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们,按计划行事!”阮君明正色,一声大喝。那名嘻嘻笑的小卒顿时面色一变,招呼隋兵起身,朝着郑军大营出发。

在郑军大营之外停下后,阮君明大喝一声,“准备——放箭!”

听到他的命令,隋军弓箭手很快的将已经涂满了油脂的箭支点燃,随着阮君明的一声大喝,纷纷将箭支抛射而出。虽然前段时间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雨,可是究竟是夏日,在隋军攻打偃师的前三日,烈日已经将大地烤干,就是郑军大营的栅栏等物,也已经变得非常干燥,非常的容易点着。

隋军的火箭射出,很快就将郑军营寨点燃,不过是片刻之后,郑军大营就燃了起来,火势越来越旺。

“啊!”郑军大营之中,一个似乎刚刚入恭回来的士兵大惊失色,他想不到,张将军离开大营不久,就有敌人来袭!而且恰好是他入恭的时候,使得他不能及时的发现敌情。

“铛铛铛!”那名郑军深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立刻从腰间取下了铜锣,准备敲锣鸣警,让留守大营的兄弟们出来杀敌。可是他也知道,留守大营的士兵并不多,而且多是在前些日子受伤未愈,甚至是已经伤残的士卒,想要挡住营寨之外密密麻麻的隋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极度的惊慌,他手中的小棍也拿捏不稳,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铜锣,声音断断续续,听起来颇为搞笑,当然,这对于留守在营中的郑兵显然并不搞笑,反而是恐惧,犹如看见了死神一般的恐惧!

“怎么回事?”有人听到锣声,急忙奔了出来,可是他的声音戈然而止,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营寨门口熊熊的大火!

“快逃啊!”有人在发了半响的呆之后,发出了一声犹如太监一般的尖声,然后转身向后逃去。虽然大门被烧,可是还有后门可是逃走啊,光凭这几个人,根本无法抵御敌军的,所以这名士卒选择了逃走。

阮君明并没有追击,郑军大营的士兵不足为虑,他所要做的,就是烧毁郑军大营,同时将郑军的粮秣尽数的烧毁,就算偃师最终不能夺取,张镇周在缺乏粮秣的情况下,也必然不能在外建立营寨。就算云定兴支援他粮秣,可是在隋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郑军大营也不是那么容易建起来的。

那么,张镇周只会选择困守偃师,如果是那样的话,攻破偃师就变得简单许多了!隋军就可以一心一意的攻打偃师,而不用担心来自外围的郑军。

当然,在阮君明看来,此仗郑军必败!自从隋军南下以来,郑军以败局居多,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当然王世充用人不当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隋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大隋自从在河北崛起,大小不知道多少战,虽然也有失败,可是总的来说,却是胜利居多。

而且,就算河北多次征伐,可是境内百姓却是安居乐业,并不像阮君明四处征伐时看见的景象,就像山东,虽不是偏地白骨,可是民有菜色,盘踞当地的势力只顾得剥削百姓,夺取钱财供自己享用,根本不注重民生,那里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河东之战,他虽然没有去过,可是当初暗中帮助王行本之时,从上党郡出发,一路走向河东,所见也是不少了。那个时候,定杨军还没有南下,百姓虽然也有财物,可是并不如河北富庶,等待定杨军南下,河东久受兵戈,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裴寂、定杨军在河东的所作所为,他也有所耳闻,河东的惨状,不下山东啊!

当然,作为一个武将,阮君明不太清楚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关心的,就是在战场上,能够多杀几个人,建立不朽的功勋,当然,还有那个女子的幸福。

眼中,大火不断的蔓延,向着全营分散,阮君明带着士兵,拿着火把,围绕着郑军大营转了一圈,终于将郑军大营全部点燃,而这个时候,留守大营的郑兵大部分已经逃出,少部分深受重伤或是腿脚不便的却是葬身火海了。

辉煌之章 第七十二章 暗涌(六十四)

郑军大营浓烟四起,火光熊熊,就连在偃师城东的杨浩也看的清清楚楚。看到阮君明得手,杨浩心中感叹,阮君明,的确不负朕望啊!

“陛下,看来阮将军已经得手!”凌敬的脸上也是露出笑意,击溃张镇周,或许就是此刻!

杨浩哈哈一笑,正要说话,只见远方又是一骑飞奔而来,不过顷刻之间,就到了杨浩身边,那人身着斥候特有的软甲,在战马之上匆匆一抱拳,道:“陛下,大军已经攻入西门,城墙已经为我军所占据!”

“好,朕当给赵道兴记上一功!”杨浩微笑,以拳击掌,发出一声脆响。赵道兴乃是陇国公、尚书省右仆射赵才之子,年约四旬,与其父一样,颇有勇力,只是杨浩念他年纪较大,又因其父忠心,故让他统领禁军,平时很少让他出战。

没有想到,偃师之战,他居然主动请缨,居然比其他两门更先攻入偃师,此人虽然年纪较大,但是毕竟是将门之后,颇有乃父之风。

“再探!”凌敬挥手,那人再度勒马,匆匆而去。

望着璀璨的星空,杨浩的脸上忍不住笑意盈盈,道:“凌爱卿,若是破了偃师,你可是首功啊!”

凌敬神色一正,道:“陛下,微臣只不过是想出一个办法,可是战场厮杀,还是要靠诸位将军带领大隋将士奋力厮杀,才能取得偃师的胜利,微臣实不敢居功!”

杨浩微笑,凌敬知进退,日后倒也是一个能臣,只是,杨浩的心中另有想法,自己虽然还年轻,可是尚未有孩子,就是诸位爱妃虽然有孕在身,可是谁有能保证有男孩呢,虽然三中一的几率并不小,可是他知道前世中,他所知道有人曾经连生九胎居然都是女子,直到第十胎才是男子。

当然,三个女子几乎同时有孕,也使得未来的太子之争,变得格外的惨烈。虽说礼节上应该是立长,可是如果长子如司马衷一般,那样的皇帝不立也罢,若是长子无德无才,那只有废长立幼了,可是那样的风险也挺大啊。

杨浩虽然对政治不是很精通,可是也知道诸如三权分立之类的东西,只是,这种制度大大的超越了这个时代。最好的未必是适合的,只有依据这个时代的特征、生产条件,实行最为适合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啊!

杨浩摇摇头,苦笑了一下,立太子之事毕竟还早,但是不管如何,他还是希望以后不会出现诸如玄武门之变之类的事情出来,那样的话,不知道他的心中该是怎么的疼痛?或许,正史中的李渊,面对三个儿子手足相残,也是无奈之极吧,那种心痛,杨浩虽然暂时不能了解,可是想必是极为悲伤的!

杨浩挪动了脚步,再度瞧向了偃师,天亮之前,想必就能攻下偃师了吧!

“陛下。”声音轻轻响起。

“凌爱卿,罗士信那边情况如何?”虽然是伏兵,可是罗士信的兵马不多,张镇周若是稳住了阵脚,就算阮君明已经烧掉了郑军大营,使得郑军士卒军心不稳,可是以张镇周的才能,定然能够应对得法,那个时候,就算不能取胜,自保应该不足为虑吧!

“陛下,微臣正要禀报此事!”凌敬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道:“张镇周居然没有撤退,反而是朝着偃师靠拢,料想是要增援偃师。”这个消息是适才杨浩发呆的时候传来的,凌敬见杨浩似乎在思考什么,也就不便打扰,如今见他在瞧向了偃师,这才说道。

“哦?”杨浩皱眉,这的确出乎了杨浩的预料,按他所想,张镇周就算有靠近偃师的想法,可是阮君明偷袭了郑军大营,他手下的将士一定会出现骚乱。很多时候,一支军队的败亡,并非是主将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而是因为士兵的溃败,造成人心惶惶,兵无战心,从一两个人的惊慌,逐渐蔓延到整支军队,军心已失,就是再好的将领都不能制止。

在杨浩的印象中,南宋似乎有位名将,带领着数万人马,其中不乏勇士,可是居然只是因为在山坡之上听见奇怪的叫声,让人误以为是鬼怪,不知道怎么会蔓延开来,使得一支勇士云集的军队就此溃散。

事实上,张镇周在鏖战之际,发现大营已经被偷袭,那时候,他的心中也是非常的震惊,隋军步步设计,不仅在半路截杀,而且还偷袭他的大营,将粮秣尽数烧毁,这样的打击远胜隋军攻取偃师。

因为就算偃师被夺,只要有足够的粮秣,依旧可以与隋军在偃师一带相持,只要驻扎在要道,就可以将隋军拦住,令其不能西进洛阳。当初王世充屯兵偃师,以云定兴为主帅,也正是在南线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准备依靠坚城与隋军打一场消耗战。

可是郑军大营被隋军焚毁,粮秣一定也一点不剩,如此一来,郑军的万余大军就已经出现断粮的危险了!北逃不是不可以,只是想必焚烧大营的隋军一定会在北方截杀,若是北逃,恐怕损失更大。

所以,他决定继续南下援助偃师,或许,击退了偃师的隋军,尚有一线生机呢!

因此,在张镇周的激励下,大部分的将士也是听从了军令,向前继续厮杀,当然也有少部分的郑军选择了逃跑,可是很快他们就遭遇阮君明部,立刻被乱箭射死。

张镇周的行动不止出乎了杨浩的意料,也出乎了罗士信的意料。郑军毕竟人多,如果郑军因为大营被烧而出现溃逃的话,罗士信只需要本部的一千骑兵,就可以轻松的击败郑军主力。可是张镇周的御兵之术显然不差,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带了二十多年的兵,更何况这支军队中,以他的本部人马居多,忠心度非常的高,对于张镇周的命令坚定不移的执行。

而且,罗士信还吃了一个亏,骑兵虽然冲击力强悍,可是他是半路伏击,选择的地点在官道旁,一边是密林,而另一边则是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虽然适合埋伏,可是因为地形的缘故,骑兵并不能展开较大的阵型,杀伤力也就有限了。同样,因为地利的缘故,郑军的队伍变得很长,就算罗士信的骑兵战马是涿郡、上谷郡的良马,可是毕竟再好的战马冲击力也是有限的,当旧力未尽,新力未生的时候,郑军的百战之师就冲了上来,大肆的砍杀隋军。

战斗异常的惨烈,罗士信身边的士卒不断的减小,在张镇周的攻击下,已经被分割成数段,摇摇欲坠了。

这一刻,罗士信想起了一个人,那是他曾经的主帅,张须陀张将军,那个时候,他误中瓦岗李密的奸计,在大海寺被围,兄弟们也是如这般被分割成为数段,死战不能冲出。张须陀勇猛非常,数次杀出,可是看见还有兄弟被围,毫不犹豫的再度杀进瓦岗阵中,终于力竭而死。

那个时候,罗士信还记得,他的眼泪,染湿了衣襟!那是英雄泪啊!

而今,罗士信似乎明白了当初张将军的心情,他只有不停的挥刀,将眼前的敌人斩杀于马下。

张镇周虽然占据了上风,可是他的心情显然格外的沉重,他在这里耽搁的时间越久,偃师城就越危险,虽然隋军的人马不断的减少,可是他们仍然在奋力的抵抗,急切之间,也是难以消灭罗士信率领的隋军。风声、哀叫声、兵器插入身体的撕裂声,此外还有骨头的破裂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的惨烈程度不下于偃师。

张镇周想要让张希率领一支军队挡住罗士信,可是罗士信死死的缠住了他,在隋军处于劣势的时候,罗士信的想法就是要斩杀郑军的主将——张镇周!只要张镇周一死,郑军就会溃败!擒贼先擒王!

因此,不管张镇周如何躲闪,罗士信还是率领身边的亲兵,紧紧的缠着张镇周,不让他脱身,支援偃师。

这个时候,偃师城中的火势越来越大了,赵道兴的隋军攻入西门之后,偃师城中的郑军已经出现了溃败的趋势,可是,偃师四个城门都有隋军,想逃是不可能的,只有死战而已!云定兴大声的激励着士兵,郭善才、达奚善定等诸将在他的指挥下,拼死的抵御着隋军。

城中许多民居已经被点燃,百姓慌乱的奔逃,老弱妇孺的哭声响成一片,这样的情形显然更为不利云定兴的调兵遣将,大怒之下,有的郑军毫不客气的斩杀了那些四处奔逃的百姓。

很快,从各门传回来的消息,让云定兴大惊失色。

继西门被攻破之后,南北两门也先后被隋军攻入,大量的步兵涌入了偃师,形势对隋军来说,越发的有利了。毕竟在进行巷战的时候,还是步兵的威胁最大。郑军虽然人也不少,可是随着隋军不断涌入,郑军已经渐渐收缩,只余下县衙、驻军营地、点兵校场等几个地方了。

云定兴站在县衙的上方,居高临下的指挥着,虽然这样做目标太过于明显了,很容易被隋军的弓箭手射杀,可是云定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这里,他才能更好的观察两军的动向,及时的做出部署。

郑军已溃,若是隋军围三缺一,恐怕郑军早就沿着生路逃走了,可是杨浩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想要“悄悄”占据偃师,似乎有着什么企图。

云定兴的心中感慨,若不是楚王那厮,恐怕偃师城至少能守上一个月,从一开始两军的战局来看,这并不是难事!可惜,陛下刚刚告诉了他一个秘密,偃师城就宣告城破,而他云定心也势必会血洒疆场!时也,运也!难道这就是天意吗?天不佑大郑啊!

至今他的脑子,仍在回想着王世充的密令,等待良机,反攻隋军。

据说,那人本是黎阳盗贼,后来瓦岗势大,因此选择了投效李密,李密让他在徐世勣部下,因其是黎阳当地豪强,其母又是绿林大盗,在黎阳当时颇有势力。因此,徐世勣对他颇为重用,后来王世充击败李密,黎阳等地岌岌可危,徐世勣对他更为倚重了。

可是后来徐世勣势穷,投效了隋杨,就是徐世勣也被剥夺了兵权,更不用说那人了。故此,他怀恨在心,暗中联络了王世充,与他商议,等待隋军进兵洛阳之时,他却趁机在后方联络旧部,分兵攻取洛口仓、虎牢关,断绝隋军粮道、后路!如果是那样,隋军必定粮食不足,转而回师攻打洛口仓!只要云定兴布置号一切,就可以大破隋军,一举将隋杨赶出中原!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世充才几度犹豫,先是放弃防守偃师,后来又因为刘兰成意外夺取了梁郡,直接威胁了大郑南部,如果稍有不慎,就可有可能截断洛阳与襄阳的连接!使得大郑的两个军事政治中心不能相互呼应。因此,王世充才又改变了初衷,派出云定兴,辅以张镇周等能征善战的老将,务必要坚守偃师,拖垮隋军的士气,只要等到那人起兵,洛阳就可以转危为安!

可是,上天似乎连这样的机会都不给啊!

云定兴的心中很是懊恼,战败之罪,可大可小,就像李渊的心腹裴寂一样,即使失去了河东的大半土地,一败再败,搞得河东的百姓人人埋怨,可是依旧得到李渊的信任。可是毕竟他的主子不是李渊,而是心胸狭窄的王世充!

这一败,他死不足惜,他是为他的家眷而担心啊!更何况,大郑朝中,互相倾轧,远胜李唐。当初李唐刘文静身死,就是两大势力明争暗斗的结果,但是李唐的争斗,尚属于内部的斗争,那是若李渊百年之后,江山社稷由谁继承的问题!当他们面对外敌,比如说隋杨的时候,还是会合力对抗隋军的。

而大郑朝廷则不同,朝中依旧有着旧隋的势力,虽然因为王世充势力强大而被迫低头,可是当隋杨的势力逐渐渗入,那些人就变得活络起来,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投降。虎牢关的事情,不就说明了这一切了吗?

他云定兴当初力劝王世充称帝,是王世充的心腹之一,受到王世充的宠信,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如今偃师一败,谁知道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呢?

云定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还真是不甘心啊!可是就在他闭眼的一瞬间,眼角处,他看见一支利箭激射而来!

那是秦叔宝,他鏖战良久,带领士兵已经牢牢的围住了偃师县衙,虽然偃师城大部已经为隋军所占据,可是云定兴依仗县衙险要的地势,还是将隋军挡在了外面,从这点来说,云定兴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作战经验非常的丰富,懂得合理的利用地势来对付隋军。一开始的巷战,以步兵对抗骑兵,就是合理的利用地势,若不是隋军步兵大量的涌入,恐怕云定兴就能将秦叔宝死死的限制在东门。

秦叔宝看见云定兴站在县衙高处,不知为何发呆,当即冷笑一声,取出弓箭,将锋利的白色翎羽搭在弓弦之上,然后在人群之中,瞄准了他!

箭如流星,急如闪电,瞬间就撕破了天际,朝着云定兴奔去。

当云定兴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了,那只箭羽实在是太快了,一眨眼就向云定兴的额头奔来,瞧这支箭羽的速度,还有锋利的箭镞,应该很轻易的就能刺穿他的头颅!

“大帅!”忽然,他身边的一名亲兵发出了一声大喝,猛地推了他一把,他实在是来不及拔刀了,只能将云定兴推开这一箭的笼罩范围!

“嗖!”那支箭羽擦过云定兴的耳边,激烈的破空之声,让云定兴感到心有余悸,他踉跄了几步之后,终于站稳,忍不住摸了一下脖颈,幸好,还在!这让他的心中稍安,冷冷的瞧向了箭支射来的方向,云定兴愣住了。

原来是秦叔宝,想不到他的箭术居然如此高超!瞳子里,那人似乎非常的懊恼,但是也没有取箭再射,想必是偷袭不成,如今光明正大的射击,断然是不可能的了!

云定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发现他的背脊居然全是冷汗,想必是发现箭支的一瞬间,他想要躲开,可是却又挪不动脚步,惊出的一身冷汗。虽然有着战死的觉悟,可是当死亡面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害怕啊,或许,这是一种本能吧!

这个时候,云定兴才发现,他的耳朵传来一阵疼痛,虽然他躲过了那只箭羽,可是其势汹汹,还是刮伤了他的耳朵。这一箭之威,确实是厉害啊!

“大帅,如今形势危急,不如,不如撤了吧!”一名亲兵说着,神色之间非常的焦急。

“撤?”云定兴苦笑,如果是隋军刚刚攻进东门的时候,或者是隋军四面攻城的时候,也还有一些机会!如果那时候,他召集人马,从西门杀出,将士们见求生尚有可能,拼死一战,或许可以冲出偃师,与城外的张镇周部会合。

可是如今郑军被分割成数截,彼此之间信息不通,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自然也不能够将他们召集起来,且战且退。

一想起张镇周,云定兴就疑惑了!早在他发现异样的时候,就立刻派人去通知了他,要他出兵夹击隋军,力保偃师不失。偃师城与郑军大营的距离不过两三炷香的时间,可是如今至少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为何没有看见他?

难道是,隋军半路截杀?云定兴的心中想着,更加的焦躁不安了,他在思考着,虽然处于劣势,可是一直防守下去,等待他的,只有失败!他的目光瞧向了暗处的秦叔宝,虽然那个人很是勇猛,可是鏖战多是,体力想必已经衰竭了吧!

如果能够趁这个机会猛冲一番,就算不能击退隋军,但是如果能够斩杀隋军先锋大将,也是略有微功啊,希望陛下能够看在这点微薄功劳的份上,善待自己的家眷,那就足够了!想到此,云定兴拔出了佩刀,喝道:“儿郎们,随我冲,无比要斩杀隋军先锋!”

“夺夺夺!”郑军弓箭手射出一轮箭雨,隋军暂时出现了退却,盾牌手举起手中的盾牌,阻挡着郑军的反扑。

“杀!”云定兴当先冲了出去,身边的几名亲兵紧紧的跟上,这个时候,他们也明白大帅的心思,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或许,那是一个武者的自尊吧!

隋军没有想到郑军居然会突然杀出,在最初的一瞬间,被劈翻了几名士卒,不过随后,隋军反应归来,立刻上前对郑军实行了包夹!此刻两军士兵纵横交错,各依靠地势打成一团,郑军的弓箭手倒是不敢射箭了,毕竟大帅还在其中。

隋军前军的骚乱引起了秦叔宝的注意,他的视力极好,一眼就看中正是云定兴带兵冲出,试图困兽犹斗。

“来得好!”秦叔宝冷冷一笑,手中再度拔出了横刀,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既然你云定兴想要找死,那么我就成全你吧!

看到秦叔宝抽出了横刀,他身边的几名亲兵均是身躯一震,似乎明白秦叔宝的心思一般,均是冷冷的拔出了兵刃,随着秦叔宝的一声冷喝,一行人向着前方冲杀而去!

辉煌之章 第七十三章 暗涌(六十五)

“铛!”张镇周手中的兵刃一颤,从手掌传来了一阵酸麻的感觉,他不由大为惊讶了。

对手的强大让他有些出乎意料,这支前来支援的隋军并不多,从他们奔来的方向,应该就是焚烧大营的那一支隋军,正所谓仇人相见,格外眼红。张镇周虽然久经沙场,可是看见了偷袭他大营的隋军,忍不住的气塞填胸。不仅是为了烧营之仇。这支隋军从后方杀入,如果张镇周还一意带兵支援偃师的话,说不定这一万人马就死在这里了。当然,经过鏖战,他的这支郑军说有一万,其实已经死伤近两千余人了,若非他御下有术,恐怕就要溃退了。

当初,宋金刚在介休,被逼与李世民决战,就是因为中军受到夹击,出现了溃败,从而被斩首两千人,他本人也只能继续北逃。

很多时候,大军交战,死伤并不一定多,而是在于两军的军心,就如李密与宇文化及在童山决战,因为双方将士用命,鏖战一天尚未分出胜负,若不是江都军缺少粮食,宇文化及被迫撤退,童山之战的结果还很难说,那李密就算是取胜,可是也见识了江都军的厉害,不敢派兵追击。

同样,张镇周不撤退,是因为诸军的将士家眷,都被王世充掌控在洛阳,退也是死,不退也是退,还不如多杀一些敌人,也可在王世充面前,取得微功,毕竟即使是战败,也要分许多种,若是为国捐躯,至少家眷不会被为难吧!

而罗士信、阮君明部却是为了争取时间,让隋军主力攻破偃师,只要偃师一下,这一战胜负自然是尘埃落定。

阮君明带领士兵赶来的时候,罗士信虽然还在奋战,可是情况已经是万分危急了,毫不犹豫,领兵杀入,郑军后军受到袭击,顿时变得慌乱起来。张镇周无奈,只能让张希等诸将,分兵抗击隋军。

当张镇周与阮君明硬碰硬的交手,他这才发觉,隋军之中,猛将如云啊!

在他的印象中,来整、杨善会、秦叔宝等人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尤其是杨善会,往昔在河北的时候,往往凭借千余人就破贼万人,除却勇猛之外,此人应当是韬略非凡。可是眼前的这人,显然不是杨善会等人,旗帜上,是一个“阮”字。

张镇周自然不知道,杨浩有了凌敬这个智囊,他本身也有良机,身边带上几个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就足够了。至于杨善会等人,在这个时候,保卫粮仓粮道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忽视粮仓粮道,不任命心思谨慎之人担任,因此造成了悲剧。君不见官渡之战就是因为乌巢粮仓被焚烧,从而袁氏大败,不久曹操攻取河北富庶之地,终成霸业。就是前不久的河东之战,也是因为定杨军粮道被劫,黄子英被斩杀,宋金刚缺粮,只能无奈后退,从而被李世民抓住机会,一败涂地。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自从成婚之后,心思越发沉稳的杨善会,自然担负了这样的重职。

虽然张镇周不认识阮君明,可是适才的交手,他已经明白,这个人绝对是不能忽视的,虽然他鏖战半响,力气难免衰弱,可是阮君明的一击,张镇周也明白,就算是他力气充沛,也未必能够胜得了此人。

当下,紧握兵刃,不敢丝毫的放松。

“张镇周,纳命来吧!”阮君明一声暴喝,手中横刀舞起一阵刀光,在月光之下,闪着耀眼的光亮,刀势如风,马蹄疾奔,已经再度向张镇周砍杀而去。

手臂尚有些酸麻,张镇周鼓起了余勇,手上青筋暴露,奋力的迎击。

“铛!”张镇周的手掌先是一紧,随后居然一松,手中的兵刃已是被阮君明劈成了两截。适才两人交锋,阮君明已经看出此人张镇周虽勇,可是毕竟已经年迈,气力不如罗士信、秦叔宝等年轻人悠长,鏖战多时已经不堪一战了。

第一回合,他只是使出了五分的力气,已经让张镇周手臂酸麻,如今使出十分力气,张镇周的兵刃顿时短成两截!他之所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张镇周,也是因为郑军人多,罗士信已经深陷包围,就算阮君明部奋力厮杀,要穿透重重的围困,恐怕还需要一炷香的时间吧!

速战速战,隋军的伤亡也可以减少到最小,

张镇周一愣,看着手中的半截兵刃,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来前面此人还是有所保留啊,刚才的这一刀才是他的真正实力!张镇周虽然征战多年,不惧生死,可是也明白,今日恐怕就是他的死期了!

“呼!”吐出一口浊气,张镇周奋力将半截兵刃抛了出去,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阮君明飞去。

冷哼一声,阮君明显然很是不屑,他瞧了瞧飞在半空之中的半截兵刃,忽然双腿一夹马腹,产自上谷的好马顿时猛地发力,一跃而出,顿时就窜了两丈,已是到了他的张镇周的跟前。

“杀!”一声暴喝从阮君明的口中发出,手中的横刀已经劈了出去。

张镇周急忙躲时,只觉得脸上一片温热,耳边一声嘶鸣,原来阮君明挥刀杀来,并没有杀他,而是一刀劈在了他的战马之上。阮君明这一刀之力何等厉害,顿时将张镇周的战马头颅劈掉半截,那战马一声哀鸣,已是倒在了地上,发出一声沉重的声响。

张镇周出其不意被摔在地上,顿时有些头脑发昏,他本来就力乏,这下被摔得够呛,一时间更是反应不过来。

张镇周没有反应过来,可是阮君明已经瞧见了战机,顿时舍弃了战马,扑了上来,举刀朝着他的头颅就砍。

虽然头脑昏沉,可是阮君明这一刀带着风声,月光之下寒气逼人,张镇周本能的抬起手臂,死死的捏住了他阮君明的手腕。阮君明虽然力大,可是对于张镇周来说,性命攸关,因此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急切之间,阮君明倒也难进一寸。

两人的亲兵都在四周看着,可是这个时候,都不敢贸然上前,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场中局面又发生了变化。

阮君明被张镇周抓住了右手,可是还有左手,顿时拳势如风,狠狠的一圈捣在了张镇周的胸口。

“噗!”这一拳势大力沉,张镇周顿时吐出一口殷红鲜血,四周的亲兵忍不住大喝一声:“大帅!”上前就要相助,可是阮君明的亲兵也是早有准备,上前与郑军相持。

张镇周忽然发出一阵惨笑,阮君明这一拳,势大力沉的打在了他的心脉之上,要不然他也不会隔着战甲就被击伤,此刻,他也明白,或许,他的生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