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风鸣廊-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八一连吐了好几口口水,一时在劲头上,竟然没有听到身後的马蹄声,等到惊觉转身发现一名蒙古骑兵已近在身後。眼看闪躲不及,只把老八吓得心惊肉跳,忽觉手臂一紧,眼一花就来到了街边。他心神恍惚中只看到一名身著淡黄麻衣衫的少年从他身边走过,等老八稍清醒些已经只能看到少年清瘦欣长的背影,他显然是儒教弟子,怀里还抱著琴筝之类的物事,走去的方向也正是朝阳宫。老八张大了嘴,看著那少年稳步踏入了朝阳宫。
朝阳宫里是蒙哥替忽必烈正在举办的庆功宴,从晌午一直吃到近傍晚时分,大厅里的蒙将多已经是酒意醺然。歌舞过後,坐在大厅上方的蒙哥笑道:“各位将军留些心神,等一下我们还有一个最好的节目可看。”他说著眼朝宫门外望去,门外依稀出现了一个少年身影的轮廓,蒙哥笑道他来了。
门外瑞雪纷飞,向晚的景致明豔动人,雪渐积渐厚,高树顶的积雪正随著飒飒松风不停地吹落下来,四周的景色清冷而幽丽。那少年脚踏著积雪,一步一步,不紧不慢,看似漫不经心却瞬息而至。他怀里抱著紫檀古筝,脸虽然大半被筝头遮住,仍能看见清秀的五官,依稀可辩不过是十六七岁的模样,身著米黄色的麻纱外衣,一头乌黑的长发很随意绾在一方同色的帕巾之内,是个干净清爽到极致的少年。
他的一举一动都很简单,可却能让大厅里的人不由自主的消声去打量他。少年走到大厅内,微欠身用清亮的嗓音道:“儒教方停君参见可汗。”
蒙哥放下手中的酒尊,笑道:“你就是天下第一琴师霜叶红的关门弟子方停君。”
少年微笑应是。
蒙哥一挥手,让人赐座,然後笑容不变地对众大臣介绍道:“这可是汉人第一琴师最得意的弟子,听闻他的琴技可以令飞鸟停驻,烈马落泪,我们今天不妨欣赏欣赏。”
少年仍然面带微笑的欠身,冲了蒙哥说了句过奖,便落座将手中的筝放於面前的案几上,伸出双手调试了一下琴弦。他将那双手放在琴弦上,在座的那些大将们都忍不住心跳快了一拍,从未见过这麽美的一双手,修长的十指,几乎不见骨节突出,肤色莹白,指甲修剪整齐,颜色红润富有光泽,指尖圆润不似女子一般十指尖尖,却另一种别拘一格的美。他的左手腕系缚了一条淡蓝色的纱巾,衬著那双手几乎可以夺去在座所有人的心魄。等到那手指在琴弦轻轻拨了几个音,已经是未成曲调却先有余韵。
少年试过音之後,便接连调弹奏了古曲师旷的《阳春》《白雪》,琴音大雅,很适合在王孙贵族前演奏。只是门外是一片白皑皑的积雪,门内四角是火红的碳火,衬著优雅的琴音,清俊的少年,带累的这些粗野塞外蛮汉三魂失了六魄。等到少年再弹一首《出水莲》,柔美的琴音,修长的手指在古筝岳山和雁足前流畅的拨弄,配上少年祥和的笑容,竟使得蒙古第一大将东王乃颜失了神,手一松酒杯!铛落在大理石的地面上。大厅里的每个人都沈醉在少年的琴音中,被这乍如其来的声响著实吓了一跳。少年不为所动,仍然将曲子尽数奏完,却不再继续弹奏它曲,而是面带微笑的望著众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蒙哥左首边的一蓝衣男子开口笑道,“不错,这首曲子很适合方公子弹奏。”那男子面色朱白,细长的凤目,鼻正眼黑,竟不像是蒙古人,倒像是江南某处一贵介子弟。“乐伎能弹出如此清雅的曲子实属不易。”
方停君微微一笑,知道这位蒙古公子是因为已方有人大失颜面,晓得自己停奏也只怕是想瞧他们的笑话,因此出言讥刺。乃颜面红耳赤,他一向自许战功彪赫,除了蒙哥外,只怕谁也不放在眼里,如今在大厅广众之下出了这麽大的洋相,不由厚实的嘴唇一翻,嘴里哼道:“怪不得汉人要亡国,尽出些妖物,奏些丧国之音,大汗不听也罢。”
蓝衣男子不由皱了一下眉,眼见面前的少年眸中笑意更深了,心道这下才叫出洋相。蒙哥也笑道:“不妨,前两天忽必烈安塔跟我说,汉人有位亡国的後主作了一首诗,当中有一句是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後庭花。恐怕也就是这幅光景,见识见识也好。南人若是统统都只知道抚琴吟诗,我们也可以少牺牲些将士。”他转头去问蓝衣男子,笑说:“我那两句诗可背得对。”
忽必烈转头笑著回蒙哥,道:“大哥好记性。”他转眼再瞧那少年,见他的眼帘垂下,已经不见眸中的神情,脸上则笑容依旧。
方停君将手又放在筝上,几个音後,大厅立时安静下来。可这次琴音却显得大不同刚才,几个颤音过去,音调一转,音声激越,瞬间从那琴音中似传来鼓声,金声,剑弩声,战马嘶鸣声,仿若两军对阵,一刹那间杀伐声四起,四面楚歌,音调之高似可穿梁而过。大厅内坐著的原本都是些曾九死一生的战将,被这琴音一勾,个个都浑若回到了最艰苦的战场上去,脸色苍白,连蒙哥都不例外。
忽必烈眉头微皱,只见满厅蒙将都是一幅惶惶不可终日的神情,少年却仍是满面笑容,只是手拨动的更急速了。恍然间,音调又一转,风沙渐平,鹏程万里,可没等蒙将们借此缓过劲来,音调却逐显悲壮,琴音中仿若又传来追骑声,前无退路,後有追兵,一时间似风萧萧兮,壮士一去不复返,纵有鸿鸪之远志,却终成了悲歌慷慨之声。忽必烈见蒙哥眼睛发直,双紧紧抓著椅子,骨节处已经泛白,心里暗叫不好,他伸手拿过一支叉子,对著面前的酒尊当当一阵乱敲,那些响声丝毫没有影响到弹奏,却将众将们的魂惊了回来。
方停君微笑著将手里的曲子弹完,然後收回双手静坐。满大厅的人都在无声的喘息,忽必烈看著这笑容不变的少年,心中忽然一动,对著方停君笑道:“你手里的这张筝是古秦筝吧,秦音激越悲壮,怪不得你可以拿来当琵琶弹,这首霸王卸甲弹得当真可以说是绝唱。”
方停君似微有些吃惊,抬眸迅速地看了一眼忽必烈,尽管那一眼极其迅速,忽必烈仍然看到他眼里的那抹诧异。他至小受人推崇,敬仰赞慕的目光不知道看了多少,但是不知怎的,这少年那一眼诧异竟然让他心头无比畅快。
蒙将们回过神来,都不由得恼羞成怒,首先发作得自然是乃颜,他抽出腰刀,大骂道:“可汗,这个汉人小子是个奸细,待我宰了他。”他说著也不等蒙哥发话,已经走近方停君近前,抬手作势要劈下去。方停君神色不变,只是微笑著抬头扫了一眼乃颜。只把乃颜气得脸色由红转黑,只待手起刀落。蒙哥制止了他,道:“不可造次,我与儒教宗主有几分私人交情,方公子也是我请来助兴的,也算是个客人。”
等乃颜悻悻然收回,蒙哥看了一眼方停君,眼里透著一些意味深长。他微笑著对方停君道:“你师伯说你虽然天资聪颖,却生性顽劣,果然不假。”他淡淡拂拭了一下身上刚才由於手颤从酒杯里溅出来的酒水,接著说:“不妨,你要在我这儿长久的呆下去,自然有人会教你。”
方停君淡淡回道:“师傅只让我前来弹奏几曲助兴,却未允可我长久打搅可汗,可汗教诲的美意心领了。”
“你们宗主没跟你说,你从今天起便要追伺於我吗?”蒙哥微皱了下眉道。
方停君苦笑著,摊手道:“我只知道有师命,不知道还有宗主之命。若有师命,自然不敢不从。可如今,未有师命在身,就此告辞了。”他说著摇了摇头,像很遗憾似的站起欠身施礼,怀抱古筝便想要离去。这下不要说是大厅里的蒙将,就是蒙哥脸上也有一丝不快。还没等他开口,已经有有些人站起身抽出兵刃。
蒙古人天性粗豪,原本就没有汉人礼仪规矩多,尤其是这些当兵的,在主子面前舞刀弄枪根本不以为意。也等不及呼外面的侍卫进来,几个人已将方停君围在当中。
方停君神色淡淡竟然毫不动容,反而微笑道:“我只听说蒙人豪迈奔放,你们可汗也说了,我是他请来的客人,原来你们就是这麽对待客人的吗?”
众将一愣,转头去望蒙哥见他不发话,知他已然有心想要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汉人小子。於是转过头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替可汗出一口气,可真要动手,面对著一个始终笑容可掬男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方停君在汉人里以他的年纪身材本不算矮,可被这些虎背熊腰的蒙将一比,便似羊入虎群,显得弱小的很。蒙人虽不介意动刀动枪,可大家要对这麽一个弱小的孩子群起而攻之,却拉不下这个颜面。方停君也似有恃无恐,满面微笑神色从容。
“且慢,各位将军!”
方停君见身著蓝衣的忽必烈微笑著开口插话道:“方公子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我等怎可伤了他,做这等焚琴煮鹤之事。”他转头对方停君笑道:“你尊有师命,我们可汗也不能失了你师伯所托。你一意要离去,只怕是觉得我们蒙古帝国没有有学之士,怕误了你的求学吧。”
方停君听著,脸上有笑容却偏不开口反驳他的话,倒似默认了。
忽必烈的瞳孔一收缩,脸上的笑容却更深了,道:“我对汉学素来仰慕,近日闲来无事,照著汉古书,布了一个阵。伏羲氏发明八卦易经,夏代洛书禹贡,商代洪范九畴,周代易经三百八十四爻。这伏羲氏只怕也算得汉人的老祖宗了吧,这八卦易经也算得你们汉学最玄奥高深的学问之一了吧。你们汉人哪个大儒都要对它详解一番,虽然各有表述,却是各有精妙之处。今天我这个阵也算是邯郸学步,取自洛书。今日我不妨与方公子打个赌,若是你能从我布的这个阵里走出来,你便可尊师命回剑门关,若是我侥幸胜了方公子,还请公子在此处多盘恒几日。”
方停君心知这个忽必烈绝不是善於之辈,但形势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之词,况且他自负才学,听了便点头回道:“还请忽必烈王爷指教。”
忽必烈拍了拍手,从门外列队的侍卫中走进来四人。这四个人都身著柳叶甲,腰佩弯刀,显然军衔都不低。忽必烈见他们进来之後,转过头笑著问方停君道:“不知方公子用什麽兵器呢。”
方停君心里暗骂他狡猾,忽必烈明面上是让他破阵,可就算他布得这个阵是不堪不击,这四个人也可以对他群起而攻之。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笑著回了一句:“我还是用剑吧。”
蒙哥突然笑著插了句嘴,说:“把大门关起来,方公子的师伯曾经说过,方公子虽然武艺一般,可轻功却是儒教中数一数二的,无人能望其项背。”
方停君仍旧是笑眯眯地回声过奖。很快就有侍卫送来几把剑,方停君也不细看随手拿了一把。他将剑拨出剑鞘,拭了一下剑锋,然後又将剑伸直抖了几个剑花。旁人见他煞有介事的试剑,全然不将围著他的侍卫放在眼里。这些侍卫会被挑来给忽必烈练阵原本就是族里的贵族子弟,几时受这过这种轻慢。其中一个猛然将腰刀抽出,对准方停君手里剑一阵敲击,只听丁零当啷作响,方停君手中的剑已被砍断成了几截掉在了地上。他人仿佛吃惊不小,还能握著剑柄显得已经费了不小的力气。大厅里的人一阵哄然大笑,乃颜更似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瞧这汉人有什麽本事,一双手只会弹弹琴,跟个娘们似的,一拿起男人的东西便要出洋相了。” 乃颜边笑边与众人评点说。众将自然附和,蒙哥也被眼前的这一幕逗趣了,笑道:“由此可见阴盛阳衰,汉人以前是厉害的,可现如今却是阴气过盛,离衰败之像就不远了。”
方停君微笑著将地上的断剑捡起来,仔细比了一下,叹气道:“这位侍卫大哥好功夫,每一块都砍得一样长短,不去劈柴真是可惜了。”
那侍卫听得横眉道:“你这汉人不知死活。”正说著,突然从大厅里站出来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他缓步走到方停君近前,周围的侍卫见了他立刻让出一条道。方停君抬眼看去,见是一个英俊的青年,虽肤色黝黑,但更衬得脸上五官尤如刀刻般的俊秀,方停君倒没想到蒙人中还有这麽丰神俊朗的男人。
黑衣男子抱拳说:“在下姓薛,名忆之,字浩然,见过方公子。”
方停君一听这个名字,不由心中暗暗叫苦。他早听说蒙人中有一位半汉半蒙血统的剑术高手,儒教武堂曾派出过一十八位习剑高手前去与此人切磋,都是惨败而归。如果他也下场布阵,今天就无法善了。他脸上不露声色,微笑答礼。
薛忆之却仿佛知道他所想,说道:“此阵虽有忽必烈王爷所设,这些侍卫却是由我而训练。今日我只能在旁指挥,不能下场与公子一较高下,实为遗憾。”他说著,从腰畔解下自己的剑递到方停君面前,道:“这柄剑虽然不是名家所筑,但也算得是一柄利剑,跟随我多年,如若公子不嫌弃,不妨先拿去一用。”他在旁观看多时,见方停君在强敌环伺之下,仍然能淡定从容,威武而不能夺其势,心中好生佩服。他生性纯朴,心里怎麽想的,言行就会表露出来,见方停君被人砍断了剑,就忍不住上前将自己的佩剑送於方停君以解其围。如此一来,这些侍卫都是自己的手下,便不能随随便便以武力去砍断自己上司的佩剑。
方停君一愣,但很快恢复了状态,大大方方地将剑接了过来,抽出剑,只见刀刃锋利,剑身极窄,刀背反射出幽幽的蓝光。“好剑!”方停君点头赞道,他用手轻轻拭了一下剑锋,突然手一挥竟然将方才放回案几上的古筝一劈为二。众人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只见方停君的脸上在挥剑的时候闪过一丝狠厉,但收剑回来时脸上又是一派风和日旭。他冲薛忆之一笑,道:“证实了,多谢,果然是把好剑。”然後,又对著蒙哥施了一礼道:“可汗教训得对,男人岂可终日操琴玩物丧志,自当持剑笑傲疆场。”然後便冲四侍卫一抱拳,说:“各位侍卫大哥,请多多指教。”
侍卫们被他刚才的那一手震住了,虽然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武艺或者一般,但再不敢存了小窥之心,立即踏上各自的方位。
四个侍卫占了四角分别为宫坤、宫巽、宫乾、宫离,将方停君正好围在当中,看上去像是布了个不完整的九宫阵,但却正是洛书的四象之位,联合方停君的方位,暗合五行。这个阵法的妙处就是将被困者也当成了组阵的元子之一,五个方位牵一发而动全局,浑然天成,攻守自备。方停君无论从何处突围,他所受到阻击都将是连绵不绝的。
方停君心里暗叹这个忽必烈王爷倒却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布得出如此微妙的残阵,已非一般俗手可比。他见忽必烈也似面有得色,不禁微微一笑,突然手一抖,原本握在手中那些断剑飞了出去嵌在砖缝当中,刚好是从侍卫所站的方位当中的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只听方停君轻笑道:“王爷的这个阵取自洛书,拾弃也凑个趣,我这个阵取自河图,也算就地取材。”
忽必烈脸色微微一变,原本这是个残阵,如今被方停君以法制法,在空缺的四个方位上补上了元子,这样一来原本由亏至盈的局面,现在竟成了满盈而亏,外圆内方,河洛一体。那四个侍卫组阵多日,也知道八卦阵的厉害,晓得现如今如果行差踏错,就会陷入幻象,到时彼此互相攻击而不自知。所以统统待在原地不敢动。
满大厅里恐怕只有薛忆之心里暗暗高兴方停君挣得有利的局面,他不知为何心中对这个看似稚气未脱的少年大有好感。眼见他笑意盎然,发现这个少年笑得深了,左颊竟然隐隐现出酒窝的模样。忽必烈突然唤他,道:“忆之,你进阵吧。”他微笑著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接著道:“我可是很有诚心要请方公子去舍下喝杯水酒的。”
薛忆之心中暗暗叹气,阵法原本是用来以弱抗强,如果弱强处於同一地位,阵法就显得毫无用处。他心里想著便纵身跃入阵内,五行之局立时被破坏,那种生生不息的气流一断,阵中的人都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五行虽被破坏,由忽必烈与方停君共组的河洛阵却尤在,侍卫们仍然不敢轻举妄动,各自守著自己的阵位。
薛忆之一抱拳冲方停君说了声抱歉,便欺身向前。方停君却并不与他正面交锋,仗著精妙的轻功不停地与之游斗。但被侍卫位围成的圈子过於狭小,很快他就被逼到阵中正东方的死门。薛忆之一掌劈去,忽然发现方停君似受到死门气流的影响,身形钝锉,竟然闪不开薛忆之正面的一击。薛忆之眼看自己的一掌就要拍到方停君的胸口,急忙收力,掌心微抬,那一掌刚好拍到了他的肩头,方停君便借著他的一掌从正东方死门穿了过去。
薛忆之心里暗悔,他心知从死门过,不死也要身受重伤,何况方停君生生受了他一掌。但却见方停君在空中轻轻一个翻身,安然无事的著地,脸上的笑容不变。薛忆之满心诧异,只听忽必烈已经叹道:“妙,三月春分,木星见於东方。你从死门过,忆之代替你的土位,五行立刻恢复,河洛阵原有的死门也因此变成了生门。置之死地而後生,佩服!”他深吸了一口气,眼见这个少年惊才绝豔,毕生中从未有这一声佩服说得如此心甘情愿。
方停君微笑著回答:“多谢!既然在下侥幸胜了忽必烈王爷,那就就此别过了。”
忽必烈虽微笑说了声不送,心里却暗想这少年无论如何要想办法笼拢到身边,如此人才将来不是朋友必定是强敌。
方停君转头去看仍在发愣的薛忆之,笑问:“你这把宝剑可否送我?”
薛忆之一怔,转而颌首道:“这柄剑今後能跟著公子,是它的荣幸。”
方停君便笑著多谢了一声,一抱拳扬长而去。众将们面面相觑,方停君抱琴而来,携剑而去,在这个齐聚夺了汉人大半江山的蒙将厅里,竟如入无人之地。
蒙哥若有所思的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可里轻声喃喃自语道:“广哥,这不亏是你和赵是如的儿子。”
薛忆之望著方停君离去的背影,只见他不过几步就已杳无影踪,但他看到方停君留下的那几个深浅不一的脚印不由心中一动。
方停君出了朝阳宫,才敢伸手去摸自己的肩胛骨,心想刚才薛忆之那一掌只怕令自己受了暗伤。深吸了一口气,果然心肺有点刺痛,心里暗想,此人内力不俗,硬生生削减了七八成内力还能打伤自己。也暗恨自己不敢露出马脚,不能以内力护体,白白挨了一掌。
他抬头发现门口停著一辆乌蓬马车,一青衣小褂打扮的俊秀小厮站在马车前正冷冷地看著方停君。
方停君一见他,就笑著说:“怎麽敢有劳紫衣师姐来接。”
紫衣见他方才分明脸露痛楚抚摸肩处,现在却像满面春风似的同自己打招呼,不由心里暗气。她知道这个师弟性子极其古怪,痛得越厉害就笑得越厉害。谁对他好,他反而就越喜欢捉弄谁,以至於满门师兄弟无一人原意同他交往,连他师傅都似不大喜欢他。明明知道此时宋蒙交战,竟然还让他来献艺,连个接送的人都未派,生似半点都不将他放在心上。心中不由对方停君起了一丝怜悯,上前扶了他一把,等他在马车里坐定之後才说:“你少臭美,我是来城里采购东西,顺道看看你还能不能活著从蒙古人的大营里面走出来而已。”
方停君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小师姐是对我好的。”
紫衣瞥眼见他脸色苍白却清俊的五官,不知怎的脸一红,转头佯装无事的驾马而去。
马车很快就出了城,待至昭化正是傍晚时分,路上已鲜有过客,只听得马车压过栈道滴得声。两边是古柏树,枝干参天,春雪夕阳恰似一路的火树银花。紫衣回头见方停君将马车的窗帘撩开向外张望,便冷哼道:“你不舒服,还是睡一会儿,很快就到翠云廊了,到了那儿让文堂的师兄们看看你伤哪了。”
方停君听了扑哧一笑,道:“若是让他们看,等他们将《黄帝内经》研究透了,阴阳调和琢磨出来了,我的伤早就不医自愈了。”
紫衣被冷风吹得有些泛潮红的圆脸上不禁带了一丝愠色,道:“你整天就知道冷嘲热讽,几时把教里上上下下都得罪光了,你大概才心满意足。”等会儿见方停君不吭声了,又道:“喂,你饿不饿?”
方停君被她一提醒,不由得去摸肚子,他晌午出来前草草喝了几口粥,进了紫泉宫连口茶水都没有喝著,现在确实已经是饥肠,紫衣半转回头,从怀掏出一个纸袋往方停君身上一丢,说你先将就吃著吧。
方停君打开纸袋一瞧,见是半袋子栗子肉,香气四溢,不由惊喜道:“小师姐,你上哪弄来的。”
紫衣嘴角含笑说:“是上一次我进城的时候见人家在门口晒得栗子干,人家当时还不肯卖呢。”
方停君微微一笑,道:“一定化了师姐不少例银。”其时当时正是战乱时期,川府虽是富庶之地,人仍然是能吃饱就不错了。儒教虽广有薄产,但众弟子每月按例能领到钱少得可怜。众弟子们有这麽点钱都是添置些必需之物,哪个会去买这些零食。
紫衣像是想起了什麽,语调一变又冷冷地说:“我本来是做了想路上吃著解闷的,结果忙忘了,倒便宜你了。”她嘴里语气虽冷,脸被夕阳却照射得红彤彤的。
方停君垂下眼帘,手里拈了个还沾著紫衣体温的栗子肉送入口中。甜糯的滋味一下子就溢满了嘴里,他知道整个教里紫衣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还念著自己的人。不知道为什麽,儒教宗主似不喜欢有人接近方停君,再加上他自己本人古怪的作派,所以教里上下众弟子一直都当他不存在似的,见了他能躲就躲。也只有这位师姐,逢年过节师傅师伯们对弟子有什麽赏赐,总是想方设法替方停君挣一份,她的那点可怜的例银也大多成了替方停君做衣的几尺布,一双鞋,束发的簪子。她自己倒总是青衣小褂,一幅男不男女不女的打扮。
方停君看著师姐虽然一身粗布衣的装束却难掩婀娜的身材,她已不是那个总是跟在自己和大师兄後面,哭著吵著威胁他们如果不带她玩,她就去向宗主告发他们干得坏事的那个小师姐了。想到这里,方停君忍不住心里一暖,心神一荡,但很快就收了回来。
不多久,在一片沈沈的暮色中,马车上了翠云廊,这条栈道逶迤於崇山峻岭之间,一眼望去生似没有尽头。这里已经是已入儒教的地界,行路上便会有巡山弟子出来打招呼。紫衣出去常替人捎个什麽的,无论何人有事相求,也必定尽力而为,因此在教里人缘甚好。
“紫衣师妹,回教了,米买到了?”马车刚踏上翠云廊的北路,一个长相敦实,矮胖的弟子从旁边的古柏树林里走了出来。
“是武堂的龙宇师兄回来了啊。”紫衣勒住马,笑著同龙宇打了个招呼,然後叹气道:“祥记米铺的老鬼太奸诈了,这次生生被他涨了一成的米价。唉,无法子,也只有他那边才供得上我们教里三千弟子的粮。”
龙宇安慰道:“师妹不气,这老龟儿不落教,下次去整他一顿。”
紫衣笑笑,说那就多谢师兄,她扫了一眼四,压低了声音问:“龙宇师兄身上可还有金创药。”
龙宇吃了一惊,问:“师妹受伤了。”
紫衣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身後的车子,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是停君受伤了。”
龙宇不由摇了摇头,面露难色道:“他又闯祸了,何必去管他。师妹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是啥子时候,金创药比黄金都贵,若是被堂主知道我浪费在这他身上……”他冲车子努了一下嘴,“他也不见感谢你”
紫衣沈默了一会儿,从怀中摸出一把匕首,忽然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了一刀口子,淡淡地说:“朱堂主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浪费在紫衣身上好了。”
龙宇吃了一惊,嘴里喊著:“你,你,你……” 但却没有说出什麽,一跺脚从怀里掏出一青花小瓷瓶往紫衣手里一塞,叹了口气转身就走了。
等龙宇的身影消失在道旁的古柏林里,紫衣才回转身掀开帘子,见方停君斜靠在车架上似乎还在熟睡,便松了口气继续回身赶马车。可她若是凑得再近些一定能看到方停君的一双睫毛颤动得很厉害,一定会明白他根本不曾睡著过。
待到剑门关,已经是入夜时分,紫衣扶著方停君下车,一路扶著方停君回到他的住所,方停君的住处远离儒教众弟子的卧处,是独门独居。紫衣见他一路上都沈默不语,便扯起了其它的闲话。她许久都没有与方停君靠得这麽近,难免有些兴奋。虽然她不明白方停君为何越来越难以接近,他小的时候只属喜欢调皮捣蛋,可长大了却已是说不出的古怪,谁都难以真正靠近他,连自己这个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人都不行。
“停君,你看星星,满天的星星,多亮啊。”紫衣指著天冲著方停君笑道。她故意越走越慢,心里只盼著这一刻越长越好。
方停君突然淡淡一笑,道:“那紫衣师姐要是能看一晚上的星星一定会很高兴。”
紫衣听了,误以为方停君的意思是要陪她看一晚上的星星,不由心头一喜,红晕飞上脸颊,轻声道:“能看一晚上星星,那当然好啊。”可她一转头看见方停君脸上的笑容,心里刚来得及叫声不妙,身体一麻已经软软倒在了地上。方停君修长的指间扣著一根银针,笑道:“我前两天刚炼的药针,没想到第一次就用在了小师姐的身上,反正师姐想要看一晚上的星星,就干脆帮我试一下药性吧。”
紫衣脸上变色道:“你要我在这里躺上一夜,你,你……”
方停君笑道:“是师姐说想看一晚上的星星嘛。”他说著便不再理会紫衣,转身进了不远处的自己的屋子。紫衣躺在那里心里又气又苦,却又欲哭无泪,只想著方停君只不过开上一小会儿的玩笑,等下就会过来替自己将麻药解了。
过了一会儿,方停君回来是回来了,手里却提著一卷棉被,笑道:“刚想起来,夜寒风凉,小师姐可不要冻病了,还是盖著被子看星星吧。”他说著还真一本正经替紫衣将被子盖好。紫衣到现在才知道他是当真的,气不打一处来,但不得不开口论理,道:“我哪得罪你了,你为什麽不分好歹的乱作弄人?”方停君都像没听到,转身又回了房。
他把唯一的棉被给了紫衣,自己只好缩在棉袄里,他吞了一枚药丸便躺了下来。门外不停地传来紫衣的声音,这会儿她已经不是在论理,而是在开口骂他。“方停君,你这个混蛋,小王八,你不得好死……”最後紫衣的声音已经微带了哭腔。
方停君听了一会儿,从怀里摸出了两个棉球塞住了自己的耳朵,微笑著说:“女人就是麻烦。”说完,他像真忘了将紫衣丢在门外的冰天雪地里,很快就入睡了。
而忽必烈却是今晚夜不能成眠,不知为什麽自己脑海里翻来覆去的竟都是那少年的面容,傲气的,轻蔑的,淡然的,从容的,脸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