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42大队长机,请保持高度,不要冒险降低高度!”编队内的第十四联队指挥官给出战的第142大队传达着指令,免的这些战斗机为了捞取击落敌机的机会而主动降低高度和日本的战斗机进行颤抖。
此时战斗机的任务并不是说要击落多少日本的飞机,而是要保证轰炸机的安全,而由于F5战斗机的油料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需要做到全程伴随B16作战的话,那么就必须节省油料,为抵达东京上空后的空战保留足够的油料。
因此前往东京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是不能和日本的战斗机进行纠缠,进而消耗大量的燃油。再说了如果降低高度的话,那么F5战斗机就不能利用己方最擅长的高空性能优势了。
所以在进行远距离护航任务的时候,F5战斗机一般都是只伴随轰炸机飞行,除非日本的战斗机主动来拦截,否则的话F5战斗机一般都是无视在下方空余的日本战斗机的,很少出现主动降低高度进行攻击的情况。
第〇九〇〇章 东京空战(二)
随着左下方的二十余架日本战斗机的接近,中国轰炸机编队中的142战斗机大队也是脱离了编队迎向了来袭的日本战斗机,不过他们并没有降低高度,而是继续保持在九千多米的高空中,而来袭的日本机群目前还在奋力爬升中,这些日本战斗机不管是想要拦截轰炸机群还是说和中国的战斗机进行战斗,他们都必须爬升到九千多米高空以上,而这个高度对于如今的日本几款主要拦截战斗机来说都非常勉强。
理论上日本陆军航空队中的钟馗战斗机和飞燕战斗机都能够爬升到一万米左右的高空,但这只是理论而已,不说它们爬升到这个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太多,而且就算勉强爬升到了九千多米到一万米左右的高空中,这些战斗机的机动性能也会下降的非常严重。
受制于发动机技术的影响,导致日本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能够完善的开发出一款能够在万米高空作战的优秀战斗机,这种情况日本人自己都非常清楚,而且他们很早的就认识到了这个缺陷,毕竟日本人所面对的敌人并不是只有中国,实际上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就是面临着美国的战略轰炸机的威胁。
在澳大利亚上空和新几内亚岛以及其他南太平洋日本所占据的区域里,过去的两年都一直面临着美国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虽然说这种打击并不是和目前中国空军直接轰炸日本本土的工业基地,但是美国人的轰炸的却是印度尼亚西群岛上的石油设施,以及铁路交通、港口设施等,日本占据了南太平洋的诸多岛屿,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后,原本已经是获得了大量的油田,按照南太平洋地区的石油产量供应一个日本应该是十分富足的了,但是由于美国人的轰炸,但是这一片地区的石油设施破坏严重,不但原油出产量大幅度减少,而且由于美国潜艇的封锁和猎杀,导致日本很难把原油运输回本土,而这些原油如果不运回本土的炼油厂进行炼制,可是没办法直接用的,至于印度尼亚西原有的一些小型炼油厂施设,可没办法炼出大量的成品油满足南太平洋战区的日军的作战需求。
而实际上去过的两年里,日本依旧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石油,而且其中都是以成品油为主,尤其是航空汽油更是进口众多。
不过现在中国已经对日本宣战,日本肯定就无法从中国得到包括石油在内的任何作战物资的供应了,再加上中国海军直接以台湾为主要前出基地,第一舰队的众多水面潜艇以及近百艘的潜艇几乎把日本以南,台湾以东,菲律宾以北的这一片海域彻底封锁,然后还有不少美国人的潜艇活跃在这一地区猎杀日本的商船,所以中日开战后,日本本土和南太平洋地区的物资运输就已经陷入了断绝状态,日本只能是绕开台湾东部海域,从日本本土直接南下太平洋,然后途径诸多群岛在抵达澳大利亚,而这一片的话非但航程非常远,更重要的是那片也活跃着大量的美国海军。
中日宣战后,日本的情况一下子就是变的极为糟糕,并且本土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日本被分割开来,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战区,也就是说日本很难抽调南太【wWw。WRsHu。cOm】平洋地区的日军部队返回国内进行本土防御,而本土也没有办法继续运输大量物资供应南太平洋地区的日军作战。
再这些下去的话,不用半年时间澳大利亚上的两百多万日军估计就得没有子弹和炮弹用了。
情况如此恶劣,也是直接反应到了日本本土防空作战上面来,开战一个月不到,日本在的本土方向就是损失了数千架的各式飞机,那些杂七杂八以及中低空战斗机不算的话,现在日本用在高空防空上的战斗机数量全部加起来也就一千架左右,而这一千架还得可广泛分部在九州地区、“中国”地区、四国地区、中部地区、关东地区、北部地区、北海道地区等诸多的地区。
所以当日本人发现中国出动了数百架轰炸机越过日本海直接朝着日本中部地区来的时候,他们能够调集迎战的拦截战斗机部队主要是中部地区和关东地区的战斗机部队,而这个数量不会超过三百架。
正是因为高空力量的严重不足,加上中国对日本的本土轰炸让日本人真正感受到了灭国危急,于是乎日本陆军在六月份的时候就是紧急下令加速陆军四式战斗机、也就是KI…84“疾风”战斗机的大规模量产化。疾风战斗机作为一款陆基战斗机,虽然说没有和中英美德几个国家一样那个采用液冷发动机,而是采用风冷发动机,不过作为一款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后研发的战斗机,其机动性能还是非常优越的,而且火力相对比赴日本之前陆军一式战斗机、三式战斗机以及日本海军当中的名机零战而言,都大幅度提升,采用了二十毫米的机炮和12。7毫米机枪的搭配。
这一点和中国陆军在这里战斗机上依旧大规模采用12。7毫米机枪有所不同,虽然说中国也有部分战斗机装备二十毫米的机炮,比如F6B夜间战斗机、F7高空高速战斗机,以及F10喷气式战斗机。但是这些战斗机都是有一个特地,那就是他们都是防御性的战斗机,其主要作战目标乃是敌人的轰炸机群,所以才需要极大的火力。这一点和中国空军当中的F4系列,F5清一色采用12。7毫米机枪是有着极大分别的,因为这两款战斗机是用来争夺制空权的,作战目标基本上是敌方的战斗机以及部分战术轰炸机,所以就火力而言,12。7毫米的机枪对付战斗机是充足的了,就算是对付一些双发的战斗机也足够用,而且采用机枪的话也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避免打了没几分钟就把弹药给消耗光了。
日本的疾风战斗机采用二十毫米机炮,其根本目标还是为了对付中美两国的战略轰炸机群,毕竟不管是中国的B11、B16还是说美国人的B17、B24、B29,这些四发的重型战略轰炸机可都是有着结实的装甲以及大量的自卫火力,普通航空机枪打过去是很难重创这些战略轰炸机,但是用机炮就不一样了,一炮就是一个大洞,打多几炮就能够干掉一架战略轰炸机了。
尽管疾风战斗机已经是日本陆军目前的所能够获得的最为先进的战斗机,但是高空性能依旧无法让日本陆军满意,很简单,因为疾风战斗机也无法在高空上和中国空军的F5战斗机进行比拼,为了挽回危局,日本陆军已经加速了下一代战斗机,也就是陆军五式战斗机的研发,那是一款预计作战高度达到一万两万米的典型高空战斗机,只不过现在还是在研发阶段,什么时候能够出来就不是现在所能能够知道的了。
就目前而言,日本陆军依旧只能依靠老式的钟馗,飞燕战斗机和少量的疾风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而其中的疾风战斗机数量非常的少,到目前为止,日本陆军一共上生产了大约一百多架,都是部署在中部地区,但是在之前的近月防空作战中,疾风战斗机已经损失了三十多架,目前日本人的疾风战斗机只剩下一百架不到而已。
而眼下前来拦截中国第二十七联队以及第十四联队所组成的轰炸机编队的日本战斗机群就是二十多架的疾风战斗机。
“请注意,不要冲动,不要降低高度主动出击!”142大队的长机给手下的各机传达着命令!
只要他们不继续爬升的话,那么这日本人的疾风战斗机对于中国的轰炸机编队而言就是没有任何的威胁力,而他们如果爬升拦截的话,那么那个时候F5战斗机就能够用己方最擅长的高空机动性能和日本的疾风战斗机进行战斗,到了那个时候基本都是一面倒的情况。
中国空军的F5战斗机从1940年服役,到现在也是好多年了,参加过多次战争,而服役过程中被击落的F5战斗机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七千米以下的空域,因为在七千米以下空域,F5战斗机的机动性能虽然还说得上优越,但是已经无法和各国的主力战斗机拉开差距,打起来就是一比一,而在三千米以下的低空,F5战斗机的性能已经是无法对抗各国的主力中低空战斗机了,比如经过大改装的F4H战斗机,在三千米以下的低空中几乎是全面压制F5战斗机,不管是俯冲速度又或者是转弯半径以及爬升等性能上F4H都是超过F5战斗机。
而这个世界上能够和F4H比拼低空机动性能的飞机还有好多呢,日本人恩的零战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中国空军在六月份的对日作战中,发下损失的F5战斗机都是在中低空空域损失的后,就是下达了几乎强制性的命令,除特定的对地支援任务外,空中巡逻以及护航行动中,严格禁止F5战斗机下降到七千米以下空余和敌方战斗机进行空战。
任何一款飞机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这种情况在二战中显得尤为明显,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一款战斗机就包打天下的局面,而是得分好几种,有大航程的,有高空的,有中低空的,有对地支援的,而这也是中国以及其他国空军里头战斗机性能那么多的原因,不是想要弄的那么繁杂,而是必须得有那么多。
142大队的飞机不会主动降低高度,但是对面的日本疾风战斗机却是继续爬升着,因为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庞大轰炸机群从眼前飞走,他们必须战斗!
142大队的长机刘平中校看着视线中正在缓缓爬升的日本疾风战斗机,眼中露出了一丝厉色:就等着你们上来呢!
半晌后刘平立即道:“出击,攻击后立即爬升,然后再进行攻击!不要恋战!”
随着刘平的命令下达,这三十多架F5战斗机就是朝着那二十多架的日本疾风战斗机猛扑了过去!
第〇九〇一章 东京空战(三)
双方的战斗机们以各自五六百公里的时速疾驰飞行,由于相对而行导致了双方的相对速度就高达了近千公里,在如此高的速度下由于是迎击战斗的模式,因此留给双方的射击窗口时间内就非常短暂。
刘平眼睛牢牢地盯着前部下方的一架日本疾风战斗机,前方的那架日本战斗机也不是傻傻的直冲过来,而是进行着各种闪避动作,试图避免让自己的战机被敌机套入准星。可是任凭那架日本疾风战斗机进行着闪避机动,但是刘平依旧把准星不断的瞄准敌机,而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刘平也是果断的按下了射击按钮,战机的数挺12。7毫米机枪发射出一连串的子弹。
对面的那架日本疾风战斗机机翼上就是留下了一连串的弹孔,一击过后双方的飞机一上一下高速相对飞过,刘平立即拉升飞机并进入右盘旋,拉起高度的同时进行转向追击。
“长机,你的右下方有敌机!”刘平刚拉升,他的僚机就是发来了警告!
之后跟在刘平后面的那架日本疾风战斗机也是开火了,道道火舌逼近看刘平座机,不过刘平却是没有感觉到机体被击中的那种特有颤抖。
此时刘平的僚机也是朝着追着刘平射击的那架日本疾风战斗机开火。
短短数秒了,双方就是喷射出了一连串的子弹和炮弹,道道火舌在双方的飞机之间穿行,这片小小的空域里五十多架双方的战斗机来回疾驰飞行,日本的疾风战斗机想要突破中国护航F5战斗机的拦截并进攻高空中的轰炸机群,而中国的F5战斗机则是想要拦下每一架试图靠近轰炸机编队的日本疾风战斗机。
从事实上来说,凭借这区区二十多架日本疾风战斗机很难给这一波高达三百多架飞机的中国轰炸编队什么伤害,因为这三百多架飞机里头,超过半数都是护航的F5战斗机,要想突破这一百多架F5战斗机的防御圈进入到编队核心进攻轰炸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就算有少量的日本战斗机能够幸运的突破到轰炸机群之内,那么B16轰炸机的自卫火力也不是吃素的。美国人的B17和B29轰炸机都被冠宇了堡垒的称号,就可以说明这年头的战略轰炸机不管是防护还是火力都是非常强悍的,而中国的B11和B16虽然没有什么堡垒轰炸机的称号,但是自卫火力以及机体坚固的性能丝毫不弱于美国的堡垒以及超级堡垒轰炸机。毕竟中国和美国的战略轰炸机的设计目标以及技术水平都相当,谁也不会比谁好太多,差也差不了多少。
从大方向来说,二战期间中国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过程都是极为相似,中美两国空军和苏德日的空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苏德日空军乃是正儿八经的战术空战,注重战区的制空权争夺以及前线支援,而这也就导致他们发展的轰炸机多是双发战术轰炸机以及前线支援轰炸机为主,而战斗机方面也是极为注重中低空性能,这种状况和中国在三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情况极为像,换句话说,苏德日空军还停留在中国空军三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战略理论中。
而中美两国空军的话了,则是非常重视超远程的战略轰炸,试图把空军变成一支具备独立进攻资质的军种,其空军的建设目标乃是希望空军的轰炸机能够完全的摧毁敌人的工业力量,从而重创甚至消灭敌国的战争力量,如此情况下战略空军的建设目标是以轰炸机为核心的。
中国空军中地位最重要的不是大名鼎鼎的F5战斗机,而是B16轰炸机!至于F5战斗机,不过是为了B16轰炸机进行护航的机种而已的,这里头涉及的是一个主次的问题,那就是B16是主,而F5是次。
而在苏德日空军中,尤其是进行了多年战争后的德国和日本空军,则是以战斗机为主,轰炸机已经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产物,而这也就导致他们的空军只能是一支被动防守的空军,而不具备主动进攻力量。
当然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说他们的主官意愿,老希和裕仁也是希望自家有一大票的轰炸机啊,如果日本能够有个几千架战略轰炸机的话,那么现在中国的大量沿海城市估计都化为一片废墟了,可是他们没有啊!
不是不想要,而是造不出来!这里头技术甚至都不是什么关键的问题,以战争中德日的航空技术能力,造成一款三四千公里航程搭载五六吨炸弹的轰炸机并不是什么难事,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工业基础和产能问题。
战略轰炸机可不是什么便宜货色,一架1944年出厂的B16价格高达八十万元,而一架1944年生产的最新批次F5战斗机价格不过八万余,相差整整十倍之多。除了最为直观的价格因素外,还有占用的产能和各种资源问题。
二战中中国为了宣扬国内民众对战争的信心,从1940年左右就开始对内宣传中国为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理由就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各种资源基本上足以满足中国这个第二大工业国的需求。
然而即便吹嘘自己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是以中国的基础工业力量和航空产业的产能来说,要生产战略轰炸机也是占据了大量的资源,用实话说以目前中国的实力要建设一支庞大的战略空军的话是非常吃力的,完全做不到和美国人那样开战两三年里就短时间生产出数以万架的战略轰炸机来。中国现有的近万架B11和B16战略轰炸机群可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成果,如果说战略轰炸机群和美国那样在欧洲战场上空找到每年上万架损失的话,以目前中国的航空产业实力来说非常难补充充足。
这个年代在地球上,真正能够肆无忌惮玩战略空军的国家只有美国一架,也只有它才有足够庞大的航空工业产能满足每年数万架飞机的损失的同时还能够战时大规模膨胀空军规模,德国和日本打掉它们的一架飞机,美国人就造两架,导致美国的飞机是越打越多。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美国的工业有多么强悍,占据了全球过半的工业产量,每年超过十万架飞机的产能,一年内造近两百艘主力驱逐舰和数十艘巡洋舰、航空母舰的恐怖造舰能力。
美国人只用了两三年,就把他们的三流陆军硬生生的推到了一流陆军的程度,而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程度,足足用了三十年时间,而且还是不间断的对陆军保持持续性大规模投入。
当只有理解了美国人在这个时代的恐怖工业力量,才能够理解为什么陈敬云不惜耗费国家的大量资源也要把原子弹给研发出来,也就可以理解陈敬云为什么要造那高达数百万元一架贵的要死而且用途极为单一的B19战略轰炸机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陈敬云感到安全,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在未来和美国可能爆发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胜利估计是胜不了的,但是有核弹在手做到两败俱伤的把握陈敬云还是有的!
按照陈敬云在二战之前的想法那就是:大不了把地球给炸了,大家一起玩完!
也正是因为中国的核弹工厂以及B19战略轰炸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让陈敬云有了底气后才敢攻占俄罗斯,也才敢在现在这种敏感时刻进攻日本,想要抢在美国人之前夺取新加坡以及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岛。
要在虎口里多食,没有实力是不行的,单纯有常规军事实力也不行,还得有大家一起死的勇气!
对于美国,陈敬云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面对日本,陈敬云却是丝毫都不担心,甚至在签下了对日进攻命令后,他就是把军事大权大部分下方,甚至都没有和上一次中俄战争那样参与最高层的间接指挥。
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他也有着自知之明,他穿越前不是军事天才,穿越后也不是,继承了来自前身记忆以及多年的自我充电后,也只是让他成长为一个普通军官的程度而已,说起战术水平,中国陆军里随便拎出来一个将军来都比他强!穿越前他只是个管理人员,穿越后的他是个政客,虽然一直都以军人身份自诩,但是他从来都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要说起玩权谋,玩政治,鼓动人心这些东西陈敬云是信手拈来,数十年来他的敌人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内战时期的诸多名声显赫的权势大佬们一个个都成为陈敬云的手下败将,他靠的可不是他的军事才华,他靠的是谋略。
能够把自己玩成人人崇拜的神,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了陈敬云自己外,也就只有陈敬云记忆里的另外一个人了。
陈敬云是政客,所以他对于战役的具体指挥是很少插手的!陈敬云要做就是决定先打谁后打谁,什么时候打,用什么打。至于怎么打那就是陈敬云手下一大群将军们去考虑和解决的事情了。
第〇九〇二章 东京空战(四)
除了自知之明这一点外,也和陈敬云对日本实在没有放在心上有关系,陈敬云可不认为日本有对抗中国的实力,在他看来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他现在所思考的事情更多的是打了日本之后的局势走向,比如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菲律宾以及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地位问题,战后的全球工业市场以及资源供应地的问题。
他相信自己的元帅和将军们能够指挥这场对日作战并取得胜利,他信任他们!
而除了这一点,也和他对陈华天的培养有关,这一场二战不但是中国崛起的机遇,同样也是他培养陈华天为继承人的关键点,他要利用这场战争给陈华天积累起足够的资历,而这种资历不是说当的上将指挥某场胜利的战役就可够的,他要让陈华天赢得这场战,而不是他陈敬云!
对于陈敬云自身来说,他的个人威望已经上涨到无限高的地步,没有必要把这场战争的功劳也戴在头上!
但是对于陈华天来说,这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虽然国内民众对于陈华天已经不算陌生,自从陈敬云确定了陈华天的继承人地位后,国内也是对陈华天进行了一定宣传,试图营造让国民们信任的印象!
但是这里不得不说一说,陈敬云的个人威望实在是太强的,陈华天这辈子几乎都是被笼罩在陈敬云的光环之下,人们一说起陈华天,第一反应就是:他是陈敬云的儿子。
这种情况让人们对陈华天有着更大好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们淡化并无视陈华天自身的情况!一旦陈敬云死了后,没有陈敬云的光环影响,陈华天如果说仅仅凭借一个陈敬云儿子的头衔就想要执掌中国大权,那么将会遇到不可想象的阻力。
中国不是朝鲜,尽管陈敬云以及陈家在中国的权势滔天,但也绝对不是说什么人间无敌了,说太阳是方的都有人信。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玩弄阴谋阳谋几千年,王相将侯宁有种乎这种想法可以说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
凭什么你是陈敬云的儿子就能够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继承大权?
这个问题不但会出现在诸多普通国民心中,同样会出现在众多文官大佬以及军方高层的心中!
而别看如今中国是陈敬云一手掌控,但这也不是说陈敬云能够随心所欲了,军方高层和文官大佬以及国内的大量民营企业家和农民们信任并选择了陈敬云,那是因为陈敬云能够为他们带去利益,说白了陈敬云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表人!
一旦陈敬云无法继续代表他们的利益,下一秒陈敬云就是会被推翻!
尽管陈敬云的神话运动多年,但是这一点依旧无法改变,战争当中,那些国社党员们进行决死冲锋的时候,喊得的中国万岁,华夏复兴万岁,绝对不会有人喊陈敬云万岁的,在这些国社党员心中,国社党高于一切,而陈敬云是率领国社党前进的人。
所以,当今中国里,陈敬云是陈敬云,国社党是国社党,中国是中国,这三者是相互独立,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陈敬云率领国社党进行中国复兴!
一旦妨碍到了华夏复兴或者国社党的利益,那些陈敬云就会被国内的诸多利益阶层毫不犹豫的抛弃,哪怕国社党是陈敬云所创建的也不会例外。
这就是大国所特有的政治,内斗不可能因为你是三党制度或者一党制还是说君主制就能够改变的。
对于这点陈敬云看得非常清楚,而对于这种情况下他还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那么就得给国民一个信任陈华天的理由!
而没有比陈华天率领军队打赢一场战争更好的理由了!
要不然陈敬云怎么会安排陈华天为北太平洋战区参谋长呢?除了让他逐步执掌军权外,更重要的是想要陈华天进入军队核心决策圈,率领军队打赢这场战争。
陈敬云不插手具体作战,那么外头打的那些热闹,但是陈敬云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心,而负责具体战争的乃是国家军事委员会常务的五个常务委员,分别是陆军元帅沈纲、陆军元帅徐离善、陆军元帅陈仪、海军元帅关时杰、空军元帅伍世钟。而中国现在一共也就只授出了九位元帅,除了以上的五位国家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外,还有陆军北太平洋战区司令李连阳元帅,陆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左玉刚元帅。
以上一共七位现役元帅,此外还有两名追授的元帅,一位是已故陆军上将袁方,由于其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战功显赫,加上在1939年的时候就因为心脏病病发死在了任上,乃是一群实权陆军大佬中最先去世的将领,故而特地追授了元帅军衔。此外已经退役的海军将领程璧光,他虽然说在三十年代中期的少昊号中被牵连而被迫退出现役,但是却无法掩盖他对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内战开始到第一次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中日战争里,他率领海军数次击败日本海军,为中国的崛起赢得至关重要的时间。
因此陈敬云也就授予了他元帅军衔,不过这个军衔纯粹属于安慰性质,陈敬云并没有凋身体状况依旧健朗的程璧光回海军现役,这里头所涉及到的是一个负责的海军派系平衡问题,陈敬云花了三十年时间才把海军里的旧闽系给打散压制下去,建国后培养的海军军官学校生们才堪堪掌控海军的核心权力,陈敬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程璧光或者萨镇冰这种在海军内部威望巨大,连陈敬云都要感到棘手的人回海军现役的。
目前中国军方的七位现役元帅就是掌控了目前中国的对日作战大权,而数十位各军种是实权上将和中将们则是实际指挥了这场战争。
不过陈敬云不太管具体的战役指挥,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战局的进展,偶尔也会做出一些基于政治上军事指令,比如轰炸东京,其实纯粹就是一个政治上的任务。
陈敬云要彻底的打击压垮日本人的抵抗决心,不仅仅是轰炸日本的工业力量就可以了,通过轰炸东京制造大量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东京化为一片废墟,最大程度上的打击日本人的抵抗决心,如果燃烧弹还不够,那么就用核弹,陈敬云可不想登陆日本本土的时候遇到他们所谓的本土玉碎决战之类的计划。
中国出动上千架战机轰炸东京,如此庞大的规模轰炸根本无法掩盖也无需掩盖,庞大的机群分成了好几波从日本本州岛中部进入,日本的防空体系虽然无法和中国的沿海防空体系相提并论,但是也是早早的就发现了来袭的中国轰炸机群,并第一时间就紧急升空了大量战斗机进行拦截。而最先进入日本本土上空的空军第二十七联队以及第第十四联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到拦截的。
然而日本人的防空力量薄弱就注定了他们无法派出更多的战斗机进行拦截,第一批次的拦截战斗机只有区区二十多架疾风战斗机。
这些疾风战斗机别说无法突破一百多架F5战斗机的防御圈,甚至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话,日本人的这些疾风战斗机也不可能给密集的轰炸机编队造成太多的伤害。
日本人似乎也知道这种情况,那些二十多架的疾风战斗机在尝试突破无果后,就是改变了战略,和前来拦截的中国的战斗机进行了激烈的颤抖。
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需要追求多大的击落数量,他们只要把这些F5战斗机的油料以及弹药给消耗掉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务。
毕竟中国的轰炸机编队才刚进入日本本土上空,距离东京还有好几百公里了,这一段距离上还有日本后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