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槐福源诵兴俣戎凉刂匾
  就在长安城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的主角张德却在琅琊郡山中艰难的行走。
  “师傅,还不到么!这山路太难走了!哎呀,师傅,你等等我啊!”张德叫道。
  张德旁边一个老道,此时正健步如飞走在曲折的山道上,时不时的还拉张德一把,这人正是左慈。
  第一五五章 鬼谷
  说起来,这事情还得从张德回到北海说起。
  张德从临淄回到北海,安排好一切事物,安心发展,等待董卓毙命,诸侯开始互相攻伐。而就在这个时候,向来喜欢神出鬼没的左慈来到了太守府。
  说起来,张德还是很尊敬这位老师的。左慈,一个演义中被神仙化的人物,在张德眼中,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老者。左慈博学,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虽然左慈总是喜欢推销自己那个时灵时不灵的算卦。但是,左慈却真的教了张德不少东西。
  这次左慈前来,却没有多停留,只是说要带着张德回师门祭祀祖师爷。关于左慈的师门,张德也一直不知道。曾经问过左慈,而左慈只是说到时候自然会告诉张德,所以对于张德自己来说一直很好奇。本来太史慈要跟着张德一起去的,但是左慈却只让张德自己去,而且张德也相信,左慈不会害自己的,于是师徒二人便踏上了回师门的道路。
  本来以为,师门会很远。但是后来,张德才知道,师门重地原来就在琅琊郡的群山当中。但是,山路曲折蜿蜒,更有许多地方连路都没有,所以张德走起来很是吃力,不过好在张德上辈子也算是打过游记,经常在深山老林中晃荡,所以勉强能够跟上左慈的速度。
  渐渐的,张德发现前面迷雾重重。张德心说,看来是到了深山里面了,都起雾了。这林中的雾并不是很浓密,但是在参天大树的映衬下,反而显得有些阴冷。张德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紧跟左慈。
  又走了一段路,张德发现,雾气渐渐消散,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宁静的景象。又跟随左慈走了一段路,张德发现,远处又一个山谷,谷口道路平整,一看就是有人专门整理过的。谷口又一块大青石,张德走进一看,上面雕刻着两个大字——鬼谷。
  按照正常的情况,人看到这两个字应该感到害怕,毕竟沾了个“鬼”字。但是,张德现在却没有一丝害怕。“鬼谷”两个大字刻的是气势磅礴,浑然天成,与周围景物交相呼应,显出了一副大家风范。此时正是初春,草木还没有茂盛,周围还是略显空旷,但是当一缕阳光照射在青石上的时候,两个大字竟然发出了白色的光芒,凸显威严。
  张德看了看身边的左慈,只见左慈笑了笑,带着张德就朝里面走。走进山谷,只见里面道路平坦。山谷两边石壁上草木都已经发芽了,偶尔还能看见几只猴子在那里攀爬。猴子们看到左慈来了,不是冲着左慈呲牙咧嘴,就是冲着左慈大声啼叫,仿佛在欢迎左慈一般。
  这时候,左慈说话了:“显璋,你不是向我打听咱们的门派吗?我现在就告诉你。咱们的门派称为鬼谷,刚才你已经在谷门口看到过了。要说起咱们师门,要追溯到周武王时候。周灭商纣以后,大封有功群臣,当时就封了姜子牙姜太公在齐,封了周公旦于鲁。但是周公要留京辅政,所以周公的大儿子伯禽就是鲁公。”
  “姜太公那个时候已经年过九十,垂垂老矣,所以姜太公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弟子传以衣钵。后来姜太公选弟子八人,都是天资聪颖之人,姜太公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但是姜太公所学繁杂异常,涉及甚广,所以这九名子弟当中只有一人完全的继承了姜太公的衣钵,那人就是咱们的祖师爷,而咱们的祖师爷也是鲁公伯禽的一个儿子。”
  “那其他七人呢?”张德问道。
  “其他七人虽然不如咱们祖师,但是也都学得了一技之长。其中一人好武,这人喜好刺剑之术,武艺讲究快狠,务必一击必中,后来演化成了刺客之术,具为师所知,刺吴王僚的专诸,刺秦的荆轲,都跟他后世门下有关。”
  “剩下的六人也都学得了姜太公的一些精髓。后来几人传授门徒,后世人受他们影响,渐渐形成了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和纵横家,也是因为这样,姜太公被诸子百家追为本家人士,被尊为‘百家宗师’!”
  “而我太公嫡传一脉则一直留在鲁国,辅助鲁公。但是咱们师门所学太过玄杂,遭到朝臣妒忌,所以,咱们师门子弟也渐渐的被疏远了。后来一位祖师见鲁公不仁,所以便将师门迁到了鲁国的群山当中,也就是现在咱们待的地方!”
  “到了战国时期,咱们师门出了一位奇人,此人乃是天纵奇才,千年罕见。这位祖师姓王名诩,当时被人称作是‘鬼谷子’。王诩祖师觉得这个”鬼谷子“的名字不错,便将我师门命名为‘鬼谷’!”
  听到这,张德心中一惊,鬼谷子的大名,张德听说过。这个鬼谷子被纵横家尊为始祖,但是他的弟子苏秦和张仪则是以辩才著称,另外两个弟子孙膑和庞涓则是兵家的人,原来这人竟然是自己的祖师。不知道自己师门还有什么厉害人物!
  师徒二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谷口。一出山谷,张德只觉得豁然开朗。抬头一看,远处一处大院落矗立在群山当中。院落显得非常典雅别致,门前一条小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小溪上有座小桥,直通院门。院子四周走栽种着柳树,如今已经都发芽了,几只飞鸟不时的落到柳树上。在朝前看去,一条青烟从院子中升起,直冲云霄,张德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人在炼丹!
  院子的大门并没有关,所以左慈带着张德径直走了进去。这时候传来了狗吠声,张德抬头一看,见到一只半人高的大狗缓慢的走了过来。这只狗膘肥体壮,好似小牛犊一般。
  张德低头看了看这狗,狗也瞅了瞅张德,低着头来到左慈近前,就朝左慈身上蹭。
  张德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狗,而且,这条狗长的还很特别,它太胖了。
  ————————————————————————————————
  感觉张德有点弱,安排他回师门坑点东西!
  第一五六章 怪人师叔
  左慈见狗过来,笑嘻嘻的抱住狗的脖子,拍着狗身上的嘟噜着的肥肉,笑嘻嘻的说道:“显璋,这是你二师叔养的狗,已经在这里很多年了。你别看他个子大,但是他可从来不咬人!”
  张德还是第一次看到左慈这个样子。现在的左慈让张德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想想自己当年,也养了只狗,而且那只狗也跟了自己很多年。想到这,张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就听远处一人喊道:“后生,你还年轻,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叹什么气啊!”
  张德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老道正背着一个药篓子走进来,张德一瞧,这人自己还认识,真是当年在黄忠家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于吉。
  张德此时也知道了,于吉是左慈的师弟,自己的师叔,所以急忙拜到:“张德见过师叔!”
  于吉一看张德,点了点头,道:“把手伸过来。”
  张德不明所以,但是还是把手伸了过去,只见于吉一拉张德手腕,给张德把起脉来。过了片刻,于吉说道:“你最近是不是受过重伤?”
  “不错,最近是受过重伤,如今刚好不久!”张德说道。
  “恩,难怪呢!你受伤虽然养好了,但是没有好好修养,加上受伤后激烈运动,导致寒气入体,寒毒沉积于体内,虽然你现在年轻,但是如果不即使救治,恐怕等你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要摊在床上了!幸好遇到了我,一会给你开两服药服用!”于吉说道。
  张德一想也是,自己不少战友到了年老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症状,特别是当年负伤比较多的人,确是又不少年老以后靠着轮椅过日子的,于是急忙点头向于吉道谢。
  这时候,里面传来一个声音。
  “落霞!落霞!你在哪啊?”
  张德顺着声音看去,见后院走过来一个胖老道。此人虽然是鹤发童颜,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和左慈于吉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左慈和于吉两人仙风道骨,说白了就是身材比较消瘦,一看就像个清修之人,但是现在出来这个老道,胖嘟嘟的,大肚子挺着,脸上红光满面,双下巴,秃顶,要是让他那个芭蕉扇,活脱脱一个八仙里的汉钟离。
  这个人边喊着,边来到左慈近前,一把抱住胖狗,叫道:“落霞,你在这啊,让我好找啊!哎呀,你可别乱跑啊,我找不到你可急死我了!”
  张德一听险些跌倒。这“落霞”竟然是只狗,而且还是只胖狗,加上这一个胖子道爷,更显得十分滑稽。
  看到这个胖老道,左慈尴尬的轻咳一声,道:“师弟,在小辈面前,要庄重!”接着冲着张德道:“显璋啊,这个是你二师叔,道号南华!”
  张德急忙作揖道:“张德见过师叔!”但是张德脑子里却在想,南华这个名字好熟悉啊,自己记得传说中张角得到的那本《遁甲天书》好像就是个叫南华老仙的人给的吧,会不会就是眼前这个胖老道?
  此时从里面出来两个中年人,也是道是打扮,这二人见到左慈,慌忙拜道:“见过师傅(师叔)!”
  左慈点了点头,对张德道:“这二人是你的师兄。”说着指了指年纪稍微大一些的那个道士说:“这是葛玄,是你的大师兄,乃是琅琊人士,自小拜在我门下。那边那个是谢允,是你二师叔的门下。”张德听了后急忙加过两位师兄,而二人也急忙还礼。
  这时候葛玄道:“师傅,我已经给师弟准备好了房间,不如我现在带他过去吧!”
  左慈听了点了点头,而葛玄便带着张德向后院走去。
  两人边走边谈。张德这才知道,葛玄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葛玄曾经是名门出身,祖籍琅琊,后来移居到了江东丹阳郡。葛玄的高祖葛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父葛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亲葛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葛玄自幼出生于江东,年轻时候喜好黄老之学,后来到处游历到了祖籍琅琊郡,遇到了左慈,后来被左慈收为徒弟。
  而张德到现在也不知道左慈叫自己回师门有什么事情,一路上张德没少问,但是左慈就是没告诉张德,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张德便问葛玄:“师兄,这次师傅叫我来,不知道为了何事?”
  葛玄笑道:“看来师弟还不知道啊!这可是咱们师门数百年来的一件大事情啊!不过这件事情说起来话长,我就长话段说吧!”
  “当年始皇一统天下,曾经寻求长生不死之道。可是这世间哪里有不死之道呢!始皇为求不死,到处寻访名师,后来寻找到我鬼谷门下,恰好遇到咱们的黄石祖师。”
  “当时大秦虽然一统天下,但是始皇以法家治国,民不聊生,各国遗民皆有反心,所以当时黄石祖师便对始皇说大秦过不了三世!”
  “始皇暴怒,想杀黄石祖师,但是黄石祖师却说动了始皇,当时黄石祖师说大秦虽然过不了三世,但是可保始皇名留后世,享受万世敬仰。”
  “当时始皇满脑子里都做着长生梦,这些话根本没听进去。黄石祖师虽然武艺高超,但是始皇麾下能人众多,加上始皇的武艺也是不错的,所以黄石祖师虽然想逃,但是却逃不出去。不过好在公子扶苏出来给黄石祖师求情,救了黄石祖师一命。”
  “扶苏也看出来始皇暴政是不能够治理天下的,于是便请黄石祖师指点。当时黄石祖师感恩公子扶苏,便出三策,上策是潜伏蜀中,等待时机;中策是刺杀始皇,篡位登基;下策是留在咸阳,劝诫始皇。可惜公子扶苏偏偏选择了下策!”
  “后来始皇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结果被赵高和二世暗算,假传始皇旨意,命公子扶苏自杀,但是扶苏死前却给黄石祖师写了一封书信!”
  第一五七章 师门秘闻
  “当时赵高李斯假传圣旨,命公子扶苏自尽的时候,黄石祖师便前往北地,希望能够救下公子扶苏一命,但是却去晚了,不过公子扶苏却给黄石祖师留了一封信,信上说说和氏璧乃是始皇心爱之物,而且数代秦王为了得到和氏璧费尽心思,所以和氏璧对于大秦来说意义非凡。若是大秦灭亡,和氏璧必然落到外姓人手中,所以恳求黄石祖师如果大秦灭亡,想方设法将和氏璧取回来,放回到大秦祖陵当中,以告祖先在天之灵。公子扶苏毕竟对黄石祖师有过救命之恩,所以黄石祖师便决定完成公子扶苏的遗愿。”
  “后来黄石祖师将兵法韬略传于张良,希望张良以后辅佐明主,解救苍生,当然也是因为如果明主一统天下,那么也可以打探到和氏璧的消息。后来果然刘邦击败了项羽,一统天下,但是当张良开始筹谋和氏璧的时候,皇后吕雉却发难,张良为了自保,不得已隐居山林。从此后,和氏璧便一直在大汉王宫当中。王宫中守卫森严,想要进去将和氏璧偷出来难比登天!不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如今已经过了四百年了,和氏璧终于找回来了,所以这次师傅师叔才召集门徒,祭祀师门祖师,以慰祖师在天之灵!”
  张德听完葛玄的话,感觉有些懵了。自己明白的记得,和氏璧也就是传国玉玺被孙坚得到了啊!虽然孙坚被黄祖手下的人给杀了,但是玉玺应该落到孙策手中才对啊,要不然孙策后来也不会用玉玺向袁术换了几千精兵,然后成就了江东霸业。
  但是现在葛玄却说玉玺被自己师门的人夺回来了,那么孙策手中的玉玺又算是什么。难不成历史记载有错误?应该不会,毕竟到了南北朝的时候还有关于玉玺的记载,说明那个时侯玉玺还在皇帝手中。那就是葛玄骗自己?应该也不会,葛玄没那个必要啊!
  难不成玉玺有两个!张德脑子猛然一震。玉玺有两个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合情合理了。可是刚才葛玄说玉玺最近才得回来,自己记得最近玉玺应该在孙坚手里,而孙坚又死了,难不成孙坚的死和自己师门又关系?
  葛玄见张德愣在那里,以为张德在消化自己刚才说的事情。所以也没有打扰,只是说道:“师弟,你先休息休息,明天我带你去参观一下咱们鬼谷!”说完,葛玄就告辞了。
  山中的夜晚有点冷,但是好在鬼谷中房屋的床都是特殊设计的,床是石头砌成的,下面生了火,其实说白了就是炕。
  其实这是张德穿越三国以后第一次见到炕。中国的炕是出现在隋唐时期的,三国时代还没有。但是鬼谷祖师曾经有学习过鲁班之术,所以鬼谷先人制造了土炕,用来对抗山中的寒气。
  这一夜张德睡得很好,很安逸。张德已经不记得上次睡得这么好是什么时候了,特别是这几年,北海百废待兴,张德还要准备应对乱世,所以张德很久没有这么样睡一个囫囵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德起身,不久葛玄过来了,准备带张德在鬼谷中到处逛一逛。昨日张德走了一天的山路,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所以没有看到鬼谷中有多少人,张德以为鬼谷是清修之地,人烟稀少是正常的,但是如今白天一看,真是大开眼界,鬼谷当中竟然有不少人。
  现在看起来,鬼谷这个大院地方很大,背靠大山,院旁又清泉流过,可以算的上是人间仙境。张德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地方。
  这时候,远处传来了“嘿哈”的声音,张德一听就知道,这是有人在晨练,而且练得还是拳脚,张德不由得朝那边看去。
  葛玄见张德朝那边看,于是笑着说道:“那边是练武的地方。四师叔现在一定在那里。师弟若是对拳脚功夫有意的话,可以去那边找师兄弟们请教请教,咱们师门中可有不少高手!”
  张德点了点头,接着跟着葛玄朝前面走,接下来,两人又来到了丹场。所谓丹场,是炼丹的地方。张德老远就能看见那里浓烟一道道的升起,在走近些,似乎能够闻到药材的味道。
  张德对炼丹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也没有仔细去看,只是远远看着丹场的大门,便离开了。
  然后,郑玄带着张德来到了兵演房,兵演房就是演练兵法的地方,里面一个大大的空地,然后旁边摆着一堆堆的小泥人,有站立的,有骑马的,也有坐车的。
  只见葛玄从旁边桌案上拿起一张布,打开一看,是一张地图,葛玄将地图摆在地上,说道:“这是地图,你看到那些泥人了么,站立的是步兵,骑马的是骑兵,坐车的是车兵。呵呵,这些泥人都用了几百年了,那个时侯战车还是主要的士卒,所以现在还有车兵的泥人。演练的时候将泥人放在地图上演练!”
  张德心中暗想,没想到鬼谷门下几百年前就想到用这个办法来演练兵法,怪不得能教出孙膑和庞涓这样的人才呢。
  然后,葛玄有带张德来到了书库。让张德感到以外的是,鬼谷的书库并不是建在房舍中的,而是在院子最后面的山洞中的。葛玄介绍道这是为了害怕房子着火,所以才特地将书放到山洞中,为了防止书简潮湿,所以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派人将书简拿出去晾晒。
  张德一进山洞,见外围的都是纸制的书,而洞里面排满了竹子做竹简,一看都是有些年头了。这时候葛玄说道:“咱们鬼谷这几百年的各家珍藏典籍都在这里了,而且不少都是孤本,所以这里可是咱们鬼谷最宝贵的地方了。师弟要是对这里的典籍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查阅,但是这里的书籍都不能带出去,所以如果师弟需要的话,就必须自行抄录!”
  第一五八章 三遇周仓
  几百年的典籍!那么一定有不少好东西。张德想到这里眼睛一亮,急忙问道:“那么兵法阵图这里一定不少了?”
  “不错!”葛玄笑着点了点头。
  “农耕水利的典籍呢?”张德又问道。
  “有!”葛玄接着笑着答道。
  “那么兵器冶炼、墨门器械的典籍呢?”张德再问道。
  “有,而且是很多是失传的孤本!”葛玄答道。
  失传的孤本!张德兴奋起来。先秦的兵器制造技术在张德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墨门的机关器械,无论是攻城守城都是古代一流水准的,这些可都是张德争霸天下的筹码。
  葛玄见张德兴奋的表情,猛然想起来,自己这个师弟现在也是一方诸侯了,对这些东西自然非常感兴趣。于是葛玄笑着说道:“师弟,这里面这么多东西,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看完的,不如我先带你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张德一想也是,自己想看这些典籍,也不再这一时半会的,所以张德便跟着葛玄离开了书库。
  ……
  从第二天开始,张德便开始了辛苦的工作。每天一大早张德便来到了书库,开始抄录那有用的典籍,一直到晚上,张德才离开。接连三天,张德都是在抄录,现在张德只恨自己少生了几只手,面对那么多典籍,张德感觉自己怎么抄也抄不完。
  此时张德暗暗想到,等回到北海以后,一定要把印刷术搞出来,现在用手抄真是太费事了,太不方便了,自己回到北海,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把印刷术弄出来,也算是为学子做些事情。
  其实说起印刷术,早在先秦时候的印章,可以算是印刷术的始祖,而真正的雕版印刷是起源于隋朝。汉末三国的时候图书主要还是用手来抄写的。而这个时侯纸的质量已经不错了,不过印刷术却还远远没有出现,这也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使得读书识字对一般人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张德又抄了三日书,葛玄才过来找张德,所明日就要祭奠祖师了,让张德明日早些起身沐浴更衣。
  第二日,张德起了个大早,早早的洗了个澡,穿上干净衣服,便到前厅等候葛玄。不一会,葛玄便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四五个道士打扮的中年人,葛玄给张德一一介绍,这些都是鬼谷门下子弟。
  然后几人来到了后山寿堂,这里是专门供奉鬼谷先师的地方。张德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很多人了,而张德到了后,陆陆续续的也有人到来。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也有个别年纪大一些的,但是年轻的人好像没有几个。看来这些都是鬼谷门下子弟。
  不一会,人来齐了,张德举目朝四周看去,绝大多是都是道士打扮,俗家打扮的人很少。这时候有道童过来,按安排张德的位置。
  张德由于入门比较晚,排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在张德前面的两人都是四十多岁,都是俗家打扮,左边一人面色红润,右边那个面色则有点黝黑,这二人回头看见张德,急忙施礼,而张德也急忙还礼。此时大厅中人那么多,张德也没有问及这二人的姓名,只是知道这二人也是鬼谷门下的。
  接下来的一个上午,在张德看来是十分无聊的事情。左慈念祭文就念了一个多时辰,然后又是繁琐的祭拜仪式。张德也只是照葫芦画瓢,人家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而心思全都跑到书库那些藏书那里了。祭祀一直到未时才结束,然后大家便各自回房准备休息。
  张德正朝自己的房间走呢,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喊自己:“远方那人可是张德?”
  张德心中一惊,这人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啊,急忙回头,只见一名大汉,身高接近九尺,大胡子,圆眼,穿着个粗布武士服,正看着自己。
  张德一看,心中一惊,这人自己认识,正是周仓。他怎么跑到鬼谷来了。
  说起周仓,还得从张德遇袭那日说起,周仓帮张德挡了一阵,让张德逃跑,然后周仓又被王越所救。周仓见到王越的功夫,大吃一惊,心说怎么天下间还会有这么厉害的高手。
  周仓出道以来先是跟随张宝,然后又留在青州找张德麻烦,所以到现在位置,并没有遇到什么超一流的武将,所以这次周仓见到王越十分兴奋,想拜王越为师。所以周仓便跟在王越身边,希望王越收自己当徒弟,哪怕不当徒弟当个跟班也行。
  这个周仓脑子一根筋,决定跟着王越还真就不走了,王越没有办法,修道的人又讲究一切顺其自然,所以王越也不好意思用武力驱赶他。只好让周仓跟着,不过这个周仓也却是很有毅力,这一跟就跟到了鬼谷。
  后来王越见周仓双臂有千斤之力,虽然年纪大了点,已经过了练武的黄金年龄了,但是稍加调教,应该能够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王越实在是被周仓烦的要命,所以王越便收了周仓当记名弟子,没事的时候也教他个一招半式。
  这记名弟子虽然和嫡传弟子有所差别,但是由于周仓天天跟在王越身边,也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王越毕竟是一代宗师,而且做过帝师,所以说起功夫,王越很厉害,而说起教学生,王越也不差。因此几个月下来,周仓的武艺算得上是突飞猛进,加上周仓本来救强壮,身体素质好,所以几个月以来,周仓已经接近一流高手了。
  王越自然知道,周仓虽然力大,但是天赋有限,以前周仓是没有名师教导,所以周仓一直都是靠着蛮力。如今遇到名师指点,武艺当然会提高的很快。但是周仓的潜力也就是这么多了,能有这种成就已经算是不易了,想要更进一步可能性不大。
  而这日鬼谷祭祀祖师,周仓是记名弟子,没有机会参加,所以周仓一直在外面等候,而散场之后,正好遇到张德。
  张德见到周仓,心中暗叫不好,这个周仓现在是敌是友,自己还不知道,如今周仓不会又来杀自己吧!
  ——————————————————————
  最近馋虫在构思新书,不过《闯三国》的更新不会受到影响,敬请期待馋虫新书……
  第一五九章 孟德计图函谷关
  此时,左慈师兄弟几个正在屋中讨论着什么。
  “师兄,你真的准备这样做吗?”南华问道。
  “二师弟,如今恰逢乱世,这是个机会啊,是咱们师门的机会,要是处理得当的话,那么光耀师门指日可待了!”左慈道。
  “先秦时候也是乱世,可是数百年来我们都没有成功,这次能行么?”王越问道。
  这时候于吉说话了:“我倒是赞成大师兄的看法。现在已经和那时候不一样了。况且张德现在已经是一方诸侯了……”
  “但是现在天下局势还不明朗,咱们现在就……是不死有些太早了。”王越接着说道。
  “你们看看这个吧,这是我刚刚得到的消息,长安那边刚送过来的,你们看看吧!”说着,左慈将一个锦囊送到几人面前。
  南华先将锦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锦布来,于吉和王越二人也凑了过来。
  “董卓死了!”王越率先喊道。
  南华倒是不像王越,将锦布上的内容看完了,说道:“看来诸侯纷争已经难免了,即然这样,那么我支持大师兄!这对咱们来说的确是个机会。几百年来,世人向来重士,咱们数代祖师个个都身怀绝技,但是却因为出身贫寒,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重用,师门也无法振兴!咱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恩,既然这样,我也没有意见了,一切听从师兄吩咐!”王越道。
  这时候,王越手下一个弟子过来道:“师伯、师傅,不好了,张师弟和周师弟打起来了!”
  ……
  洛阳,河南尹府上。
  一个眉目清秀的青年来到曹操近前,道:“主公,都已经打听清楚了,李儒大军已经去了长安,函谷关上只有三千守军,大将是牛辅麾下胡赤儿!”
  “恩,还有三千守军啊!奉孝,你说咱们能拿下函谷关么?”曹操问道。
  这个年轻人正是郭嘉,当戏志才死了以后,曹操亲自拿着戏志才的书信去请郭嘉,郭嘉也看出来曹操是个明主,于是便来到曹操帐下,现在是曹操的军师。
  “主公,三千守军看似不多,但是毕竟有函谷天险。当年东方六国十倍于秦,但是仍然只能饮恨函谷关,咱们要是强攻的话,恐怕损失会很惨重啊!”郭嘉说道。
  “主公,奉孝说的是咱们刚刚平定司隶,手下士卒还有很多是刚招募的新兵,若是强攻函谷关,那么咱们会伤些元气,但是如今董卓以死,所以函谷关咱们必须得拿下。若是函谷关在我们手中,先不说可保弘农安全,到时候咱们西有函谷天险,东有虎牢雄关,北靠黄河,到时候咱们向东可直逼兖州,向西可攻占长安,向北可出兵并州,向南可入南阳富庶之地。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所以这个函谷关,咱们是必须拿下来的。”曹操手下荀彧说道。
  曹操听了连连点头。荀彧这个人,让他领兵打仗,他却是不如夏侯兄弟,出谋划策,也不如郭嘉荀攸,但是荀彧这个人很有战略眼光,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