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枝难嫁 作者:莎含(17k女生站vip2013.07.17完结)-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闹,早被气个半死了。
夜深了,程老太太和程老汉两口睡了,程大郎辗转反侧却睡不着了,想他也半年多没有碰女人了,换成个男人也受不了,可偏偏张氏那边就是不低头,他又落不下面子来,如今有机会也不成了。
心里他又把张氏的无情恨上了几分,誓要考出个名堂来,看她还怎么敢小瞧了自己。
西屋里心思没重,东屋里,张氏早就带着两个孩子早早睡下了,第二天天一亮,张氏就起来了,给两个孩子糊了地瓜,这才简单的换了身衣服。
桃花看着张氏换的这身衣服,也没有比脱下的那身好到哪去,衣袖口那补了几块补丁,青色的衣裳,洗的变成了青白色,可见也穿的有些年头了,只是比刚刚那身干净些。
张氏把头发拢到后头简单的盘了个咎,家里连块照人的铜镜也没有,张氏就对着水盆梳完了头发,转身交待两个孩子。
“我去镇里买绣荷包的东西,你们两个在家里乖乖的。”
“娘,我也去。”桃花是真的想去。
她都弄不懂现在是什么朝代,起码得先弄清现在的朝代和一些情况,才能想想怎么挣钱,不然就憋在这个屋时,离饿死还真不远了。
“大冷天的,冻到了怎么办?乖,娘回来给你买包子吃。”张氏难得说这样的话。
包子五文钱一个,都能买一把面子,穷人家哪里吃得起,可现在张氏不想委屈孩子了,算算家里的钱,上次卖冻梨剩下的,还有二十多文,加上补衣服的三文钱,还有前些日子卖豆芽剩下的二十多文,加在一起也有五十文。
要不是李木匠给了一篮子冻梨,这卖豆芽挣的钱还不够买种子的呢,现在用卖冻梨的钱买了种子,手里也有了余钱,听了桃花的建议,张氏打算用三十文买些布角料和丝线,剩下的的二十文买个包子五文,其他的留着应急用。
在富人家里头,这五十文还不够打赏用的,可在穷人家里的,恨不得一文掰成两文用,桃花坐在一旁看着张氏在那里数钱,忍不住拿过一文到手里看,上面写的是大周,心里思索,不知道是西周还是东周,她虽然懂的不多,可看着穿的衣服却像清朝的,心里有个猜测,莫不是架空不存在的王朝?
见虎妞也凑过来看,桃花猜到她的心思,也不遮掩,又拿了一会儿让她看清楚,才放回张氏手里,张氏见女儿只看看,心疼的摸摸女儿的头。
这一文钱在旁人眼里也不算啥钱,可他们家桃花却是头一次见到钱,“等挣到钱了,娘给你补压岁钱。”
桃花知道张氏的心结在哪里,“娘,我不要压岁钱,你就让我跟你去镇里吧,我不要包子,我就是想跟娘在一起。”
虽然不知道包子多少钱,可看看这白面的价钱还有张氏说买包子时下的决定,就知道一定不便宜,现在家里这种情况,能吃饱就行了,她哪里还敢去奢求吃好的。
桃花知道张氏心软,扑到张氏怀里央求着,“娘,你带我去吧,我穿厚厚的,在披个被子就不冷了。”
张氏叹了口气,“好吧。”
桃花高兴的跳起来,张氏怕她摔到,抱着她放到地上,看到一旁一脸羡慕的虎妞,眸子顿了顿,“虎妞,你在家吧,要是照顾两个,婶子照顾不过来。”
虎妞点点头,笑道,“婶子我乖,你和桃花妹妹去吧。”
张氏点了点头,伸出手欲摸摸虎妞的头,最后终是又收了回来。
这微妙的变化,虎妞又不是孩子,岂会没有注意到,面上天真的笑着,暗下紧咬着牙,果然张氏看着温柔,也是个坏的。
桃花看到张氏这般,心里越发的满意,有些事不是你善良就行的,人一味的善良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有时反而害自己。
张氏抱着被子,领着桃花出屋时,对门程老太太也搂了一身新衣出来,要说桃花能一打眼看出是新衣,是因为衣服上还有折过被压出来的褶子,可见平日里跟本舍不得穿,衣实颜色也鲜,看来只有出门时才穿。
程老太太扫了张氏母女一眼,跨着胳膊上的布包往外走,程大郎正好送母亲出来,见到张氏一副出门的样子,皱了皱眉头,并没有说什么,转身进了屋。
到了村头时,王家的牛车早就等在了那,车上除了王老太太,就是程家的这三口人了,可惜一路上程老太太也没有看张氏一眼,到是与王老太太聊的很投机。
桃花闹着非让张氏抱,无非张氏只能裹着被子抱桃花,哪知道桃花是怕她冻到了才会这样做,坐在张氏怀里,听着王老太太一直夸那个便宜爹,不由得勾起了唇角,看来村里的人很了解程老太太,不知咋知道挑她爱听的说,换成谁都高兴。
足足近了半个时辰,才看到镇子,古代的半个时辰,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小时,要在是坐着马车,要是徒步怎么也要走上一个多时辰。
镇子到是很大,通镇子的一条大道两边都是店铺,房子都是套院,古朴的气氛,桃花很是喜欢。
下了马车后,程老太太直接往里面走,张氏把被子叠好放到了牛车上,才拉着桃花寻布料铺子去,一路上看着镇里人穿的衣着,也是一般,可见这个小地方很穷。
走过几个巷口后,张氏才带着桃花走进一家布庄,牌匾上的四个字桃花到是认得‘周庄布庄’,布庄里有三两个女子在挑布,一穿着青衫的男子在一旁介绍着,抬头看人进来,只扫了一眼,都没有招呼一声。
桃花知道这是通病…势力眼。
就看看张氏的穿着,也知道是穷人。
“小二哥,这里有布头卖吗?”张氏到是习惯了。
“五文钱一斤,你要买多少?”小二一脸果然如此的神色。
桃花其实也不在乎被人这样看,谁让咱穷呢,她此时的注意力全放到了布庄里的布料上,多是麻布和棉布,绸缎极少有几匹在那放着,上面隐隐有着灰尘,可见并没有人买。
☆、第80章:生意(加更)
碎布头多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穷人买的多,用来做鞋底,运气好时遇到边角料大的,拼起来还能给孩子做件衣服。
所以说碎布料一直卖的很好,各家布庄也都有卖的,只可惜有时去都会卖光,今天他们来的巧,到还有东西。
张氏听了到很高兴,原想着这三十文买不了多少呢,这样算下来,可不少东西,“小二哥,布头在哪里,我想挑一下。”
小二一脸的鄙夷之色,“五文钱都让你捡着便宜了,不能挑,在门口的竹篓里,要买就抓过来称重。”
到底还有外人在,张氏被弄的羞魁不已,可奈何家里穷,要是要脸面就得挨饿,穷人哪个不懂这个道理的,好在那三个人并没有回过头来看张氏,到是给张氏留了几分颜面。
张氏感激不已,去门口的竹篓里抓布头。
小二跟本不给张氏好脸色,扭过脸面对买布的几个妇人,瞬间又露出一脸谄媚的笑来,桃花暗骂狗眼看人低,目光这才落到买布的三个人身上。
这才发现中间站着的夫人衣料竟是绸缎的,身边两个看样子到像丫头,在这小镇里头能这般,可见不是普通人家。
桃花就往人家的腰间盯着,琢磨起来,中间女子身腰间到是配了个荷包,结合张氏说的那些,可见这荷包并不是个出彩的。
灵机一动,桃花转身大声向张氏喊道,“娘,那位夫人腰间带的荷包不如娘绣的好看。”
桃花的声音很大,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特别是那夫人右边的穿青衫裙子的丫头,跳起来,“你一个小丫头乱说什么呢?我家夫人腰间的荷包可是咱们镇上唯一刺绣庄卖的,可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的,哪能差了。”
“青枝。”站在夫人左边的丫头唤了一声。
青枝正是指着桃花骂的丫头,被喝了一声,掘起嘴来,“夫人,奴婢说的是实话,又没有说错话。”
那左边的丫头又喝斥道,“青枝,越发的没有规矩了。”
这次,那左边的丫头声音重了几分,青枝到没有在出声,将头扭到一边去。
这边张氏也对桃花招手,一边道歉,“这位夫人,小女年幼,求您不要跟她计较才是。”
小二也从柜台里走出来,一脸的不高兴,“快点,是不是就买这些?”
今日来的可是个大客户,要是真这么走了,掌柜的起不是要辞退他,所以看向张氏母女两个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张氏连连点头,桃花一看张氏要向小二低三下四的,腰板挺的更直了,“我说的没有错,跟本就没有我娘做的好。”
张氏连忙伸手摸桃花的嘴,可已经晚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孙丽蓉淡笑开口,“这位娘子不用担心,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不知夫人可有荷包带在身上,容我看看。”
这位夫人难怪小二不敢得罪,正是小镇上首富孙家的少夫人,孙家以倒卖米而发家,附近几个县的米都是孙家的铺子收,而孙家一直住在这个小镇上,是因为孙家的老太爷出身在这里,怎么也不肯移走,孝道在前,家里的儿孙就都陪着住在小镇上。
过年的时候,孙家在外面县里和镇上的掌柜的带着帐目回来交帐,少不得要打赏一番,孙丽蓉这次带着丫头出来逛,也正好买些粗布回去做些荷包赏给那些掌柜的。
竟不想遇到这样一对母女,她身上带的荷包可是镇上刺绣坊里最好绣娘绣的,竟被指着不如一个村妇绣的,看这村妇也像个老实人,到也起了好奇之心。
张氏见对方没有怪罪很是惊讶,面带羞涩,“这位夫人实在对不住,我手中并没有现成的荷包。”
一边松开捂着桃花的嘴,而在听到对方开口说话后,桃花也松了口气,看小二的态度,就知道这位是个大户人家的,只要引起对方注意就成功了一半。
那叫青枝的丫头听了哼了哼,让张氏的脸又是一红。
红梅侧目过去,暗下摇头,青枝太不懂规矩,今日回府怕少不得要被夫人罚了。
孙丽蓉眸子动了动,柔声道,“不如这样吧,我正好要做些荷包赏给下人,若是娘子有时间,可帮着做一些,就按五十文钱一个算,怎么样?”
张氏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事,桃花听了,在看到傻呆呆的母亲,扯扯张氏的衣襟,张氏才回过神来。
“不知夫人要多少?”
“娘子能做多少就要多少。”孙丽蓉回道,一边看了身边的红梅一眼。
红梅接到示意,福了福身子,走过来,到张氏身边时,从衣袖里掏出半吊钱,“这是一百文钱,是订金,郎子做好荷包后,送到西街的孙府就行。”
张氏举措不安的接过半吊钱,“奴家住在镇外十里地的周村,夫家姓程,夫人只需呼奴家一声张氏就行。”
人家能不问是住在哪里就给银子,孙丽蓉这样做也是想看看眼前女子的为人,见她能报出自家家门,虽然出身小户人家,到是个懂规矩的。
“这个月底前,娘子将荷包送到府上即可。”红梅回去时,还不忘记交待一句。
府里回来的掌柜们要下月初走,夫人即要打赏,要提前几天才是。
张氏连连应下,孙丽蓉让红梅把挑好的几匹布带着,对张氏点头打招呼才出了布庄,临走时多看了桃花一眼,桃花天真的迎视过去,直到对方出了布庄才松了口气。
她一边心里大喜,突来的机会,五文钱一斤的碎布,做出的荷包五十文钱,到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张氏也欢喜不已,直到一旁的小二催促,这才带着桃花买了六斤碎布,又买了各色绣线,才带着桃花走了布庄。
原本张氏只打算买三斤碎布试着做荷包卖,现在人家交了订金,就一口气买了六斤,也不怕卖不出去了,六斤的布加上绣线一大包裹,好在带着竹篓来的,装了满满一下子,母女两个往回走。
☆、第81章:眼馋
桃花记得张氏说过,荷包最好是用香料熏过,那样更招人喜欢,记得张氏说起这些时,脸上还带着失落,毕竟张氏也是从母亲那里听说过,却从来没有见过熏过的荷包。
思及此,桃花看到不远处正有药铺,扯了扯张氏,“娘,咱们要是把荷包弄香了,那家夫人以后一定会还找娘做荷包的。”
张氏有些犹豫,她懂的用的香料也是从娘那里听说的,而且听说也很贵,手里就这些钱,低头见女儿亮亮的眸子,终是不忍心拒绝。
药铺里有二个人在柜台里支着头聊天,见有人进来,其中一个有些微胖,嘴角带两撇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问道,“娘子是看病还是抓药?”
这个时候称呼上对穷人和富人还是有区别的,桃花也发现了,同样是妇人,见了张氏都称为娘子,而那位有钱的孙家夫人就称为夫人。
可见这个时候尊卑还是很严格的,在这个小镇里就如此重视这个规矩,换成大的地方可见是什么样子。
张氏有些拘谨,“有甘松香吗?”
干松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张氏知道的这些香中,又结合那位夫人说要赏给下人,才选中了甘松香。
这男中年男子并没有张氏的衣着而看不起她,“十五文一两,娘子要多少?”
“给、、给我一两吧。”说完一句话,张氏的头低的都抬不起来了。
“好勒,一两甘松香。”另外一个男子声音哄亮,转身把身后下面的柜子抽出来。
微肥的中年男子拿黄纸,两人并没有因为张氏买的少露出鄙夷之色,让张氏没有了先前那样紧张,等拿过纸包送过钱时,脸上也露出笑来。
同样是卖货,遇到的人不同,桃花也因他们对张氏的善意,裂开嘴给个大笑,母女两个来时,张氏一直紧握着桃花的手也松了几分,隐隐的桃花能感受到张氏手里的汗意。
“包子喽,五文钱一个,刚出锅的包子噢。”药铺的斜对面就是一家卖包子的摊铺。
张氏看了心中一喜,“走,娘给你买包子去。”
桃花拉着张氏摇摇头,驻足不前,“娘,咱们买点面回家自己包吧,那样娘也能吃到。”
算算买二十文的白面,在买个萝卜,能包上一大锅的包子,也够家里吃上几天的,要是只单给她买个包子,她怎么咽得下。
见女儿如此懂事,张氏鼻子一酸,轻点颔首,“好,咱们买回去自己。”
算算离月底最少还有十八天,一个荷包五十文,起早贪黑一天怎么也做七八个,这样到时咋也有一百个,那就是五百文,半两银子,够家里半年的用的了。
张氏算过之后,买白面时路过卖肉的,又买了一斤的肉,挑的全是肥肉,靠出来的油正好做灯油,晚上做荷包的油钱也出来了。
往镇口走时又在路边买了一个冻萝卜,母女两个才快步寻王家的牛车去,王家两老口正坐在牛车上,车上放着一块肉,看着也全是肥的,桃花心下叹气,看来穷的不指他们一家啊。
“王大娘。”张氏把桃花抱到牛车上,一边掏出两文钱递过去,“这是车钱。”
王大娘收下钱,笑道,“咱们就走吧,你家婆婆来时说了要在闺女家住几天,就不用等她了。”
看着张氏买的东西,王大娘也就没有拒绝这车钱。
张氏坐回马车上,听了也没有觉得惊讶,程老太太来镇里做什么,她心里清楚,也不想多说,王老太太也了解张氏的性子,是个不多嘴的,也不在多问,人都坐稳后,老老汉才赶着牛车出小镇。
在路上张氏没有闲着,抓出一把碎布料,和王老太太说话时,挑选着能做荷包的布料,又把能做荷包的布料麻布和棉布分开。
桃花看了明白后也跟着一起弄,王老太太连夸桃花懂事。
路上一忙乎,也不记得冷了,等到家时,一竹篓的碎布料,张氏也挑出来了一大半。
“虎妞,今天咱们吃包子。”见虎妞出来接,张氏笑着对她说话。
虎妞眼睛闪亮,“太好喽。”
桃花在一旁嗤笑,她知道这时的虎妞可不是装出来的,就是她想到要能吃包子了,都忍不住流可水,虎妞的性子还不如她稳重呢。
回了屋后,张氏洗手做饭,桃花就坐在炕上继续挑没有分出来的布料,虎妞就坐在一旁,“桃花妹妹,我和你一起弄吧。”
“麻布和棉布分开,挑这些比手撑大的布料。”桃花嫩声的对她说。
多个人跟她干,何乐而不为。
可是不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发现她错了,虎妞跟本分不清麻布和棉布,换成一个七岁的孩子她就不说啥了,可是虎妞怎么也是个两世为人的,就是不懂看也该看明白了吧?
桃花不给面子的把她弄错的当着她的面挑出来,眼角扫着虎妞紧咬唇的样子,撇撇嘴,想要面子就别做让人挑出毛病的事来。
想来也是知道自己做不好,虎妞跳下炕,“我去帮婶子烧火。”
虎妞自己松了口气,桃花亦松了口气。
没有了虎妞在一旁,桃花挑的到快了起来,等外屋张氏把肥肉靠出油后,她也把布挑完了,揉了揉胳膊,身子太小,做了这点活就忍不住胳膊疼了。
外屋张氏把剩下的油梭子剁碎和抄好的萝卜丝拌成馅滋,靠肥油的时候就把面和好了,锅下添了水让虎妞烧火,张氏在屋里炕上桌子做包子。
桃花洗了手也过来帮忙,见女儿像模像样的样子,张氏笑了,一边做一边在旁边给女儿讲怎么做包子,桃花全装不懂,认真的听着。
王氏从前院进来后,先进了西屋,没见到程老太太的身影,从程老汉那里问了才知道人在镇里住下了,高兴的连说做饭去。
没有了程老太太看着,王氏把腊肉拿出来了,见虎妞在烧火,锅台上放着一大花碗的猪油,眼睛闪了闪,“虎妞,你们今天做啥吃的啊?”
虎妞想着以后还要看王氏的脸色活着,少不得讨好,“婶子,我们包萝卜和肉梭子的包子。”
王氏听了巴哒巴哒嘴,“哟,这日子过的可真好,哪像我们啊,天天吃康咽菜的。”
语气忍不住酸了起来,虎妞也做不得主说让王氏也过来吃,低着头烧火,全当没有听出来。
先前还高兴的王氏看着菜板上放的腊肉,也没有了先前的兴奋劲,转身进了屋,见程大郎靠在炕头看书,皮笑肉不笑的说话。
“大哥,大嫂今晚包肉梭子和萝卜的包子,也没有叫你回去吃啊?”王氏就是那种人,看别人过的好,她心里嫉妒。
更有一点,她不好受了,别人也别想高兴了。
程大郎坐在屋里,早就听到对面剁东西的声音,特别是张氏回来对虎妞说的话,他也听到了,要说不馋是假的,回家也没有吃啥好吃的,现在听到王氏说是肉梭子做的,吞了口口水。
可也听出王氏语气里带着嘲弄,所以并不看王氏,翻了一页手里的书,“弟妹晚上不用带我做的饭了。”
王氏嗤笑一下,“那也好,大哥回来几天了,总不回去吃饭,大嫂该瞎寻思什么了。”
这才叫睁眼说瞎话,程大郎和张氏闹的不合,谁都看的出来。
见对方不语,王氏扭身出了屋,程大郎这才放下书,想着就自己过去吃饭,张氏又没有来叫,又落不下脸,看了一眼坐在地上编竹篓的父亲,有了主意。
“爹,晚上一起过去吃吧。”这语气,就像张氏让他过来叫人一样。
程老汉头也没有头,继续手里的手,“我不过去了,你过去吧。”
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话,“她们母女两吃顿好的也挺不容易的。”
平日里老妻做的他都看在眼里,见到张氏母女两也多有愧疚。
程大郎不免失望,看来要他自己过去了,同样失望的还有在门外偷听的王氏,不屑的撇嘴,老头子也偏向着那母女两。
再听不到话,王氏才走开忙着做饭,正看着张氏端着包好的包子出来放锅里放,语气酸道,“大嫂,包这么一大锅的包子,晚上西屋的也带出来了吧?”
桃花从屋里跟出来,“这是我家以后的吃粮。”
就知道王氏的脸皮厚,好在她多了个心眼,跟了出来。不然真怕张氏被弄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可不怕,王氏这么大的人脸皮都这么厚,她才五岁,有啥怕的。
王氏瞪了桃花一眼,声音不大,可桃花也听到了,“有什么了不了起的。”
转身就去柜子里挑东西,端出半碗白面来,又拿出一棵白菜,故意说给东屋的人听,对着里屋喊道,“爹,晚上咱们吃白菜腊肉的包子。”
桃花不眼馋到偷笑,以程老太太吃饭都是分着按量来,这半碗面没有锁起来,怕是忘记了,王氏就这么拿关吃了,就等着被程老太太骂吧。
果然事后程老太太回来后,发现王氏把腊肉白菜和白面都吃了,大骂了三天,吃饭时也支着王氏去喂鸡,等回来时,只给她半碗饭,那般日子王氏的日子极为难过。
这些自然是后话,王氏的话一说完,旁人到没有反应,可屋里的程大郎听了却暗悔不已,早知道这边也吃的好的,就不说刚刚那样的话了,现在还要厚着脸皮去东屋,想着张氏眼里的不屑,程大郎因为自己刚刚的话肠子都悔青了。
☆、第82章:闺女
程大郎辗转反侧的坐在炕上,算算时辰,也快开饭了,这才坐了起来,踩着鞋下炕,扯了扯袍子,才出了屋。
王氏正剁着白菜,抬头一见出来的人,阴阳怪气道,“大哥,这是要吃饭去了啊。”
程大郎嗯了一声,走到东屋门口时,半冷不热的看了了一眼蹲着烧火的张氏,推门进了屋,额角的青筋却跳了起来。
弟妹都开口了,她竟然连个话也没有,果然是个眼皮子浅的妇人。
屋里桌子上碗筷都摆好了,程大郎扫了一眼,见是三双碗筷,脸色略为难看,往炕头一坐,“桃花,去再拿双碗筷来。”
炕里头,桃花和虎妞正把挑出来做不了荷包的碎布捋平放在一起,听了程大郎的话,桃花也不抬头,手扯着布头,就当没有听到。
对这个便宜爹,桃花都懒的多看一眼,一个男人连妻女都照顾不好,只顾着自己享受舒服,这样也就罢了,反正这古代男人就是比女人高一等,可家里都穷成这样了,还想着带着寡妇私奔,桃花就看不起他了。
程大郎原本就觉得没面子,见五岁的女儿都不搭理自己,恼羞成怒,正待要发脾气,虎妞下了炕,“叔,我去拿。”
虎妞想卖个好,等虎妞从柜子里拿了一双碗筷放到桌上时,笑着看向程大郎,看到对方厌恶的眼神,微微一愣,最后低下头回到炕上。
桃花讥讽的勾起一抹唇角,还真是个蠢的,只顾着拍巴屁,也不想想对方怎么看她,程大郎被个寡妇给甩了,两人又是私奔走的,程大郎心里得有多恨张寡妇,张寡妇又寻不到了,虎妞是张寡妇生的,程大郎自然把这恨转移到程大郎身上来了。
不过总算有个人回应他,程大郎心里舒服了些,靠在泥墙上眯起眼睛晃着脑袋,嘴里念叨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随后又咸叹的摇头,桃花暗下侧耳记在心里,这话她到是知道,是苏轼的词,出自哪个却不清楚,可是现在是大周朝,又清朝的衣服,现在又出了苏轼的词,到底是什么朝代桃花也弄不明白了,看来是个架空又与她知道的历史有些关系。
心下又忍不住吐了一口程大郎,这句词想表达的是超凡脱俗,清新高雅,就他这副样子还敢拿这个自居,不过想来古代人这样迂腐的不指程大郎一个吧。
虎妞上辈子上学也没有好好的学,哪里懂这个,一心还在程大郎那厌恶的眼神里没有回过神来呢。
桃花的碎布整理出一半了,张氏也端着一大盆的包子进了屋,等把盆放在桌子上后,程大郎也盘腿坐到了桌旁。
张氏扯着腰间的围裙喊炕尾的两个孩子,“过来吃饭吧。”
虎妞轻应了一声,爬过来挨着张氏坐下,与程大郎正好是对面,桃花到是不急,先把布推到一旁,又下了地。
“娘,我先洗手。”
张氏笑着点点头她的,拦住她,“等着吧,娘给你端去。”
“你看你把孩子宠的。”程大郎咬了口包子,还不忘记斥张氏一句。
张氏埋着头不语,并不是怕这个便宜爹,桃花却是真心不用张氏,“娘,我自己来。”
犹豫了一下,张氏点了点头,坐回桌旁,夹了个包子放在虎妞的碗里,“吃吧。”
虎妞低头拿着包子咬了一小口,听着桃花要洗手她才想起来,她又是烧火又是弄布,现在在抓包子也脏,可桃花都说洗手了,她在说岂不是让人觉得她跟着桃花学?
等桃花洗过手回来时,程大郎两个包子下了肚,张氏给挑花往碗里夹了一个,程大郎已经拿起了第三个,看着白白的大包子,桃花咬了一大口,香味瞬间就扑进鼻子里,满口都是。
香的桃花不自觉的都眯起了眼睛,到古代这么久,还是第二顿吃上这好吃的,张氏看女儿喜欢,笑道,“慢慢吃,还有一大锅呢,娘到时冻到外面去,每顿拿回来给你们蒸几个。”
包子用不了多少面,又是萝卜的,张氏全包了,看着女儿这么瘦小,现在能挣钱了,就不能在亏待了娘。
程大郎在一旁喝道,“孩子才五岁,你别给宠坏了,咱们这样穷人家,将来不高不低的嫁人都难嫁。”
张氏自然又是沉默。
桃花心里冷笑,面上天真的抬起头,说话前先扯出一抹笑,“爹,等你当了官老爷,我就是官家小姐,找什么样人都有。”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程大郎也不知是不是他多想了,听着就觉得女儿在笑话自己。
“这可是奶说的。”桃花无辜的眨眨眼睛。
程大郎刚要喝回去,一听这话,到不知怎么说了,闷声道,“食不言勤不语,一点规矩也不懂,你奶教你好的你咋没学会?竟学了这些。”
“啊”桃花佯装懂了,转头对张氏道,“娘,爹说让我以后学着奶吃饭时骂人,这样行吗?”
张氏心下闷笑,面上道,“不许骂人,吃饭吧。”
抬头对着气的脸都青的程大郎道,“孩子才五岁,你跟她较个什么劲。咱家就是乡下人,要真守那些大户人家的规矩,还不得饿死。”
也不等程大郎说话,变娓娓说了起来,“大户人家的女子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走到哪里都有下人跟着,哪有像咱们这下田地的。”
程大郎啪的把筷子往桌子一上摔,“你的嘴啥时候这么能说了,我就说她一句,你这就说了一堆,我是她父亲,说她几句也说不得了?”
或许旁人没有发现,可桃花还是细心的发现,程大郎与乡下的这些人不同,他一直说话一直是官腔,就是方言少,多是普通话。
真是个虚伪的男人,现在发起脾气来,到是露出本性来了。
张氏埋头吃饭,默不作声。
程大郎见脾气发不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