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田秀舍-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竹想,村里人不提起白氏也会拿这些事四处招摇的,她不就是这样的性子么。因此撇了撇。也没跟着附和。
“趁着年轻,赶着再多养两个孙子。我也还不算老。可以帮着你带。”
青竹却道:“冬郎都还这么小,以后再说吧。”
“是,不急,慢慢来。我在家也给他做了好些小衣裳小鞋子,正好回来了也能穿。”说着便从里间搬出个箩筐来。里面乱七八糟的堆了些从那些旧衣裳改出来的衣物。青竹看了两眼,也没伸手去捡,只道:“放那吧,辛苦你做这些。”
“不都是给孙子做的,说什么辛苦呢。”又见青竹身上的衣服好,便又夸赞道:“这做了官奶奶就是不一样了。我听那宝珠也一口一个奶奶的称呼,真正是极好的。”
青竹道:“娘还记得以前来往的贺兄吧,听说已经去了湘南,还做了个知府,也成家了,将他母亲也接了去。”
“哟,这可真是翻了身。”不过一提起贺钧,白氏就满心觉得遗憾,怎么明霞就没这个福分呢,要是命好些如今已是知府太太:“哎,真是悔不当初,姓贺的在平昌时就该将他俩的事给定下,现在后悔也没用。”
青竹道:“明霞不是不愿意么,也强求不来。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缘分,有缘无分,大约就说的这件事。”白氏苦笑了一下。又催促青竹去睡觉。她也回了房。
只见永柱着灯下刨木头,白氏见状忙问:“弄这个做什么,别吵着了孙子,也该睡觉了。”
“我还打算给冬郎做个小床。”
“当真是心疼孙子。”白氏赶着铺好了床。
永柱在灯下对了一下木头的宽厚,实在不行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只好明天再弄。
“我说你活了半辈子的人了,怎么还是不会说话。才吃饭的时候,你没瞅着大媳妇脸上不高兴吗。这才过了几天安静日子,难道又要闹到鸡犬不宁?”
白氏停顿了一下,忙问:“我什么时候说错了话?”
“还有没有,你眼里不是只有冬郎?大媳妇不就因为这个才冷冰冰的?”
白氏道:“我心疼谁那是我的自由。她生不出儿子来,难道还要怪在我的头上不成?养了两个毛丫头,到头来都是赔钱货。”
“你还说这样的话,二媳妇走后,不多亏了大孙女帮着写,帮着算,你还嫌弃。”
白氏不想和永柱计较,因此也不吱声,她是瞧不上林翠枝,也看不惯两个孙女,改不了了。
永柱收拾好了,这才脱了衣服上床,早就吹了灯,屋里黑越越的。他枕着头道:“给的那几疋布,我看还是拿去送人吧。”
“干嘛要去送?”
“庄户人家,穿不了那么好的衣裳,再说也可惜了。”
“儿子当了官,难道连身好衣服也不该有吗?这些布只怕花钱也没处去买。青竹说也是些官太太送的。我看得好好留着,那颜色好的给明霞做两套衣裳。颜色深的,我一套给你也做一套。辛辛苦苦养了一回儿子,难道连这个也享受不了?不光这些布,还匣子里还有几根好东西,我也不认识,后来问青竹,听说是紫参,最是滋补的好东西。白放着只怕会长虫,我看该炖了汤给你补下身子。”
永柱嘟囔道:“好好的,补什么。”
青竹自然也没忘记夏家的姐妹,也给她们留了礼,准备哪天回夏家时给他们带过去。
那墙角栽种的金银花依旧长势不错这里还未打花苞。青竹又关心起种的黄连来,永柱道:“冬月里挖了一棵给郝大夫看了,郝大夫说还要再长一年才行。”
青竹道:“黄连是费时日,要不采了这些还是种点别的吧。对了,程巡抚家的夫人夸赞咱们家的板鸭做的得好,我看要不要今年多做一些,我也好拿去送人。”
永柱道:“这里鸭子才喂了十七只,每天能捡五六个蛋。要不然自己孵一回吧。毛驴卖了一匹,倒卖了三两银子。”
青竹点头道:“慢慢的扩大规模吧。”
宝珠正在里屋收拾东西,听见外面的这些谈话,心想这农家日子过得倒十分有趣。粮食能从地里长出来,要吃肉可以喂家畜喂鱼,要穿衣服可以自己种麻种棉花来纺。这样的小日子实在不错。
永柱花了两天时间,硬给冬郎做出了一架小床。和一般的床不同,还在地上做了四个小轮子,可以推着走。永柱说要上一层桐油,青竹却道:“冬郎那么小,怕闻了那些不好,这样就很不错了。”青竹心想和现代的婴儿推车有得一比,她确实很喜欢。
“爹的手就是巧,如今连木工也做得。”
永柱倒很谦虚:“轮子是让李木匠帮着刨的,我也做不出来。将就用吧。我当阿公的也做不了衣服鞋帽,就这架小床希望他喜欢。”
“肯定喜欢。”青竹由衷的说道。
翠枝见青竹有了冬郎,二老都快乐上天了,很有些不忿。不免想到自己养两个女儿时的情景来,不都是项家的儿女么,这偏心也偏得太厉害了。
“大嫂,豆豆呢,我正找她。”
翠枝道:“她替我跑腿去了,一会儿回来我就让她过来。”
青竹又向她招手,翠枝想有什么好事呢。青竹暗暗的塞给了翠枝一只裹金镯子,低声道:“这个你收着,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我……那里……”翠枝本想说我哪里受得起,可握着镯子,激动得已不知如何是好。心想青竹倒是个有良心的,不管什么好东西都记得他们房里,当初青竹在这边受气的时候,没有白费她的一片疼惜。
青竹想少东在家任劳任怨的帮着跑这跑那,她就给银子也不好,不如拿些实际的东西给他们,至于铺子的事,她一直都记着呢。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筹谋
回来了三天,青竹一直记挂着青梅姐妹的事。这天一早,带了了冬郎,和宝珠一道往南溪村而去。
青竹的突然到访倒让青兰惊了一跳:“真是的,二姐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倒让人好生意外,快快请里面坐。”又看了看宝珠,一张陌生的面孔,又偏着头问:“这是谁呀?”
宝珠忙给青兰福了福身子,笑道:“小姐叫我宝珠就好。”
青兰头一回有人称她为小姐,感觉怪怪的。这才发现了青竹怀里的孩子,凑上前一瞧,立马笑道:“呀,真是个可爱的娃。多大呢?”
青竹道:“四个多月了。大姐他们呢?”
青兰笑道:“还在地里忙呢,要插小秧。他们让我在家看着,顺便帮着带一下小平安。”想要倒水给青竹喝,却发现壶里的水已经没了,只好现去烧。
青竹抱着冬郎来到神位前,带着他作揖行礼,口中又念道:“娘,您外孙来看你了。这一年来过得可好?”
宝珠也跟着一道行礼。青竹有许多话想要和青兰说,便让宝珠帮着看孩子,自己去找她。
“家里人可都好?”
青兰正忙着烧火,突然听见青竹问,忙答道:“都挺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成哥儿呢,在学堂可还好?”
青兰沉默了一阵子才缓缓开口道:“成哥儿他没去学里了。”
“为何?”
“他说在家帮着大姐他们干点活,自己温书就行,不想再去学堂里呆着。”
青竹听罢笑道:“这样也行,当初贺钧也没进学堂正轨的学过几天,现在不也中了进士么。只要他肯上进,没有不成的事。”
青兰却苦笑着摇摇头:“但愿如二姐说的这般,就再好不过了。”
青竹没瞅出青兰的话里有话和她的异样来。过了一阵又听见一阵叮叮咚咚的脚步声,接着门口出现了个小小的身子,青竹回头一看,只见是小平安,忙向他招手道:“小平安,过来,让二姨抱抱。”
小平安却不认识青竹的样子,惊惶的看了青竹两眼,一副躲闪的样子。
青竹和青兰说:“这小家伙就不认得我了,这才走了多久没见呀。不过个子是长高了一截。”
青兰道:“他越大越怕生起来。一点不像个男孩子。我还和大姐说该再养个闺女。那得多好玩。”
青竹想青兰在姐妹中最小,从小就帮着带成哥儿,这里又带平安兄弟俩。所以就格外喜欢比她还小的女孩子,偏偏家里却没有。
待到中午时青梅等回来了,见了青竹也分外的喜欢。青竹带了见面礼来,青梅再三谢了。不过一年的时间没见,青竹却觉得青梅似乎更添了几分老成。心想母亲没了,要照管妹妹和弟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真是辛苦了她。
夏成又问青竹:“二姐夫怎么没一道回来呢?”
“你二姐夫忙公事哪里走得开。”
青梅在跟前也道:“是呀,二妹夫如今都当官了,还真是件大喜事。”又见青竹一身衣服颜色样式虽然都很朴素简单,但那面料却是上乘的。心想二妹在项家苦熬了这些年,也终于出头了。
青竹这里又对夏成道:“你努力上进,以后比你二姐夫强。”
夏成只腼腆的笑笑。并未开口。
坐了满满一桌的人,先供了夏临和蔡氏的饭,这才开动。饭桌上就吉祥和平安俩个吃饭不老实,一刻也静不下来。这久违的团聚,青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用了午饭没多久。青竹说要回去了。青梅找了两件小平安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给了青竹,虽然是穿过的。但大都还是半新的衣物,都是青梅一针一线自己缝的。青竹也不嫌弃,便让宝珠包了衣裳,又道了谢,去了村口正好有同路的车,赶了车回榔头村去。
往夏家走了一趟,宝珠一路上都没怎么言语,青竹瞧出了些异样来,笑问着她:“你是怎么呢?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的事,奶奶不用担心。”
“没有就好。”
宝珠兀自望着那连绵起伏的山丘,早已经心潮澎湃,来了平昌这几日,见多了各种相聚欢笑,她也着实有些想家了。也不知家里的那些兄弟姐妹如今过得如何,父亲是不是依旧的嗜酒好赌,母亲呢,也不知还在不在。这些年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讨厌。只是那个家她还能回得去吗?
到家时,青竹转达了青梅等对项家二老的问候。正好少东也在这边,见了冬郎就想伸手去抱。青竹当真也递了过去。少东抱着孩子,一口一句:“冬郎,我是你大伯父,笑一个。”
哪知冬郎却脑袋偏向一旁,根本不给少东面子。
“对了,我曾在信上说过不养黄鳝和泥鳅,改养螃蟹。下了蟹苗没?”
少东一面逗着冬郎,一面和青竹道:“今年蟹苗价高,跑了好些地方才买了养起来。不过弟妹倒是算着了,现在黄鳝和泥鳅越来越不好卖。富贵人家的根本不吃不屑吃这些,卖给那些餐馆酒楼吧,好像菜品也不多。不如螃蟹好,又值钱,一斤就能卖两分银子。”
“嗯,以后藕慢慢的减少,多养点螃蟹。遇见了那些官太太,让我们家种葡萄来着。”
“葡萄?太多的话白白的烂了,更不好卖。”
青竹笑道:“当水果是一方面,再说还可以卖葡萄干呀,还有就是可以拿来酿酒。那惠王府的人听说就爱这葡萄酒,祝夫人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酿一些,以后好拿去送礼。”
“葡萄酒那玩意儿好喝吗,只怕和我们自己泡的青梅酒、拐枣酒一样,都是甜丝丝的。”
青竹笑道:“这葡萄酒可是和这些酒不一样,不是用粮食酒泡出来的,是等它自己发酵,加一定的糖而制出来的。”不免想起二十一世纪欧洲那些葡萄庄园里自己酿出的红酒来,装在橡木桶里,年份越久远的越醇厚。心想以现在的条件只见酿不出正宗的红酒,也分不出干红和半干红来。不过是自己试着酿一些去送王府罢了。
“要种葡萄的话还没地呢。”
青竹道:“是呀,家里不可能不要农田,毕竟一家子大小要吃饭。要不看有没有人要卖地,要是合适的话,我们买几块来。”
少东听说青竹打算买地种葡萄,先是一怔,接着才道:“如今地也涨价了,只怕不好买。”
“先买个三四亩种上再说。”
“这事还是和爹商量一下吧。”
青竹微笑道:“这是当然,肯定要和爹说。”
白氏端了一盘才洗出来的桑葚,让他们吃,关于他们的谈话,白氏也只听了一部分:“要商量什么事?”
少东将冬郎递给了白氏,抓了一把桑葚又坐回了原位,跷着腿边吃边道:“弟妹说要买几亩地,打算种葡萄。”
“种葡萄?这里才养了螃蟹又打算种葡萄。你准备在家卖葡萄么?”
青竹笑着解释:“倒不是都卖水果,还能拿来酿酒。是汪侍郎家的夫人和我说的,对了说起这个,程巡抚家的太太最爱吃娘做的板鸭了,还夸娘手艺好。让我再带几只回去。”
白氏一听连巡抚家的太太都夸赞过她,突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还怕腌得不好呢,没想到那些富贵人家的竟然也喜欢。正好家里还养了鸭子,改天杀些来我再做就是。”
“嗯,晾晒好了,我也好带走。”
“听你这口吻,是还要回束水吗?”
“回不回束水不知道,因为少南任期满后也不知还不会留在那里,不过肯定是要走的。”
白氏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就冷却了,看着孙子那可爱的面庞,十分的不舍。在心底又将青竹骂了千万遍,一点也不顾家,就知道往外跑。不过这些话却不敢说出口。
等到永柱回来时,青竹将她的计划给永柱说了,永柱心想家里如今有好几项产业了,还要经营别的,怕照顾不过来,这样下去又得请帮工。原本有些不大乐意的,半天没有吱声。不过当听见青竹说是为了给少南的贵人送礼,便答应下来:“这两年家里开销大,再买地的话只怕周转不过来,还是拿两块地先种着看看吧。”
青竹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不过她又想起了别的一件事,笑着和少东道:“大哥,我看以后你开铺子的话也不用卖什么布料,市上卖这个的本来就多,竞争也大。不如把娘的手艺发扬光大,开始卖板鸭吧。”
“卖板鸭?”少东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呀,说不定还是项出路。你考虑考虑吧。”
白氏听了忙插嘴道:“要摆到铺子里去卖的话,只怕我一个人也做不出那么多来。”
青竹笑道:“一步步的来,到时候招点人跟着娘学,帮着腌制、晾晒、渐渐的就有规模了。”
白氏心想这个能卖出好价钱么,还不如就直接卖活鸭,何必这么麻烦,真要做板鸭生意的话那得养多少只鸭子,多大的地方来晾晒,只怕这个院子还不够。
PS: 前面章节在关于时间上做了一些小小的调整。情节不变。感谢猫祺祺投的宝贵粉红票,嗯双倍粉红最后一天,厚着脸吼一嗓子。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巴结
又到了收麦子的季节,家里人大多数都出去忙了,青竹带着冬郎看家。留了宝珠在跟前照顾。
“明天我也下地去帮着收割吧。”宝珠竟然主动请缨干活。
青竹有些疑惑:“能够躲闲,何必再去劳累。你是不知道干农活到底有多累吧。”
宝珠笑嘻嘻的说道:“我也不怕累,能够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间地头,想想就觉得兴奋呀。”
青竹却摇头道:“你把干农活想得太简单了,真想去帮忙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你去受两天苦就知道好歹了。到时候可别找我哭。”
宝珠笑道:“哪里会呢。”
宝珠几岁的时候就被老爹卖了出来,进了大户人家做丫头,就是在大户人家里也做的是三等小丫头,根本无法到主人跟前服侍,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再加上以前不大爱说话,也没什么朋友。可自从到了青竹跟前,整个人立马就变活泼了不少,或许是压抑的天性终于得到释放了吧。宝珠虽然看上去老成,不过才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已,更何况她根本没享受到什么快乐的童年。
果然第二日,青竹便让宝珠跟着家里人一道下地去干活。果不其然,正如青竹所预料的那样,宝珠才干了一日,第二天就不想再去了。
“没想到会这么累。”
青竹笑道:“农活是看着好玩,其实挺费体力,又要一定的毅力才行。”
宝珠来平昌的这些日子,项家人从来没把她当成丫头使唤,而是当做来家的客人一般,所以也从未要求她帮忙什么的。
好不容易忙完了收割,地里的麦子都担回了家,依旧码放在院子里。没几日。明霞和宝珠就混熟了。两人年纪相仿,天性也相仿。等到收割完麦子,等着犁田的功夫。明霞带了宝珠,提了竹篮去田间拾麦穗。又带了她去爬山爬树,采桑叶,摘桑葚。宝珠的日子过得十分快活。青竹看来,她是不想回束水了。
“你这么喜欢这里,我看要不和秀大婶说说,让她给你找户人家,你就此在这里扎根好了。”
宝珠不懂青竹口中说的秀大婶是谁。偏着脑袋问:“奶奶是嫌弃我了么,急着要将我打发出去。”
“傻丫头,哪里是嫌弃你。”青竹忍住不笑。
明霞听了。也跟着说:“是呀,你干脆别去那劳什子的束水,就留在我们榔头村,我们也好有个伴儿。”
白氏听见这三人的谈话,心想这闹的是哪出戏。
收完了麦子。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放水浸田插秧。还得将田耕出来晾一晾。家里以前的那头老黄牛因为年事太高,去年冬天就卖了。虽然重新买了一头,但还是小牛犊,根本干不了重活。永柱只好去别家借了牛来耕。
这几天天气还算不错,白氏和明霞一道赶着将堆放的那些麦子晾晒起来,下午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脱粒。弄得灰尘漫天。青竹害怕冬郎呼吸到这样的空气不好。于是带着他一直在里屋里玩。
脱粒的事一直忙了四五天才算完。后来田家人给项家捎来了一封信,是项少南写来的。也不知怎的就到了田家手里,不过田家的仆人亲自送上了门来。白氏便让明霞给送信的人抓果子给他们吃。
信很快就到了青竹手上。青竹展开来匆忙的看了,倒也没说什么十分要紧的事,不过是问了些家里的情况,又问青竹什么时候回去等等。信中还提到了一件事,就是涂知县被调查了。连带着少南的日子也不大好过。当青竹看到这里时,心里有些不痛快。当真迎来这一天了么?
要是受涂知县的事牵连过深的话,少南他会不会丢掉官,这才头回任职,难道就无法任满么,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家里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关于官场上的那些事,他们也不大清楚,不过想来和村里的争权夺势应该差不多,若少南真受了牵连,而丢了官的话,他们也没辙。毕竟只是清白没有任何背景的庄户人家,也没有人脉可以依靠。
白氏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村妇,也想不出什么点子来替儿子解决难题,只好去庙里烧香拜佛发宏愿,祈求菩萨保佑儿子平安顺利。
因为少南的事闹得家里几天都愁云惨雾的,后来青竹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劝慰道:“少南他是个聪明人,再说也想了不少脱身的法子。汪侍郎举荐了他,不会不搭手相助,再说还有程巡抚呢,一直想拉拢少南来着,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但愿如此吧,这个家不能再遭受什么不测了。”永柱一副爱莫能助的凄然。
过了两日,田老爷亲自上门拜访。永柱热情的接待了他,两人坐在堂屋里喝茶聊天,青竹在里屋带着冬郎做针线。
田老爷慢悠悠的喝着茶,慢悠悠的说道:“项老爷如今正是享福的时候,儿子在外当官,还操这些田地里的心做什么。依我看不如将这些土地分给佃户们来种,自己安心的做个地主就好,哪里还要自己下地去耕田的。”
永柱却很是谦虚:“当庄户人家当了大半辈子,早就习惯了,当年还在瓦窑上帮工,如今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也闲不下来,一没事干就浑身不自在,是天生的劳苦命。哪里敢和田老爷比,当个自在的乡绅大地主,人前人后有人服侍,城里又有产业。别说在榔头村,就是在整个平昌无人不羡慕,无人不夸耀的。”
田老爷对于永柱的奉承显得很云淡风轻:“这些不过都是些虚浮的东西,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哪里比得上项家的举人老爷。如今又做了官。对了,项老爷不去儿子哪里享福么?”
永柱叹道:“享什么福,屁大点儿的小官儿,去了不是给他增添麻烦?还是家里自在。”
田老爷便笑了起来,心想这项永柱果然只能当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庄户人,一点也不知享受。要是他是永柱的话,还种这劳什子的田地,早就跟着儿子去了。
青竹在里间做着针线,冬郎躺在摇篮里,瞪着漆黑的两眼四处都在看,今天他倒还安静,似乎也和青竹一样正在关注外面的谈话。
田老爷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永柱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并未在田老爷跟前透露出半点关于少南惹着的事,这是项家的事,没有必要让外人知道。
后来田老爷问起项家还准备种点什么,养点什么时,永柱开口了:“二媳妇说要种葡萄,要多养鸭。只是地儿太小了,还只是想想罢了。如今地也不好买。”
田老爷笑道:“也只有你们项家种地种出了花样,不过也翻了身,赚了钱。是个不错的路子。买地么,倒是件极容易的事。”
永柱想,换成田老爷自然是容易的事,他们家上百亩的地还一直买进卖出的,据说在别地也有些田产房产。
田老爷喝了两盏茶便就告辞了。永柱将他送到了院门外。田老爷出门也没仆人随从,便打算一路走回去。
过了两日,田家人竟然派了仆人给项家送了份礼,那礼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一张田产,上面清楚的写着二十亩地。倒让项家人有些猝不及防。
“这田老头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为何要送地给我们。”少东不明白。
永柱道:“我提起过买地不好买的事,没想到他竟然上了心,还送了田产来。”
少东拍手笑道:“这不正好么,如今花钱也不好买,还有送上门来的。田老头还真是个会来事的人。我看也不用谦虚,大大方方的收下,要种葡萄也有地儿了。”
永柱不知是福是祸,却只觉得烫手,心想或许不该接,更何况又是这么关键的时期,思忖了一阵,便将那张田契递给了少东:“我看你还是还回去吧,这么重的礼,我们也收不了。”
少东有些疑惑:“爹,田家好心送了来,我们再给退回去的话,会不会有些不恭?再说也正需要,爹要是觉得过意不去的话,不如我们就给点银子,就当是买的吧。”
永柱道:“二十亩地该多少钱,你算过没有。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再说这里又买了鱼苗、蟹苗、母藕、鸭子等,哪里还有那个闲钱。买地的事以后再说吧。”
少东只是不舍,装了田契,还正琢磨着要不要还回去。此时青竹抱着冬郎出来了,少东心想不如让青竹说动父亲收下这份礼吧,便笑道:“弟妹你看田家人难得如此大方一回,再说送上门来,哪里有退回去的道理,弟妹不是想种葡萄么,有了这二十亩地干什么不成。”
青竹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我看还是别收的好。万一被人抖出来,弄不好会成为少南的把柄,在这关键的时期还是小心为妙。”
“咦!”少东一脸的疑惑。
永柱道:“二媳妇考虑得周全,我看还是退回去吧。你就说我们不能收,地的事以后自有办法。”
少东心有不甘的答应了。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周年
其实白氏想的和少东一样,将田契退了回去,也觉得很是可惜。以后只怕遇不上这么好的事了。
永柱说出了一番自己的顾虑,加上青竹在跟前说项了一回,两人才慢慢的转过来。
说起种葡萄的事来,翠枝倒有建议:“我家院子里倒种了一大株葡萄,都种了好几年了,结的果又多,滋味又甜。不如去剪些枝条来我们来插吧。”
永柱道:“好吧,那就辛苦大媳妇跑一趟了。”
翠枝笑道:“小事一桩。”
青竹想想蔡氏的周年立马要到了,少不得要回去拜祭一回,便和家里人商量:“我母亲的周年不能不去,只怕得耽搁两日。”
白氏听说便爽快的答应着:“是该回去的,你自己准备东西吧。冬郎我们给照顾你,你放心去吧。”
青竹却舍不得离开冬郎:“冬郎还是跟着我。”
“上次去了夏家一趟,夜里睡不好,惊醒了好几次,是不是走那方不利呀。要是撞着什么可不好,我看还是别带他去了。”
“娘,我带他回他姥姥家难道还要忌讳这些不成?不管你怎么说,我带他走是带定了。”青竹无法理解白氏的思维。
白氏毕竟心疼孙子,好心好意的提醒几句,没想到青竹竟然冲着她大吼大叫,当时就拉下脸来,心里憋着一口气,也不管好歹就说:“我看很该找人给冬郎算算,哪一方去不得,多少得防备着些。冲撞了什么阴灵恶魂,中了邪可要不得。”
青竹见白氏说得越发的厉害,也不想为了这些和白氏争辩,抱了冬郎回自己屋里去了。重重的关上了房门,宝珠连忙跟了上去。
留下了一屋的人都愣在了那里。白氏念叨着:“看吧,还当是当了娘脾性变得好一些,哪知还是这样的臭德行。我真是造了什么孽呀,遇着这么个冤家。”
永柱道:“你就少说两句吧。”
白氏还念叨着:“年轻人不懂事,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这里少东和翠枝也不好劝解,两人便要回去睡觉了。
青竹拍着冬郎,正哄他睡觉。宝珠在跟前却不敢说话,心想这个主子的心思是不哈琢磨的,何况还在气头上,更不敢贸然开口。万一顶撞了哪里更不好收场。
青竹也搞不懂为何要和白氏闹僵,以这里人的思维来看,说出那番话来也算正常。更何况白氏还是天天烧香拜佛。那么迷信的人。只是青竹心里不痛快。想到蔡氏的周年,便又记起以前许多事来。
蔡氏还活着的时候,青竹也说不上和她有多么的交心,有多么的亲密。她大部分的时间是在项家这边渡过的,按理说应该和白氏更亲近才是。她也惹蔡氏生过几次气。只是这些事都过去了,当时还不觉得如何,如今回想起来不免有些自悔,要是当初语气更软和些,蔡氏或许就不会那么难过。而今自己也做了母亲,青竹才体会到蔡氏的许多不易。还想和她好好的道个歉来着,只是上天已经不给她这样的机会了。
宝珠在跟前将洗干净的衣服一一的叠放好,正要开门出去打热水伺候青竹梳洗。却瞥见她坐在床沿边暗自抹眼泪。她只当是青竹心里惹了白氏觉得委屈,想了想才说:“奶奶,您别气。过阵子就好了。”
“我哪里生气了。”青竹却觉得那泪珠控制不住的往下掉。
宝珠微微叹了声,开了门,便去准备热水。
屋里人大都散了。只永柱还在灯下闲坐。
第二日一早,青竹用了饭。便带着冬郎去了一趟集市。买了些香蜡纸钱,一些水果糕点,并些肉类蔬菜。与宝珠一道径直去南溪。
青梅知道这日青竹定要来家,因此早早的就备好了祭品,糊了四套纸衣。就等青竹来家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