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面积最大的新川郡(越中东部),则由椎名家占据,椎名家同时也越中守护代,其家主椎名康胤也是新川郡郡代。

不过在永禄三年之后,越后之势力,已经进入新川郡。

而砺波郡(越中西南部)现在则是一向宗的势力范围。

以上只是大概范围,实际上各郡之间多方势力犬牙交错。

作为昔日越中三守护代之一的神保家,现在的情况,应该用劫后重生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永正十七年,即一五二零年,神保家家主神保庆宗败于长尾为景(上杉谦信之父),而自刃,神保氏衰灭。

——之后其子神保长职复兴神保家,击败了入侵之一向宗,并重新恢复家族旧领妇负郡,射水郡。

——完成中兴大业之后的神保长职意气奋发,发起了越中统一战,向另一越中守护代椎名家发功攻势。

—。书。—椎名家当时顶不住神保长职的攻势,遂向上杉谦信求援,成为上杉谦信介入越中的口实。

—。屋。—永禄三年,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前一年,上杉谦信沿着他祖父,父亲的当初出兵越中的路线,第一次出阵越中。

椎名家在上杉谦信的帮助之下,击败了神保长职的军势,后又经数度激战,上杉谦信两度攻陷神保家本城富山城。

神保长职不得已下经过能登畠山义纲的仲介向上杉谦信降伏。

因为椎名康胤引别国势力借兵插手越中一事,神保长职与椎名康胤二人结下了化不开的恩仇。

神保长职降伏上杉谦信之后,上杉谦信对其从轻发落,让他保留了妇负郡,射水郡两郡。

故而作为城生城斋藤家的盟友,神保家的势力绝对不是李晓现在可以撼动的,若李晓攻击城生城,就必须考虑神保家的反应和态度。

李晓必须考虑到,若攻陷了城生城,引来神保家的征讨大军,那必须如此处置应对。

听完横谷幸重的禀报后,李晓对越中情报做了一些安排,就让他退下,继续负责对城生城的监视。

接下来的日子起,李晓就要抓紧自己的常备训练了,立即组建成新军,增强自己的实力。

眼下他的三百常备,已是训练有成,李晓立即交给岛胜猛,让他与原来的两百常备,重新编组城五百人军势。

李晓重中之重是将这支常备,迅速训练成精锐军势,以投入战斗。

李晓首先在小幡晓宪原来铁炮队的基础上,扩建了编组了自己的铁炮队。

李晓花了一笔重金,来向近江商人购买铁炮,为自己组建了一支八十人的铁炮队。

这购买铁炮的费用,几乎花光了李晓所有的积蓄,还预支了今年神冈银山的所有收入,等于向盐屋秋贞借了一屁股的债,但是李晓深信这笔钱花得物有所值。

在之前的战斗中,李晓已经见识到铁炮这种热火器,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

铁炮除了拥有极高的杀伤力外,其轰鸣的响声,也会震慑住,很多对铁炮不明所以的下级足轻。

并且除了铁炮采用之外,李晓还决定参考这个时代,已在欧洲成为主流战术的西班牙方阵,以及未来在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手里,将来大发光芒的莫里斯方阵。

李晓决定采用铁炮队和足轻队混编的方式,将自己的常备训练成一支正规的战术编队。

西班牙步兵方阵继承于马其顿方阵和古罗马军团方阵,以连队,纵队,步兵团为军事编制。

连队一般在两百五十到三百人之间,纵队则有四至五个连队,步兵团则有三个纵队组成。

以其军事编制,以及执行作战任务,近似于近代的团,营级单位。

在西班牙步兵方阵,一般是以纵队作为最小作战单位,一个纵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连队,即长矛手连队和火枪手连队,有时候还混编有戟兵、剑盾兵连队。

在十六世纪一段时期时,西班牙方阵这种军制统治着欧洲战争。

而李晓将要采用的战术编队,同样战阵线列化,主要效仿古斯塔夫二世的方法。

古斯塔夫二世,是李晓小学时候看过一本世界二十位军事家传记知道的,对其印象十分深刻。

历史上,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国王,在后来评价上,既是一位出色的名将,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改革家。

他所大放异彩的时代是,作为新教徒阵营一方参与的三十年战争。

不过古斯塔夫的战术,并非是自己独创,他战术效仿之人是荷兰名将莫斯里亲王。

莫里斯发明的战斗队形,被称为“莫里斯横队”,同样是参照自古罗马军团方阵,以及后来的西班牙方阵。

李晓想出这个想法之后,第二天找来岛胜猛,小幡晓宪,木下小一郎等家中大将商议。

李晓的想法,对这个时代的日本人而言,简直是闻所未闻,即使如岛胜猛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从未听说过,什么战术编队。

岛胜猛率先向李晓提出疑问:“请问主公,你的所思所想,臣下从未听说过。一般而论,各国大名备队合战时的战法,都是在合战中,由铁炮队,弓足轻队在阵前先行射击,之后再由枪足轻队压上进攻,主公如此所谓战术编队,有何过人之处?”

李晓向岛胜猛解释言道:“这过去的战法,都是适用了弓足轻战术,不适合铁炮足轻的战术。铁炮不同于弓箭,射程比之远,射速比弓箭慢,杀伤力比弓箭强,所以新战法使用,完全是配合铁炮加枪足轻的新式战法。”

铁炮队加枪足轻的新式战法?

李晓此言一出,众家臣都顿时表示惊愕。

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班牙方阵

在十六世纪,世界上大体有两个区域,已经长期将火器列装部队,并应用于实战之中。

这两个区域,一个是欧陆,一个就是明朝。

由于火绳枪是以平射,射速慢的特点,不同于弓箭可以抛射,并且射速较之快,所以欧陆,明国的军事家们一直寻求一种,发挥火绳枪最大威力的阵形。

在明朝,戚继光南平倭寇后,北调长城,以防蒙古的游牧骑兵。

当时明朝军队火器普及率极高,戚继光针为了发挥火器的优势,用车步混同的方式,组建车营。

车营的战法,就是用坚固的战车作为防御屏障,将火器装在车上,遇敌时拒车防守,并以鸟铳、火箭、佛郎机轮番施放,作为打击。

不过车营的战法,对李晓而言,并不适合日本作战,日本多山地,少平原,车营行驶不便,而且日本也没有那么多驮马来驮车。

事实上西班牙方阵除了长矛火枪混同外,较之明国的车阵,以及同为戚继光发明火器步兵混同的鸳鸯阵,有一个根本上战术的革新。

岛胜猛,师冈一羽,小幡晓宪,木下小一郎,大藏长安他们五个面面相窥,对着李晓抛出的一个又一个新名词,一个又是一个新概念,现在是一团雾水,满脑子浆糊的局面。

李晓顿时因此生出一种穿越者的优越感,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谁说整天玩游戏,玩不出知识来的。

西班牙方阵,就是信长之野望里,南蛮科技,西班牙最后一项科技树的西国方阵。

李晓装出一副知识渊博的模样来,言道:“这个新战法,我将他命名为西国方阵,就是效仿泰西国,哦,不,你们叫南蛮人的战法。”

“南蛮人的战法?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南蛮人的战法?”岛胜猛,大藏长安是李晓家臣团中仅有见过南蛮人的,都是他们当年在博多游历,学习时候见过南蛮人。

“没错,铁炮就是我们明国人发明,然后传给南蛮人,之后南蛮人又传到日本的。”李晓为了加强他们对于新式战法的信心,作了一番解释。

听到这里,岛胜猛,师冈一羽他们都一起点头,对于铁炮从种子岛传入日本,这一点他们是知道的。

“西国战法在泰西,额,也就是南蛮人那边,是主流战法很是厉害,他们针对铁炮的特点,将铁炮队设计成8—12排的站位方式。”

“8—12排?为什么要这么长呢?”小幡晓宪当场提出疑问,他是李晓麾下的铁炮组头,对铁炮自然十分了解。

一般日本的合战之上,铁炮队都是站在己方长枪足轻阵的前列,要么站姿,要么跪姿站成一排,或者是站,跪两姿态,站成两排同时齐射。

铁炮足轻开完一枪后,迅速溜回到队伍最后面。

而在小幡晓宪的理解里,铁炮是只能平射,不能像弓箭般抛射,如果站成8—12排不意味着,后排的人射击,很容易击中前排,或者只能朝天空放枪。

李晓向小幡晓宪点了点头,言道:“你说的没错,不过遭遇敌军时,西国方阵的铁炮队,只有第一排才能射击,然后第一排铁炮足轻射击完毕后,在排与排的间隙中后退,退到最后一排去装弹,让第二排铁炮足轻射击。这样的战术,我将他称为后退装弹战术!”

李晓此话一出,顿时在场之人都是一团雾水,只有小幡晓宪脸上脸上露出了喜不自胜的神色。

他言道:“主公,这战法十分高明,如此我们的铁炮队就可以不间断的,从头射击到尾了。”

小幡晓宪此言一出,众人才微微略有所悟,并非其他人的悟性差,只是对于铁炮这新鲜事务,大多数人都不了解。

李晓微微一笑对小幡晓宪的领悟力表示了赞许。

所谓的后退装弹战术,正如他刚才所说。

就是当遇敌时,第一排火枪手齐射后,第一排的火枪手在排与排的间隙中,后退到最后一排去装弹。待前排火枪射击都射击完毕后,原本第一排的火枪手已装填完毕,在原阵势最后一排的位子上射击。

最后火枪队的阵势,不向前,反而是在射击之中,步步倒退,又称之为反向前进(couter march)。

据说西班牙人说,假设有十排以上的火枪横队,还有充足的弹药,西班牙方阵就可以保证,战事从头到尾,火枪火力一直不间断。

在历史上西班牙人最早是在,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帕维亚之战(公元一五二五年),第一次采用后退装弹战术,然后打得法军打败,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被俘。

西班牙方阵,以这种后退装弹战术,在欧洲战场力压旧时代封建军队,以至一百多年后在燧发枪问世并逐步得到完善时,这种战法仍然是弥补火枪发射速率太慢这一缺陷的主要手段。

不过后退装弹战法,并非西班牙人独创,明初大将沐英,本愿寺和尚,魔王都采取过类似的三段击。

小幡晓宪越想越是兴奋,颇为乐观地言道:“主公,这个战法真是绝妙,如此一来,铁炮队就不用,担心第一发齐射打完之后,没有后续的火力,而不得不撤退了。铁炮队可以一直留着战场上。敌势来多少就可以消灭多少了。”

李晓听后微微一笑,小幡晓宪太想当然了。

李晓正要详细地向小幡晓宪解释所谓三段击的战法。

这时岛胜猛却乘此向李晓说出了疑问:“主公大人,臣下有一事不明,这后退装弹射击,与普通齐射相比较,实际上射速没有提高,反而变慢了。”

顿了顿岛胜猛整理了一番思路,言道:“以我们新组建的八十人铁炮队而言,在只装一次弹丸的情况下,八十支铁炮齐射,或者八十支铁炮后退装弹射击,两者射出的弹丸比较,都是八十发。”

“而若是两次装弹情况,八十支铁炮两次齐射时,可以打出一百六十发,而后退装弹射击,在同时只能打出九十发。若在这时候敌军杀到阵前,铁炮队只能退却,并且这还不扣除铁炮手在队列中行进的时间。如此杀伤力不是反而小了吗?”

岛胜猛这么一说,所有人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李晓也是面露诧异,倒不是别的,他是没想到岛胜猛童鞋的数学学得这么好。

小幡晓宪连忙替李晓解释言道:“岛胜猛大人,你说错了,实际上主公这样的战法,并非是提高铁炮的射击数量。打个比方,若是大人率领军势,冲击我主持的铁炮足轻防御时,大人会如何处置呢?”

岛胜猛凝眉微微一思索,言道:“我会在距离你铁炮足轻二十间以外的距离,缓缓前进,并用弓足轻在远处放箭骚扰,待你们铁炮齐射之后,我再命部下在铁炮足轻装弹丸的空档,全力冲锋杀到你们面前。”

小幡晓宪点了点头言道:“没错,岛胜猛大人,不愧是本家首席大将,经验丰富,因为大人知道,铁炮射程虽然有二十间,在二十间这个距离上射击,对足轻的杀伤力不仅最小,而且命中率最差。所以阁下用弓足轻骚扰,迫使我的铁炮足轻不得不放枪自卫。这样铁炮足轻齐射之后,装弹空隙这段长的时间。大人就可以乘机来袭了。”

岛胜猛听到此也恍然大悟,言道:“原来如此。原来后退装弹,就是为了一直维持用铁炮的不间断射击。”

李晓记得当时蒙古骑兵对付明朝军队,都是用远距离用骑射,疾驰旋走等种种办法,引诱明朝士兵把持不住,提前将火器在远距离齐射,然后乘装弹这个空档,再抵近砍杀。

这种情况并非只有严格纪律就能约束住的,人都从众心理,若是有一人受伤或者害怕下,提前将铁炮打出,那么其余的人不明就会,也会纷纷跟着射击。

李晓转而言道:“不仅如此,打个比方,在二十间距离上,十支铁炮齐射只能杀伤一人,而十五间距离上,同样十支铁炮就可以打死两人,十间,铁炮齐射就可以杀伤三人,越是抵近射击,铁炮的威力和精准度就越强。而不间断火力的杀伤,肯定要强过远距离齐射。”

听李晓这么一说,众人信心更足,对这种西国方阵更加期待,有的人甚至以为只要全军都装备了铁炮,那简直同等军势数量之下,毫无敌手可言。

李晓对此摇了摇头,这又是一种想当然尔,不过他没有去更正这一说法,在日后的训练中,他们会发现,这西国方阵的优点缺点之处。

不过在欧洲历史上,西班牙方阵确实具有划时代作用,革新了当时的主流战法,并流行了一百多年,后来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以及日后普鲁士陆军缔造者,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大帝弗里德里希二世,都是在西班牙方阵的基础上,进行战法革新。

与西班牙方阵相比较。

戚继光的鸳鸯阵,后来为了对付蒙古,也作了改进之后,配上了鸟铳,三眼铳等火器,但这些火器的使用方法,与弓箭类似,只是一种阵法配属,并没有突出火器的作用。

魔王在十一年后长筱合战时的三段射,他是将各备队配属的铁炮队,集合在一起使用,是一种将铁炮队单独列出运用的战法,比之西班牙方阵并没有长枪铁炮混同的概念。

这个时代还远非铁炮无敌的时代,在长筱合战中,武田家阵亡的一万两千人中,被织田信长三千铁炮足轻用三段射干掉的,也只是的一部分而已。

未来的几十年内,战场上的主角仍是冷兵器。

西班牙方阵只是在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历史上,其中一个过程,并没有实现取缔。

就李晓所知,对西班牙方阵而言,在没有掩体,防马栅,以及地形配合下,应对上大规模骑兵的冲击,胜算还是不高的。

这一趋势只有到了后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手里才改变,古斯塔夫二世用他的刚塑造出瑞典陆军,击败当时堪称精锐的波兰翼骑兵(也就是帝国时代2最高级轻骑兵)。

当时古斯塔夫二世在西班牙方阵改进的基础上,还引入步炮协同的概念,而最后击败波兰骑兵的,还是靠他的瑞典骑兵。

不过李晓并没有想那么多,他眼下做的只需要革新铁炮战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强铁炮杀伤力,这一步就可以了。

现在在李晓组建的西国方阵中,也分为铁炮足轻队,枪足轻队两队。

方阵采取线性队列排列,纵列八排,也就是说,李晓的八十名铁炮足轻分为八个波次轮流射击,每次十人射击。

李晓将以长枪足轻队居中,而铁炮队分为左右翼排列。

由于当时铁炮技术还未成熟,尚十分精贵,不可能大规模装备的缘故,所以李晓决定将枪足轻和铁炮足轻,以二比一的比例组成方阵。

也就是说他的枪足轻队为一百六十人。而枪足轻队同样也是分成纵列八排,横列二十人,这样与两翼各四十名的铁炮队,组成一个8*30,240人的长方形方阵。

不过在历史上,很多西班牙方阵上,火枪手则是包围在长矛手的四周,这样可以完成四面击敌的作用,但这样的布阵对于火枪手而言,太过奢侈。

李晓让铁炮队分布于两翼,而枪足轻队居于中央的战法,更靠近古斯塔夫二世所创造的瑞典方阵一点。

但是李晓也知道,这样的瑞典方阵有个明显缺点,就是正面火力强大,但两翼却十分薄弱。

若敌军以一路军势在前吸引,而分出另一路军势猛攻方阵的侧翼,那么李晓的西国方阵就只能沦为一个笑话,彻底玩完。

这点在历史上,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是以训练有素的骑兵队来掩护侧翼,并且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在决战进行的关键时刻,可以听从号令实现正面的左右九十度原地横向转移。

这样可以使得始终将方阵正面,对准敌军的来袭方向。

李晓没有强大的骑兵队,只能退而求其次,他在西国方阵两翼各布置了一百人常备,作为侧翼掩护。这一百人常备以七十枪足轻,三十弓足轻混编。

这样就有足够兵力可以掩护西国方阵的侧翼,而剩下的六十常备则被李晓编入直属,作为自己的亲卫,也是战场最后的预备队。

如此李晓的五百常备就真正成军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求出仕

永禄七年,七月。

为了应对上杉谦信第五次出兵川中岛,武田信玄亲率大军从本城踯躅崎馆出阵。

武田家上下摆出了决战的态势,除了让李晓留守飞驒之外,武田信玄命山县昌景的飞驒征讨军迅速与姊小路家,内岛家达成合议。

不仅如此,武田信玄还调回了正在上野国对箕轮城支城仓贺野城进行第二次攻略的,武田胜赖,内藤昌丰的上野国军团。

武田信玄命飞驒,上野两个军团,在位于川中岛以南的盐崎城,与他的本阵大军会合,准备于上杉谦信决战。

接到武田信玄的调命之后,山县昌景中止了对樱洞城的攻城,派出使者与姊小路良赖媾和。

姊小路家显然也已经从秘密渠道中,得知上杉谦信第五次出阵川中岛的消息,全城上下无论武士,足轻是一副绝处逢生的模样。

连姊小路良赖也庆幸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神明的庇佑。

而武田家众将眼见就要到手的胜利,居然就这样放弃,都是十分的沮丧,特别是木曾义昌见自己的木曾众付出了伤亡近半的代价,眼见胜利就在眼前,居然就这样放弃,顿时直接……直接华丽的病倒了。

了解到武田家急于退兵的心理,姊小路良赖这个谈判高手,在谈判桌上,将战场上原本丢失的,都追讨了回来。

经过三家商议,姊小路家,内岛家只是表面上降伏,却并未割让任何领地。

谈判结束,姊小路良赖立即向武田家交了起请文,表示降伏,两家停战,并交纳了两个无关紧要的人质,武田家收下人质后,山县昌景便下令撤围,飞驒征讨军撤回武田家领内。

而原来背叛姊小路家向武田家降伏的,高堂城城主广濑宗城,被武田信玄划入了李晓的配下。

同时出于对木曾家此次出兵的损失,武田信玄则给了木曾家一千贯钱作为补偿。

神冈之町。

清晨天已经亮堂,居酒屋的老板贵九郎,一副眯着眼睛,打着呵欠的模样,走到店铺钱将门拉开。

门一打开,就发现一名男子双手插胸站在店门前。

贵九郎顿时吓了一跳,退后了一步,这时他才看清楚这名男子一副武士打扮,腰间别着一把武士刀,不过打扮多有点邋遢,虽然对方的模样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但神色之间却有几分沧桑。

“很抱歉,令大人在门外久等了。”贵九郎立即做出一副十分恭敬的模样。

对方对贵九郎的问候点了点头,大步走进屋子,将武士刀放在桌上,然后言道:“老板拿酒来。”

贵九郎见一开门就有生意做,自然是十分高兴,连忙入内拿了酒和杯子,放在了这名武士的桌上,然后恭敬地问:“请问大人,还需要什么下酒的?本店的青梅陪清酒很有名的,神冈城的不少武士大人们都喜欢这么吃。”

对方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然后就自顾一个人倒酒,自斟自饮起来。

贵九郎见对方举止古怪,也没有多嘴追问,回到靠里的账台上,擦洗起碗具来。

居酒屋中,只有贵九郎和那名喝闷酒的武士,显得格外安静。

贵九郎一边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一边偷眼打量着对方,这名武士喝得很快,似乎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然后借酒一舒胸中之不快,随即就是一瓶见底,对方有几分倦态的脸上,这时也透出了一丝红润。

那名武士喝完酒后,恢复了一些精神出声问道:“老板,这里什么地方?”

贵九郎赔笑道:“这里是神冈之町。”

“神冈之町,我似乎没听说过?”

贵九郎点了点头,反而问道:“大人,应该是外来的人吧,听口音似乎是三河人?”

武士点了点头言道:“老板,你说的不错。”

“是三河武士啊!”贵九郎暗自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他开居酒屋多年,见过不少三河国的武士。

三河自来出勇猛善战之人,所以很多三河武士举止都十分粗豪,不过眼前这名武士,似乎看来没有那股彪悍之意,说话间虽有些难以亲近,但脾气无疑温和多了。

贵九郎笑言道:“这真是巧合,小人以前在信浓国饭田城下,帮兄长打理居酒屋九年,所以见过不少来自三河的商人,而阁下的口音,小人一听就听出来了。”

“原来是饭田城,嗯,那你为什么来这偏僻的飞驒开居酒屋呢?还有我刚才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贵九郎呵呵一笑,言道:“大人,请让小人一件一件说来,大人远在三河所以对飞驒的情形有所不知,这座神冈城和这神冈之町,分别是去年和今年,由武田家的李晓大人,刚刚建起的,所以大人不知晓并不奇怪。”

“而小人兄长在饭田城,听人说起这神冈之町新建,并且城主李晓大人向商人们做出承若,任何店铺在神冈城开店,头一年店租赋税全免,小人兄长和小人都觉得,这里是个赚钱的地方,所以小人就来这里,帮助兄长又开了间居酒屋。”

这名武士点了点头,言道:“是这样,显然老板在这里生意是不错的。”

贵九郎诧异问道:“阁下怎么知道?”

这名武士解释言道:“很简单,我一早来这城下町,寻遍四处就发现了你一家居酒屋,而以这座城下町的规模而论,最少有两三千人,所以老板的生意肯定不会差。否则你的脸上也不会满是笑容了。”

贵九郎点了点头言道:“大人前面的话说的没错,可是小人是做生意的,一天到晚都对客人都必须笑脸相迎,大人,怎么能从小人的笑脸里,看出小人真正的心情呢?”

这名武士也露出一丝笑意,言道:“是的,笑脸是可以伪装,不过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时,那一刻神情却不会骗人,方才老板在打开门时,我看见老板虽是一副睡意,但脸上却是自得满足的神态。若是生意不好,绝不是这样的表情。”

贵九郎听对方这么说,显然心情大好,笑呵呵地点头言道:“你说的没错,城中住着不少武士大人,承蒙他们的光顾,本店生意却是不错,而且这些武士都很守规矩,从来都不扰民闹事。这点才是令小人放心的。”

这名武士点了点头:“武士能遵守自身的准则,除了自身以外,自然是这位城主御下有术了。至于这位李晓大人,我在三河时,早已听闻过他的勇武之名,是连越后的辉虎公都不能奈何的人物,没想到他不仅是名将,将这城下町也治理得这么井井有条。”

贵九郎听这名武士如此推崇李晓,问道:“那敢问这位大人,是来投奔武田家的吗?不过可惜,阁下似乎错过了机会,年初时,城主大人,招募常备,不少身怀武艺的浪人从各地来投。现在似乎没有了。”

对方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言道:“并非如此,我只是路过。”

贵九郎见对方突然不说话,似乎陷入了某种沉思,感到十分好奇,心想:这位武士大人,怎么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多的心事,似乎刚刚遭遇了什么很不开心的事情。

对了,三河武士,听说去年这时候三河闹得很厉害,年初时好容易才平定下来,难道是因为那件事?

贵九郎想到这里,按捺不住好奇心,出声问道:“大人,刚出三河来的,听说那的净土真宗闹得很厉害,还发动了一向一揆,现在怎么样了?”

听贵九郎这么问,这名武士抬起头,双目中透出一股厉色,贵九郎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将头低了下来。

正好在这时,居酒屋外来了第一批客人,好几名足轻走进了居酒屋。

贵九郎心底松了一口气,连忙跑到店门口,赔笑言道:“几位来了,小人早已经备好了青梅和酒,请几位品尝。”

这几名足轻哈哈一笑,其中一人言道:“贵九老板,快上酒,今日操练久了,现在口里像着了火般。”

随着这几名足轻之后,又陆续有不少客人来到这居酒屋。

店中吵杂的言语陆续传入这名武士耳里,不过他并没有抬头,他的耳边回荡着,轰鸣在三河那片土地上的铁炮声,那一幕幕同族相惨的情景。

无数本属于同一家族,并肩作战的兄弟,却因为信仰不同,彼此骨肉相残,无数人倒下。

这名武士闭上眼睛,低声喃喃地念叨道:“峰谷大人,主公,他背弃了之前的约定。土屋大人,这就是你用生命守护的主公,你的血白流了,不值得啊。”

想到这里这名武士,感觉自己忍不住,差一点热泪流下。

意识到自己将要失态,他暗自对自己言道,三河武士,宁可流血也不能流泪,流泪是不能正视自己,懦弱的一种表现。

想到这里,这名武士猛然用拳头将桌上的酒瓶酒碟砸碎,他的右手随即被碎片割破,鲜血直流。

在如此剧痛的刺激之下,这名武士止了泪,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霍然而起,然后在桌面上留下了酒钱以及赔偿酒具破损的钱后,大步离开居酒屋。

这名武士将武士刀重新插在腰间后,走到街道上,这时神冈之町的街道上,已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副颇为繁华的景象。

如果按照之前居酒屋老板所说的,这座神冈之町只是新建半年,那么眼前所见的繁华真是难以置信,真的只有半年吗?

这名武士走到街道,看着匆匆而过的行人,还有神态肃然的武士在众人敬畏的眼光中,从街道边从容行过。

他的心中反而更感到一丝落寂,天下之大,已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这一次他是从主家出奔而走,等于是一名弃臣,不再见容于主公,什么松平家第一智士,这样的名号已与他无关。

现在他只是一个丧家之犬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