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浅恋榈榈摹

窝阔台没有在这里留下性命,而钓鱼城之战却已打完了。假若我的脑袋中没有存着未来对现在的历史知识;假若我没有那些几乎接近于先知的记忆;假若我不知道钓鱼城之战中留下一个蒙古大汗,将会对整个世界的格局产生多么大地影响,那么我,也许会跟他们一样欢呼。一样跳跃,一样互相庆贺。

但可惜的是我知道这些,所以我只能抬着有如灌满铅一般的心和躯体,走向我自己的书房。

“置使大人。”还不待我在书房坐稳,刘整便推门走了进来:“据骑哨禀报,蒙军撤退之后留下了大量的蒙军伤兵和驱口,我等该如何处置这些人,请大人示下。”

“伤兵?驱口?”闻言我不由想起了蒙军进攻鱼城之时,那些为蒙军打制抛石机的大宋木客。如今蒙军为了不被他们这些无法骑在马上的人绊住手脚,自然是不会将他们带在身边的。

“杀——”我冷冷地发出了一个长音。

“可是大人。”刘整有些震惊地望着我:“那些驱口可都是大宋地子民。而且人数也有两千余人……”

“叛国通敌者。”我没有让刘整继续说下去。便坚定地补充道:“杀无赦!”

“得令!”刘整面色一凛,没有再多说什么便退了下去。

我木讷地望着刘整恭恭敬敬地关上房门退了出去。心中说不出是一番什么滋味。若是在鱼城一战之前,我或许会让那些被蒙军当作杀人工具的木客活着,但却不是现在。

十余日来,我亲眼看到的死于蒙军刀下的大宋百姓便有数万之多,老人、青壮,还有小孩。他们在冷冰冰的钢刀前显得多么的脆弱,要结束他们可贵地生命,也只不过就是一块经过打制的铁片再加上一点力气而已。

在见过这么多人如此轻易地被杀死后,见过他们死时与死后的惨状之后,我看到的是生命的渺小和低贱,包括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对生命产生了冷漠与麻木。之前我也许会因为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而感到痛苦,也许会觉得那是犯罪,但我知道现在不会了。没有其它的原因,只是觉得那根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像从珠穆朗玛峰上走了下来,眼里再也看不见其它高山一样。

此时的我,相对于生命来说,更多地是在利害得失上作考虑。或许我可以表现自己地大度,饶了那数千木客,甚至还可以让他们为我所用。但是,这种做法无疑会让蒙军得到更多的木客,这会给那些木客一个信息:投降蒙军是不会受到处罚地,只要蒙军一来,就带上工具到蒙军那去干活吧!

所以,现在等待他们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我终于明白蒙军的军士为何会如此冷血了,他们就是在这种鲜血淋淋的环境下长大的,而我只接触了不过半个月,却有了与他们相近的感觉。这感觉让我感到有些痛苦,让我觉得我正在渐渐失去人性,正在渐渐地迷失自己,正在慢慢变成我所憎恨的人。这痛苦一直伴随着我很长的一段时间,以至于接踵而来的援军和紧随其来的好消息,都不能将其冲淡少许。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章 协同作战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章 协同作战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章 协同作战

解释一下,学校有幢楼要拆除,电工切断了那幢楼的电路,恰好路由器又在那幢楼的电路里,所以搞得全校都不能上网了。这两章是昨晚写的,士兵码字码到了凌晨五点,不过由于不能上网而不能发,又让各位久等了,抱歉!

——————————

“为何不早些前来增援钓鱼城?”几日之后,林白木便驾着百余艘载有火炮的海鳅船前来增援鱼城,我颇为不满地问道:“即便有敌船五百阻拦,但火炮船又岂是那些从未打过水战的蒙军战船所能抵挡?”

“这个,置使大人!”林白木为难地回答道:“幼林虽对水战略知一二,但所拥有的人手非木客即水手,却没有一个是能够征战河海之中的水军。倘若强行驾船出战,只怕会让大人的心血付诸东流,是以属下这才隐忍不出。”

“唔,此点倒是郑言疏忽。”我点了点头,赞同了林白木的做法。

“即是如此。”我想了一会儿,接着说道:“便让刘整与幼林兄一同训练水军吧!你等可于西川境内广招熟悉水性之人,或是熟悉火炮的炮手,以此组建一支隶属于西川的水师,名字……就叫虎威水师吧!人数不必太多,去妩存精,只需数千人够海鳅船作战之用便可。”

“刘整?”闻言林白木不由皱了皱眉头:“大人,刘整此人精通水战么?据属下所知。此人来投西川之前,可是金军的骑军统领啊!”

“不错。”我点头问道:“有何不妥吗?”

“大人。”林白木奇道:“据闻龙卫水师已投至大人帐下,而且还有数千水师军士现今便在鱼城之中,不知此事可当真?”

“当真。”

“那为何与属下一同训练水军地不是名扬天下龙卫水师,而是从未打过水战的刘整?”林白木摆出一副质问的样子说道:“他日若是龙卫水师来了西川,与我等所组建的水师一比。这……大人莫不是成心要让属下出丑?”

“原来林兄当心的是这个。”听到这里不由有些哭笑不得:“林兄可莫小看了这刘整,想当年……哦。这个……”

说到这里,我猛然想起那刘整为蒙古建立了一支足与大宋水师匹敌的水师一事。此时却还未发生,如何又能与这林白木说起,一时张着嘴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想当年什么?”见此林白木不由笑道:“今日见大人这副模样,幼林才知哑口无言为何物了!”

“咳……林兄。”我不由苦笑道:“郑言不让龙卫水师与林兄一同训练水军,其实是大有深意。林兄当知那海鳅船并非寻常战船可比吧!寻常战船之水战利器,无非便是床弩、抛石机、拍杆、弓箭等,而那海鳅船却是火炮。林兄试想。龙卫水师经过多年寻常战船的水战训练,战法早已固化,如今再让他们与林兄一同训练使用火炮战船地水军,那又将会如何?”

“这个,属下倒是未曾想过。”听到这里,林白木仿佛有些明白了我的意思。

“是以郑言认为,与其选择龙卫水师,倒不如选择从未参加过水战地刘整。”我不由暗自佩服了自己一下。好在我脑筋转得快,临时想到的说法都这么强而有力:“海鳅战船装备的是火炮而非寻常水战利器,是以其无论兵法、阵形等样样都需创新,比如火炮射程远,则宜远战而不宜近战,更由于海鳅船人手少。则最忌接舷战。再比如说,此类火炮船还可用于海陆协同作战……”

“海陆协同作战?”林白木瞠目结舌道:“那又是何兵法?”

“这个,只是郑言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我咧了咧嘴说道:“简而言之,便是以水军的火炮作为陆军的掩护,作为陆军的运兵工具,保证陆军地补给等等。水军与陆军之间紧密配合,取两军所长,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出两军的战斗力。”

林白木猛地抬起头来望向我,眼里闪烁着震憾:“不知大人可否说得详尽些?”

“这是自然,若是不说与林兄。又能说与谁了。”我呵呵一笑。暗道只是水陆协同作战便让你如此吃惊了,那如果再说海陆空协同作战。那还不吓死你。

为了不重复说上一遍,我又使人唤来了刘整,是夜三人彻夜未眠,讨论着如何训练水军。不稍说,这其中自然是我讲的成份居多。我几乎是搜肠括肚,将脑中所有水陆协同作战的理论,去掉那些无法实现的部份,并与宋朝的实际情况结合,逐一提出来与二人讨论。讨论着如何以水军的火炮助陆军攻城,讨论着如何以水军快速地运兵运粮,为此我甚至还将现代运兵船地大略图画了出来,让林白木加紧赶制。

“唉!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当公鸡的报晓声,透过了层层雨幕传进了书房之后,刘整忍不住地发出一声感叹:“属下平日自诩饱读兵书,甚或水战亦可称作精通,可今日与大人一夜之谈,才知何为夜郎自大了。幸甚,幸甚,刘整有幸投于置使大人帐下,而非大人之敌,实为刘整之福。”

“何止是刘大人叹服。”林白木虽是一介书生,但彻夜未眠的他却是毫无倦意:“想我林某,可说是自幼便与舟船相伴,自识字起便习水战,可说涉猎各种水战兵法,瞒以为论水战已无人出我之右,如今才知是这只是年幼轻狂而已。”

“二位大人言重了。”我呵呵一笑道:“这些也并非郑言所创,而且也只是理论而已,至于是否可行,还要二位大人尽力了。”

“可行可行。”刘整肯定地点头说道:“大人所述的这些兵法,其它战船自是无法做到,但海鳅船却多半可以,此兵法好似专为海鳅船此种火炮船量身定做一般。”

“正是如此。”林白木看着案上的地图呵呵笑道:“有了大人的这些兵法,有了海鳅船,我等又何愁蒙古骑兵能跨过长江防线?朝廷若是知道大人有此本事,只怕要后悔莫及了。”

“呵呵……”我不露声色地笑着,心里却暗道:我为地可不是这个,不过此时还不是透露我意图的时侯。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章 会李宝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章 会李宝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章 会李宝

夏去秋来,时间一晃便是两个月,鱼城上空时断时续的大雨终于停了,取而代之的,又是朦朦胧胧的一片雾水。雾气之中,鱼城早已不见了历时数月之久的大战,没有了刀枪剑影,没有了战马长嘶,也没有了令人生厌的尸体。只有那成片成片光秃秃的树桩,还在见证着当时的惨烈,虽然它们已经腐烂发黑得不那么刺眼。

西川经钓鱼城一役后,虽因击退蒙军而声望大增,宋地之中不停地有志在抗蒙的英雄豪杰与文人才俊前来投奔,但是,西川却也正是因为此战而元气大伤。由于粹不及防,大量的百姓不能及时地撤入城中,以至死于此战的百姓竟有四十余万之多。而且百姓也没来得及收割粮食,历时数月的战争也误了播种的时间,是以西川,再次迎来了粮食紧缺的一年。

不过所幸这世上的农作物并不只有粮食,百姓在大面积地改种大豆等作物之后,倒还不至于挨饿,但是要想再承受一次战争,却已是无能为力了。此时的西川,该是大战之后休养生息的时侯,但是我却不这么想。李宝所率领的龙卫水师的到来,更是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

“李大人,想必皇上不会轻易放如此多的战船驶出临安吧!”望着嘉陵江上有如彩带一般,首尾相接的千余艘战船,我不由感慨地说道:“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五万人的龙卫水师。皇上是如何会放你等前来地?”

“非放,实为遣也。”李宝抚摸着胸前的长白须说道:“襄阳告急想必郑置使也有耳闻吧!老夫便是身受皇命前来救援襄阳的。”

“襄阳告急郑言自是知道。”我点头说道:“窝阔台久攻鱼城不克后,便移师襄阳,郑言又岂能不知?不过,令郑言不解的是,李大人多次请战,皇上皆不允。为何此次却如此顺利?”

“这还要拜那阎妃与宦臣所赐了。”李宝笑道:“皇上早已沉迷于后宫不理政事,而阎妃与宦官们却早已将我视为眼中钉。我离开临安却是正中她们下怀。”

“哦,这倒便宜了我郑言。”我哈哈大笑道:“李大人所带的这数十万担军粮,却正好解了我西川缺粮之危!”

“郑置使当真要以军粮解西川缺粮之危么?”李宝不置可否地笑道:“只怕郑置使舍不得吧!”

“哈哈……知我者,莫过李大人也!”我与李宝两人相视而笑。

————————————

“救援襄阳?”

帅营之中,众将听到了我的想法,无一不吃惊地望着我。

“不错。”我望了望有若局外人的李宝一眼,点头说道:“襄阳可谓京湖重城。倘若襄阳不保,那么鄂州便失却了屏障,如此长江防线,便会被一刀切为两断。众位将军都是聪明人,当知其后会发生何事。”

“可是大人!”张珏提出异议道:“救援襄阳便意味着要与蒙军野战,此实为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啊,还望置使大人三思!”

“不错,置使大人。”徐格也忧虑地说道:“唇亡齿寒之理我等也并非不懂。襄阳若是不保,大宋覆灭之期亦不远矣,大宋若灭,西川自是无法独存。但窝阔台败于鱼城之后,便移师襄阳,其与塔察尔四万大军合兵一处便有七万之数。我军若是要救援襄阳。倾全西川之兵,再加上龙卫水师也不过十万,以此数与蒙军野战,实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不,不需要那么多。”我摇头笑道:“正如众位将军所想,西川不可无留守之兵,是以我只需要骑军与水军。那便是王夔所领地五千广武军,王坚新组建的五千骁骑军骑军,刘整地虎威水师和李大人的龙卫水师,共六万五千余人。其余人等。则一律留守。”

“什么?”听到这里众将无一不面露震憾之色。以不足七万人的水师与骑军前去襄阳与蒙军七万人野战,那根本就与前去送死无异。

“郑置使难不成是想以骑制骑?”李宝此时也面露疑惑之色:“但这一万骑军也太少了些吧!”

“是否与李大人所想颇有出入?”我笑道:“李大人定是想以龙卫水师为主力。前去救援襄阳吧!只是据郑言所知,此法却是万万不可。”

“这又是为何?难道郑置使以为龙卫水师还斗不过那些蒙古旱鸭子不成?”李宝的老脸颇有些挂不住,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质疑龙卫水师的实力。

“郑言自是相信龙卫水师在水上是无敌的。”我忙给李宝送上了一顶高帽:“只不过,李大人却不知围攻襄阳的蒙军却也早想到了此着。两月之前,窝阔台与塔察尔合兵之后,便假意与襄阳守将吕文焕议和,并商议与大宋重设榷场交易场所。可叹那吕文焕却不知是计,蒙军趁开榷场为由大肆封江,待吕文焕发觉之时却已迟了。至今,只怕襄阳之处地江水早已被木桩封江十余里,横江链已不下千条了。而且两岸还架设了无数的抛石机,龙卫水师便是再历害,对此只怕也是无能为力吧!”

“竟有此事!”闻言李宝不由悖然大怒:“吕文焕这厮也忒无能,水战乃我大宋仅有的优势,只要保着水路畅通,有我龙卫水师在便可立于不败之地。想不到这厮如此轻易地便自绝生路,你找死也还罢了,却要赔上大宋的江山。咳咳……”

“李大人息怒,李大人息怒!”见李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忙上前劝解道:“李大人宽心,郑言或能解襄阳之围。只不过,李大人却需将龙卫水师交由郑言指挥,而且……对郑言所做之事不得干涉。”

“拿去便是。”李宝好不容易才缓过气来,说道:“龙卫水师本就是要交与你的,只要能救回襄阳,老夫自是不会过问。”

救回襄阳?我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我的目的可不只是这样。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章 襄阳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章 襄阳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章 襄阳

说起襄阳,射雕中的郭靖与黄蓉便是在此力抗蒙军,从而成就了他们一世英名,神雕大侠也是在此以一人之力杀了蒙古大汗蒙哥,当然,真实的历史自然不会是这样的。不过这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襄阳城的重要性。

襄阳城雄踞中原腹地,扼汉水中游。其头枕汉江,足抵岘山、羊祜山,西依万山,东傍鱼梁坪,为历代兵家所必争之地。而说起襄阳就不能不提到樊城,因为樊城与襄阳两城是一水相隔的姐妹城。汉水以南为襄阳,以北则为樊城。此二城以浮桥相连,唇齿相依,互通有无,与东、南、西三面宽阔的护城河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

“襄者,东南之脊,无襄则不可立国。”倘若襄樊二城失守,长江中流的重镇鄂州就失去屏障。鄂州不守,南宋的千里防线便会自中而破,首尾截为两段。向西使川蜀与朝廷失去联系,向东则有顺江之势直取临安,向南则南面的湖湘门户洞开。假若说长江防线是一条横卧于宋、蒙之间的长蛇的话,那么襄阳城,无疑就是这条长蛇的七寸。

朝廷自然也知道这些,是以自百年前岳飞从金人手中收复襄阳以来,朝廷便大力加强襄樊的城防。他们在这里打造了最坚固的城墙全由砖石打造,挖掘了最宽的护城河最宽处竟超过了两百五十米,屯积了数不清的粮食其被蒙古围城五年投降后,粮食竟然还有剩余。俨然已成了人们口中所称地“华夏第一池”

但是,再坚固的城墙都有被人攻破的时侯,襄阳也是如此,从三国的关羽在此水淹七军,到两宋先后被金、蒙所破,再到近代襄阳的解放,无一不是以襄阳城破而告终。无怪乎诗人阮元会为其写道:

汉水以为池。荡荡本天堑。

何以三千年,屡见攻与陷?

夺取在人谋。慎哉以古鉴!

蒙人本就不擅长攻城,他们在这种坚城面前则更是只能望城兴叹了!于是,他们就用了一种最笨却也是最聪明、最有效的方法——围城。

内围襄阳,外拒援军。想当年蒙古攻打蔡州之时,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如今只是老调重谈而已,不过手法上还是有很多地进步。车船之上。我正仔细地看着案桌上的一张蒙军布防图,心下不由暗自吸着冷气。

这张蒙军布防图,是王坚带着五百骑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探查分明地。要在蒙军阿赤勒斤的眼皮底下探查布防,那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不过他们还是在付出了百余人的代价后,成功、及时地做到了这一点。如今看来,这样的代价还是非常值得的。倘若不是有了这张图,而按原定计划贸然率军前去援救襄阳的话。即使是有那百余艘海鳅船,即使是有水陆协同作战之法,只怕也还是难逃全军覆没之局,如今却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郑置使。”李宝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很少有什么事能够让这位年近古稀老人如此焦急了,而襄阳之围却恰恰能够做到。

“郑置使。”李宝皱眉说道:“船队已过汉阳。如今可否将破围之法告知老夫?”

汉阳为长江与汉水地交汇之处,船队即已过汉阳进入了汉水,那么离襄阳也只有三、四日水程了。

“李大人莫急。”见此我呵呵一笑道:“此为我军最先探得的蒙军布防图,李大人不妨先端详一番。”

“哦。”李宝却也不答话,一把便将案上的地图转正,并自言自语地说着:“白河口,万山,虎头山,鹿门山,唉!当真有如铁桶一般。什么?京山、德安、沔阳三城竟也落入蒙军之手。这……我军如何还能进?”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我心下不由暗自佩服李宝,我是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蒙军取京山、德安、沔阳三城。并在这三城之中布下两万重兵的用意,可李宝却在此心慌意乱之时,勿自一眼便看了出来。

“据骑哨所报。”我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将没有标在地图上的详细情况向李宝介绍道:“史天泽率军两万筑堡于白河口,封白河,北围樊城;塔察尔率军一万筑堡于万山,封汉水上游,西围襄阳;窝阔台、阿里海牙各率军一万筑堡虎头山、鹿门山,封汉水下游,于东于南围困襄阳。各堡之间再以城墙相连,自此,襄樊二城便在水陆两路上,完全与外界隔绝了。更历害的,还属这汉水两岸的京山、德安、沔阳三城。此三城分处汉水下游两岸,均与襄阳相距数百里,乍看之下与围襄阳毫无干系,实则却是以逸待劳,化被动为主动之妙着。”

“不错。”李宝点头说道:“倘若我等越过这三城前去营救襄阳,那么此三城地两万蒙军,便会倾巢而出断我后路。至时舟船被堵绝在汉水之中遭前后夹击,那我等无疑便成瓮中之鳖了。”

“如此说来,若要救襄樊,则必先破此三城。”李宝眉头越皱越深:“此局逼得我等不得不行攻城之举,而这三城又不靠汉水,若要攻城则必先弃舟登岸。以六万五千余人攻敌两万原本也并非毫无胜算,只是围襄阳的那五万蒙骑却也不会坐视不理。以蒙骑的行军速度,倘若我等上岸攻城,其完全可以在我等撤回船上之前,便将我等合围于岸上。唉!又是一个必死之局!想不到蒙军之中还有这等尚使计谋之人,实是让老夫看走眼了。”

多半又是史开泽出的主意了,我不由一阵苦笑,心下实在有些不明白,为何当初与我以兄弟相称的人,如今却会变得如此心狠手辣,然道这就是权力对一个人的诱惑?

“必死之局却也未必。”我长呼了一口气,将往日地回忆抛诸脑后:“弃舟攻城是绝不可行,我等攻城之时,蒙军只需自围襄阳的军队之中抽调出几千人马攻击船队,便可让我等首尾不能相顾了。是以如今只有一法,那便是按原有计划,逆汉水而上援救襄阳。只不过,这番却要让虎威水师走在船队的后面。”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晚风习习,蛙叫虫鸣,汉水下游的一处峡谷还是像往常一样水声漴漴。模模糊糊的一抹月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峡谷边的绿地上,狗尾巴草迎风左右摇摆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那么的安详。但是,倘若有人不经意地走到了峡谷边,或是惬意地泛舟江中,那么他就会惊奇地发现,那原本只有江水的峡谷下,此时却已黑压压地停满了各种战船,甚至偶尔还会传来一两声战马的嘶吼。

引蛇出洞,这便是我对此战的策略。

倘若京山、德安、沔阳三城的两万蒙军不出城,那么我们便当真有如李宝所说的那样,进退都是一个死局。此战的关键,便是如何将那本应封我等后路的两万蒙军骗出城来,并予以重创。

要骗出那两万蒙军倒也不是难事,只要能骗得过蒙军的阿赤勒斤便可,是以天色入黑之时,龙卫水师便彩灯高悬大张旗鼓地继续逆汉水北上。而故意落在后面的五千虎威水师,与安置着一万骑军的运兵船,却悄无声息地顺流而下,来到这处峡谷中隐藏了起来。

此战能胜否?说句实话,此时我心里确实也有些七上八下的。多少年来,面对凶悍无比的蒙军,我的战略一向是防守、防守、再防守。回忆起与蒙军的大小十余仗,虽然这其中也杀伤了不少蒙军,但几乎不是守城便是逃跑。而如今,主动对蒙军发动战略进攻却还是头一回。倘若此战失利。那么结局便当真会如李宝所说的那样,我们这支拥有两千余艘大小战船,共六万余人地西川精锐,就会被蒙军两头封死在汉水里。到了那时,前来救援襄阳的我们,就要求神拜佛地等着别的宋军来救了。

王夔的骑军素质自是不低,他的广武军个个都是在马背上生活多年的马贼。王坚所领的骑军虽是新组建。可其五千骑军却是根据苛刻地条件,自两万余人的广武军中筛选出地精华。战马也大多数是缴自蒙军的蒙古马。而且,他们人人还装备有类似于现代手榴弹的霹雳火球。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蒙军,一向以骑射著称的蒙古鞑子。宋军无论如何精选,也无论如何训练,但先天的不足注定他们的素质要低人一等。我们是战士,而不是魔术师。所以我绝不相信只凭年余地艰苦训练,就能超过一辈子生活在马上的蒙军。他们就好像是游击队与正规军的区别。更何况,这番他们要面对的,还是人数比他们多上一倍的正规军。

不错,倘若没有出奇不意,倘若没有运兵船,倘若没有海鳅船的话,那么此战。多半便是有败无胜了。不过这些我恰好都有,运兵船本也无法在一个月内便造上这么许多,但在我**专横地大肆征用民船之后,这些就变得简单起来。林白木的制船舫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民船进行一些简单地改造。如今我所空余的运兵船,甚至还可再装下三万骑军。当然。此时这些空余运兵船都随着张猛和龙卫水师北上了。

透过窗口和峡谷,远方天际已越来越亮,和往常一样,我并不期待阳光会拔开云层。水面雾气升腾,使船队就像是处于一个将要沸腾的炉锅上一般。我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阵阵摇晃,很和谐,很温馨,就像是在摇篮里。

突然,一阵渐渐清晰的马蹄声划过寂静的虚空,我不由有些紧张起来。那不是蒙军地阿赤勒斤。我早就在岸上埋伏了近千名弓弩手,任何可能发现这个峡谷的阿赤勒斤。都无法在他们的手下逃生。所以,那一定便是王坚所分配出去的骑哨,我在想着他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消息。

蹄声在峡谷的两壁间互相回荡着,越来越多,此声未消彼声又至,虽然只有两骑,但却好似有千军万马自身旁飞驰而过一般。蓦地,蹄声停了下来,随之而起的便是一声清脆的箭啸,骑哨以最简捷的方式将消息传到了船上。

“置使大人。”不一会儿刘整便出现在我的面前,看他盔甲整齐地样子,昨晚显然就没有卸甲而眠,或者也可说,他昨晚根本就没有合过眼。

是啊,虽然刘整也十分相信水陆协同作战地战术是正确的,但是,谁又能不紧张呢?以往宋军与蒙古对阵历来都是负多胜少,就算是胜,也是以多胜少,而且往往是杀敌一人自亡十人地结局。此番却要以少胜多,而且还是败则全军覆没之局。

“置使大人。”刘整略带喜色地拱手道:“大人之策成矣!据骑哨回报,京山、德安二城之敌昨夜几乎是倾巢而出,观其行军路线,或是欲于湍滩今宜城东南断我等后路,如今只怕已至湍滩布置了。”

“湍滩?”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那么沔阳呢?”

“或因沔阳路途最远,还未有回报。”刘整回道。

“湍滩?”我摇了摇头:“如此说来,这沔阳之军是不会出城了。蒙军若是要以三城之兵合力断我后路,则必会选择离三城均不远之地。如今这湍滩虽离京山、德安近,但离沔阳却是益发远了。”

“大人所言极是。”刘整点头赞同:“以属下之见,沔阳之军只怕原本便是为防大宋另有援军之用的,大人请看。”

刘整指着地图上的湍滩说道:“倘若蒙军三城之兵尽出于湍滩,那么若是我等回击,而大宋境内再加派援军,那么蒙军便要陷入两面夹击之地,是以……”

“嗯。”我点了点:“所以这沔阳如今便成了我等后背之芒剌,好在沔阳的蒙军也不过五千人,便是给他几日时间封江,龙卫水师也完全可以对付。

罢!便让我等全力对付湍滩的一万五千名蒙军吧!传令下去,全军开拔,直取湍滩!”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大凡封江,皆选择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