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听了连连点头。荀彧这个人,让他领兵打仗,他却是不如夏侯兄弟,出谋划策,也不如郭嘉荀攸,但是荀彧这个人很有战略眼光,看事情从大局出发,所以曹操对荀彧的意见还是要听的。
这时候,郭嘉说道:“主公,我有一计,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函谷关!”
“奉孝有何计策,快快道来!”曹操道。
“主公,函谷关守将乃是胡赤儿。这人虽然是牛辅大将,跟随牛辅多年,但是却是个胡人!胡人向来重利轻义,所以主公只要派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多带金银财宝,然后再给他许下官职,定能让胡赤儿献关投降!”郭嘉说道。
“恩,好!只是这件事情派谁去好呢?”曹操问道。
郭嘉胸有成竹道:“我向主公举荐一人,此人姓刘名晔,字子扬,乃是光武帝刘秀之子刘延的后代,刘晔此人能言善辩,料事如神,若是请的他去,定能够说的胡赤儿来降。”
“哦?此人现在何处?”曹操问道。
“此人现在就在洛阳!”郭嘉道。
“好,那我亲自去请!”
……
长安城,司徒府上。
王允和吕布正坐在一起。
“奉先,如今李儒牛辅二人围了长安,要是他日李傕和郭汜的西凉大军一到,恐怕长安城难保啊!”王允说道。
“司徒大人,我也知道,可是现在也没有办法啊!”吕布道。
吕布虽然勇猛过人,但是却不是个莽夫,他也知道,现在牛辅和李儒只围不攻,不过是为了等待凉州李傕和郭汜的援军。
“奉先,我看不如让诸侯前来勤王如何?”王允道。
其实打心里,王允是不愿意诸侯来勤王的,毕竟现在长安城中的话事人是王允和吕布,但是吕布毕竟是个武夫,朝堂之上还是要听他王允的,所以现在王允是大权在握。但是毕竟性命重要,所以王允也是不得已提出了这个建议。
“一切听从司徒大人安排!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离咱们近的不过是南阳太守袁术和河南尹曹操罢了,可是他们一个隔着武关,另一个隔着个函谷关,能不能来不好说啊!”吕布说道。
“奉先说的是所以我想再请西凉太守马腾前来,马腾手下的可都是西凉骑兵,而且听说马腾和羌族关系不错,若是他们能够拖住李傕和郭汜的援军,等到曹操和袁术两家攻破函谷关和武关,那么长安之围不就解了么?”王允道。
王允毕竟是文人,对领兵打仗不是很懂,所以想的太理想化了。袁术那边正和袁遗打得火热呢,根本没工夫管长安这档子事;而曹操虽然在图谋函谷关,但是也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河南的西大门,而且曹操现在手下都是新兵,曹操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得的地盘和训练兵马,根本不会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更重要一点是,长安现在是吕布和王允掌权,即使有人能够解了长安之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
鬼谷。
张德边躲过周仓的大刀,边想到,这个周仓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第一六零章 收获颇丰
周仓一刀扫向张德,张德赶紧向后一退,坎坎躲过。而周仓刀式却没有停顿,沿着一条诡异弧线划了过来。
张德心中一惊,这个周仓怎么了,才几个月而已,武艺怎么精进了这么多!现在已经多少有些大将风范了!
周仓武艺却是进步了不少。以前的周仓空有一身力气,但是不会使用,只知道用蛮力,就好比一个战士拿着一枝步枪却当做棍子使用一样。后来王越发现周仓力气虽然大,但是却不会使用,于是不但教了周仓一些招式,还教了他一些使用力气的方法。也正是这样,周仓可以逼得张德手忙脚乱,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窜了出来,只见这人手提木棍,身法矫健,窜至两人当中,木棍一伸,正好点在周仓的手腕上,周仓手腕一麻,大刀掉落在地。周仓立刻定睛一看,这人正是王越的弟子崔五。
其实现在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武艺高超的也有不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周仓和张德在切磋武功,毕竟师兄弟之间切磋一下武艺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到了后来大家觉得不对劲了,怎么这个周仓招招致命,这可不是切磋,这是要人命啊!
周围围观之人不乏能人异士,这个崔五便是一个,于是崔五从旁边树上折了一跟粗树干,可顾不得多少,就窜到两人中间制止两人。由于身法太快,周围人还以为他拿的是个木棍。
当他窜到两人中间,看好时机就对着周仓的手腕来了一下。这个周仓虽然浑身肌肉,十分扛打,但是像是关节的地方还是不能够练得多么厉害的,所以崔五击中周仓手腕以后,周仓顿时感到手上一麻,大刀就拿不住了。
而紧接着,另外几名鬼谷弟子来到两人近前。周仓一看这么多人插手,那么今天这仗看起来是打不起来的了,也就停了手。
……
汝南郡,此时袁术和袁遗还在争斗。
自从董卓死了以后,袁遗的处境是一天不如一天。袁遗这个豫州刺史是董卓封了,那个时侯董卓还是代表朝廷的,董卓势大,所以汝南袁家有不少人支持袁遗。但是如今董卓死了,当年董卓封的这个豫州刺史当然也就不如原先那么唬人了,所以袁家那些原先支持袁遗的人见董卓倒台,都沉默起来。失去了家族的支持,原本就不占优势的袁遗更加是雪上加霜。被袁术杀的是节节败退,眼看就要退出汝南了。
袁术手下大将无数,特别是那个孙策,年纪轻轻,勇猛过人,而袁遗手下则没有可用之人,这让袁遗十分苦恼。
而就在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汝南的局势,这人就是李严。
李严搭张德的顺风船到了青州以后,便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后来李严听说袁术和袁遗打起来了,于是李严决定去帮袁遗一把。虽然李严看得出来,不管怎么样凭着袁遗是很难斗得过袁术的,但是能够让袁术多损失些兵马也是好事。
但是此时的李严一没有官职,二没有名气,白身一个,贸贸然过去,袁遗一定不会听他的。所以李严一面收集战场情报,一面等着袁遗节节败退。果然,董卓一死,袁遗立马不行了,眼见走投无路,这时候李严出现在袁遗面前。
李严这次是易容来的,毕竟自己太年轻,爬袁遗不信任自己,所以特意的粘了个假胡子,好让年龄显得大一些,而且连名字都说的是假名。李严虽然年轻,但是通晓兵法,谋略过人,又特意在袁遗面前显摆了一下,袁遗本来就没多少本事,如今见到李严,立刻感到这个人真是自己的张良,所以立刻命李严为军师。
李严先是用示弱之计诱敌深入,袁术的先锋大将纪灵果然上当,中了埋伏,人马辎重损失大半,纪灵死战得脱。
袁术听了以后大惊失色,立刻亲自带领大队人马去战袁遗。李严命人坚守不出,却派人截了袁术的粮道,袁术无粮,只好退兵,李严命人在后面追杀,又胜一阵。
对于袁术来说自己人多势众,财大气粗,,这两仗损失的兵力和辎重还是能够承受起的。可是这两场不大的胜利对袁遗来说帮助太大了,本来低落的士气又回升了,而袁家那些人在袁遗取得这两场胜利以后对袁遗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
北海城外的官道上,两个人正走向北海城。
前面一人是个年轻人,二十岁左右,长的十分俊俏,背着一个小包袱;后面一人身高接近九尺,大胡子,背着个接近一人高的包袱。
年轻人远远地看着北海城,叹了口气,冲旁边的大汉说道:“哎呀,终于到了,走,咱们进城!”
大汉瞪了年轻人一眼,也没说话,跟着年轻人就进了城。
城门守官老远也看到这两个人,急忙带人来到年轻人近前,跪倒说道:“参见大人!”
年轻人点了点头,城门官牵来两匹马,年轻人和大汉伤了马,直奔城中而去。
这个年轻人便是张德,而那个大汉就是周仓。
那日周仓和张德在鬼谷打架,被制止了。后来周仓被左慈带走,不知道左慈等人怎么劝说的周仓,周仓竟然放下了恩怨。
然后,左慈给了张德不少好东西,主要是书籍和丹药。但是这些东西太多了,张德自己一个人那不了,于是周仓这个力气很大人的变成了张德的苦工。
张德回到北海以后,直奔太守府,而陈宫听说张德回来以后,立刻赶到太守府。
张德还没来及的洗把脸,就听手下人回报,陈宫有急事求见。张德立刻让人请陈宫进来,而陈宫进来以后,立刻冲张德说道:“大人,出大事了,董卓死了!”
张德一点也不意外,其实他老在就等着这一天了,所以张德显得很平静。只见张德点了点头,说道:“董卓终于死了,太好了!咱们又添一员大将,走,咱们去看看他去!”
第一六一章 徐荣归降
徐荣被带到北海以后,张德单独给他安排了一处宅院,还给他安排了下人,除了不能出北海城以外,徐荣并没有被限制自由。
而当张德来到徐荣的府邸,见徐荣正披麻戴孝,而且徐荣府邸也设了一个灵堂,灵堂上有个牌位,张德一看牌位,上面写着大汉太师董卓的字样,张德一看便知道,这是徐荣给董卓设的灵堂。
张德叹了口气,这个徐荣还真是个忠义之人。
徐荣也看到张德来了,徐荣自然知道张德的来意。当年徐荣被张德俘虏,曾经答应张德,一旦董卓身死,自己便投降张德,看来今天张德的来意正是如此。
张德来到徐荣近前,还没有开口,徐荣便抢先开口道:“徐荣见过主公!”
张德一愣,没想到徐荣直接找自己主公,本来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现在都没用了,一时间,张德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一时间,张德愣在那里。
陈宫见气愤尴尬,轻咳一声,而张德也醒悟过来,说道:“徐将军请节哀。”
……
张邈回到陈留以后,也大肆发展。兖州虽然受到黄巾之乱波及十分严重,但是陈留人口众多,所以很快就恢复过来。
张邈自从发现手下有典韦这样的大将以后,野心也膨胀起来。以前张邈的野心并不大,那是因为自己手下并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典韦这样的大将,张邈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些称霸天下的资本。
自从发现典韦以后,张邈觉得民间能人异士众多,所以一回到陈留,张邈便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招贤。
张邈一面派人打听陈留周围的贤才,一面贴出布告,招贤纳士。经过一段时间,还真的又不少人才前来投靠。
和张德不同的是,张邈出身比张德好多了。张邈本来就是士族出身,而且又是“八厨”之一,名声比起张德这个宦官之子强多了,所以招贤令一出,效果可比张德那个时侯好多了。
而前来投靠张邈的人中,有几人却是很有本事。值得一提的有三个人,一个是陈留本地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曾经做过县令,后来黄巾之乱到了荆州避祸。另一人名叫满宠,字伯宁,山阳人士,曾经做过督邮,后来弃官而走,张邈听说满宠很有才华,所以征辟他当了从事。
最后一人名叫程昱,东郡人士。此人身长八尺三寸,张德特别俊美,而且十分有智谋。
程昱投靠张邈以后,便向张邈献策,现在应该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先取兖州,后占青徐二地,霸业可成。而且如今袁遗被袁术牵制在豫州,东郡太守乔瑁被兖州刺史刘岱给杀了,新任东郡太守王肱难以服众,济北相鲍信在讨伐董卓一战中损失惨重。所以兖州一地根本没有人能够和张邈抗争,所以一旦时机成熟,兖州一地可一举拿下。
如今董卓死了,张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亲自带领大军杀出陈留,直奔东边的济阴郡而去。
而南皮城中,袁绍正笑嘻嘻的看着手中的文书。想不到公孙瓒果然答应出兵冀州了,真是太好了,看来这冀州一地马上就要成为自己囊中之物了。
其实袁绍当时并没有打算图谋冀州的,而是准备对付青州的张德,毕竟自己和张德的恩怨太深了,但是袁绍这个人本来耳根子就软,几大谋士都劝说袁绍先图谋冀州,所以袁绍就听从了谋士的建议。
跟历史上一样,袁绍先跟公孙瓒商量着两面夹攻韩馥,平分冀州,暗地里却准备派人去说服韩馥归降。而正在给袁绍做嫁衣的公孙瓒此时却茫然不知。
……
洛阳城中。
荀彧匆匆忙忙的来到曹操近前。
曹操一看荀彧来的匆忙,于是问道:“文若,何事如此匆忙?”
“主公,长安来人了。”荀彧说道。
“什么,长安来人了!是王允那老家伙派来的么?”曹操问道。
“主公,正是王允派来的,他想让主公派兵前去长安勤王!”荀彧说道。
“哦?文若,这事你怎么看?”曹操问道。
“主公,依我看来,此时大有文章可做。如今长安城是个烫手的山药,要是咱们出兵勤王,难免要和李傕郭汜的西凉援军起冲突,|Qī…shū…ωǎng|如今咱们实力要是和西凉军正面冲突,损失会非常大。”荀彧说道。
“那么咱们就不去了?”曹操问道。
“主公,去当然有去的好处,毕竟如果能控制天子的话,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咱们十分有利,不过如今吕布并州兵还在长安,而且王允那个老狐狸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咱们去的话很可能占不到什么便宜!”荀彧接着说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好主意,以曹操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这里面的好处,若是能够控制天子,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但是回头想想,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那个王允老匹夫也不好对付,他们能让自己控制天子么?
答案是肯定不会。吕布是个莽夫,不足为虑,可是王允就不一样了。想起当年自己被王允老匹夫算计,去刺杀董卓,那个差事可是不管成功与否都难逃一丝的啊!自己当时也是年轻,头脑一热,被那个老狐狸算计了,还好当时自己进了董卓卧室才琢磨过来被王允算计到了,想了个办法装作献刀,要不然自己可就没命了。
看来这件事情还要好好商议商议,别偷鸡不成蚀把米,于是曹操立刻派人去请郭嘉和荀攸二人过来,商讨此事。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刘晔从函谷关回来了。
曹操急忙宣刘晔进来,而只见刘晔面带喜色的说道:“恭喜主公,事情办妥了,胡赤儿愿意归降!”
“哦?真的,那太好了,来人,立刻传曹仁和乐进过来!”曹操说道。
——————————————————————————————————
明天努力多发些,求下推荐!
第一六二章 等待时机
郭嘉和荀攸二人来到曹操府上以后,听说了事情的经过。郭嘉顿时大喜,说道:“主公,这是个好机会啊!”
“什么好机会?”曹操问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郭嘉答道。
“奉孝,我也知道,可是那个长安城中还有吕布跟王允两人呢,他们可是个大麻烦啊!”曹操说道。
“主公,这事情说起来也简单。咱们先行答应朝廷出兵,如今胡赤儿献了函谷关,然后主公就直接接管了函谷关,这样也是对朝廷和天下有个交代,对主公的名声也有莫大的帮助。”
郭嘉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咱们要是占了函谷关,李儒和牛辅也就没有了粮草来源之地。所以他们只有两条路,一是强攻长安,二是退到武关投奔张绣,李儒诡计多端,必定不会强攻长安,所以一定会去武关找张绣,到时候咱们只要设上一路伏兵,可全歼李儒牛辅二人。”郭嘉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
“长安之围解了,那咱们不是白白便宜了王允那个老匹夫?而且李傕和郭汜怎么办?”曹操问道。
“主公不必担心,长安城中兵少,李傕郭汜二人兵多,若是正面冲突吕布不会是李傕和郭汜的对手。所以若我是吕布,必然会坚守!”说着郭嘉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给曹操,说道:“主公,你看,依照长安之大,吕布手下那一万多兵马,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到四面,所以若是李傕郭汜提十万人攻长安,长安必然不保,因此若我是吕布,必然会弃长安而守陈仓!”
“陈仓是凉州前往长安必经之路,而且守陈仓要容易的许多,相信给吕布一万人马如果粮草充足的话足以抵挡李傕郭汜大军!到时候长安城人手不足,防御空虚,咱们大军就可以拿下长安,王允手下无兵无将,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咱们也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奉孝说的是,那好,就按照奉孝说的办!”
此时,曹仁、曹洪等人从外面进来了。曹操安排曹仁和乐进二人去接管函谷关,都安排好了以后,曹洪被单独流了下来。
“哥哥,你找我什么事情?”曹洪见现在就自己和曹操两人,所以没有喊主公,而是直接和曹操兄弟相称。
“子廉(曹洪的表字),现在为兄也算是小有基业了,可是父亲和阿德他们还在华县,我想把他们接到洛阳来。”曹操说道。自从黄巾之乱以后,曹操的父亲兄弟便一直在华县。
“哥哥说的是,这件事情就交给小弟了,我立刻找人去华县通知伯父!”曹洪说道。
……
张德正在翻看从鬼谷带回来的书籍。这次带回来的东西太多,张德需要时间来消化,如今张德正拿着一本南华整理的《巧物说》翻看。
《巧物说》里面主要是记载着一些攻城器具的制作方法。南华将数百年来的攻城利器整理了一番,取其精辟,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改进,一统记载在里面。
这《巧物说》里面很多东西对张德还说都非常有用,但是制作起来十分复杂,而且攻城器具大多十分庞大,运输不方便。若是平原地区还好,如果遇到山路更加难以运输。
但是里面有些东西仍然引起了张德的注意,其中一件就是单人用的大弩。这种弩大约有半个人那么大,需要人手脚并用才能拉开,但是射程远,穿透力墙,这点比弓箭强多了。
具书里记载,秦国当年用这种大弩组成过弩兵阵,威力非凡,用的正是这种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弩的制作方法逐渐失传了。南华不知道从那里把这种弩的制作方法淘了出来,然后自己加了一些改进,使得弩本身更加轻便一些,所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一些。
弩阵士卒射击的时候不用多加瞄准,只要倾斜向上射击就可,所以对于一般的士卒,稍微练习几次就会发射,所以张德脑子里浮现出构建弩阵的想法。
于是张德立刻传来武安国,把大弩的设计图给他,让武安国的铁坊制作,并且严令武安国不准将制作图纸泄露出去。
对于武安国,张德还是放心的,毕竟武安国世代居住在青州,而且武安铁坊的铁匠都是跟随武安家多年的老人,更有不少人家三代人都在武安铁坊当铁匠,所以张德不怕武安铁匠会泄露大弩图纸。
“主公,这是您要的陶谦的资料。”只见陈宫递给张德一份文书。
张德打开文书,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张德看来稀疏平常。都是些举孝廉,拜尚书郎,授予舒令,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之类的东西,一个很正常的升迁过程。
这时候,陈宫说道:“主公,我以为现在进兵徐州还不是时机!”
“为何?”张德问道。
陈宫拿出一张地图,放在张德面前道:“主公请看,如今咱们四周最大的诸侯就是渤海的袁绍和徐州陶谦了。徐州一地钱粮充足,陶谦麾下也有不少人马,而且更有两万丹阳精兵,咱们若是强攻的话,就算拿下徐州也会大伤元气,而且袁绍还在渤海郡虎视眈眈,若是咱们现在出兵徐州,万一袁绍攻击咱们,恐怕主公要得不偿失啊!”
张德听了点了点头,陈宫说的很有道理。渤海袁绍一直跟自己不对付,自从讨伐董卓以后,袁绍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日子以来,袁绍一直待在南皮城,而张德顺利的拿下青州,袁绍也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但是张德知道,袁绍这老小子可一直憋着呢,难说他会不会在自己攻徐州的时候给自己身后来那么一下子。
想到这,张德问道:“那么先生认为时候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
陈宫胸中早有定策,只见陈宫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主公,依照在下看来,袁绍不久就会对付冀州刺史韩馥了。韩馥本来就是袁家之人,所以袁绍只要派个能言善辩之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然能够让韩馥甘心归降。到时候,袁绍无力顾及咱们,正是咱们进攻徐州的好时机!”
————————————————————————
晚上还有更新,求下推荐!
第一六三章 徐州世族
“主公,一旦韩馥归降袁绍,那么袁绍实力会大大增强,但是袁绍也需要时间来稳定自己新得了地盘,况且幽州公孙瓒也不是个善良之辈。到时候咱们可以和公孙瓒结盟,共抗袁绍,那个时侯有公孙瓒在身后,即使咱们出兵徐州,袁绍也不敢妄动,因为他那时候根本没有功夫顾忌咱们!”陈宫不急不慢的说道。
张德点了点头。张德知道,按照历史记载,用不了多久,韩馥就会归降袁绍,所以自己不用等太久。现在应该抓紧时间整兵备战,等待时机一到,就出兵徐州!
“主公,依照我看来,如今咱们最好就是尽快结交徐州权贵。如果有徐州世族豪门帮助的话,到时候咱们入主徐州会轻松的多!”陈宫接着说道。
“世族豪门?”张德愣了一下。张德虽然知道这个时代世族豪门的厉害,但是张德毕竟没有太深刻的体会。无论是以前入主北海,还是攻略青州,张德都没有遇到过世族阶级的阻拦。毕竟在黄巾之乱的时候,青州的世族豪门都搬走了,而剩下的那些不是被黄巾军干掉了,就是后来被臧霸抢光了,所以张德并没有见识过地方上的世族。
张德对世族阶级的了解,除了书本上看来的和听别人说的以外,就是那些京城中的大世家,比如袁家。像是袁家这种已经兴盛了数百年的大世家,跟地方上的世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向袁家这种大世家门生故吏满天下,所以他们已经不会为家族的生存而担心了,无论何人当权,只要“士”这个阶级存在,袁家就不会倒下,因此袁家更看重的是朝堂上的争斗,是获得更多的权利,而地方上的小世族豪强看重的却是家族的延续。
而徐州一地因为受到黄巾之乱波及并没有青州那么严重,所以有不少的世族豪门。而其中最有代表的有三家。
首先是下邳陈家。陈家是下邳的世族,据说是大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裔,而且也祖上曾经有人在朝廷中做官,虽然经过这么多年陈家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风光,但是余威犹存,陈家仍然是下邳第一大族。
其次的是彭城曹家。这个曹家原本在汝南,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徐州。曹家除出了几个好武之人,所以曹家算的上是彭城的一方豪强。但是与下邳陈家不同的是,曹家在徐州的根基远远不如陈家。
第三个要说的就是东海郡的糜家。糜家是商人出身,是青徐二州最大的商人,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也是青徐一代商人的代表。不过糜家毕竟是商人出身,所以地位比起陈家和曹家多有不如。不过好在徐州商家都要听从糜家的,所以糜家在徐州地位还是不低的。
徐州这三大世家分别代表了徐州的世族、豪强和商贾阶级,而且三家当中都有人在陶谦手下做事。比如陈家的陈登为徐州典农校尉,曹家的曹豹是陶谦手下大将,而糜家的糜竺则是徐州的别驾从事。
张德也知道,能够得到徐州世族豪门的支持,入主徐州就会事半功倍。想想刘备能够入主徐州主要是有糜家的帮助;吕布待在徐州的时候却是依靠了曹家,而后来曹操治理徐州,陈登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气,所以张德想在徐州站稳脚跟,要么得到徐州世族豪门的支持,要么就完全铲除徐州世家。
后者是肯定不行的,一来张德和他们无冤无仇,二来张德也不想和天下的世家作对。所以张德觉得还是先暗中和这几家接触接触,探探口风也好。
想到这,张德对陈宫说道:“先生,咱们还是先派人去和徐州几个大家接触一下的好,你觉得派谁去好呢?”
“主公,糜家和咱们青州有不少生意来往,这些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叔治负责的,我看让叔治去最好。”糜竺答道。
张德想了想,自从国渊来了以后,王修这个典农校尉当得倒是轻松许多,这次让他去自己也放心,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这时候,张德的干侄子张兴走了进来,递给张德一封书信,瓮声瓮气的说道:“十三叔,你看,长安来的急报!”
张德一看,眉头一皱,将书信递给陈宫道:“先生,你看,曹操拿下函谷关了,牛辅和李儒完了!”
陈宫将书信拿过来一看,微微一愣。没想到牛辅和李儒败的这么快!
曹操用大量的金银财宝收买了胡赤儿,胡赤儿也觉得董卓以死,跟着牛辅恐怕没有多少出头之日,所以投降了曹操,曹操派曹仁领兵接管了函谷关。
牛辅和李儒大军所需要的粮仓都是靠函谷关提供的,所以曹操拿下函谷关后,李儒就断粮了。
摆在李儒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强攻长安,若是拿下长安,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二是退兵。可是如今李儒已经不可能退回函谷关了,李儒唯一的道路就是去武关。
武关是张绣镇守的,虽然董卓死了以后张绣并没有派兵攻打长安,但是毕竟张绣也是凉州军出身的,所以应该会收留李儒和牛辅的大军。
李儒这个人对精于阴谋诡计,对领兵打仗不是很精通。所以在李儒退兵武关的途中,被曹操大将夏侯惇和李典埋伏,李儒和牛辅死战得脱,但是手下的两万大军却损失大半。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吕布见李儒退兵,马上带人追击,结果正好遇到被曹操埋伏兵败的李儒和牛辅。李儒牛辅新败,士气低落,一战过后,牛辅被吕布斩杀,李儒下落不明。李儒牛辅大军彻底灰飞烟灭。
曹操在此只后并没有继续进兵长安,而是退守函谷关,另一边则上表朝廷请功。王允害怕曹操进兵长安,所以想出了个驱虎吞狼之机,封曹操为并州刺史,封武亭侯,但是并州并不是曹操的地盘,很明显王允是想借此来消耗曹操的战力。
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