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道门-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事人梅清对此却一无所知,只一味在这里硬撑得无比辛苦,却不知碧真那边也不好受。
  前文说过,止相大法本来是一种观法,所谓观法,分为内观、外观。此法据说乃是传自南金丹派,本是在双修法门结合佛门观法而来。外观之法,简单说便是以他相示人,激起他人心中本来欲念。
  只是却有一着,外观之法,需以内观为里,以此法示人,自身也要承受得住才好。初时梅清自身并曾注意碧真对自己下手,且其道行明显差着碧真一大截,因此碧真上来便占据压倒优势。但没想到梅清韧劲十足,好多次明明看他几乎到了忍受的极限,但偏偏他就是牢牢守着未曾崩溃,反倒慢慢地后劲越来越是绵长,不只是这法术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而自己反倒隐隐感觉到了压力,好几次也不免绮念丛生,要不是自己修为深厚,道心坚固,这一段为了斗法也加紧修炼,进境甚速,怕还真就丢丑了。
  不只如此,这家伙的修为这些日子以来一日千里,这份进展不要说亲眼所见,便是传说中道门中的天才人物,也没有这么个快法的。怪不得打赌时说这家伙不能以常理度之,见他初来时还是归鼎之态,这短短一个多月下来,已经可见其火候渐到,怕不已经快到凝丹之时,比起现在自己的修为来,已然是堪堪比肩了。
  再要这么下去,这家伙岂不是要比自己先一步结了丹?真要到了那时,别说什么自己与那老家伙打的赌自己要败北,就算是在梅清面前,这辈子也不用再抬头了。
  因此碧真这一段来,真是不遗余力,背地里拼命修炼,平日便全力在梅清身上施法,只求能压倒梅清,争取这一线胜机。到得后来,好胜之念渐起,已经将自己学这法门时授业人的嘱咐都抛到九霄云外,浑然忘了当初只是要使梅清欲念丛生、耽于情爱、废其修炼的初衷,也忘了法术反噬的危险,只管一力猛进,只求破堡残敌了。
  “我观公子这一段整理文稿进境甚速,但存稿仍多,难达初时预想。碧真左思右想,或是公子闭门独自整理,难免有困惑之时。莫若从今日起,便请公子与碧真同室共厘此稿,或能互相启发,更得精进?”看梅清一直力挺不倒,碧真终于坐不住了。今天一大早,便跑到梅清屋内,浅笑彦彦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方案。
  梅清这一段自觉抵抗力大大增加,现在体内那气旋越发沉凝,信心也随之爆棚,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心中还道:“看你还有何等手段!”
  碧真所居在当年行宫最里边一处偏殿,虽然不是正殿般华丽堂皇,却也雕梁画栋,陈设精美。碧真发话后,梅清便将自己屋内未整理的文稿一并搬了过来,待他自己安置完后才发现,原来碧真案上,也是摊着和自己手中这堆文稿一样的东西,不过有一点不同的,便是碧真的厘清这些稿件时,手边另有一卷帛书为参考。此外一旁,还堆着另外几卷卷着的帛书,看那材质,定然是古物无疑。
  一看这卷帛书,梅清心中便恍然,原来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整理的文稿,想来便是这古帛卷上文字的翻译。这卷古帛看来年份也颇为久远,更难得的是,其上文字俱是古篆,无怪乎需要专人来翻译了。
  上古文字,极其复杂,无论蝌蚪、鸟虫、金鼎等字体,还是四地八荒各类文字,均相差极大,就算是精通普通小篆之人,若非专门下过功夫在其上的,也是往往难辨一二。尤其其中假借之字颇多,又往往有一字多体或一体多字的,更是让人无从下手。
  按说此时大明朝文字考据之风,尚未大兴,各类文物出土也不如后世,对文字的研究,更是还比较浅薄。但梅清却不知为什么,一眼便认出那古帛书上写的,应该便是当年燕地古篆的一种变体,更是分辩出当前摊的这一段文字应该与自己日常所抄的不同,大概是一种祭祀的祝文。
  梅清这还在发呆,一边的碧真却已经浅笑登场。只见此时这位碧真人眼如春水,面如芙蓉,款款行来,直如娇不胜衣的一般,还未开言,已然有一股娇媚芳香扑面而来。
  这等情形,梅清这些日子早就看过一万遍了,只可惜再看一万遍,也一样难以抵挡,只觉得周身内外,又是兽血沸腾,当下不敢怠慢,连忙心分二用,将神念稳稳守住,又推动气旋缓缓转动,化去周身紫焰欲火。
  碧真却不容他这般轻松,往常因登门探看,不几句便得告辞。今日既然同处一室,哪会错失机会,立时便轻声细语地与梅清攀谈起来。
  这位碧真人据传说乃是惜字如金,寻常见了男人都是一脸冰霜,从不理人。若那些曾经苦苦欲拜于碧真人道袍之下而不得的风流子弟们,知道碧真人为了梅清这不解风情的家伙每日里笑靥如花百般诱惑,而梅清反倒痛不欲生时,怕不要立时将这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天字一号大笨蛋登时便打落十八层地狱,还要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梅清可不敢掉以轻心,这位姑***威力,自己知道得一清二楚,不管她在一边说什么,自己就全当春风过驴耳,全不在意。
  “久闻梅公子精于鉴古,饶有令名。贫道这几卷帛书想来公子也看过了,可有何感?”见梅清一个劲的嗯嗯啊啊,碧真话题一转,轻声问道。
  此语一出,却正搔到梅清痒处。他本是好古成痴之人,对上古文字,更是深有兴趣。刚才见了此卷,便有些心动,顺口说道:“依小可之见,这卷帛书或是上古人祭天的祝文之用,但其年代,却难一眼断定。”
  “嘻嘻,年代可是远了去了,这些帛书有商代周代的,也有秦汉之时的。公子若想看时便请随意,只是可要小心些,不要给贫道弄坏了,贫道可是要心疼的,到时候要你赔。”说着,碧真顺手便取过几个卷轴递到梅清手中。说到“要心疼”之时,还伸手拍了拍自己丰满的胸口,心中却不由暗骂该死的梅清,还不快点投降,逼得姑奶奶连色诱都用出来了。
  梅清见碧真伸手相送,不自主的便起手将卷轴接了过来,只见面前佳人燕语莺声,宽大的道袍被那如玉的纤手轻拍之下,内里波涛涌动,登时觉得心神大动,目眩神迷,手中卷轴一下子没拿住就掉在了案上。梅清大窘,连忙收摄心神,将掉下的卷轴捡起,强自答道:“啊,不知哪卷是商代的呢,还望真人指点。”
  碧真听了,咯咯地娇笑起来道:“傻子,笨手笨脚的。你弄坏了哪一卷,哪一卷就是商代的!”
  梅清本已强自支持,再听碧真调笑之语,不由一下子心神恍惚,大叫不妙。以前碧真明火执仗前来挑战,自己自然全力应付,待其走后全力炼化,尚得喘息。这一次彼此相对交谈,更一不小心谈及自己喜爱的话题,放松了警惕,却是着了道。
  此时虽然知道不好,但已经入了彀,碧真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实是难以扳回。梅清心中虽然不断提醒自己,只是体内真元却蠢蠢而动,浑身燥热更是有增无减,欲念升腾,几难再有压制。
  他拼命维护着一点清明,努力地使自己将目光离开碧真那无比诱惑的面容,以逃避这份诱惑。正在苦苦坚持,难以为继之时,忽然眼睛扫到碧真摊在案上的那卷帛书以及一边翻译的文稿,忽然心中一动,想起刚才看到的那段帛书上文字,连忙用尽最后的力气,断喝一声道:“错了!”
  第一卷 七星古砚 第二十六章 上古云篆
  碧真正当眼看着梅清再难坚持,心中大感得意之际,忽然闻得梅清一声断喝“错了”,不由心中一惊,面上表情一怔,不免心神中松得一松。只此一当,梅清终于觅得一线机会,心神稳守玄关,口下不停,继续言道:“真人请看,这一处释文,却是错了!”说罢,空闲的左手指向碧真案上摊开的那卷帛书之上。
  碧真心中暗恼,又不由后悔不迭,刚才好容易寻得获胜之机,却又被这坏家伙给破了。但闻着梅清言语中隐隐透出的那份自信,心中不仅疑惑其所说释文错误莫非真有其事?眼睛便不由自主顺着梅清的手指看去。
  直到此时,梅清才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局是扳回来了,只觉得背后已然全是汗水,不由暗道“侥幸”。心中虽然这般想,口中却不敢稍露端倪,手指向那帛书道:“真人请看,此处原文释本是”金木交并,日炼月烹,根于二乞,分为五行“。
  梅清言道:“此处本文乃是‘根于二气’四字。上古篆文,‘气’、‘乞’二字,恰与现今文字相反。待秦立小篆时,渐次混乱。至今世人,多无识者。真人不可不查。”
  碧真听了梅清此言,顾不得再分心斗法,认真想了一想才道:“此外我本也有怀疑,只是原卷上篆文‘乞’字甚明,才百思不得其解。只是梅公子,此卷乃是云篆所书,难道……你竟然识得古云篆不成?”
  碧真所言云篆,道家或称“真文”、“灵文”,乃是自古所传古篆籀体,后人又模仿云气变幻之形造作而成。道门中人书写符箓之时,其上文字便均由云篆而来。只是后人所学,只不过书写符箓常用的一些文字。较之真正的上古云篆,相距又甚远。若说真正能识其根本,通释全篇的,则是世所罕见了。
  因此碧真虽然听梅清说得头头是道,但心中也不免怀疑。自己手中这几卷道书,惧是由云篆书就。虽然这几年来下了大功夫,但能解得也不过十之二三,其中不免多有臆断错误之词,难以通解。自己也曾请教过门中前辈,言道世间能识得这上古云篆的,除非真正的地仙一流的上古得道真人或有可能,而今世间,怕是早成绝响了。
  这几卷帛书,颇有来历,据明眼人断定,确是传自上古道经,其中法术大异当今世间通传之法,神妙异常。只是空对珍宝,却无缘识读,其中滋味,自不待言。这几年来,碧真所负之责,便是每日想方设法,识读这几卷道经。虽然有高人相助,但其结果依然无法令人满意,这一段以来,更是几乎陷入停顿。
  梅清听了碧真之语,皱眉说道:“云篆不云篆的,在下却不敢说。但这卷帛书乃是上古燕地古篆,绝无疑义。在下对古篆还有些小小见识,虽然不敢说识得,但还能蒙个六七成吧。”
  在梅清想来,六七成已经是谦虚之言,但在碧真耳中,几乎便要给他扣个大言炎炎的帽子了。但看着梅清自信的神态,却偏偏生不出怀疑之心来。碧真迟疑片刻,便顺手取过那卷帛文,指出一行对梅清道:“公子既然说了,碧真本不当怀疑。只是兹事重大,不免要验证一番。还请公子费心指认一下,这一行却是说得什么?”
  梅清借说话之机,体内真元流转,已然渐渐平息下来,心中安稳,也不惧再有别的花样,在碧真手中看过那一行文字,便慢慢解道:“这一行十六字,在下有九个确认无疑,另有四字大致不差。其他三个,却还有些疑问。”说罢,便一一为碧真说明。
  “存神□宫,木生□宫,心火三周,化归黄□……嗯,这最后一字似不难认,既然前一字为黄,后边这字十有八九便是庭字吧?”听了梅清之言,碧真再对照手中释文,出声询道。
  “哦……不错,果当作庭字解”,梅清闻了又想了一想才道:“真人有所不知,这上古篆文,异体甚多,一字有几十种写法也不奇怪,而同字有数种解法也很常见,并不是与现今文字一一对应的。若是不明其意,解来便要难得多了。真人这一卷,莫非是上古时人祭祀时的祝文么?文义难解,在下虽然略明此道,却是难乎为继。”
  “祝文?”碧真听了梅清之言大讶道:“公子亦是道门中人,难道看不出这是法诀么?前些天公子整理的修炼之法,想来也都明白了?”
  “哦——前些天那些东西,我也觉得似乎是什么功法,今天这些是不是什么法诀我怎么会知道?我又不是什么道门中人,也不会修炼,这些什么阴阳坎离水火龙虎婴儿玄姹的,我可是一点也不明白。”梅清理所当然的说道。
  碧真咬牙切齿地盯着梅清,见这小子双目神光灿烂,半夜出去基本上就可以当灯笼用了;眉间紫气凝郁,显是真元金液渐固,离还丹之境不远;举手投足间暗合道机,已然有几分天然出尘之象;再想想这一个多月,自己累死累活用尽手段,都没能在这场斗法中占得便宜。这家伙居然说自己没入道门,未曾修炼!?说瞎话也没有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吧?
  “梅道友——莫非您觉得碧真道行低微,双眼如盲,还是觉得看碧真不屑一顾,连敷衍都懒得敷衍?虽然这一段我二人间有些顶对,但道门间斗法本就不拘一格,难道道友还因此无法释怀么?”碧真脸色不善,说话也不由带了几分火气。
  梅清见碧真咄咄逼人,不由也有几分不满地道:“在下不过实话实说,有什么敷衍不敷衍的?何况以真人身份,要查在下的经历易如反掌,难不成来之前,你对在下的根底还不清楚么?”
  碧真见梅清说话语态不似作伪,心中不由动摇起来。虽然说来她算是内组中人,但事实上不大参与其间,对梅清也只知道筑基不久,究竟其来历详情,无人与她细说,她也没有深入了解。
  想了一下,碧真放缓了口气,对梅清说道:“这其间似有误会,公子勿恼。这些日子以来,碧真的那些小手段,想来公子也有所感?”
  听了碧真之言,梅清自然明白她说的是什么,脸上一红道:“这个自然。梅清又不傻,哪会不知道是真人做的手脚。”
  碧真却并未觉得不好意思,继续问道:“此法称为止相大法,公子可曾听过?”
  梅清想了又想,还是一无所知,只得摇了摇头。
  碧真大讶,说来这止相大法虽然不是什么高深之术,但若不明其意,中了招后化解,却是极难。唯有明其本来的,以内化外,由内观解外观,方能不受其害。但听梅清之言,明明对此一无所知,他又是如何解去的?
  但道门规矩,向无打听他人修炼法门之理,尤其二人此时以法对抗,不分胜负,碧真就更是拉不下脸来问梅清是用的什么法术。其实她也是多虑,梅清根本就一点规矩也不明白,就算她问了,肯定也是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她了。
  “既然如此,冒昧相问,公子化解贫道法术的法门,是传自师门么?”想了半天,碧真换了个方式,委婉地问道。
  虽然此问也有些犯规的嫌疑,但说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只是碧真这般委婉,在梅清听来,可是连心都没过,直接就答道:“什么师门啊,若说呢倒也是有人教我的。”说罢,便将在太清宫中受张启正引荐,由那胖道人传授自己《太初洞玄无上金真玉液龙虎仙丹大法》一事,一五一十,由头至尾给碧真讲了一遍。他见碧真对此事颇为上心,对那大法额外多讲了几句,只是自己也知之不多,只好尽自己所能,尽量描述了一通。
  梅清这里还在不厌其烦地为碧真讲解什么“逆吸顺呼”、“引气上行”、“周天脉络”之时,只见对面的碧真的脸色已经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青,最后再转为苍白,浑身上下不住颤抖,最后终于忍无可忍,素手一拍案面,怒斥一声道:“够了!梅道友,就算碧真先时确有得罪,你也不用如此戏弄我吧!退一万步,碧真再有不是,你我间也还有份香火缘法,你竟然,你竟然……”她纤手指着梅清,樱唇颤抖,气得再说不出话来,两行清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
  梅清大讶,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自己自然是实话实说,但看碧真气成这个样子,显然不是无理取闹,其间莫非有什么误会不成?
  梅清张大了口,一时不知如何解释。碧真却猛然自己这般失态,大失平日道心平和之态,心中一惊,知道一时气愤,结了心魔,心中不由又是委曲,又是难过,瞪了梅清两眼,一言不发,起身而去。
  按说碧真的修为,虽然还未至万般由他不动心的境界,但也是心如止水,难有波动。能把这位碧真人气得道心不稳,泪流满面,要真传出去,梅清也真值得骄傲了。
  梅清自己心中毫无自满之意,反倒心中略有不安。虽然碧真与他斗了这么长时间,但对这位美女道士,他也并无恶感。当然也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道基根本,若换个其他修道人见有人来坏自己道基的,估计也不会这么想了。
  既然已经把人气跑了,梅清也乐得清闲。这一个多月,天天在痛苦的煎熬,终于今天没有人来压迫自己,梅清长长舒了一口气,伸个懒腰,只觉得无比轻松。只是不经意,却发现那体内气旋,依然在不停流转,不由暗自苦笑,这一个月弄的,运气化气,都成了本能了。
  直到午后,碧真才又回转来。只是此时碧真脸上再无一丝笑意,眼睛深处,依然隐隐的燃烧着怒火。她进门后,便坐在梅清眼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直直地盯着梅清道:“说吧,梅道友,你要怎样,才肯为我释解那几卷古书?”
  第一卷 七星古砚 第二十七章 初闻道谛
  今日只得一章,惭愧……
  有点累了,各位兄弟们让老集也喘息喘息吧。明日保证双更。
  这一段不太好写啊。可能各位看着累,老集写着是更累。
  ===================
  梅清苦笑一声,知道这位碧真人只怕是把自己恨上了。估计她定然是以为自己恨她前一段时间暗算自己斗法一事,因此故意报复她,才出言相戏。其实自己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为什么她偏偏就不信,口口声声非得要认为自己是修炼了什么道法的一般。
  长叹一声,梅清无奈的说道:“真人对我怕是有所误会,我不知道真人所说的道术修炼是什么,但我确实没经过其他法术的学习。若真人有意让我释解这几卷道经的话,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其中许多词句,我本自不解,这样去释义,确是为难。不若真人便略微给我讲一下这道法入门的理论,也好让我有个了解,释注起来庶几不至于差得太多。”
  碧真盯着梅清看了半天,见他一脸真诚,确实不似作伪,心中不由几度彷徨。按梅清自己说的话,打死碧真也不会相信。但现在这情况,也令碧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思之再三,碧真便心下有了主张,开言道:“如此便依公子。只是碧真所学,乃是传自当年全真门下清净一宗,本是女丹,自然无法与公子交换。幸好金丹大道,本自相通,碧真便以另一套丹法赠与公子如何?”
  梅清见碧真之言,知道她还是不肯相信自己,苦笑道:“我却要真人的丹法做什么,那上边写的这些玄奥之词,我是只知其词不明其义,因此想要劳烦真人为我讲解些个,免得解经时不辩东西。”
  碧真美目连闪,至此才有些相信梅清是真不明道义,当时心中惊疑不定。沉吟片刻,张口答道:“如此便依公子。今日心绪不宁,便从明日始,请公子再来此处,我便依自己所知,一一为公子讲述明白便是。”
  说到这里,碧真停顿了一会,又继续说道:“只是有一言,道法全凭师承,按说绝无我为道友传讲道法的道理。不过公子既然已经入道,你我本是道友,互相切磋,似无不可。不知梅道友意下如何?”
  梅清点头道:“梅清自无异议。却有一事相求,真人一口一个‘道友’,梅清着实有些难受。若真人相呼,直呼在下表字‘三清’便可,切莫要再称我道友了。”
  “三清么?”碧真微笑道,“我却有些信公子未修道了,试问哪个修道人敢起这么样的名号呢。不若我便直呼公子之名,公子便称我为碧真。公子以真人相称,碧真也觉得不便呢。”
  “如此甚好”,梅清心情甚佳道:“那明日咱们便开始,只是……碧真相试的手段,是不是就可以免去了?”
  碧真闻言脸上一红道:“此事……却有此麻烦。实不相瞒,初时我只为了斗气,一意孤行,与你斗法未多思量,适才才发现心魔已动,现下已然泥足深陷,抽身不得。修道之人,最怕的便是这劫数不知何时而至。我修炼至金液大成阶段已经有些日子,只望能迈过这道坎,凝得金丹,只是迟迟未得机缘。此次稍知机缘,想来此次与你斗法,便是我的劫数。过得去,自然海阔天空,过不去,只怕今生再无缘得窥大道。”
  梅清一听不由有些郁闷道:“如此咱们这场比试还要继续不成?只是——劫数这东西,不是能躲就躲么,哪有你这般上赶着不撒手的?”
  碧真听了梅清之言不由笑道:“你还真是一点不明白呢。修道之人,劫数与机缘本是相随相伴,岂是躲就躲得过去的?——你也不用因此生气,其实是我的劫数,又何尝不是你的劫数?是我的机缘,又何尝不是你的机缘?若非你是修道之人,我岂敢妄以大法相试。此一关既然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估计也就差不多到火候了。这时候,咱们二人却是更应小心谨慎,只求双双顿开此锁才好,万勿有懈怠之心。”
  梅清道:“罢了罢了,你说什么是什么。比就比,反正也这长时间了,我又怕什么。小心哪天我真顶不住了,吃亏的可是你。”
  碧真听了梅清之言,却咯咯娇笑起来道:“怎么说得这么吓人似的,不瞒你说,碧真这周身上下,可有几件厉害东西。梅清你要敢撒野,指不定谁吃亏呢。”
  次日早间,梅清比往常特地早了些赶来仁圣宫,才入了院中,便见碧真的小道童明镜迎上前来,道是碧真在后园相候,要梅清到后园相见。
  这座仁圣宫既然曾为皇家行宫,其后自然也有一处小小园林,规模不大,却颇有特色。一入园中,只见苍翠满眼,俱是松柏林立。沿着林间小径行来,入眼苍碧森森,耳边松风阵阵,令人颇有出世之想。
  行不多久,见前方转弯处一处青石台上,小亭翼然欲飞。拾阶而上,便见两株古柏如凌云烟柱,直冲天际。碧真身着一身素色道袍,正在柏下,打一套不知名的拳法。
  此时日出东方,映得满眼松针反射出的金色光芒不断晃动,更显得碧真飘然如画中仙子一般。只见她动作似快实慢,手掌划出道道弧线如鸟飞花落也似,缠绵于周身四侧。
  随着最后一个收势,碧真双掌回抱,又复覆掌下压,缓缓止住,长长吐出一口气,整个人也凝止不动。
  梅清这些日子,光顾着与碧真斗法,真正正眼观察这位美女道长的时间并不多。此次难得心中清净,在一旁欣赏良久,却是大饱眼福。
  只可惜梅大公子正在飘飘然之际,碧真已然收了功,转回头对着梅清甜甜一笑,双目中似有异芒一闪——轰的一声,又来了。
  还好梅清早有准备,因此倒不至于失了阵脚。他缓缓走过来,坐在一旁石凳之上,眼睛却一直看着碧真笑道:“古人说仙子凌波去,还只是传说罢了。今观碧真舞姿翩然飞动,不让天人,信不我欺呢。”
  既然昨天已经言明二人间这场争斗定然要有个收场,梅清也不愿一直这么被动的防守下去,心中一动,也不避讳心中欣赏之意,便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
  碧真闻了梅清之言,眼中不由露出几分赞许之意,笑着说道:“怎么一夜不见,可是变得聪明,知道以言破相了?只是说什么舞姿可是丢人了,此乃九禽戏,寻常导引之法罢了,有什么翩然飞动的?”
  “导引之法?”梅清一楞,随即笑道:“原来导引便是这样的拳法或动功么?我还一直以为导引便是引导体内气机行走脉络,便称作导引呢。”
  碧真也呆了片刻,随意咯咯娇笑了起来,为梅清解释道:“气机行走,是谓行气。导引却是体术。虽然导引之时,也要辅以行气之法,只是此二者,可是不能混为一谈呢。梅大公子这么有才学的人,居然要闹这样的笑话,传出去不怕人把大牙笑掉了,亏你也敢说出口。”
  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石凳坐下,把一双秀眼看着梅清,咯咯地笑个不住。
  梅清看碧真刚才行功良久,面色潮红,格外动人,又见她笑个不住,更觉得心动不已,连忙收摄心神,出言问道:“碧真什么事这般欢喜,笑得如此开心?”
  碧真微微摇摇头答道:“也没什么原因,忽然觉得心中很是轻松,就是忍不住要笑罢了。”
  梅清看着碧真毫无烟火气息的笑容,心中也觉得轻松无比,便要也随着笑出来。
  正在此时,心中那团气旋一紧,登时震荡起来,便如有什么吸引,摇摇欲坠一般。梅清大惊,连忙定定地收住心神,这才明白刚才碧真一笑,虽然不似前些天般令人欲焰升腾,其中险恶之处,却怕是犹有过之。
  只是这般法门,却不如那欲焰般易于化去,既已入心,便再难驱除。梅清虽然勉力而为,但总是心旌摇荡,难以平定。
  “清少着相了。既然非色,何必要空?与其苦苦支撑,何如顺其自然?”碧真的声音如天籁般在耳边响起,闻在梅清心中,却如金钟大吕,铮然有声。
  梅清听了碧真之言,便如钟磬之间在耳边铮然响起,心中恍然一动,便即平息,哈哈笑道:“果然如此。笑时便当笑,何以化为?碧真这法门,却是越来越厉害了。”
  碧真微笑道:“清少突飞猛进,碧真若再原地踏步,岂非令人羞煞?适才确是心有所感,对这法门有了些得益之处,让清少见笑了。”
  梅清谢道:“多谢碧真指点。只是不知碧真既为道门中人,何为言空言色?既然相斗以法,又何必出言点醒梅清?”
  正当此时,那小道童明镜由台下款款行来,手中托着一方素木茶盘,置于石桌之上。其上两杯清茗,茶汤碧透清莹,袅袅升腾着烟雾。一缕清香,随风悠然飘荡,透入鼻间,直令人有腋下生风之感。
  碧真轻轻做了个请的手势,纤手轻取一杯清茶,置于瑶鼻下轻闻其香,这才浅酌半口,面上透出一份娴然。梅清也不客气,取过一杯,细品其味,入口略带几分苦意,随即便是一股幽香直透胸臆。
  “清少可知道门由来,源于何代?”碧真却不答梅清之言,开言反诘道。
  “若在下记得不差,应该是本自先秦诸子中老庄道家之说。其后东汉张陵建教蜀地鹤鸣山,方有道教之传。”
  “清少大材。只是道门之中,有仪,有理,有法。其义理,乃是源自道家老庄之说;其科仪,自张陵建教而后,因袭相传;其法,却起自上古神仙方士。”碧真侃侃言道。
  “碧真所说,便指春秋时神仙家么?”梅清问道。
  神仙家所指,乃是春秋战国之时一派,与道、儒、墨、法等并立,学说不似其他诸家为着经世济人修身强国,其根本目的说来倒也简单,只有四个字:长生不老。
  碧真听了梅清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