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甲苍髯-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凰抬起脸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却见北辰胤正微笑着望他:“先扭了脚,后来匕首也脱了手,还能想到拿獠牙来用,把这些山猪都杀死,很不容易。”
  元凰听着不好意思起来:“啊……这个……我……三皇叔怎么知道……”
  “地上的痕迹,猎物身上的伤口,都可以看出来——多出来狩猎几次,你便会知道了。不过……”北辰胤话锋一转:“你身上带着火折子么?”
  “啊,有。”元凰根本忘了这档子事儿,听北辰胤提起才伸手去怀里拿:“三皇叔要做什么?”
  “无事——日后碰到野兽,记住用火也能防身。”
  “啊……哦。”元凰闷闷应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他刚才得了夸奖,稍稍开心了一点,北辰胤接下来这一句平淡的教诲又勾起他的心事来。就算他的腕骨只是脱臼,左脚也不过是扭了一下,浑身上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创口,可毕竟是流血受伤了,还热辣辣的痛得很。他记得小时候北辰胤对他很是疼爱,现在却摆出那样一张漠然置之的脸,还无事似的说教一番。今天早上也是,北辰胤明明知道他盼了很久突然失望,也不好言安抚几句,反倒理所当然地要他与铁常焕同行,把猎犬留下就顾自走开了。
  北辰胤给他的帮助,为他花的心血,他不是看不到;但是他最想要的,并不是雪白的藏中松狮,也不是立刻替他接回腕骨,而只是北辰胤一句歉疚的解释,一个焦心的表情而已。这些东西虽然未必有实际的用处,对于元凰来说却比千条万条圣君之道都要来得宝贵。
  因为治国的策略,射箭的技巧,有很多人都能够教他;而那些解释那些神情,却只有三皇叔一个人能给。元凰知道三皇叔行事处处为他着想,可他就是不明白,陪他狩一次猎,问他一句脚疼不疼,为何会有那么难。这些事情都是举手之劳,北辰胤却不屑为之。元凰知道温言软语无法让北嵎发展壮大,却又难道会就此颠覆了江山不成。
  想到这里,元凰便觉得郁结。他原本想着,自己是因为气恼北辰胤不带他狩猎,才闯下这一堆子祸事,不管怎么算总也有三皇叔的不是,如今却觉得再也没有责怪三皇叔的立场。北辰胤分明一直都顾他帮他,说到底,还是元凰自己蛮不讲理惹出的事。话虽这样讲,他无论如何还是放不开,好像心里扭着一个疙瘩,静静盘着,把人压住闷得慌。
  后来北辰胤又吩咐他要向铁将军道歉,还要向太后领罪,他都没听进耳朵里,只是含含糊糊地答应了。他心里憋得难受无以言表,又总觉得自己忘了些什么,忽然间回忆起北辰胤给自己接骨时候的手:“三皇叔,你的手,刚才……”
  “怎样?”
  “你……没怎么。”元凰看着北辰胤不苟言笑的神情,想问的话出不了口,最终还是吞了回去。
  而后铁常焕同北辰仲远陆续赶到,夜非听到狗吠,怕是三王爷有意外,也特意带着他的一小队兵,从后山急驰过来援手。铁常焕自然跪下请罪说看顾太子不周,元凰接过话头说是自己恣意妄为,反复道歉,希望铁将军不要介怀。仲远看着横尸满地,真心称赞元凰胆大艺高,说圉苑往日允许平民进入时候,普通猎户都不敢射杀此间的山猪。就连第一次见面的夜非,同北辰胤一样细细打量了地上的狼藉,眼中也流露出毫不做作的讶异赞赏来。元凰本来也不觉得这是多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是客气推谢着,等随行医官来抬他出去。
  事后长孙太后见到元凰伤成这个样子,也不忍再多加责怪,又不好迁怒铁常焕将军,只能勒令元凰在东宫中反省,正好也是养伤。太子的第一场秋狝于是以众人料想不到的方式草草收场,而太子独自一人赤手空拳擒杀五头悍勇山猪的故事,也开始流传在文武百官之中。这桩轶事算不上美丽悠扬,却让大家看到了太子清秀外表下的坚狠同决断,正是北嵎皇族血脉的一贯延续。
  而元凰本人,从圉苑回到东宫的路上,忘了脚疼,忘了眼酸,忘了手肿,一直一直,都在想着三皇叔替他接骨的手。

  四 重忆

  元凰秋狝受伤后,长孙太后差人去萧然蓝阁给玉阶飞留了书,想请玉阶飞尽快回转东宫看顾太子。玉阶飞是先皇仿效蜀汉昭烈帝,屈尊乡野请出的高人,长孙太后对他很是尊敬,从来不敢以对寻常臣子的态度对待;但另一方面,虽然元凰未曾抱怨,太后对玉阶飞来去自如的狂士做派总有些不以为然,她觉得玉阶飞既受先皇三顾之恩,又官拜太傅答应辅佐太子,便当尽心尽责;此番太子任性受伤,也有一半是玉阶飞疏于管教的缘故。她不好明说,便趁着此次机会在萧然蓝阁外留了一封措辞温和的信笺,暗示太傅当多花心血在元凰身上。
  玉阶飞虽说应三请而出,却不是甘效犬马之劳的性子,纵然在朝中领职十载,也终究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只因为他同元凰师徒情融,听到消息才即刻回了东宫,看在长孙太后眼里,倒以为玉阶飞是览信自省,方记起当要秉持臣下侍奉君王的本分。玉阶飞从太后满意的眼神中读到了她的想法,不过付诸一笑——他做事单凭一己心意,从来就不曾在乎过世人的看法,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
  玉阶飞见到元凰的时候,毫不掩饰地笑眯了眼。元凰的脚伤因为是反复发作,急得长孙太后连连责怪御医无能,把御医房里的一干人惊得小题大做起来,将太子左脚反反复复地固定包扎,嘱咐他一个月不能下床行动。这样一来,元凰起居便溺都须宫女服侍,他正值似懂非懂的年纪,只觉得好不尴尬,每次都不肯乖乖听话。宫内的女侍们按照例行规矩,都经由太后亲自挑选,品貌端正身家清白,多半比元凰稍稍年长几岁,懂些人事,只笑嘻嘻地哄他劝他,觉得太子恼羞成怒的样子甚是可爱。玉阶飞来到东宫看望元凰,便正赶上一场,元凰同宫女间每日必演的拉锯战,在外头听着忍俊不禁。
  这面元凰在房里头听说是太傅来了,赶紧梳洗完毕,遣退了宫女太监,请玉阶飞入内。玉阶飞见惯了生龙活虎的太子,此时乍见床上坐着个手脚缠着绷带,浑身弥漫金创药味道的小人儿,嘴角便忍不住上钩。元凰本是满怀期待地望着他,却见玉阶飞好看的嘴角越勾越高,肩膀微微颤动,终于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就连斜飞剑眉下海蓝色的眼睛都饶有趣味地跳跃闪烁着。
  元凰早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古怪,一经老师嘲笑,更是觉得气恼。他望着好不容易收敛了笑容,眸中却还残留着笑意的玉阶飞,知道老师同往常一样,毫不打算给他留几分薄面。他转过身脸去不看玉阶飞,没好气地说道:“我身边只有一把匕首,它们有五个,还能怎么办。”
  “是啊。”玉阶飞界面道:“它们有五个,你只有一个,没有武器,跑了坐骑,又扭了脚,只受这点小伤,很是不简单——换了皇城中的任何人,也不过如此而已。”
  元凰“哼”了一声,想要反驳,刚要开口又想到了些什么,脸色一暗,停顿片刻,最后又“哼”了一声,斜眼去看窗外。
  玉阶飞怎会猜不到他的心思,他走过去拉来一把椅子靠在床边,同元凰相对而坐,一手闲摇着羽扇,笑问道:“怎么,太子殿下还在生三王爷的气?”
  元凰被戳破心中所想,猛地转过脸来,却见到玉阶飞一脸优哉看好戏的神情。北辰胤答应陪他秋狝的事情,他兴奋之余,同玉阶飞提过好几遍。现在玉阶飞既然被告知他的受伤,当然也会了解秋狝的大致情况,知道当时是铁常焕陪同在侧,说不定还听说了他赌气用计甩掉铁将军,独自被困密林深处,这才遇到了山猪——总而言之,太傅对于他的事情,他的想法,不知什么缘故,一向了解地一清二楚,从来就没有隐瞒欺骗的可能。元凰虽然喜欢北辰胤,又同民间的渡江修交好,却时常觉得这皇宫之中真正完全懂他的,只有太傅一人而已。
  玉阶飞一句话正问在元凰心坎上,元凰却不愿爽快承认。他的目光游离了一会儿,低下头去否认道:“我没有。”他顿了一顿,大概觉得这样的表态实在没有说服力,又抬头追加了一句:“我没有在气三皇叔,我只是——有点不太高兴。”
  “呵呵,”玉阶飞用扇子半掩着脸,轻笑起来:“秋狝的人员安排,看上去是三王爷做主,其实也未必尽然。”
  “我知道。”元凰答道:“母后一定会过问。三皇叔本来就说,他同母后商量过。”
  “太后同两位王爷的安排,虽然不合你的心意,也必然有他们的道理。”
  “我知道啊。”元凰又随口答道:“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着想。”
  玉阶飞的笑意更深:“既然如此,太子也不是小孩子了——便是小娃娃,也没有赌气那么久的道理。”
  “我没……”元凰辩解的话说了一半,看玉阶飞的神情总觉得他是挖好了陷阱等着自己往下跳,于是住了嘴。他过得一会儿,收敛了方才闷闷不乐的神情,坐直身体摆正了手脚,一本正经地盯着玉阶飞,认真开口道:“老师说得是,我不是小孩子了——自先皇驾崩后,周围的宫人都说太后王爷勤政体民,全是一心为我操劳费神,我听了记在心里,起先并不完全明白,只觉得他们少有时间陪我,有很多事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年岁渐长之后,经老师提点,许多以前疑惑不解的地方,都慢慢能看出其中关键。母后同两位皇叔为我的苦心,虽还不能完全体味,却也能了解其中八九。”
  说这段话的时候,他尚带稚气的脸上彻底掩去了属于孩子的天真困惑,取而代之的是天都太子的温文沉稳。他停顿片刻,似乎在思考该如何继续,看到对面的玉阶飞虽然还带着笑,却是凝神倾听的样子,便又开了口。
  “倒是母后同皇叔,还把我当作小孩子看待,凡事都替我决策,若逢着我不明事理胡闹起来,也不多作解释,宁愿被我误会。好像他们只想着替我做事,全然不需要我的体谅感激似的。秋狝时候,母后皇叔想我同铁将军一起,这其中的道理,我不是不懂得——我朝神武侯以下,便是铁将军握有的兵权最大。他在朝中一向独来独往,从不倾轧是非,平日闭府谢客,不蓄门人,同母后及二位皇叔的关系也是淡薄。母后总担心他不是全心全意扶我登位,又想不到拉拢的手段。这次秋狝,三皇叔邀他前来,是敬他在朝中举足轻重的位置;要我选他同行,是让他知道来日我登基之后,对铁家的重用荣宠必然有增无减——这些拉拢人的手段,太傅平日虽然说得不多,我听宫里人常常议论,也是知道一些的。”
  玉阶飞静静地听元凰侃侃而谈,眼中露出赞赏嘉许的神色来,向他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元凰不仅悟性极高,更难得的是心思细密,遇到身边有可以学习的人或事物,不计身份地位,都默默观察辨识,以便日后化为己用。他同元凰十年师徒下来,元凰的进步,一半缘自他的教导,另一半则缘自元凰本身的灵活审慎,常能举一反三,观一叶落而知秋。
  元凰说完了这一长段,见玉阶飞不住点头,脸上也不见得色,反而流露出落寞来:“你们都以为我是看不到这番安排的用意,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喜好,要找三皇叔陪我打猎——我并不是因为觉得三皇叔不为我着想,才生气的。”
  他方才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生气,到此时才在玉阶飞面前说了真话。玉阶飞也不揭穿,仍是微笑着,不经意地问他道:“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是因为……”元凰讲了四个字,绞尽脑汁想了又想,最终却露出困惑不解的神情来,低声说道:“我也不知啊。”他说完又顾自垂下眼睛:“我只是觉得,要拉拢铁将军,以后总还有机会。可我的第一次秋狝,一辈子就只得那么一次,三皇叔不肯陪我,怪可惜的——而且,他从没陪我狩猎过。”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这次虽然没能同北辰胤同行,却在后来得了北辰胤的赞许,也算是有所收获,神色便微微开朗起来,嘴角也露出笑纹。
  自北辰禹驾崩,北辰胤又回了皇城,元凰便自然而然同北辰胤比以往更为亲近。小时候他努力学习文韬武略,并非当真求知若渴,有一部分是为了讨父皇喜欢,好让父皇多花点时间在他身上;父皇去后,他便把这番心思尽数转给了太后同北辰胤。两人之中,北辰胤是他自小景仰的,在他心里所占的比重当然也要大些。只是北辰胤终究没有北辰禹的立场,对元凰的学业只是关注,很少直接置评;元凰虽知道三皇叔对他好,却不清楚这仅仅是由于他的太子身份,或是三皇叔当真欣赏爱惜他的聪明能干。也正因如此,北辰胤难得的当面夸奖对于元凰而言,总显得分外珍贵。这种感觉从幼年开始萌芽,直到现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元凰原本觉得,为君之道在于慎决独断,不能为他人的想法所左右,扰乱视听;他再得五年就要登基亲政,在现在的年岁实在不该仍对三皇叔的评价如此介怀。但他后来想到自己应是在不自觉间把北辰胤当作了父亲对待,也便慢慢释怀了这种挥之不去的依赖。
  然而若是细究起来,他对北辰胤的态度,同他当日对北辰禹也不尽相同。元凰自小便懂得父皇是天下人的主子,从来不只属于他一个。北辰禹来东宫看他,他自然高兴,若是国事繁忙月余不到,他也不会怨愤满腹。北辰禹驾崩前的数月,对他甚是冷淡,几乎不闻不问,他虽然一开始心里难受,慢慢也便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这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论父皇对他如何,他都能学着习惯接受,反正到头来终归是自己的父亲,血脉相连割舍不断。
  而在北辰胤这里,叔侄间比之父子,毕竟隔了一层,元凰再没有笃定的信心,时时害怕失去,因而总想找多点的机会,能在三皇叔面前表现。北辰胤入宫看他,他便企望北辰胤多留些时间;北辰胤抽不出空来,他便想着哪怕那人在东宫旁路过一下也好;若是北辰胤如秋狝时这般神色不惊地看着他受伤,他便惴惴担忧是不是三皇叔不再喜爱自己。这番委婉缠绕的心思,元凰虽然有所察觉,却终究过于纷繁难解,远非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想得通彻明白。
  玉阶飞不知元凰藏着这般复杂的想法,却至少从他的抱怨中听出了问题症结,了然似的替他把话说完:“太子是气恼,三王爷把拉拢铁将军的事,看得比太子秋狝的心情更重要。”他见元凰说了一半,嘴角便不自觉地上翘,想来是他勇斗山猪的事迹得了北辰胤的称赞,此次秋狝也并非全是窝心。
  元凰怔了一下,本能地想要否认,低低辩解道:“也不全是如此……”。他没来得及把话说完,外头便传来宫人们向太后请安的声音。
  元凰受伤后无法去同往常一般前往淑宁宫请安,便换成了长孙太后每日来东宫探望。太后进了房间,柔声问了几句元凰的恢复情况,又询问旁边的宫人今日有哪些皇亲大臣们前来探望。听完之后,她转向玉阶飞,缓声道:“哀家有件小事不能决断,一直想询问太傅的意思,太傅今日若非即刻要赶回萧然蓝阁,可否拨冗往淑宁宫小驻?”
  正如元凰方才所言,长孙太后总是将他当作个孩子,虽会将一些政务告知,更有许多事情不愿让他过早参与。元凰素来乖觉,习惯了母后的做法,很少提出异议。玉阶飞听长孙太后说得如此客气,当下谢道:“太后言重了。玉阶飞疏懒成性,前日不及回宫,太后勿怪。”
  长孙太后微微展颜:“太傅哪里话——既然如此,太傅且随哀家回宫议事吧。——凰儿,你好好休息。”
  元凰点点头,又说有些文章要向玉阶飞讨教,请他明后日前来。玉阶飞应允一声,便随太后去了淑宁宫。淑宁宫的布置不如东宫繁复华贵,而是由着太后的意思,装饰得细巧淡雅。玉阶飞悄悄在心中感叹,长孙含荷原是深宫中温婉端方的女子,不问朝政,安于守拙,日无长事,全部的灵慧都用来看着太子一点点长大;自先皇辞世以后,至今已有六年,她身为一国之母,依然风姿绰绝,丝毫不见老态,眉宇间却多了几分男子也不常见的坚毅担当,便是同两位皇叔分庭抗礼也丝毫不见怯意。
  长孙太后到了淑宁宫内,摒退众人,开门见山地向玉阶飞说明情况:“玉太傅可有听说,自太子秋狝回宫至今,三皇叔已有数日不朝。”
  玉阶飞淡淡听着,作出适当的响应:“啊,有这等事?”
  长孙太后肃容道:“三皇叔是称病不朝,然而文武百官前去探望,又见他不着。哀家也想亲往天锡王府探病,只怕于礼不合,却又不好向大皇叔询问。”
  话说到此,玉阶飞已然明了太后的意图,却仍是装作不明就里,说道:“这几日寒暖交替,听说城中医馆也人满为患。不过玉某以为三王爷府中定有良医,太后大可宽心。”
  长孙太后蹙眉道:“三皇叔武艺超凡,哪里那么容易便会病倒。更何况现下适逢各地收缴税款,最是忙乱,他所辖庶务却都运转如常,不见有任何懈怠。”
  “太后既然不放心,可派遣宫内御医前往天锡府探望。”
  “哀家的确曾派吴一针前往探视。不过天锡王府中住着曾在宫中奉职的卢平惠,在前后数任御医中威望甚高。哀家以为,吴一针所言不能尽信。”
  玉阶飞耐着性子同太后对答,渐渐觉出不耐。说来说去,长孙太后无非是疑心北辰胤有所动作,又苦于查证不得,想找玉阶飞出面。然而以玉阶飞对北辰胤的了解,莫说他绝不会选在秋狝这样的大事之后引人注意,即便他真要行动,也绝不会蠢到用托病不朝这种方式来掩人耳目。他觉得太后的担心太过无稽,向太后回禀道:“既然如此,玉某也没有别的办法。太后若当真担心三王爷,亲往天锡王府探视就是。”
  长孙太后见玉阶飞已经把话说死,便将意图和盘托出:“哀家知晓玉太傅同三皇叔曾是旧识,交往颇深。不知太傅可否代替哀家,往王府一行?”
  玉阶飞闻言神色一冷,顾自摇扇道:“早年先皇邀玉阶飞出山之时,玉某曾与先皇约法三章。我只担负教导太子之责,朝内纷争决不插手。先皇有诺在前,玉某现下也不想去蹚浑水。更何况——”他声调一转,话语更冷:“太后因为卢老御医,便不肯相信吴御医。玉阶飞既同三王爷曾有旧交,太后又为何肯信玉阶飞?即便太后今日信我,玉某来日,难保不会因这‘旧交’二字,惹上无妄祸事。”
  长孙太后闻言变色,急急道:“太傅这是哪里话,太傅受先皇三顾而出,哀家对太傅何尝有过半点猜疑。”——这一句倒的确是长孙太后的肺腑之言。北辰禹在时,常向她说起玉阶飞的重情知义,她因此认定玉阶飞受先皇知遇之恩,又加上闲云野鹤的性子,决不至为北辰胤所用。
  她随后微微颔首,眉宇间的愁云更甚:“先皇对太傅的允诺,哀家自当遵从——只是哀家此番不情之请,也全是为了太子。同朝中派系争斗,实在并无半点干系啊。”
  玉阶飞刚要出口拒绝,忽然停下扇子思索片刻,立时改变了主意:“既然太后如此说,玉阶飞再要推辞,便是做作了。今日午后,玉某便往天锡王府探视。”
  自他年少时受北辰胤之邀,去王府做客之后,十数年光阴轮转,红尘变幻,玉阶飞再未踏入过天锡王府。他如今站在王府门前,除了门柱雕漆的色泽略显暗淡,门前的地面新添了许多车轨往来的痕迹之外,同他二人初见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分别。与惠王北辰望的平易近人广招贤才不同,北辰胤并不好客,也不喜欢无关人士的打扰。莫说新走马的京官,便是在任数载颇有人脉的官员,被拒天锡王府之外也是司空见惯。玉阶飞也是后来才得知,当日他一个无名少年被北辰胤奉为座上宾,在王府下人的眼中是何等了不得的事。
  然而天锡王府的门坎虽高,一旦跨过便可得到无可比拟的回报。俗语说世有千相,能人俊杰亦有百种,个人所求皆不相同。有些求的是扬名立业,有些求的是知己相交,有些是求一明主得以大展雄才,有些是求一良师而后倾力以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却几乎没有天锡王府不能给与的东西。北辰胤对待属下的手段态度,玉阶飞偶有耳闻,所知不深,他却明白无论是在江湖之远或是庙堂之高,凡是经北辰胤看上眼的人才,极少有招揽不得的;而一经收拢,便是肝脑涂地粉身不惜。就连他自己,当日也是全因了北辰胤的缘故,才同北嵎皇室牵上关系。
  一面微叹着年少时侯,玉阶飞手下并不耽搁,径直叩响了天锡府的大门,要求见王爷。王府下人有常在宫中跑动的,认得他是太子太傅,不敢有所怠慢,恭恭敬敬将他引至前厅落座,赶紧入内禀报。玉阶飞四下打量一番,见府内家具摆设同他初次拜访时并无多大差别,料想一来是北辰胤无心于此,二来眉姬殁后也可留个念想。庭中一盆君子兰,是三王妃当年手植,花盛时节玉阶飞也见过一次,如今叶片老健苍绿,烁华亭亭,依稀是旧时风采。玉阶飞正看得入神,侍卫总管弄潮生的副将点松涛从内堂匆匆出来,说王爷身体欠安,今日不便见客。
  点松涛的态度很是恭敬,甚至有些讨好,生怕玉阶飞存心刁难。玉阶飞漫不经心听他说完,早料到有此一招。他也不纠缠,爽快起身:“既然如此,我明日再来探望便是。”说完也不等点松涛答复,施施然出了天锡王府。
  于是,翌日晌午不到,玉阶飞从太子东宫离开,又带着捉摸不定的微笑,在天锡王府下人惊异的目光下,踏入了王府前厅。

  五 细辛

  点松涛得了禀报来到前厅,见玉阶飞果然如约而至,自顾自找了椅子坐下,正等着下人奉茶。他于是将昨日的说辞原封不动重复了一遍,玉阶飞听罢,仍是不急不躁的态度,又留下一句改日再来,潇洒地挥挥扇子,起身便走。点松涛以为太傅总算领会了暗示,在心里默默感激玉阶飞不为难下人的修养,因此当他第三日又见到玉阶飞立在厅中的时候,几乎被惊得目瞪口呆。天锡王府是何等所在,不论朝中百官,便是先皇尚在之时,也不敢把这里当做自家庭院般随意出入。而今玉阶飞抓准了北辰胤避而不见,王府下人又不敢对他无理,每日竟好像散步似的,用过午膳就来王府遛弯,一连三日皆是如此,倒好像是把王府当作了闹市集,有事无事就来闲逛一番。
  点松涛一面照例差人进去通告,一面想着怎样才能客客气气将玉太傅请走。他陪着笑脸,向玉阶飞道:“玉太傅的好意,王爷知晓了。王爷非是不见太傅,实是近来身体违和——太傅请回吧。王爷说了,他日定请太傅来天锡府一叙。”
  玉阶飞不以为然道:“哎,你岂不闻前人有云,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三王爷贵人事多,这随口一个他日,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玉某今日既然来了,便是再多侯些几个时辰也是无妨。”
  点松涛露出无所适从的表情:“太傅这真是让小的难做了。太傅是王府稀客,若非王爷抱病,怎有不见的道理——便是前几日铁常焕将军前来,也没见着王爷,太傅还是请回吧。”
  “耶,铁将军只来探一日,玉某却是日日不辍。论诚意真心,都当是玉某略胜一筹,又怎能相较而论。”
  这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哽得点松涛实是哑口无言。他觉得玉阶飞分明是在胡搅蛮缠,却偏偏每句话听上去都是在情在理,让人一时找不到理由反驳。若非他是当朝太傅,点松涛简直想叫了侍卫将他乱棍打出府去——虽说玉阶飞每日都是来了便走,也没给他增添太多麻烦,然而北辰胤位高权隆,天锡王府内的一点风吹草动若落入有心人的手中,都可能在日后成为对王爷不利的把柄。北辰胤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对坊间的流言碎语尤为小心关注,曾多次嘱咐下人不可落人口舌。如今玉阶飞身为太子授业恩师,这般每日往返天锡王府同太子东宫,外人看在眼里,难免会有种种猜测议论。
  腹诽虽然能够出气,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点松涛见玉阶飞丝毫没有被说服的意思,只好继续强调道:“王爷说过的话,向来一言九鼎。既然说了要请太傅过府一聚,他日必然践约,太傅请回吧。”
  从玉阶飞初到王府至今,点松涛已说了三次“太傅请回吧”,始作俑者却丝毫不为所动:“话虽如此,玉某总要讨个确定时日,才得安心啊。”他弯起眼睛,碧蓝瞳眸狐疑地上下打量着点松涛:“此事你可能作的了主?”
  点松涛闻言面露难色,犹疑不决地搓着手,又唤家丁过来耳语数句,遣去内堂。玉阶飞不用听他在说什么,也能猜到他是无法可想,派人去请里面管事的人拿主意。此时若是换了弄潮生在此,必然会代北辰胤约下时间,先打发走难缠的玉阶飞。日后若是北辰胤不想赴约,再想办法推却也是不迟。然而点松涛跟随北辰胤的时日,远不及弄潮生长久,北辰胤对他也不如对弄潮生般全全信任,因此他在天锡府内时时小心谨慎,凡事怕担责任,不敢私自决定,反不能如弄潮生那样,心无芥蒂地为主子办事。玉阶飞从前几日的来往对答中,早摸透了点松涛的为人,故意稍稍在此刁难一番,料定他必然无法即刻应对。
  于是玉阶飞就这样好整以暇地在王府前厅坐下,看家丁们来来回回地内外跑腿。他有整个下午的时间,再加上明天,后天,大后天,真要虚耗下去,先输的一定是对面府内之人。点松涛无可奈何地看着玉阶飞,心中暗替太傅捏一把汗:这种近乎无赖的行径,他在王府当差以来是首次遇到,倒不是因为天锡王府对玉阶飞格外礼遇有加——换了任何一个其他官员,若也像这般在王府赖着不走,王府下人们除了听之任之,一时半会儿确实也没有别的法子,总不能当真痛打一顿扔出门去——而是由于一旦有人惹恼了三王爷,纵然当日可保平安无事,其后的境况定是不堪设想。
  北辰胤平日行事谨慎守礼,对同僚也一贯客气尊重。太后有个整日游手好闲的胞弟长孙佑达,在竞技场划归北辰胤管辖之后,便对北辰胤常有不满。他不学无术,左右无法可施,只能在朝中相遇时候挑衅几句泄愤,说出口的也都是些市井间不入耳的粗鄙言语。即便如此,北辰胤碍着太后的面子也往往退让三分,从不主动寻长孙佑达的事端。然而北嵎朝野上下,却无人敢将三王爷的隐忍不发当作是软弱认输——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江湖,北辰胤都不曾怕过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