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大凡封江,皆选择河道狭窄,水流平缓,且无急流之处,若两者不可兼得,则退而求其次。湍滩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封江地点,其水流虽平缓,但河道却有百余丈宽。不过对于蒙军来说,选择此地封江却也无可厚非,只因蒙人向来生活在草原漠北,毫无疑问个个都是旱鸭子。是以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水流平缓。
不知不觉船队已至龙尾州,此处为汉水下游河道最宽之处,龙尾州便座落于汉水之中。在其原有的河道之上,汉水有如龙尾一般,绕着龙尾州突起了一个大弯,将龙尾州环抱于怀中。而且这里也离湍滩不远,为了不让蒙军过早地发现我们的存在,五百余艘各式战船便也绕着龙尾州转了个大弯。如此行程虽是多上一倍,但却可以很好地给蒙军一个突袭。
“大人,便是前面了。”刘整上前对我拱手报道。
“嗯。”我点了点头,此处已依稀可以听到蒙军战马的嘶叫,只不过,那叫声却好似有些杂乱。我不由皱了皱眉头,以蒙军的素质与驭马之术,此种情形本应不该出现才对,为何今日却……等等。此时我突然想起我初至钓鱼城时,蒙军用大批的抛石车对嘉陵江中的我们狂轰滥炸的情景,蒙军不会,他们不会是用战马将大批的抛石车运至湍滩吧!
“所有船只全速前进。”想到这里我不由一阵狂喜,倘若当真是这样的话。那此番便捡了一个天大地便宜了。
“哗哗……”车轮拔水之声立时便响亮了许多,百余艘海鳅船有如脱弦之箭一般朝着湍滩全速驶去。而那些由民船改装而成的运兵船,此时虽是顺风顺水,却也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wωw奇Qìsuu書còm网
“便要到了么?”李宝自船舱中钻了出来,显然是由于海鳅船的突然增速提醒了他:“老夫倒要看看郑大人是如何以这些小船击败那万余蒙军的。”
“李大人终于道出心中之惑了。”见此我不由苦笑了起来,有人说人越老脾气便越像小孩,如今看来当真不假。看得出来。李宝一直不相信我能以这些小船和那些以民船改装的破船,重创那些在岸上的蒙军。但他却始终不开口发问。也没有对我的决定提出任何地异议,只提出要跟我一同前来作战。
“若是在水中,不说万余,便是十万余鞑子,我龙卫水师都能让其有来无回。只是在岸上……”李宝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说道:“老夫想了数日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大人且看便是。”我笑道:“数日时间大人都耐了过来,便不差这一会儿了。”
“如郑大人所言。”李宝一笑道:“老夫跟来正是想看看郑置使有何法宝的,郑置使可不许对老夫藏私。”
“好说。好说。”我对李宝拱手道:“其实,若当真说起来,郑言还要称李大人为师傅了。徒弟又哪敢对师傅藏私呢?”
“客套话且慢讲。”李宝摆了摆手道:“如今时侯也差不多了,便看郑置使地本事了。”
“是。”我恭敬地对着李宝一鞠,尔后便对身旁的传令兵大声下令:“传令下去,一字长蛇阵!”
随着瞭望塔上的旗号,百余艘海鳅船很快便排成五艘一行,船与船之间空开发炮距离。排成了二十余行,却有如水中的一条长蛇一般,朝湍滩方向疾驶而去。船队到了这里,便再也不用担心让岸边的阿亦勒斤发现并前去让通报了,因为没有什么马匹,它的速度会快得过顺风顺水。而且又装有车轮的海鳅船。即使是有这样地马匹,我想蒙军也完全没有时间做好足够的准备。
“出炮。”我又接着下令着。
“出炮?”李宝这时好像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眼里不由露出了几分震惊之色。
“却原来是火炮,却原来是火炮。”望着海鳅船侧面的水轮之间,探出的一个个黑森森的炮口,李宝不由大笑道:“郑置使真乃奇人,竟将火炮搬至车船之上,枉老夫一世浸yin于水战,却从未想到此点。这……这却有多少火炮?”
“每艘海鳅船上有十门,共千余门。”我笑道。
“好!”李宝一拍船舷喝道:“今日便让那些蒙古小儿尝尝我大宋火炮的历害。”
顺风顺水。海鳅船很快就驶过了龙尾州的转角。成片成片的蒙军立时便出现在前方数百丈之外。木轮滚动声、马嘶声、伐木凿石声立时便响亮起来。遥望过去,只见蒙军有忙着策马拖拉抛石机地。有忙着搭建帐篷的,也有忙着搭建浮桥的,好一副热闹的景像。
果然如此,见此我心下不由暗喜:为了能够尽快封江,蒙军便用战马将已制好的抛石车运至此处,此时岸上却正有许多马匹勿自还套在抛石车上!
“轰轰轰……”的三声巨响,却与天空之中地闷雷一般,没有爆炸,也没有惨叫,那是我下令攻击的空炮。宋人有这习惯,攻击敌人之前便要放出三声空炮,意在下令已军攻击鼓舞士气,也在向敌人宣战。也正因如此,现代的描写宋时的书中才会有不少“但闻三声炮响……”之类的,我这番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这炮声却也引得不少蒙军纷纷侧目朝响声的方向望来,他们奇怪地望着百丈之外,那排着一字长蛇阵正缓缓以侧面对着他们的车船。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为什么船上会有炮声,同时他们也并不认为相距如此远的车船会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毕竟单以水师攻打岸上的敌人,在这个时代还是从未发生过的。以船上弓弩地射程,他们所要做地只是离开河岸数百步,便进入了安全地带。更何况,他们还拥有数不清的抛石机。那些车船要想攻击他们,就意味着首先要进入他们抛石机地射程。
所以他们又忙了起来,忙着将抛石机定位,忙着为抛石机装上石弹,忙着列队握紧抛石梢上的麻绳。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他们错了,望着那些蒙军愚蠢的动作,我不由冷笑了几声:迟些明白的代价,那就是死亡!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轰轰……”火炮声连珠般地响起,汉水之上只在这一瞬间就漂起了一层层青烟。空心的铁子带着尖锐的啸声朝岸边的蒙军飞去,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巨响,沙石、弹片横飞。打中岸边沙石的铁子,就在岸上掀起高高的沙浪;打中抛石车的,便爆裂开来,化成了更多的催命使者。惨叫声,战马嘶吼声,抛石车轰然解体声,霎时就在蒙军阵营的上空交织成一片。
一轮轰炸过后,海鳅船就缓缓地在原地打了个转,将另一个侧面对准了岸上。对于普通的帆船来说,这个动作是极难完成,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对装有车轮的海鳅船,它只要让一边的车轮顺时针转动,另一边的车轮逆时针转动,便可轻易地做到了。
然后又是一阵轰天的巨响,这一侧的火炮也开火了。不稍说,开完火之后,炮手当然就是抓紧时间清洁炮口、填药、装弹了,当车船再次旋转过来时,便又是它们开炮的时间。由于宋时的铁并不坚韧,加之这些铁子的中心又被掏空,是以有许多的铁子实际上是在刚出炮口之后便已爆裂。它们更是有如铁砂一般,在蒙军的阵营里掀起了一片“铁雨”,一时打得蒙军惨叫连连,却连一点还手的力气也没有了。这原本没有料到的情况,却在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蒙军被这种轰炸打得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以往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火炮。所不同的是,以往与他们交战地宋军,整个战场上也不过十余门炮,哪曾见过这番一轮便是五百余门火炮齐声而鸣的情况。而且他们所见过的火炮,每响过一轮,便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间隔,而如今却是一轮接着一轮。便好似永远也不会停歇的一般。更不稍说这炮弹还会爆裂开来,大面积地杀伤他们的人马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撤退。原因很简单,以蒙古的军法,那是一人逃,全队杀,而且家人还要受连坐。所以有些蒙军虽是有逃跑之心,却还是没有逃命之胆。
“快哉!”李宝立在船头之上哈哈大笑:“想我李宝,征战数十年。虽是灭敌无数,却从无此战之畅快。郑大人,今日一战,实是让老夫大开眼界了。”
“李大人过奖了。”我拱手回礼道:“今日一战,郑言只是凭利器耳,哪比得上李大人真刀实枪地杀敌之能啊。”
“郑大人莫自谦。”李宝笑道:“不过,若说真刀实枪,此战若是再有数千骑兵冲击。便可堪称完美了。只可惜……”
“李大人说得不错。”我浅笑一声:“火炮虽乱敌阵,伤敌毕竟有限,而且我等也不可能在此便将铁子消耗干净,也正因如此,郑言才带上了那一万骑军!”
“难道,难道……”李宝满脸不信地望着我。
“不错。”我点头道:“郑言自是有让那一万骑军快速登岸之法。大人请看,那一万骑军以至。”
顺我所指,汉水之中,正有数百艘由民船改装而成的大小运兵船,载着万余人马,鼓足了风帆朝战场飞驰而来。在李宝期待和不解地眼神之中,他们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越过了海鳅船,缓缓地朝湍滩靠去。
“自古舟船虽能运兵,但其登岸却有一大弊。”我缓缓说道:“舟船靠岸皆需船坞,而船坞又不能多设。是以舟船载兵越多。其登岸需时也就越长,若是万人登岸。少说也需半日之久。此弊病往往会使宋军空有大军在旁,却坐失杀敌良机。甚至敌军还可趁我军部份军队登岸之时,对我等发起进攻。如今有了这运兵船,却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运兵船?”李宝莫兵其妙地看着那一艘艘与普通帆船没什么两样的运兵船,勿自不信地说道:“然则靠此运兵船,将一万骑兵运至岸上,却需多久?”
“只需搭板一放,他们便已在岸上了。”我笑道:“大人请看。”
只听咯咯声起,运兵船头部的舱板就有如护城河上的城门一般,自船上的辘轳放了下来。不过,这舱板却是加长的,为的是防止河岸较浅,船只不能靠得太近。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其承受力,这些舱板便有如铁索桥一般,于其上钉着许多铁索连至船桅。
“驾……”
“嗬……”
催马声起,一队队骑兵披着战甲,举着长枪,自运兵船中整齐地列队冲出。战马兴奋地仰天嘶叫,撒开四蹄跨过搭板,带着主人奔往那不再摇晃地陆地。陆陆续续,一万骑军只用了盏茶的时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岸上集结完毕。当然,倘若在此之前没有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演习的话,这一万骑军是不可能做到这么完美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宝望着整齐地列队于岸上的那一万骑军,感叹地说出了几个字:“此番蒙军有难了。”
“杀……”
喊声四起,蹄声如雷,宋军在船上以逸待劳养精蓄锐,此时正是气势如虹的时侯,他们一个个高举着长枪,挥舞着腰刀,神采飞扬地朝蒙军扑去。
而反观蒙军,那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地蒙军,那向来以骑射自傲的蒙军,此时却已个个有如丧家之犬,无助地在抛石机间躲来躲去。当然,还有一些蒙军企图做垂死挣扎,只见他们斩断了连在战马与抛石车之间的绳子,一个翻身便跃上了战马。而且,这样的人似乎还不少,他们竟然成功地在宋军的骑兵攻到之前,组织了一支近千人的骑军。
看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这些蒙军确实也有其过人之处。他们竟然在被火炮地轮番轰炸之后,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组织起一支可堪一战的部队,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素质。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结果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八章 湍滩之战2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八章 湍滩之战2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八章 湍滩之战2
士兵前几天说过,学校正在拆楼,由于工程的需要,时常就要减断电路导致不能上网。这几日士兵可没闲着,天天都在写,只是因为不能上网而不能发,现在一次就发三章,证明不是在说假话。如果书友们还是不信的话,士兵可以提供拆楼的照片。士兵有一架数码相机的说,很方便的。
本书不会太监,看来网络之上的诚信确实太少,士兵在重申过无数遍之后依然没有人相信。那么士兵只能在写完之后,再来与书友们说这句话了。
多说几句:有件事不想瞒着各位书友,士兵在假期还是更新这么慢的原因,是由于士兵着手在写另外一本书。在一个很巧合的情况下凌晨四点多,编辑太热了睡不着,在群里大吼一声,只有士兵冒头,呵呵,士兵跟编辑谈了一个创意,编辑说可行,想看看五万字的样子。所以,就这样了。
——————————
战马长嘶,血花飞溅,蒙军临时组建的一支骑军很快就与王坚与王夔所领的骑军撞在了一起。毫无悬念,蒙古骑军一个接着一个的在我们的视线里落下马去,然后再被万匹战马的铁蹄,无情地践踏成一滩滩血水。千余蒙骑瞬间就消失在了宋军的铁骑洪流之中,连一根骨头都找不到。
蒙军的盔甲向来都不及宋盔坚厚,这是由他们要求极高的机动性所决定地,所以蒙骑除了重骑兵外。一向就不利于正面冲杀。更何况,如今这些临时组建起的千余蒙骑,他们所乘之马全是自抛石车上抢将下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为战马披上马鞍。没有了马鞍马蹬,也就意味着马背之上没有供蒙骑借力的地方,是以他们的弯刀只与宋军的兵器一交击,便立时被反作用力撞下马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算蒙军地素质再高,就算他们的骑艺再精。在这一万士气正旺地宋骑面前,他们也只有送死的份。
“嘟嗒啦……”蒙军却也不愧为草原中的勇士,他们眼见着这宋骑有如排山倒海般地朝他们涌来,将他们的伴当踩踏得尸骨不剩,但勿自没有失去战意,反而被这血腥的场面激起了他们兽性。只见他们大喊一声,便纷纷抽出弯刀朝宋骑攻去。
但是。无论他们是如何的勇敢,无论他们是如何不甘心,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注定都是白费地。此战,他们的败局已定。这时代的蒙古人,他们骑在马上的时间也许还要比走路的时间长,所以步战根本就是他们的弱项。他们的长处,原本是骑在马上对付敌人步兵的,可是如今站在步兵位置上对付骑兵地。却恰恰是他们自己。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们连最基本的以步制骑的知识都没有。以步制骑,最重要的就是借助盾牌、长枪,排成整齐的枪盾阵,以群体的力量阻挡敌军骑兵地冲击力。而如今,他们对付骑兵的却是弯刀。却是毫无阵形可言的血肉之躯。
他们的弯刀,就算准确地砍到了战马的身上,却往往会被那强大的冲击力反弹回来而伤到了自己。他们的身体,就算是勇敢地向前猛扑,但那蕴有千钧之力的铁蹄,却依然会把他们踢飞至远处。而宋军,他们所要做的好像只要发力催几下战马,或是握紧手中的长枪、大刀,便能凭借着马力轻松地夺去一个又一个蒙军地生命。
蹄声滚滚,万匹战马几乎没有任何减速。它们只用了一柱香地时间就冲出了蒙军的阵营。远远一望。那片刻之前还是人头攒动地蒙军阵营,此时已是一片嫣红。血水像小溪一样缓缓流向汉水。染红了金黄色的沙滩,染红了清澈的江水。哀叫声响成一片,我们甚至无法分清这里面哪些人是活着的,哪些已经死了。但是,这很快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因为宋骑此时已勒过马头,不久之后,他们将会再次冲回这块混沌之地……
“喝……喝……”骑军们对着战场放声大吼,那里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火焰,他们在抛石车上点了火,数千辆抛石车连同万余蒙军被踏碎的尸体,就将在这个世上飞灰烟灭。将士们欢呼着,嚎叫着,互相以兵器相击着庆贺胜利。这是他们第一次以骑军正面与蒙军对决,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轻易就取得了完胜。这场仗,打出了他们的信心,也打出了他们的气魄。这场仗,他们不但是打败了这万余蒙军,更是打破了蒙军野战无敌的神话。
“属下等参见置使大人!”
当骑兵们带着战利品——近万匹上等蒙古马回到运兵船上去后,王坚与王夔很快便乘小舟来到我所在的船上汇报战果。
“此战骁骑军折损一百五十二人,杀敌数量无法统计,缴获蒙古马五千余匹。”王坚报道。
“广武军折损三百二十八人,缴获蒙古马三千余匹。”王夔好似对战果比不上王坚而颇为恼火:“大人,虽说广武军杀敌之数同样也无法统计,但依属下想,广武军杀敌定是超过骁骑军,骁骑军定是只顾抢马了。”
“王夔统领何出此言?”王夔话中贬低骁骑军,王坚自是心中不服:“骁骑军也与广武军一般,待战事结束之后才收拢战马,哪有只顾抢马之事?”
“倘若不是抢马,那为何缴获马匹之数相差如此之多?”王夔脸红脖子粗地叫道:“难道广武军打仗打不过骁骑军,抢马也抢不过骁骑军不成?”
“罢罢……”见此我忙上前制止,同时心下也不由暗笑,这王夔虽已归顺于我,但到底还是匪性难改,此时又大胜一场,便更是得意忘形了。
“二位将军不必相争。”我笑道:“郑言认为,此战二位将军都可记大功一件。二位将军若是欲分个高下,郑言却有一法,不知二位将军……”
“但凭置使大人吩咐。”王坚与王夔齐声喝道。
“好。”我点了点头,取过了一张地图:“二位将军请看,我等此时已逆流而上,半日之后便会在灌子滩与龙卫水师合兵一处,再往北,便是蒙军鹿门与虎头二山的封江之处,我军便无法继续北上了。”
“大人莫不是让我等分别前去攻打鹿门,虎头二山?”王夔性子较王坚更急,还未等我说完便大吼道:“大人放心,广武军必……”
“莫急,莫急!”我摇头笑道:“蒙军已于鹿门、虎头二山筑堡修城,郑言又岂会傻至以尔等骑军前去攻城?”
“那么大人的意思是?”王夔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
“以汉水为界。”我指了指地图上的汉水道:“汉水以西由王夔统领负责,以东由王坚统领负责,只劫杀那些外出‘打草谷’劫掠粮草的少量蒙军,以头颅多少定胜负,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领命!”两人对我拱了拱手,轰然应声而去。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九章 劫杀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九章 劫杀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九章 劫杀
“郑置使这是要断蒙军的粮草?”待王坚与王夔二人走后,李宝便出声发问。
“不错。”我点头应是:“蒙军出征向来只带少量的粮草,而后便是以战养战,此法虽说是其优点,但何尝又不是他们的弱点?围襄阳的五万蒙军,每日所需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郑言之见,这月余来,他们定是将附近百姓的粮草都收**净了,是以他们‘打草谷’的部队,也只能越走越远,甚至在方圆上百里的地方劫掠粮草也不足为奇。如此,却正是我等的骑军发挥作用的时侯。”
“郑置使真乃神人,老夫佩服!”李宝叹服道:“郑置使只以水军和一万骑军前来救援襄阳,李宝原本还只道人数太少,此行多半是无功而返,今日听君一言,才知郑置使早已是胜券在握了。如今看来,这人数非但不会太少,反而有些太多了。”
“不多,不多。”闻言我不由笑了笑:“李大人定是不满你那五万龙卫水师无事可做吧!实则不然,日后李大人便知郑言不会无故带着那五万龙卫水师来此的。”
“嗯,李某自是相信此点。”李宝点了点头:“只不过,郑置使就不怕蒙军会自围城之军中分出部份蒙骑,来对付王坚与王夔二位统领的骑军吗?湍滩之战虽是大胜,不过此战过于取巧,倘若宋、蒙骑军当真于野外相遇,只怕二位统领都讨不了好。”
“此点李大人但请放心。郑言早就考虑过了。”我点头同意道:“以双方骑军的素质而言,蒙军只需分出五千骑,我等立时便会陷于败局。只不过,郑言早就让王坚与王夔两位统领立下了军令状,着他们广布骑哨,只劫杀那些少量蒙骑,而一碰到大批蒙骑。便立时撤回汉水。以海鳅船上地火炮,还有龙卫水师车船上的床弩、抛石机。李大人以为蒙军若是追了过来,他们便能讨得了好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宝哈哈大笑:“这便是郑置使口中所说的海陆协同作战之法吧!妙,妙!蒙古大军若是敢追过来,只怕又将会是另一场湍滩之战了。”
“是海陆协同作战不错。”我呵呵一笑:“只不过,这些只是海陆协同作战的一部份而已。”
————————————
牛头村,是距襄阳近百里的一个小乡村。和其它大宋的乡村一样,这里的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地平静的生活。夕阳西下,此时本应是炊烟凫凫地时侯,但今日却看不见一丝造饭的迹象。取而代之的,是房屋燃烧的火焰和看门狗的叫声。偶尔,还可以依稀听到一声惊叫。和几声猖狂的yin笑。
“可有发现蒙军的骑哨?”伏在山丘上,王坚冷冷地望着眼前地这一幕。
“村口本有两名,但还不待他们发出响箭,便被我等摘了人头。”程巍此时已是王坚的剔将,他凶狠地咧了一下满脸是血的大嘴,轻声说道:“王统领。这回可否让属下打头阵?”
“好,便让你做先锋。”王坚说道:“不过,若是让他们跑了一人,便拿你的头来换!”
“领命!”程巍大喜地应了一声,便对身后的两百余人打着手势,两百余人便齐刷刷地奔至身后的战马旁,一个翻身便跃了上去。
程巍一挥手,两百余人便井然有序地跟在他的身后,缓缓朝牛头村冲去。而王坚所带的三百余人,则分成两队。策马朝着牛头村地两翼包抄过去。
马速越来越快。蹄声也跟着越来越响。远远望去,程巍看见村内四处都百姓的尸体。房檐前三五成群地绑着几百匹蒙古马。与之前所碰到的相同,那些战马的背上全都驮着一个个大袋子。不稍说,这些袋子里装的全都是那些鞑子抢来的粮食。而每匹战马地背后,还捆着数个筋疲力尽,衣裳不整的女人。程巍对此早就不陌生了,这是蒙军为了减轻战马负重量的好方法。
“咻……”一支示警的响箭带着长音,朝天空飞去。
程巍不由一怔,暗道这批蒙军倒也谨慎,还懂得在村口设下暗哨,不过事已至此,也只有加快速度冲将进去了。他咬了咬牙,拔出腰刀朝前一挥,嘴里大吼一声“杀……”两百余骑便以更快的速度朝前冲剌。
蒙军的反应倒也快,响箭声还未息,便有百余蒙人自房中冲出。有衣裳不整的,也有浑身是血的,甚至还有些勿自背着袋子。有些蒙军甚至连裤子都不及穿上便跃上马去拍马疾走,只是他们战马上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这让他们奔跑的速度始终快不起来。也怪他们过于贪心,大凡“打草谷”地蒙军,每人至少配有五匹战马。他们完全可以以四匹马驮物,空出一匹马来用于作战。但是,或许是由于离襄阳过于遥远地原因,又或许是围襄阳的蒙军已缺粮地原因,程巍这几日碰到的蒙军全都是满载的。这使得他们劫杀这些蒙军变得越发容易起来,就如这次一样,蒙军就算事先已发同了他们,却还是逃不脱他们的追杀。
“呀……”程巍大喝一声,一刀便将前面的一名蒙骑劈成了两段,鲜血喷得程巍满脸都是。程巍嗜血地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角微咸的鲜血,然后一挥大手,腰刀便飞射而出,钉在了不远处正在猖狂逃窜的蒙军背上。接着他又不慌不忙地取出箭壶中的弓箭……
一些聪明的蒙军开始砍断绑在马后的绳索,开始将马背上的粮食一袋袋地往地上推。这不但会减轻蒙军战马的负担,而且那些一个个跌倒在地的女人,那一袋袋横在地上的粮食,无疑会成为宋骑的障碍。但是,正当他们以为奸议可以得逞时,却发现村子的另一头,不知什么时侯也站满了威风凛凛的宋骑,他们的腰刀之上,甚至还有鲜血在不断地往下滴着。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章 追击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章 追击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章 追击
“报……”
一名风尘仆仆,满面倦意的骑哨飞奔至我的座前,跪地喊道:“报置使大人,王坚王统领的三千余人马正被五千怯薛军追赶,正一路朝汉水而来。”
“传令下去。”我霍然起身,朝身旁的传令兵叫道:“所有海鳅船、车船、运兵船,排好阵形,准备迎敌。”
“是……”传令兵应声而去。
“王坚王统领可好?”我走上前去扶起了那位骑哨问道:“骁骑军战果如何?”
“回大人。”骑哨拱手道:“这几日我军分成十队,每队五百余人,共劫杀蒙军‘打草谷’四十余批,缴获粮草无数。不过,都按照大人的吩咐,将这些粮草尽数焚毁了。”
“做的不错。”我点了点头,虽然我也很需要粮草,但是为了不增加骑军的负担,尽可能多地减少蒙军的粮食,我也只能下令将这些粮草尽数焚毁了。
“骁骑军折损多少?”我又接着问道。
“已折损近千人。”骑哨叹了一口气:“虽然我等已十分小心,但是,怯薛军趁夜偷袭,我等有一小队已全军覆没,其余人等还是凭着霹雳火球,才冲出包围圈的。”
“嗯。”我点了点头,这情况早在我的预料之中,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我分给王坚与王夔的东、西两岸似乎很公平,实则王坚的担子可要重得多。王坚地东岸。不但有窝阔台的近万怯薛军,还有白河从中将其分为两半。倘若是由王夔攻东岸的话,如今只怕已全军覆没了。
正在我胡想时,天地间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轰轰作响,久久不绝。
“大人,发现骁骑军……”
“大人。发现敌骑……”
传令兵接二连三地进舱向我汇报敌情,我忍不住走出舱外。往汉水之东往去,只见烟尘滚滚,人马旌旗若隐若现,宛如天兵神将一般,腾云驾雾地朝汉水奔来。而敌骑与宋骑相距之近,使得我根本就分不出哪些是蒙古的怯薛军,哪些是王坚的骁骑军。
“轰轰……”这雷声中还时不时地传来阵阵不一样的爆炸声。远远望去还有些火光,战马惨嘶之声也直闯入耳。我知道,这是骁骑军在以霹雳火球杀伤追赶他们的怯薛军了。这也正是我敢放手让骁骑军攻东岸地原因,对骁骑军来说,要对付那些紧追其后的怯薛军,他们只要一路逃跑,一路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