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海-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作者有话要说:……为啥我觉得把徒景之越写越受了呢……
47第 47 章
第四十七章承仙箓
贾代善与林谨知两人都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
贾代善这边自不用说;他目光长远,比起头脑简单的贾代化更能体察上意。自从救驾后,他虽坏了身子,让史夫人一提起来就万分懊丧,但贾代善自己却知福祸相依,若非他不能入朝,圣上又岂会对自己如此厚待?
不过虽然知道皇帝恨不得全天下的世家人口都像安平侯林家那般薄弱,但身为贾家人,贾代善还是要为自家儿孙打算的。贾代化那边已是堂兄弟了,再过两代自会更加疏远;因此虽然和贾代化有些兄弟情谊,两府又比邻而居;却并不用自己去为他家打算。自己两个儿子;贾赦不用说了,小时候看着还算聪明,却是个性子过激的,不让他读书科举竟让他堕了邪道,待到碰了南墙又矫枉过正,如今混成了京城里有名的贪花好色的纨绔。如此做派,让史夫人对其深恨之,贾代善到不怎么在意。小儿子贾政,小时顽皮,越大越懂得进退,就是被史夫人看管得严,一味死读书,却被老父拦着不让去科举,心中着实有些难受,如今把满腔心思都放在儿子贾珠身上。贾代善从不理会儿子的想法,他知以目前朝中局势看,自己这个荣国公到了贾赦一辈,一无功二无官,必然降爵承袭,到自己孙子这一代,到时爵位也降得差不多了,皇家自然不会再忌惮什么,让孙儿们努力也就是了。
而女儿贾敏,是史夫人最小的孩子,又自小聪明伶俐,两个哥哥对着老父总是战战兢兢,只有她能哄得老父开颜。如今聘到了林家,看林家虽宗族不盛,但历来也少有姬妾成群的,贾代善对林海的印象又很好,且安平侯夫人已逝,贾敏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想来不会受什么委屈的。
林谨知这边更不用说,他早就盼着林海娶妻生子,为林家开枝散叶,且又一向信任林海,觉得儿子从小就主意大,办的事情总是无错,既是儿子自己看好了,他这个做父亲的一力支持便是。何况贾代善是荣国公,当年沙场救过驾的,如今虽因身子不好常年卧床,逢有年节,圣上也都有赏赐,可见并未忘怀。家里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也都是读书的,虽未曾科举入仕,贾赦名声不佳,却也只是世家子弟的通病,并没什么妨碍官家的事情传出,林海如今要在天京城长住,有这么一门亲戚走动走动也好。不过林谨知也知京中之人多有势利眼的,他又只有林海这么一个独苗,为了儿子的亲事,他便拿出林家多年家底,一力要在彩礼上为儿子造势,好让荣国府莫要轻看了自家。
确实如林家的顾虑,贾代善虽看好林海,但对林家的内里还是免不了地轻视。毕竟林家好几代都在南边,而贾代善一支早就定居天京城了,林海上京借住贾府时,虽然上京赶考身边还带着好几个丫鬟小厮的做派确是大家子弟,但在用度上并不曾有特别要求,很是随和,并没能看出林家财力到底如何。因此上,交换过庚帖之后,贾代善就和史夫人商议过,咱们给敏儿准备的嫁妆还是要更为丰厚一些,咱家不图女婿的家财,只因女婿将来有成就才选的他,因此为了不让女儿嫁过去受苦,嫁妆上便要多多预备,到时候从女儿那里接济姑爷,也还算好听。
史夫人最为疼爱贾敏,几乎从贾敏出生就开始准备她的嫁妆,自家女儿是公门嫡女,嫁给林海这样无爵的翰林院七品编修,在她看来实在是低就了。又听了自家老爷的话,心里更对林家有些怨怼。不过她究竟出身高,眼光好,男人们看不出来的细心处,她却能观察得到。
不说安平侯来访时的做派和穿戴了,单是林海来拜会两老时的那身打扮,就让史夫人把那怨怼之心稍稍去了些。
待林海告辞后,史夫人借着给贾代善交代女儿嫁妆准备事宜的机会,拿出几匹料子给贾代善看:“老爷看着这几匹料子如何?”
贾代善武职出身,虽知道些金玉值钱,却哪里懂得这些?摸了几把,只道:“我看着都好。这些绫罗绸缎,夫人你看着置办就好,不必和我分说。”
史夫人笑道:“我也不是要跟老爷分说咱们家的东西,只说今日林姑爷身上穿的,端的是好料子,便是咱们家库里梳拢梳拢,也拿不出多少的。我看着怕是薛家进上的东西呢。”却是因着贾政和薛劭的连襟关系,薛家如今和贾家走动得更近,加上景德帝这两年也曾把薛家进上的一些布匹料子赏赐各家,史夫人久在贵妇交游上闲聊,如此便一看知林海身上的衣服料子了。
她一脸轻松地道:“如此看来,林姑爷果然如老爷所言,前途无量。”
贾代善也知自家夫人毕竟精明,虽然有些时候过于关注儿女而忽视其他,但见过亲家和姑爷之后,也总算转过弯来了。
林谨知那边想着林海都二十多了,既然定了亲事,便着急成亲,贾代善那边也知亲家本在扬州长住,此番入京就是为了亲事而来,况林海和贾敏成亲后并不回南,就住在天京城里,史夫人也不愁见不到女儿。于是两家人都想着快快成亲,可偏偏好事多磨,就在两家人风风火火地筹备婚事的时候,宁国府的贾代化偏有一日喝多了酒又着了凉,又被孙子贾珍偷带妓/女回府厮混的事情气着了,以致中风卧床。宁国府又是延请太医,又是求佛问道的,忙里忙外了些时日,竟一命呜呼了。
贾代善与贾代化是堂兄弟,到贾敏这里还未出五服,这下荣国府也只好先暂停婚事筹备,先去侍弄贾代化的丧事了。林谨知见贾家遇上这样的事,也没办法,只好先安心在天京城住下,等着贾代化的孝期过去。
本来贾代化死后,理应由贾敬袭爵,但贾敬自从中了进士却迟迟没能得官,便一直跟随张真人修炼,要不是老父去世,恐怕连儿子贾珍都见不到他。虽然父亲去世是大悲之事,但贾敬一边操持丧事,一边心里竟松了口气:从此之后,再无人能拦着他去修正道了!
却是林海终于得了机会带着贾敬拜会了张真人,张真人对他格外称赞,两个人谈得忘机,竟将林海晾在一边。如此贾敬便抛开一切俗务,专心跟随张真人了。若非老父去世,他都不想回宁国府了。
于是贾代化死后,景德帝的桌案之上,便有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陈情表,贾敬只道自己要为国祈福,为君修道,恳请将贾代化的爵位转给自己嫡子贾珍,他自己要出家修道去。司徒偃才不管贾敬到底为什么要去修道,他听林海提过一次宁国府的贾敬对修道感兴趣,似这等不走正道的世家子弟,景德帝最为“喜欢”,便叫锦衣府的人给张真人了些指示,如今开花结果,心情不错,只对贾敬要去修道一力支持,不但允了贾珍袭爵之事,还赏赐了不少熏香道服,好让贾敬安心修道。
贾代善知道之后,也只能心中暗叹,更加教诲夫人不要动那让贾政下场的心思。史夫人经此一事,也知道了些轻重利害,把那让儿孙光宗耀祖的心思收敛了许多。
自从林谨知入京,林海便多陪伴在老父左右,能分给徒景之的时间更少。不过徒景之自己早就看开了,自知在林海心里,情爱之事上,自己就算不是唯一也必然是第一,但人生在世,在情爱之前,尚且还有很多东西,便是他自己,也没法说五轮何事林海都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只是借着贾府有丧事,林谨知在京中无事可做,朱轼便邀他共游北地。朱轼当年对大夏南北都曾走过,林谨知却一直都在江南,北地风光被朱轼说得如许妙处,自己又正好无事,便与朱轼出游。如此,游商至京的徒老爷才终能去林府拜会一下老友林大人。
两人说起贾敬终究要去修道,林海见徒景之毫不在意的样子,也只有在心里叹几口气。他知道徒景之对宁国府既要武职又要文官不满,如今曾经执掌京营的贾代化已死,中了进士的贾敬又去修了道,只剩个纨绔贾珍成了袭爵之人,再怎么也闹腾不起来了,因此对贾敬修道一事十分支持。只是贾敬毕竟是自己的友人,偏徒景之又是自己的爱人,友人主动跳进爱人挖的坑里,自己只在一旁干看着,他理智上明白,但还没有修炼到家,终究有些不忍。
徒景之但有行事,全凭自心,从不在意他人,却对林海最愿意察言观色。见林海的样子,他生怕林海生出些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的想法来,便拉过林海的手按在自己胸前,正色道:“如海,你我相知以来诸般事宜,除了那实在不得已的名分,我从不瞒你。只怕你以为我对臣下用心机,但盼苍天为证,我绝不对你行此手段。”
林海见徒景之如许郑重,又把皇帝身份说成“实在不得已的名分”,心下慰贴,便伸出没被握住那只手去抚摸景之的脸庞,笑道:“我自是信你的。”
徒景之多日不曾与林海亲近,这时见林海自己靠过来,哪里还把持得住?便顺势抱住对方,一边在林海脖子上反复摩挲,又渐渐往衣襟里探,一边不住亲吻,口里只道:“既如此,今日就许了我吧……”
林海也不闲着,待两人跌跌撞撞到了床边时,林海算着明日休沐,且景之还欠着自己一回,便想让徒景之就范。
却不料两人情动之时,徒景之一句“以后你有了夫人,我又算个什么……”让他心里一软,究竟没有认真与景之分辨,任凭爱人将自己轻抹慢捻,细细咀嚼。
==============================
作者有话要说:哎呀,以前有个大BUG,父在母死应该只守孝一年的,我让林海守足了三年……算了,就当林海至孝吧……
另外,考虑蝴蝶掉惜春中,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想法啊~~
(打滚装一两切和二两榨(←熊猫名字哦)卖萌ing)既然还有人订阅,那还求各位筒子出个声儿啊啊啊啊啊,每天看着点击上涨就是没人理会,好孤独的赶脚…………
48第 48 章
第四十八章如夫人
待过了贾代化的孝期;贾代善眼看着自己身子越发盯不住;生怕哪天一个不好;因为自己再耽误了女儿和女婿;便与林谨知商量;无论如何要让两个孩子快快成婚。林谨知也早有此意,两家人便挑了最近的一个黄道吉日,林海正式迎娶了贾敏。
不提下聘之日林家的聘礼之多之贵重震惊天京城,也不提迎亲之日贾敏的十里红妆让京中多少闺中少女羡慕不已;只说林海与贾敏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夏探花;一个聪明果敢的公府千金,两人在林谨知和贾代善、史夫人面前,端的是才貌双全的天作之合;让两边的老人都十分欢喜。
贾敏在出阁前,就被史夫人一力提点过,言道林家数代单传,她嫁过去除了做好主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生下孩子。转而又想到些事情,虽不愿意却也只能强打精神道,林海年纪已经不小,且林家家风甚好,从不曾有过姬妾成群的事情,也没有过宠妾灭妻的过往,如果过个一年半载贾敏自己还没有动静的话,务必要为姑爷纳妾,将来哪怕是妾生了儿子,也要好好对待,万万不能为了霸占夫君而让姑爷在外边被人传闲话,大家主母不能专想些情情爱爱的,那些都是偏房小妾无事生非惹出来的东西……
贾敏自幼也读些诗书,长大之后,有些话本小戏也是看过的,少女怀春之时哪个不曾幻想过这世上有个英俊郎君等着我去嫁?她在两家定亲之后,林海前来拜会时,也曾隔着屏风偷看过几眼,见了林海清俊潇洒、温和有礼的样子,春心已然动了。她又身为公府千金,自知当世的大家中,是不可能去求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荒唐,男子在正妻之外,另纳几房姬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只要管家之权不落于旁人之手,自己再为夫君生下子女,自然能够在夫君眼里的地位稳如泰山。
待嫁入林府,贾敏知道了林海原本就有两个屋里人后,她也不生气,反倒觉得夫君体贴。虽无明文律法,但依大夏的俗礼,儿子成婚前,做娘亲的一般都会出头,将屋里人打发掉,好让儿媳妇进门。但林海母亲已逝,林谨知没法插手儿子内宅的事情,代为打理内务的王奶奶又没这个资格和权利——却是连翘早就由林家放了奴籍,她嫁人生子后,因林谨知和林海都对她十分信任,便在杨氏去后将其请回府中打理内宅,早就被林府上下人等尊一声“王奶奶”了。如此,碧桃和春桃两人的地位便十分尴尬,这次她们虽也跟着林谨知上了京,却并没有安顿在林海所居的院落,而是远远地放在后园两间厢房里。
正室夫人进门后,妾室是要给夫人敬茶的,不过碧桃和春桃并不曾过过明路,并没有资格给贾敏敬茶。贾敏从王奶奶那里知道了两个屋里人的事情,又听那意思是这两个人既然老夫人不在了,她们做下人的不好处置,便应由新夫人做主。她将碧桃和春桃叫到面前,见这两人虽生得好看些,但举止并不轻佻,皆是规规整整的。贾敏又细问了些过往,知道这两人一开始林海并不接受,只当二等丫鬟使唤,后来才收了房的,且这几年林海忙着外务,于内宅上并不上心,这两个人统共也没陪过几次寝,心下方安。
待两人被带下去之后,贾敏又与王奶奶商量了半日,当夜对林海只道这两人是老夫人在世时为林海安置的,自己也不好随便打发了,便问林海愿不愿意将她们两个抬成姨娘。林海心思根本不在这上边,他一年也见不到碧桃和春桃几次,见贾敏问询,只道随夫人的意思就好。
于是待王奶奶将管家大权渐次移交给贾敏之后,贾敏寻了个吉日,就将碧桃和春桃搬到了林海与自己起居的院落厢房,又对她二人道:“我不是那善妒的,老爷家中情形,你们两位比我还更清楚。不管你们两位谁生了儿子,都可抬成姨娘,我也好安心叫她一声‘妹妹’。”
却是林海公务繁忙,加上新婚燕尔,致有大半年的时间,除了在翰林院值宿或是外出与老友欢聚时间晚了回不来,但凡回府也只歇在贾夫人处。
王奶奶将府里情形一一看在眼里,见贾敏在自己协助下,于林府内务上手十分快,便又渐渐将林家外边的彩工坊、茶园等等交代给贾敏。贾敏本就因为林家的聘礼厚重而被自己父母好生提点过,如今嫁了过来,发现各色吃穿用度比起自己这个公门嫡女来更有过而无不及,不几日便将那曾有过的一丝轻视之心去了。那王奶奶是个爽利的,她本来还担心王奶奶不愿交权,却不料人家早早预备好了各项本章印鉴,就等着她这个主母名正言顺地打理,自己好回南过自己的小日子去。如今又得知了姑苏茶园的行销远至泰西,而彩工坊的出品更是大夏如今车马必备之物,更有各色琉璃制品,非达官贵人而不可得。这般家底,让公府出身的贾敏也是暗暗心惊,从此侍奉林海更加用心。
林海心里一直就对将要成为自己妻子的人心存愧疚,于是,自成婚后,便对贾敏十分温柔体贴。他虽不曾和女子谈过恋爱,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前世室友、朋友追女秘籍,婚后妻管严之类的也见过不少,如今他既不能将全心爱意放到贾敏身上,便在其他地方上顺着贾敏的意。知道了贾敏将碧桃和春桃接到厢房,也只是一笑置之,并不去她们两人那里歇息。至于自家产业,朱轼年纪也大了,有了贾敏这个名正言顺的主母,又是个能干的,他正好放下重担,只与林谨知回转扬州,安心养老便是。
过得半年,贾敏身上并无动静,林海还没什么反应,到是林谨知那里遮遮掩掩地写了信问了几回。待贾敏回荣国府探望病重的贾代善时,被史夫人拉着说了许多闺中私房话,眼圈红红地回了林府。不几日,林海回府后,便以身上不爽利为由,只将林海赶到或碧桃或春桃处歇下。
他们两人都是玲珑剔透之人,如此一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个本就心存愧疚,又见夫人如此能干、解人,更加温柔相待,林大人与贾夫人的感情竟日益深厚起来。
林海这厢虽成了亲,可心里一边觉得对不住府里的贾敏,一边又隐隐觉得对不住华棠院里的徒景之。
景德帝于政务上早就得心应手,这几年又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的,眼见着四海升平,万民称颂,然而他却是心里日复一日的纠结难过。成亲之日,徒景之在迎亲队伍必经之地的一处楼台上看着楼下吹吹打打,那个一身红色的人怎么看都不该是他的如海。那日回宫之后,景德帝一个人坐在桌前发了好一阵子呆,正好吴贵妃过来报喜,说是太子新纳的侍妾诊出喜脉,这也是太子自大婚之后,东宫头一次传出喜信。司徒偃听了喜信本来还想装出些笑脸,待知道怀孕的并非太子妃而是个侍妾之后,却把脸一沉,只道按例去办就是,一句多余的好话都没有。吴贵妃也知道这种事还真说不上是好事,见了景德帝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也不疑有他,只端庄告退。
吴贵妃退出之后,司徒偃再看乾清宫更觉烦闷,他听到太子侍妾有孕的消息,一时想着自己都快有孙子辈了,而林海年纪不小了才刚娶妻,自己又怎么能心生阻拦之意呢?一时又想着可恨终有个女人可以光明正大地陪在林海身边,自己却只能等着林海有空了递个信儿才能相会,就觉得委屈。又想着无论林府内宅还是外院,传过来的消息都是林大人和贾夫人是个恩爱情笃的样子,且贾夫人并无公府小姐的骄娇之气,对林大人一派温柔体贴,又是个极能干的,短短时日便将管家大权抓在手里,阖府上下都对她十分敬服。徒景之心里对贾敏一丝好感也无,贾敏越是温柔越是能干,他心里越是难受,可他又无法不让林海回府,且在林海面前,面上还要装出个理解体贴的样子来,深怕自己本就不能为林海做些什么,若还比不上贾夫人的温柔体贴,林海的心思渐渐倒向内宅,那可如何是好?
如此徒景之再怎么安慰自己也还是伤心,他又没处发泄,又不愿在林海面前表露出来,憋在心里总是一股邪火。但凡过个三五日林海不给他消息,他便要东想西想,忍不住命人传话,只问林大人何时有空能出来一叙。
于是两人每每见面,林海总要被徒景之按倒。林海也知徒景之惯于多想,况且娶妻之事,他也渐渐猜到徒景之心里不安,可在这件事上,除非突然有个儿子冒出来,否则就像徒景之那不得以的身份一样,并无他法可解。便对徒景之也百般迁就,不去争那上下之分。
到是情动之时,林海曾调笑景之居于外宅,等自己过来,竟似金屋藏娇一般。徒景之却也不恼,一边大力挺动,一边附耳笑道:“我便是你的如夫人了,那你又是我的什么人?”
林海被他弄得忍不住□出声,断断续续地喘息道:“你,你有三宫六院,我……我自然也是你的,如夫人……”
徒景之眼中微芒闪动,他心下大恸,知道自己看着林海娶妻如此不高兴,那林海明知自己三宫六院,往日里又是作何感想?却也不敢深思,只凑过去亲吻啃咬。两人毕竟心意相通,情/事上既然得谐,第二日醒来,各有各的行事,并无他话可言。
===================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啊,为啥有负分啊……林海是魂穿的,而且古代就算是断袖,与花娘上床有什么不妥么?那后来他还娶妻生子,岂不是更加罪大恶极了么…………
看文的筒子,就算不想发评,也求你们打个分儿吧,好让我的分数不是那么难看好不好?(继续学团子卖萌ing)
49第 49 章
第四十九章徒行之
荣国公贾代善的身子早在救驾那年就亏了根本;全凭一口气撑着。自贾敏出嫁之后;他身体日益虚弱,渐渐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他眼看着三个儿女中;长子贾赦虽不成器;但将来自可袭爵,守着祖业也不算亏待了他;贾敏嫁得好,林海如今虽只是七品编修,但又是天子门生的探花郎;又是翰林院中的清贵之官,将来自会大有前程,女儿又有了身孕,更不必担心;唯有小儿子贾政;从小顽劣;待被母亲严加管教板正之后,又读书读得脑子都木了,一应经济事务不通,将来自己和史夫人若都不在了,两兄弟分了家的话,贾政一门只怕毫无活路。史夫人除了贾敏,也疼小儿子,她虽在贾敬之事上受了些教训,但如今事关儿子的将来,不由得又开始埋怨贾代善不肯让贾政下场科举。
一日奉药之时,贾代善并不肯喝,只道:“也就在这几天功夫了,何必还要让我吃这种苦药?”
史夫人一时又要落泪,却硬撑着道:“老爷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孙打算。老爷平日里最疼爱珠儿和元春,如今他们的大伯和姑母都有了着落,他们的爹可怎么办啊?”
贾代善道:“你就是看不开……”
史夫人忍不住哭道:“我怎么看得开?赦儿可以袭爵,就是降上几等,那也是有份儿的。敏儿就不用说了,林姑爷自能护着她。可是政儿,他本来书读得好好儿的,都是你拦着,让他意志消沉,要不是看着你不拦着珠儿开蒙,只怕他……”
贾代善叹道:“都是自家骨肉,我岂有不为他打算的?你且去我书案上,拿那个上书的盒子来。”
史夫人知道贾代善甚少向圣上递折子,这会儿提起这个,只怕就是遗表了。她忍着悲痛将盒子捧过来,贾代善颤颤巍巍地打开盒子,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折子,让史夫人自己去看。他一向不许史夫人过问自己在官面上的事务,史夫人此刻见了,知道果然是遗表才让自己看,一边哭泣一边细细品读。却见上边除了些敬谢天恩的套话,重点回顾了救驾的几处打动人心的细节,只在最后稍稍提了一下自己的大儿子尚未知前程云云。她当下心中略安,方又有精神去劝贾代善喝药。
景德帝接到遗表,知是老臣看着儿孙各自有路方能安心。那遗表里提大儿子未知前程,这是在试探贾赦是否能袭爵,袭的又是几等爵,而提了大儿子,显然后边还应有个二儿子,在遗表里不提,乃是怕在皇帝面前话说多了反而不美。倘若他有心赐官,看到大儿子,自会联想到其他儿子的存在,若无心,则遗表里也没提,并不算给圣上添麻烦,果然不愧是多年老臣,惯会揣摩圣心。景德帝见宁荣二府如今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人了,便寻了个日子,将贾代善之子贾赦和贾政都召到御前,慷慨允诺,除了给贾赦袭官外,另给贾政赏了个工部主事的职位。
荣国府的兄弟二人得以面圣乃至贾政得官的消息,迅速在京中传开,众人只道景德帝毕竟仁德,当日贾代化死后,因儿子不肯袭爵,竟降恩至孙辈,如今贾代善死后,不光大儿子得以袭爵,就连小儿子也一日之间由白身成了品官。这在世家日益凋零的景德朝,的确算得上是荣宠了,由此看向宁荣二府的眼光更为不同。
如此一来,贾代善终究满足而逝,史夫人见两个儿子都有了着落,虽是死了丈夫,但毕竟早有心理准备,也就安下心来操办后事。
西山华棠院,乃是景德帝赐给今科探花林海的别院,林海之妻贾敏嫁到林家一年多了,方才有机会到此小住。却是林海看着贾敏身怀有孕同时又哀于父丧,便想着让贾敏出城去别院小住些时日,也好稍稍提振一下心情。徒景之那里虽有些不满,但想着还是林海的子嗣更加重要,也就勉强同意了让贾夫人去那里住些日子的事情,只提前将那几个小内监出身的下人送至西山行宫,以免让贾夫人看出不对来。
宁荣二府在西山自然也有别院,占地自比华棠院要广,但皇家赐宅毕竟不同,荣国府的别院只在山脚下建起来,华棠院却紧邻行宫外围,单看地理所在,贾敏也知自己娘家比不起。
贾敏嫁给林海一年多,好不容易有了喜信,却又遭逢父亲去世的打击,她本就害喜严重,又加上心中哀痛过甚,竟至身体虚弱之极。林海与太医院的张掌令举荐的妇科圣手商议之后,便回禀过岳母,带着贾敏来华棠院散心休养些时日。
贾母知道女婿的这所别院是圣上所赐,按说封了供起来也是应当,如今肯带着女儿去小住些时日,乃是心疼女儿的表现,对林海更加满意。只是提了贾敏回娘家时,侄女元春与她最是亲厚,便想着让元春跟过去,也可开解姑母。
林海心知徒景之既然答应了让贾敏过去住,再多一个跟班的也无妨了,便立时应允。
林海亲送贾敏到了华棠院,却不入正院,而是送至东院,只道正院接过驾,不好再住旁人。贾敏也不疑有他,又见院中置办的各色器物,无不是精美贵重,且下人皆是训练有素之辈,加上此间景色果然要比城里的乌烟瘴气好上千百倍,她住过来没几日,心情果然好了很多。
贾元春乃是贾政的长女,她如今年方六岁,生得玉雪可爱。贾敏在家中时,对贾政和王夫人这对兄嫂,情分上只是说得过去而已,唯有对贾珠和元春很是喜爱,加上她现时身怀有孕,更喜欢小孩子亲近,贾珠毕竟已经开始上学读书,且又是个男孩,不好整日待在姑妈身边,于是元春便可以日日霸占自己最喜欢的姑妈了。
这日中午时分,贾敏因遵医嘱,躺下歇息,赶元春自己去玩儿。元春这几日除了锁着门的正院,把华棠院早就转了个遍,这时得了空儿,就去后院曲水流觞那里玩水。她正拿了根柳条在水面上乱划,看着水纹弯弯绕绕觉得有趣,就听到茅草亭那里传来“砰”的一声,一转眼,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人绕过亭子走了过来。
元春虽出身大家,且也读了些书,又颇有些胆识,可毕竟才只六岁,见了陌生人从墙上翻过来,吓得竟呆住了,待缓过劲儿来,立时就要大叫。
司徒逸不意自己翻墙过来,竟撞见个小女孩,一时也有些呆愣。见那孩子想要叫人的样子,他一时情急,竟欺身而上,捂住了元春的嘴,将她拖到亭子后边,所幸司徒逸也没真要伤害她的意思,见元春虽害怕却还瞪着自己的样子很是有趣,就松了手,只道:“你是什么人?为何会在此处?”
元春此时已经有些反应过来,她见这少年穿着打扮,显然并非贼人,况此处离圣上行宫不远,更不能让贼人闯进来。如此她既壮了胆,便回道:“那你又是什么人?为何会在此处?”
两个人正在大眼瞪小眼,那边徒三公子的从人已经回禀过林大人。林海匆匆赶到后园,将两小一手牵一个,领到到西院正厅。
这边一个叫姑父,一个叫林叔,两小都是极聪慧的,立时便知对方是友非敌,但见了林海牵着对方的手,又皆是心存不满。元春率先哼了一声,司徒逸到底年长,不去和小女孩一般见识,却也是微微撇了撇嘴。
司徒逸自那年初二,尤其是母妃去世之后,时不时便跑过来找林叔。林海对他从不主动邀请,但也一向来者不拒。在秦淑妃去世前后的日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