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同人)[综]太虚剑意+番外 作者:莲子书(晋江vip2014.05.07完结)-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伯温拱手道:“但教陛下记得今日之言,必有此日。”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长安城中熙熙攘攘又过一日,诸般繁华隐于夜色之中,悠长钟声随风传开。
无忌,我所求者,是天下太平,而非天下。我希望你也能记得这一点。
师父,无忌永远记得,永远都记着。
☆、第76章 剑道王道
昭启五年;夏。
金陵城郊。
几名强人拦路劫道;却不料被几人拦下的青年道人轻笑一声后忽然就消失不见了。几人面面相觑;正怔愣间,一道蓝影从几人身后闪过,而后几人相继倒地。
青年身着水合色道袍,背上负着一柄长剑,头戴逍遥巾,手执一卷书册,看来极是文秀。观其姿容,清隽有余;沉静中自有一股逍遥之意。
他这一次出手,就连衣角也没乱;背上长剑更是根本没有出鞘。
一旁林中忽然有人击掌赞道:“好轻功;好身法,好气度,好心性,武当派宋少侠名不虚传,果真有乃师之风。”
青年道人微楞,转头望去,只见林中一名白衣男子信步走出,看来步伐并不大,却在晃眼间就穿过十来丈远到了自己身前。他本待运气御敌,等到看清对方真容,青年不禁笑了起来,揖手为礼,笑道:“当不得杨左使这般夸赞。”
来人一笑,道:“宋少侠实至名归。杨某难道是妄言虚夸之人?几年不见,宋少侠武功又有增进,只不知如今剑法如何了。”
这人正是杨逍无疑。
昔年杨逍任明教光明左使,自灭元而立明后,他领御史中丞之职,掌管御史台,可说位高权重。刘伯温虽任相位,终究不比杨逍有昔年明教资历,与朝中诸多明教之人有旧,若非杨逍并无争权之念,刘伯温能否坐稳相位也是两说。
自明教举事反元之后,如今已过去十数年,杨逍本就年近不惑,如今已过了天命之年,眼见天下太平,心中萌生退意,遂一封乞骸骨的告老折子上去,留下印鉴,带上昔年行走江湖之物便离开了府邸。杨逍内力深厚,多年来保养得益,面容并不显老,看来便如四十许一般。离了长安,他本想回返昆仑,后一转念,决意先往江南走上一趟,这才在金陵城外巧遇了同样出来游历江湖的宋青书。
杨逍见宋青书做道士打扮,竟会遇上这种根本不入流的劫匪,有心想要看看他如今剑术如何,也就隐于林中,却没想到宋青书根本都没用剑便轻轻松松打翻了几人。
宋青书跟着笑道:“这些人也配我出剑?杨左使这是怎地,一身白衣在外行走,莫不是想要重回江湖?”
服色并非可以任意取用。从前元人治国,多数江湖人根本不管什么“朝廷禁令”,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但明朝立后,沿用唐宋关于服色的规制,如大红大紫这些颜色都是有功名官职之人才可能穿着的,平民百姓那就只能身着白衣。以御史中丞之位,除去皇家禁色基本是百无禁忌了,宋青书见杨逍一身白衣出现,心有所感,便未称其“大人”而以昔年江湖旧称呼其“左使”。也是因为两人虽数年未见,但都曾与瑶光有密切关联,算是“久仰”对方的名号,较陌生人要多上几分亲近,否则这昔年明教的旧称旁人唤出来,说不定就遭了秧。
杨逍洒然一笑,道:“宋少侠心思敏锐。某已辞官归故里,左使之称也是不必了。想我杨逍显赫半生,如今无事一身轻,倒也难得的很。今日凑巧见到少侠,何不共饮一杯?”
宋青书原只是心有猜测,却不料杨逍当真辞了官,怔了一会儿才笑着接口:“前辈相邀,敢不从命?我知金陵城内有一家‘怀德酒楼’藏有‘醉生’、‘梦死’两大名酒,又有女儿红、竹叶青、五粮液,不若由我做东,请前辈痛饮一番。”
杨逍也不客套,伸手示意对方先行。
宋青书哪里肯当真先走一步。
论年龄,杨逍比他长上两轮,论辈分,杨逍与瑶光同辈论交,而宋青书名是瑶光师侄,实是瑶光弟子,实实在在地矮了杨逍一辈。
两人在路上僵持片刻,杨逍忍不住笑道:“宋少侠这方面当真像教主,虽是道家出身,某些方面却比那些酸儒还要恪守礼教。也罢,某就托大先走半步。”
虽则瑶光称帝,杨逍私下里依旧习惯称其“教主”。在他心中,“教主”实比“陛下”或“先帝”更多几分含义,而各种隐秘却不足为外人道了。
杨逍举步向前,宋青书随后跟上。
片刻之后,宋青书道:“杨前辈,我有一问欲询前辈。”
杨逍侧眸笑道:“但说无妨。幸而你没有那种想要问话却还‘当讲不当讲’的毛病,否则某定回你一句‘不当讲’。”
宋青书顿时失笑,“昔年小师叔也曾这般驳过一人。小师叔教我待人以诚,有话直言,无需言语中使些手段,徒然污损道心。”
言犹在耳,那人却已离开他多年。
自从那一年上小师叔与五师叔、五嫂去了天鹰教,便是十数年不曾回来。早些年间他还曾去昆仑探望过小师叔,后来明教举事,便只有信件往来了,四年征战之后,他随太师父去见过小师叔一次,却万万料不到那一面便成永诀。到如今,五师叔、五嫂回了武当,就连殷天正也推了赐封以养老为名同到了武当山,明教也已从江湖消了名号,独独昔年武当一派惊才绝艳的“雪竹”不在人间了。
宋青书心中略有些沉郁,很快便摇摇头,道:“杨前辈,请教前辈,我小师叔‘羽化’那一日,杨前辈可曾在场?”
杨逍微怔,这才明白过来宋青书想要问什么,心中不免也是略有些怅然惋惜。
“不瞒少侠,杨某亲眼目睹教主熔倚天剑、屠龙刀,铸成无双宝剑。而后……”
杨逍扯了扯嘴角,眼中流露出一丝怨憎来。
“杨某可不管旁人如何说,在某看来,便是天妒英才,一道雷霆后,某就连替教主入殓也做不到!民间种种仙人传说,某实无法相信……那姓张的小子虽也才华过人,某却始终为教主不平。教主历经坎坷,征战杀伐,灭元而得位,眼见天下将治却撒手而去,大好江山与权位托给那小子。还当真有人敢说教主是女子当权为天所忌,妄图穿凿附会搬弄口舌,呵。”
这也是只有明教旧人才能说得出的话了,若教旁人,那是绝不敢称当今皇帝为“姓张的小子”的。
杨逍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神色已平和下来。
“罢了,那小子也是知恩图报的,没有乱改史册。宋少侠,你可知晓,教主仙逝之后,也曾有人提议让你来继位?”
宋青书愣了愣,竟笑了起来。
从前瑶光多倚重身为光明左使的杨逍,两人私交也算不错,瑶光有时说起武当旧事,不免谈到自己有个师侄与自己学习多年,却未等到对方足以出师便扔下了他,当时瑶光话中满是对那位师侄的赞扬怀念,又有些许愧疚。
杨逍还笑道可以将那位武当少侠接来光明顶。
瑶光摇头叹道,他并不适合此处,如今想来,幸而不曾收徒,否则倒要害了他。
杨逍问,那张无忌又怎样。
瑶光答,无忌身世复杂,既已在此处,也不必再强行脱身,其中祸福尚且难料。
尚且难料。
果真难料。
待到瑶光一夕“羽化登仙”,杨逍在短暂的发懵后很快想到了可以塞住悠悠之口继位之人,于是他前去联络明教旧属,众口一词公推张无忌继位,朝中其他的声音立刻就被压了下去,而殷素素与张翠山极为通情达理,催着张无忌改姓不说,翌日便匆匆离开长安去了武当,殷天正老谋深算,自然不会在这当口糊涂,拉上长子殷野王不多日就交割完权力双双辞官。如此一来,那些还有担心外戚干政之人也全都哑了。
教以文史,教以剑术,教以诸子百家……最后以一国相托。
人世间最高的权力、至尊之位,亦是人世间最沉重的权柄、万民所依。
她早知自己并无子息,若有一日去时,帝位迟早交到她唯一的弟子手中,所以在几年前便收了张无忌做义子,想也是为了这一日。
杨逍每每回思往事,总不免唏嘘。
瑶光连身后事也考虑过,又早早劝得许多明教中人衣锦还乡,托刘伯温照拂朝中明教旧人,却不曾料到,自己会走得那么早吧?
……年号吗……就叫做“昭启”吧。日月昭昭,太白启明。本朝因明教而立,称了一声“明”,年号不妨也以“明”字而来,左使以为如何?
教主所言自然好极。圣火昭昭,日月昭昭,妙极。
凡此种种旧事历历在目,长安城内,物是人非。
杨逍每每触景生情,终究还是在天下安定后辞官远走。
或许在他心里,最看不顺眼的,还是王座之上的并非他所熟悉的那一位惊才绝艳的女子吧。
杨逍知道一个秘密——一个曾经或许会引起大动荡如今却一文不值的秘密,但他仍是小心翼翼地保守着,仿佛这样,他就和那个秘密的主人有一点不同于他人的默契。
那个秘密曾经有三个人知道,而在多年前成昆悄然死在光明顶后就只有他和瑶光知道,如今,世上只有他一人知道了。
明教蛰伏的那几年,成昆曾摸上光明顶试图与瑶光认亲,说自己与前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妻子是师兄妹,两人两情相悦却惨遭阳顶天破坏,成昆大肆述说往事,连自己和阳夫人在光明顶密道偷情也说了出来,还说那一年阳顶天会走火入魔正是因为知道了女儿并非亲生这才怒火攻心,随后成昆以臂上胎记指认瑶光并非阳顶天与阳夫人的女儿,而是他和阳夫人的孩子。成昆本想着明教权柄唾手可得,却没料到那一个秀美雅致的少女会想也不想一剑便杀了他。
当时杨逍隐于暗处,想要出手已晚了一步,随口道这和尚好大的胆子。
瑶光笑道,是啊,居然敢从密道摸上光明顶来,果然是好大的胆子,不过,我也因此知道了一件事。
杨逍心觉不妥,而上方瑶光已将袖口卷到肘部,那一条手臂洁白细腻,并无成昆先前所言的胎记,杨逍震惊不已。
毫无疑问,瑶光并非阳顶天的女儿,甚至也不是阳夫人的孩子,她根本只是一个和明教毫无干系的孤儿而已。至于那一枚圣火令如何会出现在她的襁褓上,那已是连当初抱走了阳夫人女儿却又丢弃在武当山的成昆也无法知晓的事了。或许其中有“天意”,也或许只是巧合而已。
瑶光问,杨左使打算如何?
杨逍答:属下告退,教主好生休息。
此事便如同并未发生过一般,轻轻揭了过去。
倘若再早几年,或许杨逍会将这秘密当做把柄来要挟对方,但当时他竟完全没想过这些,第一个念头竟是“教主不会抛下明教吧”,所以得到对方的试探后,他竟松了口气。
在那之后,这个秘密也逐渐在回忆中变了味道,从苦涩到甘甜,再从甘甜到酸涩,现如今已成了美酒一般的醇香。
杨逍看向面前的青年道人,笑道:“宋少侠可曾想过,当年若是教主将你留在光明顶,今日称帝之人或许便是你了。”
宋青书笑着摇头道:“小师叔不会将我留在光明顶上。”
杨逍微楞,追问道:“何以如此断言?”
宋青书又是一笑,轻轻展开手中书卷,封面上正是《道德经》,他捋平书页,小心翼翼地将书册放进袖中。
“小师叔昔年教我习剑之时,我曾立誓,求学剑道,持恒勤勉,不滥杀,不丧志,不残杀同门,不助纣为虐。我既求学剑道,又怎能再求王道。天下大乱,小师叔不得不仗剑救世,如此,我自然更该专研道法,方才不致使小师叔空劳一场。她剑道绝学,我若能传承几分到后世,便也不负所学。”
杨逍闻言,沉默良久,忽而大笑出声。
“张真人收的好弟子,教主收的好弟子!今日的酒,就让杨某来请吧!宋少侠莫要推辞了,今日一别,恐怕后会无期,也请少侠转告张真人、殷老儿父子、张五侠夫妇,杨某即将回返昆仑,就不亲上武当拜访了,愿几位身体康健、百事无忧。”
宋青书一笑,点头道:“如此,便不辜负前辈美意了。请——”
两人身前已是金陵城门,灿烂暖阳扑面而来。
☆、第77章 墨家巨子
公元前二百五十一年;秦赵长平之战已过去九年;自从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赵国一蹶不振。
此时秦昭王在位已有数十年,随着秦昭王年事渐高;国内人心浮动;王子柱体弱多病,王孙子楚正当盛年。
昔年王孙子楚曾身陷赵国;虽有大商人吕不韦救其回国,但子楚姬妾朱姬与儿子都被扣在赵国。
随着秦昭王身体一天天差下去,秦国有人格外担心起来;此人便是“大商在国”的吕不韦。吕不韦虽救回子楚,却被王子柱以非秦人而嫌恶;吕不韦担心王子柱即位后自己权位不保;彼时更难将朱姬与嬴政带回秦国。
吕不韦心中焦急,多发人手潜入赵国,又联络居住赵国多年的“畜牧大王”乌氏,想要将朱姬和嬴政带回来。秦与赵相隔岂止千里,纵然快马传讯,一来一回也要月余,吕不韦每日对着急报眉头紧锁。
一日,吕不韦进宫见到王孙子楚,不想子楚忽然神秘地将左右屏退,说要介绍一个高人给吕不韦认识。
吕不韦心中实已万分焦灼,哪里有心情认识什么高人,但他更不能与子楚翻脸——他将来的荣华富贵还要着落在子楚身上,于是吕不韦强压怒气做出恭敬模样,静候那位高人从内堂走出。
赢子楚兴奋地说:“这位便是清虚真人,她是道家真人,剑术卓绝,有以一当百之能。”
吕不韦闻听此言,抬头望去,待看清来人,几乎要呆住。
来人身着水合色道袍,头戴莲花上清冠,背负长剑,气度殊异常人。
霞姿月韵,秀美绝伦,双眸清湛,顾盼生辉,实是第一等的美人,气度高华,又如白云闲渡、明月高悬,凛然不可犯,恍惚之间只觉如同仙人下凡。
道家少女揖手为礼,眉目流转间隐约含笑。
“我愿往赵国一行,带回王孙公子。”
吕不韦这才回神,大惊之后随即大喜,恭贺赢子楚寻到高人。
赢子楚亦是面露喜色,激动地承诺道:“清虚真人高义,子楚定不薄待真人!”
道家少女一笑,并未作答,接过子楚所予的密令和手牌便翩然而去,如同白鹤凌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秦王宫。
吕不韦双眼发亮,心中飞快地盘算着要怎样和派出去的人联络——有了这位高人相助,成事指日可待!
数日之后,在武安城外,有一名青年逃入了一座破落偏僻的土地庙,躲在一角。
他盘膝坐着,颓然地想自己今后该怎么办?难道当真找个山野村落终老一生?
他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人中精英,特种兵中的佼佼者,想不到却要在这样的古代寥落终老。他想起从前在部队里的日子,想起他的那些兄弟,想起自己的女友秦青……
如果他没有参加这个见鬼的穿越时光试验就好了!
如果他能回到现代去,他会立刻向秦青求婚!
秦青一定会笑着说“少龙,我愿意”吧?
这个来自现代的特种兵战士在屡遭打击后终于心灰意冷,止不住地回忆着过去,然而对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怎么度过,他却全无头绪!
曾经无比骄傲的项少龙就像是叫花子一般窝在破庙一角。
忽然间,庙内多了个人。
项少龙骇然看去,原来那是个麻布葛衣的中年男人,赤着双足,难怪他听不到脚步声。来人身形高大,或许有两米左右,容貌古朴,神色平静,一对眼却是闪闪有神,除了束发的巾外,身上全无配饰,颇有点出家人苦行僧的模样。
两人互相打量着,过了会儿,却是那人走到项少龙身前,蹲下来道:“这位兄台来自何方?”
项少龙不知对方到底是什么来路,心中警惕,口上应道:“鄙人本是到邯郸去探亲,迷失了路,才走到这里来,若大爷肯告诉鄙人到邯郸如何走法,实感激不尽。”
那人微微一笑,道:“我并不是什么大爷,只不过见你体格魁梧,一表人材,虽落泊至此,两眼仍有不屈傲气,才出言相询。告诉我,你有什么才能?“
项少龙心中暗骂,可是为了探听往邯郸的路途,忍气吞声道:“我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身牛力,不怕做粗活和打架。”
那人微笑道:“你懂使剑吗?“
项少龙点头。
那人淡淡道:“随我来!”
他推开山神庙的后门,没于门后。
项少龙横竖已经无可失去,颇有些破罐子不怕摔的味道,想也不想追了进去,原来里面别有洞天,是个荒芜了的后院,四周围着高墙,中间还有个干涸了的小池,另一端是间小石屋。
项少龙愕然发现院中竟还有一个人,一个少女,而且是一个很美的少女。
她穿的大概是丝绸的衣服,看着像是道士一般,头上还戴着一顶莲花冠,背上背着一柄长剑,乍一看去,就像是画里的人,和传说中的剑仙很是相似。毋庸置疑,她长得很美,但那种美和项少龙从前见过的所有美人都不相同,竟然令他什么旖旎念头都生不出,一瞬之间竟情不自禁地起了跪拜的心思。
少女“咦”了一声,对着屋内道:“元先生,你带来的这人是谁?”
屋内传出一声回答:“是个客人,清虚真人无需在意。”
少女转身再打量项少龙几眼,而后抬起双手,揖手作礼,神色平静地道:“贫道清虚,不知尊驾如何称呼?”
项少龙还是第一次和这种人物打交道,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愣了一会儿才手忙脚乱地抱拳行礼。
“在下项少龙,拜见真人。”
“项少龙?”少女微微皱眉,似乎被这姓名勾起了什么回忆一般,过了会儿她才问道,“敢问项壮士可是楚人?”
项少龙想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楚人”的意思是“楚国的人”,连忙摇头,道:“我是赵国人。”
少女抿了抿唇,不再开口,静静地走到一旁,秀眉微蹙,似乎仍在思索什么。
项少龙,这个姓名她一定听过,只是时隔久远,已有些记不清了。如今是七国兵力,秦尚未一统,提到“项”,很容易令人想到楚国项氏,是以她才有此一问,但对方却说并非楚人,莫非只是错觉吗?
假以“清虚”为名的这位道门少女正是瑶光。
当她再次铸成“上清破云剑”后又遇雷霆,她很是冷静,待得发现周遭环境转变竟是天地变幻她也未惊慌,她花了十余日才弄清自己身处何时何地,当她得知此时仍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兵力之时,她顿时百感交集。
竟是此时。
原是此时。
原来嬴政那般厚待她的因缘是在此时种下。
瑶光想起昔年嬴政给她的诸般荣宠厚爱,想起那一座宫殿中堆满的书册,不觉笑了起来。
她能有今日,纵然师门有功,那一殿的七国藏书也助益不小,若非那些时日遍阅七国书籍,她断不会有后来的学识见闻,也就不会有武平天下文治国家,或许嬴政并非刻意,但他实实在在地推了她一把,让她从一个普通的道门弟子往圣贤更近一步。
无论是从嬴政给她的恩宠,还是从她早年对秦始皇的推崇,于情于理,她都应当助秦国、助嬴政一统天下。
冥冥之中的那股力量已将她带回了这个时代,令她能亲身来到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她若是袖手旁观,岂非辜负这一番奇缘!
瑶光总觉项少龙看起来与旁人有些不同,却一时间也说不清哪里不同,猜想元宗大概是已经饥不择食,见到人就想试试能否传他那套墨家的道理了。
瑶光离开秦王宫后一路往赵国而去,期间吕不韦又使人来信,告诉她到了赵国可以联系乌氏。途中遇到元宗本是偶然,她见元宗遭人追杀就顺手救人,之后才知道元宗竟是这一代的墨家巨子,还是个空有名头号令不动各国墨者的墨家巨子。瑶光也不愿见墨家巨子葬身荒野,就寻个理由打算守到元宗伤势痊愈再行离开,不想元宗竟然又带了外人到藏身处。
瑶光又端详项少龙片刻,料定此人空有蛮力而已,便是心怀不轨也翻不了天,遂笑吟吟地打算看一场好戏。
不多时,元宗拿着一对木剑由屋内走出来,抛了一把给项少龙。
项少龙接剑的时候手往下一沉,显然是没料到木剑会有这么重。他适应了一会儿,这才注意到对方拿的那柄剑竟然无比古怪——剑尖的位置居然是平的,就好似被人齐刷刷砍了一截似的。
元宗注意到项少龙的目光,遂笑道:“这柄剑是本门重宝,唤作墨眉。你若是赢了我,我就告诉你它的秘密。来,攻我两剑试试!”
项少龙拿剑舞了两下,摇头道:“不!我怕伤了你。”
元宗双眼一亮,笑道:“假若你的剑能碰到我的衣服,我立即奉上到邯郸去的地势详图兼盘缠衣服。”
项少龙哈哈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瑶光以袖掩口,发出一声轻笑。
元宗这是被她败得太多,已经到了需要拿着墨眉去欺负外行人的地步了吗?
项少龙虽然身材挺拔,宽肩窄腰,健壮有力,但他那种挥剑的姿态一望而知根本就没学过剑,从前恐怕也就只是仗着蛮力取胜,断不会是墨家巨子的对手。
果不其然,项少龙一剑横扫过去,以硬攻硬,要凭膂力震开对方木剑,元宗却一动不动,手腕一摇,墨眉后发先至,斜劈在他剑上,接着剑尖斜指,似欲标刺项少龙面门。
这之后项少龙似乎不甘心,凭着力气大,连连挥剑,却总被元宗轻而易举地挡开,劈到第七十二剑时,项少龙终于力竭,退后喘着粗气,满脸不敢置信的神色。
瑶光终于忍不住好笑道:“元先生一代剑术宗师,却这般欺侮外行人……”
若无人说也就罢了,此刻瑶光一语道破,元宗脸上顿时有些发烧,讪讪道:“我见他力大身巧,忍不住想试一试。”
瑶光又是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微微摇头,足下轻点,身影一晃就轻飘飘地到了石屋顶上,负手仰头观看流云。
项少龙本还在沮丧,不想那个看起来就很像剑仙的少女忽然露了这么一手,他顿时愕然,看了看石屋墙根,又看看屋顶,怎么看都有三米多高,让他上屋顶他自然也能翻上去,但万万不可能这样轻描淡写地“飞”上去。
项少龙几乎惊掉了下巴,“这是——传说中的轻功?!”
☆、第78章 墨家道家
元宗转头看了屋顶上的人一眼;负手将墨眉背到身后,很是玩味地笑道:“当世轻功身法之中;清虚真人这一手‘梯云纵’论及登高,恐是无人能及。兄台当真好运气,可不是人人都能见到这般绝妙身法。”
瑶光闻声下望;心中好笑,脸上不免流露出一点无奈神色来。
元宗先前被她抵了一句,现下就扔过来好大一顶高帽。她虽不自负;却也不过谦;本想分辨“尚未见过天下英雄”;谁料下方项少龙竟脱口而出“武当梯云纵?!”,瑶光一瞬间变了脸色,目光如电;瞬间射向项少龙双目。
此是春秋战国,七国兵力,尚未有明,更无武当,此世当无人知“武当”一派名号!
瑶光瞬息间念头几转,联系到自己几次玄妙经历,几乎一瞬之间就断定对方也非此世中人,神色微凛,不怒自威,朗声问道:“项壮士自何处知‘武当’二字?”
项少龙顿时张口结舌,满脑子都是“糟糕了”。
他在现代是特种兵里的精英,平时除了训练,有空也会看看武侠玄幻小说,像是武当梯云纵这么有名的标志性的武功他很难不知道,乍一听到“秦朝”竟然有人能用梯云纵,想都没想脱口就说了出来,现在怎么办?
等等!
既然对方这么问,她该不会真是武当派的?!
可武当派的开派祖师张三丰说起来也是宋末才出生的啊!离秦朝那是几千年的距离!
难不成——
这个“清虚真人”也是穿越党?!
从明代武当派穿越到战国末年、秦朝尚未建立的时候,这么一想,好像也不是全无可能?
不对,那时候就有时光穿梭了?
会不会……其实这个人也是现代人,只是走了大运带着武功穿越了?
项少龙脑中一时间刷过无数穿越小说,里面经常有“某某神赐予主角XX能力,XX宝物”等等桥段,他看瑶光的神色也是越来越古怪。
仔细想想……这样一个看起来好像只有十五六的少女,会被这个剑术高超的大叔言语恭敬地称为“真人”,又有这种轻功,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吧?假如这些都是穿越神送的大礼包,嗯,再加上这种容貌气质……倒是挺符合。
问题是……如果这样一来,是自己穿到书里了,还是这个少女也穿了秦朝啊?
项少龙思索许久,大着胆子试探道:“天王盖地虎?”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这是如今的穿越小说里穿越者认亲最经典的对答切口了!
如果对方真是穿越党,两人联手,日子应该就好过多了吧?!
项少龙心中抱以极大的期待,几乎都要两眼变成小星星了。
瑶光却被这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问得皱眉。
诗不像诗,既**故又非隐喻,到底什么意思?
她索性不理,再问一次。
“项壮士如何得知‘武当’名号?”
呃……这……
项少龙感觉对方态度不是很友善,立刻老实回答:“张三丰开创武当一派,座下有七名弟子,并称武当七侠……”
然后有什么来着?
武当派最出名就是在金庸笔下了,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基本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第一人!后来其他的武侠小说也常常提到武当派,但是名气远远比不上金老。不过就算在倚天屠龙记里,武当派也不是主角,他哪能记得多少东西。至于历史上的武当派,项少龙就更不可能去考据了!
瑶光闻言不由得一惊。
能说出张三丰的名号和七位师兄,这就不是单纯巧合了。
她有理由认为对方所说的“武当”便是她拜师的“武当”。
能知道这些,先前却不曾江湖有名,对方若当真是在时空间来回,怕是明之后的人士了……
瑶光还想再问,旁边一道惊诧目光投来,她顿时醒悟此刻元宗尚在,实在不是追问的好时机,遂打量项少龙一眼,改口道:“不想项壮士竟知本门故旧,来日可当闲谈。”
瑶光说到此处,也就从屋顶翩然落地,身姿轻盈,落地之时悄无声息,地上尘土都未有触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项少龙就觉得对方姿态优美,元宗却能看出这般身法已圆融自如,于轻功一道堪称炉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