨房走去。

  等小晴走后,小娘又看了一眼那关闭的门,笑了笑,好像看到刘远专心致致在做首饰一样,接着又拿起针线做衣服,这是一个男生的长袍,小娘看看到刘远穿的衣服有点旧了,正准备给他做一身新衣裳,虽说买一身花不了多钱,不过小娘还是喜欢刘远穿着自己新手缝制的衣服。

  “哈~~”

  “哈哈哈~~”

  不知过了多久,在刘远专属的那个工作室里,响起了刘远疯狂的大笑。

  “师兄,师兄,你怎么啦?”听到有异常,小娘吓了一跳,把手里的针线一扔,忙推门过去。

  刘远猛地一拍桌子,发出“澎”的一声,兴奋地说:“完成,终于完成了,哈哈,不容易啊。”

  三个月,刘远废寝忘食的做了足足三个月,就为了这么一件首饰,现在终于完工了,能不兴奋吧,简直就学生在听到宣布放假的那一刻还要兴奋啊,要不是怕小娘误会,刘远都想把看到的东西砸了出气。

  当然,那件“松鹤延年”是不舍得砸的。

  小娘这才发现,刘远的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件精美的首饰,一枝栩栩如生的松柏枝上,有几只白鹤正在翩翩起舞,好一片和谐、歌舞升平的景像,整件首饰在窗口透过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煜煜生辉,好像把人的眼都耀花了一样,特别是那白鹤的眼睛,晶莹剔透,好像有了灵性一般。

  这时从打开的门吹进一股清风,那风一下子把吊坠的几个白鹤吹得动了起来,那几只金玉打造的白鹤,竟然一边“飞舞”一边发出一几种很悦耳的声音,几种不同的声音汇聚起来,好像成了一首欢乐的曲一样。。。。。。

  小娘的眼睛都瞪大了。

  058有“惊”无“喜”

  社会稳定,国富民强,南北往来交易频繁,连出门游历的人也多了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官道上南来北往的马车络绎不绝,路边的驿站人来人往,休息的、吃饭的、换马的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赵叔,请你快一点,要是来不及就惨了。”

  在一辆豪华马车里,刘远不时探出头来,催促那个赶马的大叔,手里紧紧抱着一个上等红木制成、异常精美的首饰盒子。

  首饰完成,还得抓紧时间从扬州送往贝州清河,在崔氏老太太的大寿前,把自己精心打造的“松鹤延年”送到崔梦瑶的手中,这才算完成交易,这也是刘远当初为了让崔梦瑶放弃那个作

  为彩头的“蝶恋花”首饰而作的承诺,现在要做的,就是赶路、抢在时间的前面。

  从扬州到贝州,少说也有二千多里的路程,旧时没有飞机火车,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

  幸好刘远和大盐商的儿子秦朗在诗会结了点交情,为了让自己舒适一点,刘远开口向“高富帅”秦朗求助,幸好,秦朗很大方地借了一辆豪华供刘远使用,除此之外,把还秦府一名熟悉

  路况的车夫借给了刘远,马是骏马、车是豪车,连赶车的车夫,也是一名经验十分丰富的车夫,在他的驱赶下,那马车走得又快又稳,可是刘远还不满足,不时催促这名姓赵的车夫。

  赵叔“啪”的一声,熟练的把鞭子一甩,让那马又跑快了几分,一边赶边一边笑着说:“刘公子,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这贝州我都走了十多趟,熟着呢,肯定不误你的大事,我估摸

  了一下,再走个二三里地就到驿站了,这马有点累了,到时我们再换一匹好马,天黑前肯定还能多跑几十里地。”

  “那辛苦你了,赵叔。”

  “别别别,您是大少爷的朋友,出门前大少爷再三叮嘱,一定好好伺候你的,公子,这最少还得走几天的路程呢,你就休息一下吧。”赵叔关心地说。

  “哦,好,那赵叔你小心一点了。”

  刘远把头缩了回去,半躺在里面,想睡可以马车太晃,根本睡不着,这所谓的官路,也就是平整一点的土路而己,马车也没什么减震设备,一跑起来就摇摇晃晃的,差点把身体都摇散,

  两天下来,刘远全身骨头都痛了。

  本来以为不远,一路可以散散心,顺便看看名震天下的清河崔氏有多显赫,刘远一冲动,就答应做好后亲自送上门,现在想想,真是自讨苦来吃了。

  刘远掀开窗帘,看看马车外飞逝的风景,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及时赶到啊,要不然,不说违约金的问题,还有错过了一个把金玉世家的首饰打入顶级上流阶层的绝佳机会。

  。。。。。。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

  大姓王崔卢李郑,是有名的望族。

  在七族五姓中,崔氏名列士族之首。

  贝州的青河城内,姓崔的人占了大半,古人有衣锦还乡的习惯,作为士族之首,崔氏一族人才辈出,在清河城内,那些豪门大宅,十有仈九都是崔氏一族的,以至大家一说到清河,就一

  定想起崔氏,清河崔氏,说出去那就是一块很不错的敲门砖,清河城在崔氏一族的发展下,经济稳定、市场繁华,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天是阴历七月二十八,整座清河城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唱戏的、变戏法的连绵十里之长,大家不光有免费的大戏看,在清河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口,都有施粥摊,供穷苦人家填

  饱肚子。

  无他,今天是清河崔氏的老太太崔王氏的六十九岁大寿。

  古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五十岁以后,每十年都可以看作大寿,儿女子孙都要大力操办以示孝道,不过古时女子

  地位不高,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多会选择提前一年操办,老太太崔王氏今年正好六十有九,所以,整个崔氏都震动了。

  老太太崔王氏,出身名门,是太原王氏的大家闺秀,秀丽端庄、知书识礼,嫁入崔氏以后一心相夫教子,格守妇道,她的品格,连长孙皇后也称赞有加,深受儿孙的敬重,这不,老太太

  的六十九大寿还没到,崔氏一脉外出做官的纷纷赶回清河,不光如此,连博陵崔氏也早早派人来帮助操办老太太的寿宴。

  崔氏当代族长名礼,字思远,是崔王氏的膝下的长子,他的府第就坐落在清河城东,占地近百亩,高墙大宅,里面琼台楼阁、雕梁画栋,非常气派,除此之外,假山、走廊、花园、荷池

  等一应俱全,尽显崔氏大家之风范。

  早在半个月前,崔府就开始张灯结彩,打扫卫生,开始准备老太太的大寿,到了七月二十八这天,崔府人山人海,除了族里的后辈,像同气连枝的另外六族,也派有份量的人送上厚礼、

  皇族、王公大臣等,或是亲自登门祝贺,或是派人送上厚礼,从早上起,登门的人络绎不绝,把崔府的家丁丫环、贤子贤孙忙得好像陀螺一样转过不停,那记录贺礼的帐簿换了一本又一本,

  送上来的贺礼,那特地空出来的五间大房子都快装不下了。

  这就是豪门大族的显赫,别的不说,就连一早赶回来的崔雄、崔刺史,四品大员,也只能坐主厅最偏僻的那个角落陪着客人寒暄。

  “小妹,老太太平时最疼就是你了,这次老太太大寿,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呀?”

  “对啊,你不是说这次的礼物一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对啊,对啊,礼物在哪,让姐姐先看看。”

  “小妹姐,我也要看”

  在崔府的后院里,几个容颜娇美,衣饰华丽的女子,正围着一个清秀绝伦、顾盼神飞的女子打趣道。

  这个女子,正是崔梦瑶。

  这房间里的,都是崔氏的年轻一代的女子,都是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什么的,因为女子地位不高,再加上她们都是待字闺中,这时候不宜抛头露面,都聚在房间里聊天解闷呢。

  崔梦瑶微笑如花地说:“那个,嘻嘻,保密,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这么保密?不行,我非得看看~~”一个年长的女子不依叫道:“姐妹们,来,我们搜小妹的身,我猜,她肯定是藏在衣服里了。”

  “好,大姐说得对。”

  “搜,我让你卖关子~~”

  “啊,不要,不要,我怕庠,嘻嘻,,不要,不在我身上呢~~”

  很快,几个女子就嬉骂成一团,一时间,房间里春色无边,要是哪个男人看到,肯定大呼有艳福,可惜这是崔府,没哪个敢跑到崔府的后院撒野。

  崔梦瑶表面嬉嬉哈哈和姐妹们嬉耍着,可是心里却暗暗焦急:那个叫刘远的家伙,收了自己三百两的订金,还跟我信誓旦旦说保证在大寿前亲自送上门,绝对给自己一个惊喜的,现在“

  惊”倒时收到了,“喜”呢?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来,要是敢骗我,还真的不想活了,哼哼。。。。。

  059崔氏显赫

  作为天下士族之首,清河崔氏最受尊敬的老太太六十九岁的大寿,排场绝对不会小的。

  参加寿宴一来可以祝寿、二来可以促进、联络彼此间的感情、三来那些年青的才俊也可以在这么多的亲朋戚友前面露露脸,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谋个前程也好,找一段好姻缘也好,总不会是什么坏事,也算是上流社会中的一个大型聚会。

  随着宾客越来越多,那马车、官轿都停放不下了,只好顺着路边一路停放,以至崔府门前的十里长街的两边都停满了马车、轿子,做生意的那些商人,看到店面前停了官轿、马车,妨碍了做生意,一个个不但不怒反而暗暗高兴,能来崔府贺寿的,又有哪个是普通人?都贵气着呢,停在门前,自己也能沾一下贵气。

  再说崔家是大家,这次寿宴,尽显大家族的风族。府前的十里长街多是崔氏一族的产业,就在昨天,崔府就派了下人,不分亲近,给各店各铺的掌柜都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来老太太寿辰,普城同庆,二来也是对造成的不便还有扰民之处以示道谦,地位在哪里摆着,礼仪也做到十足,商家们哪敢说半个不字。

  在崔府的正厅内,更是热闹非凡,崔王氏坐在大厅的正中位置,被一众贤子贤孙好像众星伴月一样包围着,这个叫母亲大人、那个叫老祖宗,一个个都说费尽心思说好话,把老太太哄得非常开怀。

  现在儿孙满堂,子贤媳孝,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报,赵郡李孝~李司马来贺~~~”门子大声唱道。

  “赵郡李氏来人了。”一个宾客小声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是啊,李孝是李侍郎最得意的儿子,虽说现在只做一个小小的苏州司马,但是仕途不可限量啊。”

  另一个衣着华丽的公子压低声音说:“据说他对崔氏的一个女子一见钟意,这么好的机会,能不来吗?”

  “哪是,哪是,听说崔府现在有几位美女侍字闺中呢,不知谁有福气攀上这棵大树还可以抱得美人归。”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年约二十,相堂堂堂、玉树临风少年才俊带着一个手捧着礼盒的随众走到厅前,离老太太还有约有十五步远时停了下来,恭恭敬敬向老太太行了一个大礼:

  “赵郡李孝祝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太乐呵呵地说:“我还道是哪家的孩子这么俊呢,原来是李家的阿孝啊,嗯,我记得你小时候经常来玩,不过也有些年不见你了,令尊可好?”

  “老太太真是好记性”李孝恭维了一句,然后继续说:“家父奉旨巡视河务,分身无术,只好派我前来为老太太祝贺,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老太太笑纳。”

  李孝说完,扭头向随从打了一个眼色,随从马上低着头往前走,双手把礼盒呈上,自有崔府的管家和下人接收。

  “赵郡李孝,送上玉如意一柄、玉壁一对,明珠一斗,祝贺老太太金安。”那管家拿着随礼盒一起奉上的礼单大声地唱道。

  普通人只能把礼交在门口的登记处,由崔府的管家收下后记录成册,然后呈给老太太观看,到时喜欢什么再从仓库里拿出来供她欣赏,只有那些身份很尊贵的人或非常重的礼,才能在老太太还有众多宾客前露露脸,亲自在大厅上呈送上去,作为七族五姓之一的赵郡李氏,自然有这个权利。

  像这些寿宴,玉如意一柄、玉壁一双,己经很体面的了,外加明珠一斗,那说明李氏看重这次寿宴。

  这是一份重礼啊。

  “贤侄真是太客气”站在崔王氏一旁的崔氏一族的族长笑着说,然后扭头对一旁的小儿子说:“小金,去,你陪你世兄一起聊聊。”

  “是,父亲大人。”那个叫崔金的年轻人连忙领命,然后拉着李孝的手,一起入席。

  这可是贵客,要自己人招待才行,以示自己对他的敬重。

  赵郡的李孝刚刚送完礼,那个门子大声叫了起来:“报,太原王立宪王御史到~~~”

  老太太一听,面上露出很欢喜的表情,一下子站了起来对身边的儿子说:“快,你舅舅来了,他也不小的了,跑这么远干什么,那身子骨能吃得消吗?真是的,也不早点来。”

  娘家来人了,崔王氏自然十分高兴,再说这个王立宪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胞弟,小自己十二岁,长姐幼弟,还没出阁前对他很是疼爱,现在半截身子都埋身黄土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弟弟路途遥远跑来给自己贺寿,心里那高兴劲就别提了,连忙催促儿子们去迎接。

  “是,父母大大。”

  崔族长不敢怠慢,忙带人去迎接自己的舅舅,正所谓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礼数断然不能少的。

  一番亲人来贺、姐弟相见的亲情大戏过后,那前来贺寿、送礼的好像走灯花灯一样,转个不停。

  “报!御史大夫杜浑到”

  “报,驸马房遗爱公子到,送上白玉碗一只、象牙筷子一双、千年人参一支”

  “报!汉王贺寿使者到!”

  “报,长孙大人贺寿使者到!”

  “报!魏王殿下派人送上夜明珠一颗、猫眼石一对、明珠一斗”

  。。。。。。。

  作为根深蒂固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的显赫,光看那个来宾、贺寿的使者就知道了,不光王子派人送上贺礼以示拉拢,像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朝中重臣也纷纷派人送上贺礼,来个“士族一家亲。”

  现在的天下,还是士族的天下,作为士族之首的清河崔氏,得到了它应有尊重。

  “报!圣旨到,请老夫人接旨!”

  “报!圣旨到,请老夫人接旨!”

  “报!圣旨到,请老夫人接旨!”

  门子连连激动地叫了三遍,老太太闻言马上站了起来,在儿孙的搀扶下,慢慢走到堂前跪前,这时早有仆人摆案焚香,以接圣眷。

  以崔氏一族地位的地位还有崔王氏的品行,在六十九大寿时得到皇上的嘉许,虽在意料之处,但又在情理之中,合情合理。

  “圣旨到,崔王氏接旨!”刚跪下不久,一个小黄门拿着着圣旨到了大厅之上。

  圣旨一到,在场所有人都跪下了,包括那些来宾、使者。

  “崔王氏领旨”老太太连忙应道。

  小黄门点点头,打开圣旨,用他那尖嗓门大声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河崔王氏,贤良淑德、品行端庄,可作天下妇人之楷模;崔氏一族,为国效劳者甚多,都是国之栋梁,崔王氏训导有方,实在功不可没,现赐崔王氏一品诰命夫人,赏凤冠霞帔一袭,金、银如意各一柄、白玉一双、金丝宫绸十匹、黄金百两。。。。。。。。”

  崔氏一族,正在崔府的大厅内沐浴着浩荡的皇恩,在崔府外,一个双手紧紧地抱着一只红木箱子的年青人刚跳下还没停稳的马车,飞快地往崔府的大门跑去。

  这个年青人,正是从扬州千里送首饰来的刘远!;

  060终于来了

  “什么人?站住!”

  刘远还没走近崔府的大门,马上被戒备森严的家奴拦住。

  里面的宾客,非富则富,在安全方面,肯定是做足功夫,能登门的客人,哪个不是气宇轩昂、衣饰华贵、前呼后拥的,像刘远,虽说穿的衣服还算不错,不过一个小僮的打扮,只有自己

  一个人,连个盒子都要自己亲自来拿,不用说,地位肯定一般,于是两个守门的家奴马上把他拦住了。

  “两位大哥,我找崔梦瑶崔姑娘,麻烦两位给我通报一下,有劳了。”刘远客气地对二人说。

  “你是哪位?”其中一个看打量了刘远一下,感到刘远还有那么一点“人模狗样”,其中一人家丁还算客气地说。

  大家族调教出来家奴,不是那些“暴发户”所能比拟的,虽说并不看好刘远,但在没弄清楚他的身份前,应有礼义还是不会缺的。

  刘远笑着说:“我是扬州金玉世家的掌柜,姓刘,失敬失敬。”

  “哼,一个卑微商人,还想见我们家小姐,给我一边去。”一听到刘远只是一个商人,两个家奴马上就翻脸了,一下子就把刘远推到一边。

  另一个家奴不客气地说:“离这里远点,看到没有,崔府,这可是高祖御赐的金漆牌匾,瞎了你的狗眼,小姐是你们这种人能见的吗?”

  汗,商人的地位,还真的不高,连看门的家奴也不屑一顾。

  应了那句老句,阎王易过,小鬼难缠,不过没法啊,也不知还来不来得及,刘远心里非常不爽,不过还是强忍住自己的不满,对两人讨好地笑了笑,伸手一摸,一锭十两重的银子就出现

  在手心里,刘远笑嘻嘻塞到其中一个家奴手里说:“那个,大哥,通融一下,帮我通报一下就好。”

  不过刘远低估了天士氏族之首的崔氏的门奴,那家奴一点也不动心,好像对这种事见怪不怪,随手就把银子一掷在地上,严声喝道:“大胆,敢当众贿赂门房,要吃官司不成,快走快走

  ,今天我们老太太大寿,算你运气好,不和你计较。”

  回头想想也是,现在的崔梦瑶,还是待字闺中,那些豪门、世家的才俊也不能轻易看到呢,刘远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哪里可以随便看到崔家的姑娘呢。

  “大胆!”刘远一大喝一声,然后“啪”的一声,把红木首饰盒打开,让两人见识一下,然后厉声道:“这是崔姑娘订造,特地作为礼物送给老夫人的,现在时间刚刚好,要是你们误了

  大事,那就不关我的事了,你们两个,承担得起吗?“

  软的不行,刘远就来硬的了。

  那红木的首饰盒子一打开,两个家奴只觉得眼前一花,在盒子里,赫然是几件精美的首饰,两人在这里当差,好东西不知见过多少,一眼就看出这件首饰的不凡,别的不说,就是那只栩

  栩如生的白鹤眼里所用的猫眼石,光是这里就价值不菲。

  要是没点眼力,能在崔府的大门当门客吗?这可以进入崔府的第一关啊。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点点头,然后扭头对刘远说:“那好,你在这里等一下,我找人通知小姐去,至于她来不来,那不知道了,对了,你是~~~”

  “扬州金玉世家刘掌柜,刘远。”

  “那好,候着~~”看门的家奴说完,转身就去通报。

  在崔府大厅里,老太太谢过圣恩后,崔大族长马上安排下人把小黄门还有跟着来的两个卫士下去,奖赐、吃饭什么的不提。

  皇家的赏赐过后,众人又齐齐祝贺崔王氏获得一品诰命夫人荣耀什么的,喜得老太太那老脸都乐开花了。

  看到母亲大人高兴,崔大族长笑着说:“好了,孩子们有什么孝心,都拿给老祖宗看吧,来人,去请小姐们出来为老太太贺寿。”

  像崔族长老一辈的礼物,己经在前几天的家宴上就奉给老太太了,免得送什么让别人非议,至于晚一辈的小家伙们,则是把送礼留在最后,算是让老太太多高兴高兴。

  孙儿们都在大厅里,所以就先送上礼物。

  “孙儿崔爱知,给老祖宗献上上等苏州丝绸十匹,祝老祖宗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孙儿崔爱书,寻得白玉手镯一对,祝老祖宗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孙儿崔爱识,无意中购得沉香拐杖一枝,祝老祖宗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孙儿崔爱礼。。。。。。。”

  外面的孙子把孝敬老太太的礼物一个个送上,喜得老太太夸完这个又赞那个,乐得脸都开花了,而一直在后院里聊天的孙女们,也得到下人的汇报,是时候出去给老太太祝寿了。

  “小妹,你就准备这样出去啊,你的礼物呢?”这是一个要好的姐妹忍不住奇怪地问道。

  刚才众姐妹把她的身都给搜遍了,别说礼物,就是一个礼盒也没有,之前还一直得意洋洋地说自己一定要让大家吃惊的,可是现在就要奉上礼物了,小妹(崔梦瑶)还是没什么行动。

  “你们找不到,这样才能吃惊啊。”崔梦瑶表现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快要气炸了。

  有人骗了自己的感情还有信任。

  就在说话间,崔梦瑶不经意轻轻摸了一下自己腕上的那玉镯子,那是父亲前些日子送给母亲的,母亲疼惜女儿,看到自己很喜欢那个镯子,就把它转送给自己,现在看来,到时只能把自

  己这只镯子当成寿礼送出去算了,这下惨了,就是赔上自己的心爱之物,肯定还让姐妹们笑话自己,母亲大人哪边怎么交待呢?

  那个可恶的刘远~~一想到这里,崔梦瑶就想起刘远答应自己时,那张显得非常真诚的脸,现在想想,还真想把那张脸给撕破。

  可恶~~~

  好在,别的姐妹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崔梦瑶身上,她们一边走,一边把矛头指向另一个姐妹。

  “真姐,你的大才子怎么没来?”

  “是啊,北方才子之首,才高九斗,一想到他在洛阳以一敌百时的样子,真是太潇洒了。”

  “对,对,对,有个老朽和徐公子斗诗,急得把胡子都扯下来了,痛得他直跳脚,真是想想也笑得我肚子都痛了。”

  “唉~~”走在前面的一个美貌的女子叹了一口气:“我也写信让他来的,他说学业不精,为了防止自己分心,,现在自己把自己锁了起来,闭房苦读,真是。。。。太执着了。”

  真姐,名为崔梦真,长崔梦瑶三岁,在一干姐妹中挺有威信,不过暗中一直和崔梦瑶暗暗叫劲,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这个堂妹抢走了原来老祖宗给她的宠爱,别的不说,所在的姐妹每个

  月都只是十两的月钱,偏偏小妹就有十五两,那是老祖宗每个月从自己的月钱里抽五两给小妹,这让她妒忌不己,因为她觉得,自己一直都比她优秀。

  众女听了默不作声,她们都知道,真姐的未婚夫徐大才子不光不来,很不给她的面子,还借学业未精、家业功名未立为由,把婚期延后了二年,这让崔梦真以为找到如意郎君,可以早早

  嫁入徐家的美梦落空,现在崔梦真己经是十八的姑娘了,等到于二十岁,那时候不是让人笑话自己是老姑婆了吗?

  崔梦瑶无意关心那个徐大才子来不来的事情,她要想的是,把镯子当成礼物送出去后,怎么跟娘亲交待,她正在走着,突然有人拉住了自己的衣袖,扭头一看,是自己的房里的丫环春儿

  。

  “小姐~”

  “什么事?”

  春儿小声说:“守大门的长贵说,有个扬州姓刘的人要找小姐,好像还找得很急。”

  什么?扬州?姓刘的?

  崔梦瑶心头一个激灵:那个家伙,终于来了?

  061扬州刘远

  “姓刘的,你到底在干什么,还有诚信没有?”

  几个守在大门前的家奴,有点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那个温文尔雅的小姐,一出来就不顾仪态地对一个陌生的男生吼道,那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掉了一样,柳眉一竖,凶巴巴的。。

  崔梦瑶现在可以说憋着一肚子的气,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原想着自己在寿宴上好好表现一番,没想到差一点点就成姐妹们的笑话,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