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太子一系准备自家动手,平河东乱事,将最大的好处收入自家一系囊中。则这军费财计事,说不得也要自家操心,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出来。先不说三司有没有这笔钱,蔡京一系对旧党已经步步退让了,没有和他们争竞什么。要是还为他们苦心孤诣的筹措军费,让旧党得利,蔡京一党才是缺心眼呢。

想要多大好处,就得担多少责任,这是万古不移的至理。他们必须将如何筹措这笔军费的方案奏到赵佶案头,才能让一切都顺利的进行下去。

内书房当中,何灌皱眉沉吟:“是不是就顺势将那南来子拿下?将他掌握的财计事抓在俺们手中,这可是好大一笔财源,据说这南来子家资亦饶。要是能凑两三百万贯,想想办法,再俭省一点,怎么也就将这场平乱事支撑下来了。”

宇文虚中面色凝重,只是摇头:“此事万万行不得!南来子掌握的财计事,是绝大一股力量,官家看重至极。这样贸贸然的将其握在手中,徒遭官家忌惮。现下情势大好,反倒要一切事都徐徐图之,免得横生枝节。”

何灌下意识的敲着面前几案,喝了一口放了许久的饮子。因为不许人入内伺候添换,饮子有些凉了,何灌随口吐掉,皱眉道:“叔通兄,你虑得是。”

话虽然没有说透,可两人都心里有数。动赵佶的钱就跟要他的命也似。而且这笔财源掌握在太子一系手中,太子势力就太大了。

何灌想着想着又恼恨起来,一击几案:“难道就这般放过那南来子不成?以奇技淫巧应奉圣人,为敛财搅得都门骚然。跟阴自联接驻外军马,生出变乱。此等人若是留他在位,则朝纲惑乱,就在眼前!无论如何,此子不能留!远窜琼崖烟瘴,都算是便宜他了!”

也不知道何灌对萧言怎么又这么大怨气,要是萧言在场,估计得叫撞天屈。老子穿越以来,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大宋活动品德教科书,汴梁道德状元郎,什么时候踩你何灌的尾巴了?你老小子有女儿没有?等老子糟蹋完了,你再咬牙切齿的和萧老子放对不迟!

论何灌内心,其实也不知道对萧言这怨气到底何来。也许就因为作为武臣,想被士大夫认可,反而越要表现出对大宋以文驭武的潜规则尊重,越要表现出为士大夫所赞许的气节出来。萧言一南来之人,轻轻松松就身居高位,还活得这么滋润,明目张胆的还保持着自家对神武常胜军的影响,对比自家辛辛苦苦小心翼翼的熬到这般地位,等到将高俅熬得快死才有出头的机会,真是情何以堪啊…………

不过何灌也没那鸟耐烦分析自己心理,这个时候他要上位,就得和萧言誓不两立。现在无非就是将这一切表现出来。咬牙切齿的咒骂之后,还追了一句:“就算将他明正典刑,也不直什么!”

宇文虚中摇头失笑:“怎么会放过此子?今后几日,除定下枢密用人,新设几位安抚制置使之外,就有弹章纷纷。不过却不是指此南来子应奉天家财计事,而是专于他和神武常胜军之间扯不断的联系,作为朝臣,与边镇交通,更引得一路生乱,就是逃不掉的罪名了!这个时候,谁还敢为他出头?就是…………想曲意包容,也还有祖制在!”

在这点上,宇文虚中倒是笃定得很。赵佶帝王心术,他也细心揣摩了。对于萧言这等毫无根基且能生财之人,赵佶自然是愿意用。可是有祖制在,有整个官僚士大夫体系的反对在,就是赵佶想包容萧言继续为他理财,也不能硬顶着干。除非有一股具备相当实力的力量,硬要保萧言,赵佶才好就坡下驴,顺势行事。

可是现在又去哪里寻这一股力量?蔡京梁师成两处,或者退让,或者干脆就和自家这一党站在一处,所争的无非就是好处多少而已。至于那位三大王赵楷,还真不是宇文虚中瞧不起他,外表儒雅倜傥温文,内则是一肚子草。无定见无担待,色厉胆薄。有好处就上,有坏处就躲。现在哪里敢为萧言出头,还巴不得能和萧言撇清干系。现在没人可以救得了这位萧显谟!

只要拿下萧言,河东再顺利平乱,这一局,太子一系,旧党清流中人,就算是大获全胜了。将来掌握朝局,引正人盈朝,大宋如今艰危局面,指日就可刷新振作!

现在这位道君皇帝,愁的只怕就是萧言掌握的这一摊子财计事,到底交给谁来接手。无论如何,对于太子一系而言,这是烫手的石炭,无论如何不能沾手。攻倒萧言,顺便将他背后那位嘉王踩得不能翻身,进而掌握朝局。只能盯着萧言和神武常胜军的关系发力,而不能牵扯到天家财计上面去!

这一番盘算,在宇文虚中心头不知道颠倒了多少回,自以为已经想得再清楚明白不过,时局如何发展,也如掌上观纹一般,再难生出什么变故出来。此时此刻,宇文学士心中充斥得满满的都是自信。

只是可惜了萧言的平燕大功啊…………只是可惜了曾经在燕地血战的那支神武常胜军啊…………

这个念头突然在宇文虚中心头冒起,他甩甩头,又将这点思绪远远抛开。

对于萧言必然要倒霉的下场,何灌也满意得很。他点点头,却又为难道:“既然不能动这南来子财计事,则平乱军费,到底由何而出?难道指望三司么?三司库藏,足够支撑大军入河东平乱么?更不必说某若领两路安抚制置使,当要重整两路军镇,到时候又是源源不断的开销。这些使费,到底如何生出来?”

宇文虚中抬首示意何灌稍安勿躁,轻轻摇头道:“三司库藏有限,而且支放之处颇繁。指望三司为我辈效力,腾挪出来先尽着河东平乱用,老公相一党不会做这个好人的…………而且三司也的确没钱,现在朝中财计是多么大一个窟窿,太尉难道不知道么?圣人既然许了我辈对朝局人事安排,我辈就得拿出一个筹措军费的法子出来回奏圣人,这法子必须可行,而三司是指望不上的…………到时候若是军费不敷,则什么事都不必谈。拖延下去,恐怕还有反复,这南来子说不定就能靠着敛财本事侥幸得脱,则我辈一番谋算,都成泡影了。”

今日谈得太久,饶是何灌打熬得好筋骨,这时候也觉得有点头晕脑胀,不及细想又恼怒击案:“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某领兵打仗可以,生财却没本事。难道大家都白忙一场了么?”

宇文虚中却是越用心思,精神越涨,两眼闪动的,都是锐利的光芒:“这南来子能从禁军财计中挖出坐粜事三百万贯,太尉如何就不能暂支都门禁军经费?每月腾挪一笔,源源接济,三司也总要点缀一点,则足以支撑河东平乱所费。平乱之事,这不就办下来了?”

何灌顿时拍案而起,这下他真的是吓着了,脸色又青又白,看着一脸宁定端坐在那里的宇文虚中:“此事如何行得?”

都门禁军最终和太子一系连成一气倒萧言,原因就是萧言在坐粜事上动了都门禁军的蛋糕。

虽然萧言在球市子,在债券事上回报给都门禁军将门团体的利益还要超过坐粜事所付出的。但是这却是一个不祥的预兆,谁也难保领着整理两路驻泊禁军经费财计事这个差遣的萧言,将来会不会将手仲得越来越长,直到将来不可收拾!

这几十年来,从来不曾上阵的都门禁军团体,已经变得越来越自私贪婪,成为大宋肌体上一个难以割出的毒瘤。谁触动他们的利益,就会遭致强烈的反击。由勋戚将门,皇室外戚,宗室都尉,连同可以在其间伸一把手的某些官僚士大夫,就是通过都门禁军这个团体拼命的对大宋吸血,什么后果都不考虑。直到最后和大宋一起同归于尽。

但凡是下手整治都门禁军的,就没有好结果的。萧言就是最近的前车之鉴。现在宇文虚中却是想让何灌在这上头打主意,饶是何灌自视甚高,又如何敢行其事?

宇文虚中抬手示意何灌安坐,笑道:“太尉,何须如此?”

何灌一屁股坐下来,呼呼喘着粗气,下意识的就压低了嗓门:“叔通,这话岂是能说得的?某要是打这个主意,第二天就得去位,哪里还能出镇河东?更何况,从哪里能挖出这笔钱来?这个念头最好是想都莫想。”

宇文虚中笑意清冷,淡淡道:“那南来子不就从坐粜事生出钱来了么?除了坐粜事外,不是还有个拱卫禁军么?”

禁军上下做生意,在本营内吃空额,冒领名粮,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哪怕再正直的名臣,对这等事情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看不见。但是这十几年来,有两件事做得太过份。

一件就是萧言下手的坐粜事,国家恩养士卒,却为将门来回卖几次钱。还有一件就是拱卫禁军。

吃空额所在多有,不过好歹军号还在,吃空最多也就几成。可是拱卫禁军,却是整个军号都没有了,当初选出的八万军马散尽,这笔经费,朝廷还在源源不断的支付!这个空额实在是吃得血淋淋的,骇人听闻到了极点。其间利益太大,牵扯太深,就是皇城司专门负责采风之人,都不敢回禀于赵佶。人人有数,却人人闭口,就瞒着高高在上的赵佶一人。谁想说破这个,保证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坐粜事无非就是一年三百多万贯,可是拱卫禁军一年军饷马乾,军服添换,各处正项杂项军费开支。一年却是五六百万贯之数都打不住!

其间利益之大,实在惊人,也实在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宇文虚中提及拱卫禁军事,何灌连惊怒的气力都没有了,只是在那里不住摇头,最后苦笑:“叔通兄,这两路安抚制置使,某也不要了,枢府之位,更是想也不敢想。从此就闭门过自家日子,什么事情,某都不敢搀合了。”

宇文虚中放声大笑,拍着何灌肩膀:“何至于此?两万大军每月所费,无非二三十万贯。难道都门禁军将门,连这二三十万贯都腾挪不出来?其他钱财零碎,可以不必论,在拱卫禁军项下开支暂借就是。不过两百万贯,河东事就能了。将来开镇两路,朝廷骤然拿不出大钱,可开镇以后,总要源源接济的。到时候虚报些名粮,每月摊还就是。三分息还是四分息,还不是由着他们?而且学生也在这里担保一句,只要大事能成,则每年坐粜事那二三百万贯,还是一切如旧,再不必提起了!河东都能生乱,难道圣人就不怕都门禁军乱起来么?”

这番话说得肆无忌惮已极。可何灌却没有再惊怒作色,反而皱眉加倍用心的沉思起来。

这样说来,似乎也可以行得?

骤然拿出几百万贯,三司不成,都门禁军这个团体也不能。数目太大,说给谁听谁都能跳起来。可是每月从拱卫禁军项下动支二三十万贯,却轻松许多。禁军那么多将门,弄钱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失之零碎。也只有拱卫禁军项下,能完整的动支出来——毕竟整个军都给吃干净了。

这逐月垫支出来,然后两路开镇,再靠着吃空额还帐,再加上宇文虚中拍胸脯大包大揽的说停了坐粜事。其间利益得失盘算一下,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让都门禁军团体接受。

要斩断萧言这南来子伸向禁军的黑手,他何灌要上位,坐粜事上的损失要弥补回来。总得要付出一些罢…………也许自家还可以老着脸皮,与都门禁军团体各家将门商议一下?

只是这样,自家担的干系可着实不轻啊…………

宇文虚中看何灌沉吟,淡淡一笑。这武夫的心思不难猜,他在想些什么,宇文虚中清清楚楚。

要行大事,要遂抱负,要挽救这大宋危局,再耽搁不得了啊…………我辈正人再不赶紧用事,则到时候就真的积重难返了!

自己身为与君王共治天下的士大夫一员,又何惜此身?

他轻轻拍拍何灌肩头,温言道:“太尉,学生自然不会让太尉负这个责任。只需要太尉召集诸人,一切都是学生的责任。学生为他们担保,学生不成,还有太子!可以保他们两代富贵!有什么后果,都是学生一人承担…………太尉太尉,现在朝局,再不能如此下去了!西军桀骜,神武常胜军作乱河东,朝中幸进壅塞,各处民变纷纷,辽人覆灭,在北面大宋也少了屏藩…………存亡绝续重任,就在我辈肩上,青史斑斑,当留太尉之名!”

何灌一下站起,顿时激昂起来:“好,某就与学士做一遭!”

接着他又泄气,坐下来轻声道:“某只是为学士召集都门禁军将门中人,一切就看学士的本事了。某不发一言,也没什么定见。一切都看学士如何行事罢…………叔通兄,莫怪。”

第二卷 汴梁误 第163章 风起(五)

磬声轻响当中,赵楷缓缓步入景灵西宫静室当中。入眼之处,香烟缭绕,一片金玉打造的静室内,赵佶闭目端坐在云台之上,很有些神仙之概,凡尘俗世半点挂碍也无。

赵楷轻轻走到白玉丹陛之下,舞拜于地,低声回禀:“拜见圣人。”

云台之上,赵佶既不睁眼也不开口,放在平日赵楷就该惶恐了。今日却不知道他得了谁的教导,一脸坚忍神色,就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不言不动,和他老子耗上了。

梁师成在赵佶身后侍立,同样也是一副泥雕木塑的样子。静室之内三人这样默然相对不知道多久,梁师成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才轻手轻脚的趋前,低声在赵佶耳边召唤:“请圣人收功,三大王求见。”

赵佶缓缓吐出一口长气,睁开眼睛,扫了一眼跪在那里的赵楷,淡淡道:“此儿误朕修为不浅…………说罢,又有什么事情需要朕为你收拾?”

赵楷又拜了一下:“儿臣为国事而来。”

赵佶重重哼了一声:“国事?若你以国事为重,当日就该领伐燕统帅之责,为朕克复燕云十六州去!结果任童贯在伐燕主帅位上胡为,最后弄得不可收拾!若你以国事为重,就不该为些许铜臭熏迷了心,开口财计事,闭口财计事。现在你信重的那个理财之臣在河东生出这么大的事情出来,你自己承担不起了,又来搅扰朕!你心中可有一丝一毫国事,一丝一毫以朕这个父亲为念?生生要被你这个孽障气死!”

这一番数落,直是劈头盖脸。梁师成在背后暗自咂舌。

一则是赵佶这番话说得实在太不要脸,哪怕梁师成这等睁眼说瞎话已成习惯的政坛老手也觉得一阵一阵想吐。童贯是赵佶手里使出来的,硬生生的从一个阉竖之辈提拔成率领几十万大军的大军统帅,信重宠爱无以复加。就算当日以赵楷领伐燕重任,这个没什么担待的三大王搅合进去,只有让伐燕战事结局更烂一些。

萧言理财,还不都是应奉给他这个官家,最喜欢铜臭味就是他这个道君皇帝。现在提及却是一脸嫌恶的模样,装B水准高到了相当程度。

赵佶将自家责任,一股脑的全推到了赵楷头上,将自家撇的干干净净,难得还是这般义正词严。

二则就是赵佶这番数落竟然是毫不留情。换一个跪在阶下,估计得咯吱一声晕过去。赵佶在位数十年,威福自操,这番雷霆震怒,不是一般人当得起的。更何况赵楷这等没什么出息,生在深宫,长在妇人手中的亲贵皇子?

这位三大王该被圣人这一番呵斥骂得呜呜哭出来,再死皮赖脸的求圣人伸把手,将他从这泥潭里面拉出来了罢?(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今日什么事情,梁师成都没料准。赵楷虽然被骂得脸色发青,可半点想哭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硬梆梆的又磕了一个头:“儿臣罪重,本心实知。如何敢在圣人面前分辨?圣人要如何处置儿臣,都无怨言。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然则儿臣近些时日,参与国朝财计事,才知国朝窘迫,竟至于斯!圣人操持大宋这么大个家当,实在太难了…………现在边地变乱频生,黎庶嗷嗷待哺。国朝更有如许冗官冗兵,过一日便是一日浩大花费。如何全盘调治这等艰危局面,儿臣何敢呶呶,全由圣人乾纲调理。可儿臣今日前来,就为保枢密院副都承旨,领检查京畿路河北东路驻泊禁军经费财计事显谟阁侍制萧言,河东乱起,虽与萧显谟有瓜田李下之嫌。然则萧显谟实乃理财妙手,现国朝节流暂不可行,这等开源之臣,还请圣人继续信而用之!儿臣以满门良贱以全部职司,力保萧显谟若在自己差遣上,必然实心从事,尽心竭力,若有不孝,则治儿臣欺罔大罪!”

梁师成又张大了嘴巴。

这位也曾是一时风云人物的隐相,颓然的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怎么什么事情都看不明白了呢?先是以自己莫大权势,去对付一个南来之人,结果栽了一个大跟头,现在还没恢复元气。然后就是没揣摩清楚自己伺候这么多年的赵佶的心思,和太子一党贸贸然搅在一起,圣心难免会对他有些想法。然后连这个往日一眼能从嘴巴看到肛门的三大王赵楷,也突然这么有担待了!居然在这么严酷的境遇当中,还要以身家性命来力保这南来子!

他什么时候能想得这么明白了,又这么有勇气了?

赵佶冷冷的看着赵楷,半晌不言不动。等候良久,赵楷终于有些撑持不住,酝酿良久的勇气眼看就要消耗殆尽,背上冷汗一层接着一层的朝外冒,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得瘫倒在地。

自己怎么那么糊涂听了第八平的话,现在这等情况还非要坐实自家和萧言的关系,这不是自家去送死么?就是圣人往日再宠爱自己,这个时候也保不住了…………

赵佶终于开口,淡淡道:“起来罢。”

赵楷僵硬的又顿首一次,撑持着爬起来,垂手侍立。

赵佶摆摆手:“给三哥看座。”

梁师成忙不迭的应了一声,也不招呼其他内使,就自家搬了一个锦凳过去。赵楷犹自呆愣愣的反应不过来。还是梁师成偷偷拉了他一把,赵楷才僵硬的屁股挨着一点边坐下来。

赵佶又深深看了自家这个三儿子一眼,沉声道:“你真要力保萧言?你不知道朝臣对他已然群起而攻之,弹章就要纷纷而上。朕也要召回李伯纪来坐镇西府,更要选重将出镇河东路,将神武常胜军彻底削平么?萧言与神武常胜军牵连极深,将来论罪,谁知道萧言是怎样个下场,就是这般,你还要保这萧某人么?”

坐下之后,赵楷才恢复了一点神智。他也不是笨蛋,不过就是太没担待,有时又太好出风头了一些。看到赵佶态度突然变化,如何不知道第八平教他的这一套看来是有效验了。正暗自庆幸中,赵佶又逼问上来。这个时候赵楷还有什么退路,只有硬着头皮,一脸严肃的答复:“儿臣以身家性命力保萧显谟继续为圣人效命。”

赵佶哼了一声,举起拂尘点了一下赵楷:“三哥,就凭你,力保得了么?最后还不是全要着落在朕的头上,让人为你挡风遮雨?”

赵楷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才坐下来就又滚到在地:“多谢圣人成全!儿臣实感激无地,儿臣昔日荒唐,多亏圣人周全。父皇天高地厚之恩,儿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这萧言若是有半点人心,也该惶愧万分,拿出十二万分的气力,以回报圣人的顾全之意!儿臣…………儿臣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说到此处,赵楷挤出两行清泪,潸然而下,砰砰碰头,一副感动得恨不得碰死在丹陛之前的模样。

赵佶摆摆手:“梁卿,去将三哥扶起来,父子之间,何必如此?还是真性情好一些,不过在天家,这真性情难得啊…………”

梁师成忙不迭的又去扶赵楷,赵楷软软的挂在身上,勉强又坐好了。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感激到骨头里还是现在才觉出后怕来。梁师成偷偷扫视了赵楷一眼,这个三大王,又活转回来了,还不是圣人现在还不能让这个三大王倒台!

那个南来子,运数实在是够强啊…………

赵佶又道:“萧言此子,才具是有一点,也有那么一点微末功劳。然则行事不谨,多有肆意妄为。大宋为臣子的法度,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朕以他理财应奉天家,他就威福自操,以朕赋予的权柄来市恩。接连外镇更是其罪当诛!用人之际,朕也就勉强包容了,实指望他能痛觉自己昨日之非,徐徐改之,以后也稍稍能有些成就。谁知道河东就生出这样的乱事出来,这和他脱不了干系!他非东华门唱出来的,难道朕就诛不得他么?

…………然则三哥你所言,也勉强有几分道理。现在国用窘迫,是瞒不了天下人的。为大局计,但凡用人,还是要用其长。朕如此苦心周全,稍有人心者也该痛改前非才是。你是朕子,清贵是不必说的。你以一身力保这南来子,朕总要顾全点你的体面。对于这南来子的处断,就等等再说,看他有没有愧悔服罪之心…………这应奉天家财计事,说什么也不能再放在枢府了,还是收入内诸司当中。以后由梁宫观提点,具体由谁来行事,看看再说。或者还是这南来子戴罪立功,或者另选他人,这都是论不定的事情…………三哥儿,这些时日朝局波荡,你也要谨言慎行。以后再生出什么事来,就是朕也再回护你不得!”

□□□□□□□□□

赵佶自说自话,就将赵楷来保萧言这桩事情圆起来了。萧言论罪与否,还在两可之间,他道君皇帝还要再看看。萧言的差遣,归于内诸省中,由梁师成提点,不用说他差遣中那个枢密院都承旨可以去了。也算是对他处分的第一步。含含糊糊的既许了要保全萧言顺带保全他这个三儿子,但是什么话也都没有说死。

身为君王,话说到这里已经算是至矣尽矣。作为臣子,总不能不依不饶的讨一个最为实在的许诺。赵楷漏夜而来,居然得到这么一个死中求活的结果,甚而赵佶给的好处还超出他的预料,已经晕晕乎乎的不知道手脚朝哪里摆了。他挨起身来,又朝赵佶行了一礼,就此拜辞。赵佶摆摆手,示意梁师成送他一送。

赵楷和梁师成两人一前一后,步出内殿。到了门口小黄门接过,两人对视一眼。赵楷满眼热切,梁师成却是一脸苦涩。

赵楷今夜来保萧言,也不知道是得了哪位高人指点,的确是死中求活的绝妙招数。太子一系,旧党清流士大夫之辈隐忍这么些年之后,随着原来把持朝局的强人或者去位,或者老去,终于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候跳上前台,一开始就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竟然可以决定朝局中重要的人事安排,让朝局走向,顺着他们的心意发展。

太子与旧党清流士大夫阶层结合的势力如此之大,让赵佶也不能不为之忌惮!

这还不仅仅是朝局中各方实力消长变化的原因,赵佶也隐约能感觉出来。这是大宋朝野之间,对他过去那些年统治造成的结果的剧烈反弹。一旦让此辈势力到了无法制约的地步,必然对他此前作为有所清算。自己现在拥有的巨大而少有制约的权力就一去不复返了。太子也还罢了,他的位置将来迟早要交出去的,可是自己在位时候,手中权力受到限制削弱,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人一旦得到什么,就再舍不得失去了。赵佶虽然号称修炼有成,却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俗人。这欲望比常人还要强烈许多。

无论如何,他也要限制太子一系与旧党清流士大夫辈势力的扩张。他们要从萧言这南来子着手,他就要保住这南来子。但是赵佶不能自己跳到台前,必须有一股在朝中有相当份量的势力出面,以为牵制平衡。他就可以继续操弄帝王权术,维持平衡。

赵楷此来,正合了赵佶的心意。赵楷也是最合适的人选,牵制自家一个儿子,最好用的就是另一个儿子,只要赵楷还在台前,太子就再难威胁到他高高在上的皇权!

所以他只不过稍稍作色一下,就马上遂了赵楷的心意,生怕这个没什么担待的三儿子反悔也似。赵楷力量犹嫌单薄,赵佶一句话又将梁师成拉了进来。萧言差遣归内诸司提点,就是此意。梁师成不管怎么想,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虽然号称隐相,但毕竟是个阉人,一身权位全部依托于赵佶,赵佶真要他做什么事情,他何敢不从?

如果说之间梁师成结好赵楷,是他自家主动投注,这次却是赵佶硬生生拉郎配了。梁师成倒是想大喊不玩了,可是身在局中,岂是想退出就退出的?

内殿大门之外,赵楷对梁师成又施一礼,满脸堆笑道:“梁宫观,今后还请多多照应小王。梁宫观但有什么吩咐,小王无所不从。”

梁师成苦笑回礼:“还不是奉圣人号令行事?吩咐什么的,三大王再不必提。圣人让做什么,微臣便做什么。将来事如何,走一步看一步罢…………微臣还要随侍圣人,自有人送三大王出宫。”

赵楷微笑:“梁宫观但请自便。”

今日不仅逃脱危局,还得了彩头,更确定自家老子没有放弃自己这个儿子。所有风流气度,又都回到了赵楷身上。举止从容优雅,仿佛刚才在丹陛之前差点软成一摊烂泥也似的不是他。

梁师成目送着赵楷脚步轻盈的为两点宫灯所引去远,摇摇头缓缓走回去。

静室当中,赵佶犹自端坐。不过这个时候,赵佶身上却少了一向雍容清贵的气度,满满的都是疲惫。梁师成轻手轻脚的趋前,跪坐下来为赵佶捶腿,轻声劝了一句:“圣人,修炼虽然要紧,也不差这一天半日的,早早休息罢。”

赵佶长叹一声:“朕如何休息得了?几年以来,朕何曾过什么安生日子了?种种事情都凑在一起,误朕道心不浅啊…………”

梁师成继续解劝:“只要圣人在位,龙体康健,还怕调理不好朝局?此刻国家事多,圣人更应该善自珍摄啊…………”

赵佶摇头,疲倦的叹气:“朕这三哥儿,不是什么太有担待的。今日却不知道得了谁的指点,来这石破天惊一举。太子不必说,嫡长之位,生下来就该正位东宫。这三哥儿颇肖朕年轻时候,朕也疼爱。对这两个儿子,朕向来是不偏不倚,怎么却都各怀心思。只是盯着朕身下这个位置,现在就斗得不休了,将来怎么指望他们兄友弟恭,不手足相残?”

这等话以梁师成亲厚,也不敢多说什么,现在赵佶硬将他和赵楷拉在一起,更只能泛泛而论:“两位大王仁孝出自天性,三大王今夜之举,也是发自肺腑,意欲为圣人分忧…………”

赵佶闭着眼睛,就吐了三个字出来:“第八平。”

听到这三个字,梁师成汗毛都竖了起来,干脆闭口。赵佶沉默少顷,又摇头苦笑:“不管这第八平为什么要为三哥儿出主意,现在朕也的确要这三哥儿站出来,为朕挡一下太子的锋芒…………”

梁师成继续闭嘴,恨不得马上就把自己舌头割掉,让自己从来就不具备说话这个功能。如果有可能,耳朵捅聋了更好。

好在赵佶也没有想让他答话的意思,只是郁闷久了,想疏散一下而已,只是自顾自的继续朝下说:“…………三哥儿没什么担待,太子却也嫌木讷暗弱一些,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浑没有自己的主意。那些士大夫辈岂是轻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